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花园里的小精灵》

时间:2022-12-06 06:13:38 作者:姜片就是大间谍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姜片就是大间谍”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中班科学活动:《花园里的小精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班科学活动:《花园里的小精灵》,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中班科学活动:《花园里的小精灵》

中班科学活动:《花园里的小精灵》

设计意图

昆虫在生活中幼儿接触的并不多,对动植物之间的关联并不了解。本次活动由故事引出植物的动物朋友,让幼儿对生命之间的关联有一个具体有生动的感知。故事中“蚯蚓、蜜蜂”对植物生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两个角色的出现引发了幼儿的猜想和探索的欲望,从而也激发了幼儿对动植物之间奇妙的关联产生探索的兴趣。在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在五彩斑斓的画面寻找其中“小精灵”,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初步萌发了幼儿的生态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昆虫对植物的帮助,感受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联。

2、对动植物之间奇妙的关联产生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自制PPT。

2、幼儿用书第3册第14~21页。

3、语言CD(《小桃树的秘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产生对动植物关联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愿望。

活动难点:感受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联。

活动过程

(一)小桃树的秘密。

1、倾听故事《小桃树的秘密》,初步了解昆虫和植物的关系。

(1)小桃树生病了吗?她的样子是怎样的?心里又是怎么样的?

(2)小桃树的好朋友有哪些

(3)对了,小猴、小兔、小鸟都是小桃树的好朋友,他们每天都要来看望小桃树,和小桃树做游戏,所以小桃树发生的一切事情,都逃不过小动物的眼睛。

(4)小猴发现小桃树“病”了以后,他认为是谁伤害了小桃树?(蜜蜂、蚯蚓。)

(5)谁来为小桃树看病了?(啄木鸟。)

(6)啄木鸟来了,他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幼儿自由回答。)

(7)蜜蜂和蚯蚓为小桃树做了什么?

(8)蜜蜂采了蜜和花粉回去做什么?

(9)桃树和花草们为什么要感谢他们?

2、教师小结:原来蚯蚓在土里钻来钻去是帮小桃树松土,蜜蜂在花上飞来飞去采花蜜的时候也给小桃树传了花粉,没有他们的帮助小桃树可能还不能结出桃子呢。

(二)花园里的精灵。

1、观察幼儿用书第3册第20~21页,找一找花园里的精灵。

(1)花园里有谁?(请幼儿用红笔圈画出来,并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2)你知道花园里还有谁?

2、讨论花园里发生的事情。

(1)你知道哪些是植物的好朋友?它们会帮植物做什么?

(2)要是你在花园里,你愿意做谁?

3、教师小结:花园里有许多像蚯蚓和蜜蜂一样的小精灵,虽然它们个子很小,但它们是植物的朋友,小朋友要保护有益的昆虫。

篇2:中班科学:颜色小精灵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受颜色,体验玩色的乐趣。2、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环境创设:教具:两个有清水的瓶子,一个盖内附有颜料(红、黄、蓝),红、黄、蓝色管状颜料(备用)         学具:人手两个盛有清水的瓶子,一个盖内没有颜色、一个附有颜料; 重点难点:体验玩色乐趣;感受颜色变化。活动流程:引题激发兴趣——体验色的变化——延伸活动活动过程:一、引题激发兴趣1、师出示内附颜料的瓶子:这里面是什么?什么颜色?2、师变魔术:这里面住着个小精灵,它会变颜色,你们想看吗?师随音乐节奏边唱边摇。3、观察瓶里水的颜色:现在是什么颜色?4、小结:原来瓶里住着个x颜色的小精灵。二、体验色的变化(一)变颜色1、幼儿操作:你们想不想也来变变?那我们一起跟节奏摇摇变变,看看你的瓶里住着什么颜色的小精灵。(1)幼儿随音乐摇动瓶盖中没有颜色的瓶子(2)你变出了什么颜色?怎么变不出呢?——幼儿猜想2、颜色从哪来(1)幼儿随音乐摇动瓶盖中有颜色的瓶子(2)你变出了什么颜色?——探索:怎么这次变出来了呢?瓶里的小精灵到底躲在哪里?         ( 检验两个瓶子的不同之处)分享成果——颜料和水混在一起就变成了有颜色的水,就像两个相亲相爱的好朋友(二)颜色排排队:老师把幼儿交上来的颜色瓶按红黄蓝三色有序排列,请幼儿说说颜色小精灵排队的规律(三) 我喜欢的颜色1、请幼儿说说喜欢刚才变出的颜色吗?还喜欢什么颜色?2、请幼儿选取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瓶盖中挤入颜色,边唱边摇动瓶子,再次感受!

