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新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新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目录
篇1:新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新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一、填空。
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相等,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分别是( )、( )、( )。
2、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3、不改变3.4的大小,把它改写成以0.001为单位的小数是( )。
4、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32.15,原来的数是( )。
5、3.6×0.54的积有( )位小数,0.329×0.1的`积有( )位小数。
6、52厘米=( )米 25千克=( )吨
3千克130克=( )千克 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7、在等腰三角形中,它的顶角是80度,那么它的一个底角是( )度。
8、3.5×0.6的积一定比3.5( ),4.2×1.3的积一定比4.2( )。
9、把一个大三角形剪成两个小三角形,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度。
10、比较大小。
3.620 3.602 460千克 0.46吨 2.7×0.98 2.7
11、一个边长是0.45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是( )米。
12、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是利用了三角形的( )性质。
13、由12个一,3个百分之一,4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 )。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有一个内角是91度的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2、下面各题中,积最小的是( )。
A、49×0.25 B、4.9×0.25 C、0.025×490 D、0.49×25
3、下面四根小棒中,哪三根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
① 10cm ② 8cm ③ 3cm ④ 7cm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5×0.84+2.16×2.5=2.5×(0.84+2.16)运用了(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加法交换律
5、如果甲×0.42=乙×1.75(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三、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
2、在所有的钝角三角形中,不可能有等腰三角形。 ( )
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4、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数大。 ( )
5、0.06里有6个十分之一。 ( )
6、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 )
7、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一定小于90度。 ( )
8、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是梯形。 ( )
9、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 ( )
10、把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是5000。 ( )
四、计算题。
1、口算下面各题。
1.5×4= 1.2+2.4= 8.69×0= 7.3×0.1=
0.75×2= 1-0.5= 2.5×4= 11.2+8.8=
3+4.8= 1.25×8= 4.3-1.3= 10-2.5=
82÷100= 0.8×0.5= 0.45+0.24= 11÷1000=
2、竖式计算。
41.96-24.6= 13.58+24.63= 1.33×2.7= 4.32×15=
3、脱式计算
16.36+25.75-12.58 3.6×4.2+15.62 (5.24-3.6)×20
4、简便计算。
8.9+8.9×99 0.25×1.3×4 2.47+5.66+7.53
五、作图题。在下面网格中分别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六、列式计算。
1、1.25的8倍是多少?
2、5.7乘3.2与6.8的和,积是多少?
3、如图,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是120度,∠A是∠B的3倍,则∠C是多少度?
A
C B
七、解决问题。
1、同学们回收废纸,每人回收2.6千克,四(一)班36名学生,共回收多少千克废纸?
2、王阿姨在超市买了4.2千克葡萄 ,每千克10.6元,王阿姨带50元钱够吗?
3、同学们去参观博物馆,四年级去了85人,五年级去的人数是四年级的1.2倍,两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
4、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两条边分别长7厘米和2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笑笑每天上学和放学都要乘坐一次公交,每乘一次公交花费0.4元。笑笑的公交卡里还剩4.5元,够她一周5天上学和放学用吗?
6、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3.2小时后还差11.6千米到达目的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7、一头蓝鲸每天吃3.64吨虾,照这样下去,5头蓝鲸一个月(按30天计算)能吃掉多少吨虾?
