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植早实核桃栽培技术论文

时间:2023-01-14 04:18:22 作者:李奶酪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李奶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密植早实核桃栽培技术论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密植早实核桃栽培技术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密植早实核桃栽培技术论文

密植早实核桃栽培技术论文

1核桃苗木的选择

1.1对核桃品种进行合理确定

目前,市场中可供种植的核桃品种有很多,不同品种对种植环境和种植方法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种植人员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选择核桃品种。比如说,一些核桃品种树冠相对来说比较紧凑,适合矮化密植栽培,而一些核桃品种树势强健,丰产能力较高,特别适合在黄土丘陵地区生长。对于不同种类核桃品种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当地的土壤条件和自然环境,还应该综合分析肥水条件和管理条件。只有选择最佳的核桃品种进行种植,才能够使种植效果达到最佳。

1.2科学配置授粉树

在核桃种植过程中,之所以要配置授粉树,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核桃品种雌雄花的开放时间不一,因此,需要根据核桃生长的需求科学配置授粉品种。为了进一步确保授粉树配置的科学性,应该严格遵循“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隔行配置”原则,通常情况下,二者的比例应该尽可能控制在1:3的范围内。大量实践结果表明,对授粉树的科学配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坐果率,促进核桃种植增产增收。

1.3提高苗木质量

选取的苗木质量如何也将直接影响到种植效果。一般来说,为了从根本上确保核桃苗木的质量,在对嫁接苗进行选择时,应确保其满足以下要求:首先,苗木的基径和长度应该分别大于1.2cm和20cm,且要保证其侧根完整,苗高在50cm。其次,苗木枝条木质化的程度也应该满足需求,不仅要做到芽眼充实、没有机械损伤,而且还要对其是否具有病虫害进行检疫,确保苗木的健康性。最后,无论是苗木的起苗、分类,还是包装和运输,都要注意苗木不能出现失水、伤根和品种错位的现象。嫁接苗只有满足以上要求,才能够作为定植苗进行种植。

2苗木的栽培

苗木的栽培方式在核桃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不同品种的核桃,在栽培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区别。只有选择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法,才能够确保核桃苗木健康生长,最终实现增产增收。在苗木栽培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从栽培时间、栽培密度和栽培方法3个方面入手:

2.1栽培时间

掌握好栽培时间是确保早实核桃健康生长,增产增收的基础。就目前早实核桃的栽培时间来看,栽植最宜最佳时间是1~2月;此外是以春秋两季最佳:即3~4月和10~11月。3~4月,大地复苏,土壤刚刚解冻,土壤中的水含量和其他元素含量均没有流失,在这个时候种植也是比较合适的。10~11月则是土壤即将封冻的时候,这个时候进行早实核桃的种植也是比较合适的。

2.2栽培密度

为了达到早期丰产的`目的,在对早实核桃进行种植时,种植人员需要合理设置密度,避免过于稀疏或密集。一般来说,最初的密度最好为4m×5m或5m×6m。伴随着早实核桃的不断生长,难免会出现树冠郁闭、光照不良的情况,此时,种植人员应该根据核桃的实际生长情况,有计划地进行间伐,以此来确保早实核桃的种植密度符合其生长需求。

2.3栽培方法

首先在预整地依据栽植密度挖好定植穴,并在此基础上修剪已经选择好的苗木根系,主侧根修剪见新茬,主根长度和侧根长度应该保留在20cm以上和15cm以上。其次,将苗木在清水中浸泡半天或用生根粉液浸泡3~5min。将苗木垂直放入坑内,保持根系舒展.埋土至该苗木原有人土深度为宜。不宜过深或过浅,过深会导致早实核桃生长不良,树势衰弱;过浅则容易干旱,造成死苗。埋土时必须边填边踩实。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栽培早实核桃过程中,如果想要使其达到增产增收的目标,除了要科学选址之外,在选择核桃苗木上也应该根据种植环境和实际需求来合理选择,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栽培时间、栽植密度和栽植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早实核桃的健康成长,从而增产增收的效果,以此来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2:早实核桃栽培技术

早实核桃栽培技术

1 建园 1.1 品种选择 张家川县栽培核桃主要是早实核桃,重点推广的主栽品种有丰辉、香玲、扎343、元丰、中林5号,这5个品种长势旺、结果早、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在本地表现优良,丰产性状明显,适合大面积推广.

