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djsmbk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有赞美腊梅的诗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有赞美腊梅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有赞美腊梅的诗句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篇2:赞美腊梅坚贞不屈诗句
赞美腊梅坚贞不屈诗句
1、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诗人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2、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诗人简介:张谓(--777年)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唐代。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3、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诗人简介:史青,零陵人,聪敏强记。开元初,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昭。’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云中改,云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玄宗听了,大赞其才,当即授以“左监内将军”之职。
4、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诗人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诗人简介: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诗人简介: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7、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
诗人简介: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8、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诗人简介: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汉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一说删并《世说新语》。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9、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宋·晏几道《虞美人》
诗人简介: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
10、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宋·辛弃疾《贺新郎》
诗人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1、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宋·侯真《踏莎行》
诗人简介:[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彦周,东武人。晁说之(一作谦之)之甥。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绍兴时,以直学士知建康。所交多当时名流。真著有娴窟词一卷。
1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诗人简介:王安石(10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苏轼《红梅》
诗人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篇3:赞美腊梅的经典诗句
赞美腊梅的经典诗句
《腊梅花开》
作者:拉姆之歌
寒冷的冬季
我用满屋子腊梅的清香
迎接我远方归来的爱人
在瞬间目光的碰撞里
用微笑将目光点亮
在欢呼着扑向你的怀抱时
心里有温暖绽放
满屋子拥抱的馨香
旋转,旋转
爱已找不到方向
唯有腊梅的香味依然绽放
就做一个梦吧
带着腊梅的清香飞翔
《腊梅花》
作者:舒子林
腊梅花又开却不见伊人来摘采
清清冷冷的房间无人把花瓶里的花儿置换
我再也看不见看不见你亮丽的青春的容颜
长长的黑夜已把你那儿的黎明严严实实地遮掩
多少次梦里你与我擦肩而过默默无言
你眼里透射出哀婉迷茫的神色
我再也听不到听不到平日我们告别时
你那细语柔声说的再见
一声声鸽哨在暮空的`烟岚里低绕幽旋
腊梅花无人采摘的腊梅花
大地的寒冬是多么的惨白
我站在腊梅花开的园中为往情所惑
《一颗腊梅》
腊梅是冬季惟一的鉴证
我们约会吧,许愿在梅花耳畔
它温暖着我们心里
篝然满腔热火 ,红个艳艳的炽烈
没有嫉妒的喧闹
没有萧瑟的凄凉
我们结拜吧,发誓在梅花耳畔
它踩着我骨节生长
晶莹剔透的洁白,淤泥不染
当挫折授予我时
它会活在我的精神上
扎起一支永不磨灭的番号
它从消度的荒凉里挺拔而出
不畏惧那秋后饥饿的争夺
在最严酷的环境下
它迎来了短暂的一瞬使命
期待献出华丽的胸章,点缀那些泛滥的艺术
我不知从何时特别的仰慕它
尽管挖不出它的心思,可读懂它的画
尽管看不惯它的素颜,可喜欢它的诗
谁在南三插上了梅花渲染
谁在画壁提下文笔娴熟
似乎一切都在衬托它的美丽!
