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要有主见 《蛤蟆大姐穿新衣》

时间:2022-12-16 05:20:12 作者:盐粒儿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盐粒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做事情要有主见 《蛤蟆大姐穿新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做事情要有主见 《蛤蟆大姐穿新衣》,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做事情要有主见 《蛤蟆大姐穿新衣》

做事情要有主见 《蛤蟆大姐穿新衣》

教学目的: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蛤蟆大姐穿新衣服的变化及蛤蟆大姐的心情。

2、体会儿歌风格(幽默、诙谐),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3、知道做事要动脑筋、有主见,不能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

教学准备:

1、儿歌《蛤蟆大姐穿新衣》

2、儿歌情节图片

3、用花布事先剪成花裙、剪刀。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儿歌。

1、出示主人公蛤蟆大姐的图片,初步了解蛤蟆大姐的`形象。

2、蛤蟆大姐好开心啊,穿了一件新花裙。蛤蟆大姐身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儿歌《蛤蟆大姐穿新衣》。

二、听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儿歌:

蛤蟆大姐真高兴,穿件衣裙新又新。

小兔见了把头摇:“不如田鼠花花袄。”

花裙改成花花袄,蛤蟆大姐眯眯笑。

青蛙肚子鼓啊鼓:“不如小鹿花花裤。”

花袄改成花花裤,蛤蟆大姐跳起舞。

小狗眼睛斜一斜:“不如花猫蝴蝶结。”

花裤改成蝴蝶结,蛤蟆乐得像过节。

蛤蟆大姐伸出手,摸摸头顶光溜溜。

蝴蝶结,没法戴,哭得眼泪流呀流。

1、感受儿歌诙谐、幽默的风格,提出问题:小朋友们听了这首儿歌有什么感受呢?

2、组织幼儿看视频,感受儿歌内容,掌握蛤蟆大姐花裙的变化过程,蛤蟆大姐的花裙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3、分段落理解儿歌

第一段:

谁看见了?小兔见了怎么做、怎么说?“不如”是什么意思?

蛤蟆接受了小兔的建议吗?它是怎么做的?(幼儿适当学说)

第二段:

蛤蟆大姐听了谁的意见?青蛙给了什么意见?

第三段:

蛤蟆大姐又听了谁的意见?小狗给了什么意见?“斜一斜”表示什么意思?

第四段:

后来蛤蟆大姐带上蝴蝶结了吗?为什么呢?它头上光溜溜的,如何带上蝴蝶结?真搞笑!

三、念儿歌。

1、观看图片念儿歌。

2、分角色朗诵、表演儿歌。

四、情感理解:

最后蛤蟆大姐为什么没有穿上新衣服?小朋友喜欢蛤蟆大姐吗?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当动脑筋,有主见,不要像蛤蟆大姐一样听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

篇2:《蛤蟆大姐穿新衣》听课反思

周五再次听了谢莲芬老师的《蛤蟆大姐穿新衣》一课,这是以“一课多磨”的形式开展的教学活动。与上次相比,不仅让我对儿歌的内容记忆深刻,更让我觉得小朋友们对儿歌也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反思之一:对于课的热诚度。

从整节课的表现来看,谢老师一直都是充满热情的,对于每位小朋友的回答,也都以肯定、鼓励为主,不打击幼儿的积极性,这点也激发了让幼儿们更有想发言的欲望。在请幼儿初步倾听儿歌的过程中,对于儿歌的朗诵也是充满了趣味性,吸引了众多幼儿的视觉、听觉,这更能让幼儿在初步倾听、理解儿歌上更进一步,为之后的内容做了较好的铺垫。

反思之二:对于提问的设计。

在整个开课的过程中,谢老师在这节课对于提问的设计运用的很恰当,提问设计:1.明确问题的目的性。2.把握问题的顺序。就这两项提问,让小朋友们都抓住了儿歌的重点,把儿歌的核心内容通过“听”后,一一将问题解决,所有的答案都是让小朋友们认真听、认真思考后得出的结果,有效的让幼儿们通过自思、自答的方式理解了儿歌内容。

反思之三:认真倾听幼儿的回答。

在开课的过程中,有一位幼儿意思表达不清,谢老师首先耐心听完,并没有中途打断,其次告诉幼儿,他的意思老师明白,于是将幼儿的意思完整表述出来,了解了幼儿的想法,这点不仅尊重了幼儿,更表现出了一位教师的素养。谢老师很好的做到了“认真倾听幼儿回答”中的1. 深入理解儿童话语的含义,以试图了解儿童的想法,从而不让他们背诵事实。2.尊重儿童的想法。

综上的三点反思,都是在这节开课中从谢老师身上所看到和学习到的,要做到真的不容易。全园教师听课,在如此庞大的开课中,教师的心理素质也表现的尤为重要,但从中并没有看到谢老师的教态缺失,对于心理素质的锻炼也是要向谢老师学习的。通过这次的学习对比以及观察自己的不足,要反思与进步的空间真的太多。但更看到了众多教师努力的结果以及背后付出的层层艰辛。开一次课不容易,但想要从开课中得到进步和升华要付出和坚持的需更多!