作 者:苏玉梅 马平平 作者单位:苏玉梅(甘肃省张家川县林业局,741500)

马平平(张家川县果树站)

刊 名:河北果树 英文刊名:HEBEI FRUITS 年,卷(期):2010 “”(2) 分类号:S664.1 关键词: 

篇3:谈香玲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论文

谈香玲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论文

摘要:试验总结出香玲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19hm2青石山地香玲核桃丰产栽培试验示范园,定植后第4~8年666.7m2产量分别达73、139、16l、192和213kg。主要技术措施:定植前挖沟施肥改土,选用壮苗,株行距3m×5m,精细栽植;间作翻压绿肥,秋施基肥,每年追肥灌水4次,夏时排水防涝;疏雄和人工授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采用主干疏层形,定植后1~4年主枝长放,注意结果枝组的培养和复壮,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适时采收等。

关键词:香玲核桃;青石山地;丰产栽培技术

东平县盛产核桃,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笔者于2001~进行了香玲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同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到20底,全县以香玲、元丰为主栽品种的核桃生产基地面积已达6500hm2,经济效益显着。现将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试验园概况

试验示范园设在东平镇王村。该区年平均气温13.4℃,年日照时数2474.2小时,年均降水量640ram(多集中在7~8月份),无霜期199天。该园青石山地,砂壤土,土层厚度大于80cm,土壤有机质含量0.7%,面积19hm2,主栽品种香玲,授粉品种以元丰为主,配置比例为6:1,株行距3m×5m,南北行向。203月下旬定植。定植后第3年结果。为尽快扩大树冠,不留果,定植第1~3年间作豆类、薯类、蔬菜和浅根性中药材、草莓或绿肥等矮秆作物。第4~8年平均666.7 m2产量分别达73、139、161、192和213kg,5年平均666.7m2年产量155,6kg。

2 栽培技术要点

2.1定植

2001年早春,定植前1个月挖营养沟进行土壤改良。沟宽1m、深0.8m,将表土与心土分放两侧,每666.7m2施圈肥、厩肥、人粪尿沤肥及腐熟的鸡粪等有机肥3000~4000kg,并混施复合肥或果树专用肥50kg及铡碎的麦秸、玉米秸等秸草1000kg,与表土混匀后回填,最后回填心土,灌透水沉实。选根系发达、茎粗1cm以上、高1m左右、整形带内有4~5个饱满芽的壮苗进行定植。栽前根系浸水12小时以上,使苗木充分吸水。定植穴深、宽各40em,将苗木放人穴中央,舒展根系,回填土2/3深时,轻提苗木,踩实土壤,栽植深度高于根颈3cm左右。填满土踏实后,沿行整修出1.2m宽的灌水带,灌透水。土壤表面晾干后,每株覆盖1m2的地膜保墒,地膜四周用土压严。

2.2土肥水管理

幼树期及时中耕除草。间作绿肥作物的园片在春、夏、秋三季进行深耕压绿肥,春季施肥于萌芽前进行,夏秋两季可在雨后进行,并结合施肥深埋杂草。落叶前从定植穴处逐年向外进行深翻,深度在60cm左右,注意不损伤直径1 cm以上的粗根。

香玲核桃8月下旬成熟,果实生长期较长。采果后至落叶前施基肥,每666.7m2施腐熟的圈肥、厩肥、饼肥、人粪尿沤肥、鸡粪等有机肥4000~5000kg,并混施磷钾肥或果树专用肥50kg,结合深翻施入。也可采用沟施,沟深30~50cm、长1.2~1.5m,每年轮换开沟位置。

每年追肥4次。发芽前每666.7m2施尿素30~40kg加人畜粪水1500kg;幼果膨大期和硬核期分别追施硫酸钾或果树专用肥40~50kg加过磷酸钙15kg;采果后每666.7m2追施复合肥20~25kg。为了提高叶片光合效能,可于生长季进行叶面喷肥。第1次在叶片长成后的4月中下旬,第2次在5月中旬,喷0.3%的尿素溶液;第3次在6月下旬,第4次在8月上旬,喷0.3%的尿素溶液加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生长后期再喷1次4%~7%的`草木灰浸出液。

