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勾綠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不忘父爱散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不忘父爱散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不忘父爱
不忘父爱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寄宿制学校 初47班 崔冬琪 我说,妈妈最好。妈妈说,爸爸最好。
爸爸认为谁最好呢?
我说,妈妈都把最美味的留给我和爸爸。
妈妈说,爸爸都把最珍贵的留给我和妈妈。
爸爸又会说什么理由呢?
我说,家务永远是妈妈承担着。
妈妈说,家庭一直是爸爸支撑着。
爸爸还会讲什么吗?
新新人类阿!
当你在炫耀的人身舞台上精彩表演时,
你可能只看到了对面的母亲在为你喝彩,
你却不知道这个美丽的舞台是你父亲一砖一瓦搭建的,
请你掀开舞台的`面纱,
看清楚--
你父亲在后台整理,欣慰地听着你的笑声。 指导老师:陈凤慧
评语: 有层次感,用词恰当。告诫了新新人类不要只注意母爱,要清楚地明白无私的父爱在不经意萌发。
篇2:不忘恩情散文
不忘恩情散文
连续两个月,尼克一直都在忙于包房自己的客户。母亲节转眼就到了,过去的母亲节他总是在这一天回到母亲的身边,向妈妈送上衷心的祝福,但是今年他是在是太忙了。一天,他开车路过花店的时候,心想:‘我可以给妈妈送上一大束玫瑰花呀!“
他急忙走向哪家小小的花店,只见有一个小男孩在门口问店主:“六美元可以买多少玫瑰?“店主对他说道:”玫瑰太贵了,你可以选择康乃馨呀!“”不我就要玫瑰,去年妈妈得了一场大病,我希望悬着一个与众不同的礼物送给妈妈,妈妈最喜欢玫瑰花了,我要送给他玫瑰花。“孩子说道。店主无奈地微笑着。小男孩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尼克灵魂深处的某种东西,他看着店主,用口型对店主说自己愿意为小男孩的玫瑰花买单,店主心领神会地对小男孩说:”好吧!你的'六美元可以买一大束玫瑰花。“小男孩听后高兴极了,他不知道尼克为他支付了三十五美元的花费。他接过店主的大束玫瑰花径直跑回了家。尼克看到小男孩得偿所愿,心里非常的甜蜜。自己也在这家花店为妈妈订了一大束鲜花,兵再三叮嘱店主在送花时一定要附上一张字条,告诉妈妈自己是多么的爱她。之后他开心的离开了花店,在距离花店还有大概两个街区的地方,他在此遇到了那个小男孩,他看见小男孩跨国了公路从两扇大门中走了进去,他这才意识到,小男孩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公墓了。
尼克想去看个究竟,便将车停下,跟着小男孩进入了公墓。他与男孩保持着二十步的距离,小男孩在一块墓碑前停了下来,跪在地上,将玫瑰花放在墓前,便开始哭泣,小男孩一边哭一边说:‘亲爱的妈妈,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告诉你我是多么的爱你!上帝啊!请你告诉我的妈妈,对她说我很爱她,我很想念他。“
尼克转过身去,再也控住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返回车上,开回花店,告诉女店主自己决定亲自把花送到妈妈的手上。他要亲口告诉妈妈,自己是多么的爱她。
篇3:不忘“传家宝”散文
不忘“传家宝”散文
这几日,央视开展的“家风是什么”活动在引发了群众强烈的共鸣与支持,在对活动的关注和了解中,我获益良多,尤其是更加懂得了“传承”的深刻内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这句如今已广为人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树立高尚品德、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而好的家风家教也正是在世世代代的口传心授中得以传承和延续,家风家教也因此承载了一个家族的繁荣和发展。