大雪纷飞,默默无声
没有皎月银洒的眷顾
没有狂风勃豀的掠杀
夜一样清澈透明
无数的路径覆盖一体
腊梅映雪,不见白云俯瞰
展开一场接头的对语
任雪花飘渺各种姿态
梅花盈盈面对,抚顺着两袖清风
它总是以坚定不移、侠骨柔情
常以侠客身份让世人刻骨铭心
夜半我听到花蕊裂开的呻吟
那几度轮回同在一颗树上结拜
老去了岁月,成就了姻缘
不敢预想几经周折、落花流水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几次借助它的芳容素描
刻画出岁月轮廓
想把国际化论语改编成独立性
它任眼泪款,辞别一世微笑
我搁下不打眼的墨笔
不再去写……
再一次触摸到心底的伤痛
溪水拥抱着残花,凋谢在冰冷的瀑布里
春风无力,懒得再去扶持它那瘦弱的身影
篇4:陆游赞美腊梅的诗句
陆游赞美腊梅的诗句
与唐朝相比,宋朝是个积弱积贫的王朝,北方辽、金先后威胁中原,而赵宋却始终处于无奈境地,丧权辱国的事情不断发生,南宋以后,更是江河日下,风雨飘摇。于是,长期生活在内忧外患中的敏感的文化人,便对百花苑中那坚贞不屈、孤傲自洁的梅花,产生了日渐浓烈的钦佩感,把她视为抒怀咏志的最佳对象。具有爱国思想的陆游,面对国土沦丧局面,把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倾注在梅花身上,抒发爱国豪情,以梅花自比。
如《落梅二首》(其一):
雪虐风饕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这首诗作于绍熙三年(1192)冬末 。诗中歌颂梅花在百花中气节最高尚最坚强,实质是诗人借梅花来宣示自己的崇高气节。
诗的前两句刻画梅花在风雪肆虐的天气里坚持高尚气节的形象。在大雪侵害,风势凶猛要吞噬一切的时候,梅花愈加表现出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她与其他花相比,气节最高尚最坚定。
后两句点题,写梅花在飘落时坚持气节的具体表现。到过了梅花开花的时令,梅花会顺应自然,甘愿飘落离开,她羞耻于向春神再乞求怜悯。梅花坚持气节的表现更使人肃然起敬。
这可以联想到诗人自己晚年仍坚持抗金北伐的理想,他宁可自甘寂寞,也决不向当时掌权的主和派屈服。
这首诗艺术上的特点,是形象描写与直白评论相结合。既描写梅花在风雪中的凛然姿态,又直白的评定梅花气节最高尚。更以拟人手法,写梅花落花时耻向春神乞怜的具体表现,把对梅花气节最高最坚的评论进一步得到落实。
再看《庚子正月十八送梅》:
满城桃李争春色,
不许梅花不成雪。
世间尤物无盛衰,
万点萦风愈奇绝。
我行柯山眠酒家,
初见窗前三四花。
恨无壮士挽斗柄,
坐令东指催年华。
今朝零落已可惜,
明日重寻更无迹。
情之所锺在我曹,
莫倚心肠如铁石。
这首诗作于淳熙七年(1180)正月,这时梅花正在凋零。诗的大意是:满城的桃李争春,梅花却凋谢飘零。世间美好的事物没有盛衰的差别,梅花的万点花瓣随风飞舞,更显得风姿奇绝。我来到烂柯山并宿于酒家,看见窗前的梅花已所剩无几。可恨没有壮士能够挽住北斗之柄使之不要运转,以阻止时令的转换,只能眼看着斗柄指向东方,冬去春来。可惜梅花今朝零落,明朝将无迹可寻。情、爱都汇聚在我们这类人身上,但即使心肠如铁,在送梅时节,也不能无动于心。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借梅花以自喻,通过描写梅花凌寒不惧,艳骨铮铮,来赞美梅花虽美却不争春的品质,虽凋零而风姿奇绝的气节,象征着诗人面对议和派的淫威与打击毫无妥协的精神。诗中当然还隐藏着诗人为年华的流逝而叹息的意思。诗人一生的宏愿是抗金救国,但奸臣当权,和议派在朝廷中占据上风,主战派屡不得志,总是受到排挤、压制或罢黜,使诗人报国无门、满腔悲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破家亡,民生涂炭,韶光飞逝。
诗人喜爱梅花,出了上述原因外,更重要的是梅花玉洁冰清,淡泊闲雅,幽独孤傲,坚毅顽强等品格是诗人的人格写照、精神寄托。陆游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屡因“爱国”而获罪,倍遭冷落。但他不怕流言谤语,坚持独立的品格,就像梅花在冰雪中的傲然独立。这种与环境相抗争的勇气,也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
再看《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这首诗侧重赞美梅花在严冬季节在深幽的山谷的朝北枝条上开放的精神品质,而对梅花的赞美,实际就是对人的不怕严寒艰苦,不惧环境恶劣的高尚品质的赞颂,也就是对人性的“高标逸韵”的肯定和期盼。
