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天线在CDMA网络优化中的作用网络知识

时间:2022-12-23 03:55:41 作者:叫我蒙克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叫我蒙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智能天线在CDMA网络优化中的作用网络知识,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智能天线在CDMA网络优化中的作用网络知识,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智能天线在CDMA网络优化中的作用网络知识

智能天线技术利用信号传输的空间特性,可达到抑制干扰、提取信号的目的,智能天线所形成的波束可实现空间滤波,对期望的信号方向具有高增益,而对不希望的干扰信号实现近似零陷作用,以达到抑制和减少干扰的目的。 基于上述特性,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可跟踪强信

智能天线技术利用信号传输的空间特性,可达到抑制干扰、提取信号的目的。智能天线所形成的波束可实现空间滤波,对期望的信号方向具有高增益,而对不希望的干扰信号实现近似零陷作用,以达到抑制和减少干扰的目的。基于上述特性,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可跟踪强信号、减少或抵消干扰信号、提高信干比、增加移动通信系统容量,降低信号发射功率、提高通信的覆盖范围,所以,3G广泛将智能天线作为可选技术,而TD-SCDMA也已将智能天线技术写入具体建议中。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后,CDMA网络规划与优化中将产生新的特点。下面将对覆盖范围、容量、负荷平衡、专用波束分配等方面进行分析。

应用智能天线的一个重要收益是覆盖范围的增加,使得移动用户不必增加上行发射功率就能比普通用户拥有与基站更远的通信距离,而基站也不必在下行链路发射更多的功率。应用智能天线可以显著地增加小区覆盖面积,从而减少基站数目,降低建设成本。但是,由于实际传播环境的复杂,当在城市高楼密集环境下,智能天线不能很好地区分期望信号与干扰信号,信干比会有所下降,面积增益也会相应下降。因此,在网络规划时,要保留一定的冗余,

采用智能天线,在提高期望信号增益的同时,可抑制干扰信号,从而增加了网络容量。在上行链路,如果在基站采用智能天线,则可对小区内外的干扰以相同的比例同时进行抑制。由于CDMA系统本身是干扰受限系统,对干扰的抑制必将转化为容量的增加,这对于频谱日益紧张的无线通信,益处是不言而喻的。网络规划时,应对用户分布做好正确预测,合理布局基站。但应注意到,当用户密度过大时,智能天线则不能很好地区分用户,规划时须加以考虑。

由于实际通信系统中的负荷流量经常是不均匀的,经常会出现“热点”地区,而不均衡的流量意味着系统的容量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负荷平衡将根据网络流量的需求,平衡每个蜂窝或扇区的流量负荷。这时可利用智能天线的动态波束进行负荷平衡。比较可行的方式是采用预多波束智能天线,采用动态扇区调节和波束负荷两种方式进行负荷负担。动态扇区调节方式通过调节波束的方向和波宽来调节分布扇区的大小和位置,从而平衡高负荷程度。波束负荷方式则通过将一些窄波束定向到“热点”地区来平衡网络流量负荷。通过负荷平衡,可以大大降低高负荷水平同时提高网络的通信能力。此外,在越区切换中,智能天线同样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将智能天线应用到CDMA网络的规划与优化中,可以增加容量,扩大覆盖范围,进行良好的负荷分担,同时可以对于不同的业务分配不同的专用波束。这样运营商不但可以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增加了工作的便利性。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2:天线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1)网络知识

无线 网络 优化是指按照一定的准则对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进行合理的调整,使网络运行更加可靠经济,网络服务 质量 优良及无线资源利用率较高,是对用户及运营商都是十分重要的,网络服务质量 ITU-T 建议E?800对服务的质量划分为六项。 而在六项服务中与网络

无线网络优化是指按照一定的准则对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进行合理的调整,使网络运行更加可靠经济,网络服务质量优良及无线资源利用率较高,是对用户及运营商都是十分重要的。网络服务质量 ITU-T 建议E?800对服务的质量划分为六项。

而在六项服务中与网络优化有关的服务能力有三项。

⑴业务接入能力。即在用户请求时在一定的容量限制和其他既定条件内,得到业务的能力,在移动通信中该项性能可看作呼损问题。

⑵业务保持能力。即在一经接通后就能在既定的时间及条件下,保持通信的能力,通常又称掉话问题。

⑶业务完善能力。即在通信中保证通话质量、防止干扰的问题。

按照前面所说到的服务能力要求可归结出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为:

⑴力争做到网络的无缝隙覆盖至少达到90%,覆盖区无盲区,同时保证照射区内达到最低接收电平;

⑵无线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频率的复用系数,扩大网络的容量;