篇2:新北师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
1、自然数整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3、十进制计数法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万以上数的写法:
(1)一个数含有万级和亿级,应从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写数时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遇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8、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
(2)如果位数相同,就从位开始比较,位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类推。
9、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1)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即可。
(2)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即可。
10、近似数与准确数:
有些数的前面有“约”字,都不是准确数,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做为“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数的时候,按要求保留到哪一位,这一位后面的数称为“尾数”。如果尾数的位数字小于5,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精确(保留)到万位或亿位,求它的近似数。
(1)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2)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就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3)不管是用“万”还是用“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时都要用约等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或“亿”字。
11、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的相同点: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都是把一个较大的数表示成整“万”或整“亿”的数,后面都要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不同点:求近似数是把一个数变成一个近似数,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而数的改写只是把一个大数写成了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12、数字编码。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编码中的数字代表着一定的意义。编码具有有序性。
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抓住课堂。数学学习重在平日功夫,不适于突击复习。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0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2、高质量完成作业。所谓高质量是指高正确率和高速度。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的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诸如它考查的内容,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如果不会决不能轻易放弃,要发扬“钉子”精神,一有空就静心思考,灵感总是突然来到你身边的。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成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对于学习数学十分重要;即使失败,这道题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勤思考,多提问。首先对于老师给出的概念、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做到刨根问底,这便是理解的途径。其次,学习任何学科都应抱着怀疑的态度,尤其是数学。对于老师的讲解,课本的内容,有疑问应尽管提出,与老师讨论。总之,思考、提问是清除学习隐患的途径。
4、总结比较,理清思绪。
(1)知识点的总结比较。每学完一个单元都应将本章内容做以整理或在脑中过一遍,理顺出它们的关系。对于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分项归纳比较,有时可用联想法将其区分开。
(2)题目的总结比较。同学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我就有两本题集。一本是错题,一本是精题。对于平时作业,考试出现的错题,有选择地记下来,并用红笔在一侧批注注意事项,考试前只需翻看红笔写的内容即可。我还把见到的一些极其巧妙或难度高的题记下来,也用红笔批注此题所用方法和思想。时间长了,自己就可总结出一些类型的解题规律,也用红笔记下这些规律。最终它们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对你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5、认真地做课外练习。课余时间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所以在做课外练习时要准而精,只要每天认真地做三两页,天长日久,你的数学学习就可以做到“积沙成塔”,收获丰硕。
四年级数学学习技巧
1、主动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通过对新知识的预习,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因此,学生需要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学会运用已学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知识。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从预习中发现新的问题,并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听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2、总结规律
很多数学问题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在学习的时候,要学会总结规律,从而掌握类似题型的解题方法。在做完题目后,不要直接跳到下一道,而是要对这道题目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对解题思路进行总结。
在解题的时候,要对题目进行思考,了解题目考察的知识,解题的关键和其他解法,从而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锻炼数学思维能力。
3、关于作业
作业能够有效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但是很多学生并不能正确对待作业,反而觉得这是负担,从而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抱有消极的心态。这就要求学生转变心态,避免粗心、求快的错误习惯,认真完成作业。
篇3:新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知识点
近似数知识点
