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生产成本及收益调查报告

时间:2022-11-30 05:41:39 作者:池塘里的鳟鱼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池塘里的鳟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蛋鸡生产成本及收益调查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蛋鸡生产成本及收益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蛋鸡生产成本及收益调查报告

蛋鸡生产成本及收益调查报告

近期,为掌握山东省平阴县中规模蛋鸡成本收益情况,平阴县物价局农本调查人员对饲养蛋鸡情况及时进行了调查,从蛋鸡饲养总体情况看,20平阴县蛋鸡生产产量、价格、产值、生产成本、净利润较去年略有下降。主要指标情况详见下表:

一、产量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2016年每百只蛋鸡产量为1728.33公斤,比去年1785.33公斤下降了57公斤,降幅为3.19%,产量略减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夏季平阴县天气炎热,舍内需要使用人工降温或用机器降温,使舍内湿度增加,大肠杆菌适宜生长繁殖,鸡体内易患大肠杆菌病,从而使蛋鸡产蛋难以达到高峰,还有一些蛋鸡出现“歇伏”不产蛋,这样就造成了产蛋量减少。

二、成本减少

2016年平阴县中规模蛋鸡生产总成本12649.65元,比去年的14562.26元减少了1912.61元,降幅13.13%。蛋鸡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饲料费用占整个蛋鸡业成本比重比较大,由于今年玉米收购价格相对较低,鸡饲料成本处于低位水平,豆粕价格也下降,这是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二是家庭用工折价减少,今年平均每百只鸡家庭用工天数11.07日,比去年减少9.60个工作日,减幅46.45%,是家庭用工折价减少的原因。

三、鸡蛋销售价格下降

今年蛋鸡平均价格6.32元/公斤,比去年的9.72元/公斤,下降了3.42元。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养殖户两次大规模的蛋雏鸡补栏,鸡蛋产能充足,市场供给较为宽松。二是养殖成本下降提供了回落空间,随着玉米、豆粕等蛋鸡配合饲料价格走低,蛋鸡养殖成本下降,给蛋价持续、宽幅回落提供了空间。

四、产值下降,净利润减少

今年平阴县每百只蛋鸡产值为10902.67元,比的12152.99元下降了1250.32元,降幅为10.29% ,产值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鸡蛋价格的下降,导致总产值下降。

由于产值的下降,售价的`降低,2016年每百只蛋鸡平均利润出现下降,降幅12.38%。

五、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的财政扶持,适当给予补助,鼓励养殖户扩大规模,走规模化、现代化的养殖,并给予养殖技术指导,通过“双保险”增强养殖者从业的信心和积极性。

(二)进一步加大蛋鸡养殖高致病性疫病和一般性疫病防控工作力度,完善蛋鸡疫情防控机制,增强对禽类疫情的预警能力。

(三)加大对主要饲料原料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补贴,从根本上解决饲料原料成本高的问题,力争确保蛋鸡养殖户获得正常的利润。

(四)政府应加强对养殖户等专业合作组织的引导监督,使其能够为养殖户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促进蛋鸡饲养业发展。

(五)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在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基础上,加强对蛋鸡产业发展趋势、供求变化和成本效益的监测预警,控制生产总量,保证供求均衡。

(六)开展蛋鸡目标价格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积极扶持蛋鸡生产,稳定蛋鸡养殖户的合理收益,促进蛋鸡生产健康发展。

篇2:9月份全国肉鸡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9月份全国肉鸡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为了多渠道收集肉鸡行业发展资料,全方位把握肉鸡行业发展现状和动态,肉鸡体系专家组对9月监测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

作 者:郑麦青 Zheng Maiqing  作者单位: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 刊 名:中国禽业导刊 英文刊名:GUIDE TO CHINESE POULTRY 年,卷(期):2009 26(21) 分类号: 关键词: 

篇3:露地蔬菜成本收益情况调查报告

我们对对资阳市18个蔬菜调查样本户种植的露地黄瓜、茄子、菜椒、马铃薯、萝卜五个品种的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情况是:蔬菜种植受气候、种植习惯、用肥量的影响较大,产量波动大,销售价格逐年上升,收益大幅增加。