江南第一世家“吴越钱氏”是江浙乃至全国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钱氏家训中的那句名扬天下的“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早已在人们口中广为流传,正是这句“谋利天下”的祖训激励着钱氏后人永不止步地奋斗和前进。钱学森、钱钟书、钱三强……数百年间,从这个传承千年的伟大家族走出的科学、文化巨匠不胜枚举,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钱氏后人都没有放弃自己内心的信仰和坚守,他们用各自的方式完成着自己对这个家族和我们这个民族的不变承诺。
纵观中华古今,《国语》、《论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许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无不彰显出家风、家教和家训的精神,而一个家族也正是在这种绵延不绝精神的指引下枝繁叶茂、走向辉煌。
良好的家风和传统指引着一个家族的前进方向,而对于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而言,文明和信仰的一脉相承则决定着这个民族成败兴亡,然而我们有幸的是,创造了灿烂历史的前人为我们留下了永不竭尽的文化宝藏。三千年前文王演《周易》,翻开了天人合一、阴阳和谐这样代表着华夏文明的灿烂篇章;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贤哲在批判与交锋使如今的我们拥有了结合着自由、仁爱、公正、和平的独到思想;宋代程朱理学的开创,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强调我们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勉励我们发愤图强;正是有了无数先贤们的薪火相传,我们才能真切感知到一种叫做“文化”的`力量。如今,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兴盛与蓬勃期待着我们每一个人给予它更多关注的目光,保护好我们的自己的精神财富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它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将和谐、进取、理智注入了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伴随着我们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在向着更加灿烂文明迈进的今天,我们又怎会忘记常挂嘴边那句“饮水思源”的老话,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团队乃至一个民族,都是承载着历史与希望,向着未来扬帆远航。
篇4: 不忘初衷散文
不忘初衷散文
有人说:“一看到你,就觉得你是个有经历有故事的人。”也有人问:“你今年有20岁么?”听起来,像是两个极端的笑话。
很难讲我是个有故事的人,因为毕竟我才24岁,但我也确实经历过一些糟糕的事情。由忧郁小男生蜕变成阳光大孩子,除了要得益于身边朋友乐观积极的渲染,更要感谢自己,想要成就什么样的自我大部分是要靠自己不间断的'纠错与塑造。
人的一生必定是要有诸多追求,实现了此便要踏上追求彼的征程。人生也必定有无数的想法在某个不经意间突然涌现,使你为之疯狂。人一下生,便注定了终生。你就是你,与众不同不可复制替代。
理想人生很多,能不能实现是另说。
坚守信念精忠无畏戍国守家马革裹尸还是一种人生,远离喧嚣深山道观念经诵佛笑人世浮华是一种人生,
放弃自尊无视道德争名逐利争当潜规则是一种人生,拼搏奋斗社会底层攒钱结婚养儿当奶爸是一种人生,
……
都是人生,“生生不息”,“众生平等”,却不雷同。
尽管不会有人再幼稚地去问你人生的理想,可是我们内心还是会时刻地给自己划问号。
还记得:孩童时被老师问到理想,孩子们几乎都说要当五花八门的科学家, 尽管他们不知道何为科学家。他们何来此想可能这辈子我们都不会知晓,更不知道为了生活奋斗的他们是否也还记得那个科学家梦的初衷。
有一个孩子给的理由是:“我觉得科学家是遥遥不可及的,遥不可及至万人敬仰。”谁能想到天真的面孔下竟掖藏着的深意?