每年灌水4次。土壤封冻前灌封冻水、早春顶凌灌水、芽萌动期灌水,果实硬核期灌水。封冻水和早春顶凌灌水对防止枝条抽干,充实枝芽有明显的效果。核桃不耐涝,雨季应注意及时挖排水沟排水,防止烂根或死树。

2.3花果管理

核桃雄花量很大,为防止雄花序大量消耗树体营养,在雄花芽未萌动前7~10天进行疏雄,疏除雄花数量的90%~95%,使雄花与雌花的比例达到1:25~40,可节省大量的营养,用于雌花的发育和果实的生长,达到增产的目的。

人工授粉对提高坐果率有显着作用。采集将要散粉的雄花序,放在干燥的室内阴干,在20~25~C的条件下,经过24~48小时即可散粉,然后将花粉收集备用。雌花柱头开裂并呈倒八字形、柱头突起、分泌大量粘液,并具有一定光泽时为最佳授粉时期。将花粉与面粉按1:10的比例混匀后用喷粉器授粉,或配成5000倍液后喷雾。授粉以没有露水的晴天上午9~11时,下午15~17时效果最好。因核桃雌花对大量花粉敏感,故授粉量不宜过大。

2.4整形修剪

核桃落叶即进入伤流期。为避免伤流,修剪在采果后到开始落叶前进行。

核桃树的顶端优势特别明显,顶芽发育比侧芽充实肥大,干性强,层性明显,树形宜采用主干疏层形。整形方法:栽后70~100定干,当年不修剪,只将主干扶直,并保护好顶芽。待春季发芽后,顶芽将向上直立生长,将其作为中心干,顶芽下部的5~6个芽将萌发成枝,于5~6月选分布均匀、生长旺盛的3~4个新梢作为第1层主枝,其余新梢全部抹去。第2年按同样的方法培育第2层2~3个主枝,与第1层间距60~80cm。第3年选第3层1~2个主枝,与第2层间距50~70cm。定植后第1~4年主枝尽量不修剪,任其自然分生侧枝,以扩大树冠,一般3~4年即可成形。树高控制在3~4m左右。

核桃进入结果期后,树冠继续扩大,结果部位不断增加,容易出现生长与结果之间的矛盾,保证高产稳产是这一时期修剪的主要目的。从结果初期开始,就应有计划地培养健壮的结果枝组,不断增加结果部位,扩大结果面积,防止树冠内膛空虚和结果部位外移。进入盛果期后,应加强枝组的培养和复壮。注意及时疏除背后枝,利用斜生枝和背上枝,先放后缩,培养结果枝组。徒长枝在结果初期一般不留,以免扰乱树形,在盛果期可利用其培养枝组。利用背上枝培养枝组时要及时控制,以免影响骨干枝和结果母枝的生长结果。下垂枝多不充实,结果能力差,消耗养分多,应疏除。

2.5病虫害防治

危害核桃的病虫害主要有黑斑病、炭疽病、腐烂病、核桃举肢蛾、云斑天牛、桃蛀螟、核桃小吉丁虫、草履蚧等,应进行综合防治。

物理防治:冬季刮除枝干上的翘皮、老粗皮,剪除病虫枝、细弱枝、枯死枝及越冬虫茧,清除病僵果,清扫落叶,一并集中烧毁。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虫果集中深埋。秋末枝干涂白,取生石灰5kg、食盐2kg、动物油0.1kg、豆面0.1kg和水20kg,先用少量水化开生石灰,配成石灰水,再加入食盐、动物油、豆面,搅拌均匀,制成白涂剂涂抹枝干,注意涂抹要均匀一致。

药物防治:萌芽前喷3~5°Be石硫合剂,防治黑斑病、炭疽病、举肢蛾、草履蚧等。6月中旬至9月上旬,每间隔15~20天交替喷布1次1:2:200倍波尔多液、5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并及时喷布1.8%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25%灭幼脲3号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防治炭疽病、黑斑病、溃疡病、举肢蛾、桃蛀螟、核桃小吉丁虫、刺蛾、草履蚧等。

