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jimmy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 目录
篇1:于丹演讲: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于丹演讲: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大家好!今天这个形式很有意思,面前是一条姚江,身后是河姆渡遗址,眼前又有各种肤色的留学生,大家在用不同颜色的眼睛审视着这样一个地方,大家一起来过端午节。
今天我看见有很多朋友手上缠着丝带,胸前挂着香包,端午节在今天它仅仅是个吃粽子的节日吗?我们为什么要过节呢?其实每一个节日啊,都会让人去想到很多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今天这个形式最有意思的就是,我们在用多元的文化来过一个中国的庆典。
端午节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文化,端午节只不过是给了我们内心一个向不同的文化去致敬的理由。浙江这里提起端午节更多地会想起关于伍子婿、关于曹娥,而在荆楚文化中更多的人会想起关于屈原。说起屈原大家都会想起楚文化,相比于中原文化,它是儒家文化的另一个支脉。但其实我自己在读硕士的时候,我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屈原和楚文化,从我个人的内心里,我非常喜欢也非常感谢楚文化。幸亏,在我们中国人童年的时候,有这样一种烂漫的文化、一种哀乐无极的文化、一种恣肆蓬勃、亲近生命和自然的文化,它使我们天真而赋予浪漫幻想。在我们的先秦时代,荆楚文化给了我们浪漫的梦想,屈原写了那么多的神话,在他的《九歌》里面,写了那么多浩浩荡荡的诸神,屈原这个人的生命在今天被想起仍然会让我们荡气回肠,因为这个人的生命里,包容了多少冲突,他有多少痛苦,但是他的痛苦就像一个蚌壳中的泥沙,最后酝酿成了一颗痛苦但是璀璨的珍珠。屈原这个人,从他的个人性情上来讲,他是一个楚地恣肆浪漫的诗人,但是从他的文化价值认同来讲,他是一个中原现实主义的儒家践道者。他生长在沅湘之间,从小看惯了那种华丽的衣饰和娱神的歌舞,但是他个人的梦想是什么呢?在他的《离骚》里面,他起笔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他说,我是高阳氏颛顼帝的后裔,所以以我这样一种尊贵的血脉,我是要去为江山社稷担当责任的。所以在他自己学业有成的时候,他会对他的君王楚怀王说,乘骐骥以先导兮,来吾导夫先路,他要乘骐骥去驰骋天下,为君王开一条先路;而当他进言受到楚怀王的怀疑排斥的时候,他说,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我自己是不怕什么风险的,但是我不愿看见这个江山社稷就这么颓唐下去。所以这个人一直在痛苦地挣扎着,这样一个人直到挣扎到被流放在他的祖国郢都又被攻破之后,他写下了《哀郢》、《怀沙》,所以他只有投江,因为他自己认为,优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他觉得他所做的事情是于心所善,九死未悔。所以你看他的一生走了一条儒家的践道之路,但是他的生命性情是什么样呢?如果你看他现实主义的思想,要看《离骚》,但如果看他的浪漫之作,那要看《九歌》。到今天,《九歌》仍然是我们眼前那么华丽不可替代的一道风景。翻开《东皇太一》浩浩荡荡地天地大神,看到《东君》乘日而行,照耀整个天下,看到云中君那样的一种舒卷翻飞,看到《河伯》、《大司命》、《少司命》那种生命礼赞,特别是看到《湘君》、《湘夫人》、《山鬼》,这都是一些爱情歌曲,到今天这个画面铺开在你眼前的时候,你会觉得和中原文化是不同的,它是烂漫无极的,它是色彩瑰丽的,它是富予奇思异想的,它是对一段情感不计成本地投入。它不像中原文化讲的,叫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谤,一切都是中庸为美的。但是在楚文化里,生命是可以喷薄的。你去看《九歌》里面所写的《山鬼》,他甚至写了人和神之间的恋爱,他写的这个山鬼的出场,叫做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看一看在山脚若隐若现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她身上披挂着藤萝、鲜花,她回眸一笑的时候,神情妩媚婉转。诗人想说,难道你对我心生爱慕吗?