⑶减少干扰,降低掉话率,提高切换成功率。

上述三项内容集中起来就是网络容量及网络覆盖两个方面问题,

这些都与基站天线参数的正确选择与调整密切相关。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天线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

⑴我们都很熟悉在移动通信中由于多径传输使信号产生快衰落,衰落电平变化幅度可达30dB,每秒钟近20次,这显然是严重的干扰。目前解决多径干涉引起的快衰落主要依靠天线的空间分集与极化分集,当然第三代移动通信中利用Rake接收机技术及智能天线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多径传输引起的信号快衰落效应。

⑵为了达到无缝隙覆盖,正确选择基站天线参数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对三扇区在话务量密集地区通常选用水平方向图,半功率波束宽度为65度的双极化定向天线。由于基站间距离大约在300米~500米,此时天线的俯仰角(波束倾角):(式中是波束倾角,h为基站天线高度,r为站间距离),可由此式算出,大约在10度~19度之间;对于话务量中密集区,基站间距离大于500米,此时大约在6度~16度之间;对于低话务量区,由于基站间距离可能更大一些,大约在3度~9度之间;对于话务量不大,主要考虑覆盖面积大的要求,此时基站间距大,则可用全向内置电下倾的天线。

为了减少照射区内由于建筑物而产生的阻抗效应,还需对天线架设高度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照射区内满足最低照射电平要求。

⑶对高话务量区也可通过调整基站天线的俯仰角改善照射区的范围,使基站的业务接入能力加大;而对低话务量区也可通过调整基站天线的俯仰角加大照射区范围,吸入更多的话务量,这样可以使整个网络的容量扩大,通话质量提高。

⑷利用赋形天线(上旁瓣抑制、下旁瓣零值填充),可以降低其它基站带来的干扰及彻底解决塔下“黑”的问题。

由此可看出天线虽然在整个天线组网中仅占经费比例的1%~2%,但它在网络优化及维护工作中所占的工作量几乎是50%~60%。可以说如果没有好的天线,就不会有好的无线网络,更不会有高质量的无线移动通信服务。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3:改善网络的质量CDMA网络优化浅谈网络知识

网络 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其目的是改善网络的通信 质量 ,具体地讲,就是通过对频率分配、基站参数、网络结构等的调整,来建设一个覆盖良好、话音清晰、接通率高的优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网络优化对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更为重

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其目的是改善网络的通信质量。具体地讲,就是通过对频率分配、基站参数、网络结构等的调整,来建设一个覆盖良好、话音清晰、接通率高的优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网络优化对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更为重要。因为CDMA移动通信系统是干扰受限的通信系统,系统的容量是软容量,网络优化不仅能改善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还能增加系统的容量。

CDMA网络的性能指标包括:

•掉话率:成功起呼后掉话的次数除以所有起呼成功的个数;

•呼叫成功率:成功的呼叫次数除以总的呼叫尝试次数;

•空间(地理)平均的误帧率(FER):覆盖区内所有子块FER的平均值;

•移动台平均发射功率:所有子块移动台发射功率的平均值;

•移动台平均接收功率:所有子块移动台接收功率的平均值;

•移动台软切换状态:移动台各种软切换状态子块占所有测试子块的百分比。

一、CDMA网络优化的分析流程

1. 确定分析的系统及其稳定性

每个网络的配置都不相同,因此不存在通用的参数配置。在系统的实现上,对IS-95A/B中未规范的功控和切换过程,各个CDMA设备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算法实现。基站位置和扇区伪随机码(PN)的信息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很有帮助。稳定性是指当基站收发信机(BTS)处于工作中时,移动台能够得到服务、登记注册、发起呼叫和接受呼叫,软切换工作正常,软件版本没有变动,进而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同时节省财力和时间。通过用户测试单元、预测试、导频扫描和网络规划软件等方法可以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2. 初始化邻集列表

邻集列表定义为移动台在某个小区里可能会得到服务的所有小区的导频偏置列表,这个列表在寻呼信道上发给用户。一个好的邻集列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空闲切换失败率,还可以减少导频扫描时重新初始化的次数。邻集列表的设置原则如下:

•互易性原则:如果小区A在小区B的邻集列表中,那么小区B也在小区A的邻集列表中;

•邻近原则:如果两个小区相邻,那么它们要在彼此的邻集列表中;

•百分比重叠覆盖原则:确定一个导频门限,然后确定在该导频门限之上的小区覆盖范围,如果两个小区重叠覆盖区域比例达到这个门限,则将这两个小区相互置于彼此的邻集列表中。

