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0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珍惜粮食的征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珍惜粮食的征文,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珍惜粮食征文
在我们的学校里有很多浪费粮食的现象,有些人会把自己爱吃的食物吃光了,把自己不爱吃的都给剩下来了;有些人会故意盛很多的饭,但是他们盛了那么多,都没有吃完,他们没吃完就算了,他们还不以为然地说:“就这些饭,没关系,浪费怎么了?”甚至有些同学会做黑暗料理,把那些美味的饭菜给糟蹋了。他们会把汤和蔬菜和在一起,如果有肉丸子的话,他们会把肉丸子捣碎,然后再加入汤和蔬菜里。这些东西和在一起很恶心,但他们会说:“这真是太美味了!”
在学校里就这么多的浪费,那在社会上呢?又是什么样的一番景象呢?
就拿婚宴、宴席来说,浪费的食物数不胜数。在婚宴、宴席上,那些人很想要面子,所以就会点很多饭菜,点了那么多,他们又不打包带回家,最后那些食物就被扔掉。现在正流行的直播,有人开的直播就和吃有关,那些“大胃王”吃东西,不但没有给人带来食欲,反而让人觉得很恶心。
现在我们国家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可以养活约2.5亿人。这个数字让我很震惊,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浪费的食物,还可以养活2.5亿人。
我们在城里过着舒适的生活,但在贫困地区有很多我们想不到的艰难。在乡区的孩子上学时,到了中午吃饭时,他们能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就很幸福了。有的乡区孩子很贫穷,每天用塑料袋装饭带到学校。
在国外,饥饿也比比皆是。非洲的小孩子骨瘦如柴,有的孩子因为营养不好,所以手小的可怜,手上的皱纹看的让人心疼。为什么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却过着一天一地的生活。
说了那么多,我们终究是要节约粮食。古语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篇2:珍惜粮食征文
每次吃饭时,我都以为做饭很简单,所以总是剩下许多饭菜,不珍惜劳动成果。但自从我当过一“大厨”后,每次都把饭菜“围剿”得干干净净。
事情是这样的,忽然有一天妈妈让我亲自做一次西红柿炒鸡蛋。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自信满满地打开冰箱,取了一个鸡蛋,照着妈妈的样子打鸡蛋,“啪”的一声,好多蛋液流到了外面,碗里还夹入了一些蛋壳,我只好再拿几个鸡蛋。好不容易打了几个完整的鸡蛋,还要擦洒在外面的蛋液。慌乱中,我又不小心弄倒了碗,灶台上一片狼藉,我边擦边无奈地想:还是向妈妈求助吧!结果妈妈却在沙发上,拿着手机,脚还搁在茶几上呢。我只好手忙脚乱地自己整理。
接下来就该处理西红柿了。我还算顺利地把它们切成块,并倒入油锅。心急的我把西红柿一下全倒进锅里去,只听“噼里啪啦”一阵声响,油花四溅,我不幸“中弹”,痛得嗷嗷直叫,比乌鸦叫得还难听。然后我又匆匆把鸡蛋液倒进锅去,这次好多了。油花跳得不高。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为不知道鸡蛋和西红柿要分开炒,把它们粘在了一起;不仅如此,因为翻炒过度,成了黑煤团;我又错把糖当成了盐,简直一团乱。再看看妈妈,她正在微笑的看着我。在一瞬间内,有一种疲劳的感觉涌上心头,随着的还有一丝丝愧疚。原来做饭这么难,我以后再也不浪费食物了。我赶紧向妈妈道歉:“妈妈,我以后再也不浪费食物了。”
此后,妈妈继续做着饭,也不再让我多“染指”厨房了,但我却再也不敢随便浪费粮食了,因为每一道菜,都是妈妈辛苦努力的成果。
篇3:食品安全珍惜粮食的征文
大家都知道街边的小吃吧!比如:羊肉串、油炸的小吃等等。这些食品都是街边的,既不文明,又不卫生、安全。
假设你想到是一条人来人往的大街,要是在街边设起摊头来,那多不雅观呀!让人看了也不舒服。
卫生是人人都要重视的,在街边设定摊头里的小吃都不卫生。你想,要是很多汽车开过,汽车尾后排放着气,这气要是飘到小吃里,人们吃了,那会多难受啊!