诗的前两句,是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描写梅花开放的特殊环境和对自己命运的预料。首句说,这株梅花开放在深暗的山谷中,又是开在朝北的枝条上,(那里更不容易晒到阳光)怎能忍受这样恶劣的环境呢。次句接着用拟人的手法,把梅花当成人来写,她每年自己料定开花会很迟,(梅花要在冬天才开放。)这就是说,梅花对自己的命运很清楚,对眼前的恶劣环境早有预料,并不惧怕。一、二句对恶劣环境的极力渲染,更反衬出梅花形象的坚强和崇高。
后两句,是诗人的主观抒情,进一步用拟人的手法,以对人的“高标逸韵”的品质、情操来比拟梅花,赞美梅花。诗人先用设问句,问梅花具有清高脱俗的品质情操和超逸的风韵(像那些不畏环境艰苦,坚持崇高气节的人),你是否知道?回答是梅花的品质正是在冰结得很厚,雪积得很深的严冬时候表现出来。三、四句不仅是诗人对梅花的直接赞美,而且用“层冰积雪”对梅花所处恶劣环境作了深入描写,梅花的“高标逸韵”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展示出来。
显然,诗人对梅花精神品质的赞美,就是对有高尚气节的人的歌颂,也是诗人以梅花的精神自喻。
再看《梅花》:
春信今年早,江头昨夜寒。
已教清彻骨,更向月中看。
这首五言绝句写的是月夜寒江边的梅花。前两句写虽然时节尚寒,而梅花已经透露出春的信息。后两句写正因为是江边夜寒,才使梅花冰清玉洁到彻骨的程度,那么,如果在明月清辉的映照之下,她高洁幽静的风度就更为突出了。梅妻鹤子的林逋有描写梅花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陆游兼用其意,但更加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彻骨的品性。这不正是诗人铮铮不变铁骨的写照吗?
再看《雪中寻梅》:
幽香淡淡影疏疏,
雪虐风饕只自如。
正是花中巢许辈,
人间富贵不关渠。
诗中写的是一株甘愿淡泊不慕富贵的梅花。前两句写梅花任凭风吹雪打仍然自如开放,枝影疏淡,花香清幽,凛然不屈,超凡脱俗。三、四句用典,“巢”指“巢父”,“许”指“许由”。相传巢父和许由都是唐尧时的隐士,巢父在树上筑巢而居,时人号称有巢氏。传说尧帝以天下让给巢父,巢父不肯受,又让给许由,许由亦不肯受,并立即到河边洗耳,怕这世俗之言污染了自己纯洁的心灵。这两句借巢父和许由两位隐士,表达了自己不慕富贵甘愿清贫的思想情操。
《卜算子·咏梅》词中的梅花,则是诗人的形象写照: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是以梅花自喻的。
梅花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她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她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她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她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她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无限感叹之情倾注在这无主的梅花身上。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孓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并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均,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对梅花的压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无所不至,但是这一切终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她的开放及她的“愁”。
