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不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介绍菏泽的书信范文,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介绍菏泽的书信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菏泽旅游景点介绍导游词
水浒好汉城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600余亩,有36院落、72景观、108个景点,是集忠义楼、郓城县衙、晁家庄等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筑群和宋江武校的武术教学与交流,以及狗娃艺术团的.武术、舞蹈及水浒情景剧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观。是山东省十大旅游目的地品牌之一“水浒故里”的核心景区之一。它还是中华古民居博物馆、央视推荐钻石旅游线路、水浒故事的源头景区。
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郓城是全国武术之乡、中国好汉之乡。郓城水浒好汉城景区位于山东省郓城县水浒路西段,是一处集忠义楼、郓城县衙、晁家庄等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筑群和宋江武校的武术教学与交流,以及狗娃艺术团的武术舞蹈、水浒情景剧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观。景区包括忠义楼、郓城县衙、晁家庄、宋江武馆、郓城文庙、郓城酒楼、及时雨茶楼、孙二娘客栈、古筝坊、大刀馆、乌龙院、寅宾馆、明伦堂、明清戏楼等十几个景点。其中,北方传统四合院和浙派、徽派的古代建筑荟萃,雕梁画栋勾心斗角,令人赏心悦目;狗娃的精彩表演和重二百多斤的状元大刀绝技,使人倍感震撼;而深藏在每一栋房屋里的水浒英雄的传奇故事,则令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郓城水浒好汉城预计总投资10.2亿元,整个工程分为四期。
近年来,该景区采用整体搬迁的方式,按照古建筑修复“不改变原貌”的原则,将散落在山西、陕西、浙江、安徽等地民间具有水浒文化特色的元、明、清建筑征集到郓城。现已建成了古城墙、忠义楼、乌龙院、宋江武馆、朱贵酒店、晁氏庄园和狗娃大剧场等一批景点,此外对郓城古县衙、文庙等进行了恢复,景区水浒风格已经显现。另外,水浒好汉城四期工程已经开工,将建设水浒文化中心、水浒客栈、水浒美食街、水浒市井荟、中华武志馆、六艺学堂、枕水人家精品民宿、勾栏瓦肆水浒戏社、水岸闾里-餐饮文娱街等项目。
篇2:菏泽旅游景点介绍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现在言归正传了,我们所在的位置是“花之语”景区。
[概况]“花之语”景区,是通过独具匠心的植物造景,和气派高雅的牡丹广场、气宇轩昂的“花魂”雕塑,来表达人们希望祖国昌盛,生活幸福美好的愿望。“疏林草地”、“层林尽染”、“桂陵柿叶”等景点反映了自然之美,景致迷人,体现了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本景区通过树木、园石、牡丹与游人的交融,实现自然与人、文化与物质的统一和协调,突出了本景区“木石花语”的主题。
两侧是相间而立的银杏树和牡丹园林小品。银杏树干挺拔,被称为“活化石”,也有中国的“国树”之称,秋叶迷人。在两侧对称种植,和花岗岩铺成的迎宾大道相得益彰。牡丹园林小品由牡丹和其它植物组合而成,默默无语,沉静而含蓄,意味幽深。在人们欣赏牡丹美景时,思绪会情不自禁地从眼前的牡丹和园区景色自然而然地延伸到博大精深的牡丹文化。游客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
[牡丹广场]这里是牡丹园中心广场,面积8000平方米。人们驻足其上,不仅能领略到周围现代派的建筑和雕塑带来的震憾和湖光、山水、花香带来的愉悦,而且也能让人在花海人潮的涌动中感悟到“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白居易)产生的文化厚重。
[国花魂]是曹州牡丹园的主雕塑,高16米,直径14米,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工程部设计制作,象征着古老而年轻的菏泽,有着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在新世纪更加充满着勃勃生机。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灯雕相映,更显国花魂牡丹雕塑的英姿。
[文化柱石]由9根石柱组成,每根高9米,直径1米,在每根柱石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反映了菏泽从古至今不同历史阶段的光辉发展历程,记载了渊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所以说,这9根文化柱石浓缩了菏泽的发展历史,请大家逐一欣赏。第二节 “花之韵”景区
[概况]游客朋友们,牡丹又称鹿韭、鼠姑、百两金、木芍药,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作为观赏栽培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她花朵硕大,雍容华贵,是幸福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被誉为“国花天香”、“花中之王”。牡丹被称为“国色天香”,还有一番来历。传说唐明皇为便于杨贵妃观赏牡丹,敕命建造沉香亭,红柱雕栋,八角重檐,花饰彩绘,华丽壮观。一天,唐明皇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问陪臣程正己:“今京都有传唱牡丹者,谁称首?”程正己回答说:“中书舍人李正封,有诗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杨贵妃刚刚起床,也来陪唐明皇赏花,唐明皇转身对杨贵妃说:“你到梳妆镜前饮一紫金盏酒,则正封之诗可见矣!”从此以后杨贵妃和唐明皇都被誉为“国色天香”。现在西安兴庆宫公园沉香亭前花坛上的牡丹,就是从菏泽移植的。
赞美牡丹的诗章可谓汗牛充栋,其中不乏千古传诵之作,但传神和道出牡丹韵味的就是“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了,国色天香不仅是对牡丹的赞美,而且已成为牡丹的代名词被广泛应用。我们来到的“花之韵”景区,就是突出表现了牡丹“国色天香”的主题,本景区主要利用了雷泽湖畔与牡丹广场相对的山体,展现了牡丹倾国倾城,“拔类迈伦”的丰韵。
[国色无双、天香独步]国色无双、天香独步景点名称的由来,是菏泽赵楼村牡丹传人之一赵世学的《牡丹富贵说》,也表达了我们对菏泽牡丹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的敬仰和纪念之情。
游客朋友们,国色无双景观,是大型的牡丹花境,是立体的牡丹观赏区,景点用玉兰和广玉兰为主精心围合的花瓣道路,合欢、鸡爪槭、华山松、红叶李、石楠、火棘和木本绣球等植物做点缀,和下边的两个对称绿篱相对应,使景观富于变化,一年四季有景可观。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牡丹的分类。牡丹分类,有不同的标准,按花期分类,有早花品种、中花品种和晚花品种。早花品种一般在4月15日左右,晚花品种一般在4月26日左右,早、中、晚交替开放,整个花期大约延续25天左右。按花型分类,有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金蕊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荷花台阁型、菊花台阁型和蔷薇台阁型12个花型。按花色分类,有白色、粉色、红色、黄色、紫色、黑色、兰色、绿色、复色九大色系,各色都有自己的名品。
