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花生随笔

时间:2022-11-30 05:21:30 作者:丁烦恼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丁烦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童年的花生随笔,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童年的花生随笔,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童年的花生随笔

童年的花生随笔

五岁那年,我家在超市买到一种花生,五香味的,很好吃。我不住口地吃着,真香呀!花生一点点的少了,眼看着要见底了,可我还没吃够呢!于是,我急急地跑去问爸爸:“花生是哪里来的呀?”爸爸摸摸我的头笑了:“当然是土里种出来的'呀!”

我马上如获至宝般地跑回自己的小屋,找出那仅剩的小半袋花生,挑选了五粒儿大的,以一种看待宝石一般的目光打量着它们,擦了又擦,洗了又洗,还用我心爱的水彩笔把它们涂成了蓝色,我要把“种子”打扮得更加漂亮,最后找出妈妈的香水儿,把它们喷了个遍。我拿出小陶罐,用铲子挖了一点土,还用筛子把土块筛掉,我真怕土块硌坏了我的花生呢!然后才把五颗蓝色的花生轻轻地埋在土里,放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又拖来妈妈浇花用的大喷壶,把土淋成了一片泥浆……

此后,我早上一睁眼,就要看看花生长出来没有,有时抠出一个看一看,如果水彩淡了,还要重新把它涂成一个“蓝宝石”……每天围着它转呀转,转呀转。我常常想:如果它长出来了,会是什么样子呢?楼下的小桃树,每年都会结许多小毛桃。那它会不会长成一棵花生树,每天给我花生吃呢?我希望它每天换一种味道,但我最喜欢吃五香味的了。

但是,当时的我怎么会知道花生是在地下生长的呢,又怎么会知道,五香花生的种植是徒劳的,它们根本就不可能发芽……我一直守着小陶罐,在我眼中,它就是宝物。里面五颗蓝色的五香花生,就是我的希望,我一直认为它们一定会发芽,一定會长成花生树,一定会结出一串串花生。

然而三周过去了,小陶罐一点动静也没有。我终于等不及了,捧着小陶罐,去找爸爸。“爸爸,花生多少天才会发芽呀?”“大概两三周吧,你问这个干什么?”“我把最爱吃的五香花生种在这里了。”我把小陶罐给爸爸看。“都快四周了,还没长出来呢!”说完,我失望地哭了。爸爸接过小陶罐,看着刚刚被我抠出来的花生,爸爸也呆在那里,看来一时不知如何开口了。

爸爸带我来到电脑旁,开始查找资料。笑着摸着小陶罐,问我:“这回知道五香花生是怎么做出来的了吧?有机会咱们再一起种花生吧!”

后来,每当我吃到花生就会想起这段记忆,小时候的我可真“傻”呀!

篇2:吃花生名家随笔

吃花生名家随笔

昨天,爱人去超市买菜,顺手买回来一袋五香花生,说是没菜的时候,我可以就着花生喝点酒。我一边做着午饭,心里老惦记着爱人买回来的五香花生,于是拿 出了小酒杯,斟了半杯白酒,一个人就着花生喝了起来。

喝着小酒,吃着花生,过去的事情又一幕一幕的浮现在我的脑海,最难以忘却的是这么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小时候买花生。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村庄的西头有个“老头”,在低矮破旧的小屋里支起一口大锅,用沙土炒花生卖,现在对这个老人已经没有任何记忆,只记得儿时的那个小朋友称呼他“姥爷”,但是不知道他们真实的关系远近。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流行人民公社,家家户户都是食不果腹,小孩子根本没有钱花,大人们也没有钱给孩子花,一天的'工分只合七分钱,所以调皮的我在那个小朋友的“教唆”下,趁大人不在家的时候,悄悄地拉开抽屉,伸进去小手,从桌子底部摸出一个铜子(比铜钱大,中间无孔),然后偷偷地拿到公社的采购站去卖,那时候,一个铜子能卖二分钱。一路上,小手紧紧地攥着那一枚硬币,生怕丢了;回到家,和那个小朋友一起去他姥爷那里买花生。老人伸出干树皮似的老手,接过硬币,捏给我五六对炒好的熟花生,稚嫩的小手捧着这些花生,如获至宝,脸上露着笑,心里乐开了花。两个人吃着花生,边走边闹,你追我干。我不知道铜子的来历,不知道是否是娘出嫁的陪嫁品,慢慢的,家里的这些铜子就被我给“吃”完了。

