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大学的感觉

时间:2023-02-04 04:04:51 作者:嘴子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嘴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怀念大学的感觉,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怀念大学的感觉,欢迎阅读分享。

篇1: 怀念大学的感觉

怀念大学的感觉

开学了,一切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好像又回到了大学的时光。

第一天:报道。挤来挤去的填表,交表,搬东西,接各种开会通知。

第二天:熟悉新环境。校园里迎面走来三五成群的崭新面孔,个个脸上都带着傻傻的.笑,一看就是新生。

第三天:开学典礼。各种迎新大会,校长讲话,院长讲话,新生老生代表,导师代表。。。。。。校长说:“北航的八项注意是:不乱扔杂物。。。不勾肩搭背,上完厕所要冲水”听了以后心情再次澎湃,跟着大一生拼命的拍巴掌。

第四天:数学课。迟到五分钟偷偷从后门溜进去窝在最后一排,前半节课数前面有几个人睡觉,后半节课忍着打哈欠走神,不时的掏手机看表。

第五天:偷懒。好像大学生活一样,强加在身上的东西都消失了,摆弄着新买的笔记本在宿舍上上网,聊聊天。

当大学生的感觉真好。。。。。。

但我毕竟不是大学生了,家里父母很累,结婚很缺钱,我要努力,早日毕业,尽自己在家庭中的义务。

篇2:怀念过年的感觉

怀念过年的感觉

记得小时候一入腊月,大人们便说:有年味了。时间渐渐逼近春节,年味就越来越浓。

年味是一种气氛,充满了忙碌和喜庆。更是历史和记忆,往往带有几分忧愁和辛酸。在不堪回首的年代,不管多么贫困,家家户户还是要办年,尽力把年货办得好一点。那时候,孩子们只知道跟着乐,并不知道办年的麻烦和艰辛。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住在苏北的一个小县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要独立办年,才体味到其间的酸甜苦辣。缺钱又要备年,捏着仅有的一点钱精心地计算着,盘算好了才开始购物。今天买几棵白菜,明天买一捆葱,后天买一斤糖。当时几乎采购任何东西都要托人,都要凭票,都要排队。一入腊月,满城都可以看到排队的人群,或在一个门前,或在一个窗口。开门在早晨上班之后,但排队常常要从四更天开始,有时甚至半夜就得起床,冒着刺骨的寒风赶去排队,站在冰天雪地里熬到天亮。

有一年,我半夜排队,买回12斤豆腐,虽然手脚冻得麻木了,还是很有成就感。距过年还有一段时间,唯恐豆腐放长了会发霉的。当时还没有冰箱,就在夜间把豆腐端到院子里冻上,白天再端进屋,晚上又端出去冻。虽然麻烦,但看着两盆白花花的豆腐,妻子还是很高兴。满以为可以有东西过一个好年了。可是有一天清晨起来,却忽然发现院子里不见了豆腐,被夜间来的小偷拿走了。妻子气得直哭,那可是一家人最重要的年货啊!

还有一年,我半夜排队。天亮买回来一只猪头,妻子把它刮洗干净,到中午劈开煮上。晚上孩子们放学回家时,已是满屋生香,几双眼睛不时往锅里瞟,掩饰不住地高兴,也流露出馋相。我对他们说,现在不能吃,过年还有几天。孩子们懂事地点点头。晚饭后,我从锅里拎出煮好的猪头,开始拆解。孩子们抵挡不住诱人的香味,全部围拢来,眼巴巴地看着。我心里有点酸,开始还忍着不看他们。可我终于忍不住了,像和谁赌气似的,大声说了一句:“吃!今天咱们就过年!”孩子们立时欢呼起来。于是我从煮烂的猪头里,抠出一块瘦肉,又抠出一块瘦肉,逐一递过去,孩子们捧在手上,大口大口吃起来。妻子没有阻止我,微笑着坐在一旁,可她眼里却闪着泪花。那是几年来最酣畅的一次吃肉,一只十几斤的猪头,最后让孩子们吃得只剩下两块腮上的肥肉和两只耳朵。

如今几十年过去,我们再也不用为办年货发愁了。人们几乎天天过年。春节临近,拿上钱上街,一次就可以把年货办齐。可是年的`味道却没有了。

贫困年代给我们留下许多的记忆,也留下许多贫困年代的温馨。

现在社会物质丰富了,家里孩子们长大了,操办年货不再需要我东奔西跑,不再需要我半夜起来排队。作为父亲,我忽然变得不重要了,这让我每每有一种被冷落的孤寂。孩子们嘲笑我,说你总不会怀念贫穷吧,我说当然不是,我怀念的只是过年的感觉。

