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父爱的故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父爱的故事,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依恋父爱故事
依恋父爱故事
“我走了。”父亲每次开门走出去前,照旧会跟我说一声。“好,骑车小心点!”我也是照旧回答他,然后看着一个弯成弓的背影和一头已稀疏的白发消失在楼梯口。有些时候我正埋头书本里,他走到我跟前,敲敲桌子提醒我,我抬起头回答他后又旋即低头去看书。但是当他打开门走出去那一瞬间,我势必要再抬起头来看着那背影消失在门背后,继而就看着那门发呆,总想起些什么,心酸酸的。有些时候我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总这么伤感,我在胡想些什么,答案似乎清楚,却又模糊。
现在,这世上最依恋父亲的,是他的小孙女恒恒,这种被依赖被需要的感觉是幸福的,他和恒恒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眉开眼笑。“爷爷,快过来看我的画——”“爷爷,这题我不会做——”“爷爷,我要睡觉——”很多时候,我看着这个喊他“爷爷”,向他撒娇的'小女孩,总恍惚觉得她是另一个小女孩。另一个小女孩,一个天天黏着他的“跟屁虫”,不管白天上班,还是晚上串门,他走到哪她跟到哪,甚至偶尔他出差她也跟着去。只有一回,他出差到上海,不能带她去,她就天天跑车站等他回来,她根本不知道上海有多远,她只是忍不住地就要跑去等。当年的小女孩现在早已步入中年,却永远都记得那年,他回来的那个晚上她从梦里醒来时的兴奋,和他抱紧她红了眼睛的模样。
可是,有那么些年,我以自由的名义背起行李包走出家门,竟不顾身后咆哮如雷的母亲和一言不发的父亲。年轻时,我多次独自出游,父亲没拦过我,一直沉默着,而我也自以为不再是那个处处依恋他的小女孩了。对于他的沉默,我不以为然,并没有多想。但当我以爱情的名义,准备再次远离家乡的时候,他却出来干涉了。结果我终于没有坚持,但与他的反对无关,那是因为我发现自己根本就舍不得远离他。女儿对父亲的依恋,或许是一辈子都不会改变的吧。为了亲人,父亲把自己挺拔成一棵大树,而女儿的翅膀再硬,飞得再高再远,也想偶尔偷个懒,借父亲这棵树歇歇脚,乘乘凉。如今,就算树已苍老,枝残叶疏,女儿仍喜欢流连树下,接一把阳光,抱一怀风雨,喜不离,悲也不离。
现在,父亲虽不再与我同住,但他的东西并没带走,依旧一两天就回来一次,看看有没有需要他帮忙的事。很多时候,我从外面回来,在楼下杂物间看到他的自行车,或者打开门时,见门边放着他的鞋,心里就特别踏实。一打开门,我喊:“老爹啊——”儿子听了就掩嘴笑:“还会撒娇呢!”——过后一想,确实是有撒娇的味道。其实,成年以后的我就没有向父亲撒娇过,至多,就是回娘家时,进门喊一声:“老爹啊,我回来了!”至多,是现在偶尔给他发条短信:“老爹啊,纱窗门破了,我不会修,你帮我借个钉子机吧!”,“老爹啊,电灯开关坏了,你回来时帮我修修吧!”……然后在他大功告成之后,对儿子说:“你看,你外公就是厉害,样样能干!”老爹便笑逐颜开:“那还用说?”
篇2:故事父爱如山
告别了父亲,我前去和嘉明约定的地点。自嘉明对我说他姑妈要见我,我心里就一直惴惴不安,颇有几分丑媳妇不敢见公婆的心态,唯恐自己不能让他们家人满意。
虽然我年龄还不算大,但也许是嘉明太优秀,完全符合我梦想中的男友形象,这让我内心很在乎他,想跟他好好相处下去。谁知越在乎越有压力,我总是害怕自己哪里出现差池,害怕失去他。
那晚,在富丽堂皇的酒店大厅,我见到了嘉明的家人。大厅里,鲜花渗着洒水的味道香气缭绕,嘉明的家人个个衣着考究,气质出众。我愈发感觉自己像个灰姑娘,自卑感又悄悄袭来。
嘉明的姑妈看上去有50多岁了,举手投足间有一种华贵的气质。她坐在我身边,细细地跟我拉家常,嘉明的两个表姐也围上来说话。她问我从什么学校毕业,如今从事什么工作,我一一回答。嘉明的姑妈又问:“你父亲退休了吗?”
