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主模型的飞机工装二维制图技术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2-12-10 05:42:00 作者:角宿之域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角宿之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基于信息主模型的飞机工装二维制图技术研究与应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基于信息主模型的飞机工装二维制图技术研究与应用,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基于信息主模型的飞机工装二维制图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信息主模型的飞机工装二维制图技术研究与应用

现代CAD中,系统在满足图样标准化的同时难以保证图样和设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此,文中提出了信息主模型的概念.信息主模型继承了生成图样所需的几何和非几何信息,自动生成符合企业标准的工程图样,保证图样的信息和设计信息相互关联.

作 者:韩怡 廖文和 李迎光 HAN Yi LIAO Wen-he LI Ying-guang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0016 刊 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ISTIC英文刊名:MACHINE BUILDING & AUTOMATION 年,卷(期):2007 36(1) 分类号:V2 关键词:CAD   信息主模型   相关性   工程图样  

篇2:飞机工装标准件库关键技术研究

飞机工装标准件库关键技术研究

在深入研究零件库建库方法和飞机工装标准件库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表格驱动的`零件库建库技术,即在中间控件的双表格中对参数进行排列组合,自动生成零件参数表,极大地提高了建库效率.提出了基于两级检索与预览的标准件库调用技术,设计人员可以方便地检索和调用所需标准件而不必查阅手册.运用以上技术,开发了飞机工装标准件库系统,并应用于某大型航空企业的工装设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 者:朱春生 廖文和 李迎光 ZHU Chun-sheng LIAO Wen-he Li Ying-guang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0016 刊 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ISTIC英文刊名:MACHINE BUILDING & AUTOMATION 年,卷(期):2007 36(1) 分类号:V2 关键词:CAD   标准件库   工艺装备   双表格驱动  

篇3:飞机蒙皮柔性检测工装的应用

飞机蒙皮柔性检测工装的应用

针对现代飞机蒙皮零件在试制阶段高精度、低成本、短周期的制造需求,需要研究一种数字化、柔性、低成本、快速生产的检测工装,飞机蒙皮柔性检测工装恰好符合这种具有小批量、低成本、高精度要求的飞机蒙皮件生产的'需要.

作 者:甘忠 蒲理华 许旭东 袁胜  作者单位:甘忠,蒲理华(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许旭东,袁胜(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刊 名:航空制造技术  ISTIC英文刊名: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 “”(2) 分类号:V2 关键词: 

篇4: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

燕山小学      赵莎莉

教学实践证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适当地选用电教媒体,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效果更好。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突出训练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选用教学效果最优的现代化教学技术

所谓最优,是指在某一知识内容的教学中,几种教学媒体都可用的情况下,选用教学效果最好的媒体。如《火烧云》一课,火烧云颜色和形状是文章的重点、难点。我利用CAI设计了9种颜色的投影,将书上所描写的颜色都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对于葡萄灰、茄子紫、半灰半百合色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喜爱火烧云绚丽多彩的景色。而形状方面,我根据文中所提供的材料制作了马、狗、狮子等形状的火烧云,并配以声音。学生通过逼真的画面,了解了火烧云变化多端,形态各异。这样突破了重点,解决了难点。

将CAI技术引用课堂教学以后,电化教学的效果大为改观。它具有特殊的魅力,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古诗教学中,一般都强调通过学习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现在运用计算机教学,我们将诗上的画面制作成一些动画片,通过生动的画面来取代教师枯燥的讲解,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概念。如教《小池》这首诗,我先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下小池那美丽的景色。然后打开计算机请学生欣赏一个小动画: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从池塘那小小的泉眼中缓缓涌出细细的泉水,绿树那茂密的枝叶遮住阳光,形成的树荫映在清清的水面上,荷叶刚刚冒出小小的尖角。这时飞来了一只小小的蜻蜓落在上面。为更深入地理解古诗内容,进行情感朗读打下了基础。

二、    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也要达到发展学生思

[1] [2]

篇5:电阻率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

电阻率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

层析成像方法的'应用,使得物探技术变得更加简捷、高效和经济.本文介绍了电阻率成像的基本概念,讨论了该方法的技术原理,并详细阐述了电阻率成像技术应用于煤矿采空区勘察的操作方式、观测装置、数据处理等技术要素.结合某煤矿采空区勘察的工程实际,介绍了煤矿采宅区探测时的测区及布线概况.通过对7条测线数据的解释,详细分析了测量结果,并对电阻率成像技术的发展前景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 者:秦建增 杨磊 贺为民 陈学林 QIN Jian-zeng YANG Lei HE Wei-min CHEN Xue-lin  作者单位:秦建增,贺为民,QIN Jian-zeng,HE Wei-min(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450002)