篇3:怀念写信的感觉的作文

关于怀念写信的感觉的作文

很久很久没有写信了,当然也没有收到一封回信,心爱的钢笔不知在抽屉里沉睡了多少年,上学时老师所教的汉字,与墨水瓶里的墨水一样几乎蒸发殆尽。自从家里装了固定电话之后就再没有写过一封信,从那时算起时光已经过去了二十余年,尽管现在已经不需要在稿纸上舞文弄墨了,但我还是很怀念当时写信的感觉。

记得写第一封信的时间是在小学三年级,由父亲口述我执笔写给家在远方的大爷,当时不知道写信的格式,也不会遣词造句,父亲说什么你就写什么,不会的字就用拼音代替,父亲识字不多,也不计较写的好与坏能够表达意思就行。写第一封信的时候,不仅手心冒汗就连鼻尖上也挂有汗珠,其紧张的程度可想而知,不久大爷回信了,夸我上学有出息了能够认字写信了。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从此以后家里写信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头上,从那时开始,就特别留意写信的`格式和用词造句,慢慢的就熟悉了怎样写信,等到小学毕业,不用父亲口述就能顺利的把信写完,写完之后再读给父亲听,父亲多数情况下都表示满意,代父母写信的任务伴随我到中学毕业,交给了弟弟才算告一段落。

到外地上学之后写信的频率多了起来,不仅要给家里写信而且要给同学写信,每个月平均要写两到三封的信。给家里写信大都是关于生活方面的内容,如伙食如何,生活费是否够用,以及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等等,其主要目的是向家里报个平安,不让父母惦记。给同学写信则内容丰富了许多,谈学校活动、谈所学专业、谈未来的理想,往往一封信要用两三页稿纸,写一封信经常要花一两个小时,看了不满意还要重头再写,尽管耗时费力却是乐此不彼。参加工作之后,写信的次数少了许多,待到家里装上了电话,几乎就再没有动笔写过一封书信。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更是把笔和纸拒之于门外,微信的崛起似乎彻底终结了纸和笔的使命。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无需冥思苦想,更不需要引经据典,只要轻轻地触摸一下键盘,就能做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在这里文字显得苍白无力,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配角。

是的,便捷舒适的生活是人们永恒的追求,没有人愿意再回到过去的生活,人们在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的同时,发现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那就是人们变得越来越懒惰了,不仅仅是不愿意动笔,就连大脑也懒得思考。老师用微信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则在网上查找答案,秘书在网上忙着挑选稿件,记者们则忙着打假曝光,百姓在微信里谈话聊天,学者们则一声不响的转载别人的大块文章,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倒退不得而知。有人感叹,现在的人们物质上越来越富有,但精神上却越来越贫瘠,除了权力和金钱对一切都不感兴趣,这话说的有点绝对不敢苟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人们对书写和阅读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在中国,到一个城市找酒店商场非常容易,想找一家书店则非常困难,记得上学时常去的一家新华书店,它的店面非常大,不仅可以在里面买书也可以看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店面越来越小,到最后干脆关门歇业,若大城市所剩的书店只能以个数计算。或许,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图书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但是我想最终还是人们的价值观在改变,人们买十几万元的汽车毫不犹豫,看几十元钱的一本图书却不肯出手,有时间赶赴一场又一场的饭局,却无时间看书学习,大家都不需要了书店自然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时代的进步,犹如快速行驶的列车风驰电掣、滚滚向前,新的事物不断产生旧的事物快速消亡,谁也阻挡不了它前进的步伐,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没有阅读习惯,没有思索精神的民族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

篇4:怀念的感觉小学作文

早晨,微风拂面,树木抽出了嫩芽,小草探出脑袋,鸟儿们像是发现了什么趣事,叽叽喳喳讨论得热火朝天。小雨迟到了,可别急,我们都知道在清明节这一天,春风定不会让她缺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杜牧被人传诵千古的名句。大家都知道过清明节,可是你了解它的历史吗?别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清明始于周代,人们更重视它的邻居“寒食节”,后来因为两者日期接近,逐渐就被合二为一了。从此人们便重视起清明来。

