小学一年级数学苏教版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时间:2022-11-30 02:38:15 作者:小蓝软糖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蓝软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苏教版寒假作业参考答案,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苏教版寒假作业参考答案,供大家阅读。

篇1: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第八天(我会换一换)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我会换一换,让孩子们会运用第一个物体和第二个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二个物体和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通过第二个物体来找到第一个物体和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初步感知简单的等量代换知识。

1. 比一比,1 只鸭和1 只鸡,谁重一些?

答案:1 只鸭重一些。

分析:从第二幅图中来看 2 只鹅的重量>4 只鸡的重量, 那么 1 只鹅的重量>2 只鸡的重量,而从第一幅图中看出 1 只鹅的重量 = 2 只鸭的重量,这样(鹅来当传话员)2 只鸭的重量>2 只鸡的重量,所以 1 只鸭的重量>1 只鸡的重量。

2. 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 )个

答案: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 3 )个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个梨等于多少个香蕉,我们就去找梨,2 个梨= 3 个桃,想要知道梨就去找桃,2 个桃=4 个香蕉,1 个桃= 2 个香蕉,3 个桃= 6 个香蕉,2 个梨= 6 个香蕉,所以 1 个梨= 3 个香蕉。

3. 观察下面的图,你能说说1 个苹果和( )个草莓一样重呢?

答案:1 个苹果和( 8 )个草莓一样重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个苹果等于多少个草莓,我们就去找苹果,1 个苹果=2 个梨,想要知道苹果就去找梨,1个梨=2 个桃,2 个梨=4 个桃,想要知道梨就去找桃,1个桃=2 个草莓,4 个桃=8 个草莓,所以1 个苹果=8 个草莓。

4. 1 桶水可以灌3 壶水,1 壶水可以冲6 杯咖啡,1 桶水可以冲 ( )杯咖啡

答案:1 桶水可以冲 ( 18 )杯咖啡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桶水可以冲几杯咖啡,我们就去找桶,1 桶水= 3 壶水,想要知道桶就去找壶,1 壶水= 6 杯咖啡,3 壶水= 18 杯咖啡,所以1 桶水= 18 杯咖啡。

5. 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两只松鼠的重量,三只小鸭的重量等于两只松鼠的重量,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 )只小鸭的重量.

答案: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 3 )只小鸭的重量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小鸭的重量,我们就去找小猪,1 头小猪= 2 只松鼠,想要知道小猪就去找松鼠,2 只松鼠=3 只小鸭,所以 1 头小猪= 3 只小鸭。

第九天(图文算式)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是可根据等量代换的知识来尝试图文算式,此内容将在寒假班第四讲重点介绍。图文算式中,如果一个算式只有1种符号,那么这种符号我们就可以求出来,可是有两种或多于两种酒不可以算出来了,所以我们可以先找能算的算式先做,然后,再把求出来的符号代入到含有多种符号的算式中。

1. (1) △-3=9 ○+△=20 (2) ☆+☆=10 ☆-△=2

△= ( ) ○= ( ) ☆= ( ) △= ( )

答案:(1) △=( 12 ),○=( 8 ) (2) ☆=( 5 ),△=( 3 )

分析:(1) 根据△-3=9,可得△=9+3=12,把△=9+3=12代入○+△=20中,可得新的算式○+12=20,这样我们就可得出○=8;

(2) 根据☆+☆=10,想5+5=10,可推出☆=5,把☆=5代入☆-△=2中,可得新的算式5-△=2,这样我们就可得出△=3。

2. (1) △+△=18 △ = ( ) (2) □+□+△+△=14

☆+○=13 ○ = ( ) △+△+□=10

△+○=15 ☆ = ( ) △= ( ) □= ( )

答案:(1) △= ( 9 ),○= ( 6 ),☆= ( 7 ) (2) △= ( 3 ),□= ( 4 )

分析:(1) 根据△+△=18,想9+9=18,可推出△=9,把△=9代入第三个算式△+○=15中,可得新的算式9+○=15,可得出○=6,再把○=6代入第二个算式☆+○=13中,可得新的算式☆+6=13,这样我们就可得出☆=7;

(2) 本题采用对比法比较简单,我们发现第一个算式左边比第一个算式多一个□,而右边大14-10=4,这样很容易得出□=4,再将□=4代入△+△+□=10中,可得新的算式△+△+4=10,即△+△=6,想3+3=6,可推出△=3。

3. 你能根据下面的三个算式,算出●、▲、■各代表什么数吗?

答案:●=( 7 ),▲=( 2 ),■=( 9 )

分析:根据11-4=●,可得●=7;把●=7代入第二个算式●-5=▲,可得7-5=▲,这样可得出▲=2,最后根据第三个算式我们就能得出■=7+2=9。

4. 根据下面算式,算出△、○、□各表示几? 答案:△=( 2 )、○=( 3 )、□=( 1 )

分析:方法一:通过尝试根据三个算式的等量关系通过等量代换,分别算出△、○、□的得数,△=2、○=3、□=1。

方法二:通过观察这三个算式,我们发现2个△+2个○+2个□=5+4+3=12,那么△+○+□=6,因为△+○=5,所以□=1,同理得△=2、○=3。

5. 一只小猴重8 千克,1 只小狗重多少千克?

答案:1 只小狗重 2 千克

分析:小猴重8千克,则第一个算式可改为:8=兔+兔,则兔=4千克,那么第二个算式可改为4=狗+狗,所以小狗=2千克。

第十天(巧移物体)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都是移多补少的问题,主要是要知道若我们比别人多时,要和对方一样多时,要把自己比别人多的一半给对方就可以了。(此类题方法不唯一)

1. (1)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第二行应摆几片叶子?

(2)第一行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行摆:□□□□□□□□□□

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第一行应摆几个 □?

答案:(1) 方法一: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则第二行比第一行多 6 片叶子,所以第二行应摆 3+6= 9 片叶子。

方法二: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则第一行有 6 片叶子,共有 12 片叶子,所以第二行应摆 12-3= 9 片叶子。

(2) 方法一: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则第二行比第一行多 4 个 □,所以第一行应摆10-4= 6 个 □。

方法二: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则第二行有 8 个 □,共有 16 个 □,所以第一行应摆16-10= 6 个 □。

2. 小白兔有 12 个 萝卜,它给了小灰兔 3 个 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小灰兔原来有多少个萝卜?

答案:小白兔有 12 个 萝卜,它给了小灰兔 3 个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则小灰兔现在有 12-3= 9(个)萝卜,原来有9-3= 6 (个)萝卜。

3. 小朋友排队,第一队有6 个小朋友,第二队有12 人,要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应该把第二队调几个人到第一队?

答案:第一队有 6 个人,第二队有 12 个人,第二队比第一队多 6 个人,我们把这多的 6 个人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3 个人,要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就应该把第二队调 3 个人到第一队。

4. 哥哥和弟弟分一袋苹果,弟弟分得13 个,弟弟问哥哥有几个,哥哥说:如果你给我2个,我们两人分得的苹果同样多。想一想:哥哥分得几个苹果?

答案:弟弟给哥哥 2 个苹果,他们两人分得的苹果同样多,则弟弟比哥哥多 4 个苹果,弟弟有 13 个苹果,那么哥哥分得13-4= 9 (个)苹果。

5. 妈妈买了三袋糖,第一袋有8 颗,第二袋有15 颗,第三袋有10 颗,怎样才能使三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应多少颗?