杨磊,YANG Lei(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450011)

陈学林,CHEN Xue-lin(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郑卅,450002)

刊 名:CT理论与应用研究  ISTIC英文刊名:COMPUTERIZED TOMOGRAPHY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年,卷(期):2008 17(3) 分类号:P319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   层析成像   勘察   采空区  

篇6:搅拌摩擦焊技术研究与应用

搅拌摩擦焊技术研究与应用

陈湘陵 谢振中

课 题:湖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课题,课题编号:2011CK3056。

搅拌摩擦焊技术,即Friction Stir Welding,简称FSW。其作为固态连接技术范畴内的新型焊接技术,自CJ?Dawes等科学家正式宣布发明之后,以其较好的使用性能很快被推广开,并应用于各个方面,特别是在一些重工业,例如核电核能、航空航天、车辆船舶等。由于搅拌摩擦焊接技术本身的发展需要,加之其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都将会是未来焊接技术发展必然方向之一。本文概述搅拌摩擦焊技术相关概念,同时介绍焊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还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该技术在航天、船舶、道路交通之中的应用,为提高并强化搅拌摩擦焊技术的理论基础尽一份小小的薄力,促进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发展。

一、搅拌摩擦焊技术概述

1.搅拌摩擦焊技术简介及原理

作为新技术的搅拌摩擦焊( 该项专利技术由T h eWelding Institute,即英国焊接研究所开发,开发时间1991年),与常规摩擦焊相比,虽然焊接热源同是利用摩擦热产生,但是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利用高速旋转搅拌头缓慢插入到被焊工件的待焊部位,利用搅拌头和被焊材料之间的摩擦阻力而产生的摩擦热,高温软化连接部位材料,并在搅拌头轴肩的压力作用下,达到工件间永久性连接的目的。该技术是以固相连接工艺实现的焊接技术。

2.搅拌摩擦焊技术优点

与传统焊接方法相比,搅拌摩擦焊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是焊前不需进行复杂的准备,被焊材料不熔化,焊接接头性能优良,固相连接接头强度高,可实现全方位焊接;

二是焊接过程可靠性高,尺寸精度高,生产率高,成本低且节能;

三是具有广泛的工艺适应性,能有效减小或消除冶金化学反应问题,能焊接性能差异很大的异种金属材料,亦可焊接同一台设备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四是安全环保,焊接过程整洁,不会产生飞溅、辐射的情况,或产生有害物质。

二、搅拌摩擦焊技术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的发展已是十分成熟,理论体系也较为系统。但目前的搅拌摩擦焊的研究和应用主要还是铝合金、钢材等高熔点材料。而最早提出的英国焊接研究所早已在世界各国申请专利,寻求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向世界许多机械行业的科研院、大学或公司授权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的非独占性专利许可。各国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又加快了设备的研制和材料搅拌摩擦焊接的工程化实验技术,以及多样化焊接接头形式的研究。

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局的Delta系列火箭与Eclipse小型商务机,以及阿里亚娜火箭发动机、日本新干线等等。而在挪威,已用该技术焊接快艇的长为20m的铝合金结构件;美国洛克希德-马丁航空航天公司用该技术焊接了航天飞机外部储存液态氧的低温容器,在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也已用该技术焊接了大型圆筒形容器。

2.国内研究现状

早在,我国就已展开了搅拌摩擦焊技术的研究,并在的第九届全国焊接学术会议上,以及出版的新版《焊接手册》中介绍了该项技术。此后,由关桥院士主持在航天系统开展搅拌摩擦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4月份,“中国搅拌摩擦焊接中心”在北京饭店成立,被英国焊接研究所授予独家许可权,即拥有发放和管理中国区域的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的专利许可。直至今日,研究搅拌摩擦焊接技术与设备的学院、研究所已达到20几家单位,其中包括有清华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中科院沈阳金属所等。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该技术在国内已经具备了从工艺、设备、控制、检验等整套完备的专业技术规模,并且在基础理论研究上也形成了一定的独立体系。我国科技工作者高度重视,除了对搅拌摩擦焊的机理、力学性能、搅拌头等展开深入研究外,还先后开展了对铝合金紫铜、PVC塑料、钛合金、镁合金等材料搅拌摩擦焊工艺的研究。

