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lviaa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三字经三才者,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三字经三才者,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三字经:三才者
三字经:三才者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我们要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
2.教学难点:如何用易于理解的方式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传达给学生
三、教学内容
1.《三字经》的新句子:“三才者”至“应乎中”
2.结合句子,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概念,阐释“天人合一”
3.介绍我国古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知识,介绍和星宿有关的诗文,如“南箕北斗”、“牛郎织女”、《西游记》里的“昴日星君”,古诗“迢迢牵牛星”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二、诵读新句子
三才者 天地人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此四方 应乎中
1.读2遍: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
2.讲解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一句意思是: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三才”这个概念,来自于周易的说卦。《易经》里讲,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注:”易“是什么呢?古时候圣人在创制易的时候,就是要用它来说明自然界最基本的`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古人确定天的道理是阴和阳,地的道理是刚和柔,人的道理是仁和义,这个就叫”三才。“)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应着“三才”,我国古代还有“三大”(板书:“三大”)一说,请大家猜猜是什么?(答案:天大,地大,人大);
讨论: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
雨果的一句诗:“世界上最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 人的心灵可以比天地更广阔,人的志向也可以比天地更远大。那么,你的远大志向是什么呢?
三、总结:
“天人合一”另一重含义是告诉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努力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在自己的内心建设一个和天地一样广阔丰富的世界
三光者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人会“发光”吗?
这两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具体到人类社会,有没有可以用”三“打头来讲非常重要的内容呢?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什么叫”纲“?”纲“实际上最早的意思是渔网上面那根最粗的绳子。打鱼的网撒下去,有一根最粗的绳子,下面串着一根根网眼线。拎着这根绳子一撒,网就撒出去了,一收就能把网给收回来了。这个是”纲“。”三纲“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提问:四个季节分别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总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多彩,对于自然我们也要心怀感恩之心(与上节课的“感恩”主题相呼应)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改变。
四、小结,并齐诵一遍句子
齐诵古诗“迢迢牵牛星”
五、复习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六、总结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三“这个数字具有特殊的含义。从天地自然到社会家庭,在《三字经》中,一个”三“字,就像一根丝线,串起了许多知识和思想的珍珠,而这样一根传统文化的项链,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从“三”开始,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中“三才”“三大”的重要概念,了解到“天人合一”的思想,还从“三光”学习了一点古代天文学知识,知道咱们的祖先以星官的方式认识星星,并通过二十八星宿来记录日月,行星的运动变化。
篇2:三字经的详解: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译文: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春、夏、秋、冬叫做四季。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东、南、西、北,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经》原著中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为止。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的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
文章主旨: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
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作者简介:
王应麟(1223-1296)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其博学多才,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
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传世书法有《著书帖》等。著有《三字经》、《困学纪闻》、《小学绀珠》、《玉海》、《通鉴答问》、《深宁集》、《诗地理考》等。蒙学著作《三字经》风行700多年,流传海外众多国家,是一部优秀的儿童道德教育教材。
篇3:三字经的详解: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意思是: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出自宋代王应麟《三字经》,原文选段:
★ 三字经
★ 三字经范文
★ 三字经全文
★ 三字经教学计划
★ 三字经动画片全集
★ 三字经读后感
★ 三字经原文全文
★ 幼儿三字经
★ 三字经 歌曲
★ 解读三字经
三字经三才者(锦集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