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毒品”首次被写进《中小学生守则》

时间:2022-12-22 04:23:53 作者:lj90876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j9087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远离毒品”首次被写进《中小学生守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远离毒品”首次被写进《中小学生守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 “远离毒品”首次被写进《中小学生守则》

“远离毒品”首次被写进《中小学生守则》

近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修订)》,这是《中小学生守则》自发布后,来首次重新修订。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本要求,其中,“远离毒品”4个字被首次写入。

《中小学生守则》是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已经随着社会发展历经多次修改,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起到重要作用。此次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适应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新环境,遵循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语言特点,增加了多项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守则第八条写道:“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国家禁毒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将安全教育落到具体的生活细节中,不仅点出了最常见的`交通、溺水、火灾等问题,还着重提到了现代社会中愈发凸显的毒品问题,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意识,降低沾染毒品的概率,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当前我国青少年吸毒形势日趋严峻。截至206月,全国累计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达到322.9万人,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有188.7万人,占58.4%。全国仅发现登记的18岁以下吸毒人员就有3.8万名,年龄最小的只为7、8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当前毒品已经成为全球的公害的大形势下,广大中小学生接触毒品的风险非常高。因此,必须把青少年群体的毒品预防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以从源头减少新吸毒人员的滋生。‘远离毒品’被写进《中小学生守则》后,学校就会解读,老师就会讲解,这对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大有裨益。对此项工作,公安禁毒部门将在专业性上给予大力支持。”国家禁毒办有关负责人说。

据悉,国家禁毒委高度重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此前由国家禁毒办会同中宣部、公安部、教育部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已经正式出台。规划明确提出,以10岁至25岁青少年为重点,力争通过3年努力,构建完善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

篇2:《中小学生守则》首次修改

[2003-12-04京华时报 记者熊海燕]

本报讯 (记者熊海燕)昨天,记者从互联网协会获悉,实施了20多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将进行首次修改,“文明用网,正确使用网络”将以单独一条的形式加入。新的.《守则》将于明年年初出台。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处长李玉先表示,将“文明用网”写入《中小学生守则》是因为网络能产生正负两方面的作用,而现行的《中小学生守则》与日常行为规范对中小学生上网没有提出要求,新的守则将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使用网络,也更体现人性化。

篇3:中小学生守则首次修改-解析

昨天,实施了20多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将进行首次修改,“文明用网,正确使用网络”将以单独一条的.形式加入。新的《守则》将于明年年初出台。

《中小学生守则》

(修订)

1.爱党爱国爱人民。

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

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

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

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

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

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

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

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篇4: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简洁明了被赞“接地气”

《中小学生守则》十年未变

修订工作坚持贴近时代注重可操作性

《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别自1981年、1991年、1994年发布以来,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随着时代变化,《守则》、《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规定不符合实际,《规范》内容过多且交叉重合等。为此,教育部启动了《守则》、《规范》修订工作,委托专家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并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各方意见。

修订工作坚持贴近时代、突出基本、易记易行原则,注重可操作性,将《守则》和两个《规范》合而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

观点碰撞

很多教育专家都认为这次新《守则》修订幅度较大,对原有的相对空泛规定进行了细化,还增加了不少全新的内容。如“会自护懂求救”,“自觉礼让排队”都写进了征求意见稿中。很多老师和家长一致认为,新版比起旧版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但对于新《守则》中的不提见义勇为而改为学会自护自救,家长、专家及律师也表达各自观点:

家长:明确自护自救是基本权利

“我觉得不提见义勇为,改为会自护、懂自救是《守则》修订的一大进步。”家长马女士认为,首先“见义勇为”的提法带有政治意味,其次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心智并不成熟,尤其是现在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部分孩子只知道学习,缺乏生活实践经验,让他们去践行见义勇为,很可能是盲目的,反而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更多的伤痛和损失。

不提见义勇为孩子们会不会变得自私

“但是现在的社会风气比较浮躁,如果不提倡见义勇为了,孩子们会不会变得更自私。”65岁的孙师傅说,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爱,两家老人爱,社会关注的也多,可是孩子们却越来越娇气,有的家长害怕孩子出去玩儿和别的`孩子发生冲突,就前后跟着,孩子们和人交往都快成问题了,如果不提见义勇为了,而是强调自我保护,孩子们会不会越来越自私?

专家:是更理性科学的引导

西安市教科所副所长、特级教师贾玲说,新《守则》不提见义勇为而改为学会自护自救,是从生命意识上进行了强调,也是更理性更科学的引导。

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本身就是受保护的对象,而“见义勇为”的提法比较笼统,孩子们在实践过程中会觉得盲目,甚至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担心孩子们会因此变得自私,是一种落后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孩子在每个阶段心智不同,理解、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有局限性,因此,教导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人提供帮助,才是价值最大化的体现。

律师:更符合宪法对人基本权利的保护

陕西尚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丽萍说,“见义勇为”的提法更多是从道德层面上去要求的,而明确学会自护自救更符合宪法对人基本权利,如生命健康权等的保护,另一方面也就要求学生培养、提高相关生活技能,不做无谓的牺牲。

西安铁一中政教主任苏芸茹说,孩子的需求决定我们的方向,《守则》在修订过程中,还应该更多地听取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王先生说,看过英国和美国等中小学生守则,内容简单平实,比如英国的中小学生《守则》里,说明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小秘密要告诉妈妈,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等,都是实实在在地教孩子们怎么做;法国的学生守则中说“我有权利:学习、犯错并寻求帮助、在尊重同学言论的情况下自由表达自我。”新《守则》内容还是有些刻板。

篇5:《中小学生守则》首次修改 “文明用网”成新规范

《中小学生守则》首次修改 “文明用网”成新规范

本报讯  (记者熊海燕)昨天,记者从互联网协会获悉,实施了20多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将进行首次修改,“文明用网,正确使用网络”将以单独一条的形式加入。新的`《守则》将于明年年初出台。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处长李玉先表示,将“文明用网”写入《中小学生守则》是因为网络能产生正负两方面的作用,而现行的《中小学生守则》与日常行为规范对中小学生上网没有提出要求,新的守则将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使用网络,也更体现人性化。  《京华时报》(2003年12月4日第A08版)

关爱生命远离毒品心得体会

关于远离毒品的个人观后感600字

关爱生命远离毒品心得体会800字

国际禁毒日心得体会,远离毒品,平安度日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作文300字满分

远离毒品关爱生命小学四年级作文

心得体会关于毒品范文

心得体会毒品1500字

严禁毒品警示语

首次年会主持词

“远离毒品”首次被写进《中小学生守则》(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远离毒品”首次被写进《中小学生守则》,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