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nshsjnwhuw”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梦母来借两碗米散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梦母来借两碗米散文,希望能帮助大家!
- 目录
篇1:梦母来借两碗米的散文随笔
早晨,吃饭的时候,夫人和我唠嗑:“昨天晚上梦见我妈了,很清晰的梦见,进屋就对我说:借给我两碗米”。夫人边说边一脸的怅然若失的感觉。
我趁机说:“我这老岳母是不是在那边没有钱了,没有吃的了”。夫人说:“该烧纸钱了,快到七月十五了”。
一阵沉默。
二十多年前,说句实话,我和夫人真的很依赖岳父、岳母家。因为可以说那时我们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当时只知道婚姻的美好,如今回味那时真的是感慨万千,都说真正的爱情不在于物质和金钱的,但是谁也摆脱不了生活的现实。那种两个人裸婚到处去流浪的爱情有吗?没有,那是电视剧。现实的我们,那时唯一能依赖的就是岳父岳母家的接济。
那时岳母家要是做点啥好吃的,总是第一个招呼我们去吃饭,尽管我那时自卑得比较忸怩,但还是能接受这种状态的,尽管那时我有些抹不开张嘴吃饭,但岳母总是和我说:“吃饱了吗?吃饱了,省得回家再吃”。岳母后来总是试图消除我身上的自卑感,她看到岳父和我们在饭桌上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总是显得很不自然,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或许和岳父商量了,总是让岳父在我们之前吃或者之后吃,或者给岳父盛点饭菜让他到小里屋吃。那时我心知肚明:岳父岳母品出来我脸小、脸皮薄,总是悄悄地在吃饭的时候躲着我,能让我吃好吃饱。现在想来回思过往真的有点酸涩满眼、暖意盈怀。
有时候年节的时候,有欠岳父岳母家人情的,多数给他家买些好吃的诸如鱼啊、肉啊、水果啊什么的,岳母总是第一时间拿些给我们送来,有时走在街上,有好事闹笑话的村民不时会跟岳母调侃:“这是又给大姑娘大姑爷送好吃的去了”。岳母笑而不答。这么多年我揣摩岳母的当时的心理状态:当初夫人嫁给我这个穷人和我过日子,岳母思量同意与否,在犹豫、模棱两可之间,如今成家了,岳母也就改变了原先的思想,穷也好富也好总是自己的姑娘姑爷,所以她很愁肠百结的周济我们,试图使我们那样的窘迫的生活有些改观。
那时很多周遭邻居普遍的思想认为我是一个高考毕业金榜无名的书呆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进,工不工农不农的,庄稼活也不会干的人,有的甚至杞人忧天我的前途来。而岳母却全然不顾这些风言风语总是在暗暗替我们使劲,努力使我们的日子好起来。
那时感觉背后的岳父岳母是我们的经济靠山,有时候,过日子一有些捉襟见肘的时候,第一时间总是想到岳父岳母家,和他们知声借钱,没有不行的时候。
我三十多岁的时候,家庭状况渐渐好起来,也基本上不再朝岳父岳母借钱了,但岳母依旧有啥好吃的想着我们,这个时候女儿也长大了,岳母对女儿疼爱格外有加,经常把舍不得吃的好吃的给女儿吃。
