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讨孩子嫌弃的6类妈妈

时间:2022-12-03 09:12:04 作者:西班牙馅饼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西班牙馅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最讨孩子嫌弃的6类妈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最讨孩子嫌弃的6类妈妈,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最讨孩子嫌弃的6类妈妈

最讨孩子嫌弃的6类妈妈

1.一心在爸爸身上的妈妈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然而孩子对妈妈的爱可能会带有一些自己的小私心。宝妈们要知道,幼年时期的孩子大多很敏感,他们认为母亲是自己的“私有财产”,除了自己不允许任何人触碰,甚至包括爸爸。这个时候,妈妈应及时向孩子表达爱,让他知道妈妈很爱他。同时,为了让宝宝更加有安全感,爸爸也要大度一点尽量退出妈妈的视线焦点。

2.不好玩的妈妈

孩子往往很好动,喜欢蹦蹦跳跳,爱好甚多,这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想要先从妈妈那里模仿、学习,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希望自己能和妈妈有共同的爱好兴趣。如果妈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一无所知,甚至不以为然,孩子会感到很沮丧,不利于其早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建议大家有意识培养和孩子一样或相似的兴趣、爱好,熟悉孩子特有的语言和心理,平时多抽点时间陪他一起玩。

3.不尊重孩子朋友的妈妈

孩子的心灵纯洁透明,没有遭到世俗的污染。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妈妈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最好自己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要知道,对自己孩子朋友的尊重就是对孩子的尊重。

4.说到做不到的妈妈

生活中不少妈妈对孩子总是说到做不到,这是严重的诚信缺失。诚信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素质。妈妈老是在对孩子说到做不到是在给孩子提供反面教材,万万要不得。

5.太肥胖的妈妈

相比大人,孩子更在意一个人外表,包括自己的妈妈,可能还会在在意。建议大家平时多注意自己的形象,当然同时也是为了身体健康。若是体型肥胖,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另外可以适当关注一下衣着服饰。“”这个时候妈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衣着服饰。

6.太过严厉的妈妈

对孩子严格要求要有个度不能过于严厉,不能把自己的完美主义强加到孩子身上。总是说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久而久之就会剥夺他们的自信,让孩子变得自卑。道孩子需要你的肯定来继续前进,所以要帮孩子树立强大的自信,不要太过于严厉。

篇2:2021母亲节最讨妈妈欢心的礼物是什么

20xx母亲节最讨妈妈欢心的礼物是什么

NO.1足疗机

如果您的爸妈已经上了年纪了,不妨给她送上一台保健足疗机,这个时候的她们最需要的就是健康了。谁都希望自己的父母亲有个健康的身体。足疗机能促进人体血脉流通,还能调理脏腑、舒通经脉,强生健体,延缓衰老。而且也有俗话说:人老树先枯,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养脚永不老。所以足疗机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NO.2枕头

更年期的妈妈们,失眠是她们最大的困扰了,没有一个好的睡眠,怎么会有健康的身体了。所以你也可以送上一个具有具有安眠作用的枕头。对于老年的母亲来说,颈椎也是一个困扰,可以送上一个具有保健作用的枕头。虽然你可能不会经常在她身边,但天天枕着你送的枕头,也会给她的心里带来一丝丝的温暖。

NO.3养颜护肤品

护肤品、保养品可是非常适合时尚型的母亲。拥有更年轻的容颜是每个中年女性的追求,送上一套优质的保养品,让她能够更美更有气质。如化妆品、护肤品、养颜美容品,还有一些能有助于保持窈窕曲线的礼物,这些对于爱美的妈妈们绝对是一个惊喜。

NO.4保健品

虽然美丽很重要,但是健康对于日渐衰老的妈妈们绝对是最重要的,只有健康妈妈们才能长寿安康。所以不妨给她们送上滋补养生和保健类的礼物。如花旗参、高丽参等参类,还有维他命、液体钙、大蒜精等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保健品,可根据母亲的实际身体状况来送不同的保健品。

母亲节送妈妈礼物必读五条守则:

第一条:

不要吝惜荷包。妈妈怀胎十月,养育数十载,送再贵的礼物也是值得的。平价保养品固然也有值得肯定的,但简单的成份、单薄的质地已经不能匹配妈妈日渐下滑的肌肤了。单价不是重点,依照妈妈的肌肤状况,选择适合她的产品,才是重中之重。