初始化邻集列表可以通过使用能预测路径损耗和接收功率等参数的软件工具来完成。

3.优化邻集列表

根据导频扫描结果修改初始邻集列表。强大的干扰导频往往会降低系统的性能,改进方法之一是增加强导频的空间隔离(如调整天线下倾角),另一种方法是把强导频加到邻集列表中。但是,要注意邻集列表中的导频不宜太多。

4.实测数据收集

进行无线网络规划时不能考虑到所有影响传播的因素,因此网络建成后要进行实测。数据收集工具包括CDMA空中接口测试仪、导频扫描仪、频谱仪、GPS接收机等。另外,基站日志会使分析结果更准确。

5.网络故障分析及解决

性能分析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处理数据并产生各种性能指标统计,评估系统是否满足最低性能指标;二是检查单个失败事件并找出原因。步骤是首先处理路测数据,生成统计数据,然后找出单个事件失败的原因,调整系统参数,再进行测试分析。需要检查的相关数据有:接收信号强度、移动台发射功率、发射功率调整、激活集导频强度、邻集导频强度等。

二、CDMA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

1.优化准备工作

优化准备工作包括:监视基站硬件的状态;基站基本测试;采集基站信息;规划各个基本业务区域(cluster);选定路测的线路;频谱检测;核实数据库中的参数等。

2.现场测试

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确定最后测试路线。基本业务区域的无负载测试主要包括三项:检查各部分是否正常工作;基本业务区域无负载覆盖测试;移动台起呼测试。

第一项主要测试网络各部分能否正常工作,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基站控制器(BSC)、蜂窝及其天线、射频等。

第二项测试主要检查覆盖盲区、多导频覆盖区域、邻集列表问题和切换区域。它测量前向信道的导频和前反向链路的FER,通过监测FER来衡量通话质量。需要做的工作包括盲区优化和盲区图制作、检查现场状态(包括FER和切换状态)和测试无线环境状态。

第三项测试主要是基本呼叫处理测试,包括移动台起呼的处理状态和各类型切换的现场测试,

3.基本业务区域级的调整和优化

包括天线调整、参数调整、盲区优化工作和各基本业务区域的最终优化工作(进行各切换类型的现场测试和优化、链路平衡测试)。

4.系统级优化(有负载)

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优化,并为系统性能测试做准备,将所有的基本业务区域组合成完整的系统。起呼失败率、掉话率和FER是系统级优化的主要参数。系统级优化的主要目标是使整个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而不是使某个区域达到最优。

5.系统级性能测试

在CDMA网络正常工作及有负载的条件下重点收集整个网络的性能统计。所有的优化应在性能测试前完成;正交信道噪声源(OCNS)、测试车辆和所有的射频测试设备等都应正常工作;应从运行维护中心(OMC)/MSC/BSC中检查所有的基站以保证每个蜂窝能持续正常工作;选择系统级的测试路线以反映整个系统的性能。测试的指标主要有掉话率、起呼失败率、接打失败率和FER等。

三、测试方法

1.建立测试

所有的测试都使用装有符合或超过IS-95A及TIA-98标准的移动台的测试车辆进行,且都使用8 K的增强型可变速率编解码器(EVRC),在收集空中接口信息的同时,使用GPS收集位置信息。

2.测试区域

所有的测试都是在网络规划的覆盖区域内进行的,所选择的测试路线代表了城区的典型覆盖。为了分析数据,测试路线被划分成一个个100 m×100 m的地理块。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测试车的行进速度依照普通用户的移动速度。室外测试路线应包括:市中心密集区、市区、郊区、乡镇、高速公路、重点公路铁路、主要观光区等;室内测试点应包括:宾馆饭店、大型百货商店、地铁、地下商店、公寓小区等。

3.各种性能指标的测试

(1)无线覆盖测试

分别对前向和反向覆盖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得到覆盖区域内各个地理位置上主导频的信噪比(Ec/Io)和手机的发射功率。用主导频的Ec/Io作为定义系统前向覆盖范围的尺度,用手机的发射功率来衡量反向覆盖范围。通过标准是90%的预期覆盖区域内主导频的强度Ec/Io≥-12 dB,Tx_power≤20 dBm。

(2)误帧率

这项测试的目的是检验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在覆盖区域和测试路线上的平均FER是否达到要求。

前向突发误帧率被用来测量前向业务信道的误帧分布情况 连续的一个或多个误帧定义为一个突发。它与FER 测试的结合可以为前向业务信道的话音质量提供额外的信息。通常,对于一个给定的FER 值,如果误帧分布均匀(较少的突发),则对于用户来说意味着更好的话音质量。 从理论上讲, 这个测试可看做是对平均FER变化的限制, 太多的长突发意味着高可变性。