第二件事,是初中时候老师家的油炸花生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上了初中,初中的学习成绩还是比较好的,老师们也都很喜欢我,我也喜欢问老师问题。一天上午放了学,吃过午饭,我拿着数学书本去问老师数学题,还没有走到老师的住室,远远的就闻到了浓浓的扑鼻的香味,走进一看,小矮桌上摆着一盘老师刚刚炸过的花生米,盘子不大,花生米刚从油锅里“爬”出来,浑身沾满了油,亮晶晶,红彤彤,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发着嗤嗤的响声。问过题,拿着书本就回到了教室,当时我在想,如果以后每顿饭能吃上一盘这样的油炸花生米,该是多么美好啊!

读到这里,可能你会认为我是一个贪吃的“小馋猫”,也许你是对的。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哪个孩子不想吃呢?正是条件差,才促使我有了好好学习的想法,有了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个干劲,正是条件差才激励着我去奋斗,去创造美好的人生。

大学毕业,我做了教师,还兼职从事法律服务,孩子也争气,没有让我费心,现在条件好了,嘴也不再那么馋。

多少年来,出门下饭店,总喜欢点一盘花生米,别管是水煮的还是油炸的,吃在嘴里总是感觉那么香,那么甜。

吃着花生,回想到从前,计划着我的下一个人生目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名言会激励我勇敢地一直走下去。

篇3:拔花生日记随笔

今天,学校组织去拔花生。

到了花生地,同学们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像一群出笼的小鸟一样飞进花生田。只见花生田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排排花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欢迎我们。

我飞快地跑到我们班的`花生地,看准一棵大的花生藤用力一拔,花生藤断了。也许花生就是不肯离开它的“宝座”。

我只好学着旁边老师的样子,先把土松开,然后抓着花生藤的根,一用力就把花生拔了起来了。这株花生藤上挂着十几个花生宝宝,我把泥土揉了揉,花生宝宝就掉了下来,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葫芦,有的像数字8。后来我越拔越起劲,拔了很多很多的花生。

第一次拔花生真有趣,我还尝到了收获的喜悦!

篇4:寻花生杂文随笔

寻花生杂文随笔

又到了花生收成的季节,我走在乡间的田野里,几块花生地都拔得光秃秃了,傍晚的一阵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泥土和花生混合的芳香。夕阳西下,红红火火的晚霞,给万物披上了一层光辉。

我低下头,看到一颗胖乎乎的花生,躺在我的脚边,像一个因贪玩而迷了路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我,央求我带它回家。

啊,可爱又可怜的小花生,我当然愿意带你回家!我把这个胖乎乎的“小孩”放在手心,静静地望着它,思绪却飘回了我的童年。

小时候,每年一到花生收成的季节,我和外婆就去寻花生。外婆门前就是一片田野,村民们每年都种不少花生。拔花生时,有一些花生断了茎,留在了泥土里。农人们活儿多,顾不得这些,掉了也让它们掉了。再说,家家户户都种那么多,他们也不在乎这点损失。外婆说:“一颗一颗花生,都是生长了好几月才长成的,浪费在地里怪可惜的。”

于是,外婆就拎着篮子,到地里去寻花生。六七岁的我,高兴地拉着表妹的手,跟着外婆去寻花生。小小的我们,眼睛好使,细细地看着花生地,不一会儿就寻到了几颗花生。最好是下一场小雨,半埋在泥土里的'花生,露出圆圆的脑袋儿,我们一眼看过去,就逮准了它。

“你可逃不出我的火眼睛!”表妹兴奋得直嚷道。嗯?火眼睛?哈哈,原来表妹学西游记里的“火眼金睛”,记错了!

