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now”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2.5天休假实施细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2.5天休假实施细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2.5天休假实施细则
2.5天休假实施细则
元旦三天假,可能还有很多人没有缓过来。怎么还没有出远门,就已经要上班了呢?哎,假期余额不足,真的伤不起。
就像小时候上学整天突发奇想,要是每周上学两天,休息五天就好了。最好是,每节课只上15分钟,课堂休息时间是45分钟。哈哈,貌似,学渣都是这么想的。
工作了以后,依旧感觉到休息的时间不够用。每天除了永无止境的加班,还是加班。好不容易盼来了周末,短短两天,一晃而过。还没有来得及吐槽双休太短,那边过着单双休制度的小伙伴们,早已经泣不成声。而旁边,只有单休的小伙伴,则一脸木然的继续在周末上班。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捉急了,听说,国家已经鼓励部分地区实行2.5天的小长假了。
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鼓励弹性作息时强调:“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据挖财社区财经观察员获悉,近期,河北、江西、重庆、广州、甘肃等地纷纷出台实施细则,诸如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小长假措施等,积极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弹性作息、鼓励错峰休假,刺激旅游消费需求。
事实上,已经有的地方开始这么干了。
宁乡县旅游局规定:每年夏季的7月1日至10月1日实行周五下午与周末休假,周五半天假可用平时加班时间相抵。上饶市提出从208月份开始实行夏季周末休两天半短假,执行时间为每年的6月1日至8月31日,所休时间从年休假中扣除。
当然了,除了周末的2.5天小长假的制度之外,其它各地也纷纷创新小长假。
诸如重庆,则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以拼假、凑假方式旅游;甘肃、广州等地提出将推行中小学生春假或秋假制度。
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一些企业开始“比照”试行2.5天小长假。有的比较傲娇的财友,就对挖财社区财经观察员嘚瑟道,他们公司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只要求员工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半的核心工作时间必须在岗,其余时间可自行弹性安排工作。
尼玛?这么好的公司,估计单双休和只有单休的小伙伴,又要问了,这家是什么公司?还招人么?
那么,问题又来了。
第一,如果实行2.5天小长假,那么会不会影响百姓办事?
大家都知道,现在办个事情,如果遇到服务态度好的,事情办理的还顺利一些。如果遇到服务态度不好的,那么办个事情,能折磨死人。本来事情就不是很好办,现在一放假,找谁去办事去。
其实,这个问题,大家大不必担心。因为,不是说2.5天长假实施了,就没有人值班了。2.5天的假期,跟其它假期应该是一样的。在相关的办事窗口会安排相应的轮班和值班人员。估计,到时候窗口的工作人员还是在的。
第二,如果实行2.5天小长假,那么周五半天的时间从哪里挤出来?
大家知道,根据相关法律,我国的每周工作时间要遵循40小时制度。哪怕是弹性工作制度,也要遵循国家法律规定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的前提,不是缩短每周法定工作时间周五下午直接放假。
那么,问题,又来了,周五下午的4个小时往哪里挪?如果要休假,周一至周四就要每天工作9个小时。换句话说,如果要实行2.5天小长假,那么大家可能要在平时多加班一个小时。
周一到周四每天要多加班一点时间,换来周五下午和双休的2.5天假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乐意呢?
只有单休和单双休的童鞋,请到旁边默默的哭一会。毕竟2.5天小长假,跟你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第三,如果实行2.5天小长假,那么会有多少人接受?
大家也知道,自从取消五一黄金周后,现在的长假明显的不足。而2.5天的小长假,事实上,跟双休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2.5天小长假虽然看上去很美好,但是执行起来,恐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且不说2.5天小长假,单单是带薪休假这一简单的制度,就执行起来很困难。
尽管国家出台法律法规保障带薪休假,但这项制度落实起来并不理想,主要阻力来自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考虑到成本和效益原则,究竟有多少企业能接受2.5天小长假制度,恐怕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2.5天小长假,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民众对于假期,对于休息的渴望。挖财社区财经观察员认为,虽然2.5天小长假有利于提升民众生活品质,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等利好,但是完善休假制度,增加法定长假也是民众所迫切需求的。
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或许比“2.5天小长假”更具有指导性意义。当然了,如果2.5天小长假能顺利实施,对于广大的上班族来说,也无疑是一大利好。至于对那些只有单休或者单双休的人来说,双休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重大利好了。
2.5天小长假,虽然不长,但是相信,广大的财友也很期待吧!