通过标准是在前向和反向链路上,90%以上预期覆盖区域内的测试路线上的平均FER≤3%。

(3)起呼测试

这项指标是测试整个系统的呼叫失败率,即沿着指定的测试路线至少发起500次呼叫,然后统计失败的次数。只有在覆盖区内采集的数据才会被用于分析。通过标准是允许的最大接入失败率为5%。

(4)掉话测试

掉话率是指发生掉话的呼叫数与成功发起呼叫总数的比值。一个成功的起呼定义为已经到达话音信道状态的呼叫;发生掉话的呼叫是指由于非移动台的原因,系统意外地失去了与移动台的射频连接,迫使移动台重新发起呼叫。要求在90%的射频覆盖区域内测试整个网络的掉话率,通过标准是网络的掉话率≤2%。

(5)软切换测试

软切换测试及分析采用的方法是:在测试中发起呼叫,呼叫建立的时间为10 s,不进行人工挂断,直到发生掉话为止。通过对测试路线的数据采集,可以分析统计出测试路线的软切换状态。

(6)辅助测量

在进行上述测试的同时,还要进行下面的辅助测量,这些信息有助于诊断系统问题。

•频谱扫描:使用频谱分析仪或具有频谱分析功能的仪器来监视在前向信道上是否收到异常的信号。

•PN 扫描:使用扫频仪对系统内的所有导频进行扫描,监控系统的邻区设置。

4.硬件配置

测试所需要的设备包括测试移动台、频谱分析仪、扫频仪、笔记本电脑以及GPS 接收机等,此外还需要有足够的电缆、双端口适配器、直流/交流转换器、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器、电源及其他配件。

四、CDMA系统参数

对网络进行优化时需要调整网络的参数,CDMA系统的参数一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需要经常调整的参数,可用于任何问题的调整,包括邻集列表、下行链路发射功率、天线配置和硬切换门限(不同CDMA运营商间的切换、不同频率间的切换)。

第二类是不经常进行调整的参数,可能会在系统级影响容量和性能,仅在一直存在问题的区域使用,必须谨慎地进行调整,包括软切换门限、激活集和邻集搜索窗口的大小、接入信道标称和初始功率设置和导频/寻呼/同步信道的数字增益。

第三类是固定参数,由实验室测试和仿真得到,是基本不能进行调整的参数,包括前反向功率控制门限,剩余集搜索窗口的大小,前反向过载控制设置点以及业务信道数字增益(最小值、最大值、标称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4:智能交换机网络知识

Quidway S3526E 完备QoS保障、更强组网能力 Quidway S3526E以太网交换机是华为推出的盒式2、3层线速以太网交换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堆叠,S3526E可提供24个固定的10/100Base-TX自适应端口,同时还提供2个千兆/百兆的单/多模、电口等上行接口,并且可提

Quidway S3526E

完备QoS保障、更强组网能力

Quidway S3526E以太网交换机是华为推出的盒式2、3层线速以太网交换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堆叠。S3526E可提供24个固定的10/100Base-TX自适应端口,同时还提供2个千兆/百兆的单/多模、电口等上行接口,并且可提供40公里中距、70公里长距的千兆上行模块,满足不同组网应用。S3526E支持STP、LAN、PVLAN、GARP/GVRP/GMRP、VTP、IGMP Snooping、端口汇聚、广播风暴抑制、集群管理等丰富的2层业务特性,支持静态路由、OSPF、RIP、EIGRP、VRRP、IGMP、PIM DM、PIM SM、Proxy ARP、DHCP Delay等3层业务特性。

iSpirit 5000

经济、高效、高性能

记忆网络自主研发的iSpirit5000是一款经济高效的高性能交换机,专为中小型企业核心或大型企业配线间开发。它最多支持240个10/100M端口、30个千兆以太网端口,可选高级路由模块,线速第3、4层交换与路由,并支持网络地址动态分配DHCP服务器、NAT及网络密集型应用、大容量多媒体应用。使用核心交换机iSpirit5000,既能满足高速率1000M主干信息传输要求,又能预留配线,方便线路扩充、调整,更能在不重新布线的情况下把桌面百兆网升级成千兆网。

MyPower S4126G

路由交换两不误

MyPower S4126G是迈普公司今年推出的集路由和交换功能为一体的路由交换机,它采用线速多层交换技术,支持RIP、OSPF等路由协议,3层转发速率可达6.6M,可以通过硬件交换技术保障3层全线速转发。硬件支持2~7层交换,每端口具有单独的数据包过滤器,可以区分不同的应用流,同时对不同的流可以进行不同的管理和控制。该交换机具有高速可靠、扩展性良好、强大的IP路由、冗余支持、管理简单等特点。