2.6采收及采后处理

香玲核桃青皮由绿变黄并开裂时即可采收。采收过早,种仁不饱满,产量、出仁率和商品价值降低。一般在8月下旬开始采收,多用竹竿顺枝打落,注意避免打断小枝和毁伤花芽。采收后用乙烯利催熟法脱青皮,即将青皮核桃在300~500mg/kg的乙烯利溶液中浸半分钟,捞出后堆放2~3天,果皮可自行开裂,期间经常翻动散热,脱去青皮的核桃立即用流水冲洗并晒干。

篇4:秦巴山区商洛市早实核桃最适采果期研究

秦巴山区商洛市早实核桃最适采果期研究

对秦巴山区早实核桃主栽品种不同采期对产量、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商洛市南部川道缓坡栽培区早实核桃最适采收期为9月上旬,北部坡塬丘陵区最适采收期为9月中旬,过早过晚采收均影响产量和品质.

作 者:陈新乐 王根宪 李忠锋 章健 李敏芳 CHEN Xin-le WANG Gen-xian LI Zhong-feng ZHANG Jian LI Ming-fang  作者单位:陈新乐,王根宪,李忠锋,章健,CHEN Xin-le,WANG Gen-xian,LI Zhong-feng,ZHANG Jian(陕西省商洛市棱桃研究所,陕西,商洛,726000)

李敏芳,LI Ming-fang(陕西省商洛市林木种苗站,陕西,商洛,726000)

刊 名:陕西林业科技 英文刊名:SHAANXI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1) 分类号:S664.1 关键词:核桃   早实品种   采果期  

篇5:意大利早红苹果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的论文

有关意大利早红苹果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的论文

论文摘要:意大利早红苹果果实短圆锥形,平均单果重206.8g,成熟时果面底色黄绿色,表面鲜红色,着色面积80%以上,有深红色条纹,果面光滑,富有光泽,果肉硬度5.98 kg/cm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果肉乳白色,汁液中多,香气淡,肉质松脆,风味酸甜可口,品质上。无采前落果,在天水地区8月24日前后成熟。

论文关键词:苹果,意大利早红,早中熟,优质

甘肃天水是我国苹果的主产区之一,所产苹果果面光洁,外观鲜艳,风味浓郁,口感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在我区苹果品种的组成中,早中熟品种多以嘎拉为主,嘎拉品种在本地区表现出果个偏小、成熟期接近元帅系苹果。因此,我所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意大利早红、K-10、K-12和华美等品种,经过几年的栽培观察,意大利早红品种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在天水果区栽培,可作为嘎拉的换代品种,适量发展。

1试验地基本情况

第一处为本所下柳滩原苹果品种园,园地海拔1230m,面积12亩,土壤属河床淤积沙质土壤,土层薄,厚约30-40㎝,下层为砂砾或石块(为河床原形),土壤肥力低,保水保肥性能差,ph值为8.3。高接的原树为六年生的`“2001富士”品种,栽植株行距为3×4m,204月上旬高接,高接的品种为K-10、K-12、华美和意大利早红,高接的数量为每品种10-15株。

另一处位于本所毛腊柱苹果品种资源圃,面积15亩,海拔1430m,土壤为黄绵土,土层深厚,肥力较低,地形为沿等高线挖的水平台,水平台的宽度为2-5m,每台的中间栽植一行树,栽植的株距为2.5m,品种为皇家嘎拉,4月上旬高接换头,高接时树龄5年生,高接的品种仍为意大利早红、K-10、K-12和华美。

2特征特性

2.1植物学特征

树姿较开张,树形自然圆头形,整形后为自由纺锤形,主干较光滑、灰褐色,皮孔中大、中稀、灰白色、多为与主干垂直的棒状、分布较均匀;二年生枝较光滑、浅褐色、皮孔中密、中大、灰色、形状不规则,分枝密度中等;新梢红褐色、较光滑、有茸毛,皮孔中稀、中大、灰白色、基部密、梢部稀、多与枝条平行的棒状;叶芽三角形、中大、褐色;花芽圆锥形、中大、褐色。叶片亮绿色,叶形多为长椭圆形,叶丛叶多为披针形,叶片平均长10.81cm、宽4.97cm,叶面平展光滑,叶背有茸毛,叶缘锯齿钝、中大、排列较整形,叶尖短突尖,叶基楔形,叶柄中粗、中长,平均长3.5cm、粗0.22cm,与枝条夹角为锐角。