时光总是催人老去,如果人生如秋天自然老秋多好,只是总是意外的风霜雨雪加之人生。岳父岳母先后离去,在六十岁的年龄,我们总是感慨他们没有享受到我们将回馈给他们的爱与思量。印象极为深刻的两件事:一件事:岳父病重恢复期间,他家的仓房的房盖漏了,我和我小舅子上康金买了一块铁皮往房盖上上铁皮,我哪里是一个铁匠,只是凭着感觉叮叮当当的铺。若是在岳父中年的时候我们成家之初,岳父早就亲自上来或者找个技工类的老乡来干了,但此时,病入膏肓的岳父已全然没有那样的想法了。我在房子上钉铁皮的空隙,回望一下岳父,老岳父在暖阳下的墙头上坐着正呆望着我。他在看我干活还是在殷切盼望我的日子好起来?那时我千愁百绪,涌上心头。唉,我们结婚十年前的那些日子恍如昨事,曾经接济我们夫妻十年的老岳父老岳母晚年竟是这般。
另一件事是岳母有病的时候,那时岳母吃东西已经很费劲了,一次我们夫妻还有我的两个小姨子全家小舅子全家,我们倡议奢侈一把,到一个饭店为岳母点几个好菜。心是那个心,当岳母坐在饭店的.转桌旁的时候,大约吃了几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她慈祥的看着我们吃,看着我们的孩子吃,那顿饭,岳母的慈爱的眼神,我始终难以忘怀,其实岳母去世的年龄并不大,如果没有病完全可以生活得好好的。有时候尽管我很低调,但我的内心总是如火焰的情绪在想:如果岳母晚去世几年,我会让她也常吃我们夫妻做的饭,也常给她买好吃的,也会让她在心里充满自豪,知道她的曾经穷困潦倒的大姑爷日子还可以了。因为我的曾经的无比卑微的穷是我的生活之刺也是岳母的耿耿于怀,她的曾经接济我们断断续续的十年光景其实就是慈爱得想解脱我们小家的贫困的枷锁。
有时我在思索人生的时候,胡思乱想,人的亲情友情爱情是不是天定?尤其是婚姻。我对自己的婚姻从不做“人生如若初见”的假设,我认为我和夫人的婚姻就是最好的姻缘。尽管贫穷,但是岳父岳母为了我们能撑下去日子,那种事无巨细的照顾接济,真的使我无法忘怀,如果忘了,那就是背叛生活、背叛岁月。有时想起老岳父老岳母,心里泛起层层感伤,他们虽不是达官显贵、荣耀门庭,但是他们以最朴素的长辈情怀呵护我们的曾经拮据的生活。
写至此,忽然想到女儿的手机里存着几张岳母病重时留恋美好生活的照片,女儿珍存着,包括她的几个女儿和儿子谁也没有这样的照片,忽然想起:女儿是她带大了的啊……女儿真的是她带大了的啊……这是最不该忘怀的啊?
篇2:自家有米不需借散文
自家有米不需借散文
什么是境界高?有平民意识;什么是境界低?仍抱着士大夫心态。
像岳飞的满江红、胡适的兰花草,都充满了时代的气息,杜甫的诗更被称为诗史。不要把写诗跟写新闻挂上钩,本领不够才会变成写新闻。时代的东西也并不一定得是具体事件,最重要的是“要有时代的思想”。
诗词是最不易掩藏虚伪的文体,只要有一丝都会体现出来,不过不是鉴赏高手可能看不出来。因不贵权势而贵赤子之心,所以才成为文学皇冠上的`明珠。
语淡并非味淡,平凡还需意佳。
诗才的训练靠性悟。若读书万卷却不能悟,终无一用。
所谓典故,实为他人故事。不用典而不输用典,为一等才;可不用典而用典,为二等才。前者是自家有米不需借,后者是自家无米只得借。
写内容、扣心灵、得本色、化平奇。
坚持用雅言写诗,多关注一些现代事物及其相连的感情。例如:城市、工业、环境保护、信息化的高速公路、星系、黑洞、超冷凝、与未来的联系,等等。
诗词意象分为古代、现代、跨时代三种。
古代意象有几千年的积淀,所以用它写诗词会很容易,写得好并不值得高兴,只有超越古人才有可能传世。但这很难,很多东西都被古人写过了,且环境的变化使人无法重温那些特定意象的真实感情,易造成用象不确。
现代意象积淀的时间则短得多,针对古体诗词现代意象的积淀,排除战乱和政治因素,也就几十年内。所以用现代意象写诗词会困难得多,需要创造、发展。但只有今人种树,后人才得乘凉。
跨时代意象是古今通用,但这种类型的意象或太普通或很难挖掘,既是通古,自然也会被古人写过,出新有难度。
苏轼之所以称为大家,是因为达到了他那个时代深度与广度的极限。若今人只能在古人的影子里打转,即便略超苏轼一些,又算何能?