眼前闪现出父亲那略显寒酸的修补衣服的小店,我内心迟疑了一下,说:“他是服装……服装……”嘉明的姑妈说:“哦,在服装厂工作。”我想立即结束这个话题,顺势点点头说:“是的。”
哪想到嘉明的表姐是时装模特,对服装一类的话题非常感兴趣,立即热切地问:“谁在服装厂工作?”嘉明的姑妈笑说:“你小蓝妹妹的父亲在服装厂工作。”
表姐高兴地说:“太好啦,小蓝,我们能去参观下服装厂吗?”我暗叫糟糕,一个谎言要用100个慌言来掩饰,我真是自作自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天的晚饭我食之无味,如坐针毡。嘉明性格大大咧咧,还从没有这么详细地问过我家庭情况,没想到今天,在他的家人面前,我的虚荣心作祟,犯了这么一个低级错误。
是从一开始,我就对这段感情不自信吧。晚上回到家,我无精打采。父亲还在灯下忙碌着,他把店里的活计拿到家里来做。这时,他正往一件紫色的裙子上绣一朵米色的小花,那裙子被烟头烫出了两个小洞。
父亲看我回来,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充满期待地问:“见到嘉明家人了吗?感觉怎么样?”我低头,默不作声。
父亲看出我的异样,脸上笼上一层疑惑的愁云,紧张地问:“蓝蓝,到底怎么了?”我只好把饭桌上自己因为虚荣说的谎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末了,我愧疚又无助地说:“我该怎么办啊?嘉明知道了不知会怎样看我?”
父亲没有因为我嫌弃他生气,安慰我说:“没事的,蓝蓝,别担心,其实你今晚的话是歪打正着,我以前确实是在服装厂干过。”
我愣住了,以前怎么没有听父亲说过?父亲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转身去房间不知跟谁打电话。
篇3:故事父爱如山
那天晚上,我睡得很不踏实,心里满是自责和内疚。如果时光重新来过,我一定不会再那么虚荣。这世上,虚荣和粉饰不会帮助你什么,只会把你爱的事物越推越远。可惜我明白的有些迟了。
第二天起床后,父亲不在家,桌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蓝蓝,服装厂的厂长多次想请我去讲讲衣服修补方面的技巧,我一直忙没有抽出空来。今早刚给他联系妥当,这两天就去讲课。另外,我也给厂长说了如果嘉明表姐想去参观的事情,他们表示欢迎。”
我喜出望外,困扰我的难题迎刃而解。那天,嘉明的表姐去服装厂参观,一切还很顺利,没有出现纰漏。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过了几天,父亲去服装厂讲课。我下班后,去厂里接他回家。父亲的课还没有结束,我坐在外边的长椅上等他。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工人从这儿路过,给我打招呼说:“你是蓝蓝吗?几年不见,成大姑娘了。”我笑着点点头。
他自我介绍说:“我姓李,早些年你父亲在厂里干活的时候,我俩是搭档。”原来是父亲的旧同事,我连忙称他李叔,向他问好。
李叔坐在长椅上和我拉着家常,他说:“闺女,以后可要好好孝顺你爸,他这辈子不容易,为了你付出很多,这其中有事业,甚至还有生命。”听他这样说,我有点云里雾里,不知道这一切从何说起。
李叔说:“那时你还小,你父亲请了个保姆在家照顾你。有天晚上,邻居家着了火,蔓延到整排房都烧起来,保姆情急之下,先跑了出来。那时你父亲正好上零点班回来,当时大火已封了门,眼看着你没救了。你父亲不顾他人阻拦,冲进屋子把你裹在被子里救了出来。刚走到大门口,房上掉下的木头砸到他的腿,从此落下残疾,幸好,你没有受伤。”
我很震惊,父亲从没有给我讲过这件事情。回到家,我问父亲,父亲说:“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那为什么从来不告诉我?”
