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听我不听”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霜降节气养生五大要点,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霜降节气养生五大要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目录
篇1:霜降节气养生五大要点
目录
霜降和降霜是一个意思吗
霜降节气的气候特点
霜降养生
霜降和降霜是一个意思吗
“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秋燥明显、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在气象学上没有“霜降”的概念,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霜”通常出现在秋、冬、春这三个季节。“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返回目录
霜降节气的气候特点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气温渐渐转冷。霜降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天。霜降后,昼夜温差更大,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秋燥明显。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以下,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霜降节气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前后。这时节冷空气南下,天气越来越冻,我国南方地区早晚较冷;而北方部分地区早已入冬,部分地区温度已降到0摄氏度以下,如东北地区的北部、内蒙古东部和西北地区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返回目录
霜降养生
一、饮食:补冬不如补霜降
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因此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盐。盐食用过多,易导致血容量增加,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增加。同时容易让人产生口渴的感觉,需要喝大量的水来缓解,长期大量摄取盐会导致身体浮肿,同时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民间总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认为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补物则逃不过秋天最肥硕的鸭和鲜香的羊肉,煲汤时最好还要加上党参、当归、熟地和黄芪四味中药,各有益处。
这个时节常用的进补中药有沙参、天冬、麦冬、百合、地黄、玉竹、甜杏仁、女贞子、玄参、大枣、川贝母、白果、西洋参、党参、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等。不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药补不如食补”,而且即使是药补,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定,不能乱补。尤其是老人,如果胡乱进补,不但起不到调养身体的作用,可能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对于小孩,则应顺节气转向收敛、降气、润燥。
此时节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洋葱、藕、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橄榄、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等都比较适宜这个时节食用。
若想收敛阳气可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子、醋等酸味食品。若无风寒天气或体内没有凉寒,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大葱、生姜、辣椒、芥末等。
二、起居: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贪睡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最低气温可达到零摄氏度左右。俗语有“霜降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御寒准备,预防感冒。
保健专家特别提醒,秋天人体皮肤易干燥、脱屑,贴身衣服应定期换洗。手足保养上,要保持双脚干爽。老年人不要穿硬底鞋,鞋要宽松些,袜子要透气护肤。
霜降时节,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并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此时节,由于天气寒冷,很多人喜欢赖床贪睡。对此,保健专家解释,早晨卧室中积蓄着肌体一夜排出的废气,空气污浊,影响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加上空气中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会使人更易发生感冒、咳嗽、咽炎、便秘等。睡眠时间过长,还有可能降低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缩力,破坏心脏活动和休息的规律。长期下来,人体体质会变差,容易生病。因此,霜降时节要避免赖床不起,宜早睡早起,养成规律。
三、运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
霜降一般在农历九月,一片秋高气爽的景象,此时肺金主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太极剑、球类运动等。
气温越来越低,最好等太阳出来或比较暖和的时候出门锻炼,如果活动量大出汗热了,应该解开衣扣,让身体慢慢降温。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霜降节气运动后应多吃防秋燥的梨、苹果、白果、洋葱、萝卜等食物,预防呼吸道疾病。要注意保暖,防止因局部保暖不当等造成的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
四、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
霜降过后,小草开始慢慢枯黄,树叶也开始渐渐飘落,触景生情,人们会变得忧思起来。心理专家介绍说,秋天是各种情绪病高发时节。如果调理不当,极易诱发抑郁症等其他心理疾病。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要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在这些活动中,多与他人交流沟通。