2.2生长结果习性

高接后当年新梢平均长107.7cm、平均粗1.14cm,二次枝平均长51.1cm、平均粗0.57cm;萌芽率71.66%,成枝数3.5。结果后树势稳定,新梢平均长39.3cm、平均粗0.6cm。高接后第三年开花结果,花序坐果率70.97%,花朵坐果率23.66%,果台平均坐果1.5个,有腋花芽结果习性,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腋花芽=17.74:12.90:46.78:22.58。早果丰产性强。

2.3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短圆锥形,平均单果重206.8g,果实平均纵径6.9cm、平均横径7.8cm,果形指数0.88,成熟时果面底色黄绿色,表面鲜红色,着色面积80%以上,有深红色条纹,果面光滑,富有光泽,果粉少,果点小、稀、圆点状、灰褐色,萼洼中深、中广,梗洼深、中广,萼片绿色、开裂、翻卷,果柄平均长2.21cm、平均粗0.26cm。果肉硬度5.98kg/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可滴定酸0.27%,果心中大,心室开,种籽9粒,褐色,果肉乳白色,汁液中多,香气淡,肉质松脆,风味酸甜可口,品质上。无采前落果,8月24日前后成熟,比嘎拉早熟8天左右。

2.4物候期

该品种在甘肃天水市果树研究所苹果品种园中,3月12-14日花芽萌动,3月22-25日叶芽萌动,4月12-16日始花,4月17-20日盛花,4月21-25日终花,6月19日前后新梢停止生长,6月26日至7月3日果实开始着色,8月10-16日达满色,8月24日前后果实完全成熟,11月8日左右开始落叶。

表1意大利早红和嘎拉果实主要性状与物候期比较

Table1FruitcharactersandphonologicalperiodofandGalaasacontrol

品种

Cultivars

单果质量

Average fruit mass/g

可溶性固形物

Soluble solid Content/%

硬度

Firmness

/kg.cm

风味

Flavor

萌芽期

Sprout

Date

/M.D

盛花期

Blossom

date

/M.D

成熟期

Ripening date

/M.D

意大利早红

Early Red Italian

206.8

11.9

5.98

酸甜

Sour-sweet

3.12~15

4.17~20

8.23~28

嘎拉

Gala

120.3

11.8

5.3

酸甜

Sour-sweet

3.11~14

4.16~19

9.2~6

2.5抗逆性和适应性

该品种抗寒、较抗旱,未发现特殊病虫危害;在天水海拔1200m到1400m的山川地均可栽植。

3栽培技术要点

3.1土、肥、水管理

幼树园和初果期果园,行间有灌水条件的间作蔬菜,无灌水条件的间作全膜大秋作物;行内覆盖地膜。盛果期果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果树带覆膜或覆草。秋施基肥,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尽早施入,以有机肥为主,幼树园和初果期果园,每666.7m施腐熟有机肥1000-2000kg;盛果期果园每666.7m施腐熟有机肥2000-3500kg。追肥,花前、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前期分次追施速效肥,前期以N肥为主,后期以P、K肥为主。有灌水条件的果园,一般情况下在新梢旺长期、果实膨大期、土壤封冻前分别灌水一次,视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次数和灌水量。无灌水条件的果园采用穴贮肥水技术。

3.2整形修剪

树形选用改良纺锤形,成形后树高2.8-3.2m,干高60-70cm,全树主枝10-12个,基部3个主枝各培养2个侧枝,以上主枝不留侧枝,各主枝插空螺旋排列。栽后第一年冬剪时对中心干和基部3个主枝剪截,其余枝缓放。第二年夏季采用拉枝、疏枝等方法,在中心干上选留主枝,基部3个主枝选留侧枝,主枝间距20-25cm交错排列,侧枝分别于基部主枝两侧,间距25-30cm,其余新梢长20cm左右时扭梢、摘心,促其成花,及时疏除密集枝。第二年冬剪基部3个主枝延长头和中干短截,其余枝缓放。第三年夏季在中心干上继续选留主枝,其余新梢长20cm左右时扭梢、摘心、拿枝,促其成花。盛果期树,对有空间的内膛枝适度短截,促发中长枝,回缩衰弱的主枝和结果枝组。

