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面包小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怀念母亲经典抒情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怀念母亲经典抒情散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目录
篇1:怀念母亲经典抒情散文
怀念母亲经典抒情散文
半个世纪,母亲是我心底的故事,你的容貌是别人描述给我的记忆,偶尔想起,多数时间都是忘记,你的样子随着我年龄的更替在改变,那是我思念的虚设,其实你定格了二十岁的青葱年华,给了我总会被忘却的你,还有不曾有过记忆的记忆。
那样贫穷的年代,溃乏的物质决定了情感的淡漠、关爱的缺失,封建陈旧的.俗念依
然根深蒂固的延续,你是怎样的挣扎却还是把我生在院落里,十月的箫瑟、十月的寒冷、注定不再温暖的十月,就连落叶都随风躲进角落里,从此花季的你留下了我,走失了自已。我却永远的不再有你甚至是记忆。
我的生命延续着你的岁月,可你总不在我的心里,你是我儿时邻人的耳语,是年少稍纵即失的忧郁,也是大人门在我面前说给我听的故事。有时呆想着倘若你在,怎样揽我入怀,怎样在我身边不离,怎样让我撒娇,怎样让我亲呢!你又如天边的云朵从我的心中悠悠的飘去。
山角下田垄边有你的花季,春天你是漫山遍野的嫩绿,仲夏你是山花的绚丽,深秋你是垄上的金黄,初冬你是原野的和煦。不想让你寂寞,累了靠一靠大山,烦了看一看透绿,斜阳下的思念倾诉给微风,大地拥你,感受你的苦甜,不让泪湿了你美丽的容颜。
如果有来世再续母女情缘,不再是今世七天的短暂,我要牵着你的衣襟长大,看着你容颜老去,我要用爱拥抱着你让你苍老。我的生命、我的至亲、我一生怀念的母亲。
篇2:抒情散文:怀念母亲
抒情散文:怀念母亲
母亲离开我已经整整22年了,我一直想写一些文字来祭奠我的母亲,可每次写到母亲,手中的笔,总是显得无力,情感的语言也总是很匮乏,眼泪会一次次将稿子打湿,脑子里会一次次出现空白……
记忆中的父亲一直是严厉的,整日奔波于生活的劳累中,于是母亲便成了我们爱的港湾,于是,便知道了那个有雨的午后在路口的尽头等我们的是母亲;高考时晚自习放学怕我们走夜路在路口迎接的是母亲;把叮咛缝进书包,把牵挂装进行囊的人是母亲;过生日时煮俩鸡蛋清晨悄悄的放在枕边的是母亲;生病时无微不至给与关怀的是母亲;知道那个永远不在儿女面前掉泪的是母亲;那个和天底下所有母亲一样平凡的人是母亲。
大千世界中,母亲的爱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富贵人家的母亲会对儿女一掷千金,小康门户家的母亲会让儿女精吃细咽,而我的母亲,一个拙辞纳言的家庭主妇却把她的最平凡的爱留给了我们……
母亲一生很苦,从小就没了父亲,先前的'丈夫死于伤寒,她带着2岁多的大姐,嫁给了已有两个女儿死了妻子的父亲,生活的艰辛磨练了她坚强的性格,早年家境贫寒,全家靠着父亲微薄的工资度日,为了填饱肚子,她开荒种地,到翻过多次的地里捡过红薯和萝卜缨子,替人家洗过衣服,拉过脚,挖过野菜、抢过树皮。三年困难时期母亲经常忍饥挨饿,有一口吃的也要留给她的儿女,接济乡下的亲属,记得每当父亲开资的时候,便是我们兄弟姊妹最高兴的时候,每每这时家里便会难得的改善一次伙食,吃一顿油条,这时母亲总是会让我们先吃,我们那时太小不懂事,总以为母亲不喜欢吃呢?吃到最后油条没了,母亲便会吃窝头填饱肚子,母亲性情十分温和,说话温柔友善,从不与邻里街坊发生争执,邻里间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她都会伸出援手,母亲一辈子都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到了老年,尽管眼睛花了身体不好,但她仍会帮助儿女照看儿女们的孩子,仍会不辞辛劳的为儿孙们,缝制棉衣棉裤,母亲养育了我们七个儿女,可她在产褥期没能吃上一个鸡蛋,为了儿女她就像春蚕一样,耗尽了心血,等她的儿女们一个个长大脱离了她的希翼的时候,你又会时刻牵挂我们的小家,牵挂她的儿孙,那时总是不能理解母亲的那份唠叨,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一份怅然和心酸。现在我才明白,对儿女的爱母亲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对母亲的爱我们仅是一条小溪,永远永远只能是她的支流。
母亲离我而去了,她为了养育我们受尽了人世间的心酸与苦难,母亲从得病住院到离世就三天的时间,她就像她生前那样,不愿意给任何人添麻烦,甚至是自己的儿女,竟一点让我们做儿女的像“乌鸦反哺”那样孝敬她的机会都不给,母亲你就这样离我而去了。人生能够享受母爱是多么地幸福,可如今“子欲养而母不在”了,其悲其痛该让女儿用何言以表?多么希望你还健在,当女儿遇到生活工作中的不顺可以向你诉说,听你教诲,可所有的这些愿望都不可能在实现了,我的身旁将不会再有母亲的叮咛;我的身边将不会再有母亲的音容笑貌出现;我的世界已永远失去一份慈爱的目光、一份殷殷的期盼;永远失去了母亲的关爱!