发自内心的笑是抗衰老的速效剂。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是最好的一种运动,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另外,笑的好处会第一时间体现在你的皮肤上,使皮肤更富光泽和弹性,让你看起来容光焕发。因此,在深秋季节多看喜剧片吧,一感到开心就放声大笑。
五、防病:重在保暖
霜降时节,气温可能突然下降,昼夜的温差会拉大10℃以上,而我们的皮肤和呼吸系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变化。这时,慢性病患者和那些体质差、抵抗力弱的人很容易病情加重或是感冒发烧。另外,冷空气的刺激会使人体血管发生收缩,血压突然上升,从而诱发各种心脏血管疾病。
专家指出,要想预防以上疾病,关键是要保暖,而且体质差的人群,预防工作一定要及时做好。有冷天哮喘发作史的人,要提前服药预防;有高血压病史的人,也要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定时检查血压,预防心脑血管发生意外。
霜降天凉慎防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舒畅,早晚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受冷空气侵袭,是积极主动预防疾病的有效途径。
<<<返回目录
篇2:2019霜降节气养生要点有哪些
10月2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之后的天气会逐渐变冷,这个时期也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日子,由于此时气候干燥,天气多变,气温往往骤升骤降,体质较弱者很容易滋生疾病。那么在霜降时节该如何正确养生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霜降进补宜过冬
过完霜降,我国大部分地区就正式开始进入冬季,动物正式开始进入冬眠,人也需要适当地补充能量以度过寒冷的冬季,民间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
入冬时节,气温下降、空气干燥,是最容易引发人身体不适的季节过渡期。为了迎接冬天的到来,按照习俗,人们会在霜降前后吃一些生津润燥、补气养生的食物。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价格适宜的食物。据营养学者介绍,通常萝卜上半段靠近叶子的部分味道较甜、辣味较少且水分最多,可生食,因此餐厅会选择用这部分做沙拉或凉拌;中间部位,辛味及甜味程度相等,用来煮、蒸或熬炖最适合,是煲汤的首选;尾部辛味极浓的部分则适合炒或油炸。不过养生专家也提醒,萝卜性凉,食用萝卜切忌过量,特别是脾胃虚寒者,华北地区就流传着霜降吃萝卜的习俗。
芋头也是人们常选择在霜降食用的食物之一,芋头蒸熟、煮熟即可食用,也可料理成菜肴或是点心。芋头蒸熟后,蘸糖或酱油吃各有风味;做菜则有经典的扣肉、砵仔鹅,往往芋头吸收了肉的香味,比肉更受欢迎;点心有反沙芋头、香煎芋头糕,甚至有芋头雪糕,香甜可口。
“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是闽南地区流传的一句俗语,表示一年之中人们会注重在霜降这一天进食一些营养价值高的食品。相传,每到霜降时节,闽南地区的鸭子就会卖得异常火爆,甚至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
此外,栗子、柿子、花生、杏仁、山药、以及百合、白果等生津润燥、补气养心的食物也是霜降之后适宜进食的食物。
饮食宜食银耳、生梨等滋润食物
深秋季节,多吃银耳、生梨等滋润和清润的食物,有利于缓解干燥!银耳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补脑、提神、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用于治肺热咳嗽、肺燥干咳,同时也是一味滋补良药,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安眠健胃、养阴清热、润燥之功,对阴虚火旺不适宜温热滋补的人,是一种比较适合的补品。
生梨也是不错的缓燥水果,性微寒,味甘,能生津止渴,润燥化痰,润肠通便。深秋季节,若能每天坚持吃一两个梨,不仅对秋燥症具有独特的功效,还能清热、安神,对高血压、失眠多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生梨也不宜多吃,多吃容易伤脾胃。风寒咳嗽、畏寒、腹泻、手脚发凉等患者,不可多吃生梨,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湿寒症状加重。市中医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周月红特别提醒:梨含糖量较高,糖尿病者当慎。
起居睡前勤泡脚,早晨莫贪睡
霜降时节,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感冒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并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霜降时节,天气渐寒,很多人喜欢赖床贪睡。对此,市中医医院心儿科主任欧阳曜解释,早晨卧室中积蓄着肌体一夜排出的废气,空气污浊,影响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加上空气中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会使人更易发生感冒、咳嗽、咽炎、便秘等。睡眠时间过长,还有可能降低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缩力,破坏心脏活动和休息的规律。长期下来,人体体质会变差,容易生病。因此,霜降时节要避免赖床不起,特别是青少年,宜早睡早起,养成规律。
运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
霜降一般在农历九月,一片秋高气爽的景象,此时肺金主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太极剑、球类运动等。
气温越来越低,最好等太阳出来或比较暖和的时候出门锻炼,如果活动量大,出汗,热了,应该解开衣扣,让身体慢慢降温。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
霜降过后,小草开始慢慢枯黄,树叶也开始渐渐飘落,触景生情,人们会变得忧思起来。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刘志坚介绍,秋天是各种情绪病高发时节,如果调理不当,极易诱发抑郁症等其他心理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要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在这些活动中,多与他人交流沟通。发自内心的笑是抗衰老的速效剂。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是最好的一种运动,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另外,笑的好处会第一时间体现在你的皮肤上,使皮肤更富光泽和弹性,让你看起来容光焕发。因此,在深秋季节多看喜剧片吧,一感到开心就放声大笑。
防病重在保暖