第二条:

看重实用性。妈妈不会太在意产品的包装,他们最看重的是礼物的内容,所以把你对外表的好感度暂时放一边,冷静挑选内在大过外在的实用品。

第三条:

特别套装是首选。不少品牌都会在母亲节推出优惠套装,这些产品更是整套用效果最好,所以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套装产品送给妈妈是最好不过的了。

第四条:

切记粉饰价格。1400元的面霜,600元的眼霜这种天价的标签,最好都撕掉。妈妈勤俭节约一辈子,怎么舍得用这么大价钱的东西。一定要问的话,根据妈妈的性格来说个数字,但也不能便宜成地摊货。

第五条:

搭配品不能少。一束盛开的康乃馨,一张煽情的小卡片。。别忽略了这些小细节,他们和保养品放在一起,分量无限大。所以,实用保养品+美丽康乃馨+温情小卡片=你最完美的母亲节礼物。

篇3:妈妈最无能的表现――打骂孩子

妈妈最无能的表现――打骂孩子 -资料

“打骂孩子是作为妈妈最无能的表现,”我从来都是这样对自己说着,但当怒火在心中一点点升腾的时候,我还是有忍不住的时候。每次发了火,我都会问自己,为什么不等十秒钟,也许这十秒钟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孩子的错到底有多离谱,需要我用暴力的方式进行教育?打过后,孩子真的懂得错在哪里吗?

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也一天天领悟着当妈的真谛。我打过孩子,也责骂过孩子,直到有一天,我痛下决心不再打骂。那次也是在打过孩子后,我无比自责,主动向孩子承诺,从此妈妈不再打你,绝不。孩子清澈的眼睛看着我,是欣喜,也是意外。

我不再用打骂来教育孩子,而孩子依然会有惹我们生气的时候。每次当他自知做了错事,我把他带到房间里的时候,他其实是害怕的,他以为我会打他,但没有,我心平气和,柔声细语,告诉他这样不对,告诉他我认为他能理解的道理。没有发火,竟发挥了奇效,他似乎比以往更能接受我的说教,比以往更愿意承认错误。

近日他不喜吃青菜,每次吃饭,故意磨蹭,把原本半小时的饭能磨上一个小时,就是为了不吃下那碗中的青菜。我们不妥协,不吃完不可以下桌。他带着怨气和愤恨小口的抿着菜,那一刻,我心中的怒火又一次淤积,他明了挑食的坏处,也明了我们的坚持,但就是不喜,就是磨蹭,

资料

我真的想打他一顿,用暴力告诉他,那是绝对不可的,但想想,打又能如何,无非让吃菜和被打扯上了联系,让今后愉快的吃菜过程平添不美的记忆。我努力忍住,耐心等待,允许他吃完碗里的食物后,玩一局自己喜欢的游戏。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动力,即使我也知这并非最佳的办法。

吃过饭一起出去散步的时候,孩子在电梯里忽然问我,“妈妈今天不高兴?”我答,“因为你不吃菜。”他想了想告诉我,“我以后吃饭先吃菜,留下的就都是爱吃的了,这样不就吃的快了吗?”我一时愣住,他非但没有受我情绪的影响,还能为自己想出好的办法。孩子的脑袋比我们转的'快,孩子的简单极易化解不快。我笑了,低头亲吻他。

打骂孩子的确是无能的表现,有能力的妈妈要像孩子们一样开动脑筋想办法,也许一个玩笑,也许一个小游戏,也许一句贴心的话儿,就可以瞬间熄灭妈妈心中的怒火。

不要发火,他们还小,尚不能理解我们的规则;不要发火,他们正在成长,我们的行为就是他们学习的模版;不要发火,他们是可爱的小精灵,来到人世,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笑和体悟;不要发火,他们偶尔犯错,也是对我们情绪控制的考验,我们控制住了,总会对孩子利大于弊。我们要做聪明的妈妈,不要做笨笨的妈妈。

