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绰号的由来

时间:2022-12-04 02:47:09 作者:库页岛柳莺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库页岛柳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古代文人绰号的由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古代文人绰号的由来,欢迎参阅。

篇1:文学常识:古代文人绰号趣事

文学常识:关于古代文人绰号趣事

文学常识:关于古代文人绰号趣事

宋朝词人贺铸写的《青玉案》一词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三种景物比喻愁思多,极为著称,因此,贺铸得了一个典雅的绰号:“贺梅子”。词人张炎写的《解连环》一词中,有“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们都称张炎为“张孤雁”。另外,张炎写有《南浦》一词来歌咏春水,其中有“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的句子,写景如画,唱绝古今,人们又称张炎为“张春水”。

诗人鲍当在河南做官时,写有《孤雁》一诗:“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许多人大为赞赏,并给鲍当起了一个绰号“鲍孤雁”。谢逸写有三百首《蝴蝶》诗,其中的佳句有“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江天春晓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人们称谢逸为“谢蝴蝶”。北宋的翰林王观写有《清平乐》词:“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当时的太后读了,说这首词是在亵渎皇帝宋神宗,就将王观罢职,于是,人们称王观“王逐客”。

北宋的`寇准被封为莱国公,却无田园房舍,当时的诗人魏野写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魏野因此得了一个绰号:“‘无地起楼台’相公”。乔子旷写诗比较生僻,人称“孤穴诗人”。杜默作诗总是凭空捏造,不讲韵律,于是,后世称凡事由臆造而无所本者为“杜撰”。

明朝的袁凯写诗道:“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人们称他“袁白燕”。

清朝的吴绮写有“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的句子,传诵一时,人们称他“红豆词人”。吴修龄写有“雁将秋色去,帆带好山移”的橘子,人们称他“吴好山”。扬州的张哲士在《咏胭脂》一诗中写道:“南朝有井君王入,北地无山妇女愁。”人们称他为“张胭脂”。管水初写有“两三点雨逢寒食,廿四番风到杏花”的对联,人称“管杏花”。鲍以文写有“一匝人间夕又朝,晚来依旧满闲寮。疏分霜叶秋容淡,细点征帆别思遥。淡淡欲随城角尽,明明还带酒旗摇。迷藏惯匿西楼影,不似春愁不肯消。”人称“鲍夕阳”。乾隆年间,王苹写有“乱泉声里才通屣,黄叶林间自著书”的诗句,被人们称为“王黄叶”。

篇2:文学常识之古代文人绰号趣事

文学常识分享之古代文人绰号趣事

宋朝词人贺铸写的《青玉案》一词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三种景物比喻愁思多,极为著称,因此,贺铸得了一个 典雅的绰号:“贺梅子”。词人张炎写的《解连环》一词中,有“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们都称张炎为“张孤 雁”。另外,张炎写有《南浦》一词来歌咏春水,其中有“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的句子,写景如画,唱绝古今,人们又称 张炎为“张春水”。

诗人鲍当在河南做官时,写有《孤雁》一诗:“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许多人大为赞赏,并给 鲍当起了一个绰号“鲍孤雁”。谢逸写有三百首《蝴蝶》诗,其中的佳句有“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江天春晓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人们称 谢逸为“谢蝴蝶”。北宋的翰林王观写有《清平乐》词:“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 宣住,六宫多少人愁。”当时的太后读了,说这首词是在亵渎皇帝宋神宗,就将王观罢职,于是,人们称王观“王逐客”。

北宋的寇准被封为莱国公,却无田园房舍,当时的诗人魏野写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魏野因此得了一个绰号:“‘无地起楼台’相公”。乔子旷写诗比较生僻,人称“孤穴诗人”。杜默作诗总是凭空捏造,不讲韵律,于是,后世称凡事由臆造而无所本者为“杜撰”。