父亲不以为然地说:“父亲救孩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有什么好说的?再说那件事情让我差一点失去你,想想都后怕,所以就不愿再提,也不愿意再想。”
我握住父亲的手,眼泪悄悄滑落,原来父亲给我的一直是如山的父爱,而我却一直嫌弃他不够伟岸,嫌弃他辛辛苦苦养家的手艺。直到今天,我才彻底懂得以前的我是多么肤浅和虚荣,辜负了父亲多少深沉的爱。
父亲笑我:“过去那么久的事了,哭什么呢?”我擦擦泪,看着父亲满头的白发,一脸的皱纹,在心里默默说,幸好,现在的我终于懂得了父亲,幸好,我手中还有足够的光阴可以好好爱他!
篇4:故事父爱如山
下班后,我到菜市场门口找父亲。刚走到父亲的小店,就看见有个中年妇人正围着父亲说着什么。
“这是刚买的衣服,还没有穿上两天,就让他抽烟烧了个洞,你看看该怎样补一下?”说话的妇人摊开手中一件暗黄色的T恤衫,很惋惜地说。
父亲戴着老花镜,围着一个蓝布围裙,花白的头发有些长了,几乎要盖住眼睛,看上去很像一个老太太。他拿起衣服仔细看了看说:“那绣个字母盖一下吧。”
还没等中年妇人开口,站在一旁的年轻女人问:“我这新买的裙子有些肥,你看看能改瘦些吗?”父亲正要去针盒里找绣花针,这时又回头看那件裙子。
看见父亲在这些针头线脑中忙碌的模样,我不禁皱起了眉头。我真难以想象将来有一天,我领着嘉明来见父亲,让他看到我的父亲在城市的边缘,从事着这样一份寒酸又忙碌不堪的工作。
嘉明是我最近新认识的男友,虽然刚见过3次面,但我对他很有好感。他高高的个子,相貌俊朗,颇有才华,在他们家族企业里担任要职。我曾经去过他的公司,在他公司的宣传画册里,见过他的父母。他们看上去气宇轩昂,很有企业家作派,这一切和我的家境、我的父亲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出身贫寒,母亲早逝,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在菜市场门口开着这家修补衣服的小店,维持全家的生计。因为他腿有残疾,行走不便,说话又温声细语,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他“老太太”。因为这些,我受够了他人的嘲笑。我从小就梦想父亲是那种顶天立地、说话铿锵有力的类型,可父亲正好与这相反,像个妇人似的在修修补补中忙活。从读中学时,我就不愿意让同学们知道父亲的工作,唯恐被人看不起。
也许是从小家境窘迫,我在嘉明面前总是有几分自卑,很少对他提起过自己家里的情况。也许我是一个有些虚荣的女孩。此刻,我站在门边大声对父亲说:“老爸,今天晚上我不回来吃饭了。”
父亲看我来了,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步履蹒跚地走过来问:“蓝蓝,下班后有什么事吗?”“嘉明姑姑从国外回来了,非得要见见我。”
“那好,”看得出来,父亲很高兴,连声说,“那赶快去吧,早点去,别让人等着。”我答应一声,扭头就走,刚走两步,就听见父亲在后面叫我。
我回过头来,只见父亲满脸掩不住的喜色,冲我摆摆手,向前紧走两步,殷殷嘱咐说:“小蓝,第一次见他们家的人,说话举止要得体大方,对人热情。”
“老爸,你放心吧。”“还有,早点回,注意安全。”父亲又嘱咐。
篇5:故事父爱如山
20xx年5月,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的年轻海员牛鲁晨正在航行于大西洋上的“治明轮”上工作,一夜之间,他突然莫名其妙地失去了记忆,彻底遗忘了母语中文。而令人惊讶的是,他却保留着运用英语的能力。原来,牛鲁晨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脑部疾患……
伤心大西洋,年轻水手一夜离奇失忆
20xx年5月15日,“治明轮”在大西洋里平静地航行,牛鲁晨正准备着例常检测工作,突然觉得腹部猛的一阵胀痛,他强忍着挪到桶边,抱着桶大吐起来。
“上船这么久怎么还晕船?”同事们纷纷善意地取笑他。牛鲁晨捂着肚子勉强挤出点笑容,腹部痉挛越来越强烈,呕吐也一阵接一阵,他觉得头也开始剧痛。反复折腾半天,胃里东西腾了个空,差点把胆汁都呕出来。