远离尘器的母亲呵,您可知人世间发生了几度变迁,社会变化巨大,我们这一代再也不用为明日的衣食忧愁,母亲,在您有生之年,女儿未能让您过上幸福的生活。来世,我还要您做我的母亲,让女儿能再有机会尽心尽孝。
母亲虽然离我而去了,但是母亲的精神遗传却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她那平凡淡泊的人生风范,她那热爱生活坚韧顽强的性格永远激励着我。我要向母亲那样做一个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的人。这是我能够做到的一定能够做到的,我想,母亲若是有知,一定会露出安详恬然的微笑的。
篇3:怀念母亲现代抒情散文
怀念母亲现代抒情散文
今天又是母亲节,可母亲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六年。在这二十六年中,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埋藏在心底。内心的愧疚只有自己知道。
当一个人为了生活,为了生存忙得焦头烂额,还饥寒交迫的时候,人就变得无孝道了。这种痛苦只有自己能够理解,还不能告诉别人,一但说起只会得到别人的嘲笑和你的无能,所以再苦再累也只能自己扛着,对母亲的思念,也只能深深地隐藏在内心深处。我总是这样安慰自己,等我有钱了,为母亲修最好的墓碑,做最好的灵牌。我没有几回梦到母亲,也这样想,母亲怕打乱我,本来就是很乱的生活,母亲就在天堂默默地注视着我,所以母亲就不让我梦到。我也希望真是如此。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生活在农村的母亲,辛辛苦苦的养育着她的四个儿女,当她最的小儿子(我)即将长大成人之时。母亲却一病不起,原本贫穷的家,根本无法让母亲得到好的医治,用用民间偏方,看看赤脚医师,连母亲得的什么病,都没有弄明白。就这样,母亲无可奈何、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们和她深爱着的父亲。与母亲恩爱的父亲,在那个坚守田地的社会和那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只能无可奈何地落下几行清泪。原本她们相互坚守的那个清贫,在困倦的时候她们还能相互安慰才能获得片刻宁静的家,就这样只有父亲默默地坚守了。父亲明显的苍老了许多。那年父亲四十八岁。
母亲就这样,永久的离开了我们,在这个世上就再也没有像她一样爱我、疼我和宽容我的人了。
母亲的一生是清贫劳累的'一生,在人生途中留下多少遗憾,走完了她人生的四十六个春秋。母亲在她有生之年的四十六个春秋中,没有伟大的事迹,她只是为人随和,助人不求回报,默契地和父亲坚守那一片贫瘠的土地,守护着我们那个清贫的家,养育着她自已的四个儿女。经历了许多的坎坷和磨难,这些苦难,让她的人生充满了不平凡。母亲用自己的双手,操劳着全家的衣食住行,在母亲的操持下,一家人熬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时期,使我们健康、顺利地长大成人,并拥有了美满幸福的家庭。母亲只想一心一意为她自己的儿女操劳,为儿女牵挂,与父亲一起守护那个清贫的家。看儿女承欢膝下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可是,可怕的病魔,可恨的贫穷连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都不让母亲满足。
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到学校有十多里山路。每到春季和冬季的周末,母亲总是在屋后的山坡上盼望着我回家的身影(因春季和冬季山区的天黑得早)。不知母亲是怕我怕黑,还是怕我看不清回家的路。那时候我没有问母亲,也就成了一个永久的秘密。
现在,我每次开车回家虽然是宽广的马路。但还是看到屋后的山坡,和母亲朦胧守候的身影。
母亲!在远方的母亲!英年早逝的母亲!你的奉献,你的宽容,你无怨无悔付出的一生,及你的音容笑貌深深地刺痛着我。这种刺痛在我心里埋得很深、很深!