每当发现一颗花生,那种兴奋能让我们一蹦三尺高。寻花生,多好玩的一件事!我们专门去找那些刚拔起了花生的小坑,泥土是松的,仔细看一看,呀,又一颗花生,这一颗是单颗花生米的,圆鼓鼓的,像一个上学逃课的孩子,被我逮着了,正生着气呢!

最兴奋的是寻到三颗花生米的,表妹一发现它,保准高兴得大叫:“姐姐!你看你看,我找到了三颗的!”她一边叫,一边拿着花生向我招手,乐坏她了!外婆见了表妹兴奋的样子,也笑开了。

为什么总是表妹寻到三颗米的?我不服气,这会儿我寻得更仔细了。可是,有些花生很顽皮,就爱使坏骗我们。它的外壳结实好看,可一剥开,里面的花生米都黑色了,不能吃!真气人,遇到这些“坏蛋”,我就用力把它甩得远远的,小表妹则是一脚踩扁了它,这样才解气呢。

还有一些花生,看它露出的半边脑袋,想来是一颗饱满的花生,一捡起来——嚯,好家伙,只是一个花生壳!

寻花生,我们没有外婆那样耐心,也因为外婆腿脚不好,她寻来寻去都是在那一小块地,而我们则是到处跑。

有时很久都没寻到一颗,我就没耐心了,直抱怨道:“花生花生!你出不出来!不出来我就不理你了!”后来,我和表妹发现了一个“秘密”:对花生发火,它会故意躲起来的,要轻悄悄顺着它,它就出来了。

比如我们很久都没寻到一颗花生,我们就故意大声地说:“啊呀,寻不到花生了,我回去了。”然后偷瞄着花生地,如果它还不出来,就继续说:“我回去了,我真的回去了。”果然,我们马上就寻到了花生,有时还一连寻到好几颗呢!看来,花生是怕我们回去了,没人陪它们玩呀!天真的我们以为,花生是懂人意的,这样一来,寻花生就变得有意思了。

寻花生,给了我们无限的欢乐。我们老少三人,常常在花生地里欢声笑语,引来村里的孩子们都跑来跟我们一起寻花生。外婆总夸我们能干,每当寻了几颗,我们小小的手拿不下了,就朝外婆喊道:“外婆,有好多花生,我的手都拿不下了!”外婆笑着说:“放到篮子里吧,你也拿一个袋子,看今天能寻到多少。别乱跑,看看,都出一身汗了!”

我们虽然喜欢寻花生,可外婆怕我们累,不想让我们去。有时午后,外婆趁我们午睡了,就出去寻花生了。太阳猛烈,她不给我们去,自己却去。我们睡醒了,连忙跑去找外婆,外婆远远地看见了就叫我们:“别下来,快回去,这太阳这么毒。快回去,姐姐,带妹妹回去!”

我们难过极了,外婆心疼我们,我们也心疼她呀!所以,我们就站在田埂上,在太阳底下和外婆一起晒,委屈地说道:“不!外婆不回去,我们也不回去!”外婆舍不得我们,只好也不寻了。

看到我们寻花生,村民们就拿一大簸箕的花生要送给外婆,说道:“五奶奶,我们花生多,这个送您,您不用那么辛苦啊!”外婆连连摆手:“哎呀,受不得呀!谢谢你,我只是看花生丢了太可惜,一颗颗都是你们辛苦种出来的呀!”无论如何,外婆也不肯接受别人的恩惠。但是,外婆寻的花生,做成花生食品后,她也慷慨地分给大家。

寻花生是一件快乐的事,每天傍晚放学后,我们一大帮小孩就跟着外婆寻花生。一个花生季过后,我们能寻到十几斤甚至更多,外婆就拿来做花生糖。外婆做的花生糖又香又甜,一端出来,没有谁不想试上一块儿。外婆这手艺也是出了名的,有人劝外婆:“五奶奶,您可以拿花生糖去卖钱呀!”外婆不紧不慢地吐了一口旱烟,笑道:“不卖钱,大家吃着开心就好!”