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典型练习题
一、填空
1、一个数是由7个千、3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 )。
2、一个数从右边起,百位是第( )位,第五位是( )位。
3、3465的位是( )位,是( )位数。“6”在( )位上,表示( )。“3”在( )位上,表示( )。
4、100里面有( )十,一千里面有( )百,10个一是( )。
5、的四位数是( ),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和( ),差是( )。由( )个千、( )个百、( )个一组成3207。
6、万以内数的读法是从( )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位上是几就读( )千;百位上是几就读( )……;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 )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 )。
二、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698的近似数是: 2956的近似数是:
3120的近似数是: 2802的近似数是:
1004的近似数是: 5023的近似数是: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知识点归纳
栽蒜苗(一)(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
1、统计图中1格表示不同单位量,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判断1个表示几个单位。数据大,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小。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明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直观、方便、便于察看。
4、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确定水平方向,标出项目;确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数量(一格代表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度不同的直条;写出标题。
补充【知识点】:初步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得信息,并能回答相应的问题。
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
【知识点】: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2、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在方格纸中,根据所给出的数据把点标出来,再用线将点连接起来,要顺次连接。
3、能够看出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补充【知识点】:
1、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初步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得相应的信息,回答提出的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学习方法
1、抓住课堂。数学学习重在平日功夫,不适于突击复习。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0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2、高质量完成作业。所谓高质量是指高正确率和高速度。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的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诸如它考查的内容,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如果不会决不能轻易放弃,要发扬“钉子”精神,一有空就静心思考,灵感总是突然来到你身边的。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成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对于学习数学十分重要;即使失败,这道题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勤思考,多提问。首先对于老师给出的概念、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做到刨根问底,这便是理解的途径。其次,学习任何学科都应抱着怀疑的态度,尤其是数学。对于老师的讲解,课本的内容,有疑问应尽管提出,与老师讨论。总之,思考、提问是清除学习隐患的途径。
4、总结比较,理清思绪。
(1)知识点的总结比较。每学完一个单元都应将本章内容做以整理或在脑中过一遍,理顺出它们的关系。对于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分项归纳比较,有时可用联想法将其区分开。
(2)题目的总结比较。同学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我就有两本题集。一本是错题,一本是精题。对于平时作业,考试出现的错题,有选择地记下来,并用红笔在一侧批注注意事项,考试前只需翻看红笔写的内容即可。我还把见到的一些极其巧妙或难度高的题记下来,也用红笔批注此题所用方法和思想。时间长了,自己就可总结出一些类型的解题规律,也用红笔记下这些规律。最终它们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对你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5、认真地做课外练习。课余时间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所以在做课外练习时要准而精,只要每天认真地做三两页,天长日久,你的数学学习就可以做到“积沙成塔”,收获丰硕。
篇4: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一、填空。(22分)
①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大的六位数是()
②三个十亿,八个千和五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③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亿位,它是()位数,九位数的最高位是()位。
④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合起来叫做名数。
⑤因为△÷□=○,所以□=(),△=()
⑥闰年的二月有()天,平年全年有()天。
⑦8003平方分米=()平方米()立方分米
510分()时()分2005千克=()吨()千克
⑧一袋面粉重25千克,那么()袋面粉重2吨。
⑨与百分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位和()位。
⑩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⑾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如(a+b)×c=
(a×b)×c=
⑿5个1100写成小数为(),读作:()
二、判断。(5分)
①在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在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必须比余数大。()
③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比1小。()