答案:三袋糖共有8+15+10=33 颗糖,要使三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则平均分成3份,每份11 颗糖,所以第二袋给第一袋11-8=3 颗,第二袋给第三袋11-10=1 颗,此时每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应各有 11 颗糖

篇2: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第四天(数方块)

知识点:数方块的方法有:(1)分层数,这种方法最简单,其中没被上一层压住的,完全露出来就是多出来的,且从上往下数依次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2)分排数。所以以后遇到数方块的问题要记牢A、分层来数它们。B、藏起来的方块要数清。

1. 左边的两堆方块拼起来,是右边的哪一堆?用线连起来.

而另一组中,右边的一堆比左边的两堆多一块,因此只有一组对应,即已用箭头连接。

2. 下图是由正方体木块堆成的,数一数共有多少个正方体木块?

答案:由上到下分层数:第一层有 3 个正方体,

第二、三层相等,均比第一层多 3 个,所以各有 3+3= 6 个

三层加起来共有 6+6+3= 15 个正方体木块。

3.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答案:由上到下分层数:第一层有 6 个正方体,

第二层比第一层多 6 个,所以有 6+6=12个

两层加起来共有 6+12= 18 个正方体木块。

4. 用小方块搭成下面的图形,并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

8

9

12

答案:(1) 1+3= 4 (个)

(2) 1+2+5= 8 (个)

(3) 4+5= 9 (个)

(4) 2+4+6= 12 (个)

5. 用小木块堆成下面的一张玩具沙发,共需要多少个小木块?

答案:此玩具沙发,由上到下分层数:第一层有 3 个正方体,

第二层比第一层多 4 个,所以有 3+4= 7 个

第三层比第二层多 3 个,所以有 7+3= 10 个

三层加起来共需要3+7+10= 20 个小木块。

第五天(方向与位置)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是复习方向和位置,重点要会利用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及行列来确定位置,并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方向感。

1. 按照下面的要求,将1-9 填到下面的空格中。(每个空格只填一个数字)

答案: 分析:本题主要是练习中间、上下、左右,先确定5的位置,再根据不同参照物找其它的数字。

2. 看图回答问题 左

答案: 分析:本题要注意小男孩和小女孩和我们站的方向是相反的(面对面―反方向,我们面对面,你来找方向。你看我是左,其实我是右;你看我是右,其实我是左),所以他们的左右方向和我们应该也是相反的。先以你的角度看方向,再来判断他们的方向。

3. 根据下图,按要求填空

答案:(1)小狗家在小猫家的(北)面,在小熊家的(东)面。

(2)小虎家在小猴家的(南)面,在小狗家的(东南)面。

(3)小猪家在小熊家的(东北)面,在小狗家的(北)面。

分析:本题主要是练习找东西南北的,重点要熟记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图中指示北的方向,确定其他方向。参照物不一样, 指示的方向也不一样。

第六天(找规律画图)

知识点:今天作业主要是找规律画图,所谓规律,即至少出现两次,或者更多。其中有:① 形状变化;② 数量变化(可增加、可减少);③ 颜色变化;④ 位置变化(平移、旋转);⑤ 方向变化;⑥ 九宫格里的变化(缺啥补啥、图形相加)。主要考察大家的细心观察和思考!

1. 请你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第四个图形来.

(1)

答案:

分析:图中黑色圆圈的个数是3、5、7,每次增加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9 个黑色圆圈。或白色圆圈的个数是9、7、5,每次减少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3 个白色圆圈。

(2)

答案:

分析:图中小圆圈横行、竖行的个数均是2、3、4,每次均增加1个,所以最后横行、竖行均应该有5个小圆圈。

2. 把下面空白部分画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一起来看看图,同样的观察,角度不同方法也不同。

方法一:横着看第一行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 竖着看第一列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根据这一规律所以第三行(或列)缺少一个。(缺啥补啥)

方法二:第一行的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二行的最右边, 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二行的图形,按照这种移动的规律,第二行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三行的最右边,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三行图形。(平移)

3. 下面的一组图形中,最后一个应画什么图案?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逆时针旋转

4. 根据规律接着画.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顺时针旋转

5. 把空白的部分补充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根据缺啥补啥或平移方法,即可得到答案。

第七天(找规律填数)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找到简单的数列规律,所谓数列,即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几个数,如单数数列(奇数数列)、双数数列(偶数数列)、等差数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的数相同)、简单的双重数列(跳着看),以及图形中数字的运算规律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1. 按规律填数。

答案: (1) 2,3,5,8,12,( 17 );

(2) 2,3,5,8,13,( 21 );

(3) 2,3,5,6,8,9,( 11 ),( 12 );

(4) ( 1 ),2,3,6,5,10,7,( 14 )。

分析:(1) 二级等差数列,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括号里是12+5=17;

(2) 兔子数列,第三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所以括号里是8+13=21;

(3)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1、3、5位上的数分别为2、5、8,每次增加了3,那么后面第7个数为8+3=1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3、6、9,所以第8个数为9+3=12,。所以括号内应填11、12。

(4)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3、5、7位上的数分别为3、5、7,每次增加了2,那么前面第1个数为3-2=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2、6、10,所以第8个数为10+4=14,。所以括号内应填1、14。

2. 找出规律,再在“?”处填写适当的数.

10

13

答案:(1)

26

12

(2)

分析:(1) 黄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2,则第 5 个数应填 8+2=10;绿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 2,则第 4 个数应填 15-2=13;

(2) 紫红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6,则第 5个数应填 20+6=26;天蓝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3,则第 4 个数应填 9+3=12。

3. 想想、填填.

答案:

16

分析:(1) 按箭头的方向每相邻两数之间相差3,所以后面应该填16+3=19,19+3=22;

(2) 按箭头的方向后面的数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依次 +1、+2、+3、+4,所以最后一个数应填11+5=16。

4. 根据规律,在“?”处填数.

答案:

5

分析:图形中填数:① 与图形的形状有关,与数字的大小有关;② 数与数之间运用+、-、=运算符号来连接。本题可以看出:上面三数之和等于下面两数之和,主要考察大家的观察力,所以“?”处应填6+2+6-9=5。

5. 在图中“?”处,填上一个适当的数.

16

答案: 分析:按顺时针方向,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处应填11+5=16。

篇3: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苏教版

(找规律画图)

知识点:今天作业主要是找规律画图,所谓规律,即至少出现两次,或者更多。其中有:① 形状变化;② 数量变化(可增加、可减少);③ 颜色变化;④ 位置变化(平移、旋转);⑤ 方向变化;⑥ 九宫格里的变化(缺啥补啥、图形相加)。主要考察大家的细心观察和思考!

1. 请你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第四个图形来.

(1)

答案:

分析:图中黑色圆圈的个数是3、5、7,每次增加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9 个黑色圆圈。或白色圆圈的个数是9、7、5,每次减少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3 个白色圆圈。

(2)

答案:

分析:图中小圆圈横行、竖行的个数均是2、3、4,每次均增加1个,所以最后横行、竖行均应该有5个小圆圈。

2. 把下面空白部分画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一起来看看图,同样的观察,角度不同方法也不同。

方法一:横着看第一行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 竖着看第一列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根据这一规律所以第三行(或列)缺少一个。(缺啥补啥)

方法二:第一行的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二行的.最右边, 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二行的图形,按照这种移动的规律,第二行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三行的最右边,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三行图形。(平移)

3. 下面的一组图形中,最后一个应画什么图案?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逆时针旋转

4. 根据规律接着画.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顺时针旋转

5. 把空白的部分补充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根据缺啥补啥或平移方法,即可得到答案。

(找规律填数)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找到简单的数列规律,所谓数列,即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几个数,如单数数列(奇数数列)、双数数列(偶数数列)、等差数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的数相同)、简单的双重数列(跳着看),以及图形中数字的运算规律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1. 按规律填数。

答案: (1) 2,3,5,8,12,( 17 );

(2) 2,3,5,8,13,( 21 );

(3) 2,3,5,6,8,9,( 11 ),( 12 );

(4) ( 1 ),2,3,6,5,10,7,( 14 ),

分析:(1) 二级等差数列,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括号里是12+5=17;

(2) 兔子数列,第三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所以括号里是8+13=21;

(3)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1、3、5位上的数分别为2、5、8,每次增加了3,那么后面第7个数为8+3=1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3、6、9,所以第8个数为9+3=12,。所以括号内应填11、12。

(4)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3、5、7位上的数分别为3、5、7,每次增加了2,那么前面第1个数为3-2=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2、6、10,所以第8个数为10+4=14,。所以括号内应填1、14。

2. 找出规律,再在“?”处填写适当的数.

