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喂什么和大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提高肺功能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提高肺功能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提高肺功能方法
1.快步走
步行是各项体育锻炼中安全系数最高的一项运动,且不受时间、场地限制,但因其运动强度低,故运动时间要稍长一些。步行的速度以较快为好,以每分钟100米为限(大致相当于急忙过十字路口的速度),每次至少走20分钟,一小时左右为好,可以每日或隔日一次。
快步走标准动作:步频、步幅大于正常行走,双臂积极前后摆动,重心快速前移,肩部放松,昂首挺胸,收腹提臀。
2.慢跑
慢跑是全身运动,既能锻炼内脏器官同时也能锻炼身体和下肢的主要肌肉群。锻炼时应选择空气清新、车辆少、地面平坦处进行,时间以早晚为宜。每次慢跑至少要跑10分钟以上,以跑了5分钟后,后背和额头开始出汗的那个速率。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延长至20—30分钟。中老年人在初次慢跑锻炼时,可先进行走——跑交替,待身体适应后,调整为全程慢跑。
慢跑标准动作:上体微微前倾,肩、颈、上肢放松,两眼平视,肘关节屈曲90度,以肘用力前后摆动。着地先用足跟,迅速过渡到全脚掌,然后向后蹬扒。步伐节奏与呼吸节奏相呼应。
3.游泳
游泳对提高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有良好的作用。游泳时必须克服水的阻力,促使心脏更有力的搏动,更用力的呼吸。适宜的运动强度:心率在120—130次/min,体质差的中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疾病哦患者可降低运动强度或者不采用游泳锻炼,运动时一定要有人陪同;每次锻炼时间在20—30分钟以上。初练者可每次只运动4—5分钟,经过几周努力后,逐步增加到30分钟。
4.爬楼梯
爬楼梯没有特殊的场地器械要求,随时随地,简便易行。可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输出量加大,吸入的氧气比安静时增加8—10倍,能明显改善心肺机能、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中老年人刚开始锻炼时负荷不宜过高,最好每次只爬4—5层,以后缓慢增加层数,保持中低等强度,以运动中不感到头晕、心慌、眼花,运动后不感到特别疲劳为宜。有心肺疾病者要遵医嘱运动,有他人陪护运动。
爬楼梯标准动作:上楼梯是两臂用力摆动,腰部宜直,上体微微前倾,重心放在足跟;下楼梯时速度可稍微加快,动作轻松又节奏。
篇2:提高肺功能方法
1、练习深呼吸,深度吸气,让吸入肺部的气在在肺部停留几秒钟,再深度呼出。这个重复性的动作,让我们的肺部有力扩张、收缩,加继而组织的收缩能力。
2、慢跑和快走,这是一批锻炼者偏爱的一项活动,强度不大,基本适合任何人群。经过十分钟左右,明显感到体内的热量在升温。坚持三十分钟以上,微微有要出汗这种感觉的时候,心肺功能开始得到锻炼。
3、游泳。游泳是四肢和身体完美的配合,不仅对心肺有好处,对腹部收缩,身条儿的塑型也很好。游泳的运动量大,要注意下水前的身体预热,一旦发生抽筋的现象,应立刻终止,迅速回到岸上。
4、跳绳,锻炼心肺跳动的强度。不间断的快跳,三五分钟,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变得扑通扑通,脸上开始冒汗。全身的力量和协调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这项运动每天坚持十分钟,就可以达到效果。
5、爬山,锻炼心肺功能的耐力。这里不是指旅游那种半年一年爬一次山,而是,作为一种锻炼,一周一次。山不在高,像正常走路一样,匀速爬上匀速下来。来回一个往返有一个小时就行。爬上对中老年人的膝盖有损伤。
6、太极拳,适合老年人的心率平稳锻炼,强度比较小。一趟太极拳下来,四十分钟左右,尽管动作慢,但其内多是保持腿部下蹲,全身肌肉稍微紧张的状态。可以每天早晨锻炼。
7、借助健身器械的帮助。加强连续上半身的胸腔部位的大幅度的伸展和拉伸动作,反复锻炼上肢臂部力量,和胸腔的容量。以耐力为主,练习力量的强度为辅助。
篇3:提高肺功能的方法
1、运动增强肺功能
根据自身的体质,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每日坚持练习,再结合一些提高肺功能的锻炼,对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肺功能极有好处。
2、耐寒训练强劲肺
自古就有“春捂秋冻”的说法,在秋季气温稍下降时,不要过早地增加衣服,这样有益于激发自身的抗寒能力。秋天正是耐寒训练的最佳时节。常见的耐寒训练包括冷水洗脸,洗鼻,穿较少衣服进行户外锻炼。
值得注意的是,耐寒训练前应进行热身运动,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并且要防止关节等部位受凉。当然,无论采用哪种耐寒锻炼方式,都要视自身情况而定,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可强力而为。
3、护阴防燥滋润肺
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在秋季养生中应重视养肺气、滋肺阴,在饮食上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
