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二十三寺御赴汉中判官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时间:2022-12-29 04:23:13 作者:老蒋Mr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老蒋M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樊二十三寺御赴汉中判官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樊二十三寺御赴汉中判官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篇1:樊二十三寺御赴汉中判官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樊二十三寺御赴汉中判官(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唐]杜甫

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川谷血横流,豺狼沸相噬。

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

二京陷未收,四极我得制。萧索汉水清,缅通淮湖税。

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南伯从事贤,君行立谈际。

生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惠。

补阙暮征入,柱史晨征憩。正当艰难时,实藉长久计。

回风吹独树,白日照执袂。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

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递。裴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陶唐歌遗民,后汉更列帝。恨无匡复姿,聊欲从此逝。

作品赏析:

此是至德二载,初赴行在时作。肃宗在凤翔,两京未恢复,故有顿兵岐梁、二京未收之句,公尚未拜拾遗,故云:“我无匡复资。”《唐书》:汉中郡,属山南道,本梁州汉川郡。天宝元年改汉中郡,兴元元年升为兴元府。

威弧不能弦①,自尔无宁岁②。川谷血横流③,豺狼沸相噬④。

(首叹天宝致乱之由。明皇不能早除禄山,以致祸乱连年,故云:“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

①《易》:“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扬雄《河东赋》:“彏天狼之威弧。”【钱笺】《天官书》:西宫七宿觜星,东有大星曰狼,狼下四星曰弧,弧属矢,拟射于狼,弧不直狼,则盗贼起,所谓不能弦也,下故有“豺狼沸相噬”之句。②《国语》:“自子之行,晋无宁岁。”③《法言》:“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孟子》:“洪水横流。”④后汉张纲曰:“豺狼当道。”

天子从北来,长驱振调敝①。顿兵歧梁下②,却跨沙漠裔③。二京陷未收④。四极我得制⑤。萧索汉水清⑥,缅通淮湖税⑦。

(此言肃宗兴复之势。灵武在凤翔之北,故曰北来。岐、梁二山,在凤翔境内,王师在焉。沙漠裔,回绝方许助兵也。四极制,四方犹奉唐朔也。汉水连接淮湖,当时贡赋,得以不绝矣。二句切汉中)

①陈琳书:“长驱山河,朝至暮捷。”《汉书·酷吏传》“吏民益凋敝。”②诸葛武侯《遣陈震往吴论》:“顿兵相持。”杜笃《论都赋》:“衍陈于岐梁。”③李陵诗:“经万里兮度沙漠。”中国之有外夷,犹衣之有裔也。④《晋书·儒林传》:二京继踵以沦胥。⑤《尔雅》:“东至于泰远,西至于邠国,南至于濮鈆,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汉·礼乐志》:“四极爰辏。”师古曰:“四方极远之处也。”③阮籍诗:“萧索人所悲。”《汉书注》:“索,尽也。”汉水在汉中。⑦缅,远也。《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泛舟山东,控引淮胡。”《通鉴》:至德元载十月,第五琦请以江淮租庸,市轻货,泝江汉而上,至洋州,令汉中王璃陆运至扶风以助军,上从之。

使者纷星散①,王纲尚旒缀②。南伯从事贤③,君行立谈际④。坐知七曜历⑤,手画三军势⑥。冰雪净聪明⑦,雷霆走精锐⑧。

(此言侍御才堪经世。使者星散、经营边事也。王纲旒缀,人心系属也。南伯,指汉中王瑀。从事,指府中幕僚。立谈,起下四句。聪明,承七曜。精锐,承三军。此称其智勇过人。《杜臆》:冰雪雷霆一联,篇中警语,言明而且断,方能济世也。)①古诗:“星使日夜驰。”《春秋运斗枢》:“璇玑星散。”②曹冏《六代论》:“王纲弛而复张。”《诗》:“为下国缀旒。”注:“缀,结也。旒,旗之垂者,言天子为诸侯所系属,如旗之旒,为硫所缀也。”《公羊传》:“君若缀旒然。”刘垠《劝进书》:“国家之危,有若缀旒。”③《通鉴》:至德元载七月,玄宗以陇西公瑀为汉中王、梁少都督、山南西道采访防御使。④《史记》:虞卿立谈而取卿相。⑤《唐·艺文志》:吴伯善《陈七曜历》五卷。《何承天集》有《既往七曜历》,每记其得失。《通志》:日、月、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也。《北史》:刘焯博学洽闻,如《九章算术》、《周髀七曜书》,莫不覆其本根,穷其秘要。⑥《李德林集》:“口授兵书,手画行阵。”《汉书》:张干秋击乌桓还,霍光问战斗方略、山川形势,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忘失。⑦江总诗,“净心抱冰雪。”⑧《左传》:“畏之如雷霆。”晋刘弘表:“奋扬雷霆,折冲万里。”《通鉴》。刘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

