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雨停没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归隐的诗歌,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归隐的诗歌,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归隐诗歌
归隐诗歌
1.归隐
想让时光赠我一柄古剑,
用它扙剑天涯。
我将是一个浩浩的世间侠客。
我会让剑柄生出朵朵梅花,
会让梅蕊飘出带香的清歌。
牧马南山的那日,
看那朝阳起落、一缕炊烟。
只用一只木桶和烛光,
抬起我最初和最后的向往。
哪管它夕阳山外山!
我将一匹马放逐归去,奔向
那个——
永远花香萋萋的地方。
2.风起
我将窗子关上
风又从心底吹起
吹得时光生苔
杨柳发不了芽
又在夜半
“嗖嗖”地对着梦想狂叫
3.冷
黑夜的风还没散,
鸡就起鸣;
两三点星光,
山头缀着;
山下的村庄,
白霜一片;
田野到处都是,
湖泊在结冰;
芦苇完全干了,
是冬的标本;
柳枝不动,
冷得只能静默;
不见人踪,
是冷冻了心跳。
野径上飘着白雾。
晨跑的人掠过,
那是掠过了
——空空的人间。
4.逝
想把星光揉碎
抛洒梦端
月光停在了远处
走不近古窗棂
昨天的阳光屑四处飞
飞在昨天的眉梢
今夜,就随年关
一走走到地角
5.风
我要关上窗子
你也不要进来
我把帘子拉上
世界就消失了
6.风吹
风从四面八方吹
吹我一个人
悲伤始终唤不醒
绿色的芽子
你说
我将影消去
会怎样
如果我浪迹天涯
又会怎样
风,把我吹成剪影
吹在中间
绿色的芽子
悲伤始终唤不醒
7.那个地方
我盯着那个地方
荒漠无垠的地方
希望下过一阵雨
就能长出青草
拂过清风
或者
忽然就冒出一泓泉
再或者
到了夏天
可以开出几朵小花
可以细雨点洒
从此后
都是快乐的日子
8.年的畅想
年,年年过
年年赶不走
就扎在了人间
人们烧香拜神
只愿得一安宁
不信
去问慈祥的老婆婆
谁有那么大的贪心
在求富贵
谁就是贪婪鬼
9.隐
与花开擦肩过
就是一刹那的闪
就消失
就是一丝风
荒涯的无垠
这风,哪儿来
到哪儿去
这一生
我要立在有雨的帘旁
穿透这整的世界
仿佛一切
与我无关
10.假如黑暗里有一盏灯
假如黑暗里有一盏灯
我将舞动我的梦想
在晨间暮霭中奔跑
朝向光明的方向
假如黑暗里有一盏灯
我将冲破层层苍茫
在烟花的三月歌唱
将飘落的花瓣飞上枝头
假如黑暗里有一盏灯
我要让它照亮我的前路
在大雪纷飞的'时候
可以与你相逢
可是现在黑夜里仿佛什么也没有
一声鸟鸣都没有
我看不到你
是在荷花盛开的地方
还是幽兰山谷的一角
假如黑暗里有一盏灯
春日将出现
而世界,从此
就会有光明
11.用花香腌制
我看见春天的花瓣
飞进月亮的时候
你刚好走过
温柔的侧脸柔和了一世界
我身旁的河水又在潺潺
就像一样的当年
当月光透亮所有
想刮去长在骨头里的月色
它刮了又来
所以今天
我用花香将月色腌制
刻上我的清风
——风干
寄给来生
12.春天的梦
当夕阳一次次照进书橱
我坐在暖光里看着
双眼仍然清亮
我的书变了颜色
泛黄,起皱
说不出的时光印记
哦,可是我还是在这儿
依然记得——
小时候想要的风筝
和大人笑了的样子
篇2:归隐的诗歌
直至把自己归隐成一朵云的散
一滴露珠里的夕阳
与其他草色一样的
——叶的绿
一首歌
打开电视,一个女歌手
癫狂的吼着一首歌
其实,我一句也没听懂
只有一任亢奋的旋律带着我
我无意琢磨起歌词
于是,心跳
越来越重
发亮的`目光
闪出更大的光亮
同一个季节,花开也不会相同
走得快,时光就跟得紧
举起屠刀,恶鬼就会转世成人
爱和恨都更适合忘却
烟与雾,原本一样的清纯
该来的,其早在身旁
该走的,宛若早已抽身
同一个季节,花开也不会相同
尘世的相逢,一切起落都在茫茫海上
如若是一滴雨水,回天自有来日
若是肉身佛,又何必重塑金身
悬崖,也会腐烂
掏干夜色,终了
也不会只剩一席星辰
不必认为疯狂,是一种幸福
不必认为疯狂,是一种幸福
不要以为癫狂,是一种放松
醒来常在黎明后
久病愈后性更真
一壶美酒,莫问仙客羁旅
一顶花轿,何时顾及过前辈后人
月色撩人
空洞了上千年
风,还是那样多
海底,还是一样深
好梦,密密麻麻
只借星夜正紧
篇3:归隐
宋代 陈抟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鸣鸟一般春。
译文
十年的游历惟有一处曾到过的青山,时常出现在梦中。
高官厚禄金山银山都比不上安稳的睡眠和安贫乐道的生活。
世间最使人发愁的莫过于打打杀杀后新立了君主,而最使人苦闷的正是那人们用来醉生梦死的笙歌。
归隐去吧,带上喜爱的古琴,和平日常读的书籍就可以了,到山间赏野花,听鸟儿自由自在的.鸣叫,享有这最自然最美好的春光去吧。
