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硕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又观打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又观打鱼,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又观打鱼
唐代 杜甫
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
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
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
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鲙还倾杯。
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鳣鲔随云雷。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赏析
在诗中,诗人并不打算普及打鱼的要诀,或以赢得一位渔民的钦佩为写作初衷,他有办法绕开难缠的习俗,而及时应邀出席诗神的宴会。这是他第二次观看打鱼的场景,其中的情境,包括鱼水情、主客关系,都有较大程度的相似,但是什么缘故令他再写一首观看打鱼的诗?这首诗旨在弥补上一次观打鱼之作的某个纰漏吗?
既然渔夫可以一而再地打鱼,而不担心两次打鱼造成生活或审美的不当,那么,为何其他诗人会徒生烦恼:考虑两首性质相似的诗中的重复色彩,进而质疑诗的可信度?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诗人的写作戒律之一在于避免同一性,准确地说,就是避免予人一种同一性印象。然而,如果诗人看重的并不是对这种同一性的避免,而是力求其他意趣的立足,他就有理由游离牢固的老主顾,去他处谋生。
当他身处一次打鱼的热闹场合中,他有不少于三种视角来组织所见所闻的材料:其一,叙述渔民的命运,尤其是涉足其中一位渔夫的家庭现况,缩小网眼,捕捉情感的渔利;其二,侧重于渔民捕鱼技艺的描写,细说每一个步骤,将人与鱼的关系条分缕析;其三,以这场打鱼的活动为背景,观察失鱼之后水塘的失色,以及由此及彼,波及家国的命运感。而第四种策略是大团圆、大杂烩:将上述三种写作思路扭结在一起,再顺势推出那最动人心弦的'主旋律。
介于清晨与日暮之间的那些光阴似乎仅仅是为了凸显两个端点而甘愿消遁,这个判断的含义不妨理解为,这首诗虽然依赖时间的先后关系来设置内在运行秩序,但是,也就是在读者所熟悉的两个计时符号出现后,时间就失效了、凝固了,不见任何作用。甚至,出现在较后位置上的“日暮”也极有可能是他的虚造,作为观打鱼的游客,他根本不曾挨到天黑才离开现场,日暮之际,那遭受洗礼的苍江将为蛟龙提供怎样的河床,或者蛟龙作为诗意的后援是否属实,都不是值得细察深究的环节。蛟龙的处境之设想,实际上和上一次观打鱼的感慨——咫尺波涛永相失——是一脉相承的:一种无鱼的后苍江时期,人的处境与孤旅将遭受怎样的顾虑?
但是,第二回踏入类似的河边,他把顾虑的基调起得更为高亢,无鱼之状况被打鱼之场面所形成的雷同“干戈兵革斗未止”的印象所遮蔽,成为上一首诗的寄托,而无法在这一次觅得容身之所:他把寻觅意图的脚步往前挪了一步——打鱼是一次搏杀,涉及生死,相当于干戈兵革之争,但相比于后者,却是一种日常生活的乐趣,而一旦意识到这种乐趣的存在,以及置身其中沾染到这份乐趣,他就察觉到了罪孽,此刻,他所关切的不再是无鱼的后果,而是“凤凰麒麟安在”。这也许就是他再写打鱼情况的内在需要,或可说,他心目中的“凤凰麒麟”确有所指,在此次观打鱼的时期,变得更为重要。不过,以“暴殄天物”作为自省的休止符,有一点过分,差一点成为佛家的信条,但读者应该了解到这不是在批评渔民,或者有关买卖鲜鱼的贸易,或是为了改善伙食的厨娘,他是在进行一次自责,为一首诗寻找最初的心跳,并通过树立起自责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来嘲讽鱼肉百姓的尸位素餐之辈,也即,这首诗在最后几步,不是醉后才吐真言,而是按照既定计划,有效地实现了纪行诗向反讽诗的切换,到头来,读者才接受其中原本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惨烈游戏。
篇2:苦海打鱼散文
苦海打鱼散文
小时候家里穷。很少见父母手上有几枚钢镚儿,即便有了,饭都吃不均匀,哪还有余钱贴补饭桌?