盛唐诗风至中唐、晚唐、宋,每每有变,都是因为求新的缘故,今日之诗也是如此,不变不足以存世。
但凡名作都有能让大众欣赏的一面。如李白的静夜思把“思故乡”写得明明白白,一看就懂;而李商隐的锦瑟除了作者隐晦的意思外,仍有美妙的句子供大众欣赏,令人浮想联翩。
篇3:若是风来,听戏梦散文
若是风来,听戏梦散文
【若是风来】
风起的时候,若能有杨树,巴掌大的叶子,来回碰撞,沙啦啦的响,像一曲欢快的短调,告之与世界的存在。那便是一场盛宴,绿杨阴里,网成一片深情,白沙堤岸,画了一楼虚幻。风来,就可静听故事。只因爽朗,便成了无心,谁来说与谁听。或者杨树本就无心,说的只是静默时,凭听来的故事而已,没一分自己的心事。想来这样也好,遂又成了偏爱。
有时巧了,坐在树下,看斑驳的影,透在地上,闪晃如一地铜钱,一地的光阴似箭。真是一寸光阴,施舍与流年,便灿如一幕夏花秋叶。思而又是虚度,了了浮生而已,任其凋敝,无人扫拾。这一树斑驳,不等叶落,便无影无踪了。好在还有风起时,拂面的微凉,真切无一丝虚幻。只取当时一片明月,任白驹过隙,世浪翻涛去吧。
若是初夏,绿柳成荫,微风便成阴谋,浮动一树寂静。偶然有薄黄叶弱,更无怜惜之意,纷飞如蝶,婉转随风去了。垂柳总看似别离,凄婉成怨,谁知却是一树碧无情。直柳不成景,却俨然良材佳木,更得偏爱。高高耸耸,叶子亦是凉薄,附在枝上微垂,不动不静,安然若素。风若来时,招手低眉示意,略些温婉,更多端庄肃静。
梧桐例外,叶茂繁盛,似一场不散的热闹,却是最易寂寞。无风慵懒,闲散不成气候,起风又是不堪柔弱,大片叶子摇晃,声音却小,细细碎碎,诉不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只剩满眼青绿入眼,以及摇坠的毛球,尤为可爱。若是烈阳炙热,寻得梧桐高树,重重浓阴,纳凉便是舒缓,假如再有风来,吹拂一番好意,片刻就得舒坦。
辗转情长,迢迢一番入夏,便是追爱风的季节。若是鹄雀,青云乘风直上;若是彩蝶,尘世翩跹惊鸿。若只是一个安静的人,便在风起时,悄然而立,或在绿杨阴里,或在斜柳水岸,或只是临窗与梧桐对坐,在听一段随风而来的'故事时,想一念微薄的心事,再一同随风而去。
风起悄然,风去默然。虽是无情,任是无情,也堪动人。
【听戏梦】
闲了就生无端,翻出《金玉良缘、哭灵》。大约是内心郁结,让宝玉替我大哭一场罢。至于自己,真是无一滴泪可流。若是宝玉哭完,我也就伤心完了,以后的伤心便是以后的,就与放下无关,等哪天听宝玉哭够了,也就放下了罢。
萧雅唱来,真是婉转多情。款款情深,风流婉转,已然成痴我不看戏,热闹太过,剧情转急,享不了一刻添香画眉,就到了人事无常,聚散不由分说的情节。哭是哭的情深意重,还须了解一段“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的来由,终究是心中悲怆,触景生情,总有谁大哭了一场,才甘心落幕。
小区内有人去世,千篇 一律,乐队吵闹的,恍惚不在人间。昨夜晚睡,为《愠知集》而反侧,真是风华年少,惜时多才之良人。晨曦又有迷梦,倏微一句长叹,不提也罢。尚在昏沉之间,一声哀乐,惊醒不知何处。横枕不惯,脖子又是扭捏做疼。卧床听一段生死离别,竟不觉得真切。大约是,多情多心罢了。
