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的人物

时间:2022-12-13 05:44:42 作者:五呱呱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五呱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骆驼祥子》的人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骆驼祥子》的人物,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骆驼祥子人物作品简介

骆驼祥子人物作品简介

祥子

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祥子善良、质朴、固执,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忍精神,希望能拉上属于自己的车。然而祥子的命运可谓三起三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后,祥子的愿望终于完全破灭。祥子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从上进好强沦为自甘堕落,开始游戏人生,吃喝嫖赌,蜕变成一个行尸走肉的无业游民。

虎妞

一个泼辣而有心计的女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有着追求自己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方面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到虎妞的灵魂之中,虎妞控制祥子,是家庭的支配者。虎妞生来就一副男儿性格,将父亲的人和车厂管理得井井有条。她骗祥子和她结了婚,最终由于好吃懒做难产而死。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刘四爷

人和车厂的老板,混混出身。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自私自利,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儿子来接班。他不愿自己辛辛苦苦挣得的家产跟着虎妞一起给了祥子,于是断绝了与女儿的关系,最后连女儿的坟也不知道在哪儿。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记了亲情,当他醒悟过来已为时过晚。

小福子

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亲二强子卖给了一个x官,后又回到娘家,被迫卖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祥子在虎妞死后便喜欢上了小福子,可是当祥子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想要跟她在一起时,小福子已经被父亲卖到了妓院,上吊自杀了。小福子的死熄灭了祥子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

曹先生

一个平凡的教书人,有点钱。因为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自居为“社会主义者”,在政治上并没有高深的见解,希望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又没有这个能力。对于祥子这样的下层劳动人民表现出一定的关心和同情,能尽己所能解他人之困。是一个较为正直进步的知识分子,但思想受到时代局限,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战士。

孙排长/侦探

祥子第一次买车后,被大兵们抓走,丢了车。这些兵的头头就是孙排长,但当时孙排长并未露面。祥子第二次遇到他是在曹先生被搜查时,此时孙排长已成为侦探,可成为侦探的他又一次打劫了祥子,把祥子所有的积蓄全搜刮走了。这个姓孙的两次使祥子的梦想破灭,可谓是祥子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之一。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人物形象

一、祥子的性格?

(一)、纯朴,善良,为人正直的祥子

起初,祥子纯朴,善良,为人正直,具有奋斗的性格及美好的精神世界。祥子是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是农村破产后跑到城里来谋生的农民,为此,“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但他最终选中了拉车这一行。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年轻力壮,吃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在他看来,拉自己的车就可以“不再受拉车人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他认为:有他的身体和力气,多拉快跑,省吃俭用,过不了几年一定能达到目的。强烈的求生欲望,顽强的奋斗精神,构成了祥子性

格的一个重要方面。鲁迅在小说中刻画祥子勤劳刻苦,刚强性格的同时,还从更广阔的生活内容上,着力揭示了他美好的精神世界。他做事认真负责,讲究信用和义气。他拉车出了事,自己被摔得很重,但他首先想到的是车上的曹先生。曹先生被摔伤了,他感到很内疚,并提出了以自己的工钱赔偿损失,他认为曹先生是好人,所以,当曹先生因特务追捕避居在外时,他承受着自己被劫夺的痛苦,而一心想着怎样不辜负人家的嘱托看好曹宅;作品还展示了祥子极富同情心的一面,当他看到比自己更加困难的老马、小马两人在寒夜饿得发昏时,便毫不犹豫地给他们买来羊肉包子;对备受生活折磨的不幸的小福子,他也尽量地给予同情和帮助。这些,都显示了祥子作为一个劳动者的美好心灵。

其次,祥子性格中蕴含着反抗及独立自主的要求。祥子平常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他的性格中的反抗要求也有所体现。比如他在杨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理,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和自立,也正是他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表现,他不愿听高妈的话放高x贷,不想贪图刘四的60辆车,不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具有一种要求独立自主的思想。祥子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的同时,也具有了国人的劣根性。祥子性格的最大特点,又是导致这场悲剧的主观原因。他想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命运,但是来自整个社会的沉重压迫,让他奋斗的理想不得不走向破灭。

