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十点楼下撸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让捣蛋的孩子也乖起来教育随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让捣蛋的孩子也乖起来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目录
篇1:让捣蛋的孩子也乖起来教育随笔
让捣蛋的孩子也乖起来教育随笔
嘟嘟一直以来都是大人眼中最调皮捣蛋的孩子,却最怕上幼儿园。据他妈妈反映,嘟嘟一去幼儿园就大哭,老师也没有办法。
一年前嘟嘟转到我们班,我试着走近他。慢慢地,我发现他很喜欢看书,看书的时候很专注很安静,所以这时侯,我会表扬他,并请他上来给大家讲故事。刚开始,他不太自信,声音很小,讲得很快,渐渐地,发现大家都喜欢听他讲故事,他就越来越喜欢讲给大家听了,常常看完新的故事就主动要求老师让他讲给小朋友听。可是他也的确是一个特调皮的孩子,经常会制造麻烦,总是需要老师反复提醒。常常是认识得快再犯也快。为此我和他约法三章,今天反复犯错就取消他给小朋友讲故事的环节。这个办法对他很管用,慢慢地他自控能力越来越强,每天第一个来到幼儿园,也越来越快乐!嘟嘟的妈妈告诉我们,现在的嘟嘟最喜欢上幼儿园了,连生病都不愿意在家呆着,一定要上幼儿园,还说老师比妈妈还要好呢!
是啊!幼儿园的.每个班都会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让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但不难发现这些孩子其实都很聪明,优势智能很突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不停制造的各类麻烦,都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同伴的关注。但这些孩子的行为往往都会被老师批评、训斥、体罚。甚至长时间的冷处理,结果只能短时间见效。其实这些调皮的孩子最渴望的是得到老师赞扬和认可,一旦他的优点被老师、同伴认可和赞扬时,就满足了他们对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被赞扬和被认可适度满足后,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逐步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自律行为,慢慢地你会发现以前最头疼的孩子会越来越乖的!
篇2:幼儿教育随笔:让孩子自信起来
自信是孩子成长进步的重要因素,保护、培养孩子的自信师每个幼儿教师不可忽视的职责。
记得有一次,我班开展了“踢毽子比赛,为了使我们每个幼儿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每到户外活动时间,我就会领着孩子在操场上练习踢毽子,首先我让每个孩子都试一试,最后选出踢得做夺得孩子进行奖励,孩子们都尽自己最大能力练习踢毽子,当轮到梦娇小朋友踢时,只见她低着头不吭声也不动,我对她说:“梦娇,该你踢了,”只见她头也不抬地说:“老师我不想踢”,我又问:“那你为什么不想踢啊,能告诉老师吗?老师不会告诉别人的”,她犹豫了好长时间才趴在我耳边小声地说:“老师我没踢过,我不会踢”,奥,我一下子明白了,孩子虽小,但她的自尊心非常强,却很缺乏自信心。于是我用征求的口吻对全班幼儿说:“小朋友你们踢的真好,真棒, 但是咱们班的梦娇小朋友今天不想踢。让她明天在踢好吗?梦娇,行吗 ?”她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为了帮她建立自信心同时又不能伤害她的自尊心。于是下午她妈妈接她时,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妈妈,目的并不希望她妈妈批评她,相反而要表扬 ,用鼓励的方法帮她练习踢毽子,建立她的自信心。
第二天户外活动时,梦娇拿着毽子高兴的跑到了我的身边,对我说:“老师,我会踢毽子了,不信,你看 。果真她踢了起来,她一连踢了好几个呢,我表扬了她。看到那甜甜的笑容使我感到童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是令人寻味和咀嚼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教育方法得当而感到暗暗高兴。
现在,当你在我班看到踢毽子最多的孩子时,请不要忘了她的名字叫梦娇。