SS0224

简单组网 易于监控

明基SS0224智能型以太网交换机提供了24个10/100M自适应RJ-45口,每个端口均支持线序自适应功能,提供全线速的转发速率,为每个端口提供独立带宽,实现了真正的非阻塞传输。明基SS0224网管交换机采用了明基独创的“无缝技术”,可随时监控每个端口负载数量、协调缓存分配,使所有端口都能随着负载的变化获得相应的缓存,从而使所有数据都能完整地在缓存中进行处理,减少了交换机的丢包率,提高了稳定性。作为智能型交换机,明基SS0224提供了许多简单的网络管理功能,支持2级传输优先的QoS(IEEE802.1p),实现了带宽管理和流量优先权控制,支持端口干路、VLAN、流量控制、端口镜像等功能,可以增加网络连接带宽,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并使网络更易于监控。

QS8324I

丰富的管理手段

全向公司的QS8324I交换机既可作为2层交换机使用,也可作为全功能的路由交换机,

它提供24个10/100M交换端口和两个可选的1000M端口,24个10/100M交换端口既可工作在半双工又可工作在全双工模式,最大带宽下每个端口连接可达到200M。QS8324I提供线速,支持VLAN、优先级、多播过滤、Trunk和端口镜像。作为3层交换机,QS8324I交换机可作为标准IP路由器,其IP数据以线速转发。QS8324I配备完备的LED指示灯,可以协助用户排除故障,端口镜像功能可以在不干扰用户的情况下监控各端口的传输情况,全盘掌握网络的最新状态,以便随时发现问题,掌控全局。

DCRS-6512

大流量、多应用、高可靠

神州数码DCRS-6512路由交换机专为中小企业网络骨干而设计,采用了优化的体系架构,具备冗余管理引擎、冗余背板、冗余电源等多种可靠性设计,可以实现高性能的全线速第二层和第三层交换,实现自动故障探测和自动切换。DCRS-6512具有12个I/O交换插槽,最多可提供24个千兆端口或96个百兆端口,还可提供88个VDSL端口,可以在1公里左右的距离范围内替代光纤

Star-S2126G

加强对访问者的控制

实达网络Star-S2126G是一款全线速千兆智能多层交换机,提供智能的流分类和完善的QoS特征。S2126G可为各类型网络提供完善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丰富的安全设置和基于策略的网管。Star-S2126G具有端口安全、用户接入认证(802.1x)、ACL控制等多种措施,满足企业网加强对访问者进行控制、限制非授权用户通信的需求。支持生成树协议802.1d、802.1w、802.1s。

TFS5008Ei

五大特性于一身

同方网络的TFS5008Ei提供一个控制端口,以方便用户对整个交换机进行控制,并且整个系统易于管理和监控。该产品兼容现有的以太网,实现10M和100M以太网的无缝集成,支持N-Way自动协商;提供了一个可选的光纤模块,以满足用户扩展要求。TFS5008Ei支持存储转发交换技术,提供标准的流控,可防止网络高峰时包的丢失。该产品提供基于端口的虚网划分,有效控制广播流量;提供Trunking设置。TFS5008Ei的前面板丰富的LED状态指示可提供网络管理和故障诊断功能、指示电源、各端口的LINK/Activity状态、全双工或半双工传输类型、10Mbps或100Mbps传输速率等。

FastIron 400

走精品路线

网捷网络公司(Foundry Networks)FastIron 400系统能够使用一个产品系列向企业客户提供全面的端到端的LAN解决方案。采用新的基于JetCore 芯片的FastIron产品能够简化网络操作、管理以及设备备件,从而大大降低总的拥有成本。FastIron 400具备高端口密度、先进的2/3层特性、丰富的服务质量(QoS)以及带宽管理能力,支持10G以太网接口以扩展网络主干,可提供高带宽容量。

CES 7500

实现网络设备的扩展与整合

兆维晓通CES 7500可为企业级应用提供线速交换和3层路由,内置管理代理和全局路由引擎,并配有8个扩展插槽,可插多种介质模块或本地路由引擎,最大可增配到64个百兆快速以太网端口或8个千兆端口。此款交换机能整合所有的10M/100M/1000M以太网设备,可为IP和IPX协议提供线速级的3层交换能力。CES 7500可使用户的IP/IPX子网或虚拟网络获得良好的性能和方便有效的管理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5:智能天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网络知识

作者:林辉 信息产业部 电信 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工程师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天线的概念,以及它在提高无线系统能力(容量、覆盖和新业务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在此基础上,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智能天线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描述,最后对智能

作者:林辉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工程师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天线的概念,以及它在提高无线系统能力(容量、覆盖和新业务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在此基础上,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智能天线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描述,最后对智能天线技术在3G各种通信制式中的应用进行了重点讨论。