一、20土地墒情

我市自11月至2013年3月底连续150余天总雨量仅20-38mm,比历年同期偏少6-7成;1月中旬至3月中旬日平均气温9.3-10.0℃,比历年同期均值偏高1.8~2.2℃;到1月28日旱地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普遍小于60%的干旱标准,高台地旱情更甚,土壤相对湿度接近40%的严重干旱标准。由于降雨持续偏少,气温回升较快,土壤墒情越发不足,对蔬菜种植收获影响较大,同等种植方式下均有不同程度减产或病虫害出现。4月3日降雨后旱地墒情得到缓解,土壤湿度明显改善,有效缓解前期因旱情影响的播种、生长进度,农户抓住时期抢收抢种。6月28日以来,部分县(市、区)先后经历了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部分镇乡遭受了较大洪涝灾害,给蔬菜生产、收获造成了一定影响。11月上旬,正是我市秋季作物播种的最佳季节,但连绵阴雨不断,两季田和低台位土壤含水量明显偏高,极大的影响了蔬菜播种进度和田间管理。

二、2013年蔬菜生产、收益情况

今年蔬菜生产种植受极端天气影响较大,部分调查品种产量大幅下降,销售价格也随天气变化而起伏。

(一)生产成本

蔬菜生产成本连年攀升,5个品种生产成本在2083.43―3847.87元/亩之间,较20增加161.88―586.61元/亩,增幅8.43-17.99%。

2013年蔬菜作物生产成本表

单位:元/亩

项 目 种子费 化肥费 农药费 农膜费 租赁

作业费 销售费 人工

成本 土地

成本 黄 瓜 147.01 467.58 127.13 98.44 107.56 423.68 2197.24 167.11 茄 子 142.77 399.92 160.59 87.88 104.89 307.62 1651.35 172.61 菜 椒 133.33 310.96 112.32 98.39 104.75 304.91 1737.65 207.95 马铃薯 367.88 200.31 6.62 73.59 105.99 89.81 1294.64 207.25 萝 卜 60.90 148.58 30.52

106.15 262.46 1390.40 157.41影响成本的因素主要有:

1、人工成本大增。人工成本在蔬菜种植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在50.72-62.04%之间。一方面蔬菜由于种植特点,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机械化程度很低,相对于粮食种植投入的人工成倍增长;另一方面,农村目前缺乏青壮劳动力,雇工因劳动力工价上涨而增大了投入。因此,人工成本成为影响蔬菜生产成本的最主要因素。

2、农资成本上涨。农资成本占总成本的16.12%―33.53%左右。一是种子价格不断上涨;二是农民为追求效益为加大化肥使用量,并针对不同品种使用多种复合肥,农户在种子、化肥等费用上的支出不断增大。因此,农资成本是影响蔬菜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3、销售费用偏高。蔬菜生长生产的特性决定其销售费用偏高,黄瓜、茄子、菜椒、萝卜的销售费占总成本的9.45-11.71%。

4、土地成本上升。土地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16-8.58%左右。比例虽不大,但由于近年来各地的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种粮补贴逐年提高,农村土地价格呈持续上升态势,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篇4:露地蔬菜成本收益情况调查报告

(二)收益情况

蔬菜属产出大,收益高的种植项目。今年蔬菜价格坚挺,同时蔬菜产量大幅增加,使得蔬菜生产效益增幅大,明显高于粮食种植收益。

一是蔬菜价格高,成本利润率提高。虽然种植成本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整体市场价格形势平稳增长,蔬菜销售价格高企,纯收益显著增长。黄瓜、菜椒、萝卜由于产量、市场价格的上涨,成本利润率均在100%以上,远高于粮食种植。