这样的一幕,人蓦然撞见的一个美丽山鬼,这如果在我们中原文化里,那就叫是活见鬼了,见到这样的事情,肯定魂飞魄散,掉头就跑,但是在楚文化中,这就是一段瑰奇的爱情。屈原他以楚地那种浪漫滋养的性情,又以一个儒家践道者的决绝,捐躯殉国,付出生命,这个人的生命张力有多大呀!解读一个节日,它的背后总有几个不朽的名字,当我们举行一个快乐庆典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人来到我们的生命中,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微笑,用他们的体温滋养着后世的文明。懂得屈原,某种意义上就拿到了一把打开中国知识分子心结的钥匙。那种矛盾冲突,在自然生命和社会人格之中,最终所选择的一种决绝的最后的结果,这一切都是一把钥匙。所以,今天过节我们看见龙舟竞渡的时候,这是一个快乐的节日,这是一个奔放的节日。我们需要用那种文化的底蕴来滋养我们的性情,那些从沅湘之水翩流而下走到今天的楚文化,应该还有它的性灵在今天恣肆飞扬。
我们为什么要过节呢?过节是这样一个古老的仪式,其实在现代文明中给我们一点缅怀手工时代的理由,也是件美好的事。今天,让我们以一个端午的名义去怀念那些手工时代质朴的生活。你想想,包饺子、包粽子都是一家人的仪式,都是其乐融融聚在一起。今天的流光多了很多欢庆的物质,唯独少了心里的从容;多了很多让我们骄傲的理由,甚至可以让我们狂妄,但是少了很多素朴手工中带出来的温情。所以我喜欢粽子,我喜欢手工的香囊,我喜欢七彩线绕在手腕上,祈福、祝祷,我喜欢菖蒲挂在门上,给人那样一种芳香悠远的腼怀。我喜欢屈原、喜欢楚文化,因为它的天真的性情,还是今天我们龙舟竞渡的理由,我们喜欢这一切一切来至于传说的、古典的、民间的和现在正在活着的让我们欢欣的理由,就让我们以这么多的理由一起来过节吧。祝大家节日快乐!
篇2:过端午节作文
星期日,我们班举行了一个活动,叫粽叶飘香。我们睡完觉之后,二时我们站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安安静静的来到快乐课堂。快乐课堂里面真安静,我们来到第一个教室里面,巩姝婷的妈妈拿的是葡萄干,马宇航的妈妈拿的是枣和线。活动开始了,宋煜佳的爸爸给了我两个粽叶,我问宋煜佳爸爸:粽子怎么包他说:用两片粽叶合在一起,再一卷起来,放上馅子,把洞口堵住,最后用线绑起来,粽子就做好了。我们把老包的粽子给拿锅的家长,拿锅的家长就把我们包的粽子一盘一盘的放到锅里,老师让我们停下吃水果,吃完水果,老师又让我们表演节目。有的讲笑话,有的唱歌,还有背古诗和课文的。粽子煮熟了,老师分给我们一个,又分给了我们第二个,老师说:第二个不能吃,因为今天是父亲节,第二个是留给爸爸的。我们就没有吃,今天我们真开心啊!
篇3:过端午节作文
端午的时候要干什么呢?当然是要赛龙舟、吃粽子喽!
过端午节的时候,我更喜欢带着弟弟去老家和亲戚们团圆。在我看来,和亲戚朋友团圆有两大好处:其一,多了许多热闹气氛;其二,可以和许多人分享我们的快乐。
老家的人很勤劳,咱们也是懂得劳动最光荣的好孩子。所以,每当端午节的时候,老人家们非要自己亲手包粽子。
说干就干,我们“啪”地一声打开了仓库的大门。
取来糯米、粽叶、红豆沙和糖,我们就开始做了。
奶奶教我们把粽叶铺平,再把一大勺糯米在粽叶上抹一圈,并撒上白糖,粽子的外面就做好了。我想:里面不就是装红豆沙呗!装完了再把粽叶用绳子绑起来就可以了。谁知,我把这一头包好了,那一头又流出来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个粽子给包好。
吃粽子了,奶奶端着一大盘粽子来到餐桌前,大家一看到粽子,个个垂涎欲滴,也不管是不是很烫,拿起来便迫不急待地大吃起来。大家吃着粽子,脸上溢满了幸福。
自己做的粽子,原来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粽子!
篇4:过端午节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我朋友跟着爸爸一起去靑屏山游玩。
我们先从东山上,到了半山腰,我和我朋友想涂画,爸爸不假思索的回答:“好。”我朋友选了一幅漂亮的仙女,我选了一幅喜羊羊和美羊羊,我们开始涂了,快涂完了,有一位阿姨过来了,她 看我和我朋友涂得很鲜艳,就连声说好,我心里听了很高兴,我们涂完了,我们涂完的时候,我爸爸不知去哪里了,我就用那位阿姨的手机给我爸爸打电话。
我们涂完画,爸爸给我们10元,我和朋友到山顶去玩智慧乐园,太好玩了,也太刺激了,一进大门,就看见一座桥,我和朋友一起过桥,这座桥太可怕了,晃来晃去的;接着来到了走铁丝,我们 走到半道就下去了;再接着来到荡秋千,还有是你追我赶,玩的可高兴了。
我喜欢端午节!