篇3:花园里的小精灵作文

中午吃完饭,我、蔡依辰和黄奕歌带上科学学具袋里的饲养盒到花园捉蜗牛了。

我们三个人跑到楼下的小花园。一开始,我们分头找,没有找到一只蜗牛;又一起找了一圈还是没有找到。正当我们垂头丧气想要回班级的时候,陈昱存和另外三个小伙伴来了。

“你们三个人来花远干什么?”陈昱存问。

“我们来这里捉蜗牛,但没有找到,正要回班级呢!”我回答说。

“怎么会没有呢?”

然后,陈昱存和他的小伙伴把我们带到花坛的一角,说:“这里蜗牛可多了!”一分钟不到,他们就找到了一窝蜗牛。

这一窝蜗牛里面有四只,因为他们的蜗牛太多了,就送我们三只。

当时我们还不知道蚂蚁吃蜗牛,就把四只蚂蚁也放进了饲养盒。结果蚂蚁猛扑蜗牛,最后三只都死了。好可惜,不过也是吸取教训了。

篇4:中班美术活动:《花园里》

中班美术活动:《花园里》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各种材料大胆的进行印画,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2.喜欢参与活动,并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

活动准备

花园图片一幅及幼儿操作的大背景图十张、红、黄、蓝颜料每组一份、印画材料每组一份(积木、萝卜、丝瓜筋、菜根)、音乐:蝴蝶找花

活动过程

(一)欣赏美丽的花园,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天气真好,宝宝们跟着妈妈到花园里去玩一会儿吧。(随着音乐做蝴蝶飞的动作)

2.请幼儿说说在花园里找到了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花。

(二)观察没有花的花园,激发幼儿的想象。

1.师:我们再到这边的花园里来玩玩吧。咦!这个花园里怎么只有叶子没有花呀?怎样使这个花园也变得很美丽呢?

2.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述。

(三)幼儿学习印画的方法。

1.先任选一个印画材料,然后在自己喜欢的颜料里蘸一下,印在花茎上,一朵花就开出来了。

2.请二~三个幼儿上来示范。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大胆选用不同的颜料来印花,指导幼儿边印边说说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花。

2.提醒幼儿保持画面、衣服的整洁。

(五)展示作品,引导幼儿一起欣赏。

1.将幼儿的椅子围成一个大圆,作品贴在椅背上,布置成一个花园。

2.随着音乐一边在花园里跳舞,一边找一找哪一朵花最漂亮,说说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3.小结:宝宝们今天真能干,花园被你们打扮得真漂亮。

篇5:中班音乐活动:魔幻小精灵

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休止。

2、感受ab曲式,并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3、尝试用乐器为乐曲演奏,体验演奏乐趣。

活动重点:感受乐曲休止。

活动难点:尝试用乐器为乐曲演奏。

活动准备:1、故事挂图、小精灵指挥棒

2、cd:《魔幻小精灵》,取拿乐器音乐、录音机

3、乐器:串铃、响板、手鼓

活动过程:

一、     反应游戏,感受乐曲休止。

在行进中,教师敲手鼓,幼儿听到鼓声作出停止的动作。

× × × ×|× 0  0  0 |

走 走 走 走 停

二、欣赏故事。

出示挂图,讲述魔幻小精灵闯难关的故事。

提问:①魔幻小精灵为什么走着走着停下呢?