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至尊方吁食①,仗尔布嘉惠②。补阙暮征入③,柱史晨征憩④。正当艰难时⑤,实藉长久计。

(此言朝廷倚侍御以为重。谏官作判,此乃破例用人,正以边防警急,故暮入晨征耳。有久长计,则可以布嘉惠矣。)

①《左传》:伍奢曰:“楚君大夫其吁食乎。”注:“吁,晏也。”②贾谊赋,“恭承嘉惠兮。”③【张綖注】补阙,谏官也。萧望之愿在朝补阙。④鹤曰:御史在殿柱之间,亦谓之柱下中,秦改为侍御史。张苍自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即其任也。《通典》:侍御史于周为柱下史,一名柱后史。征憩,征行不遑少憩也。⑤《诗》,“天步艰难。”

回风吹独树①,白日照执袂。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②。居人莽牢落③,游子方迢递④。徘徊悲生离⑤,局促老一世⑥。

(此叙送别情景。独树,比居者。执袂,送行者。苍烟暮凝,山门夕闭,说得临别凄凉。居人,公自谓。游子,指侍御。生离,顶游子。局促,顶居人。)

①古诗:“回风动地。”何逊诗:“天边看独树。”②隋萧子隆诗:“山门一已绝。”③《诗》:“巷无居人。”《上林赋》:“牢落陆离。”牢落,寥落也。④魏文帝诗:“游子恋所生。”何逊诗:“迢递封畿外。”⑤前汉《天马歌》:“神裴回,若流放。”此徘徊所出。吴迈远诗:“生离不可闻。”⑥《前汉·灌夫传》:“今日廷论,局促效辕下驹。”刘桢诗:“天地无期竟,民生甚局促。”

陶唐歌遗民①,后汉更列帝②。我无匡复资③,聊欲从此逝④。

(未以自叙作结。唐柞中兴,故比之后汉列帝。公未授官,故自言遗民欲逝。此章首尾各四句,中四段各八句。)

①《左传》:季札请观周乐,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②后汉自光武以下凡十二帝。③殷仲文表:“匡复社稷,大弘善类。”④《汉书》:高帝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阮籍诗:“吾将从此逝。”逝,谓隐去也。胡夏客曰:公《送樊侍御》、《送从弟亚》、《送韦评事》三诗,感慨悲壮,使人懦气亦奋,宜其躬遇中兴,此声音之通乎时命者也。

篇2:月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月(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唐]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作品赏析:

此当是至德二载七月作,故云“秋期近”。是时官军尚在扶风,至闰八月二十三日,始命郭子仪收长安。国西营,指扶风军士。扶风,在长安西北也。

天上秋期近①,人间月影清②。入河赡不没③,捣药兔长生④。只益丹心苦⑤,能添自发明⑥。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⑦。

(上四月中之景,下四月下之怀。蟾兔,承月影来,紧注下半截意,言月色常明如此,恐照已照人,各惹愁恨耳。三四借蟾兔点染,不必另生议论。)

①高昂诗:“天上人间无可比。”《诗》:“秋以为期。”②梁简文帝诗:“月影出迟迟。”③庾肩吾《望月》诗:“渡河光不没。”④张衡《灵宪序》:”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说文》:“蟾蜍,虾蟆也。”傅玄《拟夭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⑤又诗:“丹心为寸伤。”⑥吴质笺:“白发生鬓,所虑日深。”⑦戴暠诗:“西园偏照人。黄生曰:此诗咏月,全首作嗔怪之词,实与《一百五夜对月》同一奇恣,特此首精深浑雅,故读者不见其奇耳。

王嗣奭曰:杜诗凡单咏一物,必有所比,此诗为肃宗而作。天运初回,新君登极,将有太平之望,秋期近而月影清也。然嬖幸已为荧惑,贵妃方败,复有良梯,入河而蟾不没也。国忠既亡,又有辅国,捣药之兔长生也。所以心愈苦,而发增白耳。