母亲!还能换回你的笑容吗?
如果可以,我愿以亿万财产及优秀企业家的全部身价,换回你的微笑。
让我依偎……
(注:赤脚医师:是上门为村民看病的乡村医生)
篇4:怀念母亲的现代抒情散文
怀念母亲的现代抒情散文
走在母亲走过千百次的巷子上,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在我的眼里,仿佛到处都是母亲苍老的身影,浮现出母亲那历尽沧桑的慈爱的脸。母亲。您就如许促的离我而去,留给女儿无以伦比的.忧伤和忧闷。让女儿认为无穷的怀念和腼腆。
母亲,您生平辛苦,给了女儿博大年夜大年夜的母爱,难道您对女儿就没有一丝眷念,不克不及给女儿留下一句临终的遗言,就如许无声无息的抛下女儿,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吗?
愿母亲在天之灵,会获得安眠。愿母亲勤奋仁慈的生平,会在遥远的天堂,获得回报。
母亲,我想您。固然,您已经离我而去,脚步促,越走越远。然而,女儿的悲哀,并没有跟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淡去,反而进步神速。若干次,我把您的照片放在我的床头,看着您的遗像,悲哀,垂泪。若干次在梦里,我见到您的脸庞,和您一路幸福的生活。
母亲,您是女儿永远的眷念,您是女儿永远的挂念。
每次,我走到您坟前,我都要鹄立良久,回想起我的母亲,回想起您对我付出的一切,回想起我们一路走过的三十三年的艰苦岁月,回想起您劳碌的身影,回想起您的促离去。以前的一切,就像产生在昨日,一切离我那么近,那么近……
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母亲,您在那边还好吗?您冷吗?您也在惦念您的女儿吗?您的一切,是我永远的挂念。
母亲,安眠吧!
篇5:写怀念母亲的抒情散文
写怀念母亲的抒情散文
有一种思念比夜漫长,有一种思念比雨潮湿,有一种思念比年惆怅,这种思念是天人永隔的无限凄凉。
——题记
一、母亲的衣橱
年关将至,家家户户忙着除尘,进行卫生大扫除。“你家除尘了吗?”这话成了最近最常挂在人们嘴边的问候语。
一听“除尘”二字,我就一个头两个大。母亲在世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一手操办。像除尘这种大事,我往往只有当下手的份,根本就不知道何谓除尘?
还记得小时候,母亲总会在干完山上的农活后,挑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开始除尘。先找一根长长的扫帚,站在梯子上面扫掉高墙上的灰尘。如果看到有蜘蛛网,就会顺便扫几下,做做样,一般是不会把它的家扫掉的。看了几次后,我就知道何谓“除尘”了。
结婚后,搬进了新家。家中一切都是新的,就连墙壁也都是雪白雪白的。每当到了年关将近之际,我就会因为自己不会打扫卫生而发愁。先生倒也开通,总是安慰我:“不用打扫,家里干净着呢!”有了他这话,我自然是乐得轻闲了。只是,时间一久,我就没有除尘的习惯了。自从婆婆到家里长住后,这整理卫生的事很自然地就落到了她身上。
母亲去世多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里能够寄托哀思的物件已经越来越少了。母亲生前的一套衣橱至今仍保存得很好。今天,难得有空,我便寻思着做一做这除尘的活,把母亲的衣橱整理整理。
这套衣橱共有四件,是红底镶黑边的木橱。衣橱对开,橱门表面刻有花鸟瑞兽等吉祥物,用金粉描成。两个方形门的对角则勾了一对双龙戏珠的图案,看上去非常精美。衣橱下面有两个精致的抽屉,抽屉外表也刻画着花样,拉手则是白色的花瓣。
打开衣橱,里面分成两层,上层还有两个相似的小抽屉,一个有上锁,一个没有。记得童年时,母亲就把钱放在这个有锁的抽屉。这个抽屉可是我们家的重要基地,一家几口人的家用就放在这里了。
像这样的衣橱,有四个,除了外表接近外,里面的格局完全不同。有的抽屉多,有的柜子多,抽屉都是又长又窄的那种,可以放很多小物件。母亲很会收拾房间,经常把固定的东西放在固定的抽屉里,方便找。
比如那个上面三个小抽屉,下面一个大柜子的衣橱,她就用其中的一个抽屉放一些零钱,硬币,装在一个从台湾寄过来的粉红色密封罐里。又比如那个上层有两个大抽屉,下层三个小抽屉的衣橱,左边的大抽屉放的是剪刀之类的工具,右边的大抽屉放的则是一些亲戚好友从香港带回来的进口药品。下层的三个小抽屉则放着袜子等小衣物。