篇3:幼儿教育随笔:让孩子自信起来
幼儿教育随笔:让孩子自信起来
自信是孩子成长进步的重要因素,保护、培养孩子的自信师每个幼儿教师不可忽视的职责。
记得有一次,我班开展了“踢毽子比赛,为了使我们每个幼儿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每到户外活动时间,我就会领着孩子在操场上练习踢毽子,首先我让每个孩子都试一试,最后选出踢得做夺得孩子进行奖励,孩子们都尽自己最大能力练习踢毽子,当轮到梦娇小朋友踢时,只见她低着头不吭声也不动,我对她说:“梦娇,该你踢了,”只见她头也不抬地说:“老师我不想踢”,我又问:“那你为什么不想踢啊,能告诉老师吗?老师不会告诉别人的”,她犹豫了好长时间才趴在我耳边小声地说:“老师我没踢过,我不会踢”,奥,我一下子明白了,孩子虽小,但她的自尊心非常强,却很缺乏自信心。于是我用征求的口吻对全班幼儿说:“小朋友你们踢的真好,真棒, 但是咱们班的梦娇小朋友今天不想踢。让她明天在踢好吗?梦娇,行吗 ?”她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为了帮她建立自信心同时又不能伤害她的自尊心。于是下午她妈妈接她时,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妈妈,目的并不希望她妈妈批评她,相反而要表扬 ,用鼓励的方法帮她练习踢毽子,建立她的自信心。
第二天户外活动时,梦娇拿着毽子高兴的跑到了我的身边,对我说:“老师,我会踢毽子了,不信,你看 。果真她踢了起来,她一连踢了好几个呢,我表扬了她。看到那甜甜的笑容使我感到童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是令人寻味和咀嚼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教育方法得当而感到暗暗高兴。
现在,当你在我班看到踢毽子最多的孩子时,请不要忘了她的名字叫梦娇。
篇4:让家园互动起来教育随笔
让家园互动起来教育随笔
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一直是我最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当了班主任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与家长沟通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基础。平时,我们与家长见面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搭建能够与家长互动的平台就十分重要。“家园栏”是我们与家长沟通的重要窗口,怎样发挥“家园栏”的作用,让它能够与家长互动起来呢?我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平时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家长总会问一些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如,孩子挑食怎么办?孩子中午不睡觉怎么办?孩子胆小怎么办?等等。我想我个人的经验是有限的,如果把这些问题公布出来,让家长们互助,也许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于是,我在“家园栏”新开了“大家来支招”子栏目。家长们纷纷叫好,马上有家长响应,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从中选择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第一期的讨论内容,家长的参与度非常高,有的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的通过邮件进行交流,有的家长特意摘录育儿书上相关章节与大家分享……可是好景不长,第二期的问题已经公布一段时间了,可家长们参与的热情似乎不高,只有个别家长参与交流。我有些困惑了,为什么这么快就没人参与了呢?几天后一位家长的'来信引发了我的思考。这位家长在信中提到,她觉得“家园栏”中的“大家来支招”栏目非常好,并且自己也有很多问题想得到大家的帮助,但是她并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孩子的问题。看到这儿,我似乎明白了栏目的问题所在。很多家长有解决问题的需求,但是不愿意把孩子的问题公开。“家园栏”是个公开的平台,家庭教育中的有些问题涉及家庭隐私,他们自然不愿意公开讨论。