孩子们都喜欢吃外婆做的花生糖,外婆一做出来了,就高兴地叫大家来吃。下地里去劳动的村民,打外婆门前经过,外婆也送给他们吃。除了做成花生糖,外婆也会做花生糕,或是炒花生米。总之,外婆辛辛苦苦寻来的花生,她从来不私自收着,而且慷慨地送给大家。看到大家直称赞好吃,吃得开心,外婆笑得比他们还开心。

那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啊,无论是寻花生,还是大家一起围坐吃花生糖,都是我们最快乐的事。如今又走在这田野里,回忆起童年,心里涌起无尽的怀念。

我又行走在这片田野里,夕阳的余晖洒满了大地,红红火火的晚霞把一片花生地照得彤红,如今还有谁会寻花生呢?

篇5:小花生大收获教育随笔

小花生大收获教育随笔

经过寒假,班级里的自然角因为缺少照顾慢慢缺少了生机,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继续发动家长带一些植物来幼儿园,因为老师们都觉得让小班的孩子动手种一盆小植物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们的主观意识往往会让我们代替孩子做一些决定。近来天气不错,幼儿园里鲜花盛开,孩子们看着我们教室里那几盆不太好看的植物有些不满。“老师,我们去花园里吧,那里漂亮。”“老师,我们把花园里的花采一点到教室打扮一下吧。”“花园里的花又不是我们种的,不能采的,采掉了就不好看了。”“那怎么办?我们的教室里的小花都不好看的。”这些都是孩子们的话语,从中我感受到孩子们迫切希望我们的自然角也能美起来。

“我们自己来种一盆小植物吧。”我的话音刚落,搭班的阿姨就觉得我在异想天开“他们能行吗?”小家伙们听到我的话都来了劲头,呼声一个比一个高。“我们行的。”“我们自己种。”“我们种什么呢?”“种在哪里啊?”……孩子们又开始了七嘴八舌的讨论,对种植充满了兴趣。看到孩子们那么起劲,阿姨也加入我们的行列中:“我家里有一些花生,能种吗?”“当然可以,我们就来种花生。”我定下了种植的内容,孩子们开始期待明天,盼望这明天快点来,回家的时候都不忘记提醒阿姨明天一定要带花生来。

明天很快就到了,一些孩子早早来到幼儿园,大家看到阿姨为我们带来的花生后都别提多兴奋,不停催促我快点种,快点种。搭班的张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回收来的大小一样的塑料小杯子,并且都细心的在杯底钻了小洞洞,有的孩子看着杯底的洞洞有些不满:“老师,杯子是坏的。”“有洞洞才好,花盆地下都有洞洞的,水好流出去呀。”一个声音出现在大家中,有的孩子跑去看自然角里的空花盆“真的,真的,真的都有洞洞的。”这下大家都放心的拿走小杯子。

“我们去放泥土。”我一声令下,孩子们都争前恐后的来到户外,有的孩子迫不及待用手抓着泥土放在小杯子里,但是好像不太方便。“我来帮帮你们吧。”我一边说,一边用小铁铲翻动泥土,把硬硬的泥土铲松了,这些孩子们装泥土方便了许多,有的孩子找来工具,用废旧的小勺子来装泥土,你用好了给我用,我来帮你加一点,一勺勺的泥土很快装满小杯子。大家都装快装满一杯泥土的时候,有的.孩子意识到花生还没有放进去,于是大家立刻去找阿姨,每人从阿姨那里要来4、5颗花生,小心翼翼放在小杯子里。

“浇点水吧,没有水,小种子不会发芽的。”阿姨在一边建议着。张老师也为大家端来一盆水,拿来几个小杯子。“我来帮你浇点水。”“我用好小杯子再给你啊。”孩子们轮流给自己的小种子浇着水。大家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小种子能快点喝水,但是用来浇水的小杯子数量却不多。“排好队,等一等。”“排好队很快就能轮到的。”“我棒你浇水,把你的杯子给我吧。”孩子们互相帮助给小花生种子浇着水。“你的水浇太多了,倒掉一点吧。”“你浇点太少了,我再帮你加一点。”孩子们的帮助合作行为充分体现。

每人一盆,大家都种好了,张老师细心的为孩子们准备了头像标记,在每个小花盆里插上孩子的照片,方便孩子辨认和照顾。这下自然角又热闹起来。每天早上早来园的孩子都会第一时间去看看小种子有没有发芽,看看是不是需要浇水,浇完自己的还帮朋友的也浇点水……