在海上呆了三年多,碰上大风大浪也没晕过船,牛鲁晨心里纳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吃下止吐药、回房间躺了一个晚上,牛鲁晨第二天感觉好了许多,不再呕吐、头痛也减轻了。他没往心里去,以为只是一时不适,继续投入工作。
完成检修机械的工作,他按规定要打一份正午报告上交。盯着电脑屏幕,牛鲁晨眼前忽然一片恍惚,脑子一片模糊,好像完全没有了智商。报告格式和用语是他早用惯的,却怎么也组织不起来。他又试了试在屏幕上打出几个字,但看着却根本想不起这些字是什么意思。 牛鲁晨用手使劲搓搓两侧太阳穴,逼着自己集中精力。平常只需几分钟就轻松做好的报告,他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写完。
二副刘荣锋惊讶地发现,这份报告上错字连篇、还有多处明显的语法错误。刘荣峰平时跟他关系不错,满脸诧异地问:“牛鲁晨,你小子搞什么名堂?”牛鲁晨张口结舌愣在那里,脑子一点不听使唤,他努力想记起的一些东西,仿佛杳无声息地消失了。
刘荣峰安慰地拍拍他的肩膀:“是不是这些天工作压力大,神经绷得太紧,昨天又不舒服?你还是等身体全好了以后再工作吧。”
第二天牛鲁晨又一次“晕船”了,症状和上次一模一样,剧烈呕吐、头痛得更加厉害,他只好暂停工作回房休息。下班后几个同事一起去探望,见他一脸憔悴,好心的同事以为是发烧,下意识伸手摸向他的额头。牛鲁晨猛地拨开了对方的手,疑惑地盯着同事的脸,像看陌生人一样直摇头。
刘荣峰最后一个进来,牛鲁晨看着他,模模糊糊似乎有点印象,他指着刘荣锋想喊他,可连他姓什么都忘了。牛鲁晨急了:“天哪,你们的名字,我全忘了!”他想大声喊,却像有什么东西哽在喉咙,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情急之下牛鲁晨脱口而出,说了一句英语。
同事们起哄:“这家伙,是不是给烧糊涂了?装得还挺像那么回事,想拿这个唬我们啊?”牛鲁晨急得额头上汗都冒出来了,刘荣峰见情况不对,拿过一本书指着上面的字让他认。“人”“口”“手”这样最简单的汉字,牛鲁晨都一概摇头表示不认识。刘荣峰皱皱眉头,灵机一动晃了晃自己的手:“这是什么?”“手!”牛鲁晨突然反应过来,但他清晰说出的仍是个英文单词。
一向温和、好脾气的牛鲁晨性情大变,变得异常急躁、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破天荒跟船长和身边的人大吵大闹。但吵过之后,他转眼就把这事给忘了。牛鲁晨的智力也随之下降,常常盯着电脑发呆,却连开机这样最简单的操作也不能完成。
危急时刻,亲情护理暖人心
经过一番辗转,牛鲁晨终于平安回到中国上海。他找到在复旦大学读研究生的老同学,让他陪自己去瑞金医院检查。在等结果的时候,心情不错的牛鲁晨和同学一起去逛街购物。突然他的手机响了,电话里对方着急地问他现在在哪儿,牛鲁晨无法回答,同学拿过电话告诉对方。不一会儿,他们看见一辆救护车拉着长笛呼啸而来,径直停在了他们面前。几个人抬着担架匆匆下车,急切地问:“谁是牛鲁晨?谁是牛鲁晨?”
牛鲁晨和同学对视一下,两个人都傻眼了:“太夸张了,不至于吧。”护理人员却不由分说地非要让牛鲁晨躺到担架上去。原来,经过瑞金医院里先进的核磁共振检测,得出结果:牛鲁晨左颞叶脑内存在血肿,也就是大脑皮质下白质内出血、脑叶出血。脑出血随时有可能出现意外,浑然不知情的牛鲁晨正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于是,医院马上派出救护车,在上海街头不顾一切地找到了他。
由于患者的急躁和情绪紧张都会加重病情,医生不敢把真实病情告诉牛鲁晨,悄悄地让他的同事赶紧通知他的家人。得到消息的第二天,牛鲁晨的父亲、舅舅和姑姑,就分别从山东菏泽和浙江赶到了上海。
牛鲁晨在远洋医院开始了治疗,治疗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消除大脑血肿。医生告诉父亲牛信光,鲁晨现在情绪很不稳定,而且并发症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儿子的病情一直瞒着老伴,父亲牛信光暗自发誓:“我一定要把儿子护理好,无论如何都要让他好起来,让他平平安安地跟我回家!”