10

13

答案:(1)

26

12

(2)

分析:(1) 黄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2,则第 5 个数应填 8+2=10;绿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 2,则第 4 个数应填 15-2=13;

(2) 紫红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6,则第 5个数应填 20+6=26;天蓝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3,则第 4 个数应填 9+3=12。

3. 想想、填填.

答案:

16

分析:(1) 按箭头的方向每相邻两数之间相差3,所以后面应该填16+3=19,19+3=22;

(2) 按箭头的方向后面的数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依次 +1、+2、+3、+4,所以最后一个数应填11+5=16。

4. 根据规律,在“?”处填数.

答案:

5

分析:图形中填数:① 与图形的形状有关,与数字的大小有关;② 数与数之间运用+、-、=运算符号来连接。本题可以看出:上面三数之和等于下面两数之和,主要考察大家的观察力,所以“?”处应填6+2+6-9=5。

5. 在图中“?”处,填上一个适当的数.

16

答案: 分析:按顺时针方向,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处应填11+5=16。

篇4: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729+154+271

②7999+785+215

答:①原式=729+271+154=1154

②原式=7999+(785+215)=8999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8376+2538+7462+1624

②997+95+548

答:原式=(8376+1624)+(2538+7462)=20000

原式=(997+3)+(92+548)=1640

3.求和:

①3+4+5+…+99+100

②4+8+12+…+32+36

③65+63+61+…+5+3+1

答:①原式=(3+100)×98÷2=5047

②原式=(4+36)×9÷2=180

③原式=(65+1)×33÷2=1089

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 958-596

②1543+498

答:①原式=958-(600-4)=958-600+4=362

②原式=1543+(500-2)=1543+500-2=2041

5.巧算下列各题:

①5000-2-4-6-…-98-100

② 103+99+103+96+105+102+98+98+101+102

答:①原式=5000-(2+4+6+…+98+100)

=5000-(2+100)×50÷2

=5000-2550=2450

②原式=100×10+(3+3+5+2+1+2)-(1+4+2+2)

=1000+16-9=1007

6.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

199,202,195,201,196,201

答:取200为基准数,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200×6+(2+1+1)-(1+5+4)]÷6

=(1200+4-10)÷6=1194÷6=199

7.填出下面各题中所缺的数:

(1)如图5:

(2)如图6:

答:(1)5

解答过程:两“手”上的数运算后得“头”上的数,两“手”抬起用加法,一“手”抬起一“手”放下用减法;

(2)1

解答过程:两“脚”上的数运算后等于“头”上的数,当两“臂”叉开时,两“脚”上的数的差除以2等于“头”上的数;当两“臂”平举时,两“脚”上的数的差乘以2等于“头”上的数;

8.在图16中,按变化规律填图。

答:解答过程: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1)“身子”的外部与内部互换,且颜色也交换,同时内部的图形摆放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2)“胳膊”的形状没有发生变化,颜色由黑色变为阴影。

(3)“头”从上部变到下部,颜色由阴影变为黑色。

6.在下图中,找出与众不同的图形。

答: 与众不同的是(4)。

解答过程:除(4)外,其余五个图形从左至右是按逆时针旋转90°的规律变化的。

9.下面各题中的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问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算式成立?

答:

解答过程:①填千位 亚=1。

②填百位百位上亚+运,和的个位数字为9,所以运=8或7,经分析运≠8,所以运=7。

③填十位由于个位向十位进位,所以十位上的会=9。

④填个位个位向十位进2,所以到=4。

解答过程:①填万位由于是四位数加四位数,和为五位数,所以比=1。

②填个位个位上两个加数的个位及和的个位相同,所以赛=0。

③填千位由于千位上数+数的个位数字为0,所以数=5。

④填十位第一个加数的十位数字竞=4。

⑤填百位学=2。

10.小李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3千米,小王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小李出发后2小时,小王在小李的出发地点前面6千米处出发,小李几小时可以追上小王?

答: 10时。 (13×2-6)÷(15-13)=20÷2=10(时)

11.一架敌机侵犯我国领空,我机立即起飞迎击。在两机相距25千米时,敌机调转机头,以每分16千米的速度逃跑,我机以每分24千米的速度追击。当我机追至离敌机1千米时,与敌机展开了空战,经1分时间将敌机击落,敌机从逃跑到被我机击落这段时间共有多少分?

答: 4分。 (25-1)÷(24-16)+1=24÷8+1=4(分)

12.在下列各题的计算中运用简便方法:

①24÷3×4×(73+52)×(42-17)

③ 25+(73-48)+200÷8×8

答:①原式=8×4×125×25

=(8×125)×(4×25)=100000

②原式=25+25+25×98=25×(1+1+98)

=25×100=2500

13.速算下列各题:

① 97×96

② ②95×93

③ ③98×97

答: ①9312

∵97-(100-96)=93, 或96-(100-97)=93

(100-97)×(100-96) (100-97)×(100-96)

=3×4=12, =3×4=12,

∴97×96=9312; ∴97×96=9312。

②8835

∵95-(100-93)=88, 或93-(100-95)=88,

(100-95)×(100-93) (100-95)×(100-93)

=5×7=35, =5×7=35,

∴95×93=8835; ∴95×93=8835。

③9506

∵98-(100-97)=95, 或∵97-(100-98)=95,

(100-98)×(100-97) (100-98)×(100-97)

=2×3=6, =2×3=6,

98×97=9506; ∴98×97=9506。

14.妈妈从副食店买回几个鸡蛋。第一天吃了全部的一半又半个,第二天吃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天又吃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恰好吃完。妈妈从副食店买回多少个鸡蛋?

答:7个。

有的同学一看每次都吃“一半又半个”,认为这不符合实际,于是就不去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被“半个”这一假象所迷惑。其实,只要采用倒推法,就很容易知道第三天吃了0.5×2=1(个),于是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0.5×2+0.5)×2+0.5]×2

=(1.5×2+0.5)×2

=3.5×2=7(个)

15.某仓库运出四批原料,第一批运出的占全部库存的一半,第二批运出的占余下的一半,以后每一批都运出前一批剩下的一半。第四批运出后,剩下的原料全部分给甲、乙、丙三个工厂。甲厂分得24吨,乙厂分得的是甲厂的一半,丙厂分得4吨。问最初仓库里有原料多少吨?

答:最初仓库里有原料640吨。

先求第四批运出后剩下多少吨原料:

24+24÷2+4=24+12+4=40(吨)

再用倒推法求最初仓库里有原料多少吨:

40×2×2×2×2=640(吨)

16.有砖26块,兄弟二人争着去挑。弟弟抢在前面,刚摆好砖,哥哥赶到了。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抢过一半。弟弟不肯,又从哥哥那儿抢走一半。哥哥不服,弟弟只好给哥哥5块,这时哥哥比弟弟多挑2块。问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

答:最初弟弟准备挑16块。

先利用“和差”问题的解法求弟弟最后挑多少块:

(26-2)÷2=24÷2=12(块)

再利用倒推法求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

{26-[26-(12+5)]×2}×2

={26-[26-17]×2}×2

=(26-9×2)×2

=8×2=16(块)

17. 一个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问这个数是多少?

