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船清梦压星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雪地里,那串深深的脚印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雪地里,那串深深的脚印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目录
篇1:雪地里,那串深深的脚印散文
雪地里,那串深深的脚印散文
雪地里有一串深深地脚印,那是一双赤子的脚印,它印在洁白的雪地上,明亮在母亲的心里。那双脚印深深,厚重而坚实。
——题记
今年的冬,那场初雪来的特别早,树上还挂着些许泛黄的叶子。余下的一抹秋韵迟迟不肯离开。当人们身上的秋装还没来得及脱掉的时侯,雪,已经迫不及待地飘下来了,纷纷扬扬的雪花顺天而降,就像无数枚白色鹅毛的绒羽。轻轻地飘在空中划着优美的弧线,还没等落地,就被一阵紧似一阵地北风又旋了起来,在空中舞着芭蕾,最后,落在瓦沟里,落在树枝上,落在大街小巷。
远望,银街十里。一切都被那片素白包裹着。
外面,风旋着雪,如同江南烟雨,看不清太远的路。只有路灯不知寒冷地站在那里,用一盏盏蒙胧的光,守护那些在夜路上行走的人。
大雪纷飞的夜晚,人影绰绰。路上的行人纷纷竖起衣领,在夜色中匆匆而过。依稀中,看到两个身影在雪地上晃动。他们行走在风雪的夜里。脚步却是那么慢,与匆匆走过的人流成了鲜明的对比。凛冽的寒风像一枚枚薄薄的刀片,毫不留情地刮着这对夫妻的脸颊。厚重的衣角也被顽皮的风戏弄着,时而被它掀起,时而又落下。
走在路上的这对夫妻,男人叫刘捷。只看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慢得像只蜗牛。几乎是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歇一歇。妻子一直用手掺扶着自己的丈夫,生怕他摔倒。在这风雪的夜里,他们是去看望母亲。
入冬的这段时间,由于气侯的变化,突然的寒流使刘捷的痛风病又犯了。双脚的骨节红肿起来,变形的双脚还发着亮光,那是一种肉体膨涨时才能发出的光。
刘捷是一个坚强的男人,每次犯痛风的时侯,他都是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痛苦,从不把自己的病痛告诉亲人和朋友。更不愿意告诉年迈的母亲。总是一个人忍着疼痛,与病魔做顽强地斗争。
他已经几天没下床了,只能静静地坐在床上,看着那双红肿的脚。关节周围,就像布满了无数玻璃碎片,他不敢动,不敢下床,每迈出一步,脚的关节处就像刀割地疼。
他的眼睛移向窗外。看着外面黑沉沉的天,心里盼着这场雪早点结束,盼着天气赶快好起来,病情就会好转。
说起刘捷,他的命运很好,娶了一个温暖贴心的好妻子。在相依相伴的日子里,她一直悉心的照料他。这几天,自从刘捷犯了痛风,她更是百般地照顾。为了不让刘捷下床,她在床头柜上摆满了各种果品。
看到妻子忙碌的身影,刘捷心里一直过意不去。这几天妻子太累了,家里家外的都是一个人在忙,刘捷的心里对弱小的妻子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望着床头柜上摆着的那些食品,刘捷的心里热乎乎的,他深深的感激这个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他知道,这是妻子怕自己整天的坐在床上寂寞而精心准备的食物。一种暖由心而生。
刘捷的妻子,是个瘦小玲珑的女人,她不但对男人好,对婆婆也非常关怀和体贴。最初要买房子的时侯,为了方便照顾婆婆,两个人商量,特意选了一处离婆婆很近的楼区。两座楼之间只有几百米的路程。她每天都要去婆婆那里看看,无论是吃的,用的,只要婆婆需要她都会送去一些。