于是,我决定对“家园栏”进行调整。这一次我为每位家长准备了一个小口袋,在口袋上贴了代表他孩子的小标志,当然,只有家长和老师知道标志代表的是哪个孩子。然后,我把小口袋固定在“家园栏”上,再准备一个大一点的口袋固定在“家园栏”的一边。家长们可以将自己想说的话或者育儿困惑写在纸上插入有自己孩子标志的口袋里,我每天都会查看,选择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在征得家长同意后以不记名的方式公布出来。其他家长同样可以以不记名的方式参与讨论,将自己的建议或经验写在纸上插入一旁的大口袋里。最后,我将家长们的建议、经验进行适当编辑、整理后公布在“家园栏”上。果然,家长们参与的程度明显提高了。口袋给家长们搭建了一个无声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家长们反映,这样的交流虽然无声,却很贴心。而我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更加全面地了解家长的想法、孩子的表现,并能从家长那里学到很多教育经验。
篇5:让孩子也换位思考一下教育随笔
让孩子也换位思考一下教育随笔
A小朋友是班级特别好动,上课时老师讲老师的,他自己干自己的,屡次提醒,但他仍然我行我素。前段时间我在家里找到一些关于科学的幼儿绘本,带到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原来他的兴趣点在这里,第二天入园时就吵着让妈妈看看我买的是什么书,妈妈看过我的科学书后说,今天上网看一看。
过了几天,他真的带来了一本关于人体的科学书,而且强烈要求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这本书,于是我和孩子们坐下来静静分享着,翻开第一页,我才发现里面的.每一页都有很多文字类的知识点,很多图片,我有些不知道从哪说起的困惑了。就在我和班级孩子讲解的过程中A小朋友也说着书中的内容。我想他在家里肯定家人已经和他看过这本书,我灵机一动,何不让他自己向大家讲解她看过的这本书呢?我说:“就请你来和大家说说这本关于人体的科学书吧!”他开心的答应了。
在讲解的过程中他说道了一些关于“细胞”“血管”等专业名词,我联想到他在家里看这本书时肯定非常的认真,所以记住了这些他并没有真正理解的名词。一遍说完后他对于自己的讲解并不满意,又要求再说一遍,第二遍中班级孩子没有耐心了,开始小声地讨论、插话,他有些着急,不断地提醒大家:“哎!不要说话了”但大家对于他的话并没有理会,他开始向我寻求帮助,我便提醒到:“可能小朋友们听得时间太长了,已经没有耐心了。而且你也没有给小朋友们留时间相互讨论。”于是他又说:“好吧!现在你们可以讨论了。”
于是我问A小朋友,“今天你在说绘本的时候,小朋友随意插话,你感觉怎么样?”他说:“我很着急,他们总是插嘴。”“那你再想想老师平时组织活动时大家不听,老师是什么感觉呢?”“和我一样”他说。
到这里我想我不用再说什么了,他已经可以换位思考些什么了。
篇6:孩子让老师生气不起来随笔
孩子让老师生气不起来随笔
孩子是我们工作的中心。
面对孩子们各种行为,我们尽量去调整。有时候真的很生气,但是孩子的一些话或者可爱的行为会让我生气不起来。前一刻还是板着脸后一刻会忍不住和他们一起笑起来!哈哈!费老师真的佩服你了!
Cc是个可爱的孩子,上课,生活、对人方面都还可以。但在做事情的时候,动作有点慢。我们在吃饭时,她孩子啊吃水果。其他孩子吃完了去外面玩了,她还在慢慢的吃,催她了,就吃一口。接下里啊睡觉了,大家努力的脱衣服等着听故事了,她还在慢慢的上床、脱衣服,折衣服。走过去对她叹口气:“哎!动作快点吧!”摇摇头走了,过了一会儿,大家睁大眼睛看着我手里的书,我又走到她床前,她还在不急不慢的抚平自己的衣服,摇摇头:“哎。。。。”又走了,开始我的故事,不等了!起床了,大家陆陆续续吃点心,梳头等,吃得快的孩子已经在看书了,等啊等啊。。。她起来了,我们都吃好了,就剩下3个人了。我真的`忍不住啦,对她凶了过去,风风火火的走到她旁边:“能不能快点呀,他们都好了,在等你呢!”她还是没什么反应,继续自己的动作,勺子一勺一勺的舀着粥。也没生气。
到爸爸妈妈来接的差不多了,就剩下她和另一个女孩子了。她走过来亲切的对我说:“老师,我和你说,我们家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说话的语气一点也没生气,我就觉得你和别的孩子性格不一样。一般的话,被老师批评之后都会难过、情绪不好。而你仍旧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性格的耐力,对人的态度仍旧很好。想要对你凶,却凶不起来!
