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知昼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三月春天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三月春天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三月春天的古诗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相关阅读:描写三月的句子】
1、三月,应该就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应该就是微风细雨孕育生命的季节。但今年偏不,我的记忆里只有三月那吝啬的雨和狂怒的风。
2、阳春三月,桃花怒放,黄海岸边,就像是落下了百里胭脂云。
3、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4、三月,这本是桃红梨白,然而,今年冬的余威,似乎特别强劲,至今尚不想褪尽那股让人生厌的寒意。
5、三月的春风抚弄着我的发梢,除了带来丝丝的困惑,也给我带来了一阵心寒。
6、三月的'阳光温情流泻,春似柔情的少女,轻盈的曼舞水袖。一笑是姹紫嫣红,一颦即是细雨霏霏。
7、我戴着用树叶做的帽子,穿着美丽的裙子,在树林里遨游着,与各种动物、植物和谐相处。三月的微风,与我一起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翩翩起舞。
8、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云霏微。
9、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10、春天到来了,农民伯伯忙着播种。他们将土翻开,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一粒粒种子播撒到土里,再把土盖上。虽然整个过程非常辛苦,但是农民伯伯流着汗水的脸还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呢!
11、如果说树干是生命的桥墩,那么这些密密的枝条就是给树叶输送营养的生命桥梁。一阵春风吹来。它就开始生动起来,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12、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13、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14、不系黄金绶。粉黛愁成垢。春风三月有时阑,遮不尽梨花丑。
15、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越溪阆苑繁华地,傍禁垣珠翠烟霞。
16、三月的春风虽然不像是冬天的风般凛冽激昂,虽然不如夏日的凉风般宜人,却让我们获得新一轮的生命与感悟。她轻轻地爱抚着我们,这就像是温柔的母亲,唤醒我们陈旧的回忆。
17、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18、这正是桃花开放的时候,雪悄然无声地来了,开始,星星点点,零零落落,一会儿,雪片大了,密集了,漫天飞舞。眼前的雪,明净透亮,带着水气,更兼三月春风做伙伴,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显得轻松自然。
19、又到了阳春三月,花红柳绿的时节。万物复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20、三月初三春渐老。遍地残花风暗扫。命俦啸侣拥笙歌,临水泛觞游宴好。
篇2:春天三月的古诗
关于春天三月的古诗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三月晦日送春
唐代: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宋代:晁补之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
清代:周济
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
满眼颓垣欹病树,纵有余英,不值风姨炉。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
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清代:陈洵
不用问田园,十载归来故旧欢。一笑从知春有意,篱边,三两余花向我妍。
哀乐信无端,但觉吾心此处安。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
三月过行宫
唐代:李贺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子衿
先秦:佚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玉楼春·春恨
宋代: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篇3:描写三月春天的古诗
描写三月春天的古诗
1、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古诗出处::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2、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古诗出处::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3、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古诗出处::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古诗出处::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古诗出处::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6、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古诗出处::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7、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古诗出处::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8、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古诗出处::查慎行《晓过鸳湖》
9、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古诗出处::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0、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古诗出处::武则天《腊日宣诏幸上苑》
1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古诗出处::李白《清平调·其一》
12、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古诗出处::白朴《天净沙·春》
13、一春不识西湖面。——古诗出处::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14、时时自有春风扫。——古诗出处::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15、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古诗出处::李白《劳劳亭》