这几天,就在刘捷犯痛风病的时侯,他的母亲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下。刘捷的妻子,每天忙完家里的事都要去照看婆婆,她怕丈夫知道着急,这事一直瞒着没告诉他。可是刘捷还是从妹妹那里听到了母亲有病的消息。
刘捷是个有名的孝子,他知道母亲坎坎坷坷的一生。知道母亲从前的艰辛和不容易。对于母亲他特别细心,总是做的面面俱到。当他听到母亲的脚崴了的时侯,顾不得自己的病痛,穿起衣服就要看母亲。妻子有些为难地说,今天已经和弟弟一起带妈去医院看了,医生说不用住院,在家休息休息就行了。还开了药。妈妈的病不是很重,外面的雪下的这么大,明天在去吧。刘捷还是执意要去,他说,老人那么大年纪了,如果我不亲眼看一看怎么能放心的待在家里。夜里也会因为挂念而睡不好觉。
几十年相伴的日子里,妻子是最了解自己丈夫的人。她知道,他想做的事是阻拦不住的。于是,他们穿好衣服,闯进漆黑的夜里。走进大雪纷飞的路上。
冰冷的朔风阵阵袭来,画面里有一对夫妻行走在路上。他们艰难地行走着,几百米的路走了几十分钟。尽管身上穿的是厚厚的棉衣,还是被寒风吹透。雪花落在他们的衣服上,落在捷毛上,远远的看去就像两个白色的雪人在移动。两只脚每走一步身后就留下一个深深的雪窝。他们用坚实的`脚步,走出的是一颗赤子的心,走出的是人间孝道的美德。
远远的,看到母亲窗前的灯光了。刘捷自言自语地说,终于快到了。此时的母亲却不知道在这风雪的夜里,儿子正艰难地行走在看望母亲的路上。
当他们推开房门时,母亲看到儿子和儿媳来了。衣服和帽子上挂满了白色的雪花。心疼地说,雪这么大还出来看我。弟弟妹妹们都起身一起帮助哥哥嫂嫂拍打身上的雪花。妹妹打趣地说,看那,哥和嫂子就像个雪人似的,连眼捷毛都是白的啦。刘捷慢慢地走进房间里,当母亲看到儿子的双脚走起路来是那么吃力的时侯。她明白了,是儿子的痛风又犯了。那一瞬间,母亲的眼睛湿润了,她被儿子的一颗孝心而感动,为儿子被病痛的折磨而心疼。
刘捷看着母亲湿润的眼角。母亲的心思,儿子自然明白。他怕母亲心疼,笑哈哈地说,妈,我的病不要紧的,过几天就会好起来。你看我不是挺好的吗?你看着,我给你走几步。说着,他强忍着疼痛在地上走了一圈,头上,豆大的汗珠滚了下来。
这时的母亲也慢慢地下了床。她也要走几步给儿子看看,免得儿子牵挂。就这样,妈妈看着儿子,儿子看着妈妈。房间里,妈妈笑了,儿子笑了,弟弟妹妹们都笑了。屋里屋外就是两个世界。屋外,寒风依旧,大雪纷飞。房间里,一片笑声,一家人其乐融融。看着儿女们围坐在身边,母亲的心里暖暖的。这么多年的艰苦生活让她没有白白的守望。她守来了几个孝顺的儿女和一个快乐的大家庭。她从心里的高兴。她笑了。露出的是欣慰和满足的笑容。就像一朵花绽放在母亲的脸上。
刘捷是这个家的长子,他对母亲特别的好。只要母亲需要的,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奉献给母亲。这么多年,他从不攀比弟弟妹妹。对于母亲,他从不告诉弟弟妹妹怎么去做,而是一直用行动带动弟弟妹妹们。看着一天天变苍老的母亲,在他的心里,总有一种感觉。母亲的脚步正在一天天向着相反的方向走远。他总是觉得无论怎样都抱答不完母亲的恩情。所以,他从不错过每一个孝心母亲的机会。
刘捷是个一直让母亲引以为骄傲的孩子。他在弟弟妹妹的心里,是个值得尊重的大哥。
刘捷扶着母亲坐在床上。灯光下,他坐在母亲的身边,为母亲换上药膏,寻问母亲的病情。叮嘱母亲一定要少活动。母亲怕儿子牵挂,嘴里一直念叨着,没关系的,再过几天就好了。
看着慈祥的母亲,刘捷想起儿时的母亲是那么年轻漂亮。为了这个家,为了儿女们,她倾尽心血,操劳一生。几十年的风霜雪染,如今的母亲,头上的青丝早以被岁月偷走把根根发丝染成银色。听觉也有了差异,做起事情再不像从前那么麻利了。母亲的一切变化,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他还记得小时侯的一次感冒,高烧不退。那天,天空下着大雨。当时的刘捷服完药后还是高烧不退。母亲要带他去医院,可是,外面却下起了大雨。看着外面的雨,母亲急得抱着他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等外面的雨稍稍小了些,母亲用家里仅有的一件雨衣裹在儿子身上,急匆匆地走在去医院的路上。到了医院,母亲的身上已经被雨水淋透了,薄薄的衣服贴在身上。雨水,汗水交织在一起。