篇4: 孩子这样过暑假,妈妈最幸福

孩子这样过暑假,妈妈最幸福

不知不觉,暑假生活又要开启了!儿子的暑假就是我的放假,我的心里顿时又涌出了一股幸福感。

许多爸爸妈妈们开始忙碌着自家孩子的暑期生活,在比满汉全席还丰富的菜单里挑选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夏令营,外出旅游,……。而我,也在忙!接下来的2个月我干点啥?我这个当妈的80后,永远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孩子的暑假是他自己的暑假:这次,他还是选择了回农村,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捉螃蟹,捕知了,掏鸟窝,钓鱼,捉迷藏,打水枪……农村的这些早把他的小心思勾走了。

出身农村的我回想起小时候,过暑假跟放野马一般,天天约上小伙伴们出去疯,不玩到天黑不回家,年年都是小黑人。当城里的孩子宅在家的时候,农村的孩子乐此不疲地在田间嬉戏,沉浸于农村的乡土味中,他们的快乐世界就是田野,有自由自在的花鸟鱼虫相伴。

暑假还未到来,我家孩子早已规划好了:先去爷爷奶奶家,再去外公外婆家,

“我跟我堂哥约好了,我暑假一定会去看他的。我要说话算话的。”

“外公种了好多甜瓜等我回去吃呢!”

“我那个好厉害的舅舅不知道他回去没有,我好想再跟他下几盘国际象棋,这次我一定要打败他。”

……

我想着,他快乐就好,开心莫过于做自己想做的,去结交新的朋友,面对不一样的环境,感受不一样的快乐,这样挺好。我能做的就是力所能及地给他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让他快乐成长的同时,主动学习。

那时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如愿让他留在深圳读书。在这里,可以全国排上名次的学校多如牛毛,国际上一流口碑的培训机构也是数不胜数,什么智力开发,什么兴趣特长,五花八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学不到的。

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难。学无止境,真的,无论我家孩子多么优秀,总还有很多比他更优秀的.。

玩,在大城市里,对于孩子,我就只能是呵呵了。看电视,打游戏,上网,这是大多数城里孩子消遣时光的主要方式吧。在他们看来,打打游戏,上上网就很好了,要不干嘛去呢,没有其他可以选啊。总不能除了吃饭、睡觉,就只学习吧,外出旅行也不是常有的事情吧。

大城市里的孩子一直是大人眼中的襁褓,温室里的小宅男、小宅女。还有就是很多孩子被约法三章,什么时候可以打游戏,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什么时候可以上网,成天活在父母的监管之下,冥冥之中感受到他们愤怒的呐喊,“我要自由!我要自由!”。

我的孩子也不例外,学习任务完成,在家打游戏,看动画片。我很伪心地支持他玩这些,“玩吧,你的学习忙完了,你爱怎么玩怎么玩。”孩子那一个乐啊,觉得我是这个世上最好的妈妈,我免为其难的“呵呵”一笑,总不能让他傻傻地看着我,大眼瞪小眼吧。让他玩,他至少比不玩要开心吧。

我讨厌被人管着的,所以我不情愿过多地去约束他。过多地干涉,他产生叛逆怎么办?我只能是尽可能地劝服他下楼去找小朋友玩,只是幸运不常有,倒是大多时候扑了个空,自己又折回家,继续玩他的小游戏。我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他成为宅男,游戏迷。

想到暑假他要回农村老家了,我悬着的心终于又可以放下,我也正好可以给自己放个小长假。想想,我再不享受就老了,他又能这样无忧无虑地玩几年。

尽管曾经我也很忐忑,孩子去2个月会不会不习惯,会不会回来一堆臭毛病,但他跟我煲电话粥,在电话里听他其乐融融地讲述在农村老家的生活。我感觉自己有些瞎操心了。

在农村,孩子的天性被释放得淋漓尽致。

1?

农村人习惯早睡早起,这一点上大可不用担心他早上赖床,晚上熬夜不睡了。在深圳,不用上学的时候,他一定要玩到12:00,甚至更晚。早上你起得晚,他一定比你还起得晚。

2?

在农村,大都建有自家小院,孩子们天生喜欢热闹,喜欢聚在小院里一起玩耍,有伴的时候,他哪里还记得今天有没有打游戏的事情。

农村孩子常常是对城里的事情好奇,城里的孩子常常是对农村的事情好奇,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总有忙得不亦乐乎,分享彼此的趣事,炫出彼此热忠的小游戏一起玩。

要是发现一个鸟窝,那这一天可是有得忙了,窝里有几只鸟,活动情况如何,他们都观察得仔仔细细,然后商量着怎么把这些鸟弄到手,当屡试屡败后,他曾告诉我,“只要我坚持下去,总会有一只鸟经不起我的诱惑,被我捉获的。”

3?