明朝的袁凯写诗道:“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人们称他“袁白燕”。

清 朝的吴绮写有“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的句子,传诵一时,人们称他“红豆词人”。吴修龄写有“雁将秋色去,帆带好山移”的`橘子,人们称他“吴好山”。扬 州的张哲士在《咏胭脂》一诗中写道:“南朝有井君王入,北地无山妇女愁。”人们称他为“张胭脂”。管水初写有“两三点雨逢寒食,廿四番风到杏花”的对联, 人称“管杏花”。鲍以文写有“一匝人间夕又朝,晚来依旧满闲寮。疏分霜叶秋容淡,细点征帆别思遥。淡淡欲随城角尽,明明还带酒旗摇。迷藏惯匿西楼影,不似 春愁不肯消。”人称“鲍夕阳”。乾隆年间,王苹写有“乱泉声里才通屣,黄叶林间自著书”的诗句,被人们称为“王黄叶”。

文人写诗作文,能有佳句传世,并以此得到有趣的绰号,也称得上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事了。

篇3:文学常识之古代文人绰号趣事

文学常识之古代文人绰号趣事

宋朝词人贺铸写的《青玉案》一词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三种景物比喻愁思多,极为著称,因此,贺铸得了一个典雅的绰号:“贺梅子”。词人张炎写的`《解连环》一词中,有“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们都称张炎为“张孤雁”。另外,张炎写有《南浦》一词来歌咏春水,其中有“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的句子,写景如画,唱绝古今,人们又称张炎为“张春水”。

诗人鲍当在河南做官时,写有《孤雁》一诗:“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许多人大为赞赏,并给鲍当起了一个绰号“鲍孤雁”。谢逸写有三百首《蝴蝶》诗,其中的佳句有“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江天春晓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人们称谢逸为“谢蝴蝶”。北宋的翰林王观写有《清平乐》词:“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当时的太后读了,说这首词是在亵渎皇帝宋神宗,就将王观罢职,于是,人们称王观“王逐客”。

北宋的寇准被封为莱国公,却无田园房舍,当时的诗人魏野写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魏野因此得了一个绰号:“‘无地起楼台’相公”。乔子旷写诗比较生僻,人称“孤穴诗人”。杜默作诗总是凭空捏造,不讲韵律,于是,后世称凡事由臆造而无所本者为“杜撰”。

明朝的袁凯写诗道:“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人们称他“袁白燕”。

清朝的吴绮写有“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的句子,传诵一时,人们称他“红豆词人”。吴修龄写有“雁将秋色去,帆带好山移”的橘子,人们称他“吴好山”。扬州的张哲士在《咏胭脂》一诗中写道:“南朝有井君王入,北地无山妇女愁。”人们称他为“张胭脂”。管水初写有“两三点雨逢寒食,廿四番风到杏花”的对联,人称“管杏花”。鲍以文写有“一匝人间夕又朝,晚来依旧满闲寮。疏分霜叶秋容淡,细点征帆别思遥。淡淡欲随城角尽,明明还带酒旗摇。迷藏惯匿西楼影,不似春愁不肯消。”人称“鲍夕阳”。乾隆年间,王苹写有“乱泉声里才通屣,黄叶林间自著书”的诗句,被人们称为“王黄叶”。

文人写诗作文,能有佳句传世,并以此得到有趣的绰号,也称得上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事了。

篇4:古代文人故事

古代文人故事1:李白和汪伦的故事

桃花潭,在安徽省南部青弋江的上游(今泾县水车公社境内),是个风景幽美的地方。这里,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感人的故事:

唐朝时候,桃花潭边,有一个出身贫寒的青年人,名叫汪伦。汪伦家贫读不起书,但很爱听诗书;每次到田里干活,经过村头的私塾,见老先生讲诗书,总是悄悄地在窗边听一会。当时,诗人李白已名扬天下,汪伦很喜爱他的诗。他常常想:要是我能亲眼见到李先生一面,那该是多么幸福啊!

这一年春天,李白从宣城的敬亭山下来到泾县城边的水西。当时,水西是泾县的风景胜地:翠竹亭亭掩古塔,泉水潺潺绕寺前。李白很喜欢这个地方,在此玩赏了数日,作了不少诗,还恋恋不想离开。

李白来到水西,不知怎么被汪伦知道了。他非常高兴,驾一叶小舟,顺着青弋江的碧波来到了水西。他上了岸,一眼就看到一个风流儒雅文士,站在古寺前观赏烟霞,浏览风光。他从旁边一个游客口中得知,这人就是李白。他欣喜地走上前去,倒身就拜:

“先生,久仰了!”