已经快到中午时分,外面排满了看病的患者。就要排到的时侯,却到了医生们午休的时间,纷纷去吃午饭了。医院里一片肃静,长长的走廊里只剩下几个怀里抱着孩子的母亲。
母亲坐在一条凳子上。这时的她身上还穿着被雨水浇湿的衣服。空空的走廊让她感到了几分寒冷。看着怀里在高烧中昏睡的儿子,心疼得流下眼泪。泪水顺着脸颊滴了下来。当儿子从昏睡中醒来的时侯,看到的是泪眼婆娑的母亲。
回到家里,母亲一直在身边守侯着。把水一勺勺的送进儿子的嘴里。用热的毛巾为他铺在额头。用一滴滴香油滋润他发干的嘴唇。夜里,当他醒来的时侯,看到守侯在身边的还是母亲。
那场病,在母亲的精心调理下很快就好了,只是母亲的脸上却多了几分憔悴,凭添了几条细细的皱纹。当年的情景一直深深的印在刘捷的脑海里,铭刻在心上,是他一生都不能忘怀的。在他的心里,一幕幕,装满了在自己成长的岁月里母亲的深情与厚爱。
他要回报母亲,把对母亲的每一份感恩之心,融进长长的岁月里。
在母亲生病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坚持去看望母亲。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每次都要走几十分钟。这样的路,每天往返两次。他在雪地上艰难地行走着。后面,留下一串串深深地脚印……
风,你停下吧,让赤子风平浪静地走过。
雪,你停下吧,让赤子一生都走平坦的路。
篇2:留在地里的那串脚印-记叙文
留在地里的那串脚印-记叙文550字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只有雪地在黑暗中那么显眼。
大家都准备睡觉时,李大嫂的求救声打破了整个村子的寂静。她挨家挨户地敲门,大伙儿都起来了,李大嫂哭着说:“各位乡亲们,你们行行好,我家老刘一早就去林里抓貂了,都这么黑了,还不见回来,怕是冻着了吧。”
这求救声凄惨得让人心头一颤,真叫人同情。但没有人原意与李大嫂进林子寻她的男人。
也难怪,这大冷天,谁愿意半夜三更地跑到林子里挨冻啊?
李大嫂见此情景,说:“我家老刘平时也没亏待大伙呀,还帮过大伙不少忙啊,现在求你们开开恩,同我进去找找吧。”
受过老刘帮助的`大魁挪了一步脚,可他望望老婆孩子,又退了回来。
“谁同我进去将老刘抬回来,我给500块钱!”
依然是沉默。在这小山旮旯里,500块钱就够要人命的了,而老刘家,是全村数一数二的穷,给这么多钱,谁信呢?
这时,刚来村不久的小三崽从村口走过来,他刚进城回来,看到这儿聚了这么多人,闻声走过来。
“出了什么事?”
小三崽平日里不爱说话,别人跟他说话,他最多就“嗯”一声,所以在村子里,他总是一个人,跟大伙的关系也不太好。
但既然来问了,李大嫂也把这事儿跟他说了。
没想到还没等李大嫂问他,小三崽二话没话,放下包袱,就往林里冲。李大嫂见有人帮忙,也就猛跑着,跟了上去。雪地里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脚印。
村民们呆在原地,久久地……
最后,还是阿庆嫂打破了寂静,说道:“哎,他们走得急,没拿火呀,这黑洞洞的,没火,可不行呀!”
不一会儿,大伙都拿来了火把,冲进林子里,寻人去了。
雪依然下着,那串脚印不久也被盖住了。
【留在地里的那串脚印-记叙文550字】
篇3:深深的脚印散文
深深的脚印散文
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浑浊的小河边,留下了你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徘徊与进击的脚印;可是你能在平坦的人生路上找到深深的脚印吗?
