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吃饭机器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爱的丰碑散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爱的丰碑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 爱的丰碑散文
爱的丰碑散文
4月6日《咸阳日报》和4月25日《陕西日报》分别公布了“咸阳好人”和“陕西好人”上榜名单。武功县普集街中学退休老教师苏廷昌都以“见义勇为”类的英雄人物荣登上榜名单。
苏廷昌老师是武功县普集街社区普东村人,是普集街中学一名高级数学教师,去年刚刚退休。
202月20日(农历正月十三日)下午5时,正是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日子。普东村村民赵小军家的房子,突然着火。退休老教师苏廷昌正好从村委会回到家里,突然听到有人喊:“赵小军家里着火了!”他便立即放下手里的水杯,冲出了家门。到火灾现场一看,火势汹猛,便提着两只水桶,迎着熊熊燃烧的烈火,第一个冲上了房顶。由于风大火急,烟火扑面,形成巨大的浓烟气浪,一下子将六十多岁的老人,推下了没有护栏的房顶,在场的人只听到“啊!”的一声,他便仰面倒在地上。人们发现后,急忙用车将他送往医院,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离开人世。
苏廷昌同志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在教育战线上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了四十多年。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让他成为一个乐观向上,勤奋敬业,乐善好施,富有爱心的人。对于他的不幸离世,普集街中学全体师生感到无比的痛心;对于他的英雄行为,感到无尚的光荣;也为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感到无限自豪。大家将永远缅怀这位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好老师、好同志。
为人师表、勤奋好学、恪尽职守、爱岗敬业。
苏廷昌同志原来是一名很普通的民办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校为家,多年来总是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首位。培养出了许多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多次受到了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的表彰和奖励。为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工作之余,他虚心请教,刻苦钻研,翻阅了大量的资料,终于考取了大专文凭,成为了一名正式公办教师。身份的转变,为他的教育教学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更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意志和信念。为了搞好教学,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他十分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多次走访学生家庭,与家长沟通交流。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学生,他更是慷慨解囊,奉献大爱。他所带的初二、五班有一名叫李银辉的学生,母亲去世,父亲因病残疾,家庭生活非常拮据,该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得知情况后,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心理疏导,并带去书籍和其他学习用品。让这个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孩子,鼓起了勇气,终于完成了学业。
多年来,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在历次考试中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模范班主任,成为广大师生学习的楷模。
苏廷昌同志不仅虚心好学,积极向上,而且多方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提高。青年教师程波、王朋国、张平望等都是在他的帮带下,成为学校能挑大梁的数学骨干力量。
苏廷昌同志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更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他会瓦工,木工活,还会做铝合金门窗,安装玻璃。学校里损坏的门窗、围墙、路面、桌凳都是他利用课余闲暇时间义务修补的。学校修建实验楼和宿办楼便邀请他做工程监理,他二话不说,满口答应。随后他便紧守施工现场,直至工程结束。
在校工作期间,苏廷昌同志始终能以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严格要求自己,能以一颗赤诚之心关爱学生,能以一方清泉浇铸自己的灵魂。
回归故里、调解纠纷、乐善好施、奉献余热。
10月,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了四十个春秋的苏廷昌同志终于功成名就,离开了恋恋不舍的校园生活,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家乡。回家以后,本应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但他生性豪爽,乐观开朗,是一个永远也闲不住的热心人。
村里谁家有化解不了的矛盾或冲突,他都会挺身而出,苦口婆心的多方调解,直到矛盾冲突化解,事态平息,他才会长舒一口气,放下心来。普东村3组村民高密玲在周至打工育树苗,不幸被小车撞倒身亡,他利用节假日去周至与肇事方多次协商,为其家里索回赔偿金20万元;1组村民张保全的儿子遭遇骗婚,先后给女方的6万元彩礼等难以讨回,他多方奔走,最后联系女方所在村干部调解,讨回4万多元;7组张振祥、张世平叔侄两家相邻而居,为庄基界畔你多我少闹得伤和气,分别做双方工作,然后坐在一起讲大局,讲亲情,讲和谐,终于纠纷消除,重归于好;9组村民张志兴之妻因琐事离家出走,多方打听到其在户县的下落后,他三顾户县,登门说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几经周折,终于劝导其回家团圆;村中有一张姓的村民,年老多病,儿子常年在外务工,手头不太宽余。为了儿子的婚事,走东家窜西家,总是空手而归,为凑钱彻夜不眠,他听说这件事后,便把自己准备进门窗料的钱尽数送了过去。解了张家的燃眉之急。张老汉逢人便说:“苏老师真是个大好人”。
苏廷昌同志更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为了活跃村人的文化生活,他带头捐资修建舞台;为了欢度佳节,他主动组织大家排练节目;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他亲自动手修建庙宇。深得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苏廷昌同志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奉献在本职岗位的教育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地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已的本职工作;热爱自己深深眷恋的校园。退休后,他回归故里,即使平时毫不引人注目,可是一旦有人需要他伸出援手时,他总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解救群众于危难之中。他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他所做的每一件事,看起来似乎是普普通通的小事,却感动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言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日常生活中化成了一节节欢快的音符;特别是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唱响了一曲奉献大爱的赞歌!