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她开得最早,是她迎来了春天,但她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是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梅花并非有意争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妒忌吧。这里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花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说“争春”,是暗喻。“妒”,则非草木能所有。这两句表现出诗人标格独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最后两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但诗人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而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呵。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她至死不渝的坚贞品格,正是诗人身陷污浊环境、保持高洁品格的形象写照。
陆游不仅爱国,也热爱生活,善于从大自然中,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素材。梅花则是诗人最喜爱的对象。
诗人于12写的一首《梅花绝句》(其三),表现了对梅花的钟情与热爱: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首句写梅花在寒冬中迎着晨风开放,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个性。次句写梅花盛开的情景,满山遍野的梅花,远看就像一堆堆白雪。此句既描绘了梅花怒放的盛况,又突出了梅花雪白的颜色。三、四句展开独特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对梅花的喜爱。诗人想象,有什么神奇的办法,把我化为千千万万个,让每株梅花前都站着一个放翁,那才不辜负盛开的梅花呢!诗人与梅花的关系就像庄子与蝴蝶的关系,达到了物我两忘、互为一体的境界。李白曾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辛弃疾也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陆游也一样,与梅花也达到了精神上的沟通、交流而融为一体的境界,梅花即放翁,放翁也即梅花也。
这首诗歌没有一字直写对梅花的热爱,但把爱梅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借梅花迎风傲霜的独特个性,来喻指自己一生高洁坚定的品格,笔法巧妙,意韵悠长。
他另一首作于1191年的《梅花绝句》(其十),也表达了爱梅的情趣:
山月缟中庭,幽人酒初醒;
不是怯清寒,愁蹋梅花影。
这首诗饶有情趣。在洁白如缟的月明之夜,他酒醉初醒,因喜爱梅花,以致怕破坏了在明月中梅花落在地上的那疏朗美丽的影子。想象可谓新颖而奇特,用“爱屋及乌”已不足以形容他对梅花的爱意,因为这种爱包含着一种谨慎而细腻的怜爱之情,怕踩踏而破坏了梅花影子与皎洁的月光构成的那种和谐的诗情画意。
陆游由衷喜爱梅花,形成了化不开的梅花清情结。在梅花未开之际,他有探梅、寻梅之作;梅花争奇斗艳之时,又覌梅、赏梅,或园中,或郊外,梅生之处,足迹无所不至。或雪中梅,或雪后梅,千姿百态,触景即生无限情思。
如《东园观梅》:
出世仙姝下草堂,
高标肯学汉宫装。
数苞冷蕊愁浑破,
一寸残枝梦亦香。
问讯不嫌泥沾屐,
端相每到月侵廊。
高楼吹角成何事,
只替诗人说断肠。
这首七律诗抒写诗人到东园仔细观赏梅花的感受。看到仙女一样的梅花让他破除了忧愁,但高楼的号角声又使他极度的伤心。
诗的.首联描写梅花的美丽姿态和高尚品格。诗的上句,诗人把东园看到的梅花看成是天上仙女下到世上的草堂,写出梅花的不凡出身和美丽姿态。下句写梅花具有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怎么肯穿汉代宫女的服装?暗示梅花的素雅。
颈联极写诗人见到东园梅花的惊喜和闻到梅花香气的持久。上句写诗人看到几个梅花的花苞和冷冷的花蕊后,心里的忧愁全扫除了。从反面写出自己看到梅花的惊喜。下句写诗人闻到一寸长的梅花残余枝条,也可感到满是香气,甚至在睡梦中时也仍感受到香气。这里用“一寸残枝”,是夸张手法,因一寸残枝都有香气,那么可以想象整株梅花香气有多浓郁了。
颔联进一步写诗人观赏梅花的细致和时间之长。上句写为了观赏梅花,除了仔细查问,甚至不嫌泥土沾满木屐鞋,(走近梅树下去看)。下句写诗人仔细观赏梅花时间之长,一直到月光照进走廊,天色很晚。从诗人观赏梅花的行动里,可见诗人被东园的梅花深深吸引住了。