张綖曰:蟾兔以比近习小人。入河不没,不离君侧也。捣药长生,潜窃国柄也。丹心益苦,无路以告也。自发添明,忧思致老也。故结言休照军营,恐愈触其忧耳。当时寇势侵逼如此,而近习犹然用事,何时得见清平耶。

篇3:空囊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空囊(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唐]杜甫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注释:

【鹤注】诗言“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正史所谓在秦州拾橡栗以自给者,当是乾元二年作。

翠柏苦犹食①,明霞高可餐②。世人共卤莽③,吾道属艰难④。不暴井晨冻⑤,无衣床夜寒⑥。囊空恐羞涩⑦,留得一钱看⑧。

(空囊,见安贫之意。首二,作感慨无聊语。三四,空囊之故。五六,空囊之状。末作谐戏语以自解。柏苦,犹堪食乎?霞高,尚可餐乎?即《诗》“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意。吴论:世人贵苟得,多卤莽而获。吾道守困穷,故值此艰难也。五六,正写艰难意。《杜臆》:看,乃看守之看。)

①《水经注》:翠柏荫峰。《列仙传》:赤松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又仙人偓佺,食松柏之实。②《楚辞》:“漱正阳而餐朝霞。”注:陵阳子明经云:“春食朝霞者,日始出赤气也。”相如《大人赋》:“呼吸坑瀣餐朝霞。”隋炀帝《江南曲》:“明苞天外剪明霞。”③《西京杂记》:世人皆以为然。《庄子》:为政焉弗卤莽。”杨慎曰:不治其刚卤,不芟其草莽,是谓卤莽之耕。④《史记》:孔子曰:“吾道非耶。”《江总集》:“百王既季,运属艰难。”⑤应璩《与曹长思书》:“樵苏不爨。”井晨冻,隔宿之冰在井栏也。若井泉在地,虽严冬不冻。梁简文帝启:“寒井犹冰。”⑥夜卧无衣,则无衾可知矣。何逊诗:“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隋炀帝诗:“风声凄夜寒。”⑦《史记》:“如锥之处囊中。”梁武帝《书评》:羊欣书,似婢作夫人,举止羞涩。⑧《史记·司马相如传》:不分一钱。赵壹诗:“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篇4:枯棕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枯棕(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唐]杜甫

蜀门多棕榈,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徒布如云叶,青黄岁寒后。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

有同枯棕木,使我沈叹久。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啾啾黄雀啅,侧见寒蓬走。念尔形影干,摧残没藜莠。

注释:

鹤曰:上元二年,蜀有段子璋之变,故诗云“伤时苦军乏。”《广志》:棕一名栟榈,状如蒲葵,有叶无枝。陈藏器《本草》:其皮作绳,入水千年不烂。

蜀门多棕榈①,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②,虽众亦易朽。徒布如云叶③,..青青岁寒后④。交横集斧斤⑤,凋丧先蒲柳⑥。

(枯棕,伤民困于重敛也。首叙棕枯之故。棕本耐寒,但为斧斤所剥,故先蒲柳而凋零耳。)。

①《南都赋》:“其木则栟榈,结根竦本,垂条婢媛。”②陈琳檄:“割剥元元。”③卢湛云:“叶不云布,华不星烛。”④《抱朴子》:“扬青于岁寒之后。”⑤韩安国《几赋》:“荷斧斤,援葛虆。”⑥《北史》:韦世康与子书曰:“耄虽未及,壮年已谢,霜早楸梧,风走蒲柳。”《世说》:顾悦之发早白,帝问其故,对曰:“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之质,望秋先零。”《说文》:“杨柳即蒲。”

伤时苦军乏①,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有同桔棕木,使我沉叹久。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此见枯棕而念生民。军兴赋重,剥民等于剥棕,此嗟叹本意。江汉,指巴蜀,生成,谓物。生死,比人。)