“小班的孩子不会合作,他们都是自我为中心,根本不会和同伴一起共同使用一样材料”,这些话经常在我们的耳边响起。也许小班上期,我们的孩子真的是这样,不太会和同伴合作,一起游戏,共同使用材料,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随着我们日常教育过程中的慢慢引导,到了小班下期,你会发现我们的孩子在无意中流露出和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行为。

在种植花生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渐渐发展起来的合作意识,也许那只是简单的帮助的行为,但是关注到同伴,愿意帮助别人不也是我们对孩子培养的方向吗?善于捕捉孩子的无意行为,进行大大的引导教育是我们老师需要做的,所以在种植过后,我对在活动中帮助他人、会和同伴一起使用工具的孩子们大大表扬,强化孩子们帮助他人的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主动加入到帮助、合作的行列中,对自然角的关注也会更多。

小花生,给孩子带来的收获是大大的,在没有收获花生发芽的喜悦之前,我们的孩子已经收获了和同伴一起种植的快乐,收获了帮助同伴的快乐,收获了种植的经验,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在等待中体会收获的快乐。

篇6:关于农村生活的随笔:拔花生

今天早上,我五点多钟就叫醒了两个孩子,三个人共一辆自行车到二里外的田里去拔花生。其实,爸爸和姐姐天刚亮就去了。两个小孩却从没那么早起过。自己那么早叫醒两个孩子是有目的的,总觉得一个人做事就要做些有意义的事,这次回娘家,一来看望老爸老妈,再者,让孩子感受一下农民的艰辛。因为前段日子女儿买了些玉米种子在阳台上种起了玉米,她爸爸也帮着浇水,那玉米苗居然长出了玉米苞。女儿很开心,居然想买点种子要外公外婆去种,我知道真正的种地没那么简单,于是想趁暑假的时间让孩子去感受一下。当然,这一切不能告诉孩子,如果说了,两个小孩会不愿去的。这次难得的机会,既让孩子呼吸乡下的新鲜空气,又让孩子去品尝一下劳动的艰辛。

应该说,两个孩子还算听话,今天早上一叫她们两个就起来了。然后我悄悄地吩咐她们去刷牙洗脸,拿着两把伞就动身了。人呀,退化的还真快,本来家里有两辆自行车,并且都是自己骑了那么久的,但那辆载重的我现在不敢上车了,于是决定两个小孩骑车,自己走路去。可是,自己也退化了,走了不远,就走不动了,急忙提议三个人轮流走路,两个小孩也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一路说笑着走走停停,边欣赏一下两边郁郁葱葱的树林。好多年没有去田里了,以前的羊肠小道也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心里想着妈妈介绍家乡路面变化那开心的神情,我知道那就是幸福的感觉。自己呢,走多了水泥路却有些讨厌六月水泥路被太阳炙晒后的难熬。想想自己确实生在福中不知福。

就这样边走边聊边回忆,不一会儿,也到了田边。女儿建议脱掉鞋子走田岸,爸爸和姐姐听到后大声阻止,要我们就在树下等爸爸挑花生苗过来,我们就在树下取花生。我坚决鼓励女儿到田里去,我知道来到田边没有下田是体会不到劳动的艰辛的。当然,这些我不会说,只是一个劲地鼓励两个孩子去田里,让孩子感受一下田岸的难走,让孩子亲自去拔一下花生苗。不过,两个孩子刚拔几棵就被我叫到树下来取花生了。我也怕孩子的手太嫩,拔出血泡。

我采取比赛的形式暗示孩子做事要有速度,不能耗时间。开始两个孩子还非常乐意,后来就有些不开心了,一个说口渴了,一个说肚子饿得咕咕叫。细心的爸爸发现了苗头,急忙刹车,说回家,他老人家怕累坏了两个孩子,怕她们以后不来了。我知道这就是隔代管教孩子的后顾之忧。当然,爸爸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我也知道做任何事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就让两个孩子先骑车回家了。