④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⑤除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三、选择题。(选番号写在括号里。4分)
(1)x-28=36求未知数的根据是()
A、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B、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因数
C、被减数=差+减数
(2)2,372和2,329之间该填()
A、>B、 (3)0.250表示()个千分之一。 A、25B、250C、2500 (4)80能被()整除。 A、1268107B、1210416204080 C、1230402080 四、计算。(41分) 1、直接写得数。(5分) 72×60+800=25×40=53×70=(630-80)÷11= 480÷30=270÷3+70=703×6≈5376÷59≈ 1-(27+57)=1-79= 2、笔算。(8分) 308×21534163÷757002-46185762+1986 3、简算。(16分) 146+155+254+451762-73-127101×28 5600÷3573×68+32×73142×59-42×59 999×999+999125×32×25 4、求未知数x。(8分) x-756=12681456÷x=26 x×73=4380x÷75=29 5、脱式计算。(8分) 8360+(201-438÷73)2790÷(250×12-2991) (374-265+238)×650-50÷5+6 五、列式计算。(6分) ①82与15的差乘32与18的和,积是多少? ②716与708的差除1680,商是多少? ③一个数比756多218,求这个数(列x解) 六、应用题。(22分) 1、实验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补充成三步应用题,再解答。)(4分) 2、学校有72个篮球,乒乓球比篮球多28个,足球比篮球和乒乓球的总数少32个,足球有多少个?(3分) 3打字员小李每分钟打字45个,小李1小时20分钟可以打字多少个字?(3分) 4、5个工人6天修路900米,平均每个工人每天修路多少米?(两种分步写小标题解答。)(6分) 5、商店运来大米和面米各60袋,每袋大米重30千克,每袋面粉重25千克,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两种不同方法解答。6分) 附加题(10分) 3件上衣和7条裤子共430元,同样的7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470元,每件上衣和每条裤子各多少元?(10分)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期中试卷 一、填空。 1、亿级的计数单位是、、、,它包括的数位有位、位、位、位。 2、我国领土面积是9600000平方千米,改写成万作单位是平方千米。 3、10公顷=平方米 6000公顷=平方千米 4、在4079503200中,“7”在千万位上,表示。 5、一个十位数,最高位是8,千万位和千位上都是7,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万,省略亿后面的位数,约是亿。 6、一个数由9个亿、6个千万个3个十组成,这个数是。 7、要使9□4312000≈10亿,□中最小填。 8、再横线上填上“>”,“<”或“=”。 3043500<>=304350000 7862500<>=7856200 452万<>=45200000 100000000<>=999999999 二、判断。 1、用0,2,3,5,7组成最小的五位数是23570…… √× 2、速度×时间=路程…… √× 3、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20千米,可写作120千米/时…… √× 4、在乘法里,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扩大20倍…… √× 5、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 三、选择。 1、下面的数中一个零都不读的数是 A.606000 B.606060 C.600606 D.600066 2、在125的后面添()个0,这个数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万 A.4 B.2 C.5 3、下午6时整,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A.直角 B.钝角 C.锐角 D.平角 4、两个因数的'积是160,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乘5,积是() A.1120 B.1600 C.160 5、一个亿里有()个百万。 A.10 B.100 C.1000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4×30= 50×80= 36×50= 25×200= 160×4= 20×80= 22×50= 120×40= 50×40= 31×40= 50×60= 150×40= 2、先算出每组中第1题的积,再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16×3= 25×2= 18×4= 16×30= 25×20= 18×8= 32×30= 25×200= 180×8= 3、列竖式计算 152×24= 62×53= 105×70= 250×36= 16×324= 306×50= 五、解决问题。 1、学校体育室买了25个足球,每个62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列式: 答:一共花了元钱。 2、一条路,修路队每天修119米,已经修了15天,还有160米没修,这条路长多少米? 列式: 答:这条路长米。 3、甲、乙两地相距5010千米,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02千米/时,行驶50小时能到吗? 列式: 答:行驶50小时到。 4、千金电影院有1400个座位,育才小学有31个班,平均每班45人,这些同学都去看电影了,电影院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列式: 答:电影院还有个空座位。 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 1、自然数整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3、十进制计数法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万以上数的写法: (1)一个数含有万级和亿级,应从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写数时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遇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8、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 (2)如果位数相同,就从位开始比较,位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类推。 9、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1)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即可。 (2)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即可。 10、近似数与准确数: 有些数的前面有“约”字,都不是准确数,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做为“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数的时候,按要求保留到哪一位,这一位后面的数称为“尾数”。如果尾数的位数字小于5,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精确(保留)到万位或亿位,求它的近似数。 (1)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2)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就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3)不管是用“万”还是用“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时都要用约等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或“亿”字。 11、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的相同点: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都是把一个较大的数表示成整“万”或整“亿”的数,后面都要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不同点:求近似数是把一个数变成一个近似数,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而数的改写只是把一个大数写成了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12、数字编码。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编码中的数字代表着一定的意义。编码具有有序性。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 (a-b)×c=a×c-b×c 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一:记笔记 这方法其实很普遍也很简单,但恰恰是很多同学不容易做到的,记笔记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把老师的精华记录下来方便复习,二是练习学生的书写能力,三是可以让学生养成边听边写的学习能力,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二:错题本 很多孩子都马虎,但有些马虎其实是同学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晰造成的,这类的题目一定要记录下来。还有的是出题者故意设计的陷阱,这也可以记录下来,定时复习,久了之后很多马虎自然而然地就避免了。 三:学习小组 定期地和小组成员分享好试题,好方法,好技巧,好经验,即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情感,又可以在交朋友的过程学习到新的东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协调能力。 四:题目分类本 和错题本一样,专门记录自己做过的试题,分类指的是将自己做过的试题分为几大类,一类是极其简单,自己一看就会的。一类是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找到突破口的,还有一类就是难度很大,需要综合运用很多知识并进行推理才能解答的,后两类都应该是我们的记录重点。在对试题分类的过程中同学自然地就增强了对试题的进一步理解。 五:旧题新解 不定时的翻翻原来做过的试题,但是重点是思考有没有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这样不断地增加思考有利于形成学生思考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多角度考察问题的思路,并随时利用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相交线 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平行线及其判定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移 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 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初一数学复习知识点 代数初步知识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 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 a2-b2 ; a与b差的平方是:(a-b)2 ;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 n-1、n、n+1 ; (4)若b>0,则正数是:a2+b ,负数是: -a2-b ,非负数是: a2 ,非正数是:-a2 . 有理数 凡能写成q/p(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两千零八十亿零八百七十万写作( ),把它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 2.射线只有( )个端点,可以向( )端无限延长,不可以( )。 3.比最小的五位数小1的数是( )比最大的六位数大1的数是( )。 4.钟面上( )时整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5.12个125的和是( )。108的12倍是( )。 6.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或( )。 7. (a+b)×c= a×c+ b×c是根据( )定律。 8.把下面各数从大到小排列:9006万 96000 9007万 9060万 ( )( )( )( ) 9.把三角形向右平移5格后,再向下平移5格,仍是一个( )形。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亿里面有( )个亿。 11.144×25在计算时先算( )再算( )。 12.用3个5和3个0组成一个六位数:只读出一个零的六位数( );读出两个零的六位数( );组成最小的六位数( )。 二、判断(10分) 1.800 8000 8000读作:八十亿八百万八千。 ( ) 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是数位。 ( ) 3.用因数35十位上的3去乘142,得到的是426个十。( ) 4.一个圆围绕圆心旋转180°后还在原来位置上。 ( ) 5.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同时应用。 ( ) 三、选择题(6分) 1.在计算器上用来清除的键是( ) ①CE ②ON ③OEF ④DATE 2.估算203×18下面哪个结果比较合理( ) ① 6000 ② 1 ③ 89999 ④ 4000 3.如果96□300≈97万,那么□里可以填的数是 ( ) ① 1 ② 3 ③ 5 ④ 0 4.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 ①扩大10倍 ② 扩大100倍 ③扩大20倍 5.1030507中有( )个零可以读出来。 ( ) ① 1 ② 2 ③ 3 6.下图中共有几个角。( )① 4 ② 5 ③ 6 四、计算(26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220×20= 37万+35万= 25×40= 13万+560000= 17×3+9= 190×30= 184万-56万= 800×0= 50×50= 9×5+52= 7×180= 30×10×2= 2.用竖式计算(8分) 126×35 209×72 47×210 260×40 3.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8+40)×25 (125+25)×(8×4) 34×102 72×125 4.文字题(4分) ①78加上130与15的积,和是多少? ②99与100的和乘以它们俩的差是多少? 五.操作题:(8分) 1.画出80°、105°的角。(4分) 2.过直线外一点A画直线L的平行线和垂线。(4分) 六、应用题(31分) 1.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俄罗斯的国土面积约为1710万平方千米,俄罗斯的面积比我国的多多少万平方千米?(6分) 2.某电视机厂原来每天生产116台电视机,现在每天生产的台数是原来的12倍,现在每天能生产多少台电视机?(6分) 3.中美饭店想买12张桌子和136把椅子,已知每张桌子156元,每把椅子48元,他准备8000元钱够不够?