霜降时节,气温可能突然下降,昼夜的温差会拉大10℃以上,而我们的皮肤和呼吸系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变化。这时,慢性病患者和那些体质差、抵抗力弱的人和儿童很容易病情加重或是感冒发烧。另外,冷空气的刺激会使人体血管发生收缩,血压突然上升,从而诱发各种心脏血管疾病。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扶桂升指出,要想预防以上疾病,关键是要保暖,体质差的人群,预防工作更要及时做好。有冷天哮喘发作史的人,要提前服药预防;有高血压病史的人,也要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定时检查血压,预防心脑血管发生意外。
另外,遭寒受凉是关节炎的重要诱因之一,特别是风寒湿痹型关节炎患者的疼痛、肿胀症状以及关节僵硬症状都会随着气温下降而加重,个别病情已趋稳定的患者还易因此复发。所以,市中医医院骨四科主任黄仲玉告诫市民,有关节炎、腰椎、颈椎疾病的患者,天气转冷时一定要注意保暖,骑车族可以通过佩戴护膝、护肘来防止关节受凉,多晒太阳,并适当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也有助于关节的健康。
牛排的霜降情结
熟悉牛排的人必然会听过极品牛排—霜降牛排。称之霜降牛排并非要经过霜降天气形成的牛排,而是指牛排肉的面相看上去很像霜的样子,这种牛肉油脂分布均匀,肉质细腻,油脂与瘦肉搭配匀称。饲养出产霜降牛肉的牛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因此霜降牛肉也指最为上乘的牛肉。
在我国南方一些城市还流传着霜降吃牛肉的习俗。如广西玉林的居民就习惯在霜降这天吃一整天的牛肉: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就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借此祈求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是与霜降相宜的食物。
此外,专家提醒,牛肉不宜与板栗、田螺、红糖、韭菜、白酒、猪肉同食,因此,吃过牛排之后尽量不要再进食这些食物。
篇3:霜降节气养生4要点
霜降节气养生4要点
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意思是说,豺这类动物从霜降开始要为过冬储备食物;节草木枯黄,落叶满地;准备冬眠的动物开始藏在洞穴中过冬了。
每到季节变换的时候,也是各种疾病高发的时候。霜降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冬转换之际,入冬的过渡之时。此时阳气渐弱,阴气增强,呼吸系统疾病、肠胃疾病、老寒腿等毛病,都很容易发生。
所以,在霜降时节,养生保健上要注意养护阳气,保存体力以备过冬。
一、调节好心情,从内部增强自身抵抗力
霜降时节,草木枯零,大地一片萧索,悲秋的情绪很容易引起共鸣,让人意志消沉、抑郁不振。这种状态很不利,所以一定要调节好心情,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多与人沟通,以便从内到外增强人的抵抗力。
二、做好保暖工作,从外部养护
霜降时节,昼夜温差大,早晚天气很冷,人们外出的时候一般穿的比较多,中午天气热了,厚衣服有点穿不住,就经常随手将外套脱下,这样很容易被“贼风”乘虚而入,引发疾病,中医称之为“中贼风”。受贼风侵袭,往往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特别是中老年人,这个季节更容易中风。
所以,霜降时节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足部的保暖工作,防止疾病入侵。
三、饮食进补防止秋燥
霜降时节天气渐冷,俗话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而且这时候的要以“润燥、固表、益气”为主。
所以,应多吃诸如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多饮用具有滋阴润肺的汤水,以防止秋季的干燥。
四、运动要适量,以免阳气外泄
“霜降杀百草”,说的是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而霜降时节的运动,因为大自然的阳气渐弱,人的运动也要相应的减小强度。活动量不可过大,不可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篇4:霜降节气的养生要点及注意事项
目录
霜降养生知识
霜降饮食药膳推荐
霜降养生注意事项
霜降养生知识
霜降进补宜过冬
过完霜降,我国大部分地区就正式开始进入冬季,动物正式开始进入冬眠,人也需要适当地补充能量以度过寒冷的冬季,民间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
入冬时节,气温下降、空气干燥,是最容易引发人身体不适的季节过渡期。为了迎接冬天的到来,按照习俗,人们会在霜降前后吃一些生津润燥、补气养生的食物。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价格适宜的食物。据营养学者介绍,通常萝卜上半段靠近叶子的部分味道较甜、辣味较少且水分最多,可生食,因此餐厅会选择用这部分做沙拉或凉拌;中间部位,辛味及甜味程度相等,用来煮、蒸或熬炖最适合,是煲汤的首选;尾部辛味极浓的部分则适合炒或油炸。不过养生专家也提醒,萝卜性凉,食用萝卜切忌过量,特别是脾胃虚寒者,华北地区就流传着霜降吃萝卜的习俗。
芋头也是人们常选择在霜降食用的食物之一,芋头蒸熟、煮熟即可食用,也可料理成菜肴或是点心。芋头蒸熟后,蘸糖或酱油吃各有风味;做菜则有经典的扣肉、砵仔鹅,往往芋头吸收了肉的香味,比肉更受欢迎;点心有反沙芋头、香煎芋头糕,甚至有芋头雪糕,香甜可口。
“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是闽南地区流传的一句俗语,表示一年之中人们会注重在霜降这一天进食一些营养价值高的食品。相传,每到霜降时节,闽南地区的鸭子就会卖得异常火爆,甚至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
此外,栗子、柿子、花生、杏仁、山药、以及百合、白果等生津润燥、补气养心的食物也是霜降之后适宜进食的食物。
饮食宜食银耳、生梨等滋润食物
深秋季节,多吃银耳、生梨等滋润和清润的食物,有利于缓解干燥!银耳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补脑、提神、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用于治肺热咳嗽、肺燥干咳,同时也是一味滋补良药,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安眠健胃、养阴清热、润燥之功,对阴虚火旺不适宜温热滋补的人,是一种比较适合的补品。
生梨也是不错的缓燥水果,性微寒,味甘,能生津止渴,润燥化痰,润肠通便。深秋季节,若能每天坚持吃一两个梨,不仅对秋燥症具有独特的功效,还能清热、安神,对高血压、失眠多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生梨也不宜多吃,多吃容易伤脾胃。风寒咳嗽、畏寒、腹泻、手脚发凉等患者,不可多吃生梨,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湿寒症状加重。特别提醒:梨含糖量较高,糖尿病者当慎。
起居睡前勤泡脚,早晨莫贪睡
霜降时节,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感冒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并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霜降时节,天气渐寒,很多人喜欢赖床贪睡。对此,市中医医院心儿科主任欧阳曜解释,早晨卧室中积蓄着肌体一夜排出的废气,空气污浊,影响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加上空气中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会使人更易发生感冒、咳嗽、咽炎、便秘等。睡眠时间过长,还有可能降低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缩力,破坏心脏活动和休息的规律。长期下来,人体体质会变差,容易生病。因此,霜降时节要避免赖床不起,特别是青少年,宜早睡早起,养成规律。