(二)祥子小农意识的思想局限性

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目光,尤其是个人奋斗的思想,是可悲的。祥子没能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也没有意识到个人奋斗不但不能改变他作为一个人力车夫的命运,反而会使他像跋涉在泥沼中一样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这种错误的思想,使他远离了朋友,孤独无援,更加无力抗拒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在祥子周围的其他人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惨痛的经验教训,比如老马他们也曾经拥有自己的车,到头来仍然贫病交加,无法生活下去。即使有了自己的车也不见得就好命,而祥子就偏偏不懂换位思考,正如当时许许多多的劳动人民一样,一旦认定了就到死都不改,将错就错,一错到底。“要买上自己的车”成为了他奋斗向上的全部动力,在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实现这样的要求以后,他失去的就不单是一个理想,而是生活的全部意义,从而必然陷于精神崩溃的境地。 作品在写祥子思想上的局限的同时,也揭示了他性格和心理的弱点。比如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逐渐滋生的自暴自弃,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在虎妞影响下他的生活态度的某些改变,也成了国民劣根性的一个缩影。祥子婚前还力图坚持自己的追求,而他结婚后,虽仍想抗争,但也只剩招架之功。他曾经全力反抗命运却终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他曾经对虎妞干预他的生活目的的企图有所抵制却最终仍受制于她,最后在虎妞身亡而小福子又自尽以后,他的理性彻底灭亡,他的道德支

柱彻底崩溃,终于自我放纵,跌入了流氓无产者之列。总之,我们通过祥子奋斗过程中的以上种种所作所为,清楚地看到了祥子堕落之前所具有的正直、善良、勤劳、义气而又有骨气的人力车夫的美好品质。

二、祥子的心理变迁

(一)黑暗社会的打击

对于祥子的打击,首先来自反动派。祥子天天省吃俭用,拼命拉着赁来的车,没日没夜,为的只是能攒出钱来买上一辆自己的车。三年在祥子的努力中一晃而过,祥子有了自己的车,祥子可以不再受车场主的气,祥子可以想怎么拉就怎么拉了!可痛快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战乱中的北平危机四伏,祥子所处的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打仗不断的骚扰着人们的生活,威胁着人们的安全。城外打仗的消息已经流传了十来天,为了贪图几个钱,祥子大着胆子拉车去西郊,刚出城门,就被逃兵连人带车都抢走了。作品提到逃兵如果被村中的人们捉住,至少是活埋,从人们对逃兵的深恶痛绝,透露出这些x队曾经如何残酷的蹂躏过人民,在这样动荡不安,反动x队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年代里,祥子的这场厄运,不过是连年战乱给人造成的浩劫中的一个小小插曲而已。祥子历尽艰辛逃回了北平,在“仁和车厂”,压抑着满腔的.悲怆和痛苦,继续拉着凭来的车。千辛万苦,当他终于在一个平和善良的人家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拉包月车的工作后,又因为雇主被特务盯上而被反动政府的侦探以“买命”的名义榨取了他仅有的一点点积蓄,同时也丢了那份安定的工作。作品深刻地说明:在那黑暗的旧社会,作为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想以个人的力量,通过个人奋斗的道路来实现生活地位的改变是不可能的,无论他们个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无济于事。

(二)没有结果的爱情。

如果说买车是祥子的第一个愿望,那么娶一个乡下女子,年轻力壮,吃得苦,能洗能作的姑娘是祥子的第二个愿望。虎妞死后,小福子走进祥子的视野。“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在她身上,他看见一个男人从女人所能得的与所应得的安慰.”但是祥子虽然爱着小福子,但是又怕小福子家庭的巨大累赘,他想起了虎妞的好,至少在经济上有所依靠,他认为“情种”只生在富人家。在这种矛盾、软弱的心理下,他选择搬离了大杂院,开始吸烟,有机会也喝点酒,把小福子忘得一干二净。眼前舒服驱走了高尚的志愿,越不肯努力便越自怜自私。他完全失去了自我,直到他遇到刘四,与刘四的反抗,使祥子又找到了自信,他开始想起小福子,祥子又一次有了生活的希望。他认为“两个地狱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可是天不遂人愿,祥子错失了与福子同患难的机会,他的打算再一次落空。小福子的死,给祥子的生活彻底判了