牡丹花大瓣多,色彩淡雅,黄蕊点缀其间,自有雍容丰满的姿态,花朵质地细腻,花瓣的纹路细致,厚薄适度;叶子的脉理停匀,形状色彩,均秀丽可观。最难得的是近根处的木本,在泡松似的木干中抽出几根,透润的枝条,极有风致。自唐代起,就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赞美牡丹的诗词盛极一时,象“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牡丹》)等诗句,都把牡丹放在无与伦比的地位。元代诗人李孝光的《牡丹》诗,很能代表人们对牡丹的赞美之情:“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明朝冯琦的《牡丹》诗,对牡丹的.花王地位有很好的概括:“百宝栏杆护晓寒,沉香亭前若为看。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这些诗词,都反映了牡丹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游客朋友们,这个景点叫天香独步。这里的牡丹采取九级台阶式种植。大家知道,“九”在我们中国是最大的阳数,皇帝称“九五之尊”,天最高有“九重”,数字和花王牡丹的结合,寓意着牡丹在群花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这里搭配种植的腊梅、香荚迷、丁香和玫瑰,都是香花植物,使您漫步在花丛中,通过与牡丹的亲近,花香的萦绕,细细体会天香染衣的感觉。
[插词]“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游客朋友们,自隋唐以来,我国牡丹的发展与时代的脉搏紧紧联系在一起,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形成了“国运昌时牡丹昌”的盛世文化现象。同时呢,曹州牡丹园通过选用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和牡丹精心搭配,创造出一个繁华似锦、歌声荡漾的繁荣太平景象。
在这里,牡丹按照红、白、粉、蓝、紫、黄、绿、黑和复色九大色系,栽植成一朵盛开的牡丹图案,在图案的周围,搭配种植了石楠、海棠,这样的植物配置方法,使牡丹花“占断春光”后,仍然有着优美的景观。第三节 “花之潮”景区
[概况]游客朋友们,我们来到了“花之潮”景区。这里近千亩大田牡丹争奇斗艳,竞相怒放,风姿绰约,展现了“连阡接陌,艳若蒸霞”的壮观场面。唐朝诗人白居易看到牡丹的怒放,畅咏出热烈、奔放、精彩的诗句:“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展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绵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全唐诗中,仅咏牡丹的就占119首,“花中之王”可谓风流占尽。
牡丹花在暮春开放,迟开不争春,引得一片赞美,唐朝诗人皮日休的牡丹诗:“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把牡丹放在无与伦比的地位。唐朝诗人殷文圭的《牡丹》诗:“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菏泽牡丹以“万亩牡丹王国”为景点特色。赏花不能仅观其色,嗅其香,还要把目光聚焦在“奇”、“妙”二字上,如探寻2个稀有品种“黑牡丹”和“绿牡丹”,下面我会带领大家细细欣赏品味。
[梅林石韵]就在这处梅石园里,栽植了近千棵梅花。20多块天然怪石,形态各异,或象形,或传神,或象意,每一块怪石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耐人寻味,给人启发。
[观花楼]这是一座仿明代建筑,落成于1991年。登楼远望,千亩花海尽收眼底。楼下是贵宾接待处,悬挂和收藏大批国家领导人、著名书画家的题词和纪念作品。楼上是牡丹陈列室,集中介绍了菏泽牡丹、芍药珍稀品种、牡丹文化、牡丹交流,以及牡丹花开时节的盛况。观花楼匾额是现代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刘炳森所题
篇3:菏泽旅游景点介绍导游词
孙膑旅游城坐落在鄄城县东北20公里处的宋楼乡境内,占地978亩。
孙膑旅游城原有景点为亿城寺、孙膑墓、羊左合葬墓、荆轲墓等。
亿城寺:孙膑晚年隐居孙花园(寺南0.5公里),齐王念其功高,常派人前去看望,为安置其食宿,于村北建驿城一座。孙膑死后,葬于驿城前,并改驿城为“仪城”。魏晋时期佛教传入鄄城,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在仪城旧城建寺,取“亿”安静之意名为“亿城寺”。寺旁有春秋义士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和荆轲之墓,取其义士之意,故又名“义城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该寺,
据《重修亿城寺碑记》载:该寺占地400亩,建有大佛殿、藏经阁、祖师殿、伽蓝殿、四大天王殿等五大殿,佛像万余尊,僧众千余人。1929年又重修一次,1946年土改时该寺被拆,现仅有其遗址。
孙膑墓:孙膑归隐故乡孙花园,死后葬于村北。明代,墓被黄河泥沙淤埋地下。1990年在村北向阳河东岸出土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亿城寺墓碑一块,上刻“膑墓址深邃”,经专家多方考证,确定孙膑墓址在此。孙氏族人重修坟莹,墓丘直径8米,封土高5米,四周砌以围石,墓前树碑一栋,篆书“孙膑墓”,墓前有石香炉。墓地面积600平方米,四周砌1米高青砖花墙,内植翠柏12株。
羊左合葬墓:封土直径3米,高2米,墓室结构不详。墓前有清嘉庆十四年(18)所立“范县古义士左伯桃表墓碑”,碑高170厘米,宽46厘米,厚20厘米,方头抹角。碑阴无字,碑阳有碑文,记载了立碑时间、经过及羊左全交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燕国人羊角哀、左伯桃同往楚国求职,行至鄄邑,忽遇雨雪,盘费将尽,仅够一人生存,左伯桃将食物、银两给羊角哀,让其前往楚国,自己留此等候。羊至楚国做了上大夫,后至鄄邑寻找左伯桃,而左已因冻饿死在一树洞中。羊遂拔剑自刎,随人将羊、左二人合葬一墓。羊左全交的故事,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
1995年10月,孙膑旅游城正式开工奠基,现已完成围墙、起伏地形、道路硬化、部分绿化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相继建成了圆融桥、圆融湖,完成了天王殿、圆通殿、放生池、孙膑纪念馆主体工程建设,药师殿正在建设中。
圆融桥:位于旅游城入口处,横卧向阳河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西南东北走向,总长158米,宽12米。
圆融湖:位于旅游城腹部,由东西两块水面组成,中有玉带桥相连,占地50亩。
天王殿:为5间单檐歇山式仿古建筑,长21米,进深9米,高9米,为圆融禅寺主体工程之一。
圆通殿:为5间单檐歇山式仿古建筑,为圆融禅寺主体工程之一。
放生池:位于圆融禅寺正前方,为半圆形水池,占地300平方米。
孙膑纪念馆:位于旅游城西部,该馆为重檐串尖屋顶式建筑,长宽各30米,高20米,飞檐半拱青琉璃瓦顶,为孙膑纪念区主体工程。
篇4:菏泽旅游景点介绍导游词
菏泽,山东省地级市,中国牡丹之都,古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下面是关于菏泽的名胜古迹导游词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菏泽的名胜古迹导游词
孙膑旅游城坐落在鄄城县东北20公里处的宋楼乡境内,占地978亩。
孙膑旅游城原有景点为亿城寺、孙膑墓、羊左合葬墓、荆轲墓等。