①《齐·高帝纪》:时军容寡阙,乃编棕皮为马具。

啾啾黄雀啄①。侧见寒蓬走②。念尔形影干③,摧残没藜莠④。

(一结语多感慨。雀啄棕毛,飘如蓬走,究竟形销影灭,埋没藜莠耳。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吴越春秋》:螳螂捕蝉,不知黄雀之在其后。②何逊诗:“严野散寒蓬。”③李密《陈情表》:“形影相吊。”④《前汉·郊祀志》:嘉禾不生,而蓬蒿藜莠茂焉。卢元昌曰:公《为王阆州进论》一表,其中云:敕天下征收赦文,减省军用外,诸色杂赋名目,损之又损,剑南诸州,困而复振矣。《枯棕》一章,即是此意。

诗中咏物之作,有就本题作结者,如此章是也。有借客意作结者,如《病橘》、《枯柟》是也。可悟诗家擒纵之法。

篇5:漫兴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漫兴九首(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原文

[唐]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作品赏析:

其一:

[注释]

(1)漫兴:随兴所至,信笔写来。

(2)芳洲:长满花草的水中陆地。

(3)癫狂:本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

[译文]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者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其七:

[注释](1)糁[音“伸”]:谷类磨成的碎粒。

(2)点:点缀。青钱:铜钱。

[译文]

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地一个叠着一个。竹林里笋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笋,还没有人注意它们,刚刚孵出的小水鸭子,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甜甜地睡着。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

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杜臆》中云:“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这第一首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然而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僮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但是在被客愁缠绕的诗人心目中,这突然来到江亭的春色却多么扰人心绪!你看它就在诗人的眼前匆急地催遣花开,又令莺啼频频,似乎故意来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此时此地,如此的心绪,这般的花开莺啼,司春的女神真是“深造次”,她的殷勤未免过于轻率了。

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这首诗里恼春烦春的情景,就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仿佛。只不过一在乱中,愁思激切;一在暂安,客居惆怅。虽然抒发的感情有程度上的不同,但都是用“乐景写哀”(王夫之《姜斋诗话》)则哀感倍生的写法。所以诗中望江亭春色则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这就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很符合生活中的实际。仇兆鳌评此诗说:“人当适意时,春光亦若有情;人当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杜诗详注》卷九)正是诗人充分描绘出当时的真情实感,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引起共鸣。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奭《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全诗富有韵味,耐人咀嚼。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象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象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

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公经营草堂,在上元之始,此诗云“手种桃李”,又云“熟知茅斋”,应是二年春作。《杜臆》:兴之所到,率然而成,故云《漫兴》,亦竹枝、乐府之变体也。九首逐章相承,各有次第。

眼见客愁愁不醒①,无赖春色到辽亭②。即遣花开深造次③,便教莺语太丁宁④。

(此因旅况无聊而发为恼春之词。《杜臆》: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众眼共见客愁,春色突然而至,无赖甚矣。即遣便教,所谓无赖也。深造次,过于忙迫。太丁宁,厌其繁数。人当适意时,春光亦若有情;人当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犹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

①《楞严经》:同将眼见。②《西京杂记》:“新丰多无赖。”按:无赖本属人,杜诗借以指物,前云“花无赖”,此云“无赖春色”是也。③《抱朴子》:“造次之接。”④孙绰诗:“莺语吟修竹。”皇甫谧诗:“三命丁宁。”

其二

手种桃李非无主①,野老墙低还是家。恰似春风相欺得②,夜来吹折数枝花。

(此章借春风以寄其牢骚,承首章花开。桃李有主,且近家园,而春风忽然吹折,似乎造物亦欺人者。惜桃李,正自惜羇孤也。)

①陶潜诗:“桃李罗堂前。”②陆放翁云:白乐天用相字,多作入声,如“为问长安月,如何不相离”是也。此诗亦当从入声读。王元之在商州,尝赋诗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其子嘉祐谓后二句颇与杜语相似,欲请易之。元之欣然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卒不复易。

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①,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②,更接飞虫打著人。

(此章借燕子以寓其感慨,承首章莺语。莺去燕来,春已半矣。污琴书,扑衣袂,即禽鸟亦若欺人者。《杜臆》: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故两章皆带寓言。)

①熟知,就燕言。徐陵诗:“茅斋本自空。”②古诗:“衔泥入君室。”梁虞和《论书》:“以手捉书,大点污。”陶潜诗:“委怀在琴书。”

其四

二月已破三月来①,渐老逢春能几回②?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③。

(此章言春不暂留,有及时行乐之意。《杜臆》:是达生语,亦是遣愁语。此下三章,皆暮春景物。)①破,残也。沈佺期诗:“别离频破月。”②《世说》:张翰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