求鱼是从荷塘开始的,也就是昨天我在烟雨红尘中眼含热泪回忆起的、俺村仅有的一处能够到集上换成钱串儿回来、可以向亲戚朋友炫耀、可以吸引邻村大姑娘到俺村委身的那个荷塘,那个聚宝盆!
荷塘里的鱼全是野生的,有鲫鱼、乌鱼,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鱼。从未有人往里放过鱼苗,鱼是咋来的,谁也不知道。
一到冬闲无事的日子,生产队就要组织青壮劳力涸塘取藕、顺便求鱼了。那时的村集体,根本就没有抽水机,甚至连水车之类的简单器械也没有。只能靠人力一铁桶、一脸盆地挖出去。乡亲们出的是人力,受的全是牲口罪!没法子。
荷塘里的水干了,鱼还能去哪里?只能掀翻了肚皮、瞪傻了眼睛等人抓,抓一条是惊,抓一条是喜,抓一条是想也想不来的收获,抓一条是梦也梦不来的享受!然而,人家捉鱼的人乐呵,我和许多人只能眼馋地看着。为啥?没听队长正扯着粗炮筒子开火呢:
“兄弟爷们都听着吭,这鱼谁也不能伸手吭,鱼是这几位拼着血本弄的吭,不容易吭。鱼多了咱就按人头分点儿,鱼少了那就便宜了这些出力的吭,我也不是偏心吭,咱把丑话说在头里吭,谁要不听我就扣你一天的公分吭……”
这破嗓子,俺一听头都大了,这已是每年不成文的规矩了,谁都知道,还用你的球壶再尿出来?
待塘内的鱼被搜刮一空。父亲就扛着一把铁锨,手里拿一个小泥盆来了。父亲身体瘦弱,没有大力气,只能等水干了,下去挖藕挣公分了。
脱掉鞋袜,将棉裤腿往上卷两折,再抱住往膝上一撸,父亲那干巴巴的腿脚就露出来了。穷呀,买不起水靴,只能这样了!
父亲的双脚陷进污泥里。黑色的污泥!冰冷的污泥!紧紧地咬住父亲的腿、父亲的脚、父亲的热血和骨头!
父亲一锨一锨地挖呀,一锨一锨地掘呀!年年吃着这份苦,年年受着这般罪!到头来,还是挖不断这条穷根子!娘说过:“老天爷,你的眼睛瞎了吗?你的仁心死了吗?穷日子啥时熬到头啊!”
挖不完的污泥是父辈卸不掉的沉重,这边挖出个深坑,那边垛出个小山。
圆滚滚光溜溜的藕瓜出来了,一节一节的,象父亲勒紧的腰带,象山里人的四季晨昏,一节粗,一段细,一餐饱,一顿饥,日子就是这么好好歹歹过来的。
藕在父亲身后越积越多,藕是按斤称的,重量与公分成正比。公分是纸做的,纸是俺的饭碗子。饭碗子捧在手上压死人,父亲的腰就是被饭碗压弯的!
正当我坐在塘边呆呆望着父亲时,父亲叫我了:“儿子,给你。”父亲的铁锨上一条比手指还粗的泥鳅正出溜溜的打滚儿。父亲把铁锨一甩,泥鳅就飞上了岸。父亲拿来的小泥盆有了用场。接下来泥鳅越来越多,还有蒜头般大小的田螺、小手样宽的绿色河蚌。这便是我求到的鱼了。
父亲上岸了。他的`腿脚已经冻成了紫萝卜,踉踉跄跄,路都不会走了。坐在地上,搓了好一阵子腿脚,抽了好一阵子旱烟才站起来。
太阳落上山的时候,如血的夕辉染红了半边天空。我端着鱼盆,跟着父亲身后往回走。短短的回家路,父亲拖着沉重的脚步,晃晃悠悠,走得很慢很慢,现在想想,父亲走的哪是路呀,他是泅渡在苦海里!苦海无鱼,只有咸和苦!