……
恰巧这个孩子就是我。
篇5:不忘本色散文
不忘本色散文
生命中的繁华与伤痛都是昙花一现,那么除了感情和红酒,还有什么可以保存?经年后,或许不变的有情义, 也有红酒与爱情,弥久弥新,浓醇芳香,更值得相信的唯有信念与灵魂是永存的,保质期是无期限。
常言:静水,方可流深;而对于情感,唯独真心,方可永恒。回眸凝望岁月痕,浅浅深深清且真,一如昔景,静美无言。
时光里,季节从不停歇,而风总是在。风的念想其实很简单,虽然它变换着不同的姿态,却只是反复吟唱着同样的一句: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初冬时节,静寂、清冷,我依然在凛冽的寒风里,等一枚向暖的静好。与时光,与温暖,与美好,同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的一生是一场体验,考验的不止是人的毅力,还有内心的信念,做事先做人,做人是一种修养,做人非一日之功,需要不断历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的本质为善良,多行善事,多积善德,终有善缘善果。若一个人思想通悟了,行事就会通达,内心就会通泰,有欲而不执着于欲,有求而不拘泥于求,活得洒脱,活得自在。活得平和的人,心底踏实安详,云过天更蓝,船行水更幽。
阅尽万卷文字,竟是脱了尘俗繁华,渐渐如清幽的花香,淡得若有若无。也似隐形的风,无心无住。观云的岁月,不被过去、现在、未来所束缚,静静体会自由。站在花前,赏花的香甜、颜色、形体,感受芳香的美丽。坐在溪边,看溪的流动、蜿蜒、柔软,感觉无染的清澈。感受自然的神奇与相契,去除心灵的杂尘,发掘内心的智慧与能量。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就像春秋四季的更迭,临风沐雨,花开花谢,随心随缘,且行且歌,生命的律动,不在于祈求能得到多少馨香的暖,而在于用多少馨香才能让生命暖。你不负岁月,时光就定不会负你, 有多少真诚耕耘,就会收获多少真心,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获得,生活中如此,情感中亦是如此。
生命的本色为纯白,一直喜欢,那一方素白纯净的天空,或许,这才是世界的.本色,纤尘不染。凝神望着那一空纯白,是否,那就是生命的源头,也是生命最终的依归。一纸素笺,一方素锦,一袭水墨,一抹丹青,悉心构筑起一个完美的梦境,那里,有人生最原始的色彩与追求,有生活最朴素最真实的渴望。
在这个冬季,我把思绪植入诗行,坐拥一怀暖阳,听那袅袅的乐声,轻轻流淌,悠扬了多少风和月,你若懂得,我愿是你心空的那一抹云,为你拂去尘世的烦忧,尽情享受阳光和雨露。听鸟语的清脆婉转,浅看花香蔓延,任凭踏浪而来的天籁之音,清润云卷云舒的胸扉。
望一脉山川,听一曲云水,自然的生机,尘世的倒影,无不蕴含生命中一场幽静的禅意。修心无需故作,修为无需刻意,只将这静谧清幽,山长水远,执在手念在心,守一颗淡泊之心,拥一份淡然之美。
人如良木,情似幽草,一番风雨,几朝雪霜,挡不住春光。光阴且含笑,年华渐结香。愿流年静好,别有锦绣。时光飞逝,生命匆匆,没有太多时间留给遗憾,从容迈向终点,请微笑着一直向前,年华向暖,不忘本色......
篇6:不忘传家宝散文
不忘传家宝散文
优胜的家风和传统指引着一个家族的进步偏向,而对于我们这个国度、这个平易近族而言,文明和崇奉的一脉相承则决定着这个平易近族成败兴亡,然而我们有幸的是,创造了残暴汗青的前工资我们留下了永不竭尽的文化宝藏。三千年前文王演《周易》,翻开了天人合一、阴阳调和如许代表着华夏文明的残暴篇章;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贤哲在批驳与交手使如今的我们拥有了却合着自由、仁爱、公平、和平的独到思惟;宋代程朱理学的开创,塑造中华平易近族的性格特点,强调我们每小我的社会义务感和汗青义务,鼓励我们发奋图强;恰是有了无数先贤们的薪火相传,我们才能逼真感知到一种叫做“文化”的力量。如今,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的隆盛与蓬勃等待着我们每一小我赐与它更多存眷的眼光,保护好我们的本身的精力财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更好地持续和发扬。
这几日,央视开展的“家风是什么”活动在激发了群众强烈的共鸣与支撑,在对活动的存眷和懂得中,我获益良多,尤其是加倍懂得了“传承”的深刻内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师长教师”,从这句如今已广为人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优胜的家庭教导是一小我建立崇高品德、精确熟悉世界的前提和根本,更是一小我安身立命之本,而好的家风家教也恰是在生生世世的.口传心授中得以传承和延续,家风家教也是以承载了一个家族的繁华和成长。
江南第一世家“吴越钱氏”是江浙甚至全国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钱氏家训中的那句名扬世界的“利在一身勿谋也,利活着界必谋之。”早已在人们口中广为传播,恰是这句“投契世界”的祖训鼓励着钱氏后人永不止步地斗争和进步。钱学森、钱钟书、钱三强……数百年间,从这个传承千年的巨大年夜大年夜家族走出的科学、文化大年夜师不堪列举,无论碰着若何的艰苦险阻,钱氏后人都没有放弃本身心坎的崇奉和去世守,他们用各自的办法完成着本身对这个家族和我们这个平易近族的不变承诺。
纵不雅不雅中华古今,《国语》、《论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信》等很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无不彰显削发风、家教和家训的精力,而一个家族也恰是在这种连绵一贯精力的指引下枝繁叶茂、走向光辉。
悠长的汗青和丰富文化将调和、朝长进步、理智注入了我们每小我的思惟,伴跟着我们实现一个又一个妄图。在向着加倍残暴文明迈进的今天,我们又怎会忘记常挂嘴边那句“饮水思源”的老话,无论是一小我、一个家族、一个团队甚至一个平易近族,都是承载着汗青与欲望,向着将来扬帆远航。
篇7:朝夕不忘往昔散文
朝夕不忘往昔散文
黄昏又落在了这里,争不过朝夕,又念着往昔!