其五

肠断江春欲尽头①,杖藜徐步立芳洲②。颠狂柳絮随风舞③,轻薄桃花逐水流④。

(此见春光欲尽,有傲睨万物之意。颠狂轻薄,是借人比物,亦是托物讽人,盖年老兴阑,不耐春事也。此并下二章,声调俱谐,不用拗体。)

①鲍照诗:“行子心肠断。”陈后主诗:“春江时一望。”②《庄子》:“原宪杖藜而应门。”昙瑗诗:“徐步寡逢迎。”《楚辞》:“搴芳洲之杜若。”③《世说》:谢道韫《咏雪》诗:“不如柳絮因风起。”④《西京杂记》:茂陵轻薄者化之。许彦周曰:世间花卉,无逾莲花者,盖诸花皆藉暄风暖日,独莲花得意于水月,其香清凉,虽荷叶无花,亦自香也。梁江从简为《采荷调》云:“欲持荷作柱,荷弱不胜梁。欲持荷作镜,荷暗本无光。”此语嘲何敬从,而波及莲荷矣。春时浓丽,无过桃柳。桃之夭夭,杨柳依依,诗人言之矣。老杜云:“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不知缘谁而波及桃花与杨柳矣。

其六

懒慢无堪不出村①,呼儿日在掩柴门②。苍苔浊酒林中静③,碧水春风野外昏④。

(此是酌酒留春,有物外逍遥之意。无堪,无可人意者。林中静,聊以自适。野外昏,听其自扰。)

①嵇康书:“懒与慢相成。”庾信《代阎将军表》:“臣实无堪。”嵇康书:“有不堪者七。”②《吴志》:吴王责孙綝曰:“筑第南桥,不复朝见,此为自在,无所复畏。”③谢脁诗:“苍苔依砌上。”④梁房篆诗:“前溪碧水流。”《尔雅》:“野外为林。”

其七

糁径杨花铺白毡①,点溪荷叶叠青钱②。笋根雉子无人见③,沙上凫雏傍母眠。

(此借景物以自娱,乃将夏之候也。糁字、铺字、点字、叠字,皆句中眼。《夔州歌》用鹤子、凫雏,与此诗用雉子、凫雏同义。)

①《神仙传》:茅君大宴会,皆有青嫌帐幄,下铺重白毡。《唐书》:天宝中,童谣云:“燕燕飞上天,天上女儿铺白毡。”②《洞冥记》:连钱荇,荇如钱文。③赵曰:雉,性好伏,其子身小,在笋旁难见。俗本讹作稚子,遂起纷纷之说。汉饶歌有《雉子斑》。《西京杂记》:太液池中,凫雏雁子,布满充积。故以雉子、凫雏作对。宋何承天乐府:“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今按:旧作稚子,或以为笋名,或以为竹留,或以为鼠名,或以为食笋之竹豚,鼠形而大,或以为公子宗文字稚子,皆谬说。

杨慎曰:绝句诗:一句一义,如杜诗此章,本于古诗《四时咏》。王维诗:“柳条拂地不忍折,松干梢云从更长。藤花欲暗藏猱子,柏叶初齐养麝香。”欧阳公诗:“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散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亦是此体。

其八

舍西柔桑叶可拈①,江畔细麦复纤纤②。人生几何春已夏③,不放香醪如蜜甜④。

(此与四章相应,前是逢春而饮,此则遇夏而饮。桑青麦秀,言初夏农桑之乐。)

①《诗》:“爱求柔桑。”②纤纤,麦穗也。③《左传》:“俟河之清,人寿几何。”④《杜臆》:“香醪,指郫筒酒。”傅玄《酒赋》:“味蜜甜而胆苦也。”

其九

隔户杨柳弱袅袅①,恰似十五女儿腰②。谁谓朝来不作意③,狂风挽断最长条④。

(此与二章相应,折花断柳,皆叹所遭之不幸。自春入夏,所咏花木禽鸟,俱随时托兴者,独柳色夏青,而仍经摧折,故感慨终焉。)

①鲍照诗:“翾翾翩燕弄风,袅袅柳垂腰。”②《琅琊王歌》:“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三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庾信诗:“上林柳腰细。”③朝来作意,谓柳叶鲜翠。④晋乐歌:“日和狂风扇。”庾信诗:“河边弱柳百丈枝,别有长条踠地垂。”李东阳《麓堂诗话》:少陵《漫兴》诸绝句,有古竹枝词意,跌宕奇古,超出诗人蹊径。韩退之亦有之。