篇5:过端午节作文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吧!那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时间,来历,食物和习俗吗假如你不知道的话,就听我讲讲吧!
端午节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吧,那就是粽子!可你知道粽子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吗?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你知道它含有几个角,几个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对,4角,4平面,6棱。
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国王不予采纳。后来,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投江自尽。人们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来,每年端午节,大家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格和爱国精神。
篇6:过端午节作文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很开心。因为,今天我可以和家人一起过节,一起吃粽子、挂香包、吃鸡蛋……
早上,我睁开眼睛。咦?是什么味道,好香啊!我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穿上拖鞋,顺着香味来到了厨房。锅里的茶叶蛋飘着淡淡的茶香,我看到姥姥在包粽子。于是,我问姥姥:“姥姥,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姥姥说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总给皇帝出一些利于自己国家的建议,可是,有几位大臣总是在皇帝面前说一些屈原的坏话。日子久了,皇帝信以为真,居然把屈原流放到了荒蛮之地。由于皇帝不听屈原的建议,最后被敌国侵占了领地。屈原听说自己的国家灭亡了,很伤心,最终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人们听说伟大的屈原跳江了,都十分伤心,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特意包了粽子,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这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啊!我在心里感叹。
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我在敬佩屈原的同时也暗下决心,今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以屈原为榜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篇7:过端午节作文
在过几天,就是我期盼已久的端午节了。
端午节,是一定要吃粽子的,下面请听我讲诉粽子的.来历。在楚国有一位诗人名叫屈原。屈原十分爱国。有一次,一个国攻打楚国。结果,楚国败下阵,屈原不忍心看着百姓过着饥苦的日子,一怒之下,跳河自尽。当老百姓知道这件事以后。便被感动的热泪盈眶。百姓们各自从家拿出一些粮食投入江中。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百姓们怕鱼在水中没有吃的,便咬屈原尸体。为了使鱼儿不吃屈原的尸体,就把家中的食物拿来喂鱼。慢慢地,这就成端午节的一个习俗了!
人们用竹叶来包粽子,包好的粽子呈梭形。拿泡好的米把粽子填满在锅里蒸一会,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
马老师还说:“端午节要带上五彩绳,它的意义是长寿。在端午节里,一家人都在一起重逢了,家家门前挂着芦。这一天里,人们高兴极了。大人们高兴,是因为有屈原这样一位勇敢的诗人而高兴。但我们小孩呢?只为能放松放松,大玩一场而开心了!
不管因为什么。端午节,我认为这是有意义的一天。吃粽子、赛龙舟——很少有这样开心的日子了。
篇8:过端午节作文
五月初五过端午。早上我五点起床在床上和弟弟玩耍,七点吃过饭,老妈陪我作卷纸,十点钟我们出发到外婆家串亲亲,到了中午外婆给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吃过午饭,爸爸开车带着我们和舅舅一家去焦作科技馆玩耍。
在科技馆一楼有一个大树爷爷,一碰他他说话了,还有木偶匹诺曹,他的手和头都会动。
二楼的时光隧道是旋转的,妈妈试了几次都不敢过,外婆高血压也不敢过去,只有我们这几个男子汉,爸爸、舅舅、哥哥和我敢过去。还有一个妈妈,不过不会动,是一个假妈妈,但是妈妈肚子里的宝宝会动,妈妈说那是生命的历程,我和弟弟也是那样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
我们上到三楼,先找到了镜子迷宫,妈妈和外婆先进去了,我和哥哥紧随其后,随着人群慢慢的走了出来。还有电的原理,力的原理,三维立体电视,很多很多好玩的。
啊!多好玩的一天呀!
篇9:过端午节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龙舟节,天中节,五蛋节等等。
端午节吃粽子,插艾叶。快看,我们就要包粽子了。我们先拿出了粽叶,再把粽叶包出一个三角形来,中间要留一个洞,因为要放糯米,放完糯米后把它包起来,然后再拿五彩线把粽子绑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然后我问奶奶说:“粽子有什么样的?”奶奶说:“有红豆的,有猪肉的,还有豆沙的,还有纯糯米的。”
奶奶要上锅煮粽子啦,过了几分钟粽香越来越浓,粽子可以吃了!煮好了的粽子像绿翡翠一样,一打开粽子,糯米粘住了粽叶,我心里想着说,应该是糯米不想跟粽叶分开吧?你瞧,一粒粒糯米经过蒸煮像一颗颗晶莹的白玉,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馋得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嘴里有点黏黏的,感觉软软的,还有点甜甜的,美味极了!