死刑,他开始吸烟,喝酒,打架,骂人,进白房子。过去最感无耻的事,他现在都坦然地泄露给大家。他成了一个游魂,一个无家无业的流浪汉。

性格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奋斗、挣扎,却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真实写照。

(三)没有爱情的婚姻

祥子在不理想的婚姻中与虎妞结合了。他们的结合始终都是很不自然的,虎妞是车场老板刘四的女儿,刘四是个流氓,无赖,既凶残又伪善。在祥子的教育下,虎妞成了一个粗野,泼辣的女人,也打下剥削阶级的烙印,刘四为了让虎妞帮他经营车场,已经是三十七八的大姑娘了,仍然不让她结婚,要虎妞为他断送青春。但是她也与其他青年妇女一样,追求着自己的婚姻自由,他爱年轻,老实,勤俭的祥子,对他表达的感情也是真切的,他时时疼着祥子,并不是玩着祥子。因此,她的处境令人同情,她执意要与祥子结合,这对于她所处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种叛逆行为。但是,由于他们两个各自的经济地位不同,使他们的婚姻生活产生了种种矛盾,特别是各自的生活道路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成为祥子终生的痛苦。虎妞对他有真情的一面,但很大程度上有她的利己主义的因素,她希望得到父亲的同意,由她和祥子来经营车场,至少想靠她自己的一些体己钱“弄上两三辆车”,当上一个小车主,而祥子与虎妞不同,他是从他的阶级立场出发,打算自己有车,“生活的舒服一些”,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到乡下娶一个年轻力壮,吃的苦,能洗能做的姑娘”。显然,他们两个人在生活的态度上就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以及他们不同的性格,预示着他们婚后必然有矛盾,有冲突,决不是相安无事。他们两人各自按照自己的生活理想而活着,虎妞一心想买上几辆车,当上车主,祥子可以不再出车,可以整天陪着她。而祥子却时时避开他所厌恶的虎妞,如果要整天呆在家里陪着虎妞,那是件十分痛苦的事,再则对于勤劳成习的祥子来说,本来也不惯于这种清闲享乐的生活,他只想拉车,他爱拉车。而虎妞仗着她经济上的实力,总想让祥子听她的摆布。这使祥子感到痛苦和委屈,虽然祥子也有理直气壮的地方,但他清楚地感到“要了她,便没了他”,自己不过是在老婆手里讨饭吃,尽管如此,祥子的生活还是有着落的。不幸的是在他们生活一年多后,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从此失去了经济上的依靠而无路可走,堕落下去。

鲁迅通过对祥子灵魂深处的挖掘,成功的塑造了城市下层劳动者的典型形象,揭示了祥子的悲剧来自罪恶的旧社会,旧制度。旧社会不仅夺去了祥子的车,抢走了祥子用汗水积蓄起来的钱,更可怕的是夺走了祥子纯洁的灵魂和劳动人民的美德,毁灭了他的灵魂。对一个人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比灵魂更可贵,比失去灵魂更严重的了,鲁迅正是通过祥子的形象,强烈的控诉了这个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篇2:骆驼祥子人物概括

祥子——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但最后,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虎妞——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善玩心计与市侩习气,同时也是个唯美主义者。在政治上,他放弃了。所以酿成了书中的人物一直走下坡路的原因后果啊。所以祥子最终变的与其它的车夫一样,不再要强,却被大兵抢走,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那本是他打算第二次买车的钱,虎妞对他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身心都带来磨难。第三次,他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他的努力,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刘四爷——旧社会的袍哥人物,使虎妞的性格呈现出二重性:一方面,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二强把小福子二百块钱卖给了一个x官,而在小福子不在家期间,二强因喝多失手将二强嫂打死。而为了办丧事,便把车便宜卖给了虎妞与祥子。过了一阵子小福子回来了,迫于生计,只好靠当x女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其实祥子在虎妞死后便喜欢上了小福子,可是当祥子回到曹先生处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时,小福子已经上吊自杀了。