尾联写诗人对梅花观赏的惊喜和投入被高楼的吹角声打破,又回到悲伤的心情。暗示诗人当时对时局的忧虑。
此诗表现了诗人观赏梅花独特的感受和心情的起伏变化。看到梅花想象到是仙女,闻一寸残梅枝而梦香气,可见诗人观赏的想象力和敏感。而从观梅的破愁,到听到吹角声而断肠,感情明显有了变化,赏梅的喜悦被对时局的忧虑所代替。
再看《晚梅》:
春晚城南十里陂,
亭亭独立见奇姿。
品流不落松竹后,
怀抱唯应风月知。
旋拂乱云成小伫,
重携芳榼卜幽期。
佳人空谷从来事,
莫恨桃花笑背时。
此诗写诗人观赏一株晚开的梅花树而引起的感慨,全诗借梅花的品流、怀抱,暗喻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势利小人的态度。
首联描写晚春才开的梅花的奇丽姿态。上句写这株梅花在春天的晚期开放在城南的山坡,开放时间已晚,又加开在城南十里远的山坡,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下句补充说这株梅花姿态很美,亭亭耸立,表现出一幅奇丽的样子。
颈联以梅花自言的口气,表示自己的品类不在松竹之后,自己的怀抱只有清风明月知道。松竹梅本是岁寒三友,都具有抗严寒的高贵品格。清风明月一直伴着梅花,所以最了解梅花的怀抱了。这可以理解为是诗人自喻一直坚持自己的政治怀抱。
颔联,诗人把梅花比喻为是女性,写这位女性等待约会的行动细节。这在意思上与颈联比有递进,但较含蓄。这位女性既自信自己的品流,就急忙地掠去散乱的头发,作稍稍的等待,重新携着带芳香的酒器,选择(与情人)秘密约会的时间。这可以理解为是诗人表示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实现自己报国的理想。
尾联写梅花对自己所处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梅花开在空旷的山谷里是从来就有的事,不忌恨桃花讥笑自己已过了开花的时令。暗喻自己虽然孤立,但对政治上的小人不屑一顾。
这首诗中的梅花意象明显带有拟喻性,即从表面上看,似乎诗人只是在单纯地写梅花之景物,但透过全诗的结构可以看出,诗人在梅花身上寄写了某种人的精神状态,已赋予梅花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梅花喻美人,实又以美人喻自己。
再如《平明出小东门覌梅》:
知心多别离,慰眼易零落。
东风吹梅花,烂漫照城郭。
晴日千堆雪,偏宜马上看。
逢迎无几日,不惜犯春寒。
明年花发时,我在两京道。
花香固无尽,我亦未遽老。
脱帽发如漆,看花心未灰。
平戎那得妨持酒,
会有诗传剑外来。
东风一吹,梅花阿娜生姿,自由竞放,花团锦簇,与太阳辉映,像洁白的雪城一样,艳而不媚,不仅姿态绝艳,而且花香醉人,沁人肺腑。即使外出平戎,仍然心系梅花,“看花心未灰”,对美好的喜爱之情痴心不改。
陆游写梅花的诗大多是退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老家时所作,他在山阴老家住了二十年,一直到他去世。可以看出,在他的梅花世界中,无论哪一种梅花形象,都有逆境中陆游的影子;无论哪一种梅花,都经过了陆游心灵的过滤,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给人一种强烈的精神震撼。陆游眼里的梅花,不仅是精神的一种寄托物,也具有情感性与感染力。他对梅花不只是停留在欣赏和喜爱的层面,而这种欣赏和喜爱丝毫不能遮蔽他那炽热的情感;而且,通过梅花,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具有英雄气概的陆游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陆游。对人生社会的看法与评价,对人情冷暖的感受与抒发,可以说隐含在他的梅花世界里,开放在特殊时令的梅花与生活在那个特殊时代的陆游,似乎有着某种关联,因为梅花怒放冰雪的精神、色香淡雅的品质与陆游的人生追求是一致的,陆游也像梅花一样,在那个严酷的环境中“绽放”过。他以梅花自勉,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虽然他“但悲不见九州同”,但是,他把自己移入了梅花,开放了千秋万代。
陆游的梅花开了近千年,依旧幽香弥漫。这位爱梅成痴的大诗人,把梅花的品格融入自己的生命,也让梅花在古典诗词中绽放出一页页华章,留给我们永恒的怀想。
篇5:赞美腊梅花香的诗句
卜算子
咏 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寒冬腊梅诗句
有赞美腊梅的诗句(合集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