我一边擦着衣橱,一边擦着眼泪。泪眼朦胧间,似乎看到了母亲生前忙碌的身影。这越擦越亮的红衣橱,是母亲生前的最爱。母亲在衣橱前试衣的欣喜模样,就这么,一幕幕地出现在我眼前。
快过年了,不知道母亲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可好?擦干眼泪,我继续干活,像所有的母亲那样,弯着腰,又站直身……
二、母亲的梳妆盒
一个人行走在年末的冷风中,任长长的厚厚的红围巾把自己包得像颗粽子。没办法,在这股席卷全国的寒流面前,每个人都显得那么卑微。只有厚厚的武装能够为我们驱寒。
寒假一拉开序幕,我便没日没夜地大扫除,忙了几天,累了几天,总算把卫生工作搞定。今年南方难得一见的雪花,只是含蓄地在九仙山上空飘着。还没来得及驱车前往观赏,它们已经潇洒远去,似乎只是为了匆匆走这一回。
昨日,太阳难得一见的晴朗。阳光那么明艳,亮闪闪的,灼得眼睛发痛。这久别的暖阳,为连日来的阴天带来了丝丝暖意。出门一趟,实属不易,心里却不停地牵挂着一个人,惦记着一件事。再美的风景也入不了眼,只能怏怏返回家中。
家,一个温馨温柔的字眼,如果再加上“母亲”二字,必定是温暖的港湾。可惜,母亲那位可亲可敬的女人,早已经离我远去,渐行渐无踪。连续几天,不碰电脑,不用手机,放空思绪,傻瓜似的干活,极力寻找母亲生前忙碌的影子。
收拾之间,意外地看到前年自网上淘回的浅紫色梳妆盒。把这个精致的三层小盒精心收拾了一番,想了许久,才想到为何要买回这个梳妆盒。在我的印象中,始终牢记,母亲生前也有这么一个精致的梳妆盒。
母亲的梳妆盒跟衣橱是同一色的红,比我的梳妆盒高,有四层。每一层都非常窄,小巧玲珑的,只能容纳一些小东西。依稀记得,第一层放的是平整的梳子,小小的盒子里仅能容纳两三根梳子。梳子旁边仿佛还放着一块圆形的花粉。第二层放的是一些圆形的小纽扣,扁扁的,现在已经很少见到这种隐形的纽扣了。这一层好像是分成两格,还有一格放的是针线,别针之类的小玩意。第三层放的'是母亲的发夹。印象中,母亲似乎是短发的时候多,这红色的蝴蝶发夹,只有在恰逢喜事时,她才会别在发际。第四层是没有盖的,上面可以放一面方形的镜子。
小时候,母亲的梳妆盒成了我最喜爱探索的宝藏。个子小小的我,经常吃力地爬上高高的红长椅,再跪在椅子上,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地拉出,推回,寻找里面的小秘密。母亲没有穿耳洞,自然也不会有耳环耳钉之类的首饰。现在想想,母亲一生极为清苦朴素,除了拥有几套漂亮的衣服外,竟然找不出一件奢侈的物品来。
母亲死后,她生前最喜欢的梳妆盒也随她而去。如果不是这次整理卫生,我也想不起,原来那张梳妆桌还曾经放着一个红色的四层梳妆盒。那个盒子曾经装满了一个小女孩对美丽的无限憧憬与向往。
现在的我,已有能力购买各种各样的梳妆盒。只是,对于美丽的追求却已越来越淡了。人到中年,最渴望的不是外表的虚无,而是内心的实在,还有——血融于水的亲情。
三、母亲的脸盆架
自从家里搬了新家后,家中所有大大小小的物件都换了新,惟有母亲的脸盆架跟着她的衣橱及梳妆盒等嫁妆一一搬到新家。
母亲去世后,亲戚们一直张罗着要把她生前用过的东西全部烧掉,随她去了。父亲再三反对,说要留下来做个念想。于是,这古色古香的红色脸盆架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只是,它再也不放脸盆了,寂寞地靠着墙壁,任尘埃不断地覆盖自己的身躯。
我是在这次的大扫除中发现它的。当我看到它那孤独的样子,立即想起母亲了。
母亲总是一家中起得最早的人。每天清晨,四五点的时候,她就开始下床忙碌了。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刷牙洗脸。
母亲穿好衣服后,就会悄悄走出房间,来到脸盆架前。黄色的塑料脸盆里面装着水,母亲都会端着脸盆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到大门口邻居家的井里取刚舀上来的水。不管多冷的天,她都坚持用井水洗脸,说井里的水暖和。
洗完脸后,她会重新换上一盆干净的水,再轻轻走回房间门口,把这盆水放在脸盆架上。这盆水是供我们洗手用的,我们洗脸都在浴室里洗,从不使用母亲的脸盆。
这个红色的脸盆架也是用木头做成的,也分成上下两格,上层放脸盆,下层也可以放脸盆。据说脸盆不装水时,可以倒放在下层,方便风干。脸盆架上方有一面类似屏风的墙,可以用来挂毛巾。只是,母亲总觉得毛巾放上面不卫生,便没有挂。
看着这个闲置多年的脸盆架,我又一次想起了母亲,想起了她生前的点点滴滴。年关将至,莫非母亲也在想念我了?要不,最近她怎么会频频入梦来呢?