答案是肯定的,当然不能了。
那么什么时候人生才会有阴霾?什么时候人生的路上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
一代大师鉴真说:“只有在泥泞的路上,才能留痕。”是的,当人生不平之时,人生路上会有你努力前行而留下的勇敢的脚印,也会有你在进退两难时难以决择的多重脚印,但这些脚印能够深深镌刻。
有些脚印是可以消逝的.,如:柏油路的那短暂停留的脚印,会在暴风雨的洗礼过后消逝。地板上的湿露的脚印会在温度升高后被磨灭。可是生命的脚印却不曾被磨灭。
前方,是一片白茫茫的路,你的每一个月台的停留都会留下一个脚印。
初始的时候,平平稳稳,但在众多盆轨之前,你的细细思考,精致的决择都在下一月台到达之前留下了痕迹,留下了你曾走过这里的印迹。
行驶中,一路上你见的风景秀丽多姿,可天气并不是这么近人意,当风雨的狂暴阻碍了你的前行时,有你勇敢一击的奋力拼搏,还有你冷静与沉着等待的印痕留下。
其实最深的脚印留在的不是平淡的表面,而是生命的深处。当困难,风雨迷茫阻碍你时,留下的才是最真最美最宝贵的脚印。
让生命的史册里留下几处永恒的印迹吧!
篇4:雪地里的脚印美文
雪地里的脚印美文
年的冬天,是我所在的小城有史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一天,我站在屋里来回踱着步,想约个熟人一起去洗0个0热水澡。可打了几个电话,对方不是在外地,就是有事推辞掉。最后,我想起了阔别十年,去年于在同学会重遇的邓飞。
把电话拨过去,长长的提示音响了多遍,始终无人接听。我有些沮丧,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去了澡堂。舒服的热水,氤氩的蒸汽,瞬时让我舒服不少。刚才的那点不愉快,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场好睡,醒来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寒风凛冽,我蜷缩着身子,踩着厚厚的积雪匆匆住家赶。一路上,几乎不见人影。
快到家时,远远地看见楼前的路灯下有一个人,在那里踱来踱去。我心里嘀咕,大冷的天,这人不在家里享福,却跑出来受冻!又往前走了两步,忽然听到那个人试探性地唤我的名字。我一愣,答应着,他立即兴奋地向我走了过来。
“邓飞?”我恍惚地认出了夜色里的那张面孔。他笑了:“中午我有点事出去了,没带手机,回去后看到未接来电就打了回去,可你怎么也不接。我怕你出事,找了几个同学,都说联系不上你。我有点担心,就按照同学录上你留的地址赶过来了,你没什么事吧?”
我忙掏出手机,上面足足有二十多个未接来电和五六条未读短信。低头一看,楼道前的'这片雪地上,满满的,全是他的脚印。我突然鼻子一酸,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半天,我才拍拍邓飞的肩膀说:“没事,没事,就是觉得很长时间不见了,想找你喝酒”
那天晚上,我和邓飞喝得大醉。从此在心底将他当成了挚友。
人们常说,患难见真情。可是,生死攸关、荒时暴月的时候毕竟太少,大多数人都是顺顺当当地就过了一辈子。非要等到患难来检验真情,那些原本可以与挚友共度的宝贵时光,很轻易地就会从你的指缝间溜走。也许,真的等到患难来临的时候,他为了成全你的心意而牺牲,还会给你留下“生未同欢”的长恨。所以,一定要把握当下,珍惜眼前人。
篇5:雪地里的脚印作文
让我怎样感谢你们?当我走向你们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们却给了我整个春天。——题记
当我们从这条路走过,留下的,是一个个参差不齐的脚印。
下雪啦!又是一个雪天,轻轻地打开窗户,看到的,便是白茫茫的一片。我鬼使神差地伸出双手,企图想要抓住,那下落的雪花。她仿佛能听见我的心声般,落在了我的双手间。一会儿,只是一会儿,她便消失了,无影无踪。。我不甘心,再去接但她似在跟我玩躲猫猫不让我捉住,就这么飘落下去。这时,天刚亮,隐约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的行人,以及那留下的脚印。
脚印!瞳孔不由一缩,模糊了视线。