2013年蔬菜作物产量产值情况表

项 目 产 量

(公斤/亩) 产 值

(元/亩) 出售价格

(元/公斤) 利润

(元/亩) 成本利润率 露地黄瓜 4755.18 8303.27 1.75 4288.29 106.81 露地茄子 3592.94 7134.81 1.99 3879.05 119.14 露地菜椒 2575.99 7335.14 2.85 4170.15 131.76 露地马铃薯 1147.81 2887.85 2.52 471.74 19.52 露地萝卜 3017.96 3059.67 1.01 818.86 36.54 二是优化种植技术,提升蔬菜产量。种植方式的不同与蔬菜产量的大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市雁江区露地茄子,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改进,蔬菜种植户对种植方式不断进行改善,推广新的施肥方式,由原来的撒播改为挖沟埋肥。这种方式增大了肥效,同时选用高效钾肥、专用复合肥等,使产量增长明显,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三、三年蔬菜情况比较

我市开展蔬菜成本调查三年,从三年数据的横向比较来看,蔬菜产销跟随价格变化调整。

1、播种面积、产量逐年上升。2012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14.22万亩,总产量173.2万吨,比上年分别增加3.23%、3.79%。2013年,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15.06万亩,总产量176.8万吨,比上年分别增加0.74%、2.08%。由于比较效益明显,蔬菜种植效益逐年增加,农民在产品结构调整中,更愿意选择种植蔬菜。

2、销售价格对收益的影响加大,而成本、产量的影响相对减小了;若价格、产量同时涨跌,其对收益的影响形成叠加。2012年,黄瓜产量上升5.52%,价格下降6.13%,净利润下降21.72%;萝卜产量上升14.11%,价格上涨282.76,净利润上涨1506.44%;2013年菜椒产量下降12.51%,销售价格上涨了21.79%,其净利润依旧上涨6.15%。

蔬菜品种三年产量、产值情况对比表

项 目 产量 (公斤) 涨幅 产值(元) 利润(元) 涨幅 销售价格(元/公斤) 涨幅 黄 瓜 3256.35 5315.62 2379.15 1.63 2012年 3436.09 5.52% 5271.82 1862.5 -21.72% 1.53 -6.13% 2013年 4755.18 38.39% 8303.27 4288.29 130.24% 1.75 14.38% 茄 子 20 3356.37 6265.78 3817.73 1.87 2012年 4318.04 28.65% 8961.58 5870.84 53.78% 2.08 11.23% 2013年 3592.94 -16.79% 7134.81 3879.05 -33.93% 1.99 -4.33% 菜 椒 2011年 2492.94 4380.04 2010.89 1.76 2012年 2944.47 18.11% 6887.7 3928.48 95.36% 2.34 32.95% 2013年 2575.99 -12.51% 7335.14 4170.15 6.15% 2.85 21.79% 马铃薯 2011年 1536 2830.39 987.18 1.84 2012年 1586.16 3.27% 3815.42 1684.65 70.65% 2.41 30.98% 2013年 1147.81 -27.64% 2887.85 471.74 -72.00% 2.52 4.56% 萝 卜 2011年 3378.22 1951.92 413.87 0.58 2012年 3854.75 14.11% 8544.03 6648.57 1506.44% 2.22 282.76% 2013年 3017.96 -21.71% 3059.67 818.83 -87.68% 1.01 -54.50% 3、各蔬菜品种收益差距大。从三年的调查数据看,五个调查品种的收益率各不相同,且每年都有较大变化。这些差距和变化,结合农户自己的经验判断,决定着每年蔬菜种植的品种和面积,从而导致各种蔬菜种植面积波动较大。

蔬菜品种三年成本利润率情况对比表

项 目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露地黄瓜 81.02 55.23 106.81 露地茄子 155.95 136.64 119.14 露地菜椒 84.88 97.66 131.76 露地马铃薯 53.56 12.29 19.52 露地萝卜 26.91 46.25 36.54 4、蔬菜销售“大市场”,各地价格相互影响。由于物流的高速发展,蔬菜在各蔬菜基地与销售市场之间快速调运,价格也相互影响。我市约70%以上的蔬菜供应依靠外地调运,本地供应量仅占15―20%,也有部分销往外地。在应季蔬菜上市旺季,本地产蔬菜占市场销量的比重最高约40%。因此,蔬菜价格除气候影响外,更多的是受全国大市场价格的影响。