三、搅拌摩擦焊技术应用现状

1.航空应用

在航空领域中,自1995年,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开展了对FSW在航天工业中的应用性研究后,便开始一系列的研究与应用。例如,飞机制造零部件的装配一改传统的铆接和螺栓连接技术,采用FSW,不仅可提高制造速度,同时又能减轻飞机结构重量。而目前波音公司已经成功实现了飞机门的曲线FSW焊接,战斗机裙翼上薄板T形接头的搅拌摩擦焊连接,并用FSW焊接生产了DeltaⅡ和Ⅲ运载火箭的贮箱等等。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采用了FSW技术为莱格赛500喷气公务机实现了首次应用。FSW技术的出现为航空航天工业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并逐步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

2.船舶应用

在船舶工业中,FSW的应用主要是船舶甲板、侧板,以及水上观测站、防水壁板、船体外壳、主体结构件等的制造,还有直升机降落平台、海洋运输结构件等。此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船舶轻合金预成形结构件上的应用,不仅能减少铆接和弧焊连接所带来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上的浪费,还能有效地减少铝合金熔焊时所产生变形、缺陷和烟尘等问题,是促使船舶制造技术发展和革命性变化的重要角色,为现代船舶制造提供了新的连接方法,也是现代焊接技术发展的又一次飞跃。例如,由挪威Gydro MarineAluminium铝板厂生产的无缺陷FSW铝板,用于船舶的甲板、壳体、船舱壁等部位的焊接;日本住友轻金属公司采用FSW生产的铝质蜂窝结构板件和耐海水板材等等。

3.陆路交通应用

在陆路交通上,FSW主要的应用领域为高速或轨道列车,以及地铁车厢、有轨电车,汽车的引擎、底盘、轮毂、车身支架、载货车尾部升降平台、汽车起重器,以及装甲车的防护甲板等等。而法国Alstom、丹麦DanStir正致力于车辆部件FSW工业化的研究;日立公司市郊特快列车车辆的单层和双层挤压件连接时也采用FSW技术;日本住友轻金属公司已将FSW工艺用于地铁车辆,并生产FSW焊接板用于日本新干线车辆的制造。

,在我国,FSW在列车制造领域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例如,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通过静龙门式搅拌摩擦焊设备实现车钩座的批量化焊接应用;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研制的地铁车厢侧墙壁板通过了技术鉴定,并首次在广州三号地铁车辆中投入了批量化制造。

四、结论

随着人们对搅拌摩擦焊技术认识的提高,除了在以上所述三个方面之外,在其他如铝合金桥梁、装饰板、发动机壳体、电气连接件等方面,FSW也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焊接的速度,提高接头的性能,有效地降低成本……都是我们业内人士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相信,随着我们进一步地深入研究,FSW会朝着更为成熟、多元的方向发展,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

(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篇7: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针对我国畜禽养殖业废水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介绍了畜禽废水还田利用、自然处理、工业化处理的优缺点以及国内外应用现状与研究的重点.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现阶段我国养殖业废水应重点发展还田利用技术与自然处理技术,及时建立畜禽废水处理设计数据库与编写设计规范.作 者:桑磊    周丽娜    邓欢    Sang Lei    Zhou Lina    Deng Huan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长春,130600 期 刊: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Journal: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年,卷(期):2010, 28(2) 分类号:X703 关键词:禽养殖业    污染    废水处理   

篇8:飞机制造物料配送技术研究与应用

飞机制造物料配送技术研究与应用

针对飞机制造物料配送存在的.问题,建立支持制造的物料配送任务模型,实现被动配送向主动配送模式转变.研究了物料配送作业流程,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飞机制造物料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功能及实现方案,实现精益敏捷配送.

作 者:郭荣华 张振明 田锡天 贾晓亮 李洲洋 GUO Rong-hua ZHANG Zhen-ming TIAN Xi-tian JIA Xiao-liang LI Zhou-yang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CAPP与制造工程软件研究所,西安,710072 刊 名:科学技术与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7 7(6) 分类号:V2 关键词:飞机制造   物料配送   支持制造  

篇9:牛胚胎移植技术研究与应用

牛胚胎移植技术研究与应用

[目的]应用牛胚胎移植技术,可缩短牛的'育种年限和迅速提高生产性能.[方法]本试验选购了1 334头受体母牛,对735头进行了移植,[结论果]表明受胎牛352头,平均受胎率47.86%,成活犊牛数296头.[结论]受体牛良好的繁殖机能、子宫状态、营养水平和发情鉴定等是实施胚胎移植的技术保证.