怀念母亲,怀念生我养我的母亲,思念的泪水就像下了一整夜的大雨一样,淋湿了我的梦。亲爱的母亲,愿你在另一个世界里过个好年!
篇6:怀念我的母亲抒情散文
怀念我的母亲抒情散文
世界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就是母亲……
我的母亲去世,掐指一算二十多年过去了。母亲的祭日与母亲节的时间相差不了几天,这就更加萌生了对母亲的思念。每当在五月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想起其乐融融的兄弟姐妹无忧无虑,生活在母亲身边的日子,想起那个并不富裕且温馨的家。尤其每当熟睡入梦的时候,就会梦到母亲:听到她那深情呼喚的声音,看到她那殷切期盼的目光。也许这就是一种割舍不断地母女深情。那是一种永远说不清道不明的,朦朦胧胧的奢望,让你毕生难以如愿。
母亲曾对我说起,她在解放初期,经过文化扫盲后,荣幸参加了军用带子厂的工作,当时来看还是一份不错的.工作。可在我有记忆的时候,曾听母亲唠叨说,五八年这个厂就没了,母亲也被压缩回家了,成了家庭主妇。可母亲每每提及此事总是流露出遗憾!也就在那个时候,不知道母亲怎么学会了做衣服,在那个年代也算是门手艺活。母亲除了买莱做饭,其余时间几乎就坐在板凳上趴在缝纫机上,哒哒地做个不停。深更半夜只要你醒来,就能看见母亲带着老花镜,坐在昏暗的白炽灯下继续缝缝补补。真的是,飞针走线里浸润着母亲的寸寸柔腸。辛勤的劳动,微乎其微的所得,也算能填补家中拮据的生活。
时光匆匆而过,年华渐渐逝去。然而,留下的始终是难以忘怀的记忆,永远缠绕在心头。始终忘不了那上山下乡的年代,始终忘不了我人生走向独立的那年那天。“走吧!走吧!你是家中第一个下放,也是第一个远离母亲的,要照顾好自己。”母亲边说边从贴身衣的口袋掏出折绉了的五元钱硬塞到我手上,双眼饱含着热泪。这一句话、一个举动渗透了一个母亲对子女的慈爱。我也早已是泪流满面,无赖之下走出家门,不舍地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母亲。那情景已经深深定格于至今,永远记忆犹新。
母亲,一个多么平凡的称呼呀!可我感受到了这个称呼为我带来的深深母爱,她是那样平凡慈祥,那样和蔼可亲,我爱我的母亲。但却没有了却母亲一生中最大的心愿——“就是去趟北京,看看天安门”。每当我看到同龄人,他们推着轮椅,或搀扶着老母亲漫步公园,满面欢笑的身影。除了羡慕,就会联想到母亲而内心涌上深深的自责。羡慕他们能陪伴着自己的母亲,幸福快乐地生活,自责自己在母亲的有生之年,没有让母亲如愿,使我遗憾终身。可我相信母亲不会怪罪我们,因为,她总是那样善良,那样善解人意。这也许就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每一个节日的来临都预示着一种提醒,人们不至于将珍贵的东西遗忘。又一个母亲节到了。她提醒我们有了母爱,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母爱,社会才从冷漠严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母爱,也有了生命的启始,历史的延续,理性的萌动,人性的回归。
我已经没有了母亲,她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同时,我也要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平时忽略了对母亲的关心和问候。无论如何,别忘了在五月的母亲节买上一束康乃馨,说上几句祝福的话语敬奉给亲爱的母亲。千万不要因为忙碌和粗心,给自己留下遗憾。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暉。
如今的现实社会中,不可能有诗词中的情景。但母亲的伟大是永远不会逊色。
在母亲节之际,我也赋诗一首《七律·思母》,谨此对天下母亲的问候!