篇5:黄河口大闸蟹成本收益调查报告

黄河口大闸蟹成本收益调查报告

黄河口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毛蟹、清水蟹等,产于东营黄河入海口,是我国著名的淡水蟹。黄河入海口天然的湿地环境和河水中丰富的营养成分,为黄河口大闸蟹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山东省东营市政府因势利导进一步促进了大闸蟹养殖业不断发展。

黄河口大闸蟹经过多年的养殖技术改进和品牌培育,不仅促进了东营市渔业养殖增效和大闸蟹养殖户增收,而且成为了东营市主要特色农产品和城市形象“名片”。近期,为了解黄河口大闸蟹养殖现状,东营市物价局通过分析养殖成本数据、实地走访养殖调查户和流通企业、与海洋渔业局等部门沟通咨询,针对东营市大闸蟹产业发展、成本收益、市场流通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产业发展状况

(一)养殖面积

全市大闸蟹养殖面积7.2万亩(其中池塘养殖2万亩,水库养殖5.2万亩),实现产量710吨、产值6100万元,其中:东营区1.2万亩,垦利区5.5万亩,广饶县215亩,利津县130亩,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0.5万亩。生态养殖面积100万亩,含黄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今年东营市投资建设黄河口大闸蟹产业示范区,示范区集大闸蟹标准化养殖区、稻蟹生态种养区、综合配套区、休闲服务区、办公商务区五大板块,占地面积5000亩,其中,开发大闸蟹标准化养殖池塘1000亩,从“水、草、苗、料”四个关键环节入手,进行大闸蟹标准化、精细化养殖;开发稻蟹生态种养区3000余亩,探索“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稻蟹共生,生态种养”的稻田养蟹模式。

(二)育苗情况

目前,东营市拥有一家省级原种场(垦利县惠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通过了解,惠鲁公司承担着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优质苗种选育项目,育苗水体2000立方。为保证培育出高质量的蟹苗,公司从黄河入海口采捕野生亲蟹,通过科学蟹苗培育和严格制度管理,培养出雌蟹2.5两以上,雄蟹3.5两以上优质苗种。孵化培育大眼幼体150公斤、孵化培育大眼幼体115公斤,孵化培育大眼幼体100公斤。

(三)品牌情况

黄河口大闸蟹已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荣获“中国十大名蟹”称号,跻身“山东省十大渔业品牌”, 品牌价值达16.3亿元,远销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新疆等地。近几年通过在省内外大中城市举办大闸蟹品牌推介会和美食周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黄河口大闸蟹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前全市具有一定规模和规范的大闸蟹销售流通企业4家,分别是黄河口大闸蟹公司、玉峰水产公司、景明水产公司、黄河口土特产公司,这几家公司在以实体店为主销售渠道的前提下,积极拓展“互联网+”销售模式,与央视网商城、京东商城等20多家电商合作,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成本收益分析

(一)近五个调查年度成本收益情况

通过汇总2012-2016调查年度黄河口大闸蟹成本调查数据,结合实地走访调查户了解情况,近五个调查年度大闸蟹养殖呈现养殖亩均产量和收益增幅较大、养殖成本逐年提高、出售价格相对平稳。

1、亩均产量增幅较大,收益大幅增加。调查数据显示:2012~2016调查年度养殖户产量分别为45.43公斤/亩、36.75公斤/亩、34公斤/亩、102公斤/亩、102.88公斤/亩,2013-2014调查年度之前稳定在40公斤/亩左右,2014-2015、2015-2016调查年度亩均产量都有大幅提高,增幅在200%以上。2012~2016调查年度养殖户净利润分别为1499.27元/亩、585.12元/亩、939.42元/亩、3904.59元/亩、5570.63元/亩,2013-2014调查年度之前收益维持在1000元/亩左右,2014-2015、2015-2016调查年度收益都有了大幅增加。近两年产量和收益增幅较大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经验积累,蟹苗放养密度增加,同时随着养殖技术不断改进,成蟹成活率提高。2013-2014调查年度之前蟹苗放养密度在10公斤/亩左右,近两年放养密度提高到了30公斤/亩左右。