还有是商店里的零食,你买的时候,一定要看这个食品有没有带有“QS”的标志,如果没有,你就不要去买,以防吃了不安全。
这些街边的小吃和商店里的食品吃的人虽然多,但更要注意食品是否安全、卫生,这样吃了下去就不会出麻烦。希望大家看了了我的征文后,一定要改正自己不好的习惯哦!
说起那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许多人可能就会想起嵌在夜幕上皎洁的明月和那香甜的月饼。但是,在赏月和吃月饼之时,谁又会想起某些月饼背后隐藏的秘密呢?
电视上经常会有一些关于月饼的丑闻揭露:某某厂家制造的月饼中的化学物质、有害物质超标;某某厂家在月饼的莲蓉馅中出现了棉花……一个接着一个的月度微月饼丑闻播出,无不使人大吃一惊,无不使人毛骨悚然。想象看,那些生产劣质的月饼厂家正好验证了一句谚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生产了劣质月饼,如果被人吃了,身体出现了某种问题,最后控告上了法庭,是多么不值得呀!不仅是这个厂没有了顾客青睐,而且在市场的信誉也没有了。如果生产优质的月饼,也许再过几年就会在市场上创造辉煌,但是出现了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故,这将会是一个抹灭的污迹!
在市场的物架上,陈列着五花八门的食品,有话梅、有饼干、有薯片,还有甜果冻……让人眼花缭乱,从前,我最喜欢吃的是果冻,有一次,我刚要拆开一个果冻吃下肚子,忽然想起电台播的有害果冻,我连忙看配料表,里头我发现有一样没有听说过、没看到的东西—苯甲酸钠。我在电脑上查了下,听说苯甲酸钠是食品添加剂,也是防腐剂。
我想为什么商家不直接写防腐剂,而是绕个弯子写其他名称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多年,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无奸不商,商家为了做出的食品更加美味可口,偷偷往里加了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完全不顾食用者的健康,而且还自欺欺人地给防腐剂换了个名字。
现在我们虽然不能完全组织食品毒害,但是至少可以预防。应该先看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再看看有没有厂家地址、电话、传真,最后看绿色食品标志。如果是直接食用的食品,可以通过色泽、气味、形状来辨别购买。
让我们一起携手,创造一个绿色食品的世界吧!
篇4:食品安全珍惜粮食的征文
哪一个人不愿笑语常开,哪一个家庭不愿幸福美满,哪一个企业不愿兴旺发达,但要做到这些,首先的前提是安全。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没有谁能离开食物,所以食物的安全是大家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类生活、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时刻离不开食品,可我们的食品出现了问题,报道说出了一条又一条新闻与食物有关,不是这个不能吃就是那个不能吃,人心慌慌。在生活中就有很多因食物安全而出现问题的事,如:有一个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中毒事件。工地里住着几十个建筑工人,工人们在建筑工地的自主食堂用餐,由二位大妈供应工人们的伙食。有一天,工人们用餐后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几十名工人先后出现头晕、呕吐、晕厥等现象,汗珠一颗颗豆子似得从额头上滚下来,他们脸色发青,嘴唇发白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还时不时地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喊声,最后造成1人死亡。食品安全、危害健康,一定要小心,可生活中还有一些不安全,如学校门口的摊点,食品便宜很好买。其实看新闻的人都知道含有大量染色素,防腐剂,都是三无食品,所谓三无食品也就是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食品。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健康,远离让我们有危害的食品吧!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安全的食品如:猪肉加了瘦肉剂、鱼加了孔雀石绿、汤加了一滴香、腐竹用了硫磺蒸熏……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防,自己可以预防的就去实施。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雏鹰,是祖国的新新之火,我们的生命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儿,只有健康是我们生命唯一的选择,决不能有一席之地,零食问题相当于冰山一角,可这一角不留意了也能撞沉铁达尼,我们在卫生监管部门的大力整治时,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健康,远离三无食品,让我们一起努力,所以记住这个话题:食品安全。