同样的,是一个大雪天。
我,是一个和爷爷奶奶从小生活的孩子,爸爸妈妈那时候总是很忙,好像一月才来看我一次,也只是待会就走。稍有些懂事,也还和其他小孩一样,喜欢和爸爸妈妈待在一块儿的。听奶奶说,爸爸今天要来,还可以带我离开这里,去城市小住。心中不免有些欣喜,踏着雪,望着马路,等待着爸爸的到来。厚厚的雪堆上,留下了小巧的脚印。
不知是没带伞,还是穿的少,一出门就禁不住寒颤,小脸被无情的风刮得红彤彤的。一个娇小的身影在这儿显得格格不入。奶奶注意到我,寻着我的脚印而来,和我一样在等待,不一样的是,她等的是儿子,而我等的是爸爸。
终于,那个身影不负所望地归来,出现在路的那一边。我冲着他挥了挥手,向他奔去,却被突然隆起的雪堆绊了个正着。手上、腿上、身上、脸上甚至嘴里都有“雪糕”。爸爸小跑过来,拉起我,排掉我身上的雪,给我暖了暖手。我至今还记得,他穿着墨绿色的外衣,灰色的裤子,黑色的皮鞋,温和的眼神中透露着些许严肃。他问,我为什么跑出来了。而我,却答非所问。“进去不?”“还有事就不留了,我直接带女儿走。”“那我送送你们。”
就这样,爸爸拉着我的手,我拉着奶奶的手,一步步踏着。这是多么美好啊!望着那走过的路看到了三四行大大小小的脚印,有我的,有奶奶的,也有爸爸的。我多么希望就这样下去,三代人一起生活,就像那些脚印一般。
不知是否幻觉,眼前有一对父女,如同那时候的我和爸爸,漫步在这条路上。女孩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莫名的平静下来。是啊,这是多么快乐!
当我们与父母闹别捏时,你可曾想过曾经和父母度过的幸福时光,那份珍贵的亲情?
珍惜拥有的东西吧,它会在你的人生中留下不一样的脚印!
篇6:雪地里的脚印作文
清晨,我拉开窗帘,洁白、洁白的光惊醒了惺忪的睡眼,“下雪了、下雪了,”我很高兴的自言自语。
我从小就喜欢雪,喜欢雪的洁白、雪的晶莹、雪的透明。喜欢看雪铺天盖地的满天飞,那是苍天对大地最纯洁的亲吻。像是天使变的魔术,飘飘洒洒、慢慢悠悠在眼前飞。等你醒来睁开眼睛,视线里的静物都银装素裹了。
雪还在下,飘飘的落了下,文文静静的没有声响。走出屋,来到外边的雪花里,直直的看雪花的飞。任其撒落到我的头上,肩膀上,身上。伸手接几朵晶莹的小精灵,在手暖化开,凉凉的,还透着点爽。
随着满天的飘雪,飘来了童年的记忆,想起了我的母亲。
孩童的记忆里,冬天是农闲的季节,秋收后的庄稼都入了仓库,大田里的小麦嫩绿的在地里等着来年开春的温暖春风,季节里的雪还会小麦苗盖上洁白的被子让它们美美的睡上一觉。
这时的母亲就忙于给自己的孩子们准备冬天穿的衣服,棉衣、棉鞋都是自己用布做的,每每的夜里,我都是在半睁的睡眼里瞧见母亲在灯光里做活,她给我掖掖被子,我又进入了童稚的梦里。
母亲做的棉鞋,穿在脚上特别的暖,柔柔的软软的,鞋的前头有的是用丝线绣的图案,有的是用花布拼凑在一起,特别的亮眼,特别的好看。每逢下雪天,我就喜欢穿着母亲做的新棉鞋去外边向伙伴们炫耀,那时的我会昂起头,特自豪和骄傲。很喜欢接受小伙伴用羡慕的眼光看我的新面鞋。
在雪地里跑够了疯足了就和他们一起堆雪人,先用铁锨把雪堆到一起压实,堆的高高的,然后,再拿一个小铲子,在雪堆的顶端铲出一个像人脑袋形状来,圆圆的,用有鹌鹑蛋大小的黑色球状物体做雪人的一对眼睛,再削一个胡罗卜算是鼻子,再找来一顶宽边的破草帽给雪人戴上,活脱脱的一个杂技的小丑就出来了。透着孩子的天真和烂漫,雪人就静静的坐在那看孩子们打雪仗,做游戏,听我们天真无邪的笑声。
我还喜欢穿着母亲做的棉鞋上学、放学,上学的脚印里印满了母亲的目光,放学的雪花里有母亲牵我的手留下了一大一小的两串脚印。两串脚印重合的时候,那时的我肯定在母亲的背上,搂住她的脖子,甜甜的趴在耳边向她汇报一天的学习功课。
在我的记忆里,我会在下了一夜雪的早晨,早早的起来跑到院子里或外边的路上,穿着母亲做的棉鞋,在白雪里印自己的脚印,一串串,一排排的整齐。一串串的脚印在母亲的手中,带着母亲的体温和关爱,一个个的变大,变宽、变长。
雪中的一串串脚印,在母亲的期盼和关爱中长大了,坚实了,带着母亲的牵挂也越走越远了。
雪还在满天的下着、飞着,落在了我的发丝上,化开了,滋润的头发湿湿的,摸摸自己的头发,我的眼光里看到了落在母亲头上的雪花没有化开,也没有变,还是白的,黑发里的白,越来越多的白。