答:这个数是1。

篇5:2019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第一天(数数与比较)

1. 把右边3个五角星图上颜色;从左边数起,把第7个圈起来。

分析:本题首先要把方向分清楚(左手指的方向是左边,右手指的方向是右边),其次要学会认识基数和序数,即1) 基数表示有几个(可一个可多个);2) 序数表示位置、顺序、第几个数字前面有第字。

2. 小动物们大联欢

左 1 2 3 4 5 6 7

7 6 5 4 3 2 1 右

答案:(1)一共来了 7 只小动物;

(2)从左边数小驴排在第 4 个;

(3)从右边数排在第六个的小动物是小猴。

分析:本题为简单的单列排队问题,方向首先要弄清楚,然后可采用标数法解题(遇到数数的问题要标记,这样才能做到不重与不漏)。

3.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在 ( ) 里填上 “ < ” “ >” 或 “ = ”。

答案:8(<)19 12(>)10 51(>)15

5+6(>)3+7 3+19(>)21 8+9(=)3+14

分析:本题要熟练的掌握“ >”“ < ”“ = ”的使用,(大于号张大嘴巴笑大数,小于号小嘴尖尖刺小数);另外数与数之间的比较,1) 首先要看数位,数位越多则数越大;2) 若数位相同,则再比较最高位,最高位数大则大,若最高数位数相同那就要看次高位,依此类推。

4. 在一次考试中,恐龙考了95 分,小鱼考了78 分,小猪考了61 分,小鹿考了83 分,小鸭考了91 分。小朋友们你能按照考试分数由高到低,帮他们排一排顺序吗?谁考的最高,最聪明呢,请你将它圈出来。

答案:(95) >(91) >(83) >(78) >(61)

(恐龙) >(小鸭) >(小鹿) >(小鱼) >(小猪)

恐龙考的最高,最聪明。

分析:本题仍然要求熟悉掌握数与数之间的比较,数位相同比较,首先要看最高位,最高位数大则大,最高数位数相同那就要看次高位。

第二天(巧填数字)

1. (1) 填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1.

答案: 分析:要求横行、竖行的3个数相加都得11,则1和3的下面是11-1-3=7,2和3的右侧是11-2-3=6。

(2) 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15.

答案: 分析: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15,则6和3之间是15-6-3=6,3和8之间是15-3-8=4,6和8之间是15-6-8=1。

2. 把1,2,3,4,5 分别填入下面的圆圈中,分别满足下面条件

分析:本题最重要的是中间的圆,因为它在横行和竖行均被加了1 次,即共被加了2 次,而其它均只被加了1次,且题目要求数字不可重复使用,所以关键求出中间圆所填的数,再采用枚举法求出其它圆所填的数。

(1) 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8

答案: 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8,所以两行的和是16,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1,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1,剩下7,根据枚举法可知7=2+5=3+4。

(2) 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9

答案: 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9,所以两行的和是18,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3,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3,剩下6,根据枚举法可知6=2+4=1+5。

(3) 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10

答案: 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10,所以两行的和是20,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5,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5,剩下5,根据枚举法可知5=2+3=1+4。

第三天(图形计数)

知识点:图形计数有很多种方法,如枚举法、打枪法、公式法、编号法以及分类法等等,而今天的作业重点是采用分类法,即由小到大数,注意一定要把每类情况都考虑到,并要按照一定得顺序来数,这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

1. 数一数下列各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答案:(1) 小三角形 2 个,大三角形( 2 个小三角形组成) 1 个,共 2+1= 3 (个) 三角形

(2) 小三角形 4 个,大三角形( 2 个小三角形组成) 4 个,共 4+4= 8 (个) 三角形

(3) 小三角形 3 个,中三角形( 2 个小三角形组成) 1 个,大三角形( 3 个小三角形组成) 1 个,共 3+1+1= 5 (个) 三角形

2. 数一数下列各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答案:(1) 小正方形 4 个,中正方形(4个小正方形组成) 1 个,大正方形 1 个,共 4+1+1= 6 (个) 正方形

(2) 大、中、小正方形各 1 个,共 1+1+1= 3 (个) 正方形

(3) 小正方形 4 个,大正方形 3 个,共 4+3= 7 (个) 正方形

3. 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答案:(1) 小长方形 4 个,中长方形( 2个小长方形组成) 4 个,大长方形 3 个,共 4+4+3= 11 (个) 长方形;

(2) 小长方形 3 个,中长方形( 2个小长方形组成) 1 个,大长方形( 3个小长方形组成) 1 个,共3+1+1= 5 (个) 长方形。

4. 找出只含一个圆圈的正方形的个数.

答案:包含 1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 1 个,包含 4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 4 个,包含 9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 1 个,所以共有 1+4+1= 6 (个) 正方形。

5. 找一找 图(1)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图(2)中有多少个四边形,多少个三角形?

答案:(1) 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则有 6 个正方形;

(2) 三棱柱中有 3 个四边形,2 个三角形。

第四天(数方块)

知识点:数方块的方法有:(1)分层数,这种方法最简单,其中没被上一层压住的,完全露出来就是多出来的,且从上往下数依次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2)分排数。所以以后遇到数方块的问题要记牢A、分层来数它们。B、藏起来的方块要数清。

1. 左边的两堆方块拼起来,是右边的哪一堆?用线连起来.

答案: 而另一组中,右边的一堆比左边的两堆多一块,因此只有一组对应,即已用箭头连接。

2. 下图是由正方体木块堆成的,数一数共有多少个正方体木块?

答案:由上到下分层数:第一层有 3 个正方体,

第二、三层相等,均比第一层多 3 个,所以各有 3+3= 6 个

三层加起来共有 6+6+3= 15 个正方体木块。

3.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答案:由上到下分层数:第一层有 6 个正方体,

第二层比第一层多 6 个,所以有 6+6=12个

两层加起来共有 6+12= 18 个正方体木块。

4. 用小方块搭成下面的图形,并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

8

9

12

答案:(1) 1+3= 4 (个)

(2) 1+2+5= 8 (个)

(3) 4+5= 9 (个)

(4) 2+4+6= 12 (个)

5. 用小木块堆成下面的一张玩具沙发,共需要多少个小木块?

答案:此玩具沙发,由上到下分层数:第一层有 3 个正方体,

第二层比第一层多 4 个,所以有 3+4= 7 个

第三层比第二层多 3 个,所以有 7+3= 10 个

三层加起来共需要3+7+10= 20 个小木块。

第五天(方向与位置)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是复习方向和位置,重点要会利用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及行列来确定位置,并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方向感。

1. 按照下面的要求,将1-9 填到下面的空格中。(每个空格只填一个数字)

答案: 分析:本题主要是练习中间、上下、左右,先确定5的位置,再根据不同参照物找其它的数字。

2. 看图回答问题 左

答案: 分析:本题要注意小男孩和小女孩和我们站的方向是相反的(面对面—反方向,我们面对面,你来找方向。你看我是左,其实我是右;你看我是右,其实我是左),所以他们的左右方向和我们应该也是相反的。先以你的角度看方向,再来判断他们的方向。

3. 根据下图,按要求填空

答案:(1)小狗家在小猫家的(北)面,在小熊家的(东)面。

(2)小虎家在小猴家的(南)面,在小狗家的(东南)面。

(3)小猪家在小熊家的(东北)面,在小狗家的(北)面。

分析:本题主要是练习找东西南北的,重点要熟记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图中指示北的方向,确定其他方向。参照物不一样, 指示的方向也不一样。

第六天(找规律画图)

知识点:今天作业主要是找规律画图,所谓规律,即至少出现两次,或者更多。其中有:① 形状变化;② 数量变化(可增加、可减少);③ 颜色变化;④ 位置变化(平移、旋转);⑤ 方向变化;⑥ 九宫格里的变化(缺啥补啥、图形相加)。主要考察大家的细心观察和思考!

