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南楠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三国成语故事: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下面给大家分享三国成语故事: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欢迎阅读!
篇1:成语故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成语故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以后,于公元2,曹操率领80方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准备进攻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统一天下。
当时,刘表已经病死,他的儿子刘琮懦弱无能,不战而降。公元208年,曹操收编了刘表部众,号称80万大军向长江推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赤壁,企图打败刘备以后,再攻打孙权。
这时候,刘备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驻守。他听到曹操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江陵(今湖北江陵)。曹操赶到襄阳,听说刘备向江陵撤退,又打听到刘表在江陵积了大批军粮,怕被刘备占去,于是亲自率领五千轻骑兵追赶刘备。刘备的人马,被追来得曹操的骑兵冲杀得七零八乱。
被曹军大败后,在退军途中刘备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想说服孙权一起抵抗曹操。正好孙权怕荆州被曹操占领,也想和刘备一起抗曹。
诸葛亮对孙权说:“刘将军虽然败了一阵,但是还有水军二万。曹操兵马虽然多,远道追来,兵士也已经筋疲力尽。再说,北方人不习惯水战,荆州的人对他们不服。只要我们协力同心,一定能够打败曹军。”孙权听了大喜,于是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将,率3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5万人沿着长江西进,迎击曹军。
当时,孙权和刘备兵力都很少,而曹操兵多将广,处于压倒性优势。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和孙权的大将周瑜,商讨破敌良策,两人不谋而合,都主张只有火攻,才能打败曹操。
周瑜用反间计,让曹操杀死曹军中熟悉水战、可以抵挡他们的将领蔡瑁、张允。周瑜又叫庞统假作献计,骗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周瑜又打黄盖,让这老将用“苦肉计”去诈降曹操。实际上,黄盖在船中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准备以诈降的'方式冲向曹营,发起火攻。
可等一切都准备好后,周瑜却发现曹操的船只都停在大江的西北,而自己的船只靠南岸。这时正是冬季,只有西北风,如果用火攻,不但烧不着曹操,反而会烧到自己的头上,只有刮东南风才能对曹军发起火攻。周瑜忧急成病,卧床不起。只有军师诸葛亮心中有数。他自称有个秘方可以治好周瑜的病。诸葛亮拜访周瑜,把药方写了出来: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四句韵文道破了周瑜的心事。
周瑜一看,大吃一惊,心想:诸葛亮真是神人啊:他的心思既然已被诸葛亮猜中,便请教破敌之策。诸葛亮有丰富的天文气象知识,他预测到近期肯定会刮几天东南风,就对周瑜说:我有呼风唤雨的法术,借给你三天三夜的东南大风,你看怎样?周瑜高兴地说:“不要说三天三夜,只一夜东南大风,大事便成功了”。
周瑜命令部下做好一切火攻的准备,等候诸葛亮借来东风,马上进兵。诸葛亮让周瑜在南屏山修筑七星坛,然后登坛烧香,口中念念有词,装作呼风唤雨的样子。
半夜三更,忽听风响旗动,周瑜急忙走出军帐观看,真的刮起了东南大风,他连忙下令发起火攻。黄盖借着风势带船猛冲进曹军水寨放火。曹军的船阵很快地都烧了起来。一眨眼工夫,已经烧成一片火海。水寨烧了不算,岸上的营寨也着了火,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大半。
赤壁一战,曹操损失惨重。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成语解释: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成语举例:我们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机器一来,马上就可以安装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分句;指等待时机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三国时期
篇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成语故事