2、养殖成本逐年提高。通过对2012~2016调查年度调查数据分析,大闸蟹养殖成本主要包括饲料、蟹苗、人工、水费、土地等,分别占养殖总成本的36%、29%、16%、7%、4%,总成本逐年增加,其中2014-2015、2015-2016调查年度较2013-2014调查年度总成本增加分别为382.71元/亩、559.79元/亩,增幅分别为26.02%、30.2%。蟹苗投放密度增大、蟹苗购买成本增加为总成本增长主因。大闸蟹生长过程中主要喂养小型鱼虾螺、玉米、豆粕、草等饲料,饲料成本从2013-2014调查年度后呈现微下降趋势。同时东营市物价局选定的调查户多为家庭式养殖模式,外雇人员较少,人工成本增长较慢。

3、出池销售价格涨跌交替。因调查价格为养殖户调查年度平均出池价格,与市场价格存在一定差距。2012~2016调查年度平均出池价格分别为61.22元/公斤、50.78元/公斤、70.44元/公斤、56.72元/公斤、74.38元/公斤,受当年养殖环境、市场供需程度和南方洪涝自然灾害等原因的影响,出池价格近几个调查年度呈现涨跌交替的变化,属于价格正常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注:1、大闸蟹调查年度为上年度5月初至下年度5月底。

2、以上数据为选取的垦利区9户大闸蟹养殖调查户平均值

(二)2015-2016调查年度成本收益分析

通过对本调查年度(2015.5-2016.5)垦利区9户大闸蟹养殖户的.调查,大闸蟹养殖总体呈现养殖成本、销售价格和利润同比均高于上一调查年度。本调查年度产值合计7701.25元/亩、同比上涨31.25%,其中:主产品产值7651.25元/亩、同比上涨32.26%,副产品产值50元/亩、同比下降31.63%;总成本2130.62元/亩、同比上涨9.06,其中:生产成本2030.62元/亩、同比上涨9.55%,土地成本100元/亩、同比持平;净利润5570.63元/亩、同比上涨42.67%。成本利润上涨主要原因依然是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蟹苗投放密度增加,亩产量大幅提高,利润上涨空间较大。

2015-2016调查年度,母蟹出池平均规格在100克左右的,平均价格为80元/公斤,同规格公蟹平均价格在60元/公斤;母蟹出池规格在125克左右的,平均价格为100元/公斤,同规格公蟹平均价格在80元/公斤。每50公斤主产品平均出池价格较去年上涨31.13%。

20大闸蟹销售价格情况

全年养殖户大闸蟹销售价格出现两波高潮。第一波高潮在五一前后,因上年八月十五前后规格在2两以下的大闸蟹出池价格在30元/公斤左右、1两左右的大闸蟹出池价格在14元/公斤左右,很难卖得好价格。大多数养殖户采取将规格较小的大闸蟹越冬暂养,来年4、5月份成蟹规格普遍长至3两左右时集中出售。因南方大闸蟹已销售完成,此时属市场短缺期,南方客户订单多,平均出池价在60元/公斤左右,收益远高于当年八月十五时。

第二波高潮在中秋节前后一至两周。因今年南方降水较往年增多,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导致大闸蟹减产。同时近几年南方大闸蟹资源有所减少,大量大闸蟹经销商来东营市进行收购,进一步推高了大闸蟹销售价格。2016年价格监测数据显示:9月份第二周各规格大闸蟹价格上涨幅度在6.25-21.43%,其中:2-2.5两的公蟹价格为90元/公斤,与9月初相比上涨12.5%,母蟹价格为170元/公斤,与9月初相比上涨21.43%;2.5-3两的公蟹价格为140元/公斤,与9月初相比上涨7.69%,母蟹价格为240元/公斤,与9月初价格持平;3.5-4两的公蟹价格为170元/公斤,与9月初相比上涨6.25%。9月份第三周各规格大闸蟹价格周环比基本持平,9月份第四周大闸蟹价格大幅回落,相比上周降幅达50%,大闸蟹市场交易量趋于平缓。