去田间体验劳动,他总会情不自禁地上去帮着老人做点什么,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看着老人太辛苦。或许最后他可能帮了倒忙,甚至还搞得自己一身泥巴。

看着他活蹦乱跳的样子,时不时一副好奇的表情问这问那,心里总有好多个“为什么”,老人是满心欢喜的。因为他的存在,老人感受到无以伦比的幸福。平日里,我们总难以抽出时间去看望父母,孩子的陪伴弥补了我们心里的那份愧歉。

电话里,他告诉我,

“在菜地里看到了好多青蛙,长得跟超市里的都不一样。”

“晚上的青菜好好吃,外婆真的是高级厨师。”

“外公种菜好辛苦,每天早上还起那么早去卖菜。”

“我长大挣钱了也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点。”

听他说这些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满满的感动和骄傲。这样的体验,比起在家和他促膝长谈,让他扫地、洗碗,特么有意义多了。我能感受到他在农村过得很快乐,感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予他的宠爱。

4?

对了,最开心的是可以去钓鱼,脾气暴躁的他却喜欢钓鱼。暑假有一次,他用泥鳅在老家小河边钓到一条黄骨鱼,一直觉得自己找到了钓鱼的窍门。

然后,开始隔三差五在河边钓鱼。他学着爸爸做了一根像模像样的鱼杆,坐在小河旁,常常幻想着接下来上钩的应该又是一条黄骨鱼吧,因为就他所知,只有他在这条河里钓到过黄骨鱼,而且他在这条河里也只钓到过黄骨鱼,所以黄骨鱼上钩的概率应该是最大的。

每当说起钓鱼,他总不忘说说他钓黄骨鱼的故事。这是他非常自豪的事情。

5?

在农村,各方面条件确实比城市要逊色一些,但相对于过去,一年一个变化,整体上也是有飞跃的。除了玩,也不是完全没有学习。

有的时候,他还会与村里的小朋友一起做作业,他的这些朋友来自不同的年龄,一起做作业,可以相互帮助,总能够解决一些不会的。

农村的教育条件不如城里这样先进,但是像游泳这样的兴趣培训还是有的,关键价格还便宜,我记得300块钱包学会。他的游泳技能就是在老家学会的。

这样的农村生活,城里哪里体验得到:

(这样的场景,在农村的你们有木有经历过?)

当然!当然!孩子的安全问题真的是重之重,回老家之前,关于安全事项,我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跟他说,直到他能快速回答我的问题,并承诺:一定做到!(我家孩子答应过的事情一定是会做到,打架除外),我才肯罢休。

当暑假结束回到深圳的时候,诚然,我觉得这已不是我家娃了,是非洲来的小人,腿上还新增了好几处小疤痕,衣服也不是原来那样了,黄的成了黄黑,蓝的成了蓝黑,有的还多了几个小洞,俨然一个乡下娃站在我面前,还时不时来一句方言:qià(吃)fàn(饭)。“哦,我忘了,我把这当成老家了。嘿嘿!”

我知道,接下来,我要花点时间把这娃的心从农村拉回到城里来。但是,但是,我乐意!我很乐意!非常非常乐意!孩时的快乐,成年的我们,懂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篇5:从美国“最不靠谱妈妈”那里,学习如何放养孩子

从美国“最不靠谱妈妈”那里,学习如何放养孩子

为人父母实在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既要防范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又不能事事包办,以防养出一个“巨婴”。本文作者王苏定居美国,她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游走东西、养育孩子的经验出发,建议家长们对孩子采取“放养”态度,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而自信的人。

网上一直有家长在讨论穷养、富养孩子的问题。对于正好有一儿一女的我来说,无论穷养、富养都有一定的困难。

穷养,怎么个穷法?窝头咸菜,破衣烂衫,在物质上断了孩子享受的念头以劳其筋骨,炼其意志,有道理,但现实中很难持续地做到;富养,同样,怎么个富法?以我们这种不上不下的中产阶级硬要让孩子去见识富人享受的方方面面,也够勉为其难的。

养孩子,上关国家未来,下系小家幸福,工程之浩大繁复,比读个学位、谋个官职难多了。再要一会儿装穷,一会儿充富的,像我这种懒惰的家长就别想继续当下去了。心虚地想想,闭着眼睛下了决心:干脆放养!