小马儿与祖父——一次在茶馆里的偶遇,让他认识了小马儿与他的祖父,也第一次让他感觉到即使自己拼命拉车,到老了,也是会无法维持生计的,何况小马儿祖父也有自己的车,但到老,还是一个穷样。于是祥子决定与虎妞结婚,也不图别的,就图点钱,因为靠自己无论如何努力,到老,也得像这小马祖父一样。这两人后来也有了交代,小马后来因得病却没钱治疗而死了。

高妈——曹先生的老妈子,为人热情,曾三番五次劝祥子去放高xx,但都因祥子的固执而失败了。高妈是当时这个社会的投机主义者,精明透顶,很会精打细算,或许在当时这个社会里,只有熬成像高妈这样的人精,才能在各处左右逢源。

二强子——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把自己女儿卖了买了车,又风光了一阵,等钱用完了就喝了酒在家发脾气,结果将自己的妻子打死了,卖了车办完事,又开始拉车,天天喝的烂醉,家里的两个孩子也不管。女儿回来后,还逼着女儿卖身养活一家人,时常回家找女儿要钱,要了钱又去喝的烂醉。二强子的行为是令人气愤的,但是生活的压迫使他喘不过气,只有用酒精麻醉自己,每当他清醒时又觉得对不住女儿与两个二子,可是没本事的他只有靠拉车维持生活,而他又没有祥子的要强,身体也不够硬朗了,这使他更加自暴自弃,干脆沦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败类。

曹先生——一个平凡的教书人,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所以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小福子——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是祥子喜欢的人,但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与无限的思考。

剧情概况

祥子来自农村,立志买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但是,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从军阀逃回来后,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接着,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而祥子用虎妞的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而死后,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在经过多次挫折后,并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彻底地堕落了。他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无产者。通过这个悲惨的艺术形象,人们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有较深的理解,并启发人们认识造成祥子悲剧的根源。

内容赏析

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信仰,凭着勤劳与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与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终于被现实击倒, 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篇3:骆驼祥子 人物档案

骆驼祥子 人物档案

祥子

他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善良、质朴、固执,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忍精神,希望能拉上属于自己的车。然而他的命运可谓三起三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后,他的愿望终于完全破灭。他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从上进好强沦为自甘堕落,开始游戏人生,吃喝嫖赌,蜕变成一个行尸走肉的无业游民。

虎妞

一个泼辣而有心计的女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有着追求自己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方面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到她的灵魂之中,她控制祥子,是家庭的支配者。她生来就一副男儿性格,将父亲的人和车厂管理得井井有条。她骗祥子和她结了婚,最终由于好吃懒做难产而死。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刘四爷

人和车厂的老板,混混出身。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自私自利,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儿子来接班。他不愿自己辛辛苦苦挣得的家产跟着虎妞一起给了祥子,于是断绝了与女儿的关系,最后连女儿的坟也不知道在哪儿。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记了亲情,当他醒悟过来已为时过晚。

小福子

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亲二强子卖给了一个军官,后又回到娘家,被迫卖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祥子在虎妞死后便喜欢上了小福子,可是当祥子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想要跟她在一起时,小福子已经被父亲卖到了妓院,上吊自杀了。小福子的死熄灭了祥子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

曹先生

一个平凡的教书人,有点钱。因为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自居为“社会主义者”,在政治上并没有高深的见解,希望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又没有这个能力。对于祥子这样的下层劳动人民表现出一定的关心和同情,能尽己所能解他人之困。是一个较为正直进步的知识分子,但思想受到时代局限,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战士。