李白吃了一惊,定睛一看,原来是个布衣打扮、素不相识的俊俏后生,他眨眨眼想了想说:

“年轻人,你找错人了吧?”

“没有,”汪伦咧开嘴笑了,“我找的就是你,李青莲先生。”

“哦,找我有什么事?”李白含笑问道,他觉得这青年人很有趣。

汪伦又打了一躬,说:“我叫汪伦。听说先生喜欢饮酒吟诗,今特来奉告,有一个好去处,不知先生可愿前往?”

李白一听,正中下怀,急忙问道:“在什么地方?快告诉我。”

汪伦指着闪闪发光的青弋江,说:“在这条江的上流,我就住在那里;那里有一个桃花潭,岸上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真的?”李白到泾县数日,还不曾听说有这么个好地方,于是他怀疑地问道:“果真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千真万确。”汪伦点点头,“不知先生可想去游一游?”

李白从汪伦那诚实的眼神中看出,这个青年人决不会撒谎,于是欣然应道:

“去,我一定去!”

“那好。先生,请上船吧。”

就这样,青弋江的流水,把李白送到了桃花潭边。

当时,桃花潭边是很荒凉的。二人弃船上岸。李白抬头看去,哪里有什么“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但见潭水悠悠,野渡舟横。岸上只有一树桃花,孤零零地开着,桃花树边,有一个茅店,门前屋檐下,一根细竹竿斜挑着一面杏黄色的酒旗,在春风中“哗啦啦”地飘舞。

李白万万没想到这就是汪伦说的桃花潭。正想找他问个明白,汪伦却含笑不语,拉他进了小酒店,拣了个座位坐下,向店家要了一壶陈窖老酒,几碟山鲜野味,汪伦这才举起酒杯对李白说:

“先生,山野荒村,无甚招待,千万莫要见怪。”

李白也端起酒杯,呷了一口,疑惑地问:

“这就是你说的桃花潭?”

汪伦笑道:“是啊,这就是桃花潭。”

“你骗了我,”李白放下酒杯不悦地站了起来,“哪里有什么‘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有啊。”汪伦依然微笑道,“我们刚才经过的地方,叫十里边山,这小店门前的那棵桃花,不是‘十里桃花’吗?”

“那‘万家酒店’呢?”李白又问道。

“先生,你看。”汪伦指着窗外那面迎风飞舞的酒旗说,“喏,那不写得清清楚楚。”

李白朝那酒旗瞅了一眼,上面果真写了“万家酒店”四个大字——

原来酒店主人姓万。

李白这才恍然大悟,“噗哧”一声,刚进口的酒喷了一地,他连连点头,“原来如此!”

汪伦这才把心底话儿全掏了出来:“先生,我是个山野鲁莽之人,平时很喜欢你的诗,也很想见你一面。这次听说你到了水西,一心想请先生到寒舍作客,又怕先生嫌我们家贫,不肯光临,因此想了这么个主意。晚生该死,欺骗了先生,请先生宽恕!”说罢,纳头便拜。

李白顿时被汪伦的一片诚心实意感动了,他双手扶起汪伦,深情地说:“你要早说明,我也会来的。我很喜欢你,我俩交个朋友吧。”

汪伦万万没想到这位闻名天下的大诗人,会同自己这样一个布衣平民交朋友,他激动地拉住李白的手,热泪滚滚而下,滴落在李白的衣袖上……

就这样,李白在桃花潭边住了十多日,受到汪伦和村人的热情款待。李白临走那天,汪伦恋恋不舍,唱着山歌为他送行。他很感动,诗兴大发,口占一首绝句《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的船远了,他回过头来,看见汪伦还站在岸边,朝他不住地挥手,挥手……

古代文人故事2:范蠡和西施的故事

传说勾践灭了吴国,在大摆庆功酒的那天夜里,功劳很大的范蠡,悄悄地带了西施,偷偷出齐门,坐上早就等在那里的阿得大叔的小木船,穿过护城河,转了一个圈子,直向太湖而去。他们到了太湖北边的五里湖边,见这里风景优美,山明水秀,就搭了几间草房子,隐姓埋名住了下来。