申涵光曰:绝句,以浑圆一气,言外悠然为正,王龙标其当行也。太白亦有失之轻者,然超轶绝尘,千古独步。惟杜诗别是一种,能重而不能轻,有鄙俚者,有板涩者,有散漫潦倒者,虽老放不可一世,终是别派,不可效也。李空同处处摹之,可谓学古之过。“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语尚轻便。“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似今小说演义中语。“糁径杨花铺白毡”,则俚甚矣。

篇6:玉华宫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玉华宫(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唐]杜甫

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

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

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

注释:

《旧唐书》:贞观二十一年七月,作玉华宫,诏玉华宫制度,务从菲薄,更令卑陋。二十二年诏曰:“即涧疏隍,凭岩建宇,土无文绘,木不雕镂,矫铺首以荆扉,变绮窗于瓮牖。”《地理志》:贞观二十年置玉华宫,在坊州宜君县北七里风凰谷。永徽二年,废为玉华寺。《寰宇记》:废玉华宫,在坊州宜君县西四十里,贞观十七年置。正殿覆瓦,余皆葺茅。当时以为清凉胜于九成宫。

溪回松风长①,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②,遗构绝壁下③。阴房鬼火青④,坏道哀湍泻⑤。万籁真笙竽⑥,秋色正萧洒⑦。

(首记旧宫凄凉。松风属闻,苍鼠属见,鬼火属见,哀湍属闻,万籁属闻,秋色属见。)

①《七发》:“依绝区兮临口溪。”梅圣俞曰:玉华宫前有溪,曰酿..溪。刘孝绰诗:“松风吹繐帐。”②【朱注】玉华宫作于贞观年间,去公时仅百载,而云“不知何王殿”者,何也?按《高僧传》载,玄奘尝于此译经,意久废为寺,与九成之置官居守者不同,故人皆不知为何王之殿耳,非公真昧其迹也。③谢灵运诗:“晨策寻绝壁。”④陆机《登台赋》:“步阴房而夏凉。”《淮南子》:“人血为磷。”《楚辞》:“鬼火兮荧荧。”⑤《尚书传》:“傅氏之岩,在虞虢界,有涧水坏道。”《说文》:“湍,急濑也。”⑥张正见诗:“聊因万籁响。”《庄子》:“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墨子》:“弹琴瑟,吹笙竽。”⑦周王褒诗:“秋色照孤城。”无名释诗:“潇洒出樊笼。”

美人为黄土①,况乃粉黛假②。当时侍金舆③,故物独石马④。忧来藉草坐⑤,浩歌泪盈把⑥。冉冉征途间⑦,谁是长年者⑧。

(此抚遗迹而增慨也。即观美人物化,孰是长年住世者,乃冉冉征途间乎,所以有感而叹息耳。上章以伤乱作结,本章以忧老作结。此章二段,各八句。)

①江淹诗:“美人归重泉。”王褒《僮约文》:“早归黄土陌。”②《列子》:“郑卫之处,粉白黛黑。”乐府:“粉黛不加饰。”邵二泉注:粉黛假,谓殉葬木偶人也。③《恨赋》:“丧金舆及玉乘。”④古诗:“所遇无故物。”《西京杂记》:张丞相墓前有石马。赵曰:当时必有随辇美人,殁葬宫旁,故及之。梅圣俞曰:玉华宫近有晋苻坚墓。⑤魂文帝诗:“忧来无方,人莫知之。”《说苑》:齐景公坐地,晏子独搴草而坐。谢惠连诗:“藉草绕回壑。”⑥《楚辞》:“临风恍兮浩歌。”王微诗:“倾筐未盈把。”⑦贾谊《惜逝赋》:“寿冉冉而日衰兮。”注:“冉冉,渐也。”徐陵诗:“征途愁转旆。”⑧《两都赋》:“神仙长年。”《天台赋》:“嗟人生之短期,孰长年之能执。”洪迈《容斋随笔》云:张文潜暮年在宛丘,何大圭方弱冠,往谒之。凡三日,见其吟哦老杜《玉华宫》诗不绝口。大圭请其故。曰:“此间乃风雅鼓吹,未易为子言。”大圭曰:“先生所赋,何必减此。”曰:“平生极力摹写,仅有一篇稍似之,然未可同日语也。”遂诵其《离黄州》诗曰:“扁舟发孤城,挥手谢送者。山回地势卷,天豁江面写。中流望赤壁,石脚插水下。昏昏烟雾岭,历历渔樵舍。居夷实三载,邻里通假借。别之岂无情,老泪为一洒。篙工起鸣舷,轻橹健于马。聊为过江宿,寂寂樊山夜。”此其音响节奏,因似之矣。