亿城寺:孙膑晚年隐居孙花园(寺南0.5公里),齐王念其功高,常派人前去看望,为安置其食宿,于村北建驿城一座。孙膑死后,葬于驿城前,并改驿城为“仪城”。魏晋时期佛教传入鄄城,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在仪城旧城建寺,取“亿”安静之意名为“亿城寺”。寺旁有春秋义士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和荆轲之墓,取其义士之意,故又名“义城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该寺,
据《重修亿城寺碑记》载:该寺占地400亩,建有大佛殿、藏经阁、祖师殿、伽蓝殿、四大天王殿等五大殿,佛像万余尊,僧众千余人。1929年又重修一次,1946年土改时该寺被拆,现仅有其遗址。
孙膑墓:孙膑归隐故乡孙花园,死后葬于村北。明代,墓被黄河泥沙淤埋地下。1990年在村北向阳河东岸出土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亿城寺墓碑一块,上刻“膑墓址深邃”,经专家多方考证,确定孙膑墓址在此。孙氏族人重修坟莹,墓丘直径8米,封土高5米,四周砌以围石,墓前树碑一栋,篆书“孙膑墓”,墓前有石香炉。墓地面积600平方米,四周砌1米高青砖花墙,内植翠柏12株。
羊左合葬墓:封土直径3米,高2米,墓室结构不详。墓前有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所立“范县古义士左伯桃表墓碑”,碑高170厘米,宽46厘米,厚20厘米,方头抹角。碑阴无字,碑阳有碑文,记载了立碑时间、经过及羊左全交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燕国人羊角哀、左伯桃同往楚国求职,行至鄄邑,忽遇雨雪,盘费将尽,仅够一人生存,左伯桃将食物、银两给羊角哀,让其前往楚国,自己留此等候。羊至楚国做了上大夫,后至鄄邑寻找左伯桃,而左已因冻饿死在一树洞中。羊遂拔剑自刎,随人将羊、左二人合葬一墓。羊左全交的故事,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
1995年10月,孙膑旅游城正式开工奠基,现已完成围墙、起伏地形、道路硬化、部分绿化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相继建成了圆融桥、圆融湖,完成了天王殿、圆通殿、放生池、孙膑纪念馆主体工程建设,药师殿正在建设中。
圆融桥:位于旅游城入口处,横卧向阳河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西南东北走向,总长158米,宽12米。
圆融湖:位于旅游城腹部,由东西两块水面组成,中有玉带桥相连,占地50亩。
天王殿:为5间单檐歇山式仿古建筑,长21米,进深9米,高9米,为圆融禅寺主体工程之一。
圆通殿:为5间单檐歇山式仿古建筑,为圆融禅寺主体工程之一。
放生池:位于圆融禅寺正前方,为半圆形水池,占地300平方米。
孙膑纪念馆:位于旅游城西部,该馆为重檐串尖屋顶式建筑,长宽各30米,高20米,飞檐半拱青琉璃瓦顶,为孙膑纪念区主体工程。
菏泽的名胜古迹导游词
水浒好汉城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600余亩,有36院落、72景观、108个景点,是集忠义楼、郓城县衙、晁家庄等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筑群和宋江武校的武术教学与交流,以及狗娃艺术团的武术、舞蹈及水浒情景剧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观。是山东省十大旅游目的地品牌之一“水浒故里”的核心景区之一。它还是中华古民居博物馆、央视推荐钻石旅游线路、水浒故事的源头景区。
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郓城是全国武术之乡、中国好汉之乡。郓城水浒好汉城景区位于山东省郓城县水浒路西段,是一处集忠义楼、郓城县衙、晁家庄等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筑群和宋江武校的武术教学与交流,以及狗娃艺术团的武术舞蹈、水浒情景剧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观。景区包括忠义楼、郓城县衙、晁家庄、宋江武馆、郓城文庙、郓城酒楼、及时雨茶楼、孙二娘客栈、古筝坊、大刀馆、乌龙院、寅宾馆、明伦堂、明清戏楼等十几个景点。其中,北方传统四合院和浙派、徽派的古代建筑荟萃,雕梁画栋勾心斗角,令人赏心悦目;狗娃的精彩表演和重二百多斤的状元大刀绝技,使人倍感震撼;而深藏在每一栋房屋里的水浒英雄的传奇故事,则令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郓城水浒好汉城预计总投资10.2亿元,整个工程分为四期。
近年来,该景区采用整体搬迁的方式,按照古建筑修复“不改变原貌”的原则,将散落在山西、陕西、浙江、安徽等地民间具有水浒文化特色的元、明、清建筑征集到郓城。现已建成了古城墙、忠义楼、乌龙院、宋江武馆、朱贵酒店、晁氏庄园和狗娃大剧场等一批景点,此外对郓城古县衙、文庙等进行了恢复,景区水浒风格已经显现。另外,水浒好汉城四期工程已经开工,将建设水浒文化中心、水浒客栈、水浒美食街、水浒市井荟、中华武志馆、六艺学堂、枕水人家精品民宿、勾栏瓦肆水浒戏社、水岸闾里-餐饮文娱街等项目。
篇5:菏泽旅游景点介绍导游词
曹州牡丹园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民北路,是在清道光年间的赵氏园、桑篱园,和创于明代的毛花园,以及当时的铁藜寨花园、大春家花园、军门花园等明清以来风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几处牡丹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菏泽因古称曹州,故称曹州,曹州牡丹园面积1600亩,牡丹品种1237个,牡丹总量达到80万株,芍药品种600多个,其他乔、灌木、地被植物共计200余种。曹州牡丹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菏泽牡丹栽培已有近千年历史,在中国牡丹发展史上,长盛明、清两代,管领风骚500余年 。它是在明清以来风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几处牡丹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清道光年间的赵氏园、桑篱园,创于明代的毛花园,以及当时的铁藜寨花园、大春家花园、军门花园等。
重建
解放后重建,1959年,赵楼、李集、何楼分别建立了牡丹园,连成一方,形成了牡丹生产和观赏中心。1982年,政府拨专款统一规划,重新布局,将三个牡丹园合为一体,建南、北两座仿明建筑样式的牌坊门楼,高达十余米。檐出角翘,雕花彩绘,金碧辉煌,既敞朗宏伟,又古朴典雅。门坊正中的“凤凰戏牡丹”彩色图案下,悬挂着一块灿灿闪光的鎏金横匾,上书“曹州牡丹园”,是著名书法家舒同所题。
花园内有三个观赏区,若干观赏点,每区各成体系,形成园中园。“观花楼”、“天香阁”是园内主体建筑,新颖别致,古朴典雅,登楼眺望,园中景色尽收眼底。
改建
开始进行改建。曹州牡丹园是目前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园。南大门以内为西观赏区,以原来的赵楼花园为基础。这里除大片牡丹外,还有松柏编制的鸟兽、人物和牌坊;有现代化的温室,有供游人食宿和举办各种展览用的仿明代建筑――观花楼。园中专门开辟了紫牡丹和白牡丹观赏区,葛巾、玉版两个花仙的塑像,身披朝霞,红妆素裹,使人看了葛巾、玉版这两种名贵的牡丹花,可以看到牡丹仙子的造像。北大门以内为北观赏区,以原来李集的花园为基础,除有大面积的牡丹、芍药外,还建有现代化的大型暖房及中国园林式的院落。园中心,垂柳掩映下有一座花亭,可供游人小憩,领略园内风光。
4月9日,曹州牡丹园提升改造工程完成,举行开园仪式。曹州牡丹园成功实现了她华丽的转身。经过9个月的`提升改造,牡丹园面积由700亩扩大到1600亩,牡丹总量达到80万株,品种1000多个,种植面积达到600余亩。园内景点从4个增加到39个。新建了牡丹传奇、十二花神、芍药台、世界国花园、国风院等12大景区,同时建设了国内领先水平、全自动控温、控湿的牡丹温室,使国内外来宾365天都可观赏到盛开的牡丹。