3.3花果管理

疏花疏果,花蕾期,按15-20㎝留一个花序,对所留花序上的花蕾,留中心花蕾和1~2朵健壮边花蕾,其余疏除。落花后10天开始疏果,树冠外部适当少留果,中下部、顶部多留果;弱枝少留果,壮枝多留果;不留朝天果。花后20天左右定果,疏除受伤、偏斜、畸形果。定果后套袋可提高杲实的商品性。预防花期和幼果期霜冻可采用果园灌水和熏烟等方法。

3.4病虫害综合防治

在符合绿色果品农药使用准则的基础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剪除病虫枝、清除果园内枯枝落叶、刮除树干老翘皮、病斑,树干绑诱虫带,悬挂黄色粘虫板和性诱剂等。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虫,减少越冬病虫基数。4月底至5月初喷800倍的80%大生M-45+1500-2000倍的2.5%绿色功夫+2000倍的10%螨死净。5月底至六月初喷8000倍的40%福星+2000倍的25%灭幼脲3号。6月底至7月初喷700倍的50%腈菌唑+1500-2000倍的30%桃小灵+2000倍的15%哒螨灵。7月底至8月初喷8000倍的40%福星。

篇6:谈新陆早33号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农科论文

谈新陆早33号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农科论文

摘要: 介绍了新陆早33号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土壤选择、播前准备、适时播种、田间管理、水肥运筹、适时化控与打顶、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陆早33号;土壤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理;水肥运筹

新陆早33号是新疆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棉花新品种。农七师一二七团通过2年种植,总结出该品种籽棉产量6 900kg/hm2的高产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新陆早33号出苗缓慢,4月13日播种,4月29日出苗,播种至出苗16d;6月1日现蕾,出苗至现蕾31d;6月24日开花,现蕾至开花24d;8月30日吐絮。生育期125d左右。苗期平均日生长量0.5~0.7cm,蕾期日生长量1.2~1.5cm,花铃期日生长量1.5~1.8cm。该品种株高65cm左右,植株筒型,株型紧凑,茎杆粗壮坚硬,不易倒伏,第1果枝高度20.3 cm,适宜机械采收,叶色深绿,叶片中等大小。苗期生长稳健,中期生长势较强,不早衰,结铃性强,单铃重5.5~6.0g,衣分40%左右,籽指11.6~12.5g。纤维长度30.4mm,比强30.6 cN/tex,马克隆值4.4。抗病性较强,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2产量构成

收获株数21.0~22.5万株/hm2,总铃数127.5~132.0万个/hm2,单株铃5.7~6.0个,单铃重5.5~6.0g,籽棉产量6 900 ~7 200kg/hm2,皮棉产量2 760 ~2 880kg/hm2。

3栽培技术

3.1土壤选择

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具备加压滴灌设施,排灌方便的地块。有机质含量≥0.9%,速效氮≥25mg/kg,速效磷≥23mg/kg,速效钾≥250mg/kg,结合秋翻全层施肥,施磷酸二铵300kg/hm2、尿素150kg/hm2、油渣750kg/hm2。

3.2播前准备

人工粒选种子,种子破碎率小于2%,发芽率大于95%。用福多钾以种子量的1.7%进行种子包衣,可减少烂种提高出苗率。适时平地保墒,机械横向耧膜2遍,人工辅助捡拾残膜残杆。4月12日整地,联合整地机复式作业,整地质量达到“墒、松、碎、平、齐、净”六字标准,播前用33%的'施田补2.25~2.70kg/hm2,整地前机械喷洒,做好标记,做到不重不漏,对角耙2遍,整成待播状态。

3.3适期播种

当5cm地温稳定达到12℃时,3d后开始播种,一般4月13~14日播种。播种方式采用膜上精量点播,小3膜12行,播幅宽4.43m,行距配置为膜内15cm+50cm+15cm,行走行70cm,连接行60cm,灌溉方式加压滴灌,一膜一管,播量57kg/hm2,播深2.5cm,种孔覆土厚0.5cm。播种时要将播种机行走速度控制在3km/h,保证错位率≤5%,空穴率≤5%。下籽均匀,深浅一致,覆土良好,压膜紧实,膜面平整,接行准确。