大多数的时间牛鲁晨需要躺着休息,为了促进静脉血回流,牛信光每天至少要帮儿子翻身拍背四次。听说按摩能有效果,他特意跟医生讨教,学会了给儿子的四肢进行向心性按摩,一天定时进行六次。每次帮儿子翻身,瘦小的父亲都显得有点吃力,但这些辅助活动,牛信光每一次最少都要做足一刻钟。
排便时如果过于用力,都有可能引起颅内重新出血,所以医生要求牛鲁晨大、小便都要在床上完成。多喝水可以避免尿路感染,但牛鲁晨害怕麻烦父亲,夏天天气越来越热,他也不好意思多喝水。尤其是晚上为了让白天操劳的父亲能多休息、少起夜,他故意装出不渴的样子,控制着不喝水。
“这有什么,小时候一把屎一把尿,不都是爸爸妈妈收拾的嘛。”牛信光一眼就看出来,硬逼着儿子使劲灌水,晚上盯着儿子他从来不敢睡实,只是看儿子睡熟了,抽空才眯上一小会儿。
半夜牛鲁晨醒来,看见父亲蜷缩着身子趴在床边睡着了,两只手还替自己紧紧裹着脚边的被单。从夜灯里就能看出父亲明显消瘦、苍老了许多,牛鲁晨一只手搭在父亲肩膀上,一股辛酸突然涌上心头,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父爱如山,从零教起创造奇迹
“爸爸,我,我,字不认得了!”牛鲁晨趴在父亲肩头像个孩子似的痛哭起来,痛快地发泄着心里的难受和委屈。
看着眼前的牛鲁晨痛苦万分,牛信光心如刀绞,但想起医生一定要注意病人情绪的叮嘱,他轻轻地摩挲着牛鲁晨的肩头,不断安慰儿子:“不要紧,小时候那些字不都是爸爸教你的吗?你放心,爸爸一定能再教会你认字!”
牛信光特意到街上买来了《幼儿识字卡片》,从汉语拼音开始,一点一点教牛鲁晨拼读。像小时候咿呀学语一样,牛鲁晨跟父亲从头开始学起。但是牛鲁晨学习的进度很慢,“Z、C、S”和“ZH、CH、SH”很难分辨得清,而且随学随忘,遗忘的速度很快。
牛鲁晨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看到身边带有文字的东西,有时会突然就发脾气。牛信光一次次默默从地上捡起被儿子摔掉的报纸、书本,心就像一次次又被刀剜开。忧郁、沮丧和悲观状态,这些脑出血特有的表症,都集中体现在牛鲁晨的身上。
“必须坚持努力,决不能放弃!”牛信光明白,给儿子进行心理护理更重要,自己必须表现得更坚定、更自信,一定要感染儿子,让他坚定恢复的信念。
虽然牛鲁晨记忆力差、反应慢些,但父亲还是尽量地多跟他交谈,耐心地守在儿子身边几乎片刻不离。牛鲁晨闹情绪不想开口,牛信光就跟他一起回忆过去,跟他讲全家人一起经历的难忘的事,尽量避免儿子过多考虑眼前的困境。牛信光还特意买来一只小收录机,让牛鲁晨一边听一边跟着学发音,加强锻炼脑部的积极反应。
一连几天,牛鲁晨情绪特别低沉,什么东西都学不进去。牛信光心里也着急,嘴角、鼻子上窜起了一串火泡。想来想去,他觉得要鼓起儿子康复的勇气,一定要让他更多地想起从前快乐的事。牛信光在不熟悉的上海城里跑了不少地方,好不容易买来一盘老磁带。
篇6:故事父爱如山
刚刚打开夏秋老师的日志,《什么是父亲?》就闯入了我的视线。好奇怪的题目,难道这也成了问题?我好奇地凝视着这五个大字思忖着。
由于对作者夏秋的了解,我知道他是编故事的能手,说不定又有什么包袱笑料或泪雨纠结或嗨翻感慨的故事暗藏其中,于是我带着好奇和疑问走进了他的文字。
随着文字的展开,我的心完全沉浸在山一样的父爱感动之中,情感也始终牵绊其中而不能自拔------
老师的文字撕开了我封存的记忆,让我想到了我的父亲。
父亲,朱绍嘉,生于1922年。身高1・80米,体重75公斤。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洁白的牙齿,棱角分明的双唇无不凸显出他的干练与聪慧,匀称的身材,得体的衣着,浑身上下彰显着他的帅气与文静。
父亲从小就以“神童”而著称在他生活的小县城内。更深受世代书香朱氏家族的器重。