②魔幻小精灵走几步停下来的?

(引导幼儿理解挂图,熟悉ab曲式及感受休止。)

三、身体乐器演奏。

1、鼓励幼儿运用身体乐器将ab曲式表现出来。

2、随音乐用身体乐器完整演奏。

四、乐器演奏。

1、出示乐器,分辨音色。

2、根据ab曲式特点选择适合的乐器。

3、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拿取乐器,并站好演奏的队    形。

4、幼儿使用乐器演奏:

①分组练习。

②使用乐器演奏乐曲。(重点指导幼儿看教师指挥演奏)

5、播放舒缓音乐,轻轻收放乐器,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表演区:提供音乐cd、指挥棒、乐器、故事挂图,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乐曲,鼓励幼儿大胆演奏。

篇6:中班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⒈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寻找、发现各种小草,并能说出几种常见小草的名字。

⒉了解小草的作用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请家长抽时间带幼儿到草地上观察小草,获得一些草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⒈谈话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大树和花儿把春天打扮得真漂亮,小草也从泥土里钻出来了。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一盆小草。

⒉交流带来的小草

谁来介绍一下你带来的小草,他是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尽量多交流不一样的小草,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重点引导幼儿从小草的根、茎、叶、介绍自己的小草)

二、交流校园里找到的小草

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小草,那等会我们草地上寻找小草。看看有没有我们刚才认识的好吗?

⒉带幼儿到草地上寻找小草。

⒊边寻找、边说一说自己的小草是什么样子的?它叫什么名字?挖出来看一看它的根、茎、叶、花的颜色、形状等特点。(如有不清楚的,老师可以介绍一下),对于幼儿找到的小草,

三、了解小草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⒈了解小草的功能。刚刚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小草,那你知道这些小草有什么用呢?

(1)饲料:刚刚小朋友说了这些小草可以喂小鸡、喂猪等。小草可以当饲料,喂动物吃,

(2)食用:有的草不光动物能吃,我们人类也可以食用。如:草头、荠菜、马兰草等,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有的草能染颜色,像麦草就能染青色(我们吃的青团就是用麦草的汁染出来的。)

(3)净化空气:(可启发幼儿草坪有什么的作用)(美化环境、使空气清新),绿油油的小草不光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保护土壤不流失,使泥土保持湿润。

(4)药用:有的小草还可以做药,如蒲公英、马兰草,鱼腥草就能做药。

⒉了解小草的害处。

师:小草既然这么有用,为什么人们还要锄草呢?(小草和庄稼长在一起,营养都被小草吸收了,庄稼就长不好。)(花园里长了杂草,花园就不美观了。)

小结:草的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和养料,所以,庄稼地或花园里的草多了,就会影响庄稼和花的生长,就要把草锄掉。

四、品尝小草

有些小草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以补充身体里的各种需要,但不是所有的小草都能吃的,所以我们小朋友是不能随便的吃小草,我们找到的这些小草中马兰草是可以吃的,等下请厨房的师傅帮我们做成美味的佳肴,我们一起品尝一下。

篇7:中班科学活动

【活动设计背景】

蔬菜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有气味的菜孩子们都很挑食,所以我特意选《认识洋葱头》生和熟进行计较,尝一尝。让孩子们知道有气味的菜也这么好吃,营养一样的丰富。

【活动目标】

1.认识洋葱头。

2.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感受洋葱头的气味。

【教学重点、难点】

1. 认识洋葱头的形状、颜色、味道。

2. 区分洋葱头生和熟的味道。

【活动准备】

1.菜刀、菜刀板各一个,篮子4个。

2.全班分成4小组,每组一份已经分好的洋葱头,以及各种蔬菜。

3.一份烧熟的“洋葱头炒鸡蛋”。

4.音乐《买菜》。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出现教师手提菜篮从菜市买菜回来,并向幼儿介绍各种菜的名称,最后出示洋葱头,并出示课题。