篇7:方法对了,孩子就乖了教育随笔
方法对了,孩子就乖了教育随笔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是妈妈的一大乐事,但当孩子越来越大做很多事也有自己的主见,更多的时候也喜欢和大人对着干。如果我们做父母在这方面处理的好的话孩子就会很乖,家庭气氛也会很好,相反如果方法不对,处理不当,孩子就会越来越反叛,与父母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疏远。
就拿我家孩子来说,最近他经常和我说:“妈妈,我五岁了,大个仔了,也更加听爸爸妈妈的话了。”我听着心里乐,觉得宝宝有点“马尾巴高翘”,不过宝贝这段时间确实表现得不错,也没那么任性,应该是我们更加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但又不能让他那么贪婪。我家达达见到别的小朋友有小雨伞,他自己也想要。那天逛街,达达就说想要小雨伞,我就答应了帮他买,让他挑了他非常满意的一把。在回来的路上,他又见到他很喜欢的模型飞机,很想要,他说:“妈妈,给我买吧,就买这件就不买了。”因为他也知道我们的规定,出去逛街不能随便买东西,而且刚才和他出去的`时候说好了只帮他买一件东西的,所以他也是试探着说“就买最后一件”。他站在那里不想走,一直说要买。我那时候也不生气,也没有拉他走(因为之前见到很多家长对于这种情况要么就是骂着无奈的买了,要么就是拉着哭得哇啦啦的孩子就走)只是平静的问他:“你是不是很想要这飞机?”达达说:“是!”我说:“那好,我们回去把这伞还给老板,再给你买这飞机。二样只能选择一样,你自己选择。”他看到我不是和他在开玩笑,语气马上转了,“那我还是要我的小雨伞,妈妈下次再买飞机给我吧。”说着就很开心的走了。如果当时我也是硬拉他走的话,结果就不是皆大欢喜了。
小孩有自己想做的事要支持。达达早上都要在七点前起床,因为他要配合我们的时间他要早起,有时候也是不太情愿的。以前我就给他买了二个小闹钟,但早上闹的时候也不怎么管用,他对那个好像没什么概念一样。后来他就干脆拆来玩了,后来一段时间就没用闹钟,都是妈妈叫起床的。前几天逛街,达达提出要买个小闹钟,我没反对,但也没说要给他买,因为以前我是我自己说买给他的。于是问达达:“买小闹钟干嘛呀,是不是拆着好玩呀?”达达说:“不是的,你给我买个闹钟,我自已调时间,早上自己起床。”那时候看到达达那么认真,我也半信半疑:“真的吗?那你要守诺言哦,妈妈买给你你就要按你自己说的话做哦。”于是给他买了,回来他就叫妈妈教他调,第一天早上闹钟响马上拿来关了,就叫“妈妈起床了”。第二天早上闹钟还没响就把闹钟抱过来看看,说怎么闹钟还没响。这几天都起得很早哦,真不用妈妈叫呢,很省心哦。
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只要方法用对了,尊重孩子,真的会省心很多,快乐也会更多。
篇8:孩子也需要发泄教育随笔
孩子也需要发泄教育随笔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但模仿性强,好展示,因此只要一动手就难免会碰到小朋友,这时不仅引来了孩子的哭闹,更引来家长的埋怨。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只好把孩子们一个个找来,进行类似团结友爱的教育,但一转眼,类似的毛病又会在他们身上重现。
一天下午,正在室内自由活动的杨子浩,一个人在活动室里摆开阵势,似乎在向别的小朋友挑战。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这段时间来一个武术表演?我示意孩子们安静下来,告诉他们将要进行的活动,孩子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似乎不太相信我的话。我非常诚恳的告诉他们:你们不是很喜欢看武打电视吗?你们不是很喜欢练武功吗?今天,咱们来比试一下看谁表演的最好。孩子们都积极的参与了活动。活动结束后,我告诉他们:你们表演得不错,但千万不能用学来的.武功欺负小朋友,今后我们还进行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纷纷表示赞成。从此,孩子们类似这样的纠纷明显减少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和爱好,也会有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同时,相对于成人来说,孩子也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个体,很多时候他们也需要发泄,教师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给他们提供宣泄情绪表现自我的空间,有利于孩子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愉快。
篇9: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放大孩子的优点让他自信起来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放大孩子的优点让他自信起来