运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
霜降一般在农历九月,一片秋高气爽的景象,此时肺金主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太极剑、球类运动等。
气温越来越低,最好等太阳出来或比较暖和的时候出门锻炼,如果活动量大,出汗,热了,应该解开衣扣,让身体慢慢降温。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
霜降过后,小草开始慢慢枯黄,树叶也开始渐渐飘落,触景生情,人们会变得忧思起来。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刘志坚介绍,秋天是各种情绪病高发时节,如果调理不当,极易诱发抑郁症等其他心理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要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在这些活动中,多与他人交流沟通。发自内心的笑是抗衰老的速效剂。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是最好的一种运动,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另外,笑的好处会第一时间体现在你的皮肤上,使皮肤更富光泽和弹性,让你看起来容光焕发。因此,在深秋季节多看喜剧片吧,一感到开心就放声大笑。
防病重在保暖
霜降时节,气温可能突然下降,昼夜的温差会拉大10℃以上,而我们的皮肤和呼吸系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变化。这时,慢性病患者和那些体质差、抵抗力弱的人和儿童很容易病情加重或是感冒发烧。另外,冷空气的刺激会使人体血管发生收缩,血压突然上升,从而诱发各种心脏血管疾病。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扶桂升指出,要想预防以上疾病,关键是要保暖,体质差的人群,预防工作更要及时做好。有冷天哮喘发作史的人,要提前服药预防;有高血压病史的人,也要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定时检查血压,预防心脑血管发生意外。
另外,遭寒受凉是关节炎的重要诱因之一,特别是风寒湿痹型关节炎患者的疼痛、肿胀症状以及关节僵硬症状都会随着气温下降而加重,个别病情已趋稳定的患者还易因此复发。所以,市中医医院骨四科主任黄仲玉告诫市民,有关节炎、腰椎、颈椎疾病的患者,天气转冷时一定要注意保暖,骑车族可以通过佩戴护膝、护肘来防止关节受凉,多晒太阳,并适当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也有助于关节的健康。
牛排的霜降情结
熟悉牛排的人必然会听过极品牛排—霜降牛排。称之霜降牛排并非要经过霜降天气形成的牛排,而是指牛排肉的面相看上去很像霜的样子,这种牛肉油脂分布均匀,肉质细腻,油脂与瘦肉搭配匀称。饲养出产霜降牛肉的牛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因此霜降牛肉也指最为上乘的牛肉。
在我国南方一些城市还流传着霜降吃牛肉的习俗。如广西玉林的居民就习惯在霜降这天吃一整天的牛肉: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就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借此祈求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是与霜降相宜的食物。
此外,专家提醒,牛肉不宜与板栗、田螺、红糖、韭菜、白酒、猪肉同食,因此,吃过牛排之后尽量不要再进食这些食物。
霜降怎么养生,上面文章为大家做出了介绍,这几天天气可能会变冷,所以大家要注意保暖、预防疾病。
<<<返回目录
霜降饮食药膳推荐
一、白果萝卜粥
功效:固肾补肺,止咳平喘。
做法: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
二、清蒸人参鸡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做法:
1、将母鸡放入开水锅里烫一下,用凉水洗净;将火腿、玉兰片、香菇,葱、生姜均切片;
2、将人参用开水泡开,上笼蒸30分钟取出;
3、将母鸡洗净,放在盆内,置入人参、火腿、玉兰片、香菇、葱、生姜、精盐、料酒、味精,添入鸡汤(淹没过鸡),上笼,在大火上蒸至烂熟;
4、将蒸熟的鸡放在大碗内,将人参切碎,与火腿、玉兰片、香菇摆在鸡肉上,将蒸鸡的汤倒在勺里,烧开,撇去沫子,调好口味,浇在鸡肉上即成。
三、花生米大枣烧猪蹄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做法:
1、花生米、大枣置碗内用清水洗净、浸润;
2、将猪蹄出毛洗净,煮四成熟捞出,用酱油拌匀;
3、锅内放油,上火烧七成热,将猪蹄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在炒锅内,注入清水,同时放入备好的花生米、大枣及调料,烧开后用小火炖烂即可。
四、归参山药猪腰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做法:
1、将猪腰切开,剔去筋膜臊腺,洗净,放入铝锅内;
2、将当归、党参、山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铝锅内;
3、在铝锅内加适量水,清炖至猪腰熟透,捞出猪腰,冷却后,切成薄片,放在盘子里;
4、将酱油、醋、姜丝、蒜末、香油等与猪腰片拌匀即成。
<<<返回目录
霜降养生注意事项
“霜降”之时已经进入深秋,中医认为此季节属于五行中的“金”,对应肺脏。因此,此时饮食养生适合的是“平补”。适宜的食物有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等。这些食物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固肾补肺的功效。此时应少吃寒凉的食物,如海鱼、虾、各种冷饮等,以免伤肺引发疾病。
天气干燥,水分就蒸发快,成人每天通过皮肤能丧失水分600毫升。水能润燥,所以不要以为只有暑天出汗才应多饮水。从生理上说,人平时最少需水1500毫升,此时的一天饮水量再少,也不应少于2000毫升。最佳饮水是淡茶水与白开水,也可喝些添加蜂蜜的水果汁和蔬菜汁。粥能补水,且易消化,所以提倡早晚餐时宜有粥食。
“霜降”后一般是进补的好时候,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以保暖润燥健脾养胃为主,应该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雪里蕻。少吃冷硬食物,忌强刺激、暴饮暴食,还要注意胃的保暖。“春天吃花,秋天吃果”,白薯、山芋、山药、藕、荸荠,都是这个时节适宜吃的食物。此外,还可以多吃些百合、蜂蜜、大枣、芝麻、核桃等食物,也很有保健效果。
<<<返回目录
篇5:霜降节气养生的五要点
霜降节气养生的五要点
霜降节气到来,意味着天气逐渐变冷,初霜出现,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这时要重视养生保健,那么霜降节气如何养生呢?霜降节气养生要注意什么?霜降节气养生,衣食住行都不能忽略,下面为您介绍霜降节气养生的五大要点。下面为您介绍霜降节气养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保健要点。