这个端午节,我包粽子、品粽子和家人享受着团圆的美好,多么幸福!
篇10:过端午节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一大早,妈妈和我一起包粽子。
妈妈先拿来苇叶,卷成一个小斗儿在里面放进一些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红枣,再给小斗盖上盖子,妈妈一边给粽子系红线一边给我讲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古代有个爱国诗人-屈原,他写很多爱国诗篇,想很多治国的好办法,但国王不听,而且把他流放到很远的地方,后来国家灭亡,屈原很悲愤,就投江自杀,人们位不让鱼儿去吃屈原的尸体,就包很多粽子投入江中。听这个故事,我才知道,小小的粽子竟然意义深远。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包起来,包完粽子,妈妈把锅烧开,然后把粽子放进锅里,煮15分钟,粽子捞起来,放在盘子上,我们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粽子,剥开苇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们吃得津津有味,爸爸妈妈都夸我包得好。
今天,我不仅学会包粽子,还学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篇11:过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也是我们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的日子。在端午节里有许多习俗:赛龙舟、喝雄黄酒、熏苍术。当然,我最喜欢包粽子,因为包完粽子后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
今天上午,外婆告诉我:“今天上午我们包粽子吧!”“今天包粽子?好啊好啊!”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外婆先把米洗干净,再把米倒入脸盆,放一些泔水,把米拌均匀。白色的米都披上了黄衣服,准备工作就做完了。
接着,外婆就给我做起了示范。她先把粽叶裹成斗形,再把米一点儿一点儿放进“斗”里,“斗”变得鼓鼓的,接着把剩下的粽叶过得严严实实的,最后把绳子一扎。嘿,一个粽子就在外婆手中诞生了,样子美观,我想:味道一定不错。
看外婆包得那么好,我也迫不及待地要包,我从碗里拿来一片粽叶,把盛米的盆子端来,包起了粽子。可粽叶不听使唤,结果米都漏了出来,成了“漏网之鱼。”
外婆走过来,手把手地教我,又包出了一个号粽子。
在外婆的指导下,我有点儿学会了,包出了一个粽子,破天荒地没有漏,可长得不怎么样。
中午。外婆把粽子煮熟了,我蘸了些糖,淡加甜。嗯,好吃!
篇12:过端午节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家一起包粽子。妈妈早上很早起床,到市场买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准备完成。开始,我把两片竹叶叠在一起,在折一个角,形成三角体。然后,我把一块绿豆沙塞了进去,再放一点糯米。
最后,我想用竹绳把粽子包起来,但是糯米总是从下面的小孔露出脸来,我用夹子把那个小孔夹住,可是妈妈说:“不能这样,待会儿怎么煮啊。”我把夹子取了下来,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孔缩小。
最后,我顺利的做好了第一个粽子,我越做越有劲,一共做了18个。我把我的几个出色作品拿去煮。一会儿后,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开竹叶往嘴里送,顿时,一阵芳香在嘴里飘来飘去。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
我们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举行了一个小游戏:把三个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尝出那一个是自己做的。我一开始,总是品尝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后,我发现最后一个粽子的底部,有一块绿豆沙露出了来我高兴的指着它,爸爸开翻下面的答案,结果被我猜中。
这个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篇13:过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许多习俗。比如:划龙舟、吃粽子、佩香囊和悬挂艾叶与菖蒲。
端午节不仅有许多风俗,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关于端午节来源的传说故事里,最为有名的莫过于屈原投江的故事了。相传,在春秋时期,秦国攻破楚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就要灭亡,心如刀绞。于农历五月初五写下绝笔之作《怀沙》,然后抱石跳入汨罗江中,以死报国。后来,人们就用吃粽子和划龙舟来纪念屈原。
关于端午节,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包粽子了。包粽子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包粽子的第一步是卷粽叶,要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要卷紧,不然米会漏出来。第二步是装糯米。第三步是把馅装进去,再在馅上放一层糯米。最后就是把留在上面的粽叶继续包好,用绳子绑牢,放到锅里煮了。当煮得差不多的时候,那浓浓的粽香就从厨房里飘了出来,直钻到我鼻子里。粽子出锅了,把粽叶打开,咬上一大口,哇!美味极了!