1. 请你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第四个图形来.

(1)

答案:

分析:图中黑色圆圈的个数是3、5、7,每次增加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9 个黑色圆圈。或白色圆圈的个数是9、7、5,每次减少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3 个白色圆圈。

分析:图中小圆圈横行、竖行的个数均是2、3、4,每次均增加1个,所以最后横行、竖行均应该有5个小圆圈。

2. 把下面空白部分画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一起来看看图,同样的观察,角度不同方法也不同。

方法一:横着看第一行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 竖着看第一列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根据这一规律所以第三行(或列)缺少一个。(缺啥补啥)

方法二:第一行的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二行的最右边, 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二行的图形,按照这种移动的规律,第二行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三行的最右边,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三行图形。(平移)

3. 下面的一组图形中,最后一个应画什么图案?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逆时针旋转

4. 根据规律接着画.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顺时针旋转

5. 把空白的部分补充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根据缺啥补啥或平移方法,即可得到答案。

第七天(找规律填数)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找到简单的数列规律,所谓数列,即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几个数,如单数数列(奇数数列)、双数数列(偶数数列)、等差数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的数相同)、简单的双重数列(跳着看),以及图形中数字的运算规律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1. 按规律填数。

答案: (1) 2,3,5,8,12,( 17 );

(2) 2,3,5,8,13,( 21 );

(3) 2,3,5,6,8,9,( 11 ),( 12 );

(4) ( 1 ),2,3,6,5,10,7,( 14 )。

分析:(1) 二级等差数列,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括号里是12+5=17;

(2) 兔子数列,第三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所以括号里是8+13=21;

(3)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1、3、5位上的数分别为2、5、8,每次增加了3,那么后面第7个数为8+3=1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3、6、9,所以第8个数为9+3=12,。所以括号内应填11、12。

(4)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3、5、7位上的数分别为3、5、7,每次增加了2,那么前面第1个数为3-2=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2、6、10,所以第8个数为10+4=14,。所以括号内应填1、14。

2. 找出规律,再在“?”处填写适当的数.

10

13

答案:(1)

26

12

(2)

分析:(1) 黄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2,则第 5 个数应填 8+2=10;绿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 2,则第 4 个数应填 15-2=13;

(2) 紫红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6,则第 5个数应填 20+6=26;天蓝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3,则第 4 个数应填 9+3=12。

3. 想想、填填.

答案:

16

分析:(1) 按箭头的方向每相邻两数之间相差3,所以后面应该填16+3=19,19+3=22;

(2) 按箭头的方向后面的数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依次 +1、+2、+3、+4,所以最后一个数应填11+5=16。

4. 根据规律,在“?”处填数.

答案:

5

分析:图形中填数:① 与图形的形状有关,与数字的大小有关;② 数与数之间运用+、-、=运算符号来连接。本题可以看出:上面三数之和等于下面两数之和,主要考察大家的观察力,所以“?”处应填6+2+6-9=5。

5. 在图中“?”处,填上一个适当的数.

16

答案: 分析:按顺时针方向,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处应填11+5=16。

第八天(我会换一换)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我会换一换,让孩子们会运用第一个物体和第二个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二个物体和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通过第二个物体来找到第一个物体和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初步感知简单的等量代换知识。

1. 比一比,1 只鸭和1 只鸡,谁重一些?

答案:1 只鸭重一些。

分析:从第二幅图中来看 2 只鹅的重量>4 只鸡的重量, 那么 1 只鹅的重量>2 只鸡的重量,而从第一幅图中看出 1 只鹅的重量 = 2 只鸭的重量,这样(鹅来当传话员)2 只鸭的重量>2 只鸡的重量,所以 1 只鸭的重量>1 只鸡的重量。

2. 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 )个

答案: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 3 )个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个梨等于多少个香蕉,我们就去找梨,2 个梨= 3 个桃,想要知道梨就去找桃,2 个桃=4 个香蕉,1 个桃= 2 个香蕉,3 个桃= 6 个香蕉,2 个梨= 6 个香蕉,所以 1 个梨= 3 个香蕉。

3. 观察下面的图,你能说说1 个苹果和( )个草莓一样重呢?

答案:1 个苹果和( 8 )个草莓一样重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个苹果等于多少个草莓,我们就去找苹果,1 个苹果=2 个梨,想要知道苹果就去找梨,1个梨=2 个桃,2 个梨=4 个桃,想要知道梨就去找桃,1个桃=2 个草莓,4 个桃=8 个草莓,所以1 个苹果=8 个草莓。

4. 1 桶水可以灌3 壶水,1 壶水可以冲6 杯咖啡,1 桶水可以冲 ( )杯咖啡

答案:1 桶水可以冲 ( 18 )杯咖啡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桶水可以冲几杯咖啡,我们就去找桶,1 桶水= 3 壶水,想要知道桶就去找壶,1 壶水= 6 杯咖啡,3 壶水= 18 杯咖啡,所以1 桶水= 18 杯咖啡。

5. 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两只松鼠的重量,三只小鸭的重量等于两只松鼠的重量,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 )只小鸭的重量.

答案: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 3 )只小鸭的重量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小鸭的重量,我们就去找小猪,1 头小猪= 2 只松鼠,想要知道小猪就去找松鼠,2 只松鼠=3 只小鸭,所以 1 头小猪= 3 只小鸭。

第九天(图文算式)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是可根据等量代换的知识来尝试图文算式,此内容将在寒假班第四讲重点介绍。图文算式中,如果一个算式只有1种符号,那么这种符号我们就可以求出来,可是有两种或多于两种酒不可以算出来了,所以我们可以先找能算的算式先做,然后,再把求出来的符号代入到含有多种符号的算式中。

1. (1) △-3=9 ○+△=20 (2) ☆+☆=10 ☆-△=2

△= ( ) ○= ( ) ☆= ( ) △= ( )

答案:(1) △=( 12 ),○=( 8 ) (2) ☆=( 5 ),△=( 3 )

分析:(1) 根据△-3=9,可得△=9+3=12,把△=9+3=12代入○+△=20中,可得新的算式○+12=20,这样我们就可得出○=8;

(2) 根据☆+☆=10,想5+5=10,可推出☆=5,把☆=5代入☆-△=2中,可得新的算式5-△=2,这样我们就可得出△=3。

2. (1) △+△=18 △ = ( ) (2) □+□+△+△=14

☆+○=13 ○ = ( ) △+△+□=10

△+○=15 ☆ = ( ) △= ( ) □= ( )

答案:(1) △= ( 9 ),○= ( 6 ),☆= ( 7 ) (2) △= ( 3 ),□= ( 4 )

分析:(1) 根据△+△=18,想9+9=18,可推出△=9,把△=9代入第三个算式△+○=15中,可得新的算式9+○=15,可得出○=6,再把○=6代入第二个算式☆+○=13中,可得新的算式☆+6=13,这样我们就可得出☆=7;

(2) 本题采用对比法比较简单,我们发现第一个算式左边比第一个算式多一个□,而右边大14-10=4,这样很容易得出□=4,再将□=4代入△+△+□=10中,可得新的算式△+△+4=10,即△+△=6,想3+3=6,可推出△=3。

3. 你能根据下面的三个算式,算出●、▲、■各代表什么数吗?