知道了清明的由来,不知道具体的习俗怎么行呢?在清明这一天,人们最重视的就是祭祀祖先了。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弥漫着淡淡的哀伤,细密如丝,织在人们心里,思念挂在人们脸上,系着灵魂。注视着一块块已逝的,不在的,怀念亲人的墓碑,天公也不禁动了情,洒了泪,小雨寄托着思念,怀念成全了小雨。天空下的是雨,落在地上却是含了泪,泪中蕴含了情,滋润了大地。

回首往事,大到多少革命烈士为了中华之崛起而抛头颅,洒热血;小至我们的列祖列宗寄托在我们身上的期望,全化作了眼中的泪,泪是热乎乎的,心是崇敬的,怀念的,取一束鲜花轻轻地安放于坟前碑上,心中才有了依靠,有了寄托。

憧憬未来,终究是不能负了这祖先的话,这烈士们的血的。身在21世纪的我们无需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无需落下多少华而不实的豪言壮语。但我们可以用这一颗感恩的心,一双勤劳灵巧的手去珍惜眼前的一切。从眼前做起,从点滴做起,保护一片环境,上好每一堂课,节约每一滴水就是对祖国,对祖先一种有效的回报吧!

再次注视窗外那绵延不绝的雨,她洗绿了树叶,染青了小草。心中的哀愁依旧没有散去,反而多了一种新的执着与渴望。想到的却是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佳句。是啊,我们就像春天,我们有时间,有希望,是一群牛气冲天的少年。

清明,它怀念了过去,也开启了未来。看吧,小雨果真信守承诺如期而至了。而在今天,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怀念了清明,也拥抱了春天!

篇5:什么是怀念的感觉作文

春天又来了,桃花又开了,我的思念又来了。

多年前,也是这样春花烂漫桃花夺芳的春日,我住在外婆家。外婆的家不大,一棵树,一座房,便构成了整个小院。那棵树是桃花树,每到春日,满树的枝桠上无处不抽出一朵朵粉嫩水灵的桃花,一朵朵汇成了一簇簇,满树桃花粉如霞,风一吹,芳香四溢,十里飘香。

而在桃花盛开时,弥漫在花香中的外婆总会架好梯子,登上树折下几枝桃花。折下的桃枝会被插入一个白色的瓷瓶中,放在我的床头。于是,那年春日的每一个夜晚,我都是伴着那阵阵氤氤氲氲的桃花香入眠。而外婆去折桃花时,我也总要在树下站着,仰起头,用羡慕的目光望着外婆灵巧地登上梯子,从枝头小心翼翼却也无比利索地折下两三枝桃花,又三步并两步地下来。那时,我是多么渴望也能像外婆一样上树折桃花呀。折完桃花后,外婆会带着散不去的花香,抱着我在树下转圈。那时,桃花如此芬芳,外婆如此年轻。

可是,一年之后,我便离开了外婆家,来到了父母身边。春日又到了,公园的桃花绽放,散发出芳香。我带着怀念与城市中的花香来到了外婆家,归到那离开六年多之地。桃花依然如此艳丽,如此芬芳,可是折桃花的人却不见了。直至里屋,才发现躺在床上病恹恹的外婆。本以为外婆依然如以前那么有活力,那么年轻,可眼前的外婆却已不再生机盎然。我与外婆对视良久,才互相认出了的对方。外婆已不再是一年前兴致冲冲地来城里找我的样。,她蹒跚地,吃力地走下床,嘴中说着要去端梯子,为我折桃枝。我听了,看了看外婆瘦弱的身躯,疾步扶住她,岔开了话题。夜晚,外婆早已入睡。我起身来到桃花树下,挪来梯子,轻轻折下几枝桃花,插在那六年未见的花瓶中,轻轻地放在外婆的床头。顿时,屋内屋外芳香四溢,而我的怀念也被这桃花香勾引,那年我还小,那年外婆还年轻,那年我在树下望着外婆……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真的感到了时光的流逝,我渐渐长大了,外婆也渐渐受到了岁月的侵蚀,只有那桃花依旧。

大学开学感觉英语作文

六年级,怀念

怀念悼词

有些怀念散文

怀念乡村

怀念大熊猫―培培

怀念六一国际儿童节好句

怀念奶奶征文

怀念母亲经典抒情散文

怀念大伯散文

怀念大学的感觉(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怀念大学的感觉,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