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因子,但更多是靠后天的培养,靠机缘巧合,关注孩子的优点,暗示并放大孩子的优点,能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人无完人,但总有优点,特别是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关注孩子点点滴滴可爱之处,只要你的孩子五官端正,面貌可亲,你就要肯定你的孩子是帅哥、美女。只要你的'孩子不傻,你就要告诉孩子你很聪明,很灵活。只要你的孩子会穿衣吃饭,你就要告诉孩子你有一双灵活勤劳的手,长大了什么都能做。只要你的孩子肯喊人,你就要告诉孩子你真有礼貌,大家都喜欢你。只要你的孩子做了一件好事,你就要告诉孩子你有一颗美好的善良心,你一辈了都会快乐无穷。只要你的孩子喜欢唱歌,你就要告诉孩子你有一付好嗓音,象百灵鸟一样动听。同时还要告诉孩子学会关注自己的优点!当从事各种活动时,让他们想想这些优点,这样有助于孩子提升从事这些活动的自信,这叫做“自信的蔓延效应”。于是,你的孩子便成了美丽的孩子、聪明的孩子、健美的孩子、勤劳的孩子、善良的孩子。
但是,点赞也不能过于直白虚假,要做到有根有据,就是你的赞美是有理由的,和孩子相处时,要学会寻找孩子值得赞许的具体理由,用赞许的语言鼓励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扬孩子。可以说:“孩子今天的作业全做对了,有进步嘛。”不要说:“孩子你真聪明,妈妈好喜欢你。”具体的称赞给他自信,空洞的表扬会让他自大。锻炼他敢于从容登台表演,就是锻炼他的自信心。当孩子表演背诗、讲故事和唱歌的时候,给他打拍子,表示应和。让孩子在家中最醒目的墙面上张贴他的涂鸦之作。在柜子上为孩子做个陈列架,陈列他的奖状、小制作。这些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篇10:教育随笔:如何让孩子远离脏话
今天早上入园后孩子们在自由活动,忽然一个孩子跑过来告状说:“老师,小雨骂我“。”其他孩子听了后都哈哈大笑。我赶紧把骂人的小雨叫道跟前,问:“小雨怎么能骂小朋友呢,谁让你说脏话的。”他理直气壮的说:“我妈妈就是这样骂爸爸的。”哦,可见孩子们的这些言语经验是从父母、爷爷、奶奶等一些长辈的口中模仿而来。 如何让孩子不说脏话呢,那么家长就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让你的孩子学到不好的习惯。尤其是不要跟孩子讲脏话,如果自己真的改不了这个毛病,那就尽量做到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不要让孩子有学到脏话的机会。家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很受人们关注的话题,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便是这个道理。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对于新鲜的事物和词语很感兴趣,也容易记得住。所以,对孩子进行教育,要时刻注意连接并融合文明、礼貌、礼仪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有涵养,有气质;有礼貌、有学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这方面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平时在家里,家庭成员之间讲话都要文明礼貌,不带脏字,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当然在幼儿园中,教师也应该在言行举止方面给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在文明的环境中成长
篇11:让孩子确信“我行”教育随笔
让孩子确信“我行”教育随笔
开学以来,咱们中二班也由别的幼儿园转来了一些小朋友,而且在通过这些天我与家长朋友的接触当中总有一些家长跟我说自己的孩子如何不开朗、如何的不自信。并且一些大点儿的不太自信的孩子还常常爱问自己:“我行吗?”“别人会喜欢我吗?”“我可爱吗?”等等。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和感受,表现出他的自信心。自信的孩子 ,能对自己进行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常言道,自信是成功的基础。自信的人,一生中会比一般人有更多获取成功的机会。一个人如果对他所做的事充满信心,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做,有始有终地去做,而且在做事时果敢、大胆、勇于排除障碍,发挥创造性。由此可见,一个孩子是否具有自信心是他人生成败的.关键。