雪还是那样的洁白、晶莹、透明,可今年的雪花里的牵挂更加的浓郁了、延长了,溢满了漂泊在外游子的心。
多想多想用我的体温把母亲头上的雪花的白溶化,回到那童年的时代……
再看看地面,雪花里脚印也只有我留在他乡的一串了。
篇7:雪地里的脚印优秀作文
雪地里的脚印优秀作文
下过雪后,大地披上了洁白的衣服。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
小马第一个跑出来,黑色的马蹄踩在柔软的.雪地上,发出“咔嚓咔,咔咔”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地上便出现了小马的脚印。小马低头一看,雪地上有个圆形的脚印,多像个雪白的宝石啊!小马心想:我的脚印是最漂亮的。
这时,小花狗走过来,在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既像个鼻子,又像个飞碟。小狗说:“看到没,我的脚印比你漂亮的多!”
小鸡出来了,看到了小狗和小马的作品后,嘲笑道:“你们的脚印真难看。”说着,还在地上印出脚印,像一片片竹叶,又像蘑菇。
这时,小花猫也出来了,亮出自己的脚印,这些脚印像梅花,又像许多小星星,小花猫不屑一顾地说:“我的脚印才最美呢!”
忽然,老牛走过来,慢悠悠,不紧不慢地说:“你们的脚印都很漂亮,都是一个个小画家。”
其实,动物的脚印各有各的美,只要心里美,才是真正的美。
篇8: 读《雪地里的脚印》有感
读《雪地里的脚印》有感
天空中飘起了雪花,不久就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银白色的大衣,一群小朋友从雪地里跑过,留下了一片脚印。望着这片脚印,使我想起了前不久读过的那本书,书的名字叫做《雪地里的脚印》。
这本书是一本图画书:一个寒冷的冬日,狼坐在他的房子里一本接着一本的读着书。故事中的狼都很坏、很可怕、很贪心,为了给狼正名,改变以往狼留在大家心里的坏印象,狼准备自己动手写一本好狼的书。他写的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冬天的早晨,雪下了又下,当雪终于停了的时候,一位好狼先生准备出门散步。他发现了一些脚印,他想找到脚印的主人,并与他交个朋友。他中途问了松鼠、小兔子和青蛙,可他们都认为好狼先生要吃了他们。终于,好狼先生在湖边找到了脚印的主人――一只棕色的鸭子,但是他忘记了要和鸭子交朋友的事情,产生了要把鸭子吃掉的`念头,于是,他“扑通”一声跳进了水里。写这个故事的狼发现自己在自己家的浴缸里,他差点让好狼先生变坏了。狼走出家门,发现了一些脚印,他很好奇这些脚印是谁的,于是他追寻脚印而去。这本书最后只留下了一片脚印,带给了我们一个问题:狼会不会像他所写的故事中的狼一样呢?我想,会是的。
这看似简单的一本书,却蕴含着不简单的道理。虽然他想做一只好狼,但是狼终究是狼,他不可能改变,狼的本性就是如此,不可能变好。有句成语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止狼,所有的动物都是这样,人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能使他终生受益,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如果一个人从小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那些习惯也能毁掉他的一生,让他一无是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然,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很难改了,就无法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窗外,雪花还是依然飘飘洒洒,“那片”《雪地里的脚印》,带给我的不只是一个故事,也带给我一个很好的启示: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使我们终生受益!