端午节,我最爱吃的是粽子,最爱看的是赛龙舟。它们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华文化。也是这两大习俗编织成了这个传统节日——端午节。
篇14:过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到了,我很兴奋。今天我家要开始包粽子了。
一清早,妈妈就把包粽子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开始包粽子里,只见妈妈捡起四片粽叶叠在一起,用指头一卷,就卷起一个像漏斗一样的小斗,妈妈又用勺子挖了米和枣包紧,又用另外一片粽叶裹在外面,用粽针固定好,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裹好所有的粽子就开始煮粽子了。妈妈把裹好的粽子,一个个放进锅里,加满水,就开始烧火煮了,大概煮了一个多小时,闻到了粽子的清香,妈妈说粽子好了,可以吃了,我在一旁已经迫不及待地干咽口水。妈妈看到我那馋样都笑得合不拢嘴。剥开一个粽子,雪白的米粒,红红的枣肉,狠狠地咬上一口,真是香甜啊!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习俗,传说在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许多爱国主张,但是楚王不采纳。最后,楚国国土被侵占,他满怀愤怒,跳江自尽,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那一天,就把粽子和许多好吃的投到江里,就是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呢。
今天,这个端午节我觉得过的很开心,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节。
篇15:过端午节作文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习俗。比如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赏月;春节大家欢聚一堂吃年夜饭看春晚。但我最喜欢的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了,因为在端午节那天我们可以包粽子、划龙舟。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人民的传统习俗之一,下面我就给你们讲一下粽子是怎样包的吧!需要买的材料有:糯米、粽叶、花生米和白糖。先泡一盆糯米,泡到第二天早上便开始包,然后往绿绿的粽叶里加点糯米、花生和白糖,在包成三棱形的样子,最后包好放在大锅里煮上三四个钟头。美味又香甜的粽子就出锅啦。
赛龙舟是端午节另一个主要的传统的习俗,它的场面是非常壮观的,好几十条龙舟插着不同颜色的旗子,九舟队上大概有8或9排划龙舟的队员,龙舟最前面还有一个鼓手,鼓手是专门为龙舟上的队员加油打气的,参加鼓手和划龙舟比赛的选手力气都很大,因为这样才能把鼓拍得更响,龙舟才能划得更快,才能取得胜利。看着一个个龙舟队员脸上布满了汗水,我真为他们这种拼搏精神而感到骄傲。
端午节不仅能看到划龙舟比赛,又能吃到亲手包的粽子,真是乐趣无穷。
篇16:过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的风俗有良多,好比包粽子、插艾叶等。我家做的事就是这两件事的其中之一,当然是包粽子呀!
妈妈说过要想把粽子包好,必需做好预备工作,好比:粽叶、糯米、葡萄干、蜜枣、丝线,预备好了之后,可别健忘洗手哦!要不然洁白的糯米就变成了黑米。
我好奇的问:“我不会包那怎么办呀?”别着急我来做个示范,妈妈归答说。说完妈妈就做起了示范,先把粽叶卷成漏斗型,再把糯米和葡萄干放进卷好了的粽叶里,接着再把它包好,再系好绳就可以了。
嘿嘿!接下来,就由本巨匠来包个粽子给您们瞧瞧吧!我匆匆忙忙地拿来一片粽叶,可是怎么也包不成漏斗型,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个漏斗型,我抓了一大把糯米去里塞,又拿来了葡萄干去里放……我终于包好了一个怪样子的粽子。我家的端午节就是这样过的,您们家呢!
篇17:过端午节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一大早姥姥买回来了又香又甜的大粽子,粽子是三角形的,用芦苇叶包着,里面是糯米和小枣,还有放豆沙馅的,可甜了。姥姥把粽子剥开放在盘子里,然后在粽子上面还撒了肉松,可好吃了,你们也来试试这种吃法吧,很不错的呀!!
吃完粽子我和妈妈把品生课上做的小荷包串起来,挂在了门上,就像三个小粽子串在了一起,哈哈……真有意思!!晚上我还约了发小们一起去魔锐玩,中午看电视时说在海口市今天有好多人去下海游泳,这种习俗叫洗龙浴,我也洗一洗龙浴,只不过是在游泳池里洗的,呵呵呵…
篇18:过端午节作文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学过的儿歌:“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端午节又称重阳节,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说的最多的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还有的.说这一天是伍子胥的忌辰;也有的说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或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妈妈还告诉我:“端午节因为是五月初五,许多习俗也和“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雄黄酒,黄豆瓣包的粽子;不过,现代人过端午节主要是吃粽子和举办一些大型的庆祝活动。目前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你们应该多了解一些并把它发扬光大。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端午节真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节日。
篇19:过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 过端午节的作文
★ 快乐过端午节作文
★ 家里过端午节
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作文(锦集1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