住了几天,西施与阿得大叔商量,想重操旧业,纺纱织布。范蠡知道了,笑笑说:“昨天的君王妃子,今天又做了农家女。”

西施说:“坐吃山空,我们总得活下去。”范蠡却不以为然,笑着说:“我能使越国富强,灭掉吴国,还怕没有办法养活三口之家?”他要西施尽管放心。每天早晨傍晚,总是伴着西施,在五里湖边走走,看看野景散散心。慢慢地,西施脸上增加了红润,心痛病也不大发了。有时,他们走上小土坡,到野花丛里坐坐。

西施高兴的时候,便摆动宽袖,翩翩起舞。据说过路人常常看到西施自然轻盈的舞姿,正如仙子下凡一般,这个地方后来叫做仙女墩。

西施对范蠡说:“总要有些事情做做,现在闲着也闷得慌。”范蠡点点头说:“那我们就来酿酒,开一个小酒店吧!”

五里湖边的小酒店办起来了,生意十分兴旺。范蠡懂得酿酒,他用野花的香料做酒引子。用太湖甜水酿造,酒香扑鼻,酒味醇厚,到这里来喝过酒的,一个个都竖起大拇指夸赞好酒。没有多久,五里湖边这家小酒店就远近闻名了。

可是好景不长,一天,有个喝酒常客告诉范蠡说,勾践杀掉了大将文种,现在正派人到处寻找逃走的范蠡和西施。阿得大叔听到这样说,愁得坐立不安。西施也整天愁眉不展,心惊肉跳,怕范蠡被人抓走。范蠡却一点也不惊慌,宽慰阿得大叔和西施说:“鸟在笼中,尚且能夺门高飞,何况已在山林!天地大得很,何愁没有安身之处。”第二天,小酒店就关了门,他们把酿好的酒,全部倒在太湖里,从此,太湖水可以闻到一阵阵酒香味。范蠡要阿得大叔留在家里,他自己带西施来到宜兴一带,改名叫陶朱公。

西施在宜兴丁独山住了一些时候,但总忘不了五里湖边的山光水色,说那里的鲜鱼活虾,也比别处的更加鲜美可口。他们又回到了五里湖边。

一天吃过晚饭,西施说:“回来一年多了,得想法做点生意弄点钱。”范蠡笑笑,对西施说:“钱有的是,就怕你花不掉。”他说着一手拉住阿得大叔,一手拉住西施,来到一个大池塘边,说钱就在这池塘里。他拾起一块泥团,往湖心掷过去,只听得“泼辣辣”一声,月光里,好几条尺把长的鱼窜得老高。“我计算过了,这个池塘里的鱼,至少可以收二十担,还不够我们一年吃用吗?”原来范蠡早就在水草边捞了鱼子,在几个池塘里养了鱼。

第二年,范蠡就和当地老百姓一起筑堤围塘养鱼。最早养的是鲤鱼。鲤鱼名字好听,肉质鲜美,西施也最喜欢吃。范蠡赚了很多钱,他又把大桩钱财散给穷苦的老百姓。

这年春夏之交,西施又发了一次心脏病,她忧忧郁郁,面对太湖风光,更是触景生情,有一次,他俩来到东乡的一个池塘边,那里绿柳垂杨,景色迷人。西施听几个渔人在树底下聊天。有一个说:“勾践夫人太残忍,连那些歌女也都被她沉到江中淹死了!”西施当场昏了过去,醒来后,长长地吐了三口气(后人称这个池塘为三叹塘)。范蠡扶住西施,回到家里,她仍然感伤万分,泪流满面,没有多久,这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就死了。她死后,就葬在三叹塘那里。