一、饮食:补冬不如补霜降
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因此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盐。盐食用过多,易导致血容量增加,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增加。同时容易让人产生口渴的感觉,需要喝大量的水来缓解,长期大量摄取盐会导致身体浮肿,同时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民间总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认为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补物则逃不过秋天最肥硕的鸭和鲜香的羊肉,煲汤时最好还要加上党参、当归、熟地和黄芪四味中药,各有益处。
这个时节常用的进补中药有沙参、天冬、麦冬、百合、地黄、玉竹、甜杏仁、女贞子、玄参、大枣、川贝母、白果、西洋参、党参、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等。不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药补不如食补”,而且即使是药补,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定,不能乱补。尤其是老人,如果胡乱进补,不但起不到调养身体的作用,可能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对于小孩,则应顺节气转向收敛、降气、润燥。
此时节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洋葱、藕、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橄榄、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等都比较适宜这个时节食用。
若想收敛阳气可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子、醋等酸味食品。若无风寒天气或体内没有凉寒,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大葱、生姜、辣椒、芥末等。
二、起居: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贪睡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最低气温可达到零摄氏度左右。俗语有“霜降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御寒准备,预防感冒。
保健专家特别提醒,秋天人体皮肤易干燥、脱屑,贴身衣服应定期换洗。手足保养上,要保持双脚干爽。老年人不要穿硬底鞋,鞋要宽松些,袜子要透气护肤。
霜降时节,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并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此时节,由于天气寒冷,很多人喜欢赖床贪睡。对此,保健专家解释,早晨卧室中积蓄着肌体一夜排出的废气,空气污浊,影响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加上空气中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会使人更易发生感冒、咳嗽、咽炎、便秘等。睡眠时间过长,还有可能降低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缩力,破坏心脏活动和休息的规律。长期下来,人体体质会变差,容易生病。因此,霜降时节要避免赖床不起,宜早睡早起,养成规律。
三、运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
霜降一般在农历九月,一片秋高气爽的景象,此时肺金主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太极剑、球类运动等。
气温越来越低,最好等太阳出来或比较暖和的时候出门锻炼,如果活动量大出汗热了,应该解开衣扣,让身体慢慢降温。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霜降节气运动后应多吃防秋燥的梨、苹果、白果、洋葱、萝卜等食物,预防呼吸道疾病。要注意保暖,防止因局部保暖不当等造成的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
四、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
霜降过后,小草开始慢慢枯黄,树叶也开始渐渐飘落,触景生情,人们会变得忧思起来。心理专家介绍说,秋天是各种情绪病高发时节。如果调理不当,极易诱发抑郁症等其他心理疾病。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要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在这些活动中,多与他人交流沟通。
发自内心的笑是抗衰老的'速效剂。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是最好的一种运动,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另外,笑的好处会第一时间体现在你的皮肤上,使皮肤更富光泽和弹性,让你看起来容光焕发。因此,在深秋季节多看喜剧片吧,一感到开心就放声大笑。
五、防病:重在保暖
霜降时节,气温可能突然下降,昼夜的温差会拉大10℃以上,而我们的皮肤和呼吸系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变化。这时,慢性病患者和那些体质差、抵抗力弱的人很容易病情加重或是感冒发烧。另外,冷空气的刺激会使人体血管发生收缩,血压突然上升,从而诱发各种心脏血管疾病。
专家指出,要想预防以上疾病,关键是要保暖,而且体质差的人群,预防工作一定要及时做好。有冷天哮喘发作史的人,要提前服药预防;有高血压病史的人,也要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定时检查血压,预防心脑血管发生意外。
霜降天凉慎防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舒畅,早晚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受冷空气侵袭,是积极主动预防疾病的有效途径。
篇6:有关霜降节气如何养生
霜降养生要注意什么
1、预防秋燥
霜降并不是冬天的节气,而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所以虽然霜降已时至深秋,但“秋燥”并未完全消退。肺喜润而恶燥,可以从饮食上加强调节:一是减少辛辣刺激物的摄入,二是尽量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南瓜等。屋内放置一些绿色的植物,每晚睡前在卧室的暖气片下面放一盆清水,可以让空气变得温润,避免晨起后口鼻干燥。