那么做为家长朋友,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首先,要想让孩子提高自信心,父母要经常赞扬孩子,让他感到“我可爱”“我有能力”。孩子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很肤浅、不稳定,我们常看到孩子做事顺利时就说“我聪明”,当他遇到困难时就会说“我真笨”。孩子对自身力量的估计和评价依从于他人,别人怎样看待孩子,孩子就怎样看待自己,周围人的鼓励对他增强自信心有很大作用,特别是他最热爱和尊敬崇拜的权威者,对他的评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三岁以前的孩子,对他的评价主要来自妈妈,进幼儿园以后,还有幼儿园的老师及同伴的评价。妈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成绩,及时的给以表扬,这会使孩子受鼓励,看到自己的力量,增添信心。所以家长朋友如果想让孩子自信一点,那就多夸夸孩子吧!相信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篇12:教育随笔:让孩子自然成长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然成长
每次去幼儿园接孩子,许老师总是笑眯眯地竖起大拇指,说:“朱朱表现很好呀,蒙氏数学学得很棒!”所以,这次幼儿园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家长们互相交流、分享育儿经验,许老师就说要不你来分享一下朱朱学习蒙氏数学的一些经验吧!其实,对于蒙氏教学方法,我是不太懂的。仔细想想,朱朱之所以能很轻松地融入蒙氏数学,应该是得益于平时对生活的体验,而生活体验的获得,则得感谢他的那些好伙伴和好习惯了:
一、沙和水
孩子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玩沙玩水了。朱朱一岁多的时候,每次看到沙子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扑过去,这时我才意识到沙子对孩子的诱惑力有多大,于是便在网上淘了十斤决明子,放在一个大盘子里让他尽情玩耍,他每天都玩得不亦乐乎,似乎永远都不觉得腻。而对于水朱朱更是不陌生,洒水壶、小勺子、小水枪都是他的好朋友。请别小看这些看似渺小的沙和水,在铲啊舀啊的过程中,不仅让朱朱的手部精细动作得到了发展,也慢慢地培养了他的专注力。
二、亲子阅读
阅读是一种好习惯。亲子阅读,其实从胎儿就开始了。而朱朱最早接触的益智书籍,应该是《魔法早教》的贴纸,妈妈读题,宝宝寻找贴纸,然后粘贴到题目中。在两岁多的一段时间里,他几乎疯狂地做着贴纸,沉浸在做贴纸的.乐趣中,欲罢不能。就是从这个时候,他学会了认100以内的数字,并且能准确地翻到妈妈报给他的页码。同时,在玩贴纸的过程中,也锻炼了他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大一点的时候,他开始要求妈妈给他买他喜欢的书了,《黑猫警长》、《葫芦兄弟》、《三个和尚》、《喜羊羊与灰太狼思维游戏》等等,都让他爱不释手,每天晚上睡觉前,便成了我们的亲子阅读时间。从三岁开始,朱朱爱上了去市图书馆,每个星期都会有半天时间会在图书馆度过。
三、亲近大自然
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是最健康最和谐的教育方式。周末的时候我们经常带着朱朱去爬山、喂鱼,去认识大自然的风雨雷电,领略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朱朱一岁的时候,我们抱着他游了龙虎山;两岁的时候,背着他登上了三清山;三岁的时候,朱朱自己在庐山爬上爬下,爸爸妈妈和奶奶都累得不行了他却仍活蹦乱跳的。虽然孩子的记忆很短暂,虽然带着孩子出游很辛苦,但还是很值得,因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孩子的天性可以得到很好的释放,能够使他感受到世界的博大。亲近大自然对于孩子的情感发育、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都是有益的。
孩子的聪明不在于会认多少个字能背多少唐诗,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才是孩子最大的财富,是能够伴其一生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成长规律,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让孩子按照他内在的成长规律自然地成长,这将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篇13:让孩子充满自信教育随笔
让孩子充满自信教育随笔