16、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古诗出处::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17、更谁情浅似春风。——古诗出处::晏几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18、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古诗出处::李白《落日忆山中》
19、画楼影里双飞燕。——古诗出处::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20、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古诗出处::王维《送别》
21、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古诗出处::杜甫《春日忆李白》
22、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古诗出处::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23、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古诗出处::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24、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古诗出处::庄棫《定**·为有书来与我期》
25、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古诗出处::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26、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古诗出处::雍陶《天津桥望春》
27、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古诗出处::陆游《沈园二首》
28、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古诗出处::毛熙震《清平乐·春光欲暮》
29、楼头画角风吹醒。——古诗出处::张先《青门引·春思》
30、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古诗出处::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31、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古诗出处::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32、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古诗出处::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3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古诗出处::王维《山居秋暝》
34、造化可能偏有意。——古诗出处::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35、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古诗出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3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古诗出处::杜甫《春望》
37、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古诗出处::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8、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古诗出处::杜甫《绝句二首》
39、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古诗出处::纳兰性德《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40、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诗出处::李华《春行寄兴》
4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古诗出处::杜甫《春望》
42、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古诗出处::苏轼《和董传留别》
4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古诗出处::孟浩然《春晓》
44、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古诗出处::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45、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古诗出处::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46、风前欲劝春光住。——古诗出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47、东城渐觉风光好。——古诗出处::宋祁《玉楼春·春景》
48、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古诗出处::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49、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古诗出处::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50、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古诗出处::张敬忠《边词》
篇4:阳春三月古诗
阳春三月古诗
三月三日
【作者:白居易】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三月四日骤暖
【作者:范成大】
日脚融晴晚气暄,睡余初觉薄罗便。
如何柳絮沾泥处,暖似槐阴转午天。
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桥四首
【作者:方回】
正月桥西卖酒家,柳初青眼草初芽。
重来红紫随风雨,犹有野田黄茶花。
三月十三日游卞氏园
【作者:韩维】
窄径下深竹,有堤平若席。
开樽荫密树,正见溪水碧。
游鱼出柳根,翕忽无定迹。
酒行不须遽,月色林上白。
三月十三日步至杏亭
【作者:黄彦平】
禅房幽讨有谁期,竹径穿花蝶不知。
山拥暮寒斜照里,树含芳思欲开时。
和风第放千林喜,胜日闲成一段奇。
何必红尘污人后,始从箫鼓看繁枝。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搜猕匿赋之家晏饭此
【作者: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
饮冰食蘖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三月晦日偶成
【作者:蒋恢】
一年芳信雨消磨,负此吟怀奈若何。
倚槛忽惊新绿暗,扫轩更惜落红多。
春归惟有时禽觉,睡足从渠日影蹉。
闲里工夫闲受用,惜无闲客肯相过。
三月一日偕善之无逸游南山桃园分韵复源字
【作者:陆文圭】
白云起南山,随我度溪园。
园丁荷锄去,季女出应门。
汲泉供香茗,扫石闲清樽。
人静禽声乐,春深花事繁。
蛾眉映修竹,掩袂娇欲言。
吾亲白云外,未敢访桃源。