感叹名族的服饰,她们把脑容量戴在了头上
二十岁的时候,读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茫茫然不知所云!过了多年之后再读,感慨颇深!想起来王小波《黄金时代》中说到的:“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了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那时看到的只是王小波的不羁另类,似乎也没什么——同样那时候看到的王小波也是骑驴看唱本,走马观花的样子!现在再看看,实在不再是当年的那番情形!蓦然间,过来人又回头见少年的感触,五味杂陈!如同陈丹青中年时候再读托尔斯泰之后所言:“人在不同的年纪再看同样的著作,得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感受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心境”
再来体会,之前的茫茫然,而今的各种深刻的感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那些深刻的言语,在时光的路上闪耀着无限的光芒!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的缘故吧!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中得以展现!但是……但是……重便是真的残酷?而轻便是真的美妙?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在负担越重时也许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而实在,不可遁逃!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会漂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大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个半真实的存在,其所行所动也就会变得泛泛的自由而缺乏意义了!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重还是轻?轻与重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那么你的选择是什么?这个问式,让我联想到了生活中,我们的非此即彼,非彼莫是的种种!然而此与彼如何能够界限分明的分清楚!现在领悟到这样的时刻,接受,认可,通达!是何等美好的艳阳灿灿!心灵和境况该是这番自然而然的舒展开来的吧!
人们说只争朝夕,不念过往,似乎是昂头阔步迎头上的跃跃之态!而现实是,争不过朝夕,要念着过往的样子!是安然处之泰然自若之姿,觉得后者更淡定更美!时间总是快如闪电,一横一竖,一朝一夕!看的见的成长,看不见的长成!长成内心丰盈、宁静、安然的姿态!
如何能不念过往?如何能只争朝夕?即使流逝的时间会裹挟着一切渐行渐远,即使是身躯的骨血也承载着过往的食物的灵魂,行至今时,过往也是绵延不绝,常常闪烁!你读过的书,你走过的路,你看到的山峦、河流、晚霞、朝露……在你思维的脉络里悄然存储!其念之为过往!
朝来夕至,夕至朝来!