范蠡睹物伤情,就到太湖中的马迹山去,后来死在马迹山。阿得叔根据他死前的嘱咐,把他的尸体埋葬在马山的杜圻洲。

范蠡和西施居住过的五里湖边,后来修建了风光美丽的“蠡园”,就因范蠡而得名;鼋头渚的“陶朱阁”,也是为纪念范蠡、西施而修建的。

古代文人故事3:郑板桥审石头的故事

早先,咱这潍县赶大集,是在东门外的沙滩上。一到大集,人山人海,十分热闹;作买作卖的,干什么的都有。

这天又是大集。县太爷郑板桥正在东门城墙上看着百姓来来往往的作买卖,忽听得城墙下有人嚎哭。板桥低头细看,只见一堆人围着看一个老妇人哭诉。板桥大人差人去问,原来一个卖蛋的,挎着一篮子鸡蛋去集上卖,没想到走到这里被一块石头绊倒,一篮子鸡蛋摔了个碎。老妇人一见,守着淌了黄的碎鸡蛋皮哭嚎不休。

板桥大人听了,略作沉吟,发话道:“大胆顽石,竟敢绊倒老人,摔碎鸡蛋,让老人如何过活?来人,立即将顽石锁上大堂,待本官勘问!”

衙役们一听,心里好笑,竟有这等怪事,老爷要审石头!但又不敢违命,只好立即下城来,用铁索锁上石头,领着老妇人,一起回县大堂来。

这一下惊动了满集的人,听说县大老爷要审石头,这事可是头一遭,看看大老爷怎么个审法!看热闹的人踢里踏拉跟了一大串。越走看热闹的越多,越传越远,县大堂前是黑压压的一片人。板桥大人端坐堂上,两边衙役侍立,喝令带上顽石来。原告老妇人也跪在一边,又大开衙门,放看热闹的进来。看热闹的开始不敢往里进,后来有几个大胆的先进来了,众人一看没事,一下子涌进大门,满满站了一院子。板桥大人喝令关门。众人又有点提心吊胆。猜不透他胡芦里卖的什么药。

板桥大人问清了老妇人摔倒经过,开言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人帮百人难,百人帮一人易。现在院内诸位,每人助老人一钱,可救老妇人一难。现将老人竹篮放于门口,各位出门时放一文钱于篮内即可,诸位请便!”看热闹的人恍然大悟,这才明白桥板大人审石头的用意。人们依次退出,出门时或三文,或五文,放在老妇篮内。人走完了,竹篮内钱也不少了。

板桥大人见人走完了,喝声“退堂!”老妇人千恩万谢,挎起篮子走了。这就是郑板桥审石头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篇5:我国古代文人别号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大全

称“子”的.

抱朴子:即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

白云子:即司马承祯,唐朝人,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

阳明子:即王阳明,中国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重阳子:即王喆,又名王重阳,是中国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创人,后被尊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

韩湘子:八仙之一

纯阳子:即吕洞宾,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八仙之一

鬼谷子:名王诩,又名王禅。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

玄微子:即鬼谷子

广成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晋 葛洪 《神仙传·广成子》:“ 广成子 者,古之仙人也。”

天随子:即陆龟蒙,唐朝诗人

幽忧子:即卢照邻

知非子:即司空图,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

归来子:即晁补之,北宋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

鹿菲子:即黄景仁

玄玄子:即张三丰,著名道士

三丰子:即张三丰

冲虚子:即伍守阳,中国道教名人,明朝著名内丹家

长梧子:古代的一个圣人

玄真子:即张志和,唐代道士、词人和诗人

东皋子:即王绩,唐朝诗人

扶摇子:即陈抟,人称“陈抟老祖”,五代宋初时期隐士、道教学者

丹阳子:马钰(道教长春七子之一)

长春子:丘处机(道教长春七子之一)

长真子:谭处端(道教长春七子之一)

玉阳子:王处一(道教长春七子之一)

太古子:郝大通(道教长春七子之一)

长生子: 刘处玄(道教长春七子之一)