冷眼看遍,却是失了人间清欢,无味无趣。何时盲了一双眼睛,便不会见世间诸事,才得清静清心。总在红尘内跳转,佛说心静即无事端,偏是入眼凡尘,总能搅一番秋水长天。盲心盲目,果真是一片天清地明,只是再也回不去了。前几天某还说的,冷不防一句,回不去了,甚觉刺心。何时有从前,何时有以后,不过是此时此刻,倾心听一场流年长叹,你不见我,我不见你,无山水时光,无纷然杂事,独立小桥,清风满袖。我来了,你来了,就此无言听风也好,抑或促狭侃笑也罢,难为小桥仍在,有迹可循。若是他年身不由己,失了这味清欢,总会铭记这风贯全身,和那念珠一串,不负我心。
想来宝玉哭得外露,还是有泪可流。唱词亦是肝肠寸断,悲痛催心裂胆,直刺而来,伤心之余,低头拭泪,气噎吐尽,便可抽身而去。戏演完毕,各自散场,只是灯火楼台,独不见伤心几许。在笑泪中反复,不曾哭过,不曾怨过,只剩遗憾而已。他年他日,无人记得这场戏梦人生,梦里梦外,唯痴字最真。
篇4:梨花开追梦来散文
梨花开追梦来散文
自从有幸结识英姐以来,心中便多了一个美丽的梦想:一定要去英姐家拜访。
英姐是我们这里大名鼎鼎的农民诗人。结识英姐,是因为喜欢她的诗歌 ,要去英姐家拜访,是因为她家有一片梨园。
就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我们六人相约,搭乘一辆面包车,踏上了追梦的旅程 。
一路上,几位写诗的老师都在讨论着关于诗歌的话题。诗歌的写作技巧,诗歌的发展与未来,就连诗歌是否要用标点符号的问题都谈到了。他们的话语,有时启人深思,有时纯属戏言,偶尔也会以“疯癫”自嘲 。妙语不绝,笑声连连。
车窗外,山,连绵不断;树,排列有秩。一条蜿蜒的山路缠绕着村庄院落,我们的车子仿佛被这条山路牵引着,一路向前。车子在急速飞奔,窗外的风景在急速后退。车窗是一个个移动的取景框,每一幅画都是完美的,每一眼都是醉心的。不知不觉中,我们竟在“诗情画意”里走错了方向。
等到发现后再返回时,发现英姐已在大门口迎候我们了。
由于我们先去观赏了大石湖瀑布,又碰上那天是攀岩节,所以路上的车辆和游客很多,耽误了一些时间。当我们到达英姐家时,早已过了晌午。
不一会儿,丰富多彩的农家饭菜摆上餐桌。绿色的韭菜,粉红的花生米,镶着红边儿的苦麻菜,还有金黄色的新大酱……再盛上一碗高粱米水饭……哪还管什么绅士与淑女,哪还管什么斯文与粗鲁,鼓起腮帮,旁若无人般大口大口地嚼起来。高粱米饭不硬不软,小野菜越嚼越香。吃了两碗米饭还舍不得下桌,又将一个煮熟的笨鸡蛋拿在手中……
吃过饭,英姐说领我们去果园里转转。不错的提议,正中我的来意。
走出家门不远,我们就看到山坡上栽种着一大片梨树。梨树在“步步高升”的梯田里临风而立,叶子刚刚舒展,梨花却早已拉开了绽放的帷幕,大张旗鼓地表演着。远远望去,梨花似朵朵流云在山坡上歇脚;走近细看,梨花就像一枚枚银镶玉的胸饰,有的戴在枝条,有的嵌在树梢,三五朵凑成一堆儿,好像在偷偷地说着各自的秘密。有的花瓣已完全展开,似白衣少女飘逸的裙摆;有的张开一两片,好像还有点依依不舍的样子;有的还只是头顶红晕的白色小豆豆,蹲在树枝上,俏皮又很可爱。一阵山风吹来,那些花朵随着枝条乱颤,像极了京剧表演中武生抖动的“花翎”,顿时增添了几分豪气。远处,若不是花海在澎湃,就是我的心旌在荡漾!