注释
紫绶:紫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用作印组,或作服饰。代指达官贵人。
赏析
修道的人一般讲求修心养性,与世无争。也讲因果循环,众生平等。这首作品里也有这样的观点出现。可能这正是作者隐居前最后对红尘的回顾,里面还有看破尘世的意思。
像许多隐士一样,诗人也曾远足游历,因此寻到了心中理想的隐居地点,这可能是武当山,又可能是华山。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华山上也有道观。深山历来为修道者的所爱,因为山中就连四时也不于山外的相同,有安静的环境,又有简朴的生活必需品,如山泉、野蘑菇、山野菜、古刹遗迹也是山林里保存的最好。因此诗里最后也表示诗人最终还是要回归山林,隐居起来的。这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印记。
说他看破红尘,其实在第一句里“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中就点明了。后面的两句可以说是对这一句的补充说明,最后则是对立志归隐修道的表白。红尘游遍,唯有青山是最向往的,说明对诗人来说俗事已经是如过眼云烟般了,诗人通过十年的磨砺,终究决定归隐修道,这除了消沉,还有一种独特的清醒。这从后面对选择归隐的解释“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中可以领会到。说诗人隐居有时代因素,也是因为这两句中还有对世事的一些批评。最后表露出的对自然的欣赏和喜爱似乎说明了他并非不爱热闹,繁华的世间,只不过逃避的是不该有的战乱和人祸罢了。大自然的生机正是诗人向往的,他要远离的是腐败和颓废的环境。所以诗里就有“野花鸣鸟一般春”这样的句子。与其说诗人想弃世,不如说诗人是想洗刷自己的思想,用朴素的生活历练自己,以达到修道的本来目的。
篇4:归隐是什么意思
关于古代的归隐,有很多种原因,但是我们看得最多的听得最多的也就是从官场归隐,以及名人的归隐。古代官场归隐派的人又可以分为一种是卸甲归田的还有一种是厌倦官场的黑暗的。厌倦官场黑暗的代表人物是陶渊明,但是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陶渊明在归隐山林之后反而越来越多的人登门拜访,名气越大。
这主要与他的成就分不开的。可历史上归隐山林以致湮没无闻者数不胜数,但是真正能做到回归自然、隐身于世的又有多少呢,说是逃避也好,说是清高也好,只要内心无杂念,灵台常空明,到哪里其实都是隐居。
篇5:选择,归隐
泪无痕,只是湿发两鬓。泪无痕,心中温存。泪有疾,烙伤心头的印。泪有疾,烧灼的火焰。风狂吼,吼乱云宵的烟。雨狂下,衬托泥泞的雾。行如风,风行霹雳的闪,坐如钟,立地生根的稳。发如雪,飘飘欲坠的柔。风似剪,剪落柳枝的情。情相归,归隐荒山的石。石相印,同病相怜的根。凤舞九天的温存,悄然泪下的性格,只是我的无言。归隐,归隐寂寥的荒山。归隐,归隐海角到天涯。归隐的选择,只是无动的情怀,归隐的选择,只是无奈的泪痕。选择,归隐。
篇6:王维的归隐
王维的归隐
王维开元九年进士擢弟后调大乐臣,坐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这一年,王维初次尝到官场失意的打击。长安厚重的城墙下,两扇朱红的城门徐徐开启,王维在一群友人的簇拥下缓缓走出长安。空中,残阳如血,遮天蔽日的风沙哽咽着祝福的话语,王维瘦削的背影在萧瑟的西风中频频回首挥袖,渐行渐远。
身后,有家、有想念、有友人在呜咽吹奏凄凉的离萧;身边,一瘦马、一壶酒、一卷画、一琵琶;身前,是一条不知延伸到何方的漫漫长路。
那次坎坷的经历似乎为王维的归隐山林埋下伏笔,张九龄执政后,王维屡得升迁,而王维已无心从政,一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据《旧唐书·文苑传》记载:“……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王维的归隐有他消极避世的颓废倾向,可是在君权主宰一切的封建王朝里,这恰恰正是一种不卑不亢的温和反抗。远离污秽混沌的浊世,寄情山水,伴着月色终老,这似乎是古代文人唯一能操守的高洁情怀。
王维在与天地万物融洽和睦的相处中,将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和禅相结合,不光展现出大自然恬静安详的美景,还流露出浓浓的禅机禅趣。这时期他的诗作已达到返璞归真的化境,尽显“幽冷入禅”的触目惊心的美感,即便是清风徐徐、浮云游动,都向他传达着天空或悲或喜的复杂心情。如他在《酬张少府》中写到:“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一个内心清静远离尘嚣的长者,就这么豁达超脱的频频出没于月下的松林,无忧无惧亦无喜。