昆阳子:即王常月,全真道龙门支派律宗的第七代律师,被誉为“中兴之祖”。

冲夷子:即陈通微,北京白云观第三代主持

栖真子:即施肩吾(唐朝),字希圣,号东斋。唐代著名诗人、道学家、民间开发澎湖第一人

华阳子:即施肩吾(宋朝),九江人,北宋道士

圆顿子:即陈撄宁,又号撄宁子,中国近代道教学者,居士

冲和子:即王文卿,北宋道士

悟元子:即刘一明,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

碧虚子:即陈景元,北宋道士,道教重玄哲学流派的重要人物

鸿濛子:即张无梦,北宋道士

云牙子:即魏伯阳,东汉著名炼丹家,又号云霞子

原阳子:即赵宜真,元末明初道士

洞阳子:即刘道明,元代武当山道士

洞云子:即鲁洞云,元代武当派道士

云莱子:即叶云莱,元代武当派道士

全阳子:即萨守坚,宋代著名道士

镇元子:道教地仙之祖

冲虚子:即张正常,正一派第四十二代天师

黄冠子:即李淳风,唐朝著名道士,天文学家,袁天罡的弟子

龙阳子:即冷谦,明朝道士、音乐家

海琼子:即白玉蟾,道教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至游子:即曾慥,宋朝道教学者、诗人。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

无我子:即张静定,明朝著名道士,全真龙门派第五代律师

复阳子:即赵真嵩,明朝著名道士,全真龙门派第六代宗师

平阳子:即沈静圆,明朝著名道士,全真龙门派第五代宗师

规元子:即张礼矩,全真(华山派),大连龙潭山龙华宫道士,字心浴,自号华山道人,别号心浴师

栖云子:道士,全真(华山派)

正一子:正一派道士,本名沈海丰,万法宗坛天师派弟子道名沈罗丰。净明道二十五代弟子道名:沈静丰。道号:正一子,自号:真玄道人。

明真子:即钟演德

翠玄子:即石泰,全真派南五祖之一

海蟾子:即刘海蟾,是道教全真道尊为五祖之一

碧虚子:即陈景元,著名道教学者,道教隐宗妙真道宗师

翛然子:即张继先(公元1092--1127),北宋末著名道长,道教正一(天师)派第三十代天师

广微子:即张与材:(?-1316)道教正一派第三十八代天师

体玄子:即刘渊然,道教长春派创始人

承康子:即邵以正,别号止止道人,明朝初年著名道士刘渊然弟子

玉真子:刘玉(1257~1308)为元初净明道的革新者

幼伯子:《列仙传》中人物

崔文子:《列仙传》中人物

赤须子:《列仙传》中人物

惠车子:《列仙传》中人物

狐刚子:中国古代炼丹家,道教名人

真一子:即程秀川,唐末五代著名道士

任真子:即李荣,唐初著名道教学者

少谷子:即郑善夫,明代儒学家(阳明学)

华泉子:即边贡,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四杰之一,明代文学“前七子”之一

空同子:即李梦阳,明代文学家,明代文学“前七子”之一

川楼子:即吴国伦,明朝著名文学家,明代文学家,明代文学“后七子”之一

潜虚子:即陆西星,道教内丹东派开创者

维阳子:即詹太林,全真道龙门派第九代律师

青云子:即范太清 受元子:即刘理授

盼蟾子:即刘名瑞,道教南无派第二十代宗师

虚玄子:即孙碧云,道教名人

懒云子:即闵小艮,道教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

赤松子:神农时雨师 宁封子:黄帝时人

赤精子:颛顼时人

亢仓子:亦称亢桑子、庚桑子

青云子:小说《诛仙》中人物

玄寂子:1、即锦衣卫指挥使。2、《逆神》中人物

云中子:云中子是元始天尊门下,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其在《封神演义》第五回登场