生活中有的父母经常在孩子耳边说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这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个强者,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
我们班刘振方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们父母习惯于在别人面前数落批评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殆尽,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怕这怕那,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乏味的说:“那种事真没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指责他人。他们更强烈的希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同振方相反,我们班刘衡小朋友不去指责他人,却情绪更低落,内心充满着自责,有着过分的自卑感,总是觉得在别人眼里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是不会成功的!”由此看出,在实际生活中鼓励教育刻不容缓。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幼小的心灵正是靠父母和幼儿老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
篇14:让孩子学会打招呼的教育随笔
让孩子学会打招呼的教育随笔
对于孩子的礼貌问题,父母有时对孩子要求的过于苛刻。有时候孩子不主动与人打招呼,并不是故意为之,更不是缺乏礼貌。有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常常因为怕生而不敢与人打招呼;还有些孩子则可能因为不知怎样称呼对方,怕说错话而不敢与人打招呼;还有些孩子不习惯用语言打招呼,而乐于用动作表情,比如对对方用微笑来表示友好。所以,对于孩子见面不叫人的行为,父母切忌统统将其归于“没有礼貌”。
在和家长话家常时,很多时候讲到孩子的礼貌问题,有时候真的是不知如何是好。雯雯的妈妈这样对我说道:“雯雯是个害羞的`女孩子,从小就比较怕生,见了亲戚长辈,也不知道主动打招呼,每次都是妈妈提醒了,她才会怯生生地叫人。”随之,她又讲了一件事情给我听:
周末,雯雯和妈妈一起去外婆家,一路上妈妈不停地嘱咐:“到了外婆家,一定要主动叫人呀!”媛媛听话地点点头。
到了外婆家,雯雯怯生生的主动向外婆问了好。可那天正好有个隔壁邻居的老大妈来外婆家玩,小姑娘看到一个陌生的老太太也不知道称呼什么好,所以就望着老大妈不说话。妈妈见雯雯呆呆的样子自然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就连忙催促孩子说:“快,快叫奶奶!你这孩子一点礼貌都不懂。”
雯雯听到妈妈这么说话,霎时眼圈都红了。
对于孩子,这时她的心理肯定也会觉得委屈,有想法,我想她心里一定想着,我不认识这个老奶奶,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怎么说我没礼貌呢?孩子的心理会受点小挫折。父母也该思考下自己的做法。
作为父母,应该针对孩子不敢与人打招呼的具体原因,帮助孩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比如多带胆小怕生的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胆识和社交能力,使之逐渐适应社交场合。对见到陌生人不知如何叫人的孩子,父母应该适时提醒孩子,并且教给孩子几个“万无一失”的称呼,以便孩子见到不知如何称呼别人时使用。
父母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于别人碰面时,要主动向人问好、打招呼,这样孩子自然就会主动与人打招呼。
孩子遇到生人时,可能表达友好的方式不一样,父母不必强迫孩子一定要与人打招呼,要尊重孩子表示友好的方式。
父母应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与生人接触的机会,例如,当有客人来时,父母应该让孩子与客人接触,使孩子对客人产生亲切感,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就会主动与客人交流了。
让孩子懂礼貌,最开始便是让孩子学会同人“打招呼”。问候语虽然都很简单,但要让孩子养成习惯并主动说出,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如果孩子主动叫人或使用文明用语,做父母的要及时给予孩子表扬,让他知道懂礼貌的孩子是人人喜爱的。
★ 一起来环保随笔
让捣蛋的孩子也乖起来教育随笔(锦集1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