篇5:珍惜粮食
往事点点,汇成了我记忆的海洋。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件浪费粮食的“小事情,大道理”使我难以忘怀。
我八岁那年的大年初一,在姑姑家做客,我吃了很多零食,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妈妈又强行我要吃完一碗饭。我坐在凳子上盯着那满满的一碗饭发呆。怎样才可以不吃饭而不让爸爸知道呢?我绞尽脑汁,怎么想也想不出一个巧妙的办法。这时爸爸发现我一直没吃饭便问我:“你怎么还不吃饭呀?是不是不舒服?”我楞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哦,没事。现在就吃,就吃。”说罢便装模作样地吃了两口。这两口饭在我看来就是世界上最苦的药,让人难以下咽。怎么办?怎么办?似乎被爸爸发现了我不愿吃饭了……于是我急中生智,心中一亮:爸爸平时吃饭那么快,等他吃完了我就去倒掉这碗讨厌的饭。可不知怎么的,爸爸慢吞吞的,急得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好不容易等到爸爸把饭吃完,他一走,我立刻就把饭倒掉了。哈!太棒了!我兴奋得又叫又跳,刚才的焦急与不安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妈妈也无可奈何。冷不防爸爸出现在我面前:“干什么?你的饭呢?是不是倒了?快说!”我吓坏了。妈呀,是不是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呀?这么厉害!沉默是金,我坚信这句话。
爸爸见我不说话,便已明白了七分。他拉我坐下,语重心长地说:“粮食来之不易,可要好好珍惜啊!农民种出这些粮食是很辛苦的。”接着,爸爸给我讲了农民伯伯是怎样种出稻子的。我听了。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真希望时光能够倒流,我的过失能够挽回。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了,看到别的`人浪费粮食我还会主动劝说他。通过这件事,让我懂得了要珍惜粮食。
篇6:珍惜粮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选种、播种,锄草、施肥、收割到加工等,每一粒粮食饱含了农民伯伯和其他人的多少辛劳!所以,我们珍惜粮食也是对他们劳动的一种尊重。正是有了他们的劳动,我们才能吃得饱,吃得好;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劳动,当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旱灾等袭来时,国家才能调拨大批救灾物资,而其中的粮食成为灾民们的第一所需,也许平时在你看来从不放心上的普通食物会成为别人救命的稻草和天下最美味的食品!
最后,我大声呼吁,人人应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请大家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从自身做起!篇7:珍惜粮食
今天无意中打开电脑,看到了世界粮食日一消息。我才明白过来,今天是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以前还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呢!但是面对着这五个字,我却不敢再抬起头来,不禁又想起来一些往事。
从小便和姥爷一起背诵《悯农》一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背的倒是琅琅上口,但是从来没有想过现实生活中珍惜粮食这些事儿。那天妈妈喊我吃饭,一进屋就看见了电饭煲里的大米饭,唉又是大米饭,吃的都腻了。妈妈看我眉头不展的样子就劝我说:“小希,妈妈告诉你大米饭有营养啊!”又是有营养,不行我不吃了,得想个法子啊。趁妈妈去厨房端菜时,我赶紧用饭勺挖出来一块饭团,三步并作两步的把小饭团送进了狗狗的饭盆里,妈妈一进屋,看我鬼鬼祟祟的样子有点怀疑,我解释道:“呵呵,刚刚吃掉了一个小饭团,有点饱了,先走了啊!”妈妈看了看电饭锅里确实少了一块饭,就放我走了,我赶忙猫腰逃到了自己的小屋里,哈哈大功靠成了。
记得当时我还为自己的举动而感到光荣,常常教小朋友们这种方法呢,可是今天一想起来,便感到无地自容,我想当初古诗倒背如流的我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傻事?白白浪费掉了一碗粮食啊!再想想,农民伯伯在烈日炎炎的环境下从播种到收获,其中还要锄草,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而我呢,做出来的是只是对不起他们,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是可耻的!
10月16日,不光是今天,以后的日子里我要爱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米,因为,这米里包涵这农民的汗水啊!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从每一顿饭做起,人人有责!