五月牵萦往事勾,
朝思暮想泪潸流。
持家守业平添苦,
夜半无人梦魇愁。
子女长成婚嫁去,
唯独白发老娘留。
孝心自古中华训,
望母安息忘怀忧。
篇7:怀念母亲
今天,我学完《怀念母亲》这篇季羡林老先生写的课文。让我知道季老身在异国他乡,可心却想着生身母亲与祖**亲,表达了他热爱祖国。
这篇课文说了:季老先生6岁离开生身母亲去城里住。在他读大学二年级时,母亲不幸去世。然而,季羡林就成了孤儿,他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后来,季羡林老先生到德国留学,不知道为什么,祖**亲也频来入梦,为了说明当时感情,他就在德国写了几篇日记:看到房东太太见儿子还没回家,那着急的样子,我就想起故国的母亲,故国的朋友。我真想回家,有时想得不能忍耐……
这时,我便想起我的母亲,她同其他母亲一样关爱我,一样担心我,一样教育我,跟其他母亲一样不顾疲劳为我赚钱,为我买学习用品,买衣服。可是,我却不为妈妈着想,有一次,妈妈让我帮她刻字,我正看着电影,说:“妈妈,这东西‘太难了’,我搞不出来!”说完,我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电影。妈妈叹了一口气,就自己匆忙地刻字。看了《怀念母亲》这篇课文后,我非常羞愧,因为太赖了!我下定决心,以后要孝敬母亲。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要向季羡林老先生学习。
篇8:怀念母亲
从很小的时候起,琳便认定母亲不爱她。虽然她的老师曾告诉她,天下没有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可她仍固执地认为母亲不爱她。
六岁那年,母亲教琳学滑冰。一次,琳不小心跌倒了,膝盖上渗出了鲜血。琳跪在地上哭闹着,等着母亲来扶她。可母亲却只丢下一句话:“你要自己站起来!”便头也不回地走了。于是,年幼的她的心里便开始恨母亲,恨她为什么丢下她。
上小学了,母亲替琳报了手风琴、竖笛、口琴……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可却从来不去接送琳——几乎每个来上培训班都有父母来接送。唯独琳每天都独自穿梭在家与学校的道路间。每当看到那些小孩在父母身上撒娇时,琳心里总会泛起一丝丝醋意。她曾在心里抱怨了母亲千万次——为什么不来接她?
琳渐渐长大了,却依旧恨着自己的母亲。
母亲慢慢老去了,渐渐感到自己不行了,她嘱咐琳自己做母亲时可一定要尽好做母亲的职责。之后,母亲便依依不舍地躺下了。
几年之后,琳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是那个滑冰场,琳的孩子也是这么一摔,终于,琳明白了母亲为什么不接送她的原因。
她在母亲的墓前一次又一次地磕头,泪水不住地从眼眶中滑落……
篇9:怀念母亲
前几天,我读了一篇课文——《怀念母亲》,读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作者是一位重情重意的人,母亲的离去让他感到十分孤单,同时他又为没有在母亲身边多呆几天而感到终身遗恨。对祖**亲,他也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身居异国他乡的时候异常强烈。他经常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虽然我没有作者这种身在异国他乡的体会,但是我能感受到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人,是怎样的想念祖**亲。我相信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的感受,因为我们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不管在哪儿我们都和祖国血脉相连,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我们是龙的传人!
怀念母亲的心情,我能理解,也能体会。因为我每次离家三四天,都会特别的想念爸爸、妈妈,想起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关心。因此,作者怀念母亲的情感我也能体会到。
怪不得古今中外,有那么多赞美母亲的文章和诗句,母亲的爱,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
★ 怀念母亲读后感
★ 怀念母亲的课文
★ 怀念母亲的句子
★ 怀念母亲读书心得
★ 怀念母亲的诗歌
★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怀念母亲经典抒情散文(集锦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