篇2:丰碑散文
丰碑散文
有一种爱,无处不在;有一种爱,圣洁无私;有一种爱,无法报答;有一种爱,崇高伟大!
从我认识婆婆的那天起,就知道她是个特别能干又要强的女人!在农村,她是当地有名的过日子能手。家里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婆婆都精打细算!因为要给两个儿子盖新房,娶媳妇儿,所以公公和婆婆不得不节俭的过日子。公公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脾气大,干活儿急,起早贪晚的忙,为这个家辛勤的操劳着,也难免会抱怨。
还记得年轻时候的他们,除了种几垧地以外,还经营一个蔬菜大棚。公公婆婆每天都起得特别早,精心护理着这个可以赚钱的行业!为了生活,他们着实吃了很多苦……
记得那个时候,为了能把最新鲜的小菜儿卖个好价钱,公公婆婆都是夜里三点就醒来,匆匆地采摘,然后再亲自去卖,每次都是忙得早饭都顾不上吃。婆婆虽然有着泼辣爽快的性格,却也是个贤妻良母,一边照顾着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一边辛勤的劳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日子一天一天过,他们用辛勤汗水攒够了钱,陆续的盖了新房,娶了两个儿媳妇儿。公公婆婆的白发也染白了双鬓,脸上的皱纹刻画着岁月的无情,手上的老茧烙印下生活的风霜……由于长年的辛苦劳作,公公的腰脱已经是老毛病了。最严重的时候,走路都吃力,虽然吃了好多药,也不见有起色。家里的重担,就这样落在了婆婆的身上!
我和老公都有自己的工作,除了节假日,很少回家去探望。让我欣慰的是:弟媳妇儿是个善良的人,又特别能干,对公公婆婆特别照顾,看着他们相处的如此融洽,是我最开心的事!
我和婆婆感情很好,经常打电话给她,告诉她对自己好一点,不要太操劳了。现如今,儿女们都已经成家立业了,就不要再苦了自己。该吃就吃,该玩就去玩,勤俭了半辈子,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该好好的享享清福啦!婆婆总是笑着说——要勤俭持家!我还偶尔逗婆婆开心,说公公娶了她,是这一家人的福气!
小叔和弟媳妇儿都是孝顺的孩子,他们在婆婆的带领下,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婆婆在我的眼里,一直都是“坚不可摧”的伟岸形象,我很崇拜她这样的女性!直到有一次,彻底让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那天,阴雨绵绵,让人特别郁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了:“嫂子,我哥在吗?”原来是小叔的电话,“怎么了?你哥还在工地,很久没回家了,你们都好吧!”我关切的说。电话那头传来小叔低沉的嗓音:“嫂子,妈病了,你和我哥快点回来吧!”我一听,心急如焚:“妈怎么了,什么病……”
后来,老公放下了手头的工作,我们一起回家探望!婆婆本来就瘦,这一病又显憔悴许多。为了延续生命,手术是一定要做的……还记得婆婆被护士、医师从病房推入手术室的这一路上,我都握着她有些微凉的手,看着她慌恐不安的眼神,我不停的安慰着:妈,您放心吧,这只是个小手术而已,主治大夫是我们聘请的知名专家!做完这个手术,我们就好了!
她一边听着我的安慰,一边孩子般的频频点头。婆婆那无奈又不安的眼神,却是深深烙印在我心里,原来在病魔面前,她是那么的脆弱无助,那么的渴望一切安好!