还有一次,也是在这里。那年我七岁,刚上一年级,巧逢星期日。荷塘里的水已经很少了。冰层失去水的支撑,全都哗然崩裂凹陷下去,像饿憋了的肚皮,前胸贴在了后背上。来不及顺流向深水处收缩退却的小鱼儿,全被破冰块压翻了身子,成了待宰的猎物。离我最近处就有一条小鲫鱼,正横躺在哪儿,小嘴一张一张的,仿佛发不出声音的呼救!那会儿又偏巧队长不在,实乃天赐良机者也乎!愚心咋能扛得住这种诱惑!便顺斜坡下去,踩着冰块,弯下腰,探着身子,伸长小手,差一点儿就够着了!谁知脚下一滑,向后一仰,象坐滑梯似得脚朝前出溜溜戳进泥水里去了。我急忙翻身朝下,竟然未忘了伸出小手,掀开冰块抓住了那条害人的小鱼儿!这时,岸上有人伸过来一根树枝,好不容易才把我拉出来。我的下半截身子沾满了泥水,全湿透了。然而,我没有哭,因为有鱼抓在手里,高兴还来不及呢!
拖着沉重的脚步拉拉巴巴往家跑,湿淋淋的棉裤坠到了屁股下。
回到家里娘见了,勃然大怒,揪住我的领口拽过来,一把将我手里的小鱼打落在地。一边落泪,一边大声呵斥:“你这不争气的东西!你这不争气的东西……幸好是水浅了,要不然,你的小命都丢了,娘的老命也被你葬送了!我的儿啊,我的儿……”!
自那次挨了娘的巴掌,荷塘里的鱼俺再也没想过,俺怕娘又骂俺不争气!
苦海里抢来的鱼没吃成,捡来的泥鳅却成了我一连几天舍不得吃完的美餐。那种香,那种只有神仙才有福享受的绝世奇香,一旦从舌尖上滑过,就立刻沁人心脾,抚摸你的每一条神经,浸透你的每一寸骨头!让我终生难忘,只怕是进了坟墓也能让坟头上的野草闻香而亢奋,岁岁年年,四季常青!
篇3:撒网打鱼三年级作文
撒网打鱼三年级作文
今天是奶奶生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祝贺奶奶六十三岁的生日,我们一进门,有很多客人在喝酒,他们连忙招呼一起喝酒,一个爷爷跟我开玩笑要我喝酒,我就假装地喝了一点点。我们还没坐定,就听到外面有人喊去打鱼,我兴高采烈地跑了出去,大家一听去打鱼都来劲头了,一起跟着去看热闹。我爷爷提着渔网和桶,还有一个客人跟在后面,他说他打鱼很厉害,今天他要一展身手。大家都很兴奋的走在乡间的路上,路边有盛开的野山菊,美极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就走到了爷爷家的鱼塘边,那里面的水不深,有很多泥巴,搞不好就会陷入泥潭里,我回顾头一看,岸边站了一排人在观望。开始打鱼了,那位客人拿着渔网,一手在前一手在后,然后向前猛烈一冲,放开手,渔网立刻撒开一大片,他使劲拉动绳子,我就看见网里有几条小鱼在窜,网拉上来后确实没有收获,他随手就把小鱼扔回了池塘,冲大家呵呵的笑。爷爷忙跑到对岸,大喊:“打石头,把鱼往你那赶!”,我一听太好了,连忙摸起一块石头就往池塘里扔,有好几个人就一起扔,这时客人抓住时机,又撒了一网,哈哈!这下可收获不少呢!网到了两条大鲢鱼和一条大草鱼。但是大家好像还不满足,又换了一个位置,我们还使用扔石头这个好办法,结果收获越来越大,好家伙!这下子网了大大小小十几条鱼,我都累得满头大汗了,可心里好高兴!跑过去帮着抓鱼,结果被妈妈叫住了,说太危险了,不能去。我看到他们把小鱼扔回池塘,把大的'留了下来,我好想抱着这些大鱼回家,太有意思了!可是都是泥巴,只能放在桶里挑着回去。
后来,我尝到了美味,好像今天的味道比以前吃过的更美哦!