英姐说,梨花开得太多也不好,会影响到结果的大小。这片梨园已经浇了水,施了肥,将来还要“稀果”。所谓稀果,就是当梨子长到山楂大小的时候,每一堆儿青果里只留下一个,其余的都要剪掉。英姐说自己每天只能剪完五棵树,她家有上千棵的梨树,那是多么大的工程啊。等到秋天梨子成熟时,家家户户都要雇人摘梨,只凭一家人的几双手是忙不过来的。梨子卖完就可以舒舒服服地“猫冬”了吧?不!还要给梨树刮皮,剪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果农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儿。山外人只知道京白梨口感柔软,南国梨口味酸甜,可谁知山里人为了他们的宝贝,洒下了多少汗水。就在这样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英姐竟然写出了很多清新朴实的诗歌,发表在报刊或网站上,不得不令人佩服。
英姐几乎几年都不添置衣服,她说,整天在果园里干活儿,买了新衣服都没地方去穿。虽然物质上不敢奢求,但也不敢让精神荒芜。英姐站在梨树下,站成了一幅画。她懂得梨树懂得梨花,懂得山头的'朝霞林间的野花,懂得小村的每一个角落懂得山里人家,她将美丽的家乡谱进诗行,她让自己的梦想在诗中徜徉。
临下山时,忽然发现一棵桃树躲在路旁,桃花无影,桃叶稚嫩,与梨花的旺盛格格不入,显得有些寂寞,有点冷清。我边走边想,花开有期,花落有时,过不了多久,梨花也会凋谢,似风中的雪花四处飞散,不知会飞到谁的眼前,不知会落在谁的脚下。
原来,以花为梦,那个梦易碎且易醒,只有以“诗”为梦,才会经久不衰!英姐就是这样的人,同去的几位老师也是这样的人。那么,我呢?
我,只为梨花而来。只想闻闻梨花的清香,只想看看香雪的壮观,只想站在梨树下留影,只想在果园里流连……
现在看来,我的梦啊,需要升华才行。
篇5: 散文:流水迢迢自梦来
散文:流水迢迢自梦来
我们都是行者,行走在烟雨之中,过尽千帆,在世间涉足,去寻找最后的归属。于我,太湖便是那收藏云烟的角落了……
山水总能趟过时间的河流,在层层烟雾之中,封锁了来路,阻隔了去路,令人沉浸其中。“水宿烟雨寒”,轻烟袅绕,雨丝落在地面上,偶有飞鸟掠过山际。在这迷茫的烟雨中,我独自前行。烟雾迷茫,浩淼的太湖一眼望不到尽头,青山掩于其中。微风吹过,湖中晕开一圈圈螺纹,雨落在湖面上溅起朵朵细浅的水花。我常想,所谓“天堂”,莫过于此了吧……
在想象中,湖中心有一座仙岛,岸边会有一位撑船的老者,他戴着斗笠,穿着蓑衣,静坐在一艘木舟里,低吟浅唱着不知名的小调。渡船过桥,便是太虚幻境,烟云笼罩着岛上的楼阁与古塔,一切都是那样的飘渺,真是应了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空远的钟声惊醒了众生,道观处于那仙岛之顶,烟雾深深处。道观旁的山涧流泻着飞泉瀑布,浅溪里落花清零飘远。踏入那门槛,看着道士手执拂尘,口念经文。他们的脸上留有着岁月的痕迹,苍凉凝重。他们的青春年华,是否早就被禁锢在了这高墙深院之中,无人问津的凄楚,寂寞了年华,寂寞了人生。