答案:●=( 7 ),▲=( 2 ),■=( 9 )

分析:根据11-4=●,可得●=7;把●=7代入第二个算式●-5=▲,可得7-5=▲,这样可得出▲=2,最后根据第三个算式我们就能得出■=7+2=9。

4. 根据下面算式,算出△、○、□各表示几? 答案:△=( 2 )、○=( 3 )、□=( 1 )

分析:方法一:通过尝试根据三个算式的等量关系通过等量代换,分别算出△、○、□的得数,△=2、○=3、□=1。

方法二:通过观察这三个算式,我们发现2个△+2个○+2个□=5+4+3=12,那么△+○+□=6,因为△+○=5,所以□=1,同理得△=2、○=3。

5. 一只小猴重8 千克,1 只小狗重多少千克?

答案:1 只小狗重 2 千克

分析:小猴重8千克,则第一个算式可改为:8=兔+兔,则兔=4千克,那么第二个算式可改为4=狗+狗,所以小狗=2千克。

第十天(巧移物体)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都是移多补少的问题,主要是要知道若我们比别人多时,要和对方一样多时,要把自己比别人多的一半给对方就可以了。(此类题方法不唯一)

1. (1)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第二行应摆几片叶子?

(2)第一行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行摆:□□□□□□□□□□

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第一行应摆几个 □?

答案:(1) 方法一: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则第二行比第一行多 6 片叶子,所以第二行应摆 3+6= 9 片叶子。

方法二: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则第一行有 6 片叶子,共有 12 片叶子,所以第二行应摆 12-3= 9 片叶子。

(2) 方法一: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则第二行比第一行多 4 个 □,所以第一行应摆10-4= 6 个 □。

方法二: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则第二行有 8 个 □,共有 16 个 □,所以第一行应摆16-10= 6 个 □。

2. 小白兔有 12 个 萝卜,它给了小灰兔 3 个 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小灰兔原来有多少个萝卜?

答案:小白兔有 12 个 萝卜,它给了小灰兔 3 个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则小灰兔现在有 12-3= 9(个)萝卜,原来有9-3= 6 (个)萝卜。

3. 小朋友排队,第一队有6 个小朋友,第二队有12 人,要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应该把第二队调几个人到第一队?

答案:第一队有 6 个人,第二队有 12 个人,第二队比第一队多 6 个人,我们把这多的 6 个人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3 个人,要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就应该把第二队调 3 个人到第一队。

4. 哥哥和弟弟分一袋苹果,弟弟分得13 个,弟弟问哥哥有几个,哥哥说:如果你给我2个,我们两人分得的苹果同样多。想一想:哥哥分得几个苹果?

答案:弟弟给哥哥 2 个苹果,他们两人分得的苹果同样多,则弟弟比哥哥多 4 个苹果,弟弟有 13 个苹果,那么哥哥分得13-4= 9 (个)苹果。

5. 妈妈买了三袋糖,第一袋有8 颗,第二袋有15 颗,第三袋有10 颗,怎样才能使三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应多少颗?

答案:三袋糖共有8+15+10=33 颗糖,要使三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则平均分成3份,每份11 颗糖,所以第二袋给第一袋11-8=3 颗,第二袋给第三袋11-10=1 颗,此时每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应各有 11 颗糖

篇6: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第六天(找规律画图)

知识点:今天作业主要是找规律画图,所谓规律,即至少出现两次,或者更多。其中有:① 形状变化;② 数量变化(可增加、可减少);③ 颜色变化;④ 位置变化(平移、旋转);⑤ 方向变化;⑥ 九宫格里的变化(缺啥补啥、图形相加)。主要考察大家的细心观察和思考!

1. 请你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第四个图形来.

(1)

答案:

分析:图中黑色圆圈的个数是3、5、7,每次增加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9 个黑色圆圈。或白色圆圈的个数是9、7、5,每次减少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3 个白色圆圈。

分析:图中小圆圈横行、竖行的个数均是2、3、4,每次均增加1个,所以最后横行、竖行均应该有5个小圆圈。

2. 把下面空白部分画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一起来看看图,同样的观察,角度不同方法也不同。

方法一:横着看第一行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 竖着看第一列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根据这一规律所以第三行(或列)缺少一个。(缺啥补啥)

方法二:第一行的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二行的最右边, 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二行的图形,按照这种移动的规律,第二行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三行的最右边,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三行图形。(平移)

3. 下面的一组图形中,最后一个应画什么图案?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逆时针旋转

4. 根据规律接着画.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顺时针旋转

5. 把空白的部分补充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根据缺啥补啥或平移方法,即可得到答案。

第七天(找规律填数)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找到简单的数列规律,所谓数列,即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几个数,如单数数列(奇数数列)、双数数列(偶数数列)、等差数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的数相同)、简单的双重数列(跳着看),以及图形中数字的运算规律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1. 按规律填数。

答案: (1) 2,3,5,8,12,( 17 );

(2) 2,3,5,8,13,( 21 );

(3) 2,3,5,6,8,9,( 11 ),( 12 );

(4) ( 1 ),2,3,6,5,10,7,( 14 )。

分析:(1) 二级等差数列,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括号里是12+5=17;

(2) 兔子数列,第三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所以括号里是8+13=21;

(3)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1、3、5位上的数分别为2、5、8,每次增加了3,那么后面第7个数为8+3=1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3、6、9,所以第8个数为9+3=12,。所以括号内应填11、12。

(4)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3、5、7位上的数分别为3、5、7,每次增加了2,那么前面第1个数为3-2=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2、6、10,所以第8个数为10+4=14,。所以括号内应填1、14。

2. 找出规律,再在“?”处填写适当的数.

10

13

答案:(1)

26

12

(2)

分析:(1) 黄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2,则第 5 个数应填 8+2=10;绿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 2,则第 4 个数应填 15-2=13;

(2) 紫红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6,则第 5个数应填 20+6=26;天蓝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3,则第 4 个数应填 9+3=12。

3. 想想、填填.

答案:

16

分析:(1) 按箭头的方向每相邻两数之间相差3,所以后面应该填16+3=19,19+3=22;

(2) 按箭头的方向后面的数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依次 +1、+2、+3、+4,所以最后一个数应填11+5=16。

4. 根据规律,在“?”处填数.

答案:

5

分析:图形中填数:① 与图形的形状有关,与数字的大小有关;② 数与数之间运用+、-、=运算符号来连接。本题可以看出:上面三数之和等于下面两数之和,主要考察大家的观察力,所以“?”处应填6+2+6-9=5。

5. 在图中“?”处,填上一个适当的数.

16

答案: 分析:按顺时针方向,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处应填11+5=16。

第八天(我会换一换)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我会换一换,让孩子们会运用第一个物体和第二个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二个物体和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通过第二个物体来找到第一个物体和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初步感知简单的等量代换知识。

1. 比一比,1 只鸭和1 只鸡,谁重一些?

答案:1 只鸭重一些。

分析:从第二幅图中来看 2 只鹅的重量>4 只鸡的重量, 那么 1 只鹅的重量>2 只鸡的重量,而从第一幅图中看出 1 只鹅的重量 = 2 只鸭的重量,这样(鹅来当传话员)2 只鸭的重量>2 只鸡的重量,所以 1 只鸭的重量>1 只鸡的重量。

2. 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 )个

答案: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 3 )个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个梨等于多少个香蕉,我们就去找梨,2 个梨= 3 个桃,想要知道梨就去找桃,2 个桃=4 个香蕉,1 个桃= 2 个香蕉,3 个桃= 6 个香蕉,2 个梨= 6 个香蕉,所以 1 个梨= 3 个香蕉。

3. 观察下面的图,你能说说1 个苹果和( )个草莓一样重呢?