无独有偶,就在我痛下决心不当尽职尽责的好妈妈而是放养孩子时,我了解到美国也有这样的妈妈,她们中的经典人物就是莱诺・斯堪那翠(LenoreSkenazy)。

在大家开始讲究吃有机的散养鸡(Free range chicken)的今天,她出了本《放养孩子》(Free-rangeKids)的书。散养鸡可以大行其道,放养孩子在许多美国父母的眼里简直是大逆不道。

作为一名专栏作家,莱诺在的一篇专栏文章提到,她让自己9岁的儿子一个人在纽约市里乘地铁,由此引起轩然大波!从此,你如在网上搜一下“America’sworst mom”(美国最差劲妈妈),莱诺当仁不让地名列榜首。我看了这头衔,当时吓得心里一哆嗦,缩着头暗暗地庆幸自己的“放养”计划没有声张。

今天,我之所以敢斗胆“叫嚣”这个主张,是因为我从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了放养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的未来、幸福计,咱也挺直腰杆、昂起头说说我的理由。

回国探亲,我的小侄子刚好7个月大。按照咱们中国人“七坐八爬”的说法,可爱的小家伙是该坐起来了(这也不能太死板,孩子成长的速度不一样,这只能是个参考)。但孩子还不会坐,家人有些着急,尤其是想起我在儿子6个月时带他回国住了两个月,那时我儿子已是四处乱爬,抓着沙发、床框往起站,坐在奶奶给铺的凉席上一根一根把席子扯坏的淘气样,更为小侄子还不会坐而着急。

我观察了两天,告诉家人:“不是孩子不会的问题,是大人根本没有给他机会。”4个大人围着小侄子转,小家伙只要稍微一哼哼,就有大人赶紧上前把他抱起来,这一天的功夫不是躺着就是抱着,孩子哪儿有机会坐呢?

孩子小的时候,是完完全全靠着父母才能生存的。娇小的婴儿要格外呵护,爸爸妈妈抱在怀里,给孩子温暖,给孩子安全感。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给儿子洗澡时他紧张的表情,小手本能地紧抓我的衣服,那种依赖,那种无助,让父母不由地搂紧孩子。但孩子慢慢长大了,我们就得学会渐渐地把孩子放下,让他(她)有机会发育成长,有机会探索他(她)周围的世界。

说实话,我们放手孩子本是无意识的。俗语说“第一个孩子照书养,第二个孩子照猪养”,我们真差不多是这样。生儿子时,家里没有人来帮忙,我们是看着《婴儿第一年》(Baby’sFirstYear)把儿子带大的。

书上说2个月时要让孩子练习抬头,先生就认真执行。经常把躺着的'肥肥的儿子翻过来,两只小胖手一边一个放好让他趴在床上练习借助臂力把头抬起来。开始,儿子不行,脸朝下陷到床里,看不到任何东西,一边使劲一边哭,眼泪、鼻涕弄得满床单都是,看得我非常心疼。

我说这么小的孩子算了吧,先生不同意,非得坚持。结果,3-4次后,儿子慢慢可以抬起一寸高,一拳高,渐渐地还可以左右看看了。有了这个进步,儿子可高兴了,流着哈喇子乐。从此,儿子该发育到什么程度我们都按书给他机会,给他空间,给他创造环境去探索这个他逐渐能够去摸、去爬的世界。

在我们养孩子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地学习的经历。向自己认为好的抚育方式学,从自己认为不好的养育方式里汲取教训。

因为身处西方这个环境,观察和我们东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父母带孩子,学到很多。比方说,孩子刚学会走路时,跌跌撞撞,摔倒的机会很多。西方的父母在孩子摔倒后,很少有人像我们中国家长急冲过去,查看伤势,又是帮孩子揉伤,又是帮孩子擦眼泪的,咱中国的家长夸张的还会说:“打地!怎么让我们的宝宝摔了一跤!”他们则多半会望着孩子关切地问一句:“你没事儿吧?自己站起来。”

说来也怪,父母这样控制住自己关注的情绪不紧张,孩子也就咧嘴哼两声自己爬起来。反倒是我们家长紧张地冲过去,孩子一般都是放声大哭,因为他们从家长的重视程度上敏感到问题严重而觉得害怕,心理上一脆弱,伤处就更疼了!