关键词:智能天线WCDMAcdma2000 TD-CDMA

1 引言

移动通信迅速发展给系统带来的容量压力,使得如何高效率的利用无线频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智能天线技术被认为是目前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天线的概念,以及它在提高无线系统能力(容量、覆盖和新业务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智能天线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描述。由于目前3G是我国在通信系统应用研究方面的重点,因此本文的后续部分对智能天线技术在3G各种通信制式中的应用进行了重点讨论。除了TD-SCDMA已经将智能天线的应用列入标准化以外,文章中引用了一些在FDD情况下应用智能天线的研究和现场试验结果,说明了该技术在WCDMA和cdma2000的应用前景。

2 智能天线简介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将通过无线电波的方式来进行,有限的频谱资源面对着越来越高的容量需求的压力。对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GSM,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已经出现了容量供应困难的现象,小区蜂窝的半径已经很小,而目前作为应用研究重点的3G以及它的业务模式无疑将对网络容量有更高的要求。高速的数据业务将作为3G网络服务的一个主要特点,这使得网络数据流量尤其是下行方向上将有明显的提高。因此,为了在3G系统中实现与第二代系统明显的差别服务,充分体现3G系统在业务能力上的优势,网络容量将是网络的运营者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智能天线技术将是提高网络容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对于3G中以自干扰为主要干扰形式的通信系统。

天线方向图的增益特性能够根据信号情况实时进行自适应变化的天线称为智能天线。与普通天线以射频部分为主不同,智能天线包括射频部分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部分。同时,由于终端在尺寸和成本上的限制,所以目前对于智能天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站侧,我们下面讨论的智能天线也指的是在基站上的应用。

目前,基站普遍使用的是全向天线或者扇区天线,这些天线具有固定的天线方向图形式,而智能天线将具有根据信号情况实时变化的方向图特性(见图1)。

如图1所示,在使用扇区天线的系统中,对于在同一扇区中的终端,基站使用相同的方向图特性进行通信,这时系统依靠频率、时间和码字的不同来避免相互间的干扰。而在使用智能天线的系统中,系统将能够以更小的刻度区别用户位置的不同,并且形成有针对性的方向图,由此最大化有用信号、最小化干扰信号,在频率、时间和码字的基础上,提高了系统从空间上区别用户的能力。这相当于在频率和时间的基础上扩展了一个新的维度,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系统的容量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方面的能力(例如覆盖、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等)。

3 智能天线的工作原理与发展情况

天线的方向图表示的是空间角度与天线增益的关系,对于全向天线来说,它的方向图是一个圆;对于阵列天线,可以通过调整阵列中各个元素的加权参数来形成更具方向性的天线方向图,形成主瓣方向具有较大增益,而其它副瓣方向增益较小的形式。智能天线正是一种能够根据通信的情况,实时地调整阵列天线各元素的参数,形成自适应的方向图的设备。这种方向图通常以最大限度地放大有用信号、抑制干扰信号为目的,例如将大增益的主瓣对准有用信号,而在其它方向的干扰信号上使用小增益的副瓣。图2为一个智能天线结构的示例图。

智能天线包括射频天线阵列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其中信号处理部分根据得到的关于通信情况的信息,实时地控制天线阵列的接收和发送特性。这些信息可能是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情况;在使用闭环反馈的形式时,也可能是通信对端关于发送信号接收情况的反馈信息。

由于移动通信中无线信号的复杂性,所以这种根据通信情况实时调整天线特性的工作方式对算法的准确程度、运算量以及能够实时完成运算的硬件设备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决定了智能天线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通常将这种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见图3):

●第一阶段:开关波束转换。在天线端预先定义一些波瓣较窄的波束,根据信号的来波方向实时确定发送和接收所使用的波束,达到将最大天线增益方向对准有效信号,降低发送和接收过程中的干扰的目的,

这种方法位于扇区天线和智能天线之间,实现运算较为简单,但是性能也比较有限。

●第二阶段:自适应(最强)信号方向。根据接收信号的最强到达方向,自适应地调整天线阵列的参数,形成对准该方向的接收和发送天线方向图。这是动态自适应波束成形的最初阶段,性能优于开关波束转换,同时算法也较为复杂,但是还未达到最优的状态。

●第三阶段:自适应最佳通信方式。根据得到的通信情况的信息,实时地调整天线阵列的参数,自适应地形成最大化有用信号、最小化干扰信号的天线特性,保持最佳的射频通信方式。这是理想的智能天线的工作方式,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系统无线频谱的利用率。但是其算法复杂,实时运算量大,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探寻各种实际情况下的最佳算法。