看到手术室的门,被缓缓的关上,望着那些医生护士严肃的表情,我的心情莫名的'沉重。明明知道这是一次“生”的希望,却也忍不住掉下泪来,那最后一声:“妈,没事的!”在心里念了无数遍,却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喉咙,始终是说不出来……
老公和小叔、弟媳妇儿、还有堂姐他们看到我这个样子,一边瞒怨着我,一边偷偷地拭着眼角的泪!我们彼此安慰着,祈祷着!在手术室外面等待的这三个小时,是最漫长的!大家都沉默不语,眉头紧锁,时而焦急的张望着,祈盼着!
此时此刻,婆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背影,都一一在我的脑海里回映:餐桌前的忙碌,田地里的辛劳,还有那一边擦着汗水,一边捶打着肩头的动作,都那么清晰,那么难忘!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半小时了,快三个小时了!怎么还没有一点消息?我们在手术室的外面焦急的走来走去,心里都在默默地念叨着:“没事的,没事的,一定没事的!”
终于,三个小时十分的时候,手术室的门开了!我们齐拥过去,探望婆婆,只见她瘦削的脸上更显苍白。大夫说,手术很成功!只是还在麻醉中,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着。看着婆婆身上布着各种输液的药物,我们既是心疼,又是无奈,只有精心的照料和安慰,才能减轻我们做为儿女的内疚!
婆婆做完手术,已经是夜里十二点了。接下来的护理工作,着实让我们睁眼到天亮。由于婆婆还处于半昏迷状态,她会无意识的乱动,这样是不行的!我一边抚摸着她的头,一边握着她的一只手,听她偶尔说着糊涂的话!弟媳妇儿和唐姐替婆婆看着那些医疗器械上的数据,时刻关注着血压、脉搏、心跳,老公和小叔轮流护理着婆婆那乱动的脚。这一夜,是最难熬的一夜,也是最开心的一夜……
天亮了,黎明的曙光照进了病房里的每一个角落,阳光的温暖,带来了希望!婆婆终于渐渐地清醒了,用微弱的气息告诉我们:都忙去吧,手术做完了,病就好了一半了!我微笑着,再次看到了婆婆的“坚强”!
原来,婆婆坚强的背后,还是坚强!母爱,多么无私又伟大,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
篇3:永存的丰碑散文
永存的丰碑散文
说起对于一些古村落和名胜的游览,不怎么喜欢,或许是因为自己才疏学浅,对于历史知识近乎空白的缘故吧!尽管如此,为了孩子能够在假期有所放松,还是跟随着队友出发,一路北上。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车子驶入太谷县范村镇,过去范村镇是沟通辽、和、冀、豫的交通要道,现在更加发达街道上穿梭的大车小辆络绎不绝,两侧商店一间紧挨着一间,商店门口堆积着玲琅满目的货物,特别是当地的特产,太谷饼和壶瓶枣,以不同包装的姿态吸引着外来游客的眼球,的确繁华有别于一般乡镇,真不愧为明清时期的商业重镇!
行驶在去上安村幽静的路上,可以远远望见坐落在黄土坡上的清净古村—上安村,上安村是个小有名气的明清古村落,积淀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晋商文化和民俗文化并存的古老山村,上安人祖祖辈辈注重道德与学问的修养,入仕做官者众多,各种人才辈出。据统计,当时品级以上官员60众多;有石碑记载的七品县官就有七百多个,在明朝时出过四位阁老,清朝时出过几位一品大官和一品诰命夫人。上安村四面群山环绕,依山傍水,南面金水河,北面依着元山,抬头仰望,你可以发现,环绕这上安村的山,很是特别,山头平地而起,半山腰却依附着陡峭的小山,一山连着一山,不大却相连,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幅天然屏障,这或许就是上安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吧!