2、预防秋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秋天容易疲乏,不少人有赖床的习惯。而想要防“秋乏”,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可以比夏季多睡上一个小时左右,以助人体阴阳平衡和收敛神气,利于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有助于消除疲劳。饮食最好吃清淡些,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加深困倦。
3、预防秋郁
入秋后,人脑底部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容易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而且,晚秋霜降时节,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感受了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要避免抑郁情绪的出现,建议多到户外运动,多听一些较为欢快的音乐,换一些暖色调的服饰。如果遇到心理危机而难于自行解脱,不妨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通过专业人士帮助你增强信心,进而保持身心健康。
4、预防感冒
霜降是换季之时,换季天气变化,感冒、咳嗽等疾病高发,日常应注意防寒保暖,早晚出门避免着凉。所以,要注意适时添衣,尤其是注意脚部保暖。秋令气温多变,应多备几件秋装,如夹衣、春秋衫、绒衣、薄毛衣等,做到酌情增减。已患感冒的人应静养家中,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一些疾病患者,比如肠胃疾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硬化的患者需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减少外出。
5、预防贼风
秋天气候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人生病,被中医称为贼风。到了霜降,早晚温差更明显。霜降养生防贼风的方法如:注意穿衣、盖被,不要随意减衣;不要过早地穿上棉衣,秋要冻,才会对贼风有抵抗力。
<<<返回目录
霜降节气养生原则
一、饮食:补冬不如补霜降
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因此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盐。盐食用过多,易导致血容量增加,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增加。同时容易让人产生口渴的感觉,需要喝大量的水来缓解,长期大量摄取盐会导致身体浮肿,同时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民间总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认为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补物则逃不过秋天最肥硕的鸭和鲜香的羊肉,煲汤时最好还要加上党参、当归、熟地和黄芪四味中药,各有益处。
二、起居: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贪睡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最低气温可达到零摄氏度左右。俗语有“霜降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御寒准备,预防感冒。
此时节,由于天气寒冷,很多人喜欢赖床贪睡。早晨卧室中积蓄着肌体一夜排出的废气,空气污浊,影响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加上空气中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会使人更易发生感冒、咳嗽、咽炎、便秘等。睡眠时间过长,还有可能降低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缩力,破坏心脏活动和休息的规律。长期下来,人体体质会变差,容易生病。因此,霜降时节要避免赖床不起,宜早睡早起,养成规律。
三、运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
霜降一般在农历九月,一片秋高气爽的景象,此时肺金主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太极剑、球类运动等。
气温越来越低,最好等太阳出来或比较暖和的时候出门锻炼,如果活动量大出汗热了,应该解开衣扣,让身体慢慢降温。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霜降节气运动后应多吃防秋燥的梨、苹果、白果、洋葱、萝卜等食物,预防呼吸道疾病。要注意保暖,防止因局部保暖不当等造成的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
四、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
霜降过后,小草开始慢慢枯黄,树叶也开始渐渐飘落,触景生情,人们会变得忧思起来。心理专家介绍说,秋天是各种情绪病高发时节。如果调理不当,极易诱发抑郁症等其他心理疾病。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要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在这些活动中,多与他人交流沟通。
<<<返回目录
霜降节气养生吃什么
1、白萝卜
霜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冬季将要到来,养生首先推荐白萝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中说的就是萝卜所具有的功效。中医认为,白萝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生津、下气宽中、开胃健脾、顺气化痰之功效。白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增强免疫力,促进肠胃蠕动,以增加食欲等。
2、白果
白果性平,可益肺气、治咳喘,是霜降节气养肺食的好东西哦。它里面含有营养丰富的物质,我们经常食用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抗衰老,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肌肤红润、精神焕发,另外它还燥湿止带、益肾固精、镇咳解毒等功效。不过白果虽然美味,却不能多吃,因白果含有少量氰化物,不可长期、大量生食、以免中毒。
3、兔肉
霜降进补可以吃兔肉。兔肉在国外被称为“美容肉”。其性味甘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滋阴养颜、生津止渴的作用,可长期食用,又不引起发胖,是肥胖者的理想食品。
兔肉适用于炒、烤、焖等烹调方法;可红烧、粉蒸、炖汤,如兔肉烧红薯、椒麻兔肉、粉蒸兔肉、麻辣兔片、鲜熘兔丝和兔肉圆子双菇汤等等。兔肉和其他食物一起烹调会附和其他食物的滋味,遂有“百味肉”之说。
4、橄榄
鲜橄榄入口虽苦,但是经过仔细的咀嚼后,越发的甘甜,且满口生津,是秋冬防燥润喉的佳品。橄榄在医学上用为清肺利咽药,主治咽喉肿痛。秋季天气干燥,嚼食鲜橄榄可以润喉、清热、止渴、生津。
鲜食味甘甜,与鲜萝卜煎服润喉效果更佳。橄榄经蒸馏后的液体称橄榄露,可用于治疗咽痛、咳嗽、烦躁等症。
5、栗子
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霜降节气的进补佳品。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