篇7:木皮岭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木皮岭(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唐]杜甫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再闻虎豹斗,屡跼风水昏。

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

忆观昆仑图,目击悬圃存。对此欲何适,默伤垂老魂。

作品赏析:

《方舆胜览》:木皮岭,在同谷县东二十里,河池县西十里。杜甫发同谷,取路栗亭,南入郡界,历当房村,度木皮岭,由白水峡入蜀,即此。黄巢之乱,王锋置关于此,以遮秦陇,路极险阻。《一统志》:木皮岭,在巩昌府徽州西十里。

首路栗亭西①,尚想凤凰村②。季冬携童稚③,辛苦赴蜀门④。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被我体⑤,祁寒为之暄⑥。

(自成赴蜀,述冬行劳苦。陟岭艰险,承辛苦。祁寒汗流,承季冬。)

①《汉书》:“北首燕路。”注:“首,谓趣向。”颜延之诗:“首路踢艰险。”

②【朱注】凤凰村,当与凤凰台相近,在同谷。《杜臆》:地志:凤凰山,在徽州城西一里,即杜诗凤凰村。③雷次宗书:“童稚之年。”④刘伯伦诗:“从役知辛苦。”鲁曰:蜀门,即剑门也。《剑阁铭》:“惟蜀之门,作固作镇。”⑤《汉书》:“汗流洽背。”⑥《书》:“冬祁寒。”

远岫争辅佐①,千岩自崩奔②。始知五岳外③,别有他山尊④。仰干塞大明⑤,俯入裂厚坤⑥。

(此记岭前远景,一仰一俯,就山势言。)

①王籍诗:“阴霞生远岫。”《淮南子》,“辅佐有能。”②《雪赋》:“瞻山则千岩俱白。”谢灵运诗:“圻岸屡崩奔。”③《记》:“五岳视三公。”《物理论》:镇之以五岳:泰山东岳,华山西岳,霍山南岳,恒山北岳,嵩山中岳。④《诗》:“他山之石。”张昶《华山碑》,“山莫尊于岳。”⑤《记》:“大明生于东。”《广雅》:“日名辉灵,一名大明。”⑥《易》:“坤厚载物。”

再闻虎豹斗①,屡跼风水昏②。高有废阁道,摧折如断辕。下有冬青林③。石上走长根。

(此记岭中近景,一高一下,就物状言。)

①刘安《招隐士》:“虎豹斗兮熊罴咆。”②刘孝绰诗:“风水互乖违。”③王洙曰:冬青,今之楩柟也。陈藏器《本草》,冬青木,肌白有文,其叶堪染绯,冬月青翠。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润聚金碧气①,清无沙土痕。忆观昆仑图②,目击玄圃存③。对此欲何适④?默伤垂者魂。

(此兼写西崖之景。曰焕、曰润、曰清,皆形容秀发。昆仑、玄圃,借仙境以称其绝胜。欲留不得,所以伤神。此章首尾各八句,中二段各六句。)

①刘孝威诗:“玄圃栖金碧。”②《楚辞·天问》:“昆仑县圃。”《神仙传》:昆仑,一名玄圃,一名积石瑶房,一曰阆风室,一曰华盖,一曰天柱。③《庄子》:“目击而道存。”④《礼记》:孔子曰:“吾舍鲁何适矣。”

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登快阁宋 黄庭坚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将进酒·李白注释翻译以及赏析

兴唐寺,兴唐寺李白,兴唐寺的意思,兴唐寺赏析

西游记原著句子赏析

沙丘城下寄杜甫原文、注释及赏析

望牛头寺,望牛头寺杜甫,望牛头寺的意思,望牛头寺赏析

行路难·其二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宫词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杜甫《曲江其一》全诗翻译赏析

樊二十三寺御赴汉中判官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樊二十三寺御赴汉中判官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