后来妈妈告诉我两个孩子一回家就大声嚷说饿了饿了,并且那一餐吃掉了一天的饭量。吃饭时,姐姐问两个孩子是宁愿写作业还是做农活,她们都说宁愿写作业。

是的,比起做农活,再多的作业也是小菜一碟。

社会上总说现在的孩子读书辛苦,是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被动地读书,比起看电视、玩耍来说,读书写字当然累,但比起以前的人来说,现在的孩子没有以前的孩子读书的辛苦。起码现在学习环境好多了,起码有时间让孩子读书。我们那时候读书,放学后有做不完的家务活,譬如打猪草呀、拾粪呀、捡柴火呀、搓草绳给菜园里的南瓜苗冬瓜苗豆角苗牵线搭桥呀等等,一年四季有做不完的事,或田里的,或菜园里的。不像现在,农活少了,连大人都有好多空闲时间,懒得带着孩子碍手碍脚,自己又没耐性慢慢教,发现孩子做错了干脆不让孩子做。所以,早就有学生在日记里抱怨妈妈剥夺了他劳动的权利。孩子小时,对电视还不怎么入迷,喜欢粘着妈妈,那时,妈妈做什么,孩子也跟着做什么。这时,家长要耐心教,即使孩子做错了事也要鼓励。

爸爸是个农民,可是很懂得小孩的心理,做事就选一些简单的事让孩子做。我想:这就是爱。孩子一方面亲自感受到了外公外婆的辛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外公外婆的爱,所以,一直喜欢去外婆家,寒假暑假都要去外婆家玩。

公众号:南风悦读

篇7:“花生”_

“花生”_750字

我的爸爸有一个有趣的外号叫做:“花生”。为什么外号叫做:“花生”呢?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为什么我爸爸的外号叫做:“花生”!

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常带我去他们的朋友家玩!他们朋友家的儿子或者是女儿都是我从小到大,最好的好朋友!只要叔叔、阿姨他们聊天的时候,一提到我爸爸,就开始在那里叫:“花生啊!”“花生啊!”当然,我的好朋友也会学着大人们叫:“花生叔叔!”“花生叔叔!”“花生叔叔!”“花生叔叔!”“花生叔叔!”

小时候,我并不明白为什么叔叔、阿姨们一看到我爸爸;或者一提到爸爸就会在那里叫――“花生啊!”“花生啊!”

小时候,我很傻!爸爸叫“花生”的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傻傻的我自己便在那里猜想――难道是爸爸长得像“花生”啊?但是,我怎么看,爸爸也不像“花生”啊!会不会是爸爸小的时候对自己的同学、好朋友说:“哎!我是花生!我是花生!”所以大家才叫爸爸叫做“花生”的`?还是爸爸很喜欢花生呢・・・・・・其实,我也不是很笨的哦!我想了又想,还是想不到答案,我只好去找妈妈了!我想:妈妈肯定会知道,为什么叔叔、阿姨们叫爸爸叫做“花生”!

我去找妈妈,把自己的猜想重新又说了一遍给妈妈听。妈妈听完之后哈哈大笑,我想不明白,我想得不对吗?妈妈为什么笑到肚子都痛啦?我说:“妈妈,妈妈,不要笑了!快点告诉我,为什么大家都叫爸爸叫做花生啊?”

妈妈笑完之后,跟我说:“你爸爸为什么被叫花生。其实,你最后一个猜想跟大家为什么这么叫你爸爸已经有很大关系了,但是,你说错了一点,不是爸爸喜欢花生,是你爸爸喜欢吃花生!有没有看到我们家客厅的茶桌下面有一盒花生,你没有常常去观察,是不是总是认为没有人吃啊!你猜错了,是你爸爸一下子就吃完了,吃完之后又去那另一包装在盒子里面的!”我想了想又问:“那妈妈,你不是说花生吃了会热气吗?那为什么你不去阻止爸爸再吃花生呢?”妈妈说:“这就是大家叫你爸爸叫花生的主要原因了!你爸爸很喜欢吃花生,是谁都阻止不了的!就像是你喜欢看电视、玩电脑一样啊!”我哭丧着脸说:“关我什么事啊?”“好了!妈妈,我知道为什么了!我去找好朋友玩了!”

