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过端午节

时间:2023-02-05 04:09:34 作者:Arielle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Ariell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家里过端午节,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家里过端午节,希望大家喜欢!

篇1:过端午节

榴花开,箬叶飘香,菜场里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摆好自家包的粽子。看着这些小巧玲珑的粽子,我想起两年前的端午节。

那天,姥姥早早地准备好箬叶、糯米和丝线,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我自告奋勇地说:“我也来包粽子吧!”说着就跑到姥姥身边坐下,学着她的样子,拿起一片箬叶轻轻翻转,把它折成圆锥体,放入米,再把多出来的箬叶折过来,盖住米粒,结果一些米粒从里面跑了出来。我连忙又拿了一片箬叶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点也不听话,又从另一边跑出来,我只好再拿一片箬叶裹住它,就这样裹来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最后,我用丝线把它紧紧绑住。拎着这个超级肥大的“粽子王”,我满腹不解:“这棱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么人发明的呀!”爸爸告诉我:“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人民划船想去救他,可是没捞到他的尸体,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里祭奠他。后来用箬叶把米饭裹起来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为了不让鱼虾啄食。所以,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佩带香囊……这些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哦,原来端午节还有这样美丽的传说。今天可要多包几个粽子呀!”我说。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想,年迈的姥姥一定包好了粽子在门口盼着我们的到来。我已长大,再也不会像当年那样调皮地包“粽子王”,但那年的端午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2:过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佳节,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的。这一天有许多风俗习惯。

悬菖蒲艾叶。这天一清早,姥姥将乡下带来的菖蒲艾叶挂到了门上。我很好奇,就问姥姥,姥姥告诉我,这是为了驱瘴,艾叶有药用功能,驱蚊子、苍蝇,净化空气。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些习俗呀!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黄鱼,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几样平时少见的东西——粽子、黄鱼。我很奇怪地问姥姥:“今天又不是过年怎么吃粽子呀?”姥姥笑着说,“今天是端午节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黄鱼。据说这天人们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吓跑鱼虾,里面的米能喂饱鱼虾,它们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这是人们对屈原的敬爱。”现在我才知道吃粽子还有这讲究。

赛龙舟、挂香囊。晚上看电视我还知道端午也有赛龙舟、挂香囊的习俗,坐在一边的妈妈告诉我:“相传当年屈原跳江以后,人们舍不得屈原,纷纷驾船竟相赶去救屈原,一会儿工夫就看不见了,后来,人们就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另外,人们还用五色的线缠绕香囊,有驱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啊!端午节的习俗可真丰富呀,听说,端午节的风俗已由湖北省为代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我真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篇3:家里住过宣传队散文

家里住过宣传队散文

在我的老家武乡县,民间曾活跃着一支庞大的文艺队伍,老百姓把他们称作“宣传队”或“盲人说书”。他们常常三五成行,走乡串村,不仅用精湛的演艺给老百姓送去乐趣,同时也借说唱让乡亲们了解到更多政策和知识。而今随着各类媒介的出现,再回老家已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

常记得小时候,村里隔三差五就有“宣传队”来演出。他们有的全盲,有的半盲,穿一身打满补丁的中山装。所到之处,都是挑着全部的家当,铺盖、被褥,还有说书用的月琴、快板、二胡等一应俱全的家伙。当然,最鲜眼的还是他们人手一根五尺多长的长棍,看似寻常一物,对他们来说可有很大的用处,即充当了探路的双眼,又可作为防身武器让那些流窜的野狗不敢靠近身边。队伍一般由三到五个成员组成,走到最前面的负责引路,在他身后的便依次用手搭着同伴的肩膀向前行走。

之前还在“大街门”居住的时候,离老屋不远处有一片开阔的空地,总是绿树成荫,飞鸟成群,每到农闲或饭时邻居们便聚拢到一起纳凉、聊天,或者听年长的爷爷们讲村里过去打鬼子的故事,我们这些小孩子则是少有的安静,个个儿坐在石板凳上听的入迷。

父亲当时是生产队长,接待“宣传队”的任务自然就变成家里的一件大事。

记得那年,三伏天热的出奇,收完麦子,父亲在院子里拾缀剩余的麦秸,也是为家里的老牛储备冬天的粮食。我们一帮小孩子,则坐在父亲刚搭好的秋千上荡漾着,尽情的游戏。忙了一天就要准备歇息时,邻居伯伯回来稍话说让去大队领“宣传队”的人。对于我们这些小不点来说,甭提有多高兴!