王维的生活孤独但并不冷清,他偶尔会到《临湖亭》等待来访的友人:“轻舟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王维的心境平静但并不麻木,风景蕴含生灭之妙的细微变化也逃不过他敏锐的观察,有时他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尔还会“偶遇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不再是王维,而是大地山川的一部分,他本身就是一道旖旎动人的风景。如他在《竹里馆》中写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森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篇7:高手归隐心情随笔
高手归隐心情随笔
在武侠小说的结局中,高手往往归隐。
归隐不是因为高手是高手,而是因为高手心智成熟了。
但高手最精彩的时光却是归隐之前,而归隐则意味着故事的结束。
精彩以内心的困苦和挣扎为代价,而以一步步成为高手作为补偿。所以,年轻人最好不要过早看透人生和认识自己,因为过早的看透和认清就会以不能成为高手为代价,虽然能够很早的免去众多内心的困苦和挣扎。
这个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还是钱包的'大小,理论上我们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要内心足够强大,没有钱包也能走自己的路。但我们每个人都至少背负一个家庭,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有些牺牲精神,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首先成为高手。
适者生存,高手就是适者。
而过早看透人生和认识自己的捷径只有一条,这就是“哲学”。
确实,哲学家在我印象中就是那些与社会格格不入、走路都能掉井里的异类。
值得一提的是,哲学有一条岔路,这条岔路则是捷径上的捷径,这就是“心理学”。
按说懂心理学的人更能够认清自己,但事实上患心理疾病最多的人群就是心理医生。对此我并不困惑,我的理解是,很多人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正如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一样,绝大多数人都处于面向暗壁的无知状态。
踏上捷径的人,如果再想回归洞穴,与无知的人一样去专心的修炼武功,似乎已经不可能。但是,走出洞穴的人,如果不能够比这些呆子修炼的更好,着实有点暴殄天物。只是,如果一味去修炼武功,难免会心情更加凄苦,而且还要违背做人原则。但换言之,凄苦与违背正是修炼武功的动力,有了凄苦和违背才能迫使自己尽快成为高手。
后记:哲学和心理学是穷人的危险地带。
篇8:朝天子·归隐
元代 汪元亨
长歌咏楚词,细赓和杜诗,闲临写羲之字。乱云堆里结茅茨,无意居朝市。珠履三千,金钗十二,朝承恩暮赐死。采商山紫芝,理桐江钓丝,毕罢了功名事。
译文
我时而用《楚辞》的体式放笔作歌,时而取来杜甫的诗作一首首步和,空闲时又把王羲之的书法细细临摹。在白云堆的深处,盖上几间草屋,无心去城市里居住。别看那些豪门贵府声势烜赫,蓄养着门客,排列着姬妾歌舞,他们早上刚得到君王的恩宠,晚上就遭到君王的杀戮。我要像商山四皓那样采芝调补,像严光那样垂钓自娱,再不把功名留顾。
注释
楚词:即楚辞,以屈原为代表的骚赋体文学。
羲之:王羲之,东晋大书法家,尤擅行、草,有“书圣”之称。
珠履三千:《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踢珠履。”
金钗十二:白居易因牛僧孺相府中歌舞之妓甚多,在《答思黯(牛僧孺字)》诗中有“金钗十二行”之句。
商山紫芝:商山在今陕西商县。秦朝有东园公等四名商山隐士服食紫芝,须眉皓白而得长寿,汉高祖召之不出,人称“商山四皓”。
桐江钓丝:东汉高士严光拒绝光武帝的礼聘,隐居于富春江畔,垂钓自得。桐江,富春江严州至桐庐区段的别称。
赏析
汪元亨的《朝天子·归隐》共二十首,就体段来说,前人或名为“重头”,或称为“联章”。这里所抄录的是其第二首。