篇4:打鱼糕作文700字
打鱼糕作文700字
鱼糕是我们当地每次过年都必吃的一盘美味佳肴。打我出生时,我就知道我父亲是我们这儿一位鼎鼎大名的厨师,他每年都会在腊月二十六、二十七这几天到街上打鱼糕,现打现卖,而我每年都会跟随爸爸妈妈到街上去帮忙。
那几天,我起得比往常早,因为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买年糕。早上,我看到爸爸和妈妈和一此帮忙的人都在往车上装东西,我便迅速洗脸,刷牙,梳头,换好了鞋。走时,我还没忘记带上笔本子和计算机,因为我在这天是一位“小小记账员”。
我们很快来到了红花,在老地方开始了打鱼糕的工作。爸爸他们把东西从车上搬下来,还拖下来一个口袋,我把口袋打开,里面蹦出来许多的鱼:它们的体形都一般大小,肥肥的,白花花的.肚子,黑乎乎的背,一条不长不短的尾巴,正是我们常看到的鱼。只见帮忙的人纷纷拿起菜刀,用左手摁着鱼背,右手拿起菜刀用刀背在鱼头上敲了几下,鱼便听话乖乖的不动了,他们又把鱼开肠破肚,把鱼肚弄干净,之后爸爸接过洗好了鱼,左手拉着鱼尾,右手用菜刀把鱼肚两侧的肉划下来,递给下一个帮忙的人,他们拿起鱼肚上的肉,把上面的黑东西弄干净后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就这样他们井然有序地洗着划着,不一会儿鱼就全部解决了。把鱼弄完后,放到绞肉机里,爸爸左手拿着勺子,右手一边抓着大蒜往里面放,左手就马上用勺子把大蒜往绞肉机里放,反复绞了几次后,把绞好的肉倒入桶里,用搅拌机搅几下后放入生粉,再把打入盆中的鸡蛋黄捞出放入另一个盆中,剩下的鸡蛋青也倒入里面,搅一会儿就好了,再把他们分别倒入几个蒸阁里,就开始架锅蒸起来了。我也就耐心地等待着。大约过了半小时,就闻到诱人的香味了。只见爸爸将事前准备好的鸡蛋黄涂抹在鱼糕上,几分钟后就好了。爸爸说:“现在好了。”鱼糕散发出的香味更浓了,来买鱼糕的客人络绎不绝。
看着买糕的人,我们开心地笑了。
篇5:《出海去打鱼》读书笔记
我想大家应该都没有打过鱼,但是我打过鱼。星期六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巽寮湾,当晚就在海滩边住下了,还预定了一艘渔船,准备第二天的早上去打鱼。星期天的早晨,我和爸爸、妈妈7点多就起了床,因为爸爸、妈妈比我起得早,所以我一起床,爸爸、妈妈就叫我马上去刷牙、洗脸,我刷完牙、洗完脸,妈妈又叫我换衣服,换完衣服,穿完鞋子,准备好了。我们就去坐昨晚就预定好的渔船,上了渔船,渔船走了不久,我就问船上的哥哥说:“哥哥,啥时候才放网打鱼呢?”船上的哥哥回答说:“等一会就能放网打鱼了。”于是我坐在凳子上等了一会,这个时候船上的那个哥哥对着我们喊道:“放网喽!”我和爸爸、妈妈立刻走了过去,只见船上的哥哥手里拿着一个超级大的网,船上的`哥哥把网扔了出去。网在渔船的后面,好像我们这艘渔船长了一个小尾巴。不一会妈妈就问船上的哥哥:“放下去的网能沉到海底吗?”船上的哥哥回答妈妈说:“我们的网上有木头,木头可以让网沉到海底去,所以捞上来会有很多贝壳、螃蟹、小虾和小鱼。”船上的哥哥把网提了上来,我们一看,果然跟船上的哥哥说得一模一样,有螃蟹,有小虾,有很多很多的贝壳,还有好多小鱼哩!突然,船上的哥哥大叫道说:“你们来看这里有一只小章鱼!”我们把头探了过去,真的有一只小章鱼,这条小章鱼只比矿泉水瓶的瓶盖大一点点,我把它放生了。
那天真是好玩极了,小朋友们你们以后出海去打鱼,知道大概是怎么样玩的了吧!