争其朝夕,念其往昔!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篇8:不卑不亢不负不忘散文
不卑不亢不负不忘散文
初见她,她正在和男朋友讲着电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在想,那个幸运的男子会是怎样的一个人,才足以配得上她。她是个优雅,智慧的女人。直到有一天,我在一次聚会上见到了她和他携手朝着众人打招呼,我感到非常的惊讶,这么优秀的她怎么会看上一个长相平庸的他呢。因为,她是他的病人,因为他悉心的照顾才得以痊愈,两个人就走到了一起。原来,悬殊的两个人也可以爱的不卑不亢。
外婆是个命苦的女人,一生坎坷。年轻的时候爱上一个外来的民办教师,家里人禁止她和他来往,并给她介绍了个镇上的'机关干部,她以死要挟,父母无奈之下与她脱离了关系,她终于和那个民办教师结了婚。本以为幸福可以天长地久,谁料没过一年,丈夫发生意外事故,外婆一个人生下腹中的孩子,守着孩子,守着她和他的爱情一直到生命的尽头。原来,几十年前的爱情依旧这么感人,一生不负不忘。
常听身边的人议论现代年轻人的感情生活,真的是一团糟糕。朋友说,如今谈个恋爱,相个亲真的是非常的困难,要么有钱,要么有权,要么你长得特别出众,讲究的是权利金钱,门当户对,哪还有纯洁无瑕的感情,每次说完朋友都是一肚子怒气。我知道朋友也是因为女朋友嫌弃他家穷刚刚和他分手,我作为他忠实的听众只是笑笑,劝他何必单恋一支花呢,每到这时,朋友只是唉声叹气的苦笑。
与朋友相比,我们都是过着东奔西跑的日子,不同的是我的生活比较单调,没有他那般感情的烦恼。有时候,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没有随他一样,走上爱情这条路,因为这条路上,真的很难说出谁对谁错。
对于爱情,我认为不卑不亢,不负不忘才是永远的保质期,那些短暂的激情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还没见到第二天的阳光就凋谢了。我常常以歌颂者的身份自居,总是喜欢那些安静而美好的事物,追求的是永恒不变。就仿佛在一个地方待久了,适应了这里的一切,就不想再去伤神费脑地去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事物。待等待真的把这种日子过的讨厌了,内心荒凉的时候,再去给自己寻觅一处新的归宿。
篇9:散文:父爱
散文:父爱
在民国,自从我外公死后,我妈妈和外婆 ,从湖北来到我们南阳,到了新外公家一起生活。
新外公很爱外婆和妈妈,他农闲时就带上自制的毛笔走乡窜户地叫卖,以补贴家用。也许是又添俩个人,生活的开支比原来更大了。外婆在家照看几亩薄地,那时没有化肥,所以田里的收成不怎么好,年年总是有几个月没有吃的,新外公就用平时赚的钱不是买米,就是买黑面,再就是红薯面,日子就在这样不温不饥中度过。
又一年过去了,外婆生下了舅舅,本来不宽裕的日子,更加地艰难了。
也许是人多粥少,在妈妈十四的时候,妈妈出嫁了,婆家姓孟,彩礼是一箩筐红薯干,也就是说,一箩筐红薯干,父亲就把妈妈娶到手了!
父亲那年十七岁,刚好高小毕业,按现在的学历来说,应该是初中吧,父亲会打一手的好算盘。爷爷早就为父亲想好了,毕业了,得学门手艺,一生会受用不尽,于是就让父亲在一家酱菜厂学徒,学徒是多么的辛苦。师傅平时是不教他们什么的,完全让弟子们用心去领悟。重活,累活当然是徒弟们的。
有一次师傅想喝茶,总觉得家中的井水不够甘甜,就让父亲到白河挑水,白河水清冽甘甜是煮茶的上品。
父亲就一大早挑起水桶,去了白河,店铺离白河有二十几里,一个来回就得四个小时,往往挑回的白河水,在路上就溅出去了半桶。
也许是父亲的正直和肯干,和没有报酬的辛劳,感动了师傅,师傅把一生的技术都统统教给了父亲。把制作酱油,米醋,饼干,糕点等等技术都用心传授给了父亲。
有一天,父亲正在屋里扒拉算盘。有一个朋友来到家中,朋友说:“孟老弟,我给你找个活,没那么辛苦,是在乡共销社当会计,盘盘点,管管物资的发放,打打算盘再算算账。先去干一段时间帮帮忙。原来的会计把账搞的一团槽,你去干几天工钱好说。”
就这样父亲就到了共销社,当会计了。这一干,经理就喜欢上了父亲,账目清楚明日,经理一乐就把父亲转了正,成为一名正式人员。从此,我童年的记忆中,便有了算盘珠子噼里啪啦的碰击声。
我在家中排行老四,是最小的。一个姐姐和两个哥哥都已上学,妈妈照看我们是够她忙的了,当时我才三岁,爱哭闹是我的本职的工作,一丁点的小事我能哭上半天,所以每当父亲从单位回来,他一定买上一把熟花生,一包饼干,用来堵我的嘴。
第二天父亲上班要走时,妈妈就央求父亲说:“快把小家伙带走,让我清静清静吧!他在家里快把我闹死了。”父亲就把我带走了,他把我关在他的办公室里,然后,父亲拿起算盘,噼里啪啦地算起账来。说也奇怪,我一听那算盘声,就昏昏欲睡,不哭也不闹了。现在想起来,我相信算盘声,它一定有催眠的功效,不可抗拒。
在父亲的单位里,我最爱吃单位食堂的白馒头了,那时的人们一般吃的都是红薯面馒头。在我的记忆里妈妈蒸的红薯面馒头,经过发酵,馒头就有点发酸,难吃又难咽,一想红薯面馒头,口中就忍不住流酸水。
父亲打饭时,总是买回一个白馒头给我,白馒头吃到嘴里,香,甜,软,入吃即化。父亲却吃着红薯面馒头,津津有味。看着爸爸吃那又酸又难吃的红薯面馒头,小小的我就冲爸爸说:“爸爸不要吃那个馒头,难吃死了,爸爸你也吃白馒头吧。”父亲说:“我不爱吃,我爱吃黑馒头。” 我就信以为真,噢!原来大人们都爱吃那酸酸的黑馒头啊!