熟食板栗能和胃健脾,缓解脾虚。将板栗仁蒸熟、磨粉,制成糕饼,适用于饮食少、身体瘦弱的儿童,以增加食欲,调理肠胃。用板栗和粳米熬粥,既有利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腹泻患者早日康复,也是老年人消化不良、气虚乏力的食疗验方。
6、牛肉
霜降食疗可是一定要多吃牛肉。牛肉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还低,味道鲜美,受到大家的喜爱,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适宜于中气不足、气短体虚、筋骨酸软、久病贫血、面黄体瘦、头晕目眩的病人食用。
适宜用量每餐约80克,过量食用可能会提高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病几率。牛肉高胆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儿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7、秋梨
梨别名快果。甜脆多汁,清凉解渴,其中含有很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酸,金秋正是各种梨收获的季节,应季、新鲜,营养素损失少,是秋季水果之佳品。中医把梨的功效归纳为: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正好适合干燥的秋季食用。
秋季天气转凉,老人孩子如果过多食用梨,会出现腹泻的现象。胃肠功能差的人,吃梨时最好水煮,之后连梨肉带汤一起吃掉。冰糖蒸梨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也是我国传统的食疗补品,可以滋阴润肺,止咳祛痰,对嗓子具有良好的润泽保护作用。
8、山药
秋天吃山药补益脾胃,养阴润肺,还有增加机体免疫力的功能,是防秋乏、进补的好食物。山药最大的特点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老年人经常食用山药,对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并兼有减肥功效。
蒸煮的做法很省事,做熟了直接吃就可以,也可以沾点白糖或蜂蜜佐味;或做成蓝莓山药。可以熬粥,熬小米粥、大米粥或杂粮粥时都可以放一点山药,也可以做成山药南瓜粥。还可以和肉类炖在一起,排骨山药、乌鸡山药,也可以和土豆、豆角等做成乱炖。
9、鸭肉
鸭肉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之功效。中医认为,鸭子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昧甘、寒,入肺胃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消水肿、止咳化痰等作用。适用于素体内热、容易上火的人食用;对于体质虚弱、食欲不振、经常低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佳。
烹制鸭子的方法有很多,平常的家常做法就有红烧、炖汤、清蒸,还有烤鸭、盐水鸭、板鸭等等也都是美味各异,让人食指大动。煲汤一般选用老鸭为好,老鸭炖汤不仅滋味鲜美,营养也更全面。只是老鸭的肉质相比嫩鸭要坚韧,纤维较粗,所以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小火炖煮,鸭肉才能变得酥烂,有利于消化吸收。
10、百合
步入霜降后因为干燥的天气,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咳嗽的症状,所以我们此时应该吃些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食物,百合就是不二之选,味道清香,可以用来炒菜、熬粥、煲汤等等。并且可以起到润肺止咳的功效,是秋季滋补的佳品。
<<<返回目录
篇7:霜降节气如何养生
霜降节气养生温馨提示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
二候草木黄落——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
三候蜇虫咸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节气期间,最易范三种疾病:
1、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容易在此时复发;
2、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
3、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
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所以,霜降艾灸对于固表益气,温补元阳有极大作用,能有效防止以上三种疾病的发生!
霜降期间艾灸四大养生要穴
可预防和解决90%的秋冬疾病
利用纯阳艾火长期温灸四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肾运化的作用。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
关元穴
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 各种妇科病、泌尿系统疾病、胃肠系统疾病、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命门穴
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中脘穴
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主治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
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操作方法
艾条悬灸每穴15分钟左右,使用艾灸器具的话艾灸时间适当延长一倍。隔姜灸效果不错,每次可以灸3-5壮。霜降期间可以每天一次或隔日一次,主要看体质和病情,尽量坚持一个疗程,也就是10次左右。
霜降养生重点
虽天气寒凉,但体育锻炼不可忘,适当锻炼身体可以加速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胃肠血液供应。
要注意添衣防寒保暖,尤其是腹部、腿部保暖,防贼风乘虚而入。此时,千万不要再有“春捂秋冻”的想法了,追求暖和就对了!
霜降到了拔萝卜
山东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
秋后萝卜赛人参,是秋冬的看家菜之一。白萝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萝卜一是下气,解腹胀之围;二是白萝卜入肺,肺应秋季,白萝卜可以加强肺的“肃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肠运动,“肺与大肠相表里”。
霜降吃牛肉
大陆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
霜降吃丁柿 不会流鼻涕
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柿子不但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还可以补虚、解酒、止咳、利肠、除热、止血,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最甜的金果子”,而霜降节气之后,被霜打过的柿子更是绝佳的美味,既好吃又不贵,还能滋补身体。一般认为,不在空腹的情况下吃,而且每次吃柿子不超过200克为宜。