篇6:最会打鱼的渔翁
旅行至一处山美湖美的地方,同行的`几个朋友都不愿匆匆而过,于是大家来到不远处的村子,租了两间房子住下。
房东对我们说:“这里的湖不但景色美,里面的鱼还很多。对了,说起打鱼,我们村里有个渔翁最会打鱼,只要撒下网,几乎没有空网的时候。”对于这话,我们几个人全都不信——这么大的湖,绕一圈都要几十里,谁能对它哪里有鱼、哪里没鱼了如指掌?
见我们不信,房东又说:“他每天上午都会在湖上撒网,你们可以去看看。”于是,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在湖边找到了那位渔翁。
渔翁身材不高,但身上露出的部分几乎都是黝黑的、高高鼓起的肌肉,让人一看便知他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只见他熟练地遛网、拾网,然后轻飘飘地撒了出去。那渔网好像有灵性一般,刚出手时还缩成一团,到了最高点才“唰”地一下挣开网口,然后便迅速扩展成一个标准的圆形,無数个铅坠几乎同时入水。
随着渔网的收起,两条肥大的鱼儿被拉了上来,渔翁将它们收进腰上的网兜,然后沿着湖边走了十几米远,又一次遛网、拾网、再撒网……
果然,如同房东说的那样,渔翁几乎网网不空,少则一两条,多则四五条,小的一二两,大的两三斤,不到一个小时,便轻松地收获了几十斤鱼。
“您真厉害,怪不得房东说您是这里最会打鱼的人!”趁着渔翁休息时,我敬佩地对他说道。
“最会打鱼不敢说,有点经验倒是真的。”老渔翁自豪地说。
“这么说,您对这个湖里的情况都一清二楚了?”我不禁问道。
“这倒没有,我只知道一半而已。”老渔翁笑着回答。
“只知道一半?”
“我说的一半,意思是我只知道哪里有鱼、哪里没石头,至于哪里没鱼、哪里有石头,就不是我要操心的事了。就像一个好的舵手,只需要知道航线上哪里水深并且没有礁石,就足够了一样。”老渔翁继续笑着说。
最会打鱼的渔翁并不用知道整个湖底的样子,最好的舵手也不用清楚每一块礁石的位置。细想之下,为人处事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
篇7:打鱼的作文400字
关于打鱼的作文400字
我的外公家住在美丽的清江边,每天早晨,外公 打回好多鱼。外婆就会做好多香喷喷的鱼给我们吃,我都会好奇的问:“外公,您在哪里弄这么多鱼呀?”外公说:“河里打的呀!”“您明天带我去打鱼好吗?” 外公说:“那可不行,水上不安全。”我恳求了好一阵,外公终于答应了,我高兴的跳了起来。
第二天早晨,我起得很早,就跟着外公下河去打鱼,大概走了5分钟的左右,就到了江边,外公熟练的上了他的鱼船,准备好后才让我上船,我刚上去,船就 左右摇晃,外公说:“不要紧,你坐在船里不要乱走,我很听外公的话,乖乖地坐在船上,外公撑开了鱼船。开始收网了,第一块鱼网里面只有几条小鱼,收到第三 块的时候,哇!里面还有一条好大的鲢鱼,外公笑眯眯地说:“今天的'运气还真不错。”我问外公:“您打的鱼这是最大的吗?”外公说:“我还打过几十斤重的鱼 呢!”我问:“河里怎么会有这么多鱼网呢?”外公说:“我每天下午放的网和钩,早晨来收鱼的呀!”哦,原来是这样。外公收完鱼网又准备收鱼钩,他在一根长 绳上放有好多鱼钩,大概十厘米远一个,外公和我边说话边收钩,钩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回鱼,很快,鱼篮里就装了大半篮鱼了,鱼还在竹篮里活蹦乱跳真有趣。
我坐在船上,一会儿看看鱼,一会儿观观风景,船在那碧绿的江水面慢慢的摇荡,吹着凉爽的风,那种感觉特别的舒服,外公的网和钩全部收完了,准备回家,我还舍不得走,外公说:“外婆在家等着我们回去吃饭呢!我只好和外公提着鱼高高兴兴地回家去。