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答.(6分) 4.红红的座位票是第19区的42排78号,这是体育场中心最后一个看区,也是最后一排最后一个座位.如果每个看区的座位数相同,你能估算出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 (6分) 5.某商店运来25箱苹果和24箱梨,每箱都是50千克,运来的苹果和梨共少千克?(7分) 6、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52米,宽40米,扩建后长和宽分别增加8米,扩建后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1.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2.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练习 3.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2015 4.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5.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数学 6.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数学答案 7.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 1、数学四年级期中试卷下册: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计数单位是()。 2、21.034是由2个(),1个(),3个()和4个()组成。 3、1里面有()个0.01;0.1里面有()个0.01。 4、3.4×6表示的意思是(),其结果是()。 5、把13.14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结果是()。 6、根据13×24=312,直接填写括号里的数。 0.13×24=()1.3×0.24=() 7、把一个大三角形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8、在里填上“>”“<”或“=”。 0.2米2厘米1.25×0.860.8610.1×0.110.1+0.1 9、15厘米=()分米=()米;125克=()千克 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度,它的顶角是()度;如果它的顶角是30度,它的底角是()度。 11在里填上“>”“<”或“=”. 0.1米1厘米4.75×0.980.9810.01×0.110.01+0.1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小数都比整数小。() 2、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直角。() 3、用4.4米,5.1米,3.3米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4、一个数乘以小于1的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5、用割补的方法,能把任意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大于2.4而小于2.5的小数有()。 A、1个B、3个C、无数个 2、和3.6千米相等的是()。 A、360米B、3600米C、3千米6米 3、30个一,3个0.01和3个0.001组成的数是()。 A、303.3B、30.033C、30.303 4、一个大于0的整数与一个小数相乘,它们的积()。 A、一定大于这个数B、一定小于这个整数C、不能确定 5、在50米跑步比赛中,小明成绩是7.2秒,小东的成绩是6.9秒。他们的成绩()。 A、小东好B、小明好C、无法判断 四、计算题。 1、口算。 1-0.25=3.4+1.6=3.3-0.8=5.7+8.4= 15×0.2=0.8×0.30.25×4=2.4×0.2= 2、列竖式计算。 21.7+2.86=16.05-9.7= 1.4×0.58=0.65×26= 6.2+14.985.1-1.2320-3.65 3.8×0.150.32×7.91.24×8.5 3、脱式计算。(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12分) 70.8-1.25-1.755.81+8.3+4.19+11.73.54×0.29-0.29×2.54 0.25×17.3×0.47.2×9.948×0.69+3.1×4.8 五、在点子图上按要求画图。(6分) 1画出下列各图形a边上的高.(6分) 2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下列图形.(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1)一条边的长是4厘米,这条边上的高是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2)一条边的长是3厘米,这条边上的高是3厘米的三角形. 3找出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正面写“正”,上面写“上”,右面写“右”. ()()() 4画出下列图形从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六、应用题。 1、一条水渠长268.55米,另一条水渠比它长25.48米,另一条水渠长多少米? 2、一辆客车从甲城到乙城,每小时行85千米,全程用了6.5小时,求从甲城到乙城的距离? 3、100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78千克,照这样计算,1000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4、每千克苹果3.50元,每千克香蕉2.60元,李阿姨买了5千克苹果和6千克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 5、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0.56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0.14千米,7天后还差3.5千米没有修,这条路长多少千米? 关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一、我是填空小专家 1、一筐橘子重x千克,26筐重()千克。 2、aa可以写成( ),读作( ),表示( )。a2可以写成( ),表示( )。 3、n是个大于1的自然数,与n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 )和( )。 4、幸福小学共有m名学生,其中男生230名,女生()名。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65,另一个锐角是( )。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5厘米,底边长4厘米,围成这个等腰至少需要( )厘米长的绳子。 7、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 8、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的2倍,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5,顶角是( ),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 )。 10、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36,54,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二、我是公正小法官(正确的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在括号里划) 1、X+X可以写成X2 。