孙排长/侦探

祥子第一次买车后,被大兵们抓走,丢了车。这些兵的头头就是孙排长,但当时孙排长并未露面。祥子第二次遇到他是在曹先生被搜查时,此时孙排长已成为侦探,可成为侦探的他又一次打劫了祥子,把祥子所有的积蓄全搜刮走了。这个姓孙的两次使祥子的梦想破灭,可谓是祥子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之一。

篇4:《骆驼祥子》的人物

《骆驼祥子》的人物

《骆驼祥子》作品主要描写了主人公祥子由一个憨厚、勤劳、有着执著理想追求的人力车夫经过三起三落的生活打击之后,变得消沉、放荡、善耍无赖。

老舍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塑造的人力车夫骆驼祥子的形象,是对车夫性格的深刻描绘。祥子是生活在社会底层、被剥削、被压迫,靠出卖劳动力赚钱的劳动人民。他勤劳朴实、善良正直,富有责任感和同情心,尤其是有一颗好胜上进的心。但是,最终向命运完全屈服,并一步步滑向堕落的深渊。祥子的一生无疑是悲剧的,下面就祥子悲剧命运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社会悲剧

祥子人生的第一次打击,是由于军阀的连年混战、兵匪的生灵涂炭。祥子生在农村,日益混乱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失去了父母与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但他并不眷恋土地,他把能产生馒头和烙饼的城市当做一块宝地,十八岁的时候便只好跑到城里来谋生,他想成为一个有安稳生活的劳动者。他没有不良嗜好,“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卖力气能吃饭的事儿几乎全做过了”。不久,他便看出来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于是,他把买一辆自己的车作为生活目标,幻想着有了车就如同在农村有了土地,就能凭自己的劳动换取安稳的生活。经过整整三年的辛苦劳动,祥子终于凑足了一百块钱,终于买下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祥子的新车刚拉了半年的时候,城外打仗的消息已经流传了起来,祥子还是照常拉车。为了贪图比以往多好几倍的几个钱,他怀着侥幸心理,大着胆子和一个光头的矮子拉几个学生去清华,刚出城门,祥子连车带人都被十来个兵捉了去。他的衣服鞋帽,甚至系腰的布带,都被匪兵们抢去了。他几年的血汗钱挣出来的车也没了。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这样坚强的祥子还是落泪了。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但是,生活还得继续。

二、婚姻悲剧

对于祥子来说,虎妞的纠缠无疑是一种灾难。虎妞作为剥削者的女儿与被剥削者的妻子,一方面,他染上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吃懒做、善玩心计,她缺乏教养、粗俗刁泼;另一方面,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深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毒害,心理也因此变态。在她与祥子的婚姻问题上,她并不是真的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而是企图把祥子也拉上她理想生活的轨道:放弃劳动,做一个靠出租洋车、剥削别人的车厂主。她害了祥子,不合理的社会和剥削家庭造成了她的不幸,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溃的悲剧结局。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

祥子的这段婚姻最后让自己又变得一贫如洗,这不得不说祥子的婚姻是悲剧的,带给他的并没有什么幸福,娶的是自己不喜欢的女子,拉的不是自己买的车,最后以为会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时,孩子也没能顺利来到人世。这样的悲剧遭遇使祥子的精神遭受了沉重的摧残与打击。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和剥削家庭造成了虎妞的不幸,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心疲惫的悲剧结局。

三、性格悲剧

祥子性格的最大特点,又是导致这场悲剧的主观原因,是他想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命运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既然他所受的是来自整个社会的沉重压迫,孤立的、零散的个人奋斗自然难以取得成功,即便有了自己的车子并且始终保持者,又何尝能够摆脱那些压制而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这种不切实际的打算,使他从一开始就陷入盲目性,一切真诚的努力都是毫无意义的。