下面,你们应该知道大家为什么叫我爸爸叫“花生”了吧!

篇8:花生_

前几天看了许地山写的《落花生》,不禁想起第一次品尝新出土的花生。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天气很好。我和几个朋友去田里玩,看到一个农民叔叔在泥地里干活,用锄头挖出一把把黑色的东西,放在一个大竹篮里。我们都很好奇,走过去问:“叔叔,你在挖什么?”“花生。”“这是花生吗?它能吃吗?和我在店里看到的有什么区别?”我看着一团团黑色的东西,灰尘的味道刺激着我的鼻孔。“你为什么不能吃?新出土的花生用水洗净,放在锅里煮,特别好吃,营养丰富。”老人笑了笑,给了我们一些。我们会带着怀疑带到小溪边,洗干净,带回家煮。我们找了个小刷子把花生擦洗干净后,它们露出了一个米黄色的壳,每个都有拇指那么大。乍一看,我们知道里面的水果很满。虽然没有苹果和草莓那么鲜红,但是精致可爱。

带回家,锅里放水,放盐,和花生一起煮。我们耐心等待,带着一种疑惑,不相信小豆子这种东西会做出好吃的东西。水终于滚走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先开锅。一股香味很快弥漫了整个厨房。花生在水里滚来滚去,看起来像可爱的小天使在快乐地跳舞。“真香!”有人感叹。我们把花生捞出来剥开,才看到它们白嫩的果实像汉白玉一样晶莹剔透,入口即化,鲜美无比,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看了《落花生》张文,我对花生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想起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他们看起来很普通,没有吸引力,但在关键时刻,他们的优势显露出来,令人惊叹。我喜欢花生,我更喜欢那些才华藏而不露,性格和花生一样珍贵的人。

篇9:花生_

黄院墙,白姑娘,穿着一身红衣裳。嘿嘿,你知道是什么吗?对了,就是让人垂涎三尺的花生啊!

妈妈今天给我带了一袋花生,饿得眼冒金星的我一蹦三尺高。

我从袋子里先拿出一个小花生,外壳坚硬无比,凹凸不平。摸起来却有些粗糙,它的颜色是土黄色的,带着一点点的黑,这都是花生结在地下的原因。近看,像一个不成形的葫芦,有趣极了。摇一摇,里面发出轻微的响动。闻一闻,一股外壳的清香掺和着花生诱人的香气。我的口水差一点就流下来,用手掂一掂,轻飘飘的,不时发出花生仁和花生壳发出的撞击声。

我用劲剥开花生,两粒果实是椭圆形的,套着红色“外套”,觉得挺洋气的。不过,可能是土下面太冷了,花生只好找来一件外套套上啦!呵呵,尝一尝“红外套”,又苦又涩,不太好吃哦!尝完“红外套”,暗黄色的、真正的花生粒出来了。

花生粒分为两瓣,形成一个椭圆形,上面还有一点点的翘。我把它放进嘴里,哇,真好吃!又香又美味,实在是人间美味!吃完了还想吃,口齿留香。怪不得老爷爷们总是一杯酒,一碟花生米,吃得直喳嘴:“好吃,好吃!”可怜的我只好眼馋了……不过,这次得让他们眼馋了!

花生不仅好吃,而且可以补血,可以美容,也可以治病,提高记忆力。不过花生隐藏在地下,不张扬也不炫耀。

花生,不仅美味,而且朴实。我喜欢花生。

篇10:花生_

我喜欢白白胖胖的开心果,我喜欢香喷喷的核桃,我喜欢香脆可口的杏仁,但我最喜欢越吃越香的花生。

每到春天,阳光明媚,百花齐放,妈妈就把饱满的花生种种进松软的土地里。一个星期过后,土地里花生种长出了嫩绿的小芽,就像一个小朋友露出了自己的小脑袋,观察着这个陌生的新世界。一个多月后,花生芽开出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一阵风吹过,它们翩翩起舞。秋天,花朵凋谢了,我到地里一看,发现还没有结出果实,感到很奇怪,就去问妈妈:“妈妈,花生的花都凋谢了,为什么还没结出果实?”