前三句写其归隐的生活:不为衣食操心,不为名利劳神,有时“歌咏楚词”,有时“赓和杜诗”,有时“临写羲之字”。悠闲,风雅,用作者在这一组诗的第四首中的话来说,是“无半点尘俗闷”。“楚词”即“楚辞”,指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的诗歌。为了欣赏楚辞的韵味,吟时必须节奏舒缓,因此特于“歌咏”之前恰 切地置一“长”字,强调其声调的曼长,表现其陶醉的神情。“杜诗”,指诗圣杜甫的.诗歌。“赓和”是接在后面模仿别人诗歌的题材或体裁而写作。杜甫曾说他“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晚节渐于诗律细”。为了要踵武诗圣,握笔时必须十分认真,因此特于“赓和”之前以恰切地置一“细”字,强调其字斟句酌的细心,表现其推敲的神态。“羲之”,即被人尊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临写”之前的“闲”字,是安静的意思,是用以表现临摹王羲之书法时,聚精会神,没有丝毫杂念之心境的。作者在这一组诗的第四首中说“长歌楚些吊湘魂,谁待看匡时论。”可以与这三句相互发明。
接下来的第四、五句,写其归隐的处所,兼表相关的主观意向。就处所来说,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其地理位置在远离“朝市”的“乱去堆里”的高山深处;二是其房舍的质量为简陋的“茅茨”。曲的语言,“不贵熟烂而贵新生”,作者在这里不用现成的“白云深处”,而铸造出“乱云堆里”,便是有意识地避熟就生,并增加语言形象的视觉感。“茨”,用芦苇、茅草盖的情屋顶。《诗·小雅·甫田》:“如茨如染。”郑玄笺:“茨,屋盖也。”“朝市”,犹言都会,指繁华的闹市。相关的主观意向,是对“朝市”的厌恶,“无意居”,对“乱云堆”里的“茅茨”的喜爱,有意“结”。为什么厌“朝市”而喜“乱云堆里结茅茨”呢?作者在这一组诗的第一首中说的“远红尘俗事冗”,正好可以移来做为注脚。
第六、七、八句,写其归隐的原因。这原因来自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总结,是他在这一组诗中经常使用的音符。“珠履三千”,用战国春申君事。《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这里是借以泛指承君主恩宠的势家豪门的奢华。“金钗十二行”用唐代牛僧孺(思黯)事。《山堂肆考·角集》二十三:“白乐天尝方言牛思黯自夸前后服钟乳三千两,而歌舞之妓甚多,故答思黯诗云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这里是指以泛指承君主恩宠的势家豪门的姬妾众多。这两句,对偶成文,词藻华丽,触笔无多,但其富贵、煊赫的气象,已经跃然纸上了。紧接着的“朝承恩暮赐死”一句,陡然一转,说明“福兮祸之所伏”,富贵荣华难以久长。早晨刚刚得宠,晚上便会被杀。这真是当头棒喝,足以令人惊心动魄,冷汗淋漓,不胜恐惧之至。
最后的三句,写归隐的志向:要像商山四皓的采此芝于商山和严子陵的理钓丝于桐江,彻底与功名事决裂,以渔樵生活终老。“采商山紫芝”,用商山四皓事,意谓隐于山林。秦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为避乱而隐居商山。四人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高邦建汉为皇帝后,想要把他们罗致到朝廷来辅政,结果没有办到。“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林壑深邃,形势优胜。“紫芝”一句灵芝,是一种菌类植物。“理桐江钓丝”,用严子陵事。意谓隐于水滨。严子陵,本姓庄。少年时与东汉的开国之君刘秀同游学,刘秀即帝位后,他变姓句而隐居不见。后来刘秀找到了他,任为谏议大夫,他不肯就职,归隐于富春山,垂钓于桐县南之江滨。“毕罢了功名事”这一末句,肯切坚决,字声合谱。作者这一组诗的第七首中的“功名事莫求”,第十七首中的“断绝了功名念”,都与这一句意同。“毕罢”,元时俗语,意为了结,撇下。
用事较多是这首小令的特点之一,亦是其缺点。不论其“珠履三千,金钗十二”,还是其“采商山紫芝,理桐江钓丝”,都做到了如王骥德《曲律》所说的,“引得的确,用得恰好”,“明事暗使”,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味。
★ 送从兄归隐蓝溪,送从兄归隐蓝溪许浑,送从兄归隐蓝溪的意思,送从兄归隐蓝溪
★ 《诗歌》
★ 诗歌大全
★ 浅谈诗歌
★ 一片冰心诗歌
★ 小朋友诗歌
★ 青年节诗歌
★ 缘-诗歌
归隐的诗歌(锦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