3月,曹州牡丹园国花魂雕塑换“新颜” ,园内增加2000多米围栏,增2万多株晚花牡丹与几千株荷包牡丹。
现状
工程自207月中旬开工,共调运土方40万方,新增植牡丹20余万株,栽种各类乔、灌木34700 多棵,种植地被植物29万多平方米,铺设园内道路1.6万米、6万平方米,铺设给、排水管道2万多米,砌筑排水沟6000米,同时完成了国花魂雕塑复新、国花门改造、古建筑维修等工程。这次牡丹园提升改造拆迁涉及5个行政村,143户居民房屋、438户土地,共拆迁房屋25229.65平方米,温室大棚101个,工厂、企业12家,整体搬迁村庄1个。
菏泽政府加快牡丹园现代化建设,投资数亿元,在牡丹园中修建了现代化的温室和中国园林式的院落。暖房内催开的牡丹每年在春节前夕都运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等地举行展销。
1992年3月菏泽市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牡丹花会,迎来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至4月16日已成功举办二十一届,累计共接待中外游客3600多万人次,有570多位中央、国家部委的领导人到菏泽视察。
现状
工程自2010年7月中旬开工,共调运土方40万方,新增植牡丹20余万株,栽种各类乔、灌木34700 多棵,种植地被植物29万多平方米,铺设园内道路1.6万米、6万平方米,铺设给、排水管道2万多米,砌筑排水沟6000米,同时完成了国花魂雕塑复新、国花门改造、古建筑维修等工程。这次牡丹园提升改造拆迁涉及5个行政村,143户居民房屋、438户土地,共拆迁房屋25229.65平方米,温室大棚101个,工厂、企业12家,整体搬迁村庄1个。
菏泽政府加快牡丹园现代化建设,投资数亿元,在牡丹园中修建了现代化的温室和中国园林式的院落。暖房内催开的牡丹每年在春节前夕都运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等地举行展销。
1992年3月菏泽市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牡丹花会,迎来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至204月16日已成功举办二十一届,累计共接待中外游客3600多万人次,有570多位中央、国家部委的领导人到菏泽视察。
篇6:书信介绍
交流方式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动方式来进行。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使用到一系列的应用文,如传统的书信、名片、柬贴、启事、题诗题词、对对联等,现代的如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等。这些应用写作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内容,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如“阳气极於上,阴信萌乎下。”(扬雄:《太玄经·应》);另外,“信”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不论是托人捎的口信,还是通过邮差邮递的书信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一是有运用文字述说事情原委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二是具备相应的书写工具;三是有人进行传递。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受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科技不断进步,又相继出现了电话、电报、邮寄录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预见,未来电子邮件这一新兴的手段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在进行重新建构,书信的运用除传统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个新的发展动向便是原先私函类中因为个人需要而向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知名学者等个人所发的事务性的信件,这一类信件的使用量逐渐增多,值得注意。我们将其称为个人公文。
另外,在古代书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它不仅仅传达着国与国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传递着人们思想的情怀(对家乡父老、对爱人、对朋友...)。还起到了报平安的深层含义。
古今含义
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晋书·陆机传》:“我家绝无书信,汝能齎书取消息不?”
《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臣累遣书信唤 法亮渡,乞白服相见。”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一日,公厅肃客,有急足声。喏云:某知州府有书信,今且往某州下书,回途却请回信。”
2、指信札。
唐王驾《古意》诗:“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冰心《晚晴集·空巢》:“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
简称书信为“信”,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写材料演变等原因,书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下面略举数端。
手书、家信 、使函 、寸简
信件还可分为许多种类,如公函、私信、便函、手书、家信、情书等等。
篇7:书信介绍
现将手书、家信、短信、便函的别称略加介绍。
手书
手书是亲手写的信。相对含有重视、真实非假冒等意味在内,所以常区别于一般书信别称。
如《汉书·薛宣传》:“冯翊敬重令,又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
“暴章”即揭露。“手书还称“亲笔信”、“手札”、“手翰”、“手启”、“手柬”、“手笔”、“手记”、“手帖”、“尺墨”等等。
举例如下:
手札: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诗:“手礼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
手翰: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是以前状,辄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
手启:《三国演义》第三十六:“(程昱)待徐母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启。徐母亦作手启答之。”
手柬:明代沈德符《野获编·台省·房心宇侍御》:“房念众咻不止,其势且孤,乃尽出二给事先后托请诸手柬呈上览。”
尺墨:《翰苑新书·戴象麓(上赣州周府判启)》:“编摩尺墨,披沥寸丹。”
手笔:亲手写的或画的东西叫手笔。因此亲笔信也叫手笔。刘禹锡《上杜司徒启》:“近本州徐使君至,奉手书一函。”
手记、手帖:亲自写的文章、书信之类称“手帖”;亲笔写的笔记、日记、书信称“手记”。如明代张居正《与蓟镇督抚书》:“昨偶因赵帅,以李自馨手帖见寄。”鲁迅小说《伤逝》副题为“涓生手记”。
家信
家信指家里来的信或外出后寄给家里的信。家信也称“家书”、“家禀”、“家问”、“家报”、“乡书”、“乡信”、“竹报平安”、“锦字”、“锦书”、“锦文”、“锦中书”、“锦字书”、“黄犬音”、“大书”等等。
“家票”在前文郭沫若的信中已经举过,其余举例如下:
家书:宋赵抃(bian音变)《闻岭外寇梗》诗:“家书万倍金难得,远梦干回路不知。”
家问:《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期今日,得通家问,伏纸呜咽,言不宣心。”
家报:李渔《蜃中楼·传书》:“奴家还有一封家报,你可差个的当的差役,投到洞庭龙官。”
乡书: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哭舍妹》:“乡书甫启读末终,涕泪藉嫌素中。”
乡信:指家乡人或家人的来信,但多指后者。唐刘长卿《同诸公登楼》诗:“北望无乡信,车游滞客行。”
竹报平安:唐代段成式《酉阳杂组续集·支植下》说:“卫公(即唐代宰相李德裕)言北都(即太原)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即主管寺内事务的僧人)每日竹报平安。”后来,就以“竹报平安”代称平安家信,也简称“竹报”。如宋人韩元吉《水调歌头·席上次韵王德和》词:“无客问生死,有竹报平安。”
锦字:即用锦织成的字,源于一个凄惋的故事。《晋书·窦滔妻苏氏传》载:“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惠,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放)流沙(沙漠),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三百四十字,文多不录。”后来就把妻子寄给丈夫的信称“锦字”。如范成大《道中》诗:“客愁无锦字,乡信有灯花。”锦字也称“锦字书”、“锦文”、“锦书”、“锦中书”。
锦字书:李白《久别离》诗:“别来几春末还家,玉窗又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磋。
锦文:冯梦龙《挂枝儿·耐心》:“锦文织就,薄幸回颜。”薄幸,犹冤家,旧时女子对意中人的呢称。
锦书:唐人刘兼《征妇怨》诗:“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锦中书:唐耿湋(wei音围)《古意》诗:“叶下统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
黄犬音:典故出《晋书·陆机传》。西晋文学家陆机是吴郡吴县(今上海松江)人。养有一个很好的狗,取名黄耳,他曾在当时的首都洛阳羁留,很久没有得到家信,十分惦念,一日他笑着对狗说:“我家绝无书信,你能送信不能?”黄耳摇尾作声,表示可以。于是陆机写信用竹简装,系到狗颈上。狗向南寻路到家,取了回信又送回洛阳。后来就用“黄耳”或“黄犬”代指信使,用“黄犬音”借指家信。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用黄犬音,难传红叶诗。” 黄犬音也称“犬书”。如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待:“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鹤病“即妻子生病。
便函
便函是机关团体发出的形式比较简便、非正式公文的信件,从前也叫“札字”。
如《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陈木南写了个札字,叫长随拿到国公府向徐九公子借了二百两银子。”
寸简
寸简就是简短的信,也称为“寸笺”、“寸纸”、“寸楮”、“寸札”、“寸函”、“片札”。有时还用这些代称,谦指自己发出的书信。兹举几例:
寸简:夏曾佑《送汪毅白》诗:“千古心期凭寸简,九州容易入斜曛。”“心期”指期望、心愿。“曛”(xun音熏)意为昏黑。
寸笺:鲁迅《书信集·致高良富子》:“特上寸笺,以申谢悃。”悃(kun音捆),即真心诚意。
寸纸:秋瑾《念奴娇·寄闺珵妹》词:“别绪千丝,离恨万缕,寸纸应难剖。“
寸楮:太平天国罗大纲《致英使书》:“今藉羽便,特修寸楮。”
寸札:清人吴下阿蒙《断袖篇·琴书》:“倘得机缘,寸札相招。
寸函: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晚间曾寄寸函,夜里又做一篇。
书信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在没有电报、电话等现代化通讯工具之前,更加显得重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诗),
“忽得远书看百遍,眼昏自起剔残灯”(宋代诗人刘克庄《和仲弟二绝》诗)。这些诗句道出了人们对书信的重视程度。因此,在文人墨客的如椽大笔挥洒之下,众多的书信别称,应运而生。
书信函
书信:现代一般叫信或信件,但古时更多的称之为“书”。古代的“信”指信使,即送信的人,书才是信件。因此用“书”字组成的书信的别称要比信字多得多。
书问:“问”字有音信、问候、告诉等含义。所以“书问”就是书信。如鲁迅《致许寿裳》的信写道:“在京各公,弟虽多旧识,但久不通书问,殊无可托也。”
书邮:宋代范成大诗云:“堆案书邮少,登门刺字稀。”
书呈:《水游传》第二回:“写了一封书呈,却使高俅送去。”
书记:书记现代多指政党或团体中各级组织负责人,但在古时多指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或书信、文字等。宋代人曾巩《福州回曾侍中状》:“虽有心诚向往之勤,而无书记候问之礼。”
八行、八行书:古时信笺每页多为八行,所以称书信为“八行”或“八行书”。李渔《意中缘·悟诈》:“八行代我传心事。”北齐人邢邰《齐韦道逊晚春宴》诗囚:“谁能干里外,独寄八行书。”
书筒:书筒本指藏书信的邮筒,被用来代指书信。如宋代人赵蕃《呈季承》诗云:“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书题:“题”也作书牍讲。《释名·释书契》说:“书牍称题。”所以书题就是书信。如《南史·周山图传》:“(周山图》于书题甚拙,谨直少言,不尝说人缺长。”
书子:这是书信的口头称呼。如《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那日贾政的家人回家,呈上书子。”
青鸟书:青鸟是传说中的神鸟。《山海经·西山经》中说,三危之山上住着三只青鸟,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为西王母取食和送信。《艺文类聚》引旧题班固《汉武故事》说:“七月七日,上(指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两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后人就称信使为“青鸟”或“青鸟使”,书信为“青鸟书”。如王实甫《四块玉》套曲:“又不见青鸟书来,黄犬音乖。每日家病恹恹懒去傍妆台。”李商隐更有“青鸟殷勤为探看”的名句。
函
函:函本指封套,一封信叫一函,。—套书也叫一函。后来就用函指书信。如晋代傅玄《傅于》:“(曹操)授晔(即刘晔)以心腹之任。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耳。”
函片:也指信件。如孙中山《致王子匡函》:“得读致蘅兄函片,敬悉一切。”
信函、函书、书函:这三个书信别称一目了然,不用多说。
简札族柬
简:本指战国至魏晋时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板。竹片叫简,木板叫札或牍,统称为简。这些都用作书信的称呼,后来书写材料虽有变化,而这些称呼却沿用下来,如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辱致来简,受赐无量。”此外还有“信简”、“书简”、“简书”、“简牍”、“简札”、“简贴”、“手简”、“手毕”、“书牍”、“竿牍”、“函牍”、“信札”、“函札”、“书札”、“柬帖”、“函柬”等,也都是书信的称呼。
信简:柯岩《奇异的书简》:“因此我就养成了这种爱好:读信。读自己以及社会允许我读的一切信简。”
简书、书简:此二者泛指文书、信札。如萧乾的《未带地图的女人》:“有从延安或从敌后寄来的文章,也有报告行踪的作家书简。
简牍:如鲁迅《致李秉中》信:“来信令我作书再催并介绍,今写则写矣,附上,但即令见面,恐其不得要领,仍又与未见无异,„„况我不善简牍,不能做宛转动听之言哉!”