万事俱备, 成语故事只欠东风【释义】比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大江东去,两岸旌旗漫卷,鼓角争鸣,三方智者斗勇。
孙权与曹操的大军隔江对峙,一场恶战在赤壁北岩附近拉开了帷幕。
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事代表,应东吴之邀,参与以周瑜为总指挥的对曹军的联合作战部署。
战前,交战双方互相派遣间谍刺探军情。
曹操派周瑜当年的同学蒋干过江,以老同学的身份住在东吴的大营之中,接着又派荆州降将蔡中、蔡和向周瑜诈降。
周瑜早已看破此计,他表面上对曹操派来的这三个人摆出一副信任的态度,暗中却对他们严加监视。
然后,将计就计,巧妙地利用他们,向曹军传递虚假的军事情报,并使曹操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东吴老将黄盖与周瑜事先定下苦肉计,由他建议东吴投降曹操,周瑜故作震怒,将黄盖一顿痛打。
黄盖则以此为借口向曹操诈降。
然后,由东吴的谋士阚泽替黄盖送信,表示愿意降曹,对周瑜进行个人报复。
曹操听说东吴有人来降,便亲自接见了阚泽,他先表示怀疑,可是随后接到蔡中和蔡和的密信,证实黄盖确实被周瑜狠狠地打过,这才信以为真。
周瑜看到黄盖诈降成功,又请住在东吴的奇士“凤雏”庞统继续用计。
蒋干过江后,白天闲极无聊,便四处游逛,“巧遇”庞统。
蒋干知道庞统是一代高士,便劝说庞统投奔曹操,将来做番大事业。
庞统对蒋干说,他正求之不得,便拿着蒋干的书信过江与曹操相见。
曹军中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不习惯于水战,一上船就晕船,一个个东倒西歪。
庞统给曹操出主意,建议他们将战船用铁索锁在一起。
于是曹军的士兵们在联接在一起的战船上操演阵法,与在陆地上一样平稳,曹操见了,赞赏庞统这种做法的高明。
曹操做梦也没有料到,所有这一切,都是周瑜火烧曹军而预先做下的准备工作和设下的圈套。
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整天北风呼啸,将火烧向曹营必须有东风吹拂,但这时却不是刮东风的时候,去哪里唤东风呢?为此事,周瑜一筹莫展,坐卧不安。
因为没有东风,他以前所做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不得已,周瑜装起病来,躲在大帐中苦思冥想破曹大计。
大战在即,总指挥却病倒大帐,这可急坏了东吴大大小小的各级将领,他们心中惴惴不安,惟恐破曹大事付之东流。
谋士鲁肃更是万分焦急。
诸葛亮见时机已经成熟,便以探病的名义来到周瑜的大帐中。
诸葛亮见到周瑜,对他说:“周将军的病,在下能治,将军只要看了我开的药方,就会立即康复!”说完,在他手心写下“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几行小字。
周瑜看罢,立刻兴奋地从床上跳了下来,请求诸葛亮帮忙。
诸葛亮说:“将军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当义不容辞!”诸葛亮通晓天文,早已测出近日必有东风。
周瑜凭借诸葛亮的东风,将曹操的大军烧得应战。
篇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成语故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曹操率领几十万人马,驻扎在长江的中游,想要打败刘备之后,再灭东吴。刘备为此派诸葛亮去联合东吴的大将周瑜,共同对付曹操。
当时曹操兵多将广,蜀汉与东吴联合起来也无法抵抗。诸葛亮和周瑜研究的计一策是用火攻取胜。一于是便请庞统去向曹操献“连环计”,把曹操的兵船连接起来,说是这样可使船不致过于摇晃,士兵的疾病就可以减少。曹操采纳了这个办法。
一切都准备得很顺利。可是周瑜想起这是冬天,风山西北刮向东南,自己的船在大江南岸,曹操的船却在北岸,如果用火攻,西北风一来,不仅不能烧毁一曹军反而会把自己的船烧掉,不禁急得直叶鲜血,病倒在床。诸葛亮去看他,他义不愿说实话,只应付说:“人有:“人有旦夕祸福,谁又能不生病呢?”而诸葛亮却神秘地说:“天有不测风云,人又怎能预料得定呢?”周瑜觉得诸葛亮的答复,话中有话,便连忙问诸葛亮有什么药方可以治好他的病。诸葛亮写了于六个大字,递给周瑜。上面写着:
“欲破首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觉得诸葛亮猜透了他的心事,便和诸葛亮一块想解决的办法。后来诸葛亮预测好了冬季风向将变为东风,于是在风向转时,就开始进攻,放火烧向曹船。风助火势,曹操的兵船是连环连住的,拆又拆不开,所以就烧个精光。
后来人们就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来比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 三国成语故事
★ 三国读后感
★ 关于三国对联
★ 经典成语故事
★ 三国人物歇后语
★ qq三国心得精选
★ 三国历史歇后语
三国成语故事: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整理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