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kura小亮”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生物重点难点考前复习资料202,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生物重点难点考前复习资料202,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生物重点难点考前复习资料2021
生物重点难点考前复习资料汇总
1. 庄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缺氮时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瘦弱,严重时叶脉淡棕色;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茎杆软弱,叶边缘呈褐色。
2. 雌蕊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过程。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3.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4. 在营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些向日葵的果实仍然是空瘪的。这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要想减少瘪籽,可以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5. 木本植物的茎可以不断长粗,因为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所以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
6. 世纪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恩格斯将它列为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7. 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厘米,这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
8. 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9. 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氧从气孔进出,水由根吸收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叶)
10. 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发生在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
11.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叶放在凉开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叶不会放出气泡.原因是烧开的水水中缺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2. 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13.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4.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15.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16.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17. .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18.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19. 维生素A:夜盲症,补肝脏胡萝卜;
20. 维生素C:牙龈出血坏血病;
21. D:佝偻病骨质疏松,补肝脏鱼肝油
22. B:粗粮;B:口角炎,粗粮;
23. 缺铁:贫血
24.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肝脏是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小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25.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内表面积。
26.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人一分钟大约呼吸次。
27. 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横向扩张,胸廓的左右径增大;膈顶端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从而使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从外界吸入气体。
28. .肺泡和毛细血管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吸气时,肺泡鼓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肺泡。
29. 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
30. 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在细胞中的线粒体这个部位被利用。
31.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32. 血液分层后,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33. 血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34.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35. 心脏的肌肉组织发达,因而能够有力地收缩。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这是由于左心室需将血液泵至全身,而右心室只需将血液泵至肺。
36. 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给组织细胞输送营养物质氧并带走废物;肺循环过中程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7. 人类ABO血型将血液分A型B型AB型O型四种类型。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有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
38.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39. 尿的形成过程:
40. 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41. ②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剩余部分则形成尿液。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42. 排尿的意义是: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43.近视眼成因: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光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其矫正方法是配戴凹透镜。
44. 预防近视眼的“三要”是: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45.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46.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或: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47. 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也受激素调节。
48. 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
49. 垂体: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量:巨人症);甲状腺激素(不足: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素(不足:糖尿)。
50. 温室效应:CO排放过量酸雨: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臭氧层破坏:氟利昂使用。
51. 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有脊柱。
篇2:2021中考生物重点难点考前复习资料
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鼻腔:鼻毛:过滤空气;黏液:润湿空气;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咽: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喉:有会厌软骨和声带。会厌软骨,呼吸时打开,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盖住喉口,使食物进入食道;声带通过振动可发音。
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有纤毛,纤毛上面覆盖着黏液,黏液可以粘附灰尘和细菌,随着纤毛的摆动,将粘着灰尘和细菌黏液推向咽部,形成痰。
呼吸道: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呼吸系统: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
①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②结构:由无数个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③功能: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呼吸的实质:肌缩胸扩氧气来,肌张胸缩废气去。
吸气:呼吸肌收缩(膈肌下降)、胸廓增大、肺内气压减小、气体进入肺部。
呼气:呼吸肌舒张(膈肌上升)、胸廓减小、肺内气压增大、气体排出肺部。
篇3:2021中考生物重点难点考前复习资料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3、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7、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
30、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
篇4:中考生物重点难点复习资料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1.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
(1)神创论;
(2)自然发生论;
(3)生生论(雷迪实验3,和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4),生生论_了自然发生论;
(3)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
(4)化学进化论(米勒实验参见课本6);
地球上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的大气中没有氧气。
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水蒸气(H2O)。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3、原始生命形成——原始海洋(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
4、米勒的实验合成的“有机小分子”是氨基酸。
5、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它是按照时间的一定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我国的银杏、水杉和大熊猫是“活化石”。
生物进化在趋势 :一般说来,生物进化在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_7、鸟类化石:始祖鸟似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始祖鸟似爬行类的特征: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尾长并长有尾椎骨。
_8、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寒武纪:三叶虫时代,寒武纪出现的海口虫—脊椎动物的祖先;中生代:恐龙时代。在地质年代早期只有最简单的生物,越是地质年代晚期,生物种类越多和现存生物也较接近;这说明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漫长历史的产物,生物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9、生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植物进化系统树)
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始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动物进化系统树)
篇5:中考生物重点难点复习资料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重点在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2)显微镜的使用的图要掌握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①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边向目镜内观察,一边转动反光镜,看到白色光亮的圆形视野,表示对光成功。(光线不足时用大光圈、凹面镜)
③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在一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碎载玻片)。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当看到物像的时候,改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使物像更加清晰(左、右都要眼睁开)。
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
①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③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
④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
⑤碘液染色。
⑥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以上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简称:
“擦”、“滴”、“取”、“展”、“盖”(“染”、“吸”)。
技能训练:
(1)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2)物像在视野中的位置、挪动方向,: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
(3)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高、低倍镜下观察的物象特点
(4)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怎样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物镜上、目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转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细胞核在遗传中起到了主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的最小单位)。
★ 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 生物复习资料高中
★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
生物重点难点考前复习资料202(共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