打鱼很好玩,以后我还想和外公一起去打鱼。
篇8:观《春夏秋冬又一春》有感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的又一部经典之作,这部影片他既是编剧又是导演而且还参与了部分演出,可谓亲力亲为。这部影片还有另一个名字叫《春去春又来》,但是今天为什么要用《春夏秋冬又一春》来讲述我的观后感,是因为我想用跟电影情节节奏一样的分开的方式来谈论我的感受。
春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新的开始,当然也是这个故事的开始。《春夏秋冬又一春》如果简单的看是对佛学的认知,但是我想更加细一点的来解析它,它应该还包含了对人性的认知。电影开头就说明了这一点,开始老和尚要去采药,小和尚也要跟着去,而且回来后认真的看着老和尚分别药材,当时我们看到回家后还有只小狗,在这里我觉得小狗和小和尚一样都是体现了导演对人性的探知。小狗是很粘人的,看到人总是摇着尾巴,小狗这里也隐喻小和尚当时也是很黏老和尚的,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会大胆的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一样,后来长大点就不在口头这样说了,这些都是体现了导演对人性的认知,说明人的本性还是具有爱的。后来导演又以对佛学的认知来讲故事,小和尚和我们一样天生的调皮捣蛋,他给小鱼,青蛙,蛇身上都绑了石头,师傅看见了但没有及时去制止,而是等他睡着后也给他身上绑上了石头,让他自己去认识到错误,然后改正错误。但是在这之前并没有一个人告诉他那样是不对的,他没有很坏,但是毕竟是错了,错了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我想这里就是体现了佛学的人生来就有本性恶的一面,在得到别人的启迪后我们才会开始积德行善,开始以一种赎罪的心修行向善,走上正途。这也就是春的孕育生命,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在课堂上我单纯的以佛学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现在细细想来我又否定了自己当时的观点,我认为的人之初,应该是对善恶的难分,至于将来如何,都取决于后来的修行。
夏
炎炎夏日,一股燥热。小和尚长大点了,换句话说是到了青春期,从对人性的认知出发来讲,青春期是一个叛逆的时期,想想我们那时候,家长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偏不怎么做。小和尚看见两条蛇在林间交配,佛家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可是在遇到前来治病的女孩入住寺庙的时候,小和尚还是抛开了信仰,和那个女孩偷尝了禁果。当然能抛开信仰的人不单单会是因为内心的一点点叛逆,还有欲望的驱使。自古到今,汉奸一直遭到人们的唾弃,但是还是有人愿意背负骂名,卖国求荣,这些人都是欲望之深,后来酿造痛苦之深的人。从佛学的认知来看,小和尚在欲望面前已经开始走向了深不见底的深渊,师傅叮嘱过不让坐的寺庙门前的石头,开始不让女孩坐,后来主动献殷勤。老和尚看在眼里,因为没有不透风墙,再一次偷尝禁果时,老和尚如小和尚年轻的时候一样没有及时去制止,第二天早晨小和尚还和那个女孩在小船上熟睡,老和尚夏天这个镜头里开始就出现的养的那只鸡派上了用场,他把养的那只鸡扔到船上,带回了船,还把船弄了个口子,水都流进船里。小和尚自己来承认了他和那女孩的事,老和尚决定要把那女孩送走了。但是我想现在的小和尚的心里的佛就是那女孩。晚上小和尚拿走了佛像,决定去找那个女孩。为什么要拿走佛像呢?我认为还是欲望的驱使,小和尚在寺庙待了那么多年了总是有感情的,我想他想让老和尚和他一起走,老和尚是万万不能的,然后他又痴迷于女孩,佛语说“舍得舍得,不舍不得”。他想两者都占为己有,但是心中无佛,带走佛像又如何,老和尚还是对着墙壁那里念经,因为他是心中有佛的,他对小和尚说过痴迷于淫欲迟早会招来杀神之祸的,这也为下面的故事情节做了铺垫。