如今,我也当了爸爸。每次和孩子上街漫步。孩子总是央求我:“爸爸能不能给我买个鸡腿啊。”我摸着儿子的头爽快地说:“能,想要哪个?别说一个,十个我也买给你吃……”我买一个鸡腿给孩子,孩子天真地说:“爸爸你为什么不吃,你不喜欢吃吗?”我说:“我不爱吃这个……”儿子说天真地对我说:“怎么每次我爱吃的东西,你都不愿意吃啊!”“是啊!一般的孩子愿意吃得东西,当爹的都不愿意吃!”我冲孩子说这句话的语气,一如父亲当年对我说话的`语气,充满了事世轮回的爱怜。
在这一点上,我也得到了我父亲优良品德的传承。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他单位的仓库玩,不小心把一箱酒弄倒了下来,一箱酒破碎了,酒水流了一地,我吓呆了。父亲听到声音跑了过来,在我屁股上给我了一下子,说:“让你淘气,”我哭了起来,后来我听父亲说,一箱酒钱父亲给赔了。
父亲就是父亲,他是一座大山,他担当了儿子的过错!
现在当我下班时,我见到孩子放学还没做作业,和小朋友们玩的没有个时间,也顺手轻轻给他一下了,孩子说:“爸爸怎么打人哪?”我说:“你爷爷传下的手艺,怎么能到我这里就失传了哪,不听话就得打。”
父亲退休了和我在一起生活,他的生活上一般有我照看,我和父亲在一起生活,一般都比姐妹们的时间长。
有一天父亲对我说:“最近,我怎么吃饭时,总好噎住……”起初我也没当回事,无意中就和邻居说起来。邻居好心地告诉我:“吃饭总好噎住,不是好事,这是病,好像是食道癌。”
于是我和哥哥们领着老父亲去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真是食道癌,而且已经是晚期了。医生说:“你父亲的生命恐怕只有几个月了,老人想吃点啥就吃点啥吧!尽量满足老人的心愿吧!”
听到这个诊断,当时我们姐妹们觉得天快塌了,强壮高大的父亲怎么可以生病呢,我们的生活中怎么可以没有父亲呢!兄妹几人抱头痛哭。
大哥从广东也赶了回来,开着车拉着父亲天天在田野里黑转游,让父亲充分享受生命最后的光阴。我天天做最好的饭菜,让父亲品尝生活的甘甜。
面对我端上来热气腾腾的饭菜,父亲虚弱地对我说:“老小,我吃不下了,不要再做了,怪浪费的,你们的心意我都知道了。”我含着泪哄着父亲:“你吃一口吧!那怕尝一尝滋味再吐出来呢。”
最终药物和兄妹们的眷恋,没有留住父亲,父亲走了。
从此,我们没有了父亲,从此,我们兄妹们没有了心中眷恋的家了,没有了那座高高大大的人生大山遮风挡雨了……
★ 父爱如山情感散文
★ 不忘那次生日作文
不忘父爱散文(整理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