补冬不如补霜降
立冬来临之前,补补肾气~
调补肾:每天敲后脑勺1-2次
方法:捂着耳朵,食指中指叠起弹后脑,弹几下后放开耳朵,里面有嗡嗡的声在响,反复做九遍。每天1-2次。以舒适为度,如果不舒服就停止。
此方法即鸣天鼓,要掩着耳朵叩击枕骨,对头部、耳部都有一定的刺激。而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脑为髓之海,所以此法有调补肾的作用。
除鼻塞、预防呼吸道疾病:
每天搓揉迎香穴,常念呬字
方法:每天搓揉迎香穴两分钟。迎香穴在鼻翼两侧,鼻翼外缘中点旁。此外,经常念呬(“嘶”音)字,也有助预防呼吸道疾病。
秋季容易犯燥,导致咳嗽、气喘、呼吸不畅。如果觉得呼吸不畅,可搓揉迎香穴,对消除鼻塞作用明显。
增加阳气:两手攀足固肾腰
方法:两臂从体侧摆起,握住两脚(可以用一条毛巾帮助)。上身前倾,逐渐加大幅度,缓缓起身,抓住大脚趾。重复2-3次后把手放在膝关节上,温暖膝关节。
两手攀足式,可通肾经和膀胱经,强筋骨、固腰肾、增加阳气。
补肾、防感冒:热水泡脚
方法:用热水泡脚时可放艾叶,一遍泡脚一边搓腰,两手握空拳放在腰眼的地方上下搓,时间15-20分钟。
足部是下肢的足三阴、足三阳经起止的地方,所以泡脚可以刺激所有的这六条经脉。霜降时节多泡脚,不仅能补肾还可以预防感冒、缓解感冒症状、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霜降养生,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在避寒
秋季应之于肺,肺为娇脏,喜温而恶寒。天气渐冷,寒邪容易伤肺。霜降前后易犯咳嗽,也是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上感等容易复发或加重的季节。
老年人逢霜降节气,寒冷刺激,气血失和,阳气失畅,容易老寒腿发作,一定要保护好膝关节。
一则,不可运动过量,尤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以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二则,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
三则,及时用针灸或汤药调理,亦可中药外敷,可促进阳气宣通,缓解疼痛发作。
注意添衣保暖,预防感冒。到了霜降节气,就不能再“秋冻”了,一定要避免受寒。外出时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对呼吸道的刺激。饮食亦要注意,勿过食生冷,以免寒邪伤肺。
二、补冬不如补霜降
中医认为,春气温升,故春要升补;夏气上浮,故夏要清补;长夏在脾,故长夏要淡补;秋气敛降,故秋要平补;冬气闭藏,故冬要温补。
霜降进补,是为过冬做准备。此时应以平补养阴为原则,选择具有滋阴、益气作用的食材,以顺应时令要求,加强补肺。肺主一身之气,肺旺则能提高机体对抗寒冷气候变化的能力,并缓解由于肺燥引发的各种疾病。
符合平补原则的食材很多,比如枸杞子、大枣、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鸡蛋、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洋葱、小麦、豆芽、豆浆、花生等等,这些食物都有润燥之功,非常适合于秋燥之时食用。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此时,可多食用芝麻。适当少食辣椒、生姜、葱、蒜等辛辣之物,以防温燥伤阴。
三、调畅情志以防悲
秋气入肺,肺志在悲。秋季天地气机肃杀,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万木凋零,人容易凄凉伤感,出现悲秋。
调畅精神,最好的方式是睡眠充足,早睡早起。睡的好,则阳气能归根,精气旺,自然邪不伤正。况且,睡足则精力充沛,可避免秋乏。
找个晴好的天气,可约上三五好友去户外散步,或爬山,登高望远,亦能旷心怡神,有助于保持乐观情绪,使神志安宁而不悲,防止情绪消极低落。
平时亦要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
四、调养脾胃
每个节气的最后十八天属土,应于脾胃。霜降至立冬这段时间,既由肺主时,亦应之于脾胃。
脾胃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若防护不当,容易导致腹泻、腹痛等不适。故要特别注意日常起居中的保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持情绪稳定;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但以微汗出为度:添衣防寒保暖;切忌暴食和醉酒。
可饮食调养脾胃。一般可选择温补类食物,如牛肉、羊肉、兔肉等,或用红枣、薏苡仁、山药、龙眼、枸杞、党参、熟地、黄芪等做成药膳食用。
霜降进补,除了补肺,更要健胃补脾。推荐一个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芡实。芡实既可健脾,又能补肾,符合深秋补脾胃而冬季补肾的养生需要。可用芡实煮菜,或做粥,一定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细嚼服效果最好。
若受寒而胃部隐痛,可每天吃一小把生花生米,有温胃养胃之功。以之代零食,既好吃,又养胃,我平时很喜欢。建议吃黑皮或红皮花生,更能养胃。
可用穴位调养脾胃,常用的穴位有中脘、天枢、足三里等。可针,可灸,亦可按摩。为防燥气伤肺,灸法当适度,以免过灸引起火气上冲,导致眼干、咽干、咽痛、口腔溃疡等不适。
五、适当运动
霜降时节,阳气收敛,此时运动一定要适量,以微汗出为度。绝不能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耗伤阴津。
有人坚持长跑,四季不断。从中医来看,深秋至冬天还是不要长跑了。因为过度运动,导致阳气不能敛藏,这就逆反了自然规律。天地规律是大道,顺之则生,逆之则病。有人“冬练三九”,此法有益于锻炼意志,却不利于健康,因为阳气不能闭藏了。
霜降时节,可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运动,如慢跑、散步、登山、打太极拳等。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
运动一定要在白天,太阳落山,就要停止运动了。运动以不疲乏为度。户外运动最好选择晴好的天气,若遇雾霾,一定要避免户外运动,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
篇8:霜降节气如何养生
霜降三候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每候5天):“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养生要领
节气的“节”字,就是竹节。节与节之间,是滑利的,一到节上,便难过去。久病之人,节气变换前三日多死。大气郁,人身亦郁。如果病在节气变换前有起色,以后也会好得快。霜降还是秋冬转换的节点,更须特别注意。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一个过渡时期。此时常有冷空气侵袭,而使气温骤降,此时要做好霜降时节的养生保健,无论是在饮食养生还是运动调养上都需应时谨慎。霜降时节如何正确养生呢?
★ 寒露节气养生要点
★ 霜降节气吃什么
★ 立秋节气如何养生
★ 霜降节气祝福短信
霜降节气养生五大要点(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