基本环节:

形状——颜色——味道

1、出示洋葱头,小朋友们你们认识知识什么蔬菜吗?(洋葱头)它是什么颜色呢?(紫红色)请你摸摸看它的表面是什么样的?(圆圆的、滑滑的、亮亮的)

2、下面我们来切洋葱头,看看它是怎样形成的,它是由一片片叶子紧紧包在一起形成的。

3、闻一闻洋葱头有什么味道?(有异味、刺鼻子、刺眼睛)

4、请小朋友一起来品尝《洋葱头炒鸡蛋》,并教育孩子不要挑食,每一样菜都有它丰富的营养。

结束环节:歌曲《买菜》

1. 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

2. 操作活动,剥洋葱头。

延伸环节:各小组相互交流说说每种菜的吃法,有的吃里、有的吃外、有的吃叶、有的吃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认识洋葱头的教学,在整个环节的设计中我按照目标层层递进,通过活动基本达成了我预先设定的目标,在这节课我的教学流程安排我觉得很合理,时间分配也适合中班的教学要求。课的设计比较新颖,幼儿们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所以整节课幼儿学习气氛浓。从认识洋葱头的形状、颜色、味道,然后到从外到内,再到闻一闻,尝一尝。时间安排紧凑,幼儿没有时间去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在操作活动环节每位幼儿都得到了动手动口,相互交流,从而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习惯。但是我觉得延伸环节做的不够理想,达不到课的要求。

篇8:中班科学活动

设计意图:

《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爱跳舞的葡萄干》活动中所需的材料简单:是生活中常见、小朋友爱吃的一些零食;步骤简单,适合幼儿操作;现象易于观察,神奇,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本活动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奇妙。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葡萄在汽水中浮沉的原理。

2、激发对科学游戏的兴趣,并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3、引导幼儿学习科学活动的记录方法。

活动重点及难点:

让幼儿认真观察活动操作及产生的现象,主动地参与活动;让幼儿对最后产生的结果及现象有初步理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对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

2、环境准备:椅子、实验操作台、黑板

3、教具准备:轻音乐、课件、4个小杯子、各种零食、大雪碧4瓶

4、学具准备: 透明小水杯12个、4种不同的零食(QQ糖、花生米、黄豆、葡萄)、幼儿记录表12张、笔12支、托盘12个

活动过程:

一、回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进行导入:

1、试一试: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和重量。

幼儿思考问题(1)比较大小和相应的重量?

(2)属于记录表中的哪种食物?

2、尝一尝:请幼儿尝试一下几种不同食物,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看一看:老师示范将葡萄放在汽水中,让幼儿仔细观察现象。

幼儿思考问题(1)幼儿猜测哪些会和葡萄一样“跳舞”(一会沉一会浮)呢?

(2)引导幼儿与同伴讲述、交流想法。

二、探究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做一做:幼儿实验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2)教师介绍科学实验记录方法。

(3)幼儿实验操作,探索各种食物在汽水中的浮沉,并记录。

2、说一说:实验结果交流与验证

(1)结合实验记录表,与同伴进行实验结果交流。

(2)结合大记录表的统计结果,教师与幼儿进行实验结果验证,帮助幼儿发现汽水里气泡的作用。

三、教师小结: 浮沉现象原理在现实科技中的运用。

活动延伸:

科学区: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探索其他食物(小番茄、李子、蒜头等)会不会也在汽水里跳舞。

中班美术《花园里有什么》

中班科学活动:萝卜

小树和小精灵中班音乐活动策划方案

中班科学活动《雷雨和闪电》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

中班科学活动《认识梯形》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嘟嘟睡不着》

幼儿园中班《春天花园里有什么》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青蛙与蝌蚪》

中班科学活动:《花园里的小精灵》(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班科学活动:《花园里的小精灵》,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