目前,对于智能天线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段附近,并且由于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使得智能天线技术在包括3G的应用中受到广泛的重视,解决智能天线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问题,以及寻求更加“智能”的自适应算法和实现方案是目前工作的重点和主要内容。下面我们讨论智能天线技术在3G各个通信标准中的应用前景,以及相关的试验参考结果。

4智能天线在3G中的应用前景

3G普遍采用基于CDMA的多址接入技术,依靠码字之间的正交性来区分不同的用户,因此接收端各个信号之间的不完全同步、扰码不完全正交、TDD系统中的时隙偏差等问题都可能在系统内用户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同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大量的仿真和现场试验结果也证明了:在3G通信系统中,网内干扰将超过系统固有的热噪声,成为制约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在干扰和容量这一对矛盾的基础上形成的容量与覆盖、容量与性能、覆盖与性能等互换性问题已经得到共识,成为3G网络规划和运营的主要特点。

在业务特性上,3G以高速的数据业务、视频电话和能力得到增强的增值业务作为其对2G系统形成服务优势的主要手段,这必然使得3G具有大得多的网络流量。但是与2G系统一样,它的容量同样受到空中频谱资源的限制。我们注意到,理论上在相同条件下,CDMA并不比FDMA或者是TDMA具有更大的频谱利用率。因此,为了能够真正体现3G系统在业务能力上的优势,必须使用新技术使频谱利用率得到质的提高,智能天线技术正是目前被认为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增加系统SDMA(空分多址)的能力,能够有效地缓解3G系统中容量与网内干扰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地提高系统对空中无线频谱资源的利用能力。

我国提出的TD-SCDMA标准,由于其空中接口采用TDD的双工方式,通信的上下行信道使用相同的频率,因此以很短的时隙间隔相互交错的上下行信道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样比较容易根据上行信道的接收情况对下行信道的发送特性进行准确的调整,因此TD-SCDMA成为3G标准中最方便于使用智能天线的一个技术,并且已经进行了标准化,将智能天线作为其主要的关键技术之一。另外,对于3G中使用FDD方式的WCDMA和cdma2000,由于上下行信道使用不同的频率,并且具有较大的频差(在我国的3G频率划分中,主要工作频段上下行的频差为190MHz),因此上下行信道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加上城区中复杂的无线传播环境,所以想要利用上行信道的接收信息得到下行链路理想的发送方案是比较困难的,对算法的复杂度也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对系统性能改善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关于FDD系统中智能天线的使用也在不断研究和尝试中。

在英国进行的TSUNAMIⅡ项目,在DCS1800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使用8副各自由8个元素构成的天线阵列对智能天线在宏蜂窝和微蜂窝网络中的性能情况进行了现场试验,对各种自适应算法进行了比较,并且发布了如下的一些试验结果:

(1)在宏蜂窝的网络结构中,当信号到达方向相差10度以上的时候,通过使用智能天线,系统获得了达到30dB的载干比增益,覆盖范围增加了54%;

(2)在宏蜂窝的网络结构中,通过使用8元素的智能天线,系统容量增加了300%;

(3)微蜂窝的网络结构下智能天线的性能增益不如宏蜂窝的情况,但大部分自适应算法也能够取得相当的性能增益。需要对微蜂窝的情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此之后的SUNBEAM项目把在DCS1800系统上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扩展,对智能天线在3GWCDMA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在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地方也报告了关于智能天线性能的相关试验和研究结果。

5结束语

移动通信用户量的迅速发展,以及从窄带语音通信向宽带高速数据通信发展的趋势,如何在一定的频谱资源上提高网络容量成为网络建设,尤其是未来3G网络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单纯地依靠增加基站(使用微蜂窝增加频率的复用度),无论从成本和性能表现方面都已经不再是最好的选择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天线技术的引入,将通过增加系统在空间上的分辨能力,从更高的层次上提高系统对于无线频谱的利用率。与其它所有的先进技术一样,智能天线技术的发展也是一个伴随着算法研究和硬件升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对其重要作用的认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基本上已经开始了实际的应用阶段,实际使用中的各种问题也在逐步得到解决。当前,我国正在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和试验,智能天线技术无疑也将成为讨论的热点之一,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方面的工作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6:网络优化中网站地图的作用

摘要:在网络营销中,网站地图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HTML格式的网站地图,另一种是XML Sitemap 通常称为Sitemap(首字母大写 S),...