答案:1 个苹果和( 8 )个草莓一样重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个苹果等于多少个草莓,我们就去找苹果,1 个苹果=2 个梨,想要知道苹果就去找梨,1个梨=2 个桃,2 个梨=4 个桃,想要知道梨就去找桃,1个桃=2 个草莓,4 个桃=8 个草莓,所以1 个苹果=8 个草莓。

4. 1 桶水可以灌3 壶水,1 壶水可以冲6 杯咖啡,1 桶水可以冲 ( )杯咖啡

答案:1 桶水可以冲 ( 18 )杯咖啡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桶水可以冲几杯咖啡,我们就去找桶,1 桶水= 3 壶水,想要知道桶就去找壶,1 壶水= 6 杯咖啡,3 壶水= 18 杯咖啡,所以1 桶水= 18 杯咖啡。

5. 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两只松鼠的重量,三只小鸭的重量等于两只松鼠的重量,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 )只小鸭的重量.

答案: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 3 )只小鸭的重量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小鸭的重量,我们就去找小猪,1 头小猪= 2 只松鼠,想要知道小猪就去找松鼠,2 只松鼠=3 只小鸭,所以 1 头小猪= 3 只小鸭。

第九天(图文算式)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是可根据等量代换的知识来尝试图文算式,此内容将在寒假班第四讲重点介绍。图文算式中,如果一个算式只有1种符号,那么这种符号我们就可以求出来,可是有两种或多于两种酒不可以算出来了,所以我们可以先找能算的算式先做,然后,再把求出来的符号代入到含有多种符号的算式中。

1. (1) △-3=9 ○+△=20 (2) ☆+☆=10 ☆-△=2

△= ( ) ○= ( ) ☆= ( ) △= ( )

答案:(1) △=( 12 ),○=( 8 ) (2) ☆=( 5 ),△=( 3 )

分析:(1) 根据△-3=9,可得△=9+3=12,把△=9+3=12代入○+△=20中,可得新的算式○+12=20,这样我们就可得出○=8;

(2) 根据☆+☆=10,想5+5=10,可推出☆=5,把☆=5代入☆-△=2中,可得新的算式5-△=2,这样我们就可得出△=3。

2. (1) △+△=18 △ = ( ) (2) □+□+△+△=14

☆+○=13 ○ = ( ) △+△+□=10

△+○=15 ☆ = ( ) △= ( ) □= ( )

答案:(1) △= ( 9 ),○= ( 6 ),☆= ( 7 ) (2) △= ( 3 ),□= ( 4 )

分析:(1) 根据△+△=18,想9+9=18,可推出△=9,把△=9代入第三个算式△+○=15中,可得新的算式9+○=15,可得出○=6,再把○=6代入第二个算式☆+○=13中,可得新的算式☆+6=13,这样我们就可得出☆=7;

(2) 本题采用对比法比较简单,我们发现第一个算式左边比第一个算式多一个□,而右边大14-10=4,这样很容易得出□=4,再将□=4代入△+△+□=10中,可得新的算式△+△+4=10,即△+△=6,想3+3=6,可推出△=3。

3. 你能根据下面的三个算式,算出●、▲、■各代表什么数吗?

答案:●=( 7 ),▲=( 2 ),■=( 9 )

分析:根据11-4=●,可得●=7;把●=7代入第二个算式●-5=▲,可得7-5=▲,这样可得出▲=2,最后根据第三个算式我们就能得出■=7+2=9。

4. 根据下面算式,算出△、○、□各表示几? 答案:△=( 2 )、○=( 3 )、□=( 1 )

分析:方法一:通过尝试根据三个算式的等量关系通过等量代换,分别算出△、○、□的得数,△=2、○=3、□=1。

方法二:通过观察这三个算式,我们发现2个△+2个○+2个□=5+4+3=12,那么△+○+□=6,因为△+○=5,所以□=1,同理得△=2、○=3。

5. 一只小猴重8 千克,1 只小狗重多少千克?

答案:1 只小狗重 2 千克

分析:小猴重8千克,则第一个算式可改为:8=兔+兔,则兔=4千克,那么第二个算式可改为4=狗+狗,所以小狗=2千克。

第十天(巧移物体)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都是移多补少的问题,主要是要知道若我们比别人多时,要和对方一样多时,要把自己比别人多的一半给对方就可以了。(此类题方法不唯一)

1. (1)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第二行应摆几片叶子?

(2)第一行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行摆:□□□□□□□□□□

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第一行应摆几个 □?

答案:(1) 方法一: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则第二行比第一行多 6 片叶子,所以第二行应摆 3+6= 9 片叶子。

方法二: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则第一行有 6 片叶子,共有 12 片叶子,所以第二行应摆 12-3= 9 片叶子。

(2) 方法一: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则第二行比第一行多 4 个 □,所以第一行应摆10-4= 6 个 □。

方法二: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则第二行有 8 个 □,共有 16 个 □,所以第一行应摆16-10= 6 个 □。

2. 小白兔有 12 个 萝卜,它给了小灰兔 3 个 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小灰兔原来有多少个萝卜?

答案:小白兔有 12 个 萝卜,它给了小灰兔 3 个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则小灰兔现在有 12-3= 9(个)萝卜,原来有9-3= 6 (个)萝卜。

3. 小朋友排队,第一队有6 个小朋友,第二队有12 人,要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应该把第二队调几个人到第一队?

答案:第一队有 6 个人,第二队有 12 个人,第二队比第一队多 6 个人,我们把这多的 6 个人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3 个人,要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就应该把第二队调 3 个人到第一队。

4. 哥哥和弟弟分一袋苹果,弟弟分得13 个,弟弟问哥哥有几个,哥哥说:如果你给我2个,我们两人分得的苹果同样多。想一想:哥哥分得几个苹果?

答案:弟弟给哥哥 2 个苹果,他们两人分得的苹果同样多,则弟弟比哥哥多 4 个苹果,弟弟有 13 个苹果,那么哥哥分得13-4= 9 (个)苹果。

5. 妈妈买了三袋糖,第一袋有8 颗,第二袋有15 颗,第三袋有10 颗,怎样才能使三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应多少颗?

答案:三袋糖共有8+15+10=33 颗糖,要使三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则平均分成3份,每份11 颗糖,所以第二袋给第一袋11-8=3 颗,第二袋给第三袋11-10=1 颗,此时每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应各有 11 颗糖

篇7:2019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1. (1) 填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1.

答案: 分析:要求横行、竖行的3个数相加都得11,则1和3的下面是11-1-3=7,2和3的右侧是11-2-3=6。

(2) 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15.

答案: 分析: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15,则6和3之间是15-6-3=6,3和8之间是15-3-8=4,6和8之间是15-6-8=1。

2. 把1,2,3,4,5 分别填入下面的圆圈中,分别满足下面条件

分析:本题最重要的是中间的圆,因为它在横行和竖行均被加了1 次,即共被加了2 次,而其它均只被加了1次,且题目要求数字不可重复使用,所以关键求出中间圆所填的数,再采用枚举法求出其它圆所填的数。

(1) 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8

答案: 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8,所以两行的和是16,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1,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1,剩下7,根据枚举法可知7=2+5=3+4。

(2) 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9

答案: 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9,所以两行的和是18,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3,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3,剩下6,根据枚举法可知6=2+4=1+5。

(3) 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10

答案: 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10,所以两行的和是20,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5,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5,剩下5,根据枚举法可知5=2+3=1+4。

(图形计数)

知识点:图形计数有很多种方法,如枚举法、打枪法、公式法、编号法以及分类法等等,而今天的作业重点是采用分类法,即由小到大数,注意一定要把每类情况都考虑到,并要按照一定得顺序来数,这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