我穿过云雾,抵达岸边,忘了归去的路是否依旧。雨露似珠帘一般下坠,暮色渐深,湖中波光散去,飞鸟也不知去向何处,唯有垂钓的老翁,腰间别着一壶酒闲对山水,怡然自得。岸边的木舟随意横放着,来时的老者仍在等待着稀疏的人流。虽无来时的闲逸,却换得烟雨同归,莫不是一种幸运。
坐在船上,看着湖中不多的睡莲。红的,白的,交错着,有着一种清雅的`风韵,在湖中映出姣好的面容。欲觉身轻,望着这一片烟雨,心底的浮躁归于平静。风雨交织,远远传来琴声,清悠空灵,心中不免泛起涟漪,多了一份“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的淡然宁静。
穿过烟雨,穿过迷惘,你我不过是人世间的一个,无须记得,无须缅怀。只是,这太湖,唤起的是前世丢失的记忆,是今生做不完的梦,他们曾被封印在心底深处,哪怕韶华不复,哪怕美丽荒芜。微风岸,碧如簪。流水迢迢自吟唱,思忆长,梦江南。回首相望,一眼云雾,一眼烟雨迷蒙,不知谁可曾记得,那座岛,那座观,那片天堂,那片水……
篇6: 秋风来到我的梦散文
秋风来到我的梦散文
秋风打开幽怨的耳朵,隔着落红的季节,期盼着秋雨的降落,婉约的雨里,滴答着灵魂的靓歌,如诉如泣。?
你是一只受伤的.鸟儿,希望寻找到降落的场所,让疲惫的心有个温暖的窝。所以在我飞过你时,我由一只喧闹的黑喜鹊,化为一只安静的杜鹃鸟。
你是一座空心的鸟巢,我只有化作一只鸟,才能飞越万水千山,前世来生。你的心隐忍于一朵冰清玉洁的兰中。春风化雨,冬霜白雪。
秋虫浅唱,灵魂在香火和诵经声中萎缩,秋夜轻轻击碎我的执着,河汉星斗,世间无我,泪水从时间凿出的黑洞滑落。痴人说梦,庸人自扰。
空气中传来你遥远的呼唤,云儿载你漂泊,窗口上闪过的黑影,可是你幽怨的一瞥,虽是惊鸿,我的心却变成一个圆圆的秋月。云淡彩舟,秋水长河。?
篇7:夜悄悄的来,梦轻轻地走的散文
依稀的灯光朦胧着远方,星星都在昨天走失,黑暗主宰着一切,包括我眺望的夜空。
窗外是风的天地,吹着秋的悲切。没人在乎,树叶开始黄了,落了,漂浮无根,散落在陌生的土地。湖水也失去清澈,鱼儿藏了起来,只有风,还在漫无边际地吹着,吹着。吹过了黑夜,路径了四季,辗转了轮回。散光的瞳孔里,倒印狼藉而狭窄的小出租屋。烟雾缭绕,酒味冲天,喧闹破空,有失态的胡言乱语,也有伤感的冷笑与泪水。不经意,欠下了许多人情的债。每当寂静的夜来临,回忆就占据脑海。紧握手中涂抹孤独的笔,想要记录所有失落与悲伤。写着写着,发现再难下笔。自从学会放纵后,颓废接踵而来,心中满满全是空虚,却无从提起。无影无形,却无时无刻地像一根刺在不经意的触碰下狠狠地扎你一下。感觉到了疼,却寻觅不到它真切的位置。随着时间推移,也慢慢惯这无处不在的刺痛,尽管那只是虚假的伪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学会用无所谓的洒脱来麻醉自己,把眼前都当做路过的风景,想让明月来装饰我的窗子,却是点缀了别人的梦。可能,是我太轻易相信,相信每一个遇到的人都是善良的,付出与回报都是同等。当然,我也在怀疑我的心态,为什么想着回报呢?过去就过去,反正,在不久前,我不是也收获了不对等的恩情。渴望被理解,但不强求被理解,顺其自然便好,虽然,对于所有都渴望掌握在手中。但我知道,那是一个不真切的`幻想。就像我一直相信着每一个人,不带一点怀疑,哪怕曾经已被欺骗过。可能,这就是生活吧?