摘要:在网络营销中,网站地图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HTML格式的网站地图,另一种是XML Sitemap 通常称为Sitemap(首字母大写 S),而不叫“网站地图”,也可以简单的来说Sitemap 就是网站上链接的列表。可以把制作好的网站地图提交给搜索引擎,这样更利于网络营销搜索引擎更完全的收录网站推广内容利于SEO。

那么网站地图还有其他好处吗?当然是有的。首先一点就说了利于网络营销搜索引擎完全的收录网站内容。第二点为搜索引擎蜘蛛提供一些链接,指向动态页面或者采用其他方法比较难以到达的页面;第三点作为一种潜在的着陆页面,可以为搜索流量进行网站推广优化;第四点就是用户体验,如果网站太过复杂用户找不到导航,这就起到一个导航作用更加提高的用户体验度。

网站地图的设计,一般蜘蛛也是从开始导航入手开始爬行整个网站,所以我们也需要从导航开始设置,这样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即美观又得体。按照下面排列来制作网站推广地图。

1.产品分类页面

2.主要产品页面

3.FAQ和帮助页面

4.位于转化路径上的所有关键页面,访问者将从着陆页面出发,然后沿着这些页面实现转化。

5.访问量最大的前10个页面

6.如果有站内网络营销搜索引擎的话,就挑选出从该搜索引擎出发点击次数最高的那些页面

我们做好了网站推广地图该如何做呢?首先一般网站推广地图是软件生成的,那么生成之后我们对它进行相应的修改,也就是标题和说明等等,修改完之后就可以提交给搜索引擎,

在网站上需要把网站地图位置准确的告诉网络营销搜索引擎,这时就利用到了robots.txt这个文件。

制作网站地图需要注意的几个地方

1.简化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不要出现重复的链接,要采用标准W3C格式的地图文件,布局要简洁,清晰,如果地图是内容式地图,每页不要超过100网络营销内容个链接,采用分页的形式,逐一开来,这样方便搜索引擎蜘蛛逐页爬行。

2.链接必须真实有效

地图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搜索引擎蜘蛛抓取的,如果地图存在死链或坏链,会影响网站在网络营销搜索引擎中网站权重的,所以要仔细检查有无错误的网站推广链接地址,提交前通过站长工具,检查网站的链接是否有效。

3.更新网站地图

建议经常更新网站地图,经常的更新地图,便于培养搜网络营销索引擎蜘蛛爬行的频率。经常有新的地图内容生成,长期以来,蜘蛛就会更关注,培养蜘蛛的爬行规则,这样网站内容能更快的被搜索引擎抓取收录,网站内容也可以早日被搜索引擎检索。目前的软件可以设置自动更新网站地图,一般情况可以设置一天更新一次这样最好,如果网站推广内容更新的比较慢也可以设置一周更新一次,不过建议大家还是一天更新一次比较好,毕竟搜索引擎每天都在更新。

4.搜索引擎识别的地图 因为每个网络营销搜索引擎主要识别地图格式效果不同,建议分别采用以下格式: 百度建议使用HTML格式的网站地图,Google建议使用Xml格式的网站地图,Yahoo建议使用Txt格式的网站地图。

总结:网站地图布局一定要简洁,所有的链接都是标准的HTML文本,并且要尽可能多的包含网络营销关键字,一般情况用你的文章标题就可以了。如果想要更好的设置可以增加地图文本说明,这样更加详细。也可以把Sitemap写进robots.txt文件里。在网站推广引擎爬虫进来抓取网页的时候,会首先查看robots.txt、如果首先把sitemap写进robots.txt里那么在效率上大大提高很多,从而获得SEM的好感。

篇7:智能天线上行接收技术在DS/CDMA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天线上行接收技术在DS/CDMA系统中的应用

介绍了一种可以应用于DS/CDMA系统中的智能天线上行接收方案,并对方案中的关键过程采用DSP和FPGA共同实现,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实现灵活等特点.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正确接收发射数据,达到了设计目标.

作 者:刘辉 邢富领 左继章 刘智萌 LIU Hui XING Fu-ling ZUO Ji-zhang LIU Zhi-meng  作者单位:刘辉,邢富领,刘智萌,LIU Hui,XING Fu-ling,LIU Zhi-meng(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航空电子工程系,西安,710038)

左继章,ZUO Ji-zhang(中国人民解放军95972部队,甘肃,酒泉,735018)

刊 名:电光与控制  ISTIC PKU英文刊名:ELECTRONICS OPTICS & CONTROL 年,卷(期):2006 13(4) 分类号:V271.4 关键词:DS/CDMA   智能天线   上行接收   DSP   FPGA  

智能交换机网络知识

网络优化论文

对XP系统网络优化

CiscoHSRP的配置网络知识

GPRS功能和业务网络知识

网络路由技术基础网络知识

网络流行体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研究论文

系统思想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

在网络环境中的人物描写作文教学

网络优化专员的具体职责表述

智能天线在CDMA网络优化中的作用网络知识(集锦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智能天线在CDMA网络优化中的作用网络知识,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