三月晦日偶题
【作者: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作者:杨万里】
村落寻花特地无,有花亦自只愁予,
不如卧听春山雨,一阵繁声一阵疏。
篇5:形容三月的古诗
形容三月的古诗
三月三日重游虎丘
【作者:郭麟孙】
细雨霏霏不湿衣,山前山后乱莺飞。
过桥春色绯桃树,临水人家白板扉。
此地酒帘邀我醉,隔船箫鼓送人归。
清游恐尽今朝乐,回首阊门又夕晖。
三月廿一日书事(二首)
【作者:顾清】
只合清江坐钓矶,等闲谁遣着朝衣。
绿阴门巷青绳路,心逐南云一片飞。
己丑三月访子白兄于秦淮桥
【作者:练子宁】
五月南风水倒流,秦淮桥下问扁舟。
穿花燕子羽毛湿,隔水人家门巷幽。
心忆庭闱瞻楚树,身陪冠冕侍瀛洲。
吾兄归去如相问,衣采终期慰白头。
三月廿日题所寓屋壁
【作者:倪瓒】
梓树花开破屋东,邻墙花信几番风。
闭门睡过兼旬雨,春事依依是梦中。
三月初峡山道中
【作者:祝允明】
春阴春雨复春风,重叠山光湿翠濛。
一段江南好图画,不堪人在旅途中。
三月一日寒食
【作者:张宇初】
残花细雨半钩帘,过雨溪山总翠蓝。
禁火人家春寂寞,莺啼应未到村南。
次孟天炜南山杂咏(二首)
【作者:竹庵禅师】
暮春三月风日妍,乱折花枝送酒船。
西岭山光青浸水,南池柳色绿生烟。
元宫词(一百三首)
【作者:朱有燉】
大都三月柳初黄,内苑群花渐有香。
小阁日长人倦绣,隔帘呼伴去寻芳。
篇6:三月最美的古诗
三月最美的古诗
宣城见杜鹃花
唐代: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玉楼春·春恨
宋代: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三月过行宫
唐代:李贺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宋代:晁补之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望江南·三月暮
宋代:吴文英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
三月晦日送春
唐代: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篇7:描写三月的古诗
描写三月的三首古诗
蝶恋花 宋 欧阳修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木兰花 宋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幼年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天井深深深多少?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篇8:描写三月的古诗
描写三月的古诗
菩萨蛮
【作者:纳兰性德】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
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
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蝶恋花
【作者: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三月三日
【作者:白居易】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柳絮
【作者:白居易】
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
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
仲春郊外
【作者: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忆秦娥
【作者:刘克庄】
游人绝。绿阴满野芳菲歇。芳菲歇。
养蚕天气,采茶时节。
枝头杜宇啼成血。陌头杨柳吹成雪。
吹成雪。淡烟微雨,江南三月。
浣溪沙
【作者:元好问】
画出清明二月天。山城三月只萧然。
闲门日日枕书眠。
川下杏花浑欲雪,山中杨柳不成烟。
春风回首又明年。
好事近赋庭下新开梨花
【作者:王恽 】
轩锁碧玲珑,好雨初晴三月。
放出暖烟迟日,醉风檐香雪。
一尊吟远洗妆看,玉笛笑吹裂。
留待夜深庭院,伴素娥清绝。
婆罗门引 春尽夜
【作者:夏完淳】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
春归不阻重门。
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
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
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
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
登楼望,柳外销魂。
春暮
【作者:无名氏】
三月湖天春昼长,东风飘暖草浮光。
樱桃熟后游人倦,柳絮飞时燕子忙。
篇9:描写三月的古诗
描写三月的古诗
1.《春日》
作者:朱熹
朝代: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绝句》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作者:韩愈
朝代: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4.《古风·其十九》
作者:李白
朝代:唐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译文:
西岳华山莲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
素手握着皎洁芙蓉,袅袅而行太空之中。
身穿霓裳广带飘逸,云彩一样飘然升空。
约我登上彩云高台,高揖双手拜卫叔卿。
惶惶忽忽跟他们去,乘鸿雁到紫色天廷。
不经意看洛阳平原,到处都是安禄山兵。
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叛军叛臣都把官封。
5.《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作者:杜甫
朝代:唐唐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译文: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篇10:阳春三月的古诗
阳春三月的古诗
春雨
宋—朱淑真
东风吹雨苦生寒,悭涩春光不放宽。
万紫千红浑未见,闲愁先占许多般。
春雨
宋—陆游
春阴易成雨,客病不禁寒。
又与梅花别,无因一倚栏。
春雨登楼
明—王廷幹
吴中羁客感年华,江上风流胜习家。
向圃轻烟含柳树,隔廉疏雨湿梅花。
春雨
清—徐訚
遥遥疏柳带长汀,山色朝来一抹青。
春在雨中人不见,杜鹃啼与落花听。
春雨
清—曹家达
东风吹绿漾平池,花事年来信较迟。
欲采芳馨早归去,湿云飘落暮山陲。
为朱蕴千题杏花春雨图
清—舒瞻
浅深春色几枝含,翠影红香半欲酣。
帘外轻阴人未起,卖花声里梦江南。
第一场春雨后偶成
近现代—程滨
雨破春阴暗湿苔,笛声依约傍歌裁。
昨宵襟上梧桐影,又向阿谁洒下来。
春雨连朝,山楼独坐 其一 庚辰
近现代—徐震堮
积雨空林烟火迟,小窗静赏《辋川》诗。
山楼日日翻书坐,屋角垂杨绿几丝。
篇11:描述春天古诗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
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赏析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读者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 阳春三月古诗
★ 三月的春天作文
★ 春天古诗25首
★ 春天的古诗
★ 关于春天的古诗
★ 有关春天的古诗
★ 写春天的古诗
三月春天的古诗(通用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