小小的孩子对周围的事情、父母的情绪是感知非常敏锐的。孩子跌倒了如无大碍,应该放手让他(她)自己学会爬起来,这难道不是人生很重要的一课吗?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过中国家长关爱孩子极端的例子。朋友的女儿比我的女儿略小,在小姑娘开始会爬时,我看到爱女心切的爸爸一直弯腰用手托着女儿的肚子。女儿从门口爬到客厅,爸爸弯腰托着肚子跟到客厅;女儿去爬楼梯了,爸爸依然弯腰托着肚子跟到楼梯那儿。

我在诧异之后忍不住问:“为什么要这样?”一家人几乎异口同声地答:“我们试过,孩子这样跪在地上爬,膝盖很疼的。”好家伙,全家上从姥姥、姥爷起,下到爸爸、妈妈,全体都试爬了一遍得出这么个结论。

我从心里想说这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啊,也没见过哪个婴儿四处爬时疼得呲牙咧嘴的,他们对自己新添的本事乐着呢。孩子小,骨骼软,加上皮下的脂肪,和大人的感受不会太一样的。但是,看到这么尽职尽责的爸爸,我把话咽回肚里,心里感叹:“我怎么就没有这样为孩子献腰献身的精神?!”

>>点击下一页继续查看

篇6:四类最容易毁掉孩子前途的妈妈,你中招了吗?

四类最容易毁掉孩子前途的妈妈,你中招了吗?

妈妈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一些妈妈溺爱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都是不利的。常听人说起:慈母多败儿,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这四类最容易毁掉孩子前途的妈妈,你会是其中的一个吗?

电子妈妈

1

现在是网络时代,很多的父母都沉迷在网络世界里。一旦有空余的时间,总是忍不住想刷一下微博或者看一下朋友圈等。或者在家没事做的时候,总是会追一整天的剧,基本把所有的诗句都花在手机上了,没有时间跟孩子做游戏,没有时间跟孩子做些亲子活动,没有事情跟孩子聊天。不仅失去了跟孩子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会让孩子受到很多的影响,妈妈这个称呼已经不再是一个单身少女了,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苛刻的妈妈

2

妈妈一般都很喜欢走完美路线,总是希望孩子能学习进步,同时还需要拥有很多的技能,每周都给孩子报名了很多的兴趣班,比如琴棋书画样样都需要精通,到最后,孩子承受不住压力,导致什么都学不会,面对孩子学不会,完美的妈妈就会很苛刻,辱骂孩子没用,甚至还会动手去打孩子。

攀比妈妈

3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表现出色,妈妈总是对孩子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厉害,每次都是100分,你看看你自己,那么蠢,才90分,这些话语,妈妈总以为可以激励孩子以后会更加努力,但是,实际上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妈妈的这些话语只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身为妈妈要多去发现孩子身上的有点,放大孩子的优点。

谦虚的妈妈

4

一个谦虚的妈妈很容易压抑孩子的天性。比如,有客人在家的时候,孩子总是喜欢表演自己的专长,有些时候也会出错,但客人夸孩子很棒的时候,谦虚的妈妈总会去否认。还会指责孩子。其实孩子的自尊心比大人还要强的,好与坏是很分明的。如果妈妈总是很谦虚的话,容易导致孩子失去了自信心,对此容易自暴自弃。

结语:看了以上的4中妈妈。你会是其中的一种吗?当你是其中的一种妈妈的时候,请你不要着急,每个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可能在某些时候会出错,每个人都有错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错误,即使修正便可以。

讨薪感谢信范文

妈妈眼中的孩子范文

孩子写给妈妈的话

孩子感动妈妈的话

万圣节讨糖作文

最熟悉妈妈作文

我最美的妈妈

哪类妈妈容易产后抑郁

其他教案-树叶妈妈找孩子

《大鱼妈妈和小鱼孩子》童话故事

最讨孩子嫌弃的6类妈妈(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最讨孩子嫌弃的6类妈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