简帖:苏轼《与张元明书》:“适在院中得王郎简帖如此,今封呈,切告辍忙一往。”
手筒、手毕: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予淳熙末还朝,则朝士乃以小纸高四五寸,阔尺余相往来,谓之手简。”手简也叫手毕,如《尔雅·释器》云:“简,谓之毕。”明代方以智所著《通雅》说:“宋子京以手简为手毕。”后来泛称书信为手简或手毕。如鲁迅《致许寿裳》书写道:“得三月二日手毕,发读忻尉。”“忻”意思同“欣”,“尉”是“慰”的古字。
书牍:如《梁书·范云传》:“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椟盈案,宾客满门,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
竿牍:竿指竹简。宋代朱彧《萍州可谈》:“阳翟田望,勤于竿牍,„„日发数十函不倦。”(阳翟,地名。田望,人名)
函牍:如鲁迅《致李秉中》信说:“致于款项,倘其借之他人,则函牍往反,而且往反再三,而终于不得要领,必与卖稿无异。”
书札:如《三国志·蜀志·谯周传》:“精研六经,尤善书札。”
信札:茅盾《三人行》中说:“他走到书桌边,打开一个小巧的`木匣子,中间满贮着信札。”
函札:如朱自清《白采》中写道:“但平伯因转信的关系,却和他常通函札。”
柬
柬:“柬”通“简”,是信札、名帖的统称。如书柬、请柬等。如元杂剧《百花集》:“昨日央王小二将着一柬寄与王郎。”
柬帖:泛指信札、帖子等。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一个后生像个远方来的走到面前,对着陆氏叩了一个头,口称道:'郑官人有书拜上娘子’,递过一封柬帖来。”
函束:即信件。如孙中山《答谢武汉各团体布告》中说:“尚有函柬相邀,而以时间迫促,末获一一领教者,有负众望,实在歉甚,尚希鉴谅为盼。”
翰素笺缄
翰:本指山鸡或鸟羽,因古人用羽毛为笔,所以代称毛笔,进而引申为笔写的书面文字,亦多指书信。
如宋代人叶适《赠徐灵渊》诗:“今日观来翰,如亲见古人。”
用翰字组成的书信别称还有:
书翰:书翰泛指文墨书札,后多用来指书信。
札翰:《魏书·夏侯道迁传》:“道迁虽学不渊洽,而历览书史,闲习尺牍,札翰往还,甚有意理。”渊洽指广博。
筒翰:唐代李吉甫《编次郑钦悦辨大同古铭论》:“使至,忽辱简翰,用浣襟怀。”辱,谦词,在此句中作承蒙赐与讲。浣,涤除、宽解意。
翰扎:宋人文莹《玉壶清话》:“(李建中)善翰札,行笔尤工。”
素:与简相似,都是书写材料。素是白色的生绢,古人用它写东西,所以它就成为书籍和信件的代称。
用素字组成的书信别称有:
素书:杜甫《暮秋遣兴呈苏涣侍御》诗:“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月凡一束。”
书写格式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不过很少。)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在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一行书写未尽事情。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姓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
(3)也可以写“平平安安”“天天开心”等词语。
署名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
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
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
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敬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
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书信
篇8:菏泽的婚礼礼仪介绍
议婚:
如果双方觉得合适,就可以谈谈订婚环节。男方先要去算下订婚的日子,然后通知女方。通知女方的时候男方要准备礼品
男方第1次去女方家要带4样礼品 烟 酒 干果 糕点。
订婚当天男方要为女方准备聘礼: 定婚钱 五金。改口要准备改口红包。
择吉 俗称“要好送好”。
男家派人到女家讨新娘生辰,一般第一、二次女方不答应,以表示女家舍不得将女儿嫁出,借以抬高身价,第三次才表示同意。生辰讨回后,男方请算命先生根据生辰选定结婚日期。吉日择定后,写出婚单,注明结婚时应注意的事项,并带衣料、脸盆、化妆品、牙刷、牙膏、梳子、镜子、肥皂盒等。送往女家,谓之“送好”。
嫁妆 要由男家来人预先抬走,或娘家人提前一步送去,嫁妆多少,视女家经济情况而定。
拉嫁妆路线 与结婚当天路线相同,也要燃放炮竹。
结婚当天:
娶亲时忌走原路,一般是出东进西,路上如遇井、石、庙宇、坟地和十字路口都须放鞭炮,或用红毡遮蔽。
一般在早晨五时左右出门接亲,带着鞭炮。红包 接亲人数提前算好。
回到男方家,出来个大姑娘,手端托盘,上放酒和用红纸封的进门礼(钱)相迎,然后由一位“全备”妇女手持火把围新娘的轿(车)转三圈,以示驱逐路遇的邪恶。新娘下车时足不着地,新郎抱着新娘,站在红毡上与新郎同拜天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然后新娘从红毡上步入洞房。
洞房内点燃明灯,俗称“长命灯
新婚三日内,不分男女老幼,均可到洞房去“闹”,夜晚邻居开始听房,若无人听房,窗下或门旁放一把扫帚,以之代人。
婚后第三天早上,新娘早起先拜公婆,早饭后拜本家长辈,受拜人都须赠送拜钱,用红纸包好,这是新娘的积蓄。
三天,新郎新娘同去新娘家,俗称“回门”,古称“归宁”。“回门”时新郎由一位有经验的人带领,俗称“帮客”,作用是免新郎失礼,再则怕闹婿过分。这天,女家设盛筵相待,并请娘舅、姑夫、伯叔相陪,新婿坐上首,独占一方。新婿到岳父家后,先拜家谱或神主,后拜岳父母,然后入席,新婿面前要摆双盅、双筷。吃喜面时,岳父家用红纸封钱给新郎,俗称“绞面礼”。新郎回门时所带礼物,女方多不折留,如收一部分,必须有更好的东西回敬。新娘回门之后,即可参加家庭日常劳动了。
篇9:介绍家乡书信
想念的玲玲:
你好!
去年云南一别,已经一年多没见了,不知道你过得好不好?今年暑假打算去哪儿旅游呢?来我的家乡吧,这是一个美丽的水乡小镇。
我的家乡是一个鄂、赣、皖三省交界的小镇,叫小池口。毛主席在《百万雄狮过大江》中曾提到过这个小镇。准确地说,它在长江北岸,对面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庐山。站在江堤上,晴天可以清晰地看到庐山苍翠巍峨的山脉。若是下雨天,看到的庐山犹如戴着面纱的少女,风姿绰约,别有一番景象。小镇不大,可确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到了夏天,荷塘里的花都开了,粉红的、白的花从碧绿如伞盖般的荷叶中冒出来,这里一朵,那里一朵,两三个小姑娘划着小船穿梭在荷叶中采莲蓬。如果你看到这一幅水乡采莲图,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漫步在长江大堤上,一边欣赏着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壮阔景象,一边呼吸着潮湿的江风,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沿江村。这里可是有名的花市。家家户户都种花:月季、牡丹、仙人球、仙客来、马蹄莲、瓜叶菊、一品红、倒挂金钟、米兰、合欢、佛肚竹、三角花、栀子花、夜来香、蜡梅、云实、铁线莲……花的品种多得数也数不清。你知道我不是一个爱花的人,可居然也知道这么多花的名字,那是因为我经常向花农请教的缘故。站在村口,只见家家户户门前仿佛都铺了一块块五彩缤纷的'地毯。红的、黄的、绿的、紫的……一群群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酷爱吟诗的你又会想到杜甫的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沿江村就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村民们靠着卖花致富,家家都盖起了小洋楼。
我的家乡这么美,一定令你心驰神往吧。我还没说完呢。我的家乡还有一大特色----黄梅戏。从两三岁的小孩到六七十岁的老人,没有谁不会哼上一两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水袖一甩,一条乌溜溜的辫子拖到腰间,小镇姑娘唱黄梅戏可是一流的。每逢春节前后,或者有重大喜事,小镇人总喜欢把黄梅戏班子请来热热闹闹地唱上三、五天。鞭炮声、锣鼓声、黄梅戏独特的音韵……小镇简直就要沸腾起来了。那看戏的人啊,更是里三层、外三层,把整个戏台围得水泄不通。你要是来了,肯定会被这热闹的气氛所感染!怎么样,插上翅膀飞到我的家乡看看?
祝你生活愉快!
篇10:商务书信---介绍客户
商务书信范例---介绍客户
【请国外工会介绍客户】
We are desirous of extending our connections in your country.
我们拟拓展本公司在贵国的业务,
原文范例
Gentlemen:
We are desirous of extending our connections in your country and shall be much obliged if you will give us a list of some reliable business houses in Los Angele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importation of Chinese books.