听妈妈说,父亲是姥爷为她选中的丈夫,也是姥爷最中意的乘龙快婿。那时的姥家住在日本,妈妈也是在日本出生的,姥爷在日本---中国两国间做生意。而当时的父亲正在日本的早稻田大学读书,与大舅是同班同学。
商人就是商人。高智商的姥爷立刻来到了中国,面见了老学究的爷爷,两人一拍即合,成就了这段美好姻缘。
父亲给予我们的爱是全方位的。
还记得,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为了培养我们的兴趣,他对我们的教育几乎全部采用直观教学。我家四个孩子就是一个复试班,父亲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长来因人施教。
在父亲的课堂上他是严肃的,尤其是在回答他的问题和他在传授新知识时,那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否则必定板子上身。可一旦下课,他会来到你身边将你抱起或抛向空中,这时的我们都会破涕为笑,排着队等他的空中飞人。
五岁的我,在父亲的教导下就已经能独立读书了。那时每到星期天,父亲都会抽一定的时间陪我们去书店读书。为了培养我们的总结概括能力和表达说明能力,来回的路上,父亲的背上都是我们的表演舞台。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拓展。不知不觉我成了父亲最满意的学生。
尽管是在父亲被打上右派去教养时,也没有停止对我们的教育,在每半月一封的信上,有一多半是他对我们的教学讲义,甚至是在很短暂的相聚中,他也不会忘记对我们的提问与勉励。
文革是读书无用盛行的年代,是红卫兵南上北下闯世界的年代。虽然我们姐妹都失学在家,却独享着父亲这个正宗大教授的百科教学。当时的我也只有13岁,可父亲说:“如果有考大学的机会,我的暖儿一定会金榜题名。”
劳教结束后,父亲的身体十分虚弱,很难应付农业生产劳动,可是为了这个家,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他仍然拖着软弱身体,忍着花粉和某些植物过敏对他的伤害,带病去劳动。而当我因花粉过敏住院时,他却日夜守在我的病床前整整三个昼夜没合眼。知道病情得到缓解,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睡觉。他将人间的三分苦吞进了十分,他把全部的爱毫无保留地留给了我们。
我们长大后,因受父亲右派的影响,被剥夺了上学,进工厂,当兵,入党,入团等许多机会,更为尴尬的是我们的婚姻也遭遇着严峻的考验。
还记得那个阴雨连绵的夜晚,已近三十岁的姐姐又一次被对方否定时,父亲无奈地哭了,他哭得那么伤心,那么无奈,那么无助。尽管我们都来劝慰父亲,可是仍没有让父亲那千疮百孔的心得到一丝的安慰,我们知道,我们就是父亲心中那块最柔弱的地方,也是他最伤不起的地方。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们望而生畏不敢攀登。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们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如河,细长而渊源,让我们不敢涉足。而我的父爱则不仅是威武的,沉默的,深远的,厚重的,更是温馨的,细腻的,甜蜜的,悠长的。他将那凝重的爱渗入我们的肌肤,震撼我们的心灵,那爱就像火山爆发后凝固的岩浆,坚硬无比,但却蕴涵着人间最伟大的情感。那爱又如永不停息,一路向前的流水,滋润着我们,哺育着我们快乐地成长。
他的奉献永远大于索取。他的爱比天高比水长。这就是我的――父亲。
★ 父爱,感恩
★ 父爱无私
★ 父爱作文
★ 如此父爱
★ 浓浓的父爱左右
★ 关于父爱的
★ 父爱范文700字
★ 抒情散文 父爱
父爱的故事(锦集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