篇2:多地出台2.5天休假实施细则
多地出台2.5天休假实施细则
近期,河北、江西、重庆、广州、甘肃等地纷纷出台实施细则,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弹性作息、鼓励错峰休假,刺激旅游消费需求。其中,各地出台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小长假措施尤其引发社会关注。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8月份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上述意见提出“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休假模式引发热议,随后一些单位率先开始落实2.5天休假措施。
多地相继出台意见
自2015年11月份以来,河北、江西、重庆等地相继出台意见,明确提出鼓励2.5天休假模式。
2015年11月9号,河北省出台意见提出: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实施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小长假”,为职工外出旅游创造有利条件。
2015年11月26号,江西省提出: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弹性作息制度,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2015年12月1号,重庆市也提出: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小长假政策如何实施?
一些地方出台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小长假政策。如重庆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以拼假、凑假方式旅游;甘肃、广州等地提出将推行中小学生春假或秋假制度。在出台弹性工作制的大多数地区,主要将2.5天小长假模式与“夏季作息”相结合,而这些新政策大多要从开始实施。
除了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一些企业开始“比照”试行2.5天小长假。据了解,上海某外企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只要求员工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半的核心工作时间必须在岗,其余时间可自行弹性安排工作。在广州,某金融理财公司已开启2.5天休假模式。
事实上,近年来已有不少旅游公司在探索开发周末小长假产品。广州某旅行社于推出周五下班即出发的旅游线路,大受市场欢迎,该线路以省内游及周边游为目的地。而在北京,有旅行社已开始瞄准2.5天小长假境外游。
“2.5天小长假”模式与“夏季作息”相结合
记者了解到,2015年已经有江西上饶市、湖南宁乡县旅游局开始尝鲜2.5天小长假。
宁乡县旅游局规定:每年夏季的7月1日至10月1日实行周五下午与周末休假,周五半天假可用平时加班时间相抵。
上饶市提出从2015年8月份开始实行夏季周末休两天半短假,执行时间为每年的6月1日至8月31日,所休时间从年休假中扣除。
除了2.5天休假模式,还有错峰休假
国办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错峰休假。在稳定全国统一的既有节假日前提下,各单位和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带薪休假与本地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
在宁夏、新疆、西藏、广西等地,大多数旅游者出行不用“黄金周扎堆”,这是由于当地民众在开斋节、古尔邦节、藏历新年、壮族三月三等民族传统节日放长假。今后,从山东省的孔子诞辰到福建省的妈祖祭典,人们可望享受更多地方性、民族性的公共假日,而从中释放的消费潜力是惊人的。
国家旅游产业科技创新工程中心主任石培华:目前我国已有地方民族假日涉及的人口数量不足8%,且都集中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自治县,即使加上一些地方节假日,涉及人口数量也仅达到全国人口的10%。
根据预测,全国有节日基础的省(区、市)中增设地方假日后,至少可以覆盖全国六成人群,部分省(区、市)可以多形成一个3至6天的长假,也有部分省(区、市)可以形成两个3天左右的小长假。
放假≠减少工作时长
周五半天时间如何挪?
同城旅游华南区副总经理苏峰:在“40小时”的前提下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主要问题在于周五下午的4个小时往哪里挪?如果要休假,周一至周四就要每天工作9个小时,操作起来有些不切实际。
国家旅游局曾明确指出,弹性作息需要在遵循国家法律规定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的前提下,将周五下午工作时间提前安排到其他工作日中,使周五下午腾出来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而不是缩短每周法定工作时间,周五下午直接安排放假这样也是不允许的。
国家旅游局还表示,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都是鼓励性和倡导性措施,不是强制性要求,也不能全国一刀切,各地各单位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不影响正常生产活动的前提下,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执行。
实行弹性工作是否会影响百姓办事?