篇3:《蛤蟆大姐穿新衣》教学反思

《蛤蟆大姐穿新衣》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大班的儿歌,诙谐的内容、朗朗上口的语言,我自己对这个教材非常喜欢。根据教材内容,我本来想达到这样的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朗诵诗歌。2.懂得做事要动脑筋,要有主见,不能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

于是,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第一个环节用一块布引出课题,让幼儿猜测可以做什么?第二个环节运用不同的形式让幼儿学习儿歌。第三个环节是幼儿的讨论,通过知道蛤蟆不能带蝴蝶结,而发现蛤蟆没有主见引发的笑话,让幼儿说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当我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时,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孩子们对这首儿歌内涵的理解还是比较好的,当我问孩子:“你觉得蛤蟆大姐好笑吗?为什么?”很多孩子说:“好笑,因为人家说什么,它就听什么!”问孩子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孩子们也说得头头是道。但当我问孩子:“如果你是蛤蟆,你会用这块布做什么?”很多女孩子说:“蝴蝶结!”这样的`回答固然可以,但从合理利用布料的角度来讲,孩子们还是没有动脑筋。

这些现象让我知道了,幼儿的学习过程是需要操作才能真正体会、理解的。我觉得我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在最后一个环节中,给每一组的孩子四种物品的模型,让每一个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型,对同样大小的布进行裁剪,然后将剩下的布料进行比较,使孩子们进一步明白动脑筋才能做得更好。

篇4:大班儿歌《蛤蟆大姐穿新衣》教学反思

大班儿歌《蛤蟆大姐穿新衣》教学反思

本次团队合作式研讨参与的是儿歌组研讨,选择了大班儿歌《蛤蟆大姐穿新衣》。在俞老师、胡老师的指导下,对第一次设计的教学活动进行了初次实践。现作如下反思:

关键词:教材的挖掘

拿到这首儿歌后,我们对儿歌本身进行了挖掘,主要找到两条线索:一条是蛤蟆大姐的衣裙的变化;一条是蛤蟆大姐的心情变化。

缺陷:

对儿歌本身诙谐、幽默的风格挖掘的不够。

修改:

第一遍完整欣赏,加入对儿歌的感受环节。“这首儿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幼儿对蛤蟆大姐随便听取他人意见,没有主见的中心思想的理解。

关键词:环节设计

按照语言活动的范例,将活动分为引题、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中心思想的提升这四个环节。在理解儿歌环节,通过完整欣赏和分段欣赏来加深对儿歌的理解,同时结合图谱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与记忆。

缺陷:

完整欣赏不够,分段理解提问过于单调和死板,有机械记忆的痕迹。

修改:

由一遍完整欣赏改成两遍,在分段理解过程中修改提问方式,从单个提问向连环提问递进。第一段细致提问,往后逐步提升提问的“容量”。

关键词:中心思想挖掘。

感受儿歌幽默、诙谐的风格以及对做事要动脑筋、要有自己的主见的理解,是本次活动的情感提升。

缺陷:

原先的教学设计,只在活动最后以提问“你喜欢蛤蟆大姐吗?为什么?”作为对情感的`提升,但是由于之前的铺垫较少,孩子很难感受蛤蟆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缺点。

修改:

在活动第一环节加入整体感受环节,加深对儿歌幽默、诙谐的风格;在每个分段理解中,教师通过“蛤蟆大姐又听了。的话”作为反面的隐性批判,为最后的情感提升作好铺垫。

穿新衣戴新帽活动反思

中班美术活动哭娃娃穿新衣教案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瓶子穿新衣》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太阳宝宝穿新衣》含反思

大姐风范作文

我会做事情的作文范文

大姐小弟500字作文

《蛤蟆种瓜》小班教案

看望大姐的散文

皇帝的新衣读后感

做事情要有主见 《蛤蟆大姐穿新衣》(共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做事情要有主见 《蛤蟆大姐穿新衣》,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