作家对祥子性格的描绘并未到此为止,还向深层做了细致地挖掘。他写到祥子对于自己的这种努力也不断有过反思和疑问,因此,第一次丢车后,尽管他仍然努力拉车攒钱,可是干着干着,他便想起那回事,一想起来,他心里就觉得发堵,不由得想到,要强又怎样哪?即使马上再弄来一辆,焉知不再遇上那样的事呢?可见,他已经预感到前途的黯淡,并向自己提出了反问,但他随即做出的回答仍然是“即使今天买上,明天就丢了,他也得去买。作为个体劳动者,他们只有在这种追求中才多少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和生活意义。但是,祥子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投机取巧,只懂得埋头苦干,等待着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剧的命运。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不仅是对祥子沉痛地批判,更是对罪恶旧社会的悲愤控诉。可见,祥子这一形象的性格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它有力地概括了城市个体劳动者的生活道路。他们为了生存,不顾一切地拼命挣扎,但终于失败。这样的性格悲剧,不仅在当时能引起读者的反省,到了今天,诸如此类的小生产意识依旧残存于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妨碍他们自己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关描写也就依然能够使人激动,发人深思并且从中得到启发。

篇5:《骆驼祥子》人物剖析

祥子——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人生并不因为他的要强而多给予了他什么,大兵、骆驼、曹宅、孙探长、虎妞、小福子……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不让他逃脱车夫的最终命运。他曾经也不信命,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他的努力,他的第一辆车,他买车的积蓄,没有招谁也没有惹谁,不也就这样没了吗?这能怨谁呢,只能怪命是如此了。所以祥子最终变的和其它的车夫一样,不再要强,养成了烟酒等他过去从来不肯沾染的东西,也就让人觉得可以原谅了,所有的恶习似乎都不再像过去那样不可饶恕了。可是祥子过去是一个怎样要强的人啊!为了买车,他从生活中扣出每一点钱,他舍下面子和下等车夫强座,没命的拉车,甚至连一口好茶也不愿喝——虽然像他这样的高等车夫喝点好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他把自己当作铁打的,拼命攒钱……事情却常常不如人愿,所有的意外都与愿望悖道相驰。祥子的'见闻和经历将他磨砺成了另外一个人——与过去的祥子完全相反的人——他学会了所有的恶习,学会了和巡警找别扭,学会了保养自己,成了一个混日子的车夫。有时他也曾想过应该好好的生活,可是一想起他自己的经历他就没了信心,要强又怎样呢,自己过去不也要强过吗,到头来还不是和其他人一样,还不如趁早快乐一天是一天。直到最后,连他最后的寄托--小福子也离开了这世界,他彻底的绝望了。一个由乡间来的淳朴、老实、善良、结实的小伙子就这样沦落成一个让人同情的混混,最后像一条狗一样栽倒在街头,再也爬不起来。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虎妞——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将人和车场管理的井井有条。颇有心计的她安排好了一场骗局,却没料到早早的被父亲——刘四爷——拆穿,但他还是骗取祥子和她结了婚,但却没料到父亲会狠心抛下她不管,卖了厂子到外地去了。最终由于她的好吃懒做引起难产而死去了,她的一切结局都是又她自己一手造成的,算来算去结果把自己的命也算了进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像虎妞那样搭进了一条命还得不到个好名声,人死了也没人同情,看来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人好。

刘四爷——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场,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一个儿子来接自己的班,女儿虽能干但毕竟是女儿。由于女儿中年了还未出嫁,觉着对不起她,平日里也挺让着她,但却不愿自己辛辛苦苦挣得的家产遂着女儿一起给了别人。于是断绝了与女儿的关系,最后连女儿的坟也不知道在哪儿。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记了亲情,当他醒悟过来是已为时过晚,相信当祥子将他赶下车,一个人久久的立在那儿的时候,他真正感到了孤独,真正感到了自己除了钱以外什么也没有了,甚至连女儿的坟也不能看上一眼。亲情是可贵的,希望我们不要在失去它以后才懂得珍惜,那时我们也只能像刘四爷那样久久矗立在原地,默默迎风流泪了。

800读书笔记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寒假读后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九年级

读《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读骆驼祥子心得体会

读 骆驼祥子 有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骆驼祥子1000字

骆驼祥子读后感1500

骆驼祥子读后感初一

《骆驼祥子》的人物(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骆驼祥子》的人物,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