篇8: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征文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写出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但在生活中,常常出现浪费粮食这种现象。
有一次,我们在餐厅吃饭,我看见打饭时,个别同学把饭撒出去,但他们若无其事。吃饭时,他们嫌饭不好吃,挑三拣四,把肉呀,豆腐呀,凉粉等有营养的食物趁人不注意扔到桌子底下,有的吃不完就“扑通”一下倒在了桶里。我不得不说:“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生活中,像这种浪费粮食的现象还有很多。我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在我国,粮食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国现在还不富裕,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但有很多人浪费粮食的现象十分严重,让人担忧。
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丢弃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的情感。
节约粮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有了节约意识,做起来很简单:能吃多少就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坚持实行关盘行动。
“剩下的是饭菜,流走的是汗水。”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杜绝浪费,珍惜粮食。
爱粮节粮, 从我做起
篇9: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征文
雷锋有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这是雷锋的座右铭,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勤俭节约,努力工作,不怕艰难困苦,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曾影响了几代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雷锋的这种勤俭节约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意识中逐渐淡薄了,生活上互相攀比,大手大脚,不珍惜环境,浪费资源等不良行为屡见不鲜。本月的22日是世界水日,此时此刻又使我们想到了雷锋的勤俭节约精神.社会的发展呼唤雷锋精神呢,人民的生活需要雷锋精神,新世纪更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树立长期学雷锋的思想,制定强有力的措施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常抓不懈,雷锋精神才能在各个方面不断发扬光大,在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让雷锋精神渗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伴随我们的一生。 爱惜粮食 为国分忧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我们为自己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自豪,我们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同时,你们有没有为我们的祖国忧愁呢? 我国人口众多。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十二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问题。你们为我国这一最大的问题忧虑过吗? 不错,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早已解决了旧中国几千年没法解决的人民吃饭问题。我们应该为之自豪!可是,透过下面的数字,我们也应该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仅使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有这么一组数据。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2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这真是一张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万人就要吃50亿公斤的粮食!所以,增产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的国家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同学们都知道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我们要开展各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活动,真正达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得出的“爱惜粮食”的要求!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篇10:珍惜粮食作文
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要吃饭。还没等到下课,同学们的肚子就已经唱起了“空城计”,下课铃一响,大家就争先恐后地打饭。一些“眼大肚皮小”的同学,觉得饭菜很好吃,就打了很多,结果吃不完,就理所当然、毫不可惜地倒掉了。一些同学在打饭的时候心不在焉,搞得米饭掉了一地。天天都让装剩菜、剩饭的桶吃得饱饱的,挺着一个“将军肚”。
这样的现象,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李绅写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确,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辛劳和汗水。想想平时在家吃饭的时候,爸爸为什么看到我的桌子上掉了米饭会那么生气,现在才知道,爸爸是为了珍惜粮食,是为了让我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珍惜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我们这些生活在“蜜糖”里的同学却不知道珍惜。在当今社会上,还有很多生活在贫困山区里的孩子,他们连温饱都不能解决,和我们比起来,我们更幸福,却不知道珍惜。正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同学们,难道改掉那些浪费粮食的坏习惯真的很难吗?其实不是的,那就让我们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篇11:珍惜粮食作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何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悯农》,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在我们浪费粮食时,大人就会朗诵起这首诗,提醒我们要节约粮食。
每当我们浪费粮食时,是否想过碗中的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劳动成果呢?在我们学校食堂里,同学也常常浪费粮食。食堂有三层楼,每一楼都有两个大桶,一个年级的同学倒掉的饭菜常常装满这两个大桶,学校一共六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浪费两大桶的饭菜,那一天就浪费了十二大桶饭菜,一年下来要浪费多少桶饭菜啊,足足可以让多少贫困山区的孩子不挨饿啊!
我们祖先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劳动成果,应该从爱惜一粒米,一根线开始,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吧!
篇12:珍惜粮食作文
有人说:“浪费是一种犯罪。”因为对于那些没有挨过饿的人来说,不亲身体会过根本就不知道粮食的珍贵。
有一天晚上,我刚吃饱饭,爷爷想要带我出去散散步。这个时候我想要将锅里吃不完的饭全部都倒入垃圾桶,这时爷爷的脸顿时就拉了下来,于是爷爷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由于生活物资极为稀少,别说是像今天一样吃饭,有时连稀饭都吃不上。就算是煮稀饭的时候,我们还要加一些野菜才行。即便是刚吃完饭,肚子过不了多久就会饿得咕咕叫。”“那你们没有饭吃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想到买面包吃呢?”我说。爷爷听了以后更生气:“要是能吃面包,谁还去吃野菜!”
经过这件事以后,我知道了粮食的重要性。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的小朋友,虽然物资比较丰富,但我们还是要节约粮食。
★ 珍惜粮食的座右铭
★ 珍惜粮食活动方案
★ 珍惜粮食班会教案
★ 珍惜粮食的标语
★ 饭堂珍惜粮食标语
★ 珍惜粮食的广告语
珍惜粮食的征文(整理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