雷震子:《封神演义》的角色,是文王姬昌第一百子,也是阐教门人,云中子的弟子

无崖子:《天龙八部》中人物

逍遥子:小说中人物

飞鸿子:即枫舞蓝衫

凌霄子:女冠,全真龙门派玄裔弟子,汉服复兴者之一

绝尘子:即凌霄子

薇和子:道士,即阳光化蝶,汉服复兴者之一

玄清子:道士,即太古遗道,汉服复兴者之一,正一净明派静字辈,武当派14代玄裔弟子

苍鸿子:即玄·苍鸿,汉服复兴者之一,苍羽子的师兄,人称:大雁

苍羽子:即974788032,汉服复兴者之一,苍鸿子的师弟,人称:九哥

方城子:即燕山妫水,汉服复兴者之一

元静子:即简·琳琅,汉服复兴者之一

灵玉子:汉服复兴者之一

铃钰子:即 灵玉子

玉淸子:即一袭白衣避凡尘,汉服复兴者之一

袁柏子:汉服复兴者之一

扁舟子:即河田之玉,浙东人士,日月汉魂

龙毓子:即龙王毓君

鸿渊子:江山代有奴才出,汉服复兴者之一

镜林子:即№1夜幕雨林,汉服复兴者之一

天元子:即汉之纷云,延陵人士,日月汉魂,汉服复兴者之一

墨梅子:即紫墨月,汉服复兴者之一

白微子:即熏硫,汉服复兴者之一

夜明子:即白芋汤,汉服复兴者之一

樱草子:即扶淇,汉服复兴者之一

玹楽子:汉服复兴者之一

宁和子:即日月同耀中华天,日月汉魂,汉服复兴者之一

幻静子:即刘紫婧,号静萌,静一,道士,日月汉魂,汉服复兴者之一

晴明子:道士,长春人,又号草芯道人,汉服复兴者之一

紫霞子:道士,晴明子的师兄

闲云子:即飞羽流仙,汉服复兴者之一

玄仙子:女冠,汉服复兴者之一

道炁子:即木叶之岚,汉服复兴者之一

茫天子:道教信士,四川人,汉服复兴者之一

灵珠子:女冠 无尘子:女冠

善溪子:即陈景展,全真教龙门派第32代玄裔弟子,飘涯子弟子

飘涯子:即黄世真,全真教龙门派第31代玄裔弟子

宁静子:即葛月潭,清末民初道士

陵源子:即伍止渊,近代道教全真派道士

文素子:即闻理朴,温州平阳东岳观住持,台州黄岩大有宫(中国道教第二大洞天)住持

道全子:即洪百坚,道教正一天师清微派嗣法弟子,嗣汉天师府授职法师

震阳子:即曹信义,全真龙门派第25代玄裔弟子,中国道教协会理事会理事

米晶子:即张至顺,全真龙门派第21代玄裔弟子,海南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

仙境子:即阮蓬志,全真武当蓬莱派第15代弟子

秉洁子:即李宗廉

清客子:即蒋宗翰,北京白云观第二十二代方丈

东樵子:即岳崇岱,沈阳太清宫方丈,第一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凝樱子:即赵薇,女冠,道名赵至真。云南文山人

空林子:即林燕兰,文怀沙关门女弟子,著名诗人、作家

金溪子:即周崇甲,浙江天台人1967年出生,1985年学校毕业、同年应征服役上海武警部队,1995年皈道 霄真子:道号罗吟。女冠,字玉,号吟心,全真龙门玄裔弟子,又名萧玄子。拜闾山师父兼修闾山道法,号法吟

幽云子:祖姓林 师赐道名信玄 为全真邱祖龙门正宗25代玄裔弟子

天阳子:俗姓许,道名诚辉,全真龙门24代玄裔弟子;安徽寿县人,现为中国丹道网主编,陕西天竺山清修道长

慧玄子:道名王高瑞,全真龙门派第27代俗家弟子,

中和子:即黄信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河北省道教协会会长。

清虚子:道名李嗣达,全真龙门28代玄裔弟子,大同青龙观皈依弟子,自由撰稿人,笔名李馫

云逸子:即徐北音,字子声,号云客,一号清风居士,又号广西山人,道号,平镜先生

德慧子:即郑圆明,女冠,全真龙门派武当宗第十九代玄裔弟子

玄贞子:即崔琬麟,风水养生专家

晨戌子:道士,四川人,出家在昆明

菩真子:道士

青阳子:道士

文道子:道士

鑫元子:道士

兴中子:道士

玄正子:道士

太朴子:道士,马兴丞

天机子 安弦子 青玄子 玄玑子 清阳子 顾云子 灵武子

天仙子 文慧子 玄青子 了真子 青峰子 禅灵子

混元子 玄鸿子 圆玑子 天宁子 玄吉子 玄珩子

古代文人的烧脑游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失意文人演讲词范文

初一作文人

文人清明节散文

英美人绰号趣谈

文人之病散文

绰号的来历作文300字

有意思的绰号六年级作文

有趣的绰号五年级作文

文人的家风作文550字

古代文人绰号的由来(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古代文人绰号的由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