上饶市房管局房产交易中心主任骆飞:2015年该中心选择周五半天休假的职工还不多。未来如有更多职工选择周五下午休假,办事窗口就会实行轮班机制,绝不会出现无人办理业务的情况。
篇3:2.5天休假新模式
不等于“周五下午不办公”
2.5天休假模式引发了热议。有人说,这样的休假模式对于私营企业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一方面,私营企业不会因为“倡导”和“鼓励”积极回应。另一方面,即使私营企业愿意落实,但是工人未必买账,私营企业实施的是多劳多得,是计件工资。多休息半天,就意味着少拿半天工资。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也有人说,2.5天休假模式,也只能是公职单位的利好了。而当一些地方率先“倡导”和“鼓励”的时候,又遭遇了一些网民的口水:真够积极的。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2.5天的休假模式是不是可行,是不是需要?找出了正确的答案之后,才能对公职单位的率先落实品头论足。一个发展的社会,一个进步的社会,一个前行的社会,一个人性的社会,不应该是“越来越忙了”,而应该是“越来越闲了”。在经济发展之后,要将快生活变成慢生活,要将快节奏变成慢节奏,要将步履匆匆变成人生散步。我们需要一个2.5天休假模式下的“慢下来”。有了这种认识,我们不妨宽容公职单位的先行一步。
不过,先行一步之后的事情还是需要关注的。那就是不能把2.5天休假模式变成“星期五下午不办公”。由于惯性思维,很多市民还是习惯于在周五到有关部门办理业务。这就需要实施了2.5天休假模式的单位,科学安排,妥善处理。要在2.5天休假模式中,安排工作人员继续办理相关业务。不能是全体人员都走了,单位大门落锁了,必要的业务不能停止。
国家旅游局明确指出,实施2.5天休假模式,并不是减少工作量,要在遵循国家法律规定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的前提下实行。也就是说,应该将周五下午的工作时间提前安排到其他工作日中。实施这一休假模式的机关单位应该坚持这个底线。不能因为多放了半天假而影响工作。值得关注的还有,机关单位先行一步之后,如何让私营企业的人们,在不影响收入的情况下,也能享受制度利好。
推行2.5天休假模式是好事,但是千万别演变成“周五下午不办公”。当然,当这种模式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已经全民共享的时候,也可以关上机关大门,咱们一起到那么大的世界去看看。
全面落实还要靠主动监督
当带薪休假被化整为零之后,理论而言,能最大限度减少用人单位压力,能增加企业落实员工带薪休假的积极性。从具体操作层面讲,这样的迁就,体现了相关方面的智慧。但必须看到,第一,带薪休假化整为零,本身就是妥协。两天半的时间,“外出嫌短,睡觉嫌长”,很多人恐怕并不能体会到休假的乐趣。第二,最为关键的是,在劳动者争取休假权依然充满风险,针对用人单位的违规阻碍、阻挠行为,相应的执法监督和处罚力度仍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即便是带薪休假化整为零,一些劳动者也未必能应享尽享。
基于此,曾有专家建议,应尽快从全国范围出台落实带薪休假的相关细则,并进一步加大劳动监察部门主动监督和追责力度,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严格追究不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用人单位的违法责任,以不断提高带薪休假的落实率。检视现实,这样的建议,无疑是说到了点子上。也就是说,和鼓励“2.5天小长假”、开创更多的休假模式相比,用更多行之有效的方式,确保每一位劳动者的休假权,不再是纸上福利,都能实实在在、毫不打折地落地,才最关键。如果所有劳动者不再冒险也能享受到完整的带薪休假,他们没有理由不去做既会辛勤工作、又懂享受生活,还能常回家看看、时不时能出行的现代公民。
是我国体制机制改革的又一进步
给创新注入活力
在互联网经济如火如荼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应该看到,休息不仅仅是让劳动者的精力体力得到更好的恢复,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更重要的是,更多的休闲时间或许会成为提高创新力的一个源泉。
法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节假日最多的国家之一,双休日、带薪长假、法定节假日再加上其他假日,法国人每年大约有150天不用工作。据说,8月份在巴黎看不到几个本地人,因为法国人夏天全都度假去了。许多人把法国的创造力都归功于度假。