也怪,村里每年七月都要请上党落子剧团来唱三天大戏,“是给老焦爷唱的戏,也叫“祈雨戏”村里人这样说。想想也是,每次唱完戏总要落一场好雨。有时还有人到学校放一场露天电影,或者牵只猴子在村里给那些年长的人磕头换玉米。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偏偏对这“宣传队”感兴趣。

那天一共领回家四个人,除一人还算年轻外,其余都是六十岁开外的老人,一路上他们无话不说。一位老人搭着我的.肩膀,手里的长棍不时和路面交汇,声音是那么清脆。奇怪的是,一路之上我一直也没敢看他的眼神。

演出安排在晚饭后进行,他们稍事休息,便坐在炕上擦拭手里的乐器。此时,我才看到他们也有舒展的笑脸,如果不是那双眼睛何必走乡窜村干这个营生。一张旧月琴已经粘满各种颜色的胶布,手里的二胡,他们一会放在耳边听听,一会又用鼻子闻闻,不多时屋里便传出几声爽朗的笑声!湛蓝湛蓝的天空真的连一块云彩都没有飘过,母亲烧了开水,让我加糖给他们送过去。

好不容易盼到了天黑,“大街门”早已站了好多人。几位伯伯还为他们搬来家里的圆桌、椅子。也是,我家的饭总是没有正点,让大家等的心急。

那天说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书,已经没有太多记忆,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天在场的人无不为他们的说书而动容,其实在他们苍白的眼眸里,何尝不也噙满泪水!后来听父亲说,他们都是海珍师傅的徒弟,他们说书“哼哼”是出了名的。那夜,他们照例住在我家的隔壁。

乡村的夜晚,除了河沟里成片的蛙鸣,偶尔对面的山上还会有几声狐、狼的叫声传来。父亲安顿好他们,母亲和我给他们准备好洗刷的东西。那一夜,好像我们都在失眠。已经很晚了,隔壁还能传出他们轻触乐器的声音,时而委婉时而说唱。是啊,下一个黎明他们又会到什么地方?

时光匆匆已过去那么多年,如今回到村子再也看不到“宣传队”的足迹。所以怀念,那段快乐的时光真的已经走远,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篇4:过端午节作文

星期日,我们班举行了一个活动,叫粽叶飘香。我们睡完觉之后,二时我们站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安安静静的来到快乐课堂。快乐课堂里面真安静,我们来到第一个教室里面,巩姝婷的妈妈拿的是葡萄干,马宇航的妈妈拿的是枣和线。活动开始了,宋煜佳的爸爸给了我两个粽叶,我问宋煜佳爸爸:粽子怎么包他说:用两片粽叶合在一起,再一卷起来,放上馅子,把洞口堵住,最后用线绑起来,粽子就做好了。我们把老包的粽子给拿锅的家长,拿锅的家长就把我们包的粽子一盘一盘的放到锅里,老师让我们停下吃水果,吃完水果,老师又让我们表演节目。有的讲笑话,有的唱歌,还有背古诗和课文的。粽子煮熟了,老师分给我们一个,又分给了我们第二个,老师说:第二个不能吃,因为今天是父亲节,第二个是留给爸爸的。我们就没有吃,今天我们真开心啊!

篇5:过端午节作文

端午的时候要干什么呢?当然是要赛龙舟、吃粽子喽!

过端午节的时候,我更喜欢带着弟弟去老家和亲戚们团圆。在我看来,和亲戚朋友团圆有两大好处:其一,多了许多热闹气氛;其二,可以和许多人分享我们的快乐。

老家的人很勤劳,咱们也是懂得劳动最光荣的好孩子。所以,每当端午节的时候,老人家们非要自己亲手包粽子。

说干就干,我们“啪”地一声打开了仓库的大门。

取来糯米、粽叶、红豆沙和糖,我们就开始做了。

奶奶教我们把粽叶铺平,再把一大勺糯米在粽叶上抹一圈,并撒上白糖,粽子的外面就做好了。我想:里面不就是装红豆沙呗!装完了再把粽叶用绳子绑起来就可以了。谁知,我把这一头包好了,那一头又流出来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个粽子给包好。

吃粽子了,奶奶端着一大盘粽子来到餐桌前,大家一看到粽子,个个垂涎欲滴,也不管是不是很烫,拿起来便迫不急待地大吃起来。大家吃着粽子,脸上溢满了幸福。

自己做的粽子,原来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粽子!

篇6:过端午节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我朋友跟着爸爸一起去靑屏山游玩。

我们先从东山上,到了半山腰,我和我朋友想涂画,爸爸不假思索的回答:“好。”我朋友选了一幅漂亮的仙女,我选了一幅喜羊羊和美羊羊,我们开始涂了,快涂完了,有一位阿姨过来了,她 看我和我朋友涂得很鲜艳,就连声说好,我心里听了很高兴,我们涂完了,我们涂完的时候,我爸爸不知去哪里了,我就用那位阿姨的手机给我爸爸打电话。

我们涂完画,爸爸给我们10元,我和朋友到山顶去玩智慧乐园,太好玩了,也太刺激了,一进大门,就看见一座桥,我和朋友一起过桥,这座桥太可怕了,晃来晃去的;接着来到了走铁丝,我们 走到半道就下去了;再接着来到荡秋千,还有是你追我赶,玩的可高兴了。

我喜欢端午节!

篇7:过端午节作文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吧!那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时间,来历,食物和习俗吗假如你不知道的话,就听我讲讲吧!

端午节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吧,那就是粽子!可你知道粽子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吗?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你知道它含有几个角,几个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对,4角,4平面,6棱。

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国王不予采纳。后来,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投江自尽。人们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来,每年端午节,大家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格和爱国精神。

过端午节作文

过端午节的作文

过端午节二年级作文

快乐过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怎么过的作文300字

过端午节优秀作文500字

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作文

过端午节高一作文800字精选

过端午节小学作文300字

过端午节的五年级作文

家里过端午节(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家里过端午节,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