作 者:贺奋义 桑国俊 邱忠玉 HE Fen-yi SANG Guo-jun QIU Zhong-yu  作者单位: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甘肃,平凉,744000 刊 名:中国牛业科学 英文刊名:CHINA CATTLE SCIENCE 年,卷(期):2009 35(2) 分类号:S823.3 关键词:受体牛   胚胎移植   受胎率  

篇10:信息检索与应用论文

信息检索与应用论文

题目:关于文献检索课的几点建议

摘 要:作者从改进教学方法、尝试开展互动式教学、结合专业英语教学和利用文献检索课程培养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的归纳总结能力四个方面入手,对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文献检索课程 专业英语教学 归纳总结能力

1981年原教育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首次提出要在高校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文献检索课教学,1985年9月国家教委又印发了《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的通知,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印发(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明确要求全国各高校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1―2]。并且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文献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和利用文献,培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重要使命。而文献检索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准确而全面地查找所需的科技文献,并初步掌握如何利用科技文献开展科研工作。因此,为培养现代信息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文献检索课程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据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陆续出版各类文检课教材400多种,它们在文献检索课教学中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90年代前后,经教育部批准,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成立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推出了总计约30种的系列教材并陆续出版。迄今为止,文献检索课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呈现出繁荣的态势,不仅有大量正式出版的教材,而且各个院校都根据自己的情况编写了自用教材和网上多种媒体课件等。但随着目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如何查找需要的文献资料,而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准确地获取我们需要的资料,以及如何合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提高科研的创新性和科学性,这才是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目的。

文献检索课程是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和检索能力的素质教育课,它是通过培养学生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当代信息的特点、获取途径和利用方式等有全面、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能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在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从教学方式上来看,文献检索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为学生介绍文献的发展过程,科技文献的种类和特点,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各种专业性的期刊、书籍、工具书、专利等的特点和查找方法,以及专业数据库的特点及其检索符号、检索过程、检索结果处理等,因此课堂教学过程相对比较枯燥,学生们往往对文献课缺乏兴趣,导致其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收获有限。因此,今后会发现,学生在毕业设计的完成和写作过程中感到迷茫,不会有效地查找和使用文献,要么是查不到有用的信息,要么是查找的文献数量过多,不知道如何分析和筛选有用的资料,甚至有些硕士研究生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综述、研究课题的确立、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与总结等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为增强文献检索的教学效果,需根据文献检索课的特点制定异于其它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及在文献检索课程中穿插专业英语的学习,并对查获文献进行权威性、正确性、适用性、时效性等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文献进行评价和整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论文的撰写,这是文献检索课程所承担的主要责任和教学目的。因此,我根据几年讲授文献检索课的经验,对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文献检索工作作探讨。

1.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结合教学实习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课,学生除学习一些检索知识,了解常用的检索、参考工具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检索技能。所以教师应根据图书馆条件,改善实习环境,充分利用馆藏目录、图书馆数据库、Internet网等教学资源,也可以结合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情况及毕业论文写作等,设置检索内容,使学生接受文献检索综合训练,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论文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上方法不仅可使学生掌握各种检索方法,而且可使学生获得相关文献资料,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多媒体将各种数据库的检索过程与技巧、索引指南等特征内容在课堂上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加大教学信息量,以弥补学生很少接触国外学术数据库、期刊、专利、丛书手册等的缺憾,不但使学生对各类文献有具体的感性认识,而且有利于缩短教学课时,为实习留下足够的课时[3]。

文献检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是“精讲多练”。应调整讲授和实习的课时比例,加重实习课比例,实习应当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检索理论和检索技能,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源,整理归纳,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包含检索题目、检索策略、使用的检索工具、检索结果等,或者将检索结果以PowerPoint形式讲解检索过程、技巧和结果,然后教师加以点评,指出检索的优点、不足及如何进一步的提高检索的效率[4]。

2.尝试开展互动式教学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以教师为中心,根据课程安排,讲授内容。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也不例外,一般是讲解一些常用的检索资源,在学生下课后再将这些资源以作业的方式查一查,就完成某阶段的学习任务。这种常规的文献检索课的上课模式的实习只是检索单一的、实用性不够强的信息。学生也是围绕几个事先拟定的题目展开浅层次信息检索,达不到查全率(RecallFactor)和查准率(PertinencyFactor)的双重要求。而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以师生互动的模式完成文献检索课的学习。互动式教学首先是教师根据学生将来毕业设计的课题方向选择一些难度不太大的课题,其次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与课题关联的检索内容,帮助学生分析和精炼检索结果,使其逐渐完成检索的课题,即结合查全率和查准率完成检索。在检索过程中,教师应事先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及时讲解,在一些关键步骤上指导学生,避免学生陷入误区。在检索结束后,教师要对检索结果进行评价,指出检索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使学生充分理解如何兼顾检索结果的全和准。通过师生们的互动,很多在检索过程中比较模糊的问题渐渐清晰起来,课题实践的效果也更加接近我们的'目标。学生们对信息资源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都有了很深的印象,对于各种信息系统的检索方法也都在边学边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各种工具书、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的功能也都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5]。