大闸蟹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纯种蟹苗价格优势亟待提高

东营市专业蟹苗培育企业销售的蟹苗质量好、成活率高,但成本过高。垦利区财政以每公斤大眼幼体补助1000元的标准对当地优质苗种进行补贴,补贴后的价格为800元/公斤,仍高出南方地区及野生蟹苗价格。部分养殖户从江苏省射阳县购买大眼幼体,到池边价格约600元/公斤;部分收购野生大眼幼体,价格约100元/公斤左右;部分购买外地扣蟹和当地野生扣蟹,价格在30--36元/公斤。野生大闸蟹蟹苗品种退化、成活率低、发病率高;从外地购买大眼幼体价格比本地纯种蟹苗低25%,对部分养殖户吸引力较大,但对东营市大闸蟹种质纯正性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大闸蟹养殖区配套设施亟待改善

东营市物价局在垦利区选取的大闸蟹养殖调查户部分养殖池塘为以前建设,养殖池塘普遍老化,池塘面积较小,约5亩左右,标准化较低,水质指标受天气影响较大。因养殖池换水频率低,导致夏季池水氨氮含量较高,大闸蟹成活率及脱壳次数相应降低,成蟹生长速度慢,出池时间长。部分成蟹因规格小,主销售期价格偏低,只能暂养至第二年年初销售。

(三)家庭养殖模式养殖技术亟待改进

现阶段以家庭模式从事大闸蟹养殖业人员年龄部分50岁以上,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观念落后,接受新技术、新模式较慢等情况。养殖过程中为节约成本仍以投喂玉米、麸皮、豆粕等传统饲料为主,不种草、不投螺,养殖密度高。这种模式养殖出的成蟹部分规格小、色泽差,直接影响养殖收益。

(四)小规模养殖户销售模式亟待多元化

东营市已拥有四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大闸蟹销售公司,但现有公司和合作社辐射带动能力不够。仅垦利区销售旺季就有50多户在养殖池边销售的店铺,以实体店销售为主,销售形式单一,销售模式不健全,未充分利用互联网销售平台,价格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共享。

促进大闸蟹养殖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本地优质苗种推广

积极引导育苗企业由工厂育苗向土池育苗方式转变,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降低苗种销售价格。加强对苗种培育企业和经销商的监管,防止病苗、药残苗进入养殖环节,确保苗种源头不出现问题。同时积极引导养殖户购买品质好的纯种蟹苗,杜绝购买来源不明的蟹苗,降低养殖风险。

(二)尝试多种方式经营,增加养殖效益

单纯大闸蟹养殖处于产业链末端,利润相对于其他销售和深加工环节要薄一些。建议养殖户以中秋节前后为主销售期的同时采取错峰销售模式。积极与具有一定规模的销售公司和养殖合作社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模式,增加养殖收益。同时不断摸索尝试在自家养殖区旁开办农家乐等养殖销售一条龙经营形式,充分利用微信、QQ等互联网信息传播工具,吸引周边自驾游游客。

(三)推广规模标准养殖区,提高成蟹规格品质

大闸蟹养殖对于水质、生态环境、技术等方面要求较高,建议建设大面积水域养殖区,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通过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使大闸蟹养殖在优质苗种采购、水质监测、疾病预防、养殖环境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改良,进而提高成蟹的出池规格和品质。积极探索稻蟹混养模式,引导并示范“一水两用,种养结合”的高效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收益。

(四)倡导产业健康发展,避免急功近利

古代诗人曾写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闸蟹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中秋佳节时市场需求量较大。有些养殖户存在急功近利想法,仅仅注重产量。但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推广大闸蟹养殖,加之消费市场日趋理性,大闸蟹的“身价”也逐渐回归理性。黄河口大闸蟹本身来源于野生原种蟹,如今依靠立体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产出的大闸蟹肉感好、营养高。调查中了解到,中秋节期间野生黄河口母蟹(半斤以上)价格高达2000元/公斤左右。因此找准产品市场价格定位和特色对于促进东营市大闸蟹产业发展尤为重要。