“是花生把自己的果实藏在土里了。”妈妈说。

我又接着问:“花生为什么要把果实藏在土里?”

“花生不像苹果和石榴,总是把成熟的果实挂在枝头向人们炫耀,花生的品质是谦虚、默默无闻的。”妈妈回答。

听完妈妈的话,一股敬佩之情涌上我的心头。转眼秋天到了,我用铲子挖出花生,看到了它们土黄色的外壳,土里土气的,像一个乡巴佬。花生的`形状像数字“8”,又像一个小葫芦。花生壳上的纹路纵横交错,像蜘蛛网,也像复杂的迷宫。摸上去十分粗糙,像妈妈布满老茧的手。我剥开花生,尝了尝,爽脆中带着甜味,再细细回味,感觉我的味觉在大合唱。

往后,我要学习花生谦虚的品质。

篇11:花生

有人喜欢鲜红嫩绿的苹果,有人喜欢甜甜的荔枝,还有人喜欢富有营养价值的葡萄,可我却喜欢朴实无华的花生,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花生。

花生的形状好似数字“8”与“S”,呈暗黄色,刚从土壤里挖出来的花生表面覆盖着深深的泥土,一擦开,表面凹凸不平,仿佛印上了花纹,仔细数数会有10条纹。一剥开花生,两个淡红色的“红宝石”引入我的眼帘,它裹着衣服,与小石头一般大,一个花生一般会有1、2、3个小宝宝。“白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一剥开“红衣服”,就看得到白白嫩嫩的鲜肉,真像一个金银剔透的宝石,滑溜溜的,使人禁不住咬一口。

花生的脂肪含量占总营养的30%―39%左右,而植物性食物中脂肪含量较高的玉米才只有4%左右。它属于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食物。

花生含有的维生素C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花生中的微量元素硒和另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白藜芒醇可以防治肿瘤类疾病,同时也是降低血小板聚公证机关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花生含有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锌,能增强记忆,抗老化,延缓脑功能衰退,滋润皮肤。

花生的果实默默无闻地埋在地里,使人不易发现,它无私奉献、朴实无华,既能给人带来温饱,又能给人们带来财富。

花生有许多功效,而且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我们的榜样。

篇12:花生

今年四月份姥姥来我家,我看见姥姥正在炒花生米,我问姥姥:“花生是怎么长出来的?是树上长的,还是地里长的?”姥姥说:“是地里种出来的,正好现在你可以试试种一种,看看花生到底是怎样长出来的。”于是,我连忙拿了三颗剥好的花生,跑去阳台,我把三颗花生仁埋到花盆土里,浇好水,盼望它早日结出新花生。

过了一个星期,花生发芽了,我高兴极了,我一看不对劲,怎么只有两棵,我不是种了三颗吗?我管不了那么多了,继续看着我种的花生。

又过了一段日子,花生苗长高了,开出一朵朵小黄花,我开心极了!我想把它们全部摘下来,姥姥说:“不能摘,摘了就没有花生结,花生又叫落花生,就是花落后变成一条茎插入土里,就变成花生。”听了姥姥的话,我连忙把手收了回来,又看着小黄花。过了几天,小黄花果然掉了,每个小黄花生出一根茎扎入地里。

七月底,姥姥说:“现在差不多可以收花生了。”我听了就跑去阳台,把两棵花生苗往外拔,只见茎下面挂着一串花生,每棵大概有十一、二颗,我高兴坏了,大声叫到:“姥姥,姥姥!快看,我种的花生,结了很多啊!”“是吗,畅畅可会种花生了。”我赶忙剥了一颗花生吃,唔,真好吃!“姥姥,你也尝一尝我种的花生。”姥姥尝了后,夸奖说:“不错,挺香的!”结果,我把剩下的一口气全吃完了,心里开心极了!

我明白了,要想多了解身边的事物,就得多动手、多观察。

小班教育随笔小花生

童年趣事的随笔

童年与帐篷随笔

花生的说明文

花生600字作文

花生的日记

花生450字作文

花生絮语作文

关于花生的广告词

关于阅读《童年》有感读书随笔

童年的花生随笔(整理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童年的花生随笔,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