3.结合专业英语教学

文献检索课一般是在大学高年级阶段开展,此时虽说很多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英文功底,但是对于一些专业英语词汇仍然接触太少,因此检索系统中的一些专业词汇成为影响文献检索课教学效果的词汇障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这些语言障碍看起来源自学生英语水平不高,应由英语教学来解决,但实际上这个问题的专业性很强,唯有与检索系统的学习实践相联系,方能提高学生处理此类语言障碍的能力。

没有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学生对英文的数据库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无法有效地查阅和利用国外文献资料。利用对文献检索课知识学习专业英语知识,达到既学习文献检索课程的知识,又掌握检索专业英语词汇的目的,还巩固英语知识,因此文献检索课与专业英语的学习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所以,建议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同时开设专业英语与文献检索课程,在文献检索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英语的学习,达到在学习文献检索课的过程中使用专业英语,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的目的,这种课程设置模式更有其科学合理性。对于专业英语词汇的教学宜分别在某些特别章节,结合章节内容,学习必要的文献检索专业英语词汇,解决使用外文检索工具中的困难[6―8]。

4.利用文献检索课程培养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的归纳总结能力

对某一研究领域的归纳与总结需要搜集大量信息和资料,搜集到的资料的准与全直接关系到总结的是否准确和全面,而对搜集到的信息资料通过论文或报告的形式加以组织和整理,又可以成为一份新的文献情报资料,特别是对刚刚接触这一研究领域的人员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示。大多数科研院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有文献综述的要求,研究生更是有开题报告的要求,因此,通过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文献综述的写作方式和要求,无论是对其进一步深造还是对其在日后的工作中思维方式的培养都是极为有益的。一般来说,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具体专题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充分收集相关文献,在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而归纳、总结成综合性叙述,属三次文献。而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更是要求对将要研究的领域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可以把具体的课题设计融汇到文献课的实习中,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某些课题进行查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文献检索的针对性,为学生自己完成毕业论文积累资料,为今后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这样不但可以知道将要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在哪里,而且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有指导作用,包括实验方案、研究思路等。同样,也可以把文献检索与教师的科研和学生毕业论文课题相结合地把教师从事的科研课题中需要查阅的文献分给学生进行练习,这样既为教师们查阅了部分文献,又使学生实践了科研课题的检索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地提高了学生的检索能力。因此,在文献检索课中加入利用文献检索对某一课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向学生讲明其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献检索课的认识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文献检索方法的热情[9]。

5.结语

文献检索课既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方法技能课,又是一门较枯燥乏味的课程,所以教师除要讲解检索方法外,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创造更多的实习课程,以便学生巩固文献检索知识,对文献检索课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探索检索方法,加深对专业领域的了解。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各方面的专业水平,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总之,信息时代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文献检索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新思路,利用现代化手段,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质量,使文献检索课真正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勇.信息素质教育与文检课拓展述评[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9,(4):27-30.

[2]钱毅.论文献检索课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情报探索,2008,(16):29-30.

[3]康美娟.文献检索课多媒体教学改革探讨[J].情报杂志,2008,(1):128-130.

[4]徐溢,张剑,徐平洲等.化学化工文献检索和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2007,(3):83-85.

[5]邓亚文.文献检索课互动-目标型教学模式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9):170-172.

[6]李jun,邓旭.专业英语和文献检索的教学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24,(1):73-76.

[7]吕维平.影响文献检索课教学效果的词汇障碍[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2:59-61.

[8]姜梅.英语专业文献检索课的创新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5):29-31.

[9]刘玉梅,寻亚利.文献检索课程在培养学生科研写作能力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25-26.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飞机机体损伤检测与评估的技术研究

工装合同

工装合同范本

二维各向异性非结构化网格的自动生成与应用

工装室内设计说明范文

网络信息理入侵检测技术研究论文

制图人员个人简历

cad制图实验报告范文

二维动画制作简历

基于信息主模型的飞机工装二维制图技术研究与应用(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基于信息主模型的飞机工装二维制图技术研究与应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