(五)持续品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

“酒香不怕巷子深”在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早就已成了过去式。东营市提出以黄河口大闸蟹品牌培育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品牌渔业”战略,已多次在省内外举办大闸蟹推介会和美食周等活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黄河口大闸蟹的品牌知名度,但真正实现“北有黄河口,南有阳澄湖”的品牌目标仍需持续不断投入大量资源推介。同时东营市应发起围绕黄河口大闸蟹苗种培育、成蟹养殖、水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多个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优势,统筹协调开展工作,进一步促进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

篇6:农产品成本收益常规的调查报告

农产品成本收益常规的调查报告

一、小麦情况亩产量略降:

今年我县小麦平均亩产xx公斤,比去年的每亩xx公斤减少xx公斤,降幅为xx%。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受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先是干旱一定程度影响了小麦生长,后是小麦抽穗扬花期受冻造成出穗不齐,最后是小麦成熟前阴雨天气造成小麦光照不足,籽粒干瘪,容重下降。

二是今年小麦出现枯萎病和倒伏现象严重,使得其质量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从调查户看,今年小麦成色和千粒重不如去年。亩产值略增:虽然由于单产有所下降,但今年平均单价高于去年,今年每亩主产品产值为xx元,比去年的xx元增加了xx元,增幅为xx%。成本收益情况:今年小麦平均亩总成本为xx元比去年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其中:化肥费增加xx元,增幅为xx%;农药费增加xx元,增幅为xx%;机械作业费增加xx元,增幅为xx%;人工成本增加xx元,增幅为xx%。虽今年价格比去年同期有较大上涨,但由于今年产量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导致今年的净利润有所下降,今年小麦亩净利润为xx元,比去年同期的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

二、玉米情况产量及产值略降:

今年平均亩产量为xx公斤,比去年的xx公斤减少xx公斤,降幅为xx%;亩产值为xx元,比去年的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今年玉米玉米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虽今年玉米播种期天气较好,直播玉米顺利播种,玉米苗情普遍较好。但进入xx月份后,平均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多,平均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大面积降水加上长时间阴雨寡照,导致玉米授粉不良,给玉米生产造成不利影响。xx月下旬后,开始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此时正值玉米灌浆时期,玉米棒发育不良,导致今年玉米产量有所下降。

成本增长:主要是因为人工成本、排灌费、农药和土地成本增加。人工成本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排灌费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农药费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土地成本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净利润、收益有所减少:今年每亩净利润为xx元,比去年的净利润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每亩收益为xx元,比去年的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今年玉米价格虽略高于去年,但产量的减少及总成本的增加是导致净利润及收益减少其主要原因。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

一是对种子补贴范围限制很死,仅限于购买规定的几种品种,而这些种子往往不是最畅销的种子,有些品种农民不愿意种,这就导致这部分农民不能够享受到种子补贴,或者享受的补贴很少,使国家的良种优惠政策打了折扣;二是病虫害、气候因素对农作物产量影响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部分乡镇水利设施作用发挥有限;三是粮食出售价格和时机对利润收益有所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一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补贴政策,使补贴政策更科学、更合理,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实惠。

二是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政府部门应加强科学管理,注重预防和防治工作,逐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抓起。控制农资生产企业利润和出厂价格,控制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差率。减少农资市场流通环节,降低农资销售价格,减少农民投入,增加种植收益;四是注重销售经纪人队伍建设,积极扶持各类专业营销组织,加快营销服务网络建设,疏通流通渠道,着力提高农产品网上营销理念,逐步做到农产品优质优价,增产增收。