一下车首先映入眼里的便是两个遥相互映的古戏台,北面的戏台称过街戏台,至今二百八十五年的历史,前面明显的四根木柱,后边彻有砖墙,内有四更底住,整个戏台房顶共有十二根木柱支撑。唱戏的时候搭起戏板,平日里拿掉戏板,形成通道,堪称古戏台的精品,冠名三益楼,这精巧别致的三益楼,虽风雨飘摇,但古韵犹存,充分体现了牛氏先人的超凡智慧。
看到最为保存完整的.就是牛总兵提督府,高墙大院,雄宏壮观,正面二层楼,足有现在三四层楼房那么高大,东西南三面瓦房,楼内顶端横梁完好无损。只是,庭前的阶石已然磨去棱角,墙体的局部已有剥落,在风雨侵蚀下,楼顶瓦楞破损残缺,廊檐、窗棂、椽头、都折射出一层陈旧的光泽,却依然与日月一起坚守。
沿着青石铺满的小道,随处可见的是各种不同风格的深宅大院,而每一座楼房的建筑都各具特色,那些砖雕纹理清晰,栩栩如生。高楼大院楼楼贯通,院落相连,高楼之间的院墙形成夹墙,宛若一条通向远方的幽静小巷,抬头仅是一线天。高楼之外的上安,夹杂着不少古色瓦房,甚是破烂不堪,显现出一副衰败景象,但整个上安村却看不到一间新房,忠实的上安人民一直坚守着这宝贵的财富!坚守着上安修身,齐家朴实价值观!
上安村还有许多神奇的建筑,地道、翻井、兵台、三道门、阁老坟、闷楼、大大小小庙宇,都反映了上安村当时的富有和繁荣,反应了上安人民的足智多谋,反映了中国那个时期的传统文化特色。虽然在经过战争,政治斗争后这一切都已不复存在,却永远把上安的富有与辉煌载入史册!
如今的上安,没有繁华,有的只是衰落和孤独,深宅大院,威严高楼多已破烂不堪,几处保存完整的建筑,也在风雨飘摇中仿佛诉说着上安的兴衰成败,更向世人展现着上安的不幸和无奈!
驱车离开,透过玻璃窗,回眸上安村,安静的象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满目疮痍,无力、无奈,更多的孤寂和荒凉,但愿上安村凝固了建筑、凝固了的文化不会淡出人们的视野。
篇4:父亲的丰碑的散文
父亲的丰碑的散文
夜晚的到来,让喧嚣的城市安静了下来,外边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望着家的方向,眼前被一层湿气包围,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站在窗口望向家的方向,而家就在山的那头。
由于回老家的路太过于遥远和崎岖,每年我都在近年关的时候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去那个我从小长大的山村,还记得那个时候,坐了一天火车和汽车之后再走上十几里的山路,家乡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了,一个很安静却很落后的山村,因为交通不便,村里很少有外人来。每次当我和妻儿拎着大包小裹走到村口的时候,远远的就能看见父亲那佝偻的身影站在破败的家门口向村口方向张望,儿子看见了爷爷会从妻子的身上下来,飞奔向父亲。我能看到父亲那浑浊的眼睛中流露出开心的光芒,这是见到家人后的开心。到家后父亲是忙里忙外的不停张罗,因为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所以家里一直父亲一个人。可能是要过年了,也可能是看到儿孙回来,父亲格外的开心,把家里好吃的都拿出来,吃饭的时候一直不停的给妻子和孙子夹菜,而自己却一直看着我们傻傻的笑着。过年七天假期里,父亲变着法的`做着好吃的,一有空就抱着孙子出去溜达。看着父亲吃力的抱着孩子,而脸却是不停的笑着,我忽然发现父亲老了,头发也不知从何时起开始白了。看着空空的家,破旧的桌椅,内心忽然一痛,这些年一直忙着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却忽略了这个从小生我养我的家,忽略了那个把我养大的父亲。
大年初六的那天下起了大雪,我和妻子准备回去开始上班了,父亲拎着和我回来时候一样大小的包裹,妻子抱着孩子,我接过父亲手里的东西想让父亲歇一歇,父亲回身又把孙子抱了过来。脚下的雪踩在脚底“咯吱咯吱”的响个不停,像是在诉说着什么,到了村口,妻子把孩子从父亲的手上接过,看的出来父亲不想放手,他舍不得孩子,可是父亲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说“快走吧,一会雪会下的更大”,我张了张嘴,可是却发现什么也说不出来,妻子和父亲说了一些让他照顾好自己的话,汽车来了,这是我们山里唯一的一趟汽车,我们上车了,父亲站在那笑着看着我们,他的眼睛有些湿润,我以为是风刮的。雪似乎下的更大了,父亲的身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当我再次回头的时候父亲的身影还矗立在村口,一动不动,鼻子一酸,眼泪掉了下来。
这几年都是去岳父岳母家过年了,每年过年的时候孩子都会问我“爸爸,我们为什么不去爷爷家过年?我想爷爷了”,我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解释,我只能告诉他爷爷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还没有回来,而我的眼泪却再次的流了下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就这样的离我远去,离开了我的生活,多少次我都在睡梦中看到父亲佝偻的身影,多少次我在睡梦中都能看到父亲那浑浊的目光,恍然间我才明白,父亲那浑浊的目光为什么会那么殷切,这一刻我才明白父亲佝偻的身影为什么还会那么挺拔,他是多么希望我能回家几次,是希望我能多在他的身边呆几天,是希望,父亲的期盼并不多,也不过分,可是作为儿子的我当年却未能读懂,如今我读懂的时候父亲却与我两世界的分离。
多年后回想起那个小山村,那个有父亲的地方,回想起那个站在村口像丰碑一样的身影。
篇5: 《丰碑》
我读了一篇文章,《丰碑》。
故事很简单,却让人很感动。讲的是一个军需处长为了大家而活活冻死的事情。刻画了一个鲜明的舍己为人的老红军形象。我感触很深,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人,还存在吗?