篇9:雪地里的红鞋子散文
雪地里的红鞋子散文
梦是我们自己传递给自己的信息,我们为了理解自己就必须理解梦。——弗洛姆
许多年前的某一天下午,我梦见自己穿上新买的红鞋子走到街上时,外面正下着雪。一大朵一大朵的雪花落在地上,像要长成一片片光闪闪的白桦树。在湿润、清凉的空气里,红鞋子闪着熠熠的光,像圣诞树上的红蜡烛,在飘忽不定的雪花里闪烁、跳动。
街上没有多少人。我的双脚像两只红帆船在白色的浪花里翻涌前行。正走得起劲,忽然遇到了一个邻居,我正准备礼貌地和他打招呼,他诧异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的两脚,我不由自主地把鞋子往雪里埋了埋。他慌慌张张地向我点点头,逃也似地走了。雪停了,三三两两的人从我身边走过。我听见两个女人的嘻笑声从我的身后传来,我回过头,见两个女人的头挨得很近,殷红的嘴唇一张一合,露出白森森的牙,映着雪的白光。鬓角处垂下的发丝,烫得弯弯曲曲,像秋风里的黄瓜秧蔓,时而分离,时而绞在一起,随着呼出的呵气一颤一颤。我在干冷、滞重的空气里艰难地挪动着双脚,每向前移动一步,前路就照亮了许多。那条原本熟悉的路走了很长很长时间。
天黑下来,我的前方仍是白色的世界。刺目的白光使我准确地找到了家门。当我的.手摸到了门把手时,我又感到找回了我与世界唯一的联系。我折进屋子,僵硬的双腿使我栽倒在床上,头风车般眩晕。红鞋子光芒四射,灼灼地照耀着黑黝黝的屋子。在这样黑的屋子里,我又梦见了外面的白雪世界,似乎还夹带着春风的沙沙声,并且看到了在我趟过的雪的沟壑里,开满了一排排夹竹桃。
篇10:雪地里的枫叶散文
文:紫罗兰
我寂寞的时候,
总是跑到那片熟悉的林海,
因为害怕那份孤独和难耐。
这里有我心灵的寄托,
这里也有我无限的期待。
那里的一叶一草,
那里的春华秋实,
都能把我的思绪点燃。
在雪花飞舞的时节,
我又来到了心中的原野,
视野中的银白,
是这里唯一的色彩。
林中的积雪,
留下了我深深浅浅的脚印,
风吹着炫舞的雪花,
我也随着一起舞动旋转。
如痴如醉,
激情澎湃。
突然间,
一阵头晕目眩,
我精疲力尽地躺在了雪中,
似乎有一点红润,
映入了我的眼帘。
我眯起眼睛定神一看,
那是一枚火红的枫叶,
在覆盖的冰雪中露出的笑脸。
那夺目的.光芒像一道彩虹袭来。
热烈奔放的红,
如一团燃烧的火焰。
凝聚着激情,
升腾着自信的光彩。
我期待着,
从这份浪漫中追寻美好,
憧憬着,
在惊叹的目光中,
闪烁着辉煌的未来。
我目不转睛的盯着那手掌形的叶片,
上面的脉络如同血管相连,
我伸出手掌覆盖在叶片上,
感受到了心灵的震颤,
身子在微微摇摆。
它虽然飘落了,
依然还带着树的气息和芳香,
用生命的激情努力跟我说拜拜。
就是大雪也挡不住它的热情啊,
在冰天雪地中给人带来了温暖,
犹如沙漠中的绿洲,
看到的是辽阔的大海。
生命之水,
在心中涌动开来,
如同舔着干渴的双唇,
激起了心中渴望的爱。
我欣喜若狂的拾起这片枫叶,
迎着光亮勇敢地向前迈。
就是这一抹惊艳的红,
犹如鲜血染红了大地,
注入了新的希望,
让我对冬天的印象做了一次更改。
我深深的感动着,
亲吻着这片叶子,
感谢它用生命的红,
给冬天的素颜做了夺目的渲染。
我不由自主唱响了生命赞歌,
飞扬的歌声回荡在我心中的那片林海。