3.4田间管理

播后及时查种、查膜、查墒、查带;发现问题及时补种、补膜、补带、补墒。要及时安装和连接田间的支管、毛管,做好绑扎、固定工作,及早滴水补墒出苗,滴水225m3/hm2。播后遇雨要及时破除板结。清除余苗,1片真叶时及时清除余苗,2片真叶时结束清余苗工作。该品种由于株型紧凑,I式果枝,适宜密植,一般留苗密度在21~24万株/hm2,但留苗要匀,不要留双株。播后及时中耕,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棉苗根系发育。

3.5水肥运筹

新陆早33号全生育期滴水8~9次,滴水量5 250m3/hm2,一般8~10d为1个滴灌周期。从6月初开始滴水,坚持一水一肥,全生育期施肥2 700kg/hm2,N∶P∶K=1∶0.45∶0.15。磷肥和20%氮肥作基肥,其余肥料随水滴施,6月上旬至8月上旬随水滴施尿素每次75~120kg/hm2,在花铃期增施磷酸二氢钾每次15~30kg/hm2。6月底前每次滴水量300m3/hm2,7月至8月上旬每次滴水量600~675m3/hm2,8月中下旬至9月初滴水量450m3/hm2,9月5日左右停水。

3.6适时化调、打顶

化学调控是塑造棉花理想株型的主要手段。新陆早33号前期生长稳健,现蕾后生长发育加快,一直持续到生育中期,因此在4叶前要轻控,用缩节胺7.5~12.0g/hm2,7~9叶用缩节胺18.0~22.5g/hm2,9~12叶用缩节胺30.0~37.5g/hm2,打顶后3d及时封控,用缩节胺75~120g/hm2。若1次封控效果不好,也可进行2次封控,用缩节胺150g/hm2。总之化调要看苗(日生长量、红茎比等)、看地(土壤墒情)、看天(温度)灵活掌握。新陆早33号适宜密植,由于群体密度大,所以要早打顶,一般在7月5日前完成打顶工作,将株高控制在60~65cm,果枝台数135~150万台/hm2。

3.7病虫害防治

2008年虫害发生较重,棉蚜、棉叶螨、棉铃虫大面积发生,在棉叶螨的防治上要做到早调查、早发现、早防治。首先加强棉田调查的力度,严密监测棉叶螨的发展动向,发现中心株或零星的叶螨,插好标记,之后及时进行人工点片挑治,按照“围点打圆、围圆打圈、为圈打片”的方法进行防治,严格控制棉叶螨进一步扩散蔓延。当点片发生棉叶螨时,及时采用拖拉式喷药机防治,用水量1 200~1 500kg/hm2,采用专性杀螨剂即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1 000倍液;57%奥美特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均匀,雾化良好,喷雾后调查,防治效果在90%以上,以确保将棉叶螨控制在零星点片状态。防治棉蚜首先要消灭越冬蚜源,用铁灭克对室内花卉埋施,防止花卉上棉蚜迁入棉田,对温室大棚内的蔬菜采用喷雾或熏蒸法及早防治。田间要早调查,当棉田发生面积较大时可采用机械化防,用对天敌杀伤较小的啶虫脒150g/hm2,对水1 050~1 200kg;或赛丹600~750g/hm2,对水1 050~1 200 kg,并且要用双层喷头喷洒防治。近几年加压滴灌面积越来越大,95%的棉花都是加压滴灌,秋耕冬灌面积很小,棉铃虫发生逐渐加重。棉铃虫防治要加强预测预报,以农业、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实行秋耕冬灌,铲耕除蛹降低越冬基数;在棉铃虫羽化期进行杨枝把诱蛾、糖浆盆诱蛾、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成虫。挖蛹捉虫,在棉铃虫化蛹高峰期发动群众挖蛹、捉虫。化学防治在3龄前进行,用赛丹1.80~2.25kg/hm2,或美除600~900g/hm2,或科云NPV 30g/hm2防治。

参考文献

[1] 李保成,李生秀,马小梅,等.新陆早33号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2007(5):37-38.

[2] 李保成,李生秀,肖光顺,等.棉花新品种新陆早3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10):81.

大豆垄三和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要点

珍珠草栽培技术论文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

早熟春甘蓝保护地栽培技术论文

实训教学论文

打核桃日记

核桃学术讨论发言稿

核桃小学生说明文

技校实操教学改革论文

西葫芦嫁接栽培技术

密植早实核桃栽培技术论文(集锦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密植早实核桃栽培技术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