想着,对自己说,也许还存在吧,但早已寥寥无几。自己呢,是不是很自私?也不算自私,只是有些浪费。军处长为了别人,可以自己省吃俭用,不穿棉衣,把棉衣都给了战士们。早就听爸爸妈妈讲过,红军长征的时候,都是吃草根,啃树皮。但我们,生活的这么幸福,天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简直就是衣食无忧。但红军战士们呢?军需处长呢?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但一心为国。
现在想想,真不应该。从现在开始,自己要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不要乱花钱,不要买零食,能省则省!将剩余的钱捐给灾区,给有需要的人用。做军需处长二代!
篇6: 《丰碑》
我怀着万丰激动的心情读完了《丰碑》一文,我早已热泪盈眶,对军需处长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丰碑》一文,讲述了红军长征中的故事,在寒冷的冬天,红军冒着呼啸的寒风,顶着雪花的敲打,艰难地前进着,突然,警卫员发现一个被冻死的人,并报告了首长,首长问:“军需处长呢?”士兵们一言不发,这时,有一位士兵回答说:“他就是军需处长!”首长肃然起敬,读到这里,我既震惊又感动!
和红军比较起来,我们有多大的差距啊!红军吃的是树皮和野草,而我们吃的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
最后,让我们重温《丰碑》一文,牢记军需处长的高贵品质,洗涤心灵中的尘埃,让我们的灵魂更加圣洁,更加纯净,更加高尚!
篇7: 《丰碑》
今天我读了《丰碑》一课,我身有感悟。
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是:一个军队在寒冷的云中山前进,忽然冻死一个人,将军知道死的人是军队的军需处长,立刻对军需处长很敬佩,不过却很痛苦,但他看见队伍里有这样的人时,感到很自豪。
这里的丰碑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石碑而是军需处长用自己的行为塑造的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丰碑,这丰碑是人们心中永远不变的精神丰碑,所以我为军需处长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读了这个文章,军需处长的舍己为人,令我敬佩,我要学习军需处长的精神。
篇8: 《丰碑》
在红军长征期间,有过无数的困难和危险。可是红军们用毅力一次次的度过了。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虽然我们无法经历那个年代,但他们的精神却代代流传。我就看过一篇短文: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冰天雪地里,一支装备很的红军队伍艰难的前进着,将军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自己率领战士们为后续部队开辟通道,他们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忽然队伍停止了前进,一群人围在一颗大树旁,树前坐着一个老战士,他好似一座雕像,十分安详,他被冻僵了。将军让军需部长跑步过来,没人回答他,他又愤怒的吼了第二遍,这时有人告诉他,这个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
这是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军需处长为了战士穿上棉衣,不惜自己冻死在冰天雪地中,他在人们心中建立了一座永久的丰碑。
胜利不属于这样的红军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 丰碑说课稿
★ 《丰碑》教案设计
★ 爱散文
★ 云岭丰碑颁奖词
★ 丰碑阅读答案
★ 雪中丰碑作文
★ 丰碑 阅读答案
★ 《丰碑》优秀教案
爱的丰碑散文(共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