一点一滴,每一个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在无形间改变着每一个人。就不要去反省发现了,为时已晚。读过名人传记,背过励志名言,可我从来不相信它对我有什么帮助。从觉得卑微那一刻开始,我便失去所有,虽然还有执念,却让懦弱的念想瞬间泯灭。学不会执着,就拿不起成功。就像梦,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曾经费尽心机去寻找,就在要触摸到的时候悄然离去。好吧,那我开始堕落,开始流浪,行乞在滚滚的尘寰。享受寂寞赐予的悲凉。
其实,我也曾设想过我的未来。前世,先在佛前苦苦修炼五百年,再翻越百万的大山,然后遇她擦肩而过,在她回眸的瞬间,我们彼此许下一生的承诺。可惜,风始终是属于天的,我借来吹吹,吹不起人间的烟火;天不知属于谁,我借来观赏,只能看见她轮廓,除了模糊,连背影都没有记住。既然找不到相爱的伊人,那就起身去寻梦吧。从北国开始,带着漫过天际的相思。路过江南,丢弃在那一江春水之中。看看,下游可有浣沙女子将它拾起。于是,我在溪水旁搭起茅屋,开始等候。一天,两天……一个四季,又是一个轮回,我忘记等了多久。反正,岸上的花开又落,我都记住了,甚至是开放的瞬间和凋零的泪水。觅不得江南的柔情,可能,那根本就不属于我吧。骑上我的骏马,哒哒的马蹄踏出了四季的痕迹,记录了所有的曾经。在蹦跑中却陷入命运蛰伏的网,在回忆里流连忘返,在过往里哭泣失落,迷失自己。别人笑,我也笑了,别人哭,我也哭了,而我不知为什么。
篇8:夜悄悄的来,梦轻轻地走的散文
蜷缩在无人的角落,用力地抱紧膝盖。思绪万千,全是关于悲痛凄凉的,又无从形容,更是道不明白。只是让眼泪,让眼泪一直无声无息地划过脸颊,在黑暗里淹没。
朦胧地看着世界,世界也轻蔑地看着我。渺小只如一粒灰尘,在他世界的我。沮丧地转头,拖着沉重的步伐。在大雨滂沱的夜,泥泞中跌倒,爬起,爬起,跌倒,到失去知觉。只依稀记得,前方,有一点光亮,那是我要去的地方。就这样走着,累了,也倦了。孤单却如影而行,永远地张开双臂将我拥进她冰冷的怀中。很多次,欲言,话到嘴边又咽下。好想告诉她,让她离去,我还要寻找我的梦。可是,她迷离地双眼让我不敢直视。在她的双眸之中,好像在询问:你的梦?然后又轻蔑地笑了笑:你还有梦吗?
是的。我还有梦吗?
风悄悄的来,席卷着梦,又悄悄在我寻找的路上离去。
时间啊!要不要停一停,不要走得那么急切,我已一无所有,还要从我這索取些什么?青春吗?可它早就在学会颓废的时候就离我而去,就连努力与坚持都不复存在。我还剩些什么值得你想念,难到是回首?
夜悄悄的来,梦轻轻地走,在我还在少不更事的时候;夜悄悄的来,梦轻轻地走,在我放纵自己开始;夜悄悄的来,梦轻轻地走,在我还执迷不悔的当下。悄无声息。
★ 接母-散文
★ 米的散文
★ 悠悠母亲情散文
★ 愿还有来散文
★ 来喝一杯散文
★ 经典散文:梦
★ 两碗面条小学作文
★ 缘来如此散文
★ 缘来缘又去散文
★ 幸福来敲门散文
梦母来借两碗米散文(推荐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