秋季在饮食上宜适当多吃滋阴润燥、平肝养肺的食物,比如百合、银耳、蜂蜜、甜杏仁等,药材可选用黄芪、西洋参、玉竹、沙参、麦冬、天冬、桑葚、枸杞、大枣、石斛等。
篇4:提高肺功能的方法
1、大枣
能养胃和脾、益气生津,有润心肺、补五脏、治虚损等功效。中医常用其治疗肺虚咳嗽、烦闷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广泛的滋补良药。
2、葡萄
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阴除烦。经常食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者都有益处。葡萄制干后,铁和糖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3、甘蔗
汁性平味甘,是解热、生津、润燥、滋养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镇咳,中医常把其作为清凉生津剂,能治疗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结、高烧烦渴等症。
4、柿子
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生食鲜柿,对肺痨咳嗽、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都有良效。红软的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等症。
篇5:提高肺功能的方法
1、养肺先要宁心神
养肺首先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的万物萧条。通俗地说,心平气和是养肺的最好方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绪变化表现最显现的地方就是呼吸。呼吸急促、不平稳不仅增加肺的负担,同时也会使身体里的气外泄,这与“秋收”恰恰相反。因此,秋天的精神调养很重要。
2、起居有度适秋凉
秋季天高气爽,应早卧早起,这样有益于“秋收”。进入深秋以后,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要随天气变化而增减,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睡觉要护住胸背,因为五脏的腧穴都汇集于背部,如果邪风侵入,容易中风。
3、秋补宜滋阴润燥
中国民间自古就有“贴秋膘”的习俗,每至立秋,家家户户就开始“食肉进补”。对此,在饮食调养方面,要按照《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以防秋燥伤阴。
可食用银耳、甘蔗、燕窝、阿胶、梨、芝麻、藕、菠菜、乌骨鸡、猪肺、豆浆、鸭蛋、蜂蜜等。若是脾胃功能低下,时常脘腹胀满、大便泄泻,最好不要吃上述食品和药膳,因为它们性偏凉,应先调理脾胃功能,在脾胃功能恢复后,再少吃一点滋阴食品和药膳。
4、饮食应少辛增酸
秋季饮食还要注意“少辛增酸”。也就是说,要少吃辛辣的食物,以防肺火太盛。中医认为,肺火太盛会损伤肝的功能。因此除“少辛”之外,在秋天还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火的侵入。根据中医营养学的这一原则,在秋天一定要少吃辛味的葱、姜、蒜、韭、椒等辛辣食物,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酸味的水果有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总之,秋天要适当多吃酸的食物,从而达到养肺同时养肝的目的。
目前南方不少地区仍然是湿热天气,导致人体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如果吃些性温的食物,尤其是粳米或糯米,对健脾胃、补中气均有极好的功效。药典古籍,如《本草经疏》、《随息居饮食谱》及《金匮要略》等,均对此论有记载,并且对其功效赞誉有加。
5、饮食平衡防秋燥
传统养生文化认为:以形补形,以物补物。就是吃什么补什么。那么秋季就应吃肺补肺,但肺的功能太强,就很容易伤肝。再加上秋季本身就是肺的当令季节,如果再过补,身体的平衡就会被破坏。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为缓解“秋燥”,饮食方面应以滋阴润肺为宜。更有人主张入秋应当食用糯米阿胶粥(阿胶搭配糯米)以滋阴润燥。
总之,秋季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阿胶、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较温和的食物,以益胃生津,尽量少吃生冷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
6、静坐吐纳利身心
在此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秋季吐纳健身法。首先,清晨洗漱后,在室内闭目静坐,牙齿闭合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中津液充满后,将津液分三次咽下。然后稍停片刻,慢慢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头顶住上腭,用鼻子吸气。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口四”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做36次。坚持做此养生功,有保肺健身的功效。
篇6:肺功能锻炼方法有哪些