篇7:山东菏泽下半年生猪成本及收益情况调查报告

山东菏泽2016下半年生猪成本及收益情况调查报告

按照山东省物价局工作部署,菏泽市物价局于12月中旬对巨野县三个中规模生猪养殖定点调查户2016年下半年生猪饲养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下半年平均每头生猪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量略增,出售价格上升,产值增加,总成本增加,净利润减少。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价格上升。今年下半年每50公斤生猪平均出售价格为831.22元,比上年同期的826.98元增加4.24元,增幅0.51%.分析其原因:一是生猪存栏量减少。由于受2014年生猪、仔猪价格低迷的影响,2015年部分养殖户缩减养殖规模,一些规模较小的养殖户退出养殖行业,2016年生猪存栏量越来越低,特别是6、7月份生猪价格偏高,养殖户看准时机大量出栏,集中出栏导致目前生猪存栏量减少,市场供不应求,致使价格有所上升;二是成本增加推动价格上升。仔畜费、生猪死亡损失费、劳动日工价、雇工工价等费用增加,导致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同时增加,成本增加拉动生猪价格上升;三是随着生猪价格上升,养殖户惜售压栏心理增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猪价格上升。

产值增加。今年下半年每头生猪产值1961.82元,比上年同期的1928.43元 增加33.39元,增幅1.73%。分析其原因:生猪存栏量减少、养殖户惜售压栏行为等因素推动生猪价格上升,价格上升带动产值增加。

总成本增加。今年下半年饲养生猪平均每头总成本1855.20元,比上年同期的1785.46元增加69.74元,增幅3.91%。分析其原因:一是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今年的物质与服务费用1756.92元,比上年同期的1690.00元增加66.92元,增幅3.96%,主要是由于仔猪进价的大幅上升,平均每头仔猪进价为750.80元,比上年同期的689.06元增加61.74元,增幅8.96%,精饲料费平均每头946.78元,比上年同期的941.82元增加4.96元,增幅0.53%;二是人工成本增加,人工成本由上年的平均每头100.68元增加到102.45元,增加1.77元,增幅1.76%,主要是由于劳动日工价提高,劳动日工价今年为55.00元,比上年同期的54.00元增加1.00元,增幅1.85%,雇工费用也有所增加。以上原因导致今年下半年生猪总成本增加。

净利润减少。今年下半年每头生猪平均净利润为106.62元,比上年同期的142.97元减少36.35元,减幅25.42%。分析其原因:虽然平均出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升,产值增加,但由于生产总成本增加抵消了产值增加,致使养殖生猪净利润减少。

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生猪生产供求情况,为促进生猪生产良性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出以下建议:

建立生猪市场长效调控机制。建立生猪出栏保护价制度和猪肉风险储备制度,在价格过低时帮助养殖户规避风险,价格过高时向市场投放冻肉以稳定市场猪肉价格,确保生猪市场价格稳定。

建立统一的`市场信息发布渠道。建立生猪养殖业信息网络,完善信息采集功能,定期按月份、季度、年度分别公布生猪存栏情况,分析并公布市场供求信息、价格动态、为生猪生产提供理论信息支撑和准确详实的数据支持。

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养猪场,提高饲养水平。从生猪生产实践看,规模养殖场在资金、技术、管理、疫病防控、信息获取等方面比散户有更大优势,也有更好的防控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所以建设选址科学、栏舍质量高、消毒处理设施齐全、管理制度健全、养殖数量适度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既有利于生猪繁育,减少疫病发生和环境污染,又能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应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场地扶持等措施,进一步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胆试行推广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订单发展,保价回收,实现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保证生猪市场和猪肉价格基本稳定。

强化服务,提高生猪防疫和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水平。养猪最怕猪得病,生猪疫病防控力度越大,疫病发生率就越低,生猪死亡就少,养猪经济效益就高。生猪新品种新饲养技术的推广应用,能使生猪长得快,发病少,经济效益就会大幅提高,应加大推广力度,力争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

积极引导,落实生猪生产政策扶持机制。猪肉是菜篮子工程中的主要产品,生猪生产能否健康有序发展,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保证在疫病防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经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补贴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保持价调基金投入生猪生产资金规模的适当增长,继续实施生猪生产用地、鲜活农副产品“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

黄粉虫蛋鸡养殖计划书

散养蛋鸡创业计划书

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问题探析

一起蛋鸡维生素A缺乏症的诊治报告

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的界定和分类

我国蛋鸡发病趋势分析和处置思路

调查报告格式

调查报告格式范文

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

调查报告范文

蛋鸡生产成本及收益调查报告(通用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蛋鸡生产成本及收益调查报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