这样类比或许不够科学,但生物医学确实表明,如果想要让大脑更加富有创造力和智慧,首先要赋予大脑休息的时间。大脑腾出的空间越大,思维就越清晰,也更容易产生好的创意。不少人或许也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旦有什么问题越想越没有头绪时,出去散个步在公园发会儿呆,放空大脑,反而会有收获。
如今,创意经济大行其道,再奉行加班文化已经out了。张弛有度的弹性休假,不仅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是以人为本,让劳动者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更可能是创新创意经济发展的源泉。(谭敏)
改革应始终在路上
改革不一蹴而就的,它往往经历多次小的改革,形成量的积累,最终实现质的聚变。公休体制改革亦是如此。由公认的双休日,变为可以近郊行走的两天半,个中差别不仅体现在形式上多出了12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也体现在了内容上可以实现小范围的亲友探访、自驾游玩。职工逐渐在工作中解放出来,有了多余的时间用于增进情感交流、培植兴趣爱好,不仅有利于家庭和睦,也为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注入能量,是以,双休变小长假,是我国体制机制改革的又一进步。
但是进步不是休止符,改革应始终在路上。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落实政策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地区差异和部门差异上,防止因政策不适应而引发的“后遗症”现象,同时,还要加大政策研究与实地考核,通过认真归纳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提升信息研判水平,为全面落实带薪制度奁实理论根基,做足实践功课。
篇4:夏季周末休假2.5天
今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近期,河北、江西、重庆等地相继出台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休假模式。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居民对精神层面消费越来越重视。假期带家人出门旅游,既能增长见识,又能愉悦身心,促进家庭和谐,越来越受到国人青睐。而由于当下假期比较集中,以至造成每到假期,各大著名景点人流如织,人满为患不仅造成了景区的不堪重负,也大大影响了旅游质量和游客心情,使好好的假期休闲变成了人在“图”“堵途”的闹剧体验。
国办的意见,发出了改革现行休假制度和周工时制度的强烈信号。此次的2.5天长假,灵活多元,只要领导批准就可以实现,确实可以为一部分人的出行计划提供便利,错峰形成的小长假,既可以满足离家近的人常回家看看的心愿,又能刺激周边旅游消费,实现多元效应。然而这种大大的“利好”消息普现网络后,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欢呼雀跃,网友们的出奇的冷静耐人寻味。有休假福利是好事,但大众更关心的是能不能享受到,切实落实好这一更现实的问题。
据人社部不久前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带薪年假落实率大约只有5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这一类组织,由于基本不存在市场化的雇主和雇员概念,员工工作时长与单位效益之间的关联度不紧密,因此有条件执行一套相对稳定、能够增值的福利制度,属于“有条件的单位”。而对于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这些雇主为大的领域,工作时长意味着生产效益和利润,能够兑现节假日加班依法予以补偿,能够保证双休日已属难得。带薪休假,小长假只能成为员工望尘莫及的“镜中花”“水中月”。因此2.5天大周末,本是好意,但会不会演变成一种二元化福利制度,值得警惕。
同时,2.5天大周末,如何休?国家旅游局明确指出,要遵循国家法律规定每周40小时的前提,将周五下午的工作时间提前安排到其他工作日中,并不是缩短工作时间。补偿到其他工作日的劳动时间,谁来监督?如何监督?是固定挪补?还是随意安排?如何保障这一挪补出来的小长假,不会变成实质意义上的“特殊福利”,不会引起实质意义上的不公平,都需要有关部门提前考虑,科学规划到位。
★ 休假制度
★ 休假通知
★ 个人休假报告范文
★ 孕妇休假申请书
★ 民警休假报告范文
★ 清明节休假时间
★ 公司员工休假制度
2.5天休假实施细则(通用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