肺部作为我们呼吸道系统的关键器官,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现在很多有养生理念的人都希望寻找一些对肺功能锻炼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其实肺功能锻炼的方法是比较多的,但是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那么肺功能锻炼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做一个解释。
一、卧式呼吸操
(1)仰卧,两手握拳在肘关节处屈伸5-10次,平静深呼吸5-10次;
(2)两臂交替向前上方伸出,自然呼吸5-10次;两腿交替在膝关节处屈伸5-10次;
(3)两腿屈膝、双臂上举外展并深吸气,两臂放回体侧时呼气,做5-10次;
(4)口哨式呼气;先用鼻吸气一大口,用唇呈吹口哨状用力呼气,做5-10次;
(5)腹部呼吸,两腿屈膝,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壁隆起,呼气时腹壁收缩,做5-10次。
运用以上卧位锻炼一段时间后,也可选取坐位或立式进行。
注意:每次从(1)到(5)按顺序做完,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每日可做2-3次,每次用8-15分钟完成;身体要自然放松,不要屏气、换气过度,以免造成头昏、眼花、胸闷等症状。注意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呼气比吸气时间长约1倍:当有呼吸道感染或合并心衰时暂不宜锻炼。
二、缩唇呼吸
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收腹、胸部前倾,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要尽量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适度。每分钟7―8次,每天锻炼两次,每次10―20分钟。
三、腹式呼吸
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选用何种体位进行练习,应请医生根据所患疾病选择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学者以半卧位最适合。两膝半屈(或在膝下垫一个小枕头)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时,膈肌松弛,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觉,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感。病人可每天进行练习,每次做5―15分钟,每次训练以5―7次为宜,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而不用口。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在肺功能锻炼时候需要大家运用到一些科学方法,希望广大老年朋友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我还想强调一下,要想真正提升肺部功能,在短期内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希望大家控制好自己的运动量,每天坚持锻炼,这样我们的肺部功能才能逐渐得到改善。
篇7:老人步行可提高肺功能
老人步行可提高肺功能
步行可提高肺功能,老年人步行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吸氧能力,改善身体缺氧状况,对改善老年人肺功能非常有帮助。呼吸科医生说,人的肺功能会随着年龄增长有轻微下降,男性每年下跌0.46个单位,女性则是0.54个单位。医学观察证明按一定速度行走可促进下肢和腹部肌肉有节律地舒缩,双臂的摆动也有助于增加肺的通气量,使肺功能得到加强。但老人在行走时如出现明显头昏、眼花、胸痛等不适症状时,要暂停锻炼,呼吸道感染或合并心衰的老人,不宜采用以下步行方法锻炼。
变速行走法。每天步行路程为1000至2000米(根据自己身体状况而定),行走时需变换速度,可先采用中速或快速走30秒至1分钟,后缓步走2分钟,交替进行。行走时要尽量挺直胸部,配合呼吸锻炼,一般走四步一吸气,走六步一呼气。每天可行走1至2次,早、晚进行最好,如果早上有雾则不宜进行。
匀速行走法。每天应坚持行走1500至3000米的路程,行走速度保持均匀而适中,并且不间断地走完全程。可根据体力逐步增加行走路程,每次走完以略感觉疲劳为度。长距离行走主要是训练耐力,有助于增强肺活量。此法比较适合于老年体弱者,但需长期坚持1年或以上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篇8:增强肺功能的锻炼方法
选择有氧运动:锻炼心肺功能需要做有效的运动,如爬山、游泳、慢跑等,此类运动持续、有节奏,能充分得到 锻炼,并能提高身体素质,注意每周的运动次数,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间隔时间太长。
多步行:这个方法安全有效,可以快速步行及中速步行,根据身体的条件,每周坚持步行时间和距离,能有效的提升心肺功能,并且多用双脚有助于缓解压力和解除忧虑,使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更加清晰、活跃,提高工作效率。
跳绳运动:跳绳对膝关节的冲击比跑步小,而效果决不亚于跑步,对心肺功能和协调能力很有效,坚持锻炼对人有很多好处,而且还能减肥。跳绳运动道具简单,携带方便,只要能坚持下来,有百利无一害。
