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冬的诗句 精选

时间:2022-12-06 05:58:38 作者:nako酱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nako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关于立冬的诗句 精选,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关于立冬的诗句 精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立冬后诗句

立冬后诗句(精选80句)

1、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早梅》

2、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洪升《雪望》

3、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

4、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5、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大须《暮雪》

6、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王十朋《红梅》

7、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柳宗元《早梅》

8、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张道洽《岭梅》

9、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李世民《元日》

10、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崔道融《梅花》

11、催了开时催谢时。――刘克庄《长相思・惜梅》

12、银河宛转三千曲。――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13、好睡慵开莫厌迟。――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14、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15、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何逊《咏早梅》

16、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李白《独不见》

17、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张炎《疏影・梅影》

18、曾把芳心深相许。――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19、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陆薄度鸷紫伞っ贰

20、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21、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唐寅《画鸡》

22、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23、夜阑风细得香迟。――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24、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25、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陆游《落梅》

26、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7、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28、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29、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30、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李白《子夜吴歌・冬歌》

31、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李白《清平乐・画堂晨起》

32、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33、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刘克庄《落梅》

34、六花时时飘,集我车上毡。――陆文圭《宿迁道中遇雪》

35、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36、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陆游《朝中措・梅》

37、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38、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39、雪残风信,悠扬春消息。――晏几道《六么令・雪残风信》

40、遥怜花可可,梦依依。――姜夔《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41、素面翻嫌粉穑洗妆不褪唇红。――苏轼《西江月・梅花》

4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3、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绩。――孙道绚《滴滴金・梅》

44、斜横花树小,浸愁漪。――姜夔《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45、问江路梅花开也未。――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46、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王沂孙《天香・咏龙涎香》

47、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48、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

49、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张先《千秋岁・数声_》

50、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李商隐《对雪二首》

51、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52、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王沂孙《高阳台・残萼梅酸》

53、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54、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辛弃疾《念奴娇・梅》

55、还惊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张炎《疏影・梅影》

56、莫道伤高恨远,付与临风笛。――晏几道《六么令・雪残风信》

57、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58、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59、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60、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61、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6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3、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64、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史达祖《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65、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66、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67、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李纲《念奴娇・宪宗平淮西》

68、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6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0、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高m《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71、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72、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73、梅粉堆阶慵不扫,等闲过却初春。――吴翌凤《临江仙・客睡厌听深夜雨》

74、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75、芦洲一夜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毛文锡《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

76、但恐舞、一帘胡蝶,玉龙吹又杳。――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77、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78、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79、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80、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篇2:立冬诗句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篇3:立冬诗句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篇4:立冬诗句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论语·阳货》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何言:说过什么?

四时:四季。

行:运行。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滋生。

——《左传·昭公四年》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释疾文·悲夫》

——唐·卢照邻

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

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

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

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立冬日野外行吟》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立冬闻雷》苏辙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

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

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日作》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程公许

金鲫鱼犹涵藻涧,玉蕤香未破梅花。

人生转眼皆泡幻,勘破须饶老作家。

《立冬夜舟中作》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立冬》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篇5:立冬诗句

——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宋·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篇6:立冬诗句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立冬闻雷》

——宋·苏辙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篇7:立冬经典诗句

关于立冬经典诗句

1、《冬十日》

三国: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鹍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立冬夜舟中作》

宋代: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3、《冬景》

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立冬即事》

宋代: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5、《立冬》

宋代: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6、《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宋代: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7、《立冬》

明代: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8、《立冬》

唐代: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9、《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代: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10、《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代: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篇8:立冬诗句及立冬习俗

一、立冬诗句

《十一月十八日作会限韵二首其一》

明代:湛若水

立冬之后冬之先,病骨偏宜爱日天。

喜把新诗酬酒伴,从看好景到新年。

人苦几番忧大暵,谁将只手挽天泉。

诸公不作商霖雨,留滞周南秀句传。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

《九月十八日立冬》

清代:弘历

闰月催时序,秋深早立冬。

候风因验政,辨日每占农。

人迹霜华重,山峦黛色浓。

园林零落尽,徙倚眄苍松。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晚菊其一》

明代:屈大均

岂为尊无绿,黄花不肯开。

暖随重九过,寒待立冬来。

叶赪愁霜染,葩香爱雪催。

稀疏难饱食,看杀在莓苔。

最晚的菊,开在立冬之时。

《寒苦谣》

魏晋:夏侯湛

惟立冬之初夜,天惨懔以降寒。

霜皑皑怪被庭,冰溏瀩于井干。

草槭槭以疏叶,木萧萧以零残。

松陨叶于翠条,竹摧柯于绿竿。

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岁晚倚栏》

宋代:冯伯规

倏忽秋又尽,明朝恰立冬。

细倾碧潋滟,喜对白芙蓉。

问信迟宾雁,催寒有响蛩。

暝烟都不见,闻得望口钟。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十月十日立冬》

宋代:周南

立冬前一夕,聒地起寒风。

律吕看交会,衣裳出褚中。

骭疡时作尰,怀抱岁将终。

汗手汙牙笔,晴檐共秃翁。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

《九月二十八日,济上作》

元代:范梈

昨日立冬雨,内河中夜雷。

晨兴犹未定,震惧忽如摧。

衰柳并寒在,早梅何处开?

饥年方禁酿,不饮称无才。

立冬则有吃水饺的风俗。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朝天曲立冬》

明代:黄淮

晓风啸空,报道冬初动。

萧萧败叶响寒丛,鸳瓦霜华冻。

兽炭炉围羊羔酒,共醉笙歌锦帐中。

病翁固穷,冷落了梅花梦。

天文学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按照气候学划分,我国要推迟20天左右才入冬。一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

二、立冬习俗

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

《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

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

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

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

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冬泳

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拜师

冬季里,好多村庄都举行拜师活动,是学生拜望老师的季节。入冬后城镇乡村学校的学董(学校管理人员),领上家长和学生,端上方盘(盘中放四碟菜、一壶酒、一只酒杯),提着果品和点心到学校去慰问老师,叫做“拜师”。

有些老师人家,在立冬或冬至这天,像过大事一样,设宴招待前来拜师的学生。在庭房挂孔子像,上书“大哉至圣先师孔子”。学生在孔子像前行脆拜礼,口念:“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未有孔子,孔子以后孰如孔子!”然后学生向老师请安,礼毕,学生分头在老师家中做一些家务活。

冬学

冬天夜里最长,而且又是农闲季节,在这个季节办“冬学”是的时间。

冬学非正规教育,有各种性质:如“识字班”,招收成年男女,目的在于扫盲;“训练班”招收有一定专长的人,进行专业知识训练,培养人材;“普通_”主要提高文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冬学的校址,多设在庙宇或公房里。教员主要聘请本村或外村里人承担,适当的给予报酬。

祭祖祭天

旧时,立冬这天,人们还要举行祭祖祭天的活动。即便再忙的农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杀鸡宰羊,准备时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祭祀苍天,感谢上天恩赐的丰年,并祈求上天赐给来岁风调雨顺;而祭祀仪式后的酒食也可让辛苦一年的农人,好好犒赏一下自己。

烧香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吃饺子

北方有立冬吃饺子的风俗。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代人延续着这一古***俗。

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

篇9:立冬的诗句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立冬》

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宋】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诗句及立冬习俗

描写立冬节气优美诗句鉴赏

古人关于立冬落叶的古诗句精选

立冬祝福语简短

立冬问候语

立冬组诗

立冬作文

立冬 文案

立冬古诗

立冬短信

关于立冬的诗句 精选(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关于立冬的诗句 精选,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