We are an old and well-established exporter of all kinds of Chinese books, especially Chinese autobiography. Therefore, we are confident to give our customers the fullest satisfaction.
Your courtesy will be appreciated, and we earnestly await your prompt reply.
翻译范例
敬启者:
我们拟拓展本公司在贵国的业务,如果您能提供敝公司有关洛杉矶一些对进口中文书籍有兴趣、可靠的公司名单,敝公司将感激不尽。
敝公司是一个具有多年经验、信誉良好、进口多种中文出版品(特别是中文自传)的企业,因此我们有信心能提供给我们的客户最完整的满意,
对于您的协助我们将感激不尽,敝公司将静待您的.立即回音。
【请国外的合作伙伴介绍客户】
We shall be obliged if you kindly introduce us to some of reliable importers.
贵公司如能将我方介绍给一些信誉良好的公司,我方将不胜感激。
原文范例
Gentlemen:
We 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 for our business for the past five years.
Now we are desirous of enlarging our trade in staple commodities, but have had no good connections in Canada.
Therefore we shall be obliged if you could kindly introduce us to some of reliable importers in Canada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se lines of goods.
We await your immediate reply.
翻译范例
敬启者:
感谢贵公司过去五年来与我方的商务合作。
目前敝公司亟欲扩大我方主要商品的业务范围,但是我方目前在加拿大业务联系甚少。
因此若贵公司能将敝公司介绍给一些在加拿大对我方业务有兴趣、信誉良好的公司,我方将不胜感激。我们期待您的回复。
篇11:介绍书信此致敬礼格式及含义
在写信时末尾有固定的写信格式,通常要在信的末尾处写上“此致”,再另起一行写上“敬礼”;“此致”后面一般不加标点,而“敬礼”后面则加感叹号。
(详细些:“此致”前面要空2格,提行 “敬礼 ”顶格写, 如下所示:
此致
敬礼!
英文:WITH REGARDS! 也是前面空2格
或者是 BEST REGARDS 顶格写,下面是你自己的属名,(可以加头衔和单位))
“敬礼”人们一般都懂,“此致”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的“此”,并不是针对后面的“敬礼”而言,而是指前面书信中所写的.内容。
例如:
写回信时,末尾用“此复”;
下通知时,末尾用“此通知”;
发布命令时,末尾用“此令”。
这些都是煞尾语,“此”字的作用在于概指前文,了结全篇,而“致”字当“尽”或“与”讲,含有无保留地给与或呈献之意。
例如:
“致xx书”,即“与xx书”;
“致词”,即“献词”。
“此致”两字连用,意思就是“上面的话说完了”,这是从文言文中因袭下来的。
“此致”是一封信的煞尾,它与“敬礼”之间并不存在动宾关系。在歌曲《一封家书》中将二者连起来,只是为了便于连唱,但它们不是动宾短语。
篇12:涉外书信礼仪介绍
涉外书信礼仪介绍
尽管时下各种电讯手段十分发达,但书信这种古老的信息传递方式仍然是人们交流思想、业务往来的重要途径。借助书信工具传递信息,必须区分国内书信与涉外书信,二者在格式“称谓”邮发等方面有较大不同之处。从格式上看,涉外书信如英文信件的基本格式为:信头及发信人地址。
英文书信的信头,一般以写信人自己的地址开始,格式同信封上的'写法相同。地址每行尾用逗号,最后一行末用句号。记住,不能在地址上写自己的名字。地址下面接着的是日期,英文书信日期习惯写法是先日、月,后年,美国人则先写月、日,后写年。日期用基数词或序数词均可。英文书信的称谓,是对收信人的尊称语。大多写在信笺左边,约在信头下半英寸之处。在私人信件中,常在收信人名前加上”亲爱的”(Dear)或”我亲爱的”(My dear)。写给年长者、老师或其他敬重之人,则在姓前加上”先生”、”夫人”或”太太”、”小姐”等。英文书信正文同汉语一样,是要给写信人说的话。正文大多在称谓下一行开始,信封的左边要留有一英寸大小空白。
信的结尾往往是几个常用的致敬语,紧接正文之下,结尾的第一个词要大写,最后一个词后用逗号。私人书信结语大多为:“致以美好祝福,你的朋友”,或“顺致敬意,你忠实的朋友”之类。
英文书信签名放在结尾下面空开一点的略偏右处。若是私人信件,签上自己名即可,不宜放上自己的头衔。
英文信纸须用质量好的白色纸,书写用黑色或蓝色墨水。
信写好后,装入如下格式的信封:
信封内容为:
1.收信人地址:包括收信人、寓所门牌号、街号、市镇名
称、所属国家、所属国名。
2.收信人的邮区号码。
3.收信人姓名。先写名,后写姓。
4.收信人称谓。在姓名前加上。
5.寄信人地址。
特别提醒之语,应写在信封左上角寄信人名址之下,如“请勿折叠”之类。
篇13:菏泽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在菏泽,那里有美丽的天香公园、曹州牡丹园和各种美味的小吃。
天香公园远近闻名。走进大门,放眼望去,一朵朵牡丹花聚在一起,争奇斗艳,五彩缤纷,好像是一只只彩蝶上下飞舞,又像是一群群仙女翩翩起舞,真是姿态万千,绚丽多彩。
曹州牡丹园闻名中外。踩着一路花粉,闻着浓郁的花香,走进美丽的牡丹园。站在高处,向前看去,一朵朵牡丹交错在一起,像一大片花的海洋。花朵五颜六色,有黄的、紫的、黑的、红的、白的……又好像是一块美丽的飞毯洒满了各种颜料,怪不得人们都说“曹州牡丹甲天下”。
菏泽还有各种美味的'小吃,最著名的是牡丹糕。牡丹糕有白雪一样的皮,整体像是一朵粉嘟嘟的牡丹形状,一口咬下去,一阵清香弥漫开来。馅里可以看到深紫色和黑色的花瓣,那甜甜的味道,让你吃了还想吃。
菏泽真是美丽的“牡丹之乡”!