( ) 2、124+413=4(12+13)( ) 3、125178=125817这里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4、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 5、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 6、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 7、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 8、在一个五边形中,画上两条线段可以把这个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因此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 ) 9、钟面上3时整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三、我会正确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125+67+75=67+(125+75)应用了( )。 ①加法交换律 ②加法结合律 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56+564与( )相等。 ① 56(4+1) ② 564+1 ③ 4(56+1) 3、347-98用简便方法计算是( )。 ① 347-100-2 ② 347-(100+2) ③ 347-100+2 4、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① ab=ba ② (ab)c=a(bc) ③ (a+b)c=ac+bc 5、下面哪一组能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①6厘米 6厘米 12厘米 ②3分米 4分米 4分米 ③35120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怎么简便就怎么算:) (共24分) 34+15+66 8(12515) (4+400)25 15663+15637 282+47+153+18 756-193-207 395-(72+95) 600254 五、操作题 1、画出下面三角形的高。 2、不用量角器,求角的度数 六、我会解决生活问题 1、小轿车和大客车两辆车同时从上海、北京两地相向而行,小轿车每小时行48千米,大客车车每小时行52千米,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它的底角是多少度?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四年级数学期中复习题试卷 一、填空。(20分) 1.两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30×250的积的末尾有( )个0,40×25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3.125×4-326+78,先算( )法, 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给算式加上括号,使算式变为先算加, 再算减, 最后算乘。 算式是 。 4.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瓶饮料有750( )。 (2)一桶色拉油有4( )。 (3)一瓶墨水的容量是60( )。 (4)一间教室的.面积是60( )。 5.一个杯子的容量为400ml,5个这样的杯子的容量为( )ml,是( )升。 6.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内角,分别为37°、53°,第三个角是( ),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6cm,腰长4 cm,它的周长是( )。 8.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86°,它的一个底角是( )。 9.小明从1楼到4楼需要12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从1楼爬到8楼需要( )分钟。 10.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如果顶角是底角的2倍,则顶角等于( )度,底角等于( )度。 二、判断(5分) 1.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没有“0”,乘积的末尾一定也没有“0”。 ( ) 2.小明口渴时一口气能喝13升水。……………………( ) 3.钝角三角形比锐角三角形大。…………………………( ) 4.在一个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小于90°。( ) 5.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90°。………………………………(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5分) 1.任何三角形至少有( )个锐角。 ① 1 ② 2 ③ 3 2.计算700-35×4÷20时,第二步算( )。 ① 乘法 ②减法 ③除法 3.用一根长7cm,另一根长3cm的小棒,再加上一根( )长的小棒,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①6cm ②3cm ③13cm 4.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①锐角 ②直角 ③钝角 5.棱长是( )的正方体容器,容量是1升。 ①1米 ②1分米 ③1厘米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8分) 4×300= 22×70= 6300÷90= 0×17+13= 101×20= 840÷40= 18+216= 9×6÷9×6= 2.列竖式计算。(9分) 246×38= 209×83= 240×60= 3.能简便的使用简便方法算。(12分) 1560-360÷12×24 (936÷9-64)×520 7800÷50+2200÷50 780÷20+2×17 455÷[(109-102)×13] 72×44+72×56 五、操作题。(5分) 先画出下面等腰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再回答问题。 通过操作,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 )条高。而且等腰三角形两条腰上的高是( )(填相等或者不相等) 六、应用题(30分) 1.长江电影院每排有28个座位,一共215排。这个电影院可以容纳6000个观众同时观看吗? 2.小红打一篇683个字的习作,前6分平均每分钟打18个字,以后每分钟打25个字,再用几分钟可以打完? 3.一片绿化林,有榕树50棵,松树是榕树的3倍,柏树的棵数比榕树和松树的总量还多80课。柏树有多少棵? 4.梅庄有一个长方形菜园,长80米,宽35米,还有一个正方形花圃,边长50米。菜园的占地面积比花圃的占地面积大多少平方米? 5.给一间房子铺地砖,用面积16平方分米的方砖,400块正好铺满。如果用边长是5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6. 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8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少年宫要走多少时间?篇5:数学四年级期中试卷
篇6:北师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篇7:新北师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篇8: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篇9: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篇10: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篇11:四年级数学期中复习题试卷
新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精选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