1. 数一数下列各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答案:(1) 小三角形 2 个,大三角形( 2 个小三角形组成) 1 个,共 2+1= 3 (个) 三角形

(2) 小三角形 4 个,大三角形( 2 个小三角形组成) 4 个,共 4+4= 8 (个) 三角形

(3) 小三角形 3 个,中三角形( 2 个小三角形组成) 1 个,大三角形( 3 个小三角形组成) 1 个,共 3+1+1= 5 (个) 三角形

2. 数一数下列各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答案:(1) 小正方形 4 个,中正方形(4个小正方形组成) 1 个,大正方形 1 个,共 4+1+1= 6 (个) 正方形

(2) 大、中、小正方形各 1 个,共 1+1+1= 3 (个) 正方形

(3) 小正方形 4 个,大正方形 3 个,共 4+3= 7 (个) 正方形

3. 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答案:(1) 小长方形 4 个,中长方形( 2个小长方形组成) 4 个,大长方形 3 个,共 4+4+3= 11 (个) 长方形;

(2) 小长方形 3 个,中长方形( 2个小长方形组成) 1 个,大长方形( 3个小长方形组成) 1 个,共3+1+1= 5 (个) 长方形。

4. 找出只含一个圆圈的正方形的个数.

答案:包含 1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 1 个,包含 4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 4 个,包含 9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 1 个,所以共有 1+4+1= 6 (个) 正方形。

5. 找一找 图(1)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图(2)中有多少个四边形,多少个三角形?

答案:(1) 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则有 6 个正方形;

(2) 三棱柱中有 3 个四边形,2 个三角形。

(数方块)

知识点:数方块的方法有:(1)分层数,这种方法最简单,其中没被上一层压住的,完全露出来就是多出来的,且从上往下数依次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2)分排数。所以以后遇到数方块的问题要记牢A、分层来数它们。B、藏起来的方块要数清。

篇8:苏教版小学五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第二十五页

一、趣填成语

饮水思源;自作自受;一曝十寒;一丘之貉.

二、巧对对联

二字对:学海;微风;月圆;龙吟;地理;天涯.

三字对:花果山;豆腐心;九头龙;虎跑泉.

四字对:爱大如山;愚公移山;读万卷书;祸不单行.

五字对:清泉石上流;近听水无声;万径人踪灭;天寒白屋贫.

七字对:忠言逆耳利于行;学海无涯苦作舟;蜡炬成灰泪始干;白首方悔读书迟.

第二十六页

三、阅读园地

1、凝聚,浮想联翩,铸就.

2、信息量大,整齐灵动,适宜表达情感.

3、作者喜爱汉字,我也爱汉字.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立体造句

1、小河旁边有个竹林,竹子后面露出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2、电视机里,有一个骑摩托车的人在沉思.

歇后语

自身难保;没安好心;白费蜡;无法无天;里外不是人;净是输.

第二十七页

一、按要求写四字词语或造句

1、全力以赴、争先恐后、你追我赶.

2、生死之交、情深似海、情深意重.

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明月出深山,苍茫云海间.

5、能解冻,和煦催耕种;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6、一身正气,国强民富,江山添秀色,女排夺冠扬美名.

二、百花齐放

瞧:瞅、望、窥、瞄、瞪.

观看:俯视、仰望、环顾、远眺、鸟瞰.

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察言观色、极目远眺、一目十行、瞻前顾后.

三、学能致用

1、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口水.愿望无法实现,只能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2、《世说新语》.《水浒传》.

3、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4、不能去埃及看金字塔,上网看看图片,算是望梅止渴了.

第二十九页

二、成语不离“舌”

瞠目结舌;油嘴滑舌;巧舌如簧;枉口拔舌;笨嘴拙舌;鹦鹉学舌.

三、下面人名各取什么成语?

风卷残云;任重道远;沧海一粟;慧外秀中;甘之如饴.

第三十页

五、趣填数字俗语

不管三七二十一;二一添作五;三下五除二;八九不离十;小九九;九九归一;十有八九;九牛二虎之力;十拿九稳;十万八千里.

第三十二页

五、快乐阅读

1、刻骨铭心: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流光溢彩:形容色彩明丽.

3、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宽容令“我”感动.

六、猜猜看

一个都没有,一个考上,只有一个考上,没有一个考上.

知识卡片

眼见为实;不进则退;朋友笃诚信;非宁静无以致远.

在绿色的绿地上,留下你温馨的记忆,带走你无心的脚印.

一帆风顺年年好,无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第三十三页

二、锦上添花

喋喋不休;来日方长;雪上加霜;毫无疑义;按图索骥;忐忑不安.

1、喋喋不休,忐忑不安.

2、毫无疑义,雪上加霜.

3、按图索骥.

三、句子乐园

1、我的转椅被周总理过来扶正了.

2、我把小转椅的上面部分带歪了.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篇9:苏教版小学五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第三十四页

五、阅读园地

1、李白梦中成诗;

读书跑万卷,下笔如有神;

肚中有墨水,文章才能成.

2、人的才华横溢,在梦中都能写诗;

博览群书,能很快地提高作文水平;

平日要积累素材、知识,到了写文章的时候就能把这些知识发挥出来,成为好文章.

3、诗句理解要正确,望文生义闹笑话.

六、下面是古代的一道数学题,你能正确地加上标点吗?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23)

诗中的节日

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春节;除夕;重阳节;端午节;清明节.

第三十六页

四、阅读园地

2、全部;随意;珍宝.

5、叹息.

五、读读想想

第三十七页

三、对号入座

推广经验 保护环境 鼓舞斗志 提高水平珍惜时间 改正错误

四、锦上添花

1、早晨的雾可真大啊!眼前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2、今年冬天真冷呀!泼出去的水不到一分钟就结成了冰.

五、妙语连珠

1、一面写作业,一面听音乐,不是学习的好习惯.

2、王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第三十八页

六、阅读园地

2、(1)国徽;(2)国徽、圆形、五颗金星、天安门城楼、齿轮、稻穗;(3)天安门城楼;(4)稻穗;(5)五颗星;(6)对祖国的喜爱.

3、C.

成语卡片

只言片语;千言万语;胡言乱语;豪情壮语;轻言细语;花言巧语;难言之语;自言自语.

第三十九页

一、拼音长廊

1、瑰宝、精华、举世闻名、侵入、销毁、灰烬.

2、满腔怒火、仇恨.

二、错别字医院

仑―伦;寓―喻;愤―奋;原―缘;褐―竭;废―费;

慢―漫;常―长;明―名;戳―截;成―程;话―画.

三、对号入座

1、密切;2、惋惜,可惜;3、不是,而是;

4、不仅、还,只要、就,即使、也,虽然、但.

四、病句小医院

1、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两年多前发生的事.

2、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第一个发言.

3、小张对棋类比赛很感兴趣.

4、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他很快恢复了健康.

第四十页

五、快乐阅读

2、相继:接连不断的意思.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

3、五位壮士态度从容,脚步坚定,表现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六、病句医院

拖动――牵动;“、三三两两”删去;奏――凑;像――向;引诱――吸引;

最后一个“.”改为“?”.

含“春”诗句

春蚕;春潮;春江;春风;春色;春城;春宵;春风.

第四十一页

二、自然界里的风各具特色

春;秋;寒;狂;疾;和;暴;凉.

三、对号入座

1、居然;2、果然;3、爱慕;4、羡慕.

四、改头换面

1、焰火构成了图案.

2、山上的迎春花在春姑娘的抚摸下一朵朵地开放了.

3、我们吃的穿的,没有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4、这些道理,难道你不明白吗?

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寒假作业答案六年级数学【详细版】

小学四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五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苏教版寒假作业参考答案(合集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苏教版寒假作业参考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