秋
灿灿秋日,果实累累。秋天来了,你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现在就会丰收怎样的果子。要是以秋天来对人性的认知来看,此时的人以走向了成熟,已经开始了对自己以往所作所为的反思过程。小和尚回来了,正如老和尚所言他背负着那个女孩的人命案回来了。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爱家人,那个叛逆的小和尚了,他长大了。老和尚没有在责怪他,小和尚用绳子绑着自己让蜡烛烧断一头才可以掉下来,他写了好多闭字贴在五官上,他这些举动就是他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的自我反思,自我惩罚。他成熟了,但是这种成熟好像来的太晚了。佛学认为凡事都有因果报应,警察找来了,师傅让他刻经文,编织着秋天的爱与恨他一刀一刀的刻着,虽然警察的打枪声不时惊恐到了他,他最终还是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刻完了所有的经文。老和尚在小和尚被抓走后,也在秋的末尾随小船的燃烧坠入湖底了,或许这不单是小和尚的爱与恨,这也是老和尚的爱与恨,他教导小和尚半生,却还是没有将他领上正途,他恨自己的无能为力,正如一个父亲恨自己的教子无方一样。他幻化成了一条蛇游走了,要说蛇是冷血动物不在会懂人的爱与恨,但是它还是会找到皈依佛门的路。
冬
冷风刺骨,悔悟刺心,蛇在佛像边冬眠了。一年四季,冬为末了,和人一样,这个时候,人性的认知来看,人也到了顿悟人生的时候。下面的部分是金基德导演自己演的,如果说金基德导演演的这部分是小和尚的继续,那么金基德把石头绑在自己身上抱着佛像一直登到山的最高出就很容易理解了,他这样做不在是小时候师傅叫他去那样做,而是他完全明白了师傅的道理。修行在于心,心领则神会。我想佛学的目的也是这样的,他是叫人一心向善,但是向善的根本在于自己,只有自己去救自己,自己明白了,每个人都会是下一个乐善好施的佛。也就是说佛本无真身,佛就在心中,心中有佛,便处处有佛,心中无佛,庙里佛像几尊也看不清。冬末尾了又出来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孩子,当时我就感觉这孩子又会留到庙里了。因为这段视频可以截到第一段以前,也就是小和尚和老和尚采药以前,也很耐看,故事就是这样发生的,即使那女人蒙着脸,即使那女人扔下小孩子逃跑时掉进老和尚挖的冰窟里死了,但是也许第一次也是这样的情况,或者和这次稍微有点不同,只有这样才能说明后来的种种呀,这也就为下文新的轮回做了铺垫,和完美的解释。
又一春
孕育生命,新的轮回。这个小孩子还是一样,而且比第一个小孩更加过分给小鱼,青蛙,蛇,嘴里喂进大石头,这也就是我所认为的女人留下孩子就是第一个故事的开始的原因,因果循环,女人抛弃孩子的时候故事就已经暗示着我们故事它有一次回到了春。
★ 又什么又什么造句
★ 又又组词
★ 既什么又什么造句
★ 三年又三年散文
★ 既简单又自我介绍
★ 观荷花
★ 大人力资源观
又观打鱼(合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