篇11:雪地里的秦腔散文
雪地里的秦腔散文
夜读徐海滨的《吼秦腔》,竟读的我内心翻腾,两眼赤热。不曾想到秦腔的魅力之大,竟可以让一个海外华裔老者,生命垂危之时,在一曲秦腔的吼声中,“眼珠一动,一亮,笑纹骤骤”,最后长出一口气,去了西天。
二十多年前,大学的写作课上,老师就以此文为范例,讲秦腔的西北风骨——粗犷、硬亢。那时说起秦腔,只想到它唱腔粗犷豪放,人物花里胡哨,很难从骨子里为之去兴奋。
最早看秦腔是在很小的时候,陕西秦剧团来演出,大雨中外爷撑着伞拽住我,坐在露天广场的大圆木头上,在人群中遮遮掩掩地看。虽看不懂剧情,但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伞下爷爷白胡子上飘着水珠,全然忘我的那种神情。
工作后去相亲,晚上准老丈人说带我去看秦腔。瑟瑟的风中,我耐不住秦腔的吼叫,偷偷的溜到一边。入戏了的准丈人回头不见了我,内心猛生一种“丢失”的感觉。回到家里诉说这种突然萌生的“感觉”时,家人都说:这是一种缘!要不怎么会有这种“丢失”的感觉呢!就因为这场秦腔,更快地促成了一桩婚姻。
去年冬天站在雪地里,美美地看一场秦腔,内心一下子和秦腔的距离拉近了许多。着实感受到了风中秦腔的悠扬、高亢、嘹亮,让我亢奋了许久。
前几天晚上在料峭的.寒风中,又看了几出折子戏,美美地、毫无保留的将笑声也吼了出来,笑声夹杂在秦腔的吼声中,飘荡在夜色的风里,显得十分轻松。回去我也睡了一个安然的美觉。
令我心动的不但是秦腔跌荡的表演,更是吹拉弹唱,鼓瑟铿锵的动听。看拉板胡人的墨镜和晃姿、打鼓人的激发与灵敏、敲锣人的亢奋与高涨,他们那种得意忘我陶醉的表情,写在脸上,喜悦在心里,却沉淀在我的骨子里!——“那黄土高原上酿了千年的秦腔,含着大喜大悲、大凶大吉的秦腔,唱得我骨也铮铮,血也滔滔,满喉满口黄土味”。让我真正感到了秦腔的力量所在!
急忙去网上看了几个同一题材不同的戏种,都没有觉得比看秦腔更过瘾。这就让我更理解了祖籍在河南客家人的外爷,对秦腔会那么情有独衷。
我将这种迟来的秦腔情结告诉朋友,他们说:因为秦腔的土味浓厚,这种土味正是你生命里需要的东西,所以你喜欢。
我想这话说的有道理。
长在西北从小就听惯了秦腔粗旷高亢的唱腔,因为听不懂唱词,也就从来没有认真地去看过一会秦腔。
我以为秦腔作为西北的地方戏,只有在大西北的寒冬腊月,在冰天雪地里去看,最能看出秦腔味的。
秦腔的节奏感强,再夹杂着飞舞的雪花,锣鼓声中不管演什么角色,唱腔高亢中都会透着逶迤,人物表演无不给人一种强劲的震撼。这种吼秦腔的声音随着冷风,回荡盘旋在空中,让人似乎能听出一种惨烈和回肠荡气,有种肝胆淋漓的感觉。
戏台上秦腔的弦乐和击打乐器与演员的对白和唱腔,交替有秩的响起,构成了独特的秦腔曲调,抑扬顿挫,听起来十分的舒畅过瘾。在风中竟让人忘了寒冷,忘了烦忧,忘了劳累。
雪地里看秦腔,才发现现在人的骨子里正缺乏的就是这种原始醇厚的东西,而这种艺术视角是直观的,能直入人的心灵,去接受、感化……
雪地里看秦腔,让我从内心感受到了这是一场超值的享受和生命的呐喊!
★ 雪地里的秦腔散文
★ 雪地里堆雪人作文
★ 雪地上的脚印作文
雪地里,那串深深的脚印散文(共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