篇14:菏泽作文300字
看,我的家乡菏泽多么美啊!这里有环城公园,公园两旁的柳树,会展开它们那长长的辫子,在那里照镜子呢!河岸边的小草伸出了它们那鹅黄色的小脑袋,谁能想象原来这里是“臭名远扬”的水沟哇!还有步行街,这里是供人娱乐、购物的好场所。每到周末,步行街就会挤得水泄不通,寸步难行,你随时都可以看到人们兴高采烈地玩耍、购物的情景。听妈妈说,原来只有“东方红”这条街,哪有这么多街呀!而且在其他的道路上,不是荒草,就是泥沟,真让人恶心。而今天,一个个小区,一座座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那情景实在是壮观。由这些情景,我想到了一些人为了祖国不断进步,不断地刻苦钻研的情景。
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没有党的好政策,哪有如今的好环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为社会做出大贡献。
篇15:菏泽作文300字
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菏泽的天香公园,来观赏这里美丽的景色。
进入天香公园,只见这里绿树成荫,鲜花遍地,而且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好一片繁华景象啊!我走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心情好极了。来到一个院子旁,这里长满了紫红色和白色的花,而且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人如痴如醉。
我晃了一下爸爸的手说:“这里就是天香公园的牡丹园了吧?”爸爸笑着点了点头。在花丛中,窄小的空间让人们挤得水泄不通,我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哇!这里的牡丹花真是太美了!五颜六色,姹紫嫣红,非常引人注目。
牡丹花的花蕊是橘黄的,像一根毛线,清香四溢,吸引来无数只辛勤劳动的小蜜蜂,它们飞到这儿,飞到哪儿。辛勤地采着蜜,一点也不懒惰,还不断发出嗡嗡声,好像在对人们栽花而表示感谢呢!这些蜜蜂一点都不怕人,反而我的心里有点害怕。我们又看了一些资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篇16:菏泽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在菏泽,这里是著名的“牡丹之乡”。
牡丹的色系有:蓝色系、紫色系、纯色系、复色系等。比较有名的品种有曹州红、如花似玉、丹顶鹤等,五颜六色,十分美丽。
你瞧,牡丹多姿多彩,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淡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牡丹花红的似火——娇艳,粉的似霞——可爱,紫的似段——华丽,绿的似玉——美丽。复色五颜六色,更是漂亮。
牡丹大约在三四月间开放,有早期、中期、晚期三种类型。早期一般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主要为早开牡丹和催花牡丹;中期约在四月十四到二十日,此时是大部分牡丹最佳观赏时期;晚期约在四月下旬,主要是一些名贵品种的牡丹。
我爱我的`家乡菏泽,更爱远近闻名的菏泽牡丹。
篇17:菏泽作文300字
菏泽烧饼是吊炉烧饼制作工具盒方法独一无二风味自然也独一无二在外地很难买得到。
单说这吊炉像两口扣在一起的大锅外地就很少见到。和好的面饼粘了芝麻放在手背上伸进炉膛里一下贴在吊炉内用火红的炭火烤上十几分钟那个香气朴素的面饼中透出纯正的芝麻香让人过“鼻”不忘。
菏泽烧饼用料考究烧饼面选用上等小麦精粉经过拉打盘揉等多道工序包上用香油、食盐和茴香花椒等多种佐料而成的油瓢再经切花盘沿涂上一层糖稀表面粘上芝麻仁即入炉内烘烤。烤成的烧饼表面红中透黄用手揭开底儿、盖儿、芯儿层层分离香气扑鼻外焦里脆酥香可口。
菏泽烧饼在外地是很难买到的奇貌不扬的外表和菏泽人一样朴素刚做好的烧饼老远都能闻到香味拿到手里感觉十分坚硬咬一口时才明白自己感觉的不一定是对的。甜的里面是溶溶的糖如蜜一般;咸的里面就是五香面也是十分诱人。
篇18:山东菏泽导游词经典
菏泽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东与济宁市相邻,东南与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宿州市接壤,南与河南省商丘市相连,西与河南省开封市、新乡市毗邻,北接河南省濮阳市。介于北纬34°39′—35°52′,东经114°45′—116°25′之间,南北长157千米,东西宽140千米,总面积12238.62平方千米[2][6][7]。东南距江苏省丰县界106.4千米、安徽省砀山县界87.2千米,南距河南省商丘县界74.43千米,西南距河南省兰考县界43千米,北距范县界44.7千米,东北距泰安市东平县界109.8千米,东距济宁市嘉祥县界73千米;距首都北京750千米,距省会济南240千米。
菏泽市地质构造属中朝准地台,居其东南部。以斜贯西部的聊城—兰考大断裂为界,将境域划为华北断拗和鲁西中台隆两个二级构造单元。西侧东明凹陷为四级构造单元,属华北断拗中的三级构造单元开封台陷。东侧属鲁西中台隆,占境内大部,为三级构造单元成武-济宁断陷的西半部。又以曹县断裂和凫山断裂为界,划分为成武断凹及济宁断块两个四级构造单元。复被曹县断裂、汶泗断裂分割成一些局部构造。前者如菏泽,曹县砖庙集、青?集,丰县等凸起和巨野、梁山县拳铺等凹陷。
燕山运动形成各构造格局的雏形,喜马拉雅山运动控制了境内各构造机体。全市各构造单元,尤其是二、三级构造的展布,具有以下特点:西侧的华北断拗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东侧的鲁西中台隆以弧形的北东-东西向为主,后者生成较早。
历次运动的结果,造成境内,尤其是东部隐伏断裂纵横交错。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以新生代的第四纪为主,个别地方有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
篇19:山东菏泽导游词经典
菏泽市位于山东西南部,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是通往中原的交通要冲,文化交流频繁,境内有40个少数民族,各种民族习俗精彩纷呈,主要有斗羊、斗鸡、曹州灯会、民间杂技、皮影等。
菏泽的文化和河南相近,方言也和河南话相似,这是由于从古代开始,菏泽和河南就颇有渊源。战国时期,先后属于宋国,卫国和魏国。汉代时期,属于豫州,晋朝一段时期,属于豫州梁国管辖,唐代时则属于河南道。解放后,菏泽曾经和聊城一起与河南的几个地级市成立了平原省。1953年,平原省取消,菏泽化为山东省管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菏泽入选项目分别是:陶朱公传说(定陶县)、麒麟传说(巨野县)、山东古筝乐(菏泽市)、商羊舞(鄄城县),传统戏剧类的两夹弦(定陶县)、山东梆子(菏泽市、泰安市)、枣梆(菏泽市),四平调,大平调,曲艺类的莺歌柳书(菏泽市)、山东落子(单县),山东琴书,菏泽弦索乐,传统美术类的曹州面人(菏泽市牡丹区、曹县)、鄄城砖塑(鄄城县),曹县柳编,传统技艺类的鲁锦织造技艺(鄄城县、嘉祥县)等。
菏泽斗羊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曹操被袁绍打败,退兵曹州,人疲马惫,士气低沉,忽见两羊相抵,十分威武,精神为之一振,即召部下观赏,感染得群情激昂,反戈一击,大败袁绍。斗羊通常有“自由式”和“规范式”两种。自由式在裁判吹哨之后,两只羊放开,彼此用力撞抵,不管几个回合,直到一方败下阵来为一局;“规范式”是彼此拉开,一头一头的抵,直到一方抵败为一局,一般三局二胜。菏泽斗羊从1984年起举办了七次全国性斗羊大赛。1991年12月被列为《中华百绝》之一。
菏泽斗鸡活动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十几米高的斗鸡台,民间有《斗鸡台怀古》乐曲流传。斗鸡比赛有一套严格的规则,由裁判按规则进行。参加比斗的鸡,古称唆鸡,俗称咬鸡,是一种珍贵的观赏型好斗鸡种,比斗前大都经过专门饲养和训练。1981年,鄄城县建起了“鲁西斗鸡保种饲养场”。1983年后,一些县区成立了“斗鸡协会”,把斗鸡比赛作为群众文体活动的一项内容,定期举办比赛。菏泽斗鸡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型珍贵鸡种,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在鄄城拍摄了新闻纪录片《斗鸡》。
★ 菏泽教师招聘计划
★ 书信格式参考
★ 书信格式还有范文
★ 书信格式范文
介绍菏泽的书信范文(精选1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