坚持爬楼梯: 与爬山效果相当,只是更容易实施,没条件爬山那可以以爬楼代替,开始时注意爬楼的速度,保证好呼吸,坚持久了,可以尝试通过提高速度的方式增加心肺功能,期间注意安全。
其他的方法有,骑自行车, 健身房及其他运动等,得选择适合的并能长期坚持的运动,只要持续的坚持下来,那心肺功能的提示效果就会很显著。
篇9:增强肺功能的锻炼方法
1.快步走
步行是各项体育锻炼中安全系数最高的一项运动,且不受时间、场地限制,但因其运动强度低,故运动时间要稍长一些。步行的速度以较快为好,以每分钟100米为限(大致相当于急忙过十字路口的速度),每次至少走20分钟,一小时左右为好,可以每日或隔日一次。
快步走标准动作:步频、步幅大于正常行走,双臂积极前后摆动,重心快速前移,肩部放松,昂首挺胸,收腹提臀。
2.慢跑
慢跑是全身运动,既能锻炼内脏器官同时也能锻炼身体和下肢的主要肌肉群。锻炼时应选择空气清新、车辆少、地面平坦处进行,时间以早晚为宜。每次慢跑至少要跑10分钟以上,以跑了5分钟后,后背和额头开始出汗的那个速率。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延长至20—30分钟。中老年人在初次慢跑锻炼时,可先进行走——跑交替,待身体适应后,调整为全程慢跑。
慢跑标准动作:上体微微前倾,肩、颈、上肢放松,两眼平视,肘关节屈曲90度,以肘用力前后摆动。着地先用足跟,迅速过渡到全脚掌,然后向后蹬扒。步伐节奏与呼吸节奏相呼应。
3.游泳
游泳对提高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有良好的作用。游泳时必须克服水的阻力,促使心脏更有力的搏动,更用力的呼吸。适宜的运动强度:心率在120—130次/min,体质差的中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疾病哦患者可降低运动强度或者不采用游泳锻炼,运动时一定要有人陪同;每次锻炼时间在20—30分钟以上。初练者可每次只运动4—5分钟,经过几周努力后,逐步增加到30分钟。
4.爬楼梯
爬楼梯没有特殊的场地器械要求,随时随地,简便易行。可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输出量加大,吸入的氧气比安静时增加8—10倍,能明显改善心肺机能、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中老年人刚开始锻炼时负荷不宜过高,最好每次只爬4—5层,以后缓慢增加层数,保持中低等强度,以运动中不感到头晕、心慌、眼花,运动后不感到特别疲劳为宜。有心肺疾病者要遵医嘱运动,有他人陪护运动。
爬楼梯标准动作:上楼梯是两臂用力摆动,腰部宜直,上体微微前倾,重心放在足跟;下楼梯时速度可稍微加快,动作轻松又节奏。
5.五禽戏(鹿长跑)
五禽戏中鹿长跑一节有舒筋活血、锻炼腰腹肌肉的功效。
左动,自然站立,左脚起步提粗,上体前倾,脚掌距地1拳,右腿微曲,右臂前伸,腕部弯曲,手呈鹿蹄形,指尖下垂与头平,左臂在后,指尖向上,眼为斜视。右动,方向相反,动作相同。
争取每天早、晚各做一次。3遍为1组,每次做3—5组,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
篇10:如何才能够增强肺功能
如何才能够增强肺功能
1、全面增强体质,坚持锻炼身体
每天锻炼半小时左右,也可隔天锻炼一次,每次锻炼一小时以上。另外,上下楼梯、慢跑、太极拳等运动也对肺功能有益。
2、多做运动
运动的目的就是让身体的各项机能能够源源不断的保持活力,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效果。而什么样的运动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呢?当时是步行了。中医认为,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早7点至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最好此时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而要想促进肺功能,最根本的就是全面增强体质,坚持锻炼身体。
而步行是最简便、安全的运动,体质较弱者可以从慢速散步开始,每日步行500-1500米,开始时可用自己习惯的速度走,然后用稍快的速度,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锻炼的时间。
3、多补水分
中医学说:“肺喜润而恶燥”,这是有道理的。肺泡表面必须是潮湿的,因为氧气要先溶于水,才能穿过肺泡和毛细血管间的交换膜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也必须先溶于水,才能穿过交换膜进入肺泡。
一般情况下,外界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较肺为低。但呼吸道的鼻、咽粘膜有丰富的血流,并有粘液腺分泌粘液,所以吸入的空气在到达气管时,已变得温暖而湿润的了。
因此,养肺最好的一招,是积极补充水分。首先是主动喝水!最好每天主动喝6-8杯水。其中,晨起一杯水最为重要,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已使不少水分流失,人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小支气管内的痰液已变得粘稠不易咳出了,清晨饮水,可缓解呼吸道缺水情况。其次还须从内部调养,给机体足够的水分。
★ 提高血压方法
★ 语文提高方法
★ 提高想象力的方法
提高肺功能方法(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