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查无此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古代传统美德故事精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古代传统美德故事精选,欢迎阅读与借鉴。
- 目录
篇1:古代传统美德故事精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
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篇2:古代传统美德故事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经常逃学。有一次,他又逃学去玩,在河边看到一位老奶奶专心致志地磨一根铁棒。他奇怪地问这是干什么,老奶奶说要把铁棒磨成针。他不理解,这么大的铁棒要磨到什么时候?可老奶奶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深受启发,从此发愤学习,终于成为天下最著名的诗人。
篇3:古代传统美德小故事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 有诗颂曰: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篇4:中华古代传统美德故事
海瑞是明代著名清官,他在淳安任县令时,当时奸相严嵩正得势,气焰非常嚣张。海瑞的顶头上司是闽浙总督胡宗宪,此人是严嵩的得意门生,他倚仗着有大靠山,不可一世。 胡宗宪有个无恶不作的儿子,倚仗父势,到处非作胡为。一天,胡宗宪的儿子带着一帮浪荡公子窜到淳安闲逛,并派人叫海瑞安排食宿。胡公子的恶名海瑞早有所闻。他想了一下,关照专管接待的驿站官员说:“他们不是奉公而来,照规矩可以不接待。不过他们既然来了,就让他们住下,一日三顿便餐即可。若他们胡作非为,及时报我。” 胡公子一伙在淳安住了一天,便传来消息,说这帮人抢掠东西,调戏妇女,闹得城里鸡犬不宁。海瑞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生了一计。晚上,胡公子等人吃饭时,桌上只摆了三菜一汤,而且无酒。胡公子便破口大骂。驿站公差辩解了几句,胡公子不由分说便命随从将他捆绑起来,吊打一顿。 海瑞大怒,命衙役将胡公子一帮人捆到公堂受审。胡公子一见海瑞,不肯下跪,高叫:“我是胡总督的儿子,要让我父知晓,轻则革职,重则性命难保!” 海瑞哈哈大笑说:“总督大人我是知道的,他可是朝中严太师多次夸奖过的廉洁奉公之人。”“知道就好,赶快松绑,给我赔罪!”胡公子趾高气扬地说。 海瑞忽地沉下脸道:“胡大人是大清官,你是他公子,怎会如此胡作非为?你哪一点像胡大人家的人!你是谁家的恶少,竟敢冒充胡大人的公子,败坏胡大人的名声?”说罢让衙役重打胡公子40大板。 胡公子的一个家奴忙跪下说:“大人息怒,我们出游有老爷的亲笔信,可不是冒充的。”海瑞狠拍了一下惊堂木:“大胆小贼,竟敢伪造胡大人信件,再打40大板。”胡公子一伙人,吓得魂不附体,连连磕头求饶。 海瑞立即给总督府写了公文,说有一起冒充胡大人亲属的案件,要求严办,接着派人押着犯人连夜赶往总督府。人押走,县吏们很为海瑞担心,因为他们都知道,胡公子确实是总督的儿子,海瑞说:“正因为是真的,我才说他是假的,不以真当假,岂可打他40大板?”众人恍然大悟。 胡宗宪看了海瑞呈上的公文,又看看被打得遍身麟伤的心爱的儿子,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篇5:古代传统美德小故事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古代有很多我们喜欢传颂的传统美德小故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古代传统美德小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
篇6:传统美德故事
东汉时期,有位很有学问的人,名叫杨震。杨震家境贫寒,还有老母亲要奉养,只能一面教书,一面靠种地来维持生活。
杨震五十岁那年,被派往东莱做太守,管辖好几个县。上任的路上,他路过昌邑县,住了一晚。昌邑县正属东莱太守所管辖,而县官王密,恰恰是杨震的学生。
晚上,王密单独拜见杨震,看旁边没有人,悄悄从袖子里掏出十斤黄金,送给杨震。
在旧社会,下属给上司送礼以求得庇护,本是公开的秘密。杨震却很不高兴,沉下脸对王密说:“咱们相处了许多年,你怎么一点儿都不了解我呢?快把黄金收回去!”
王密还以为他假意推让,连忙说:“这会儿夜深人静,您收下吧,没有人会知道的。”
杨震摇摇头,说:“不对,这件事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也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哩!”
王密听了,满面羞愧地走了。
杨震做官十分廉洁,从不接受私人的请托,不拿不应该得的钱财。他的生活也很俭朴,家里常吃素菜,出门不坐车子。老朋友劝他替子孙积点钱财,他说:“只要后世的人指着我的子孙说,这是清官的后代,就是最厚的遗产了。”
传统美德故事大全3:陆游报国至死不渝
陆游,南宋诗人。他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
到了四十多岁时,他在军中做了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
这位伟大而杰出的爱国诗人,直到临终,心里念念不忘的,仍然是祖国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这种至死不渝的报国信念,这种炽热的爱国激情,多少年来同他那不朽的诗作一样被人们传诵。
12春天,85岁高龄的爱国老诗人陆游生病在床,吃药也不见效,病情越来越严重。在最后几天里,陆游已茶饭不进,不能说话了。
全家人围在他身边,满含热泪,悲痛万分。一天,他忽然示意要坐起来,家人只好扶着他坐好,他又让家人把窗户打开。他透过窗口,翘首北望,眼含热泪,思绪难平。
他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亲眼看到金兵蹂躏中原人民,曾多次表示要挥戈跃马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但都被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拒绝了。国仇未报,一腔爱国热情只好倾注笔下。“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他强烈的爱国热情,有增无减;“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他的报国壮志,老益弥坚;“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他收复中原的信念,至死不渝。几十年过去了,山河依然破碎,百姓仍遭涂炭,自己壮志未酬,所有这些,怎能不叫他“悲歌仰天泪如雨”?
诗人明白自己就要离开人世了,他又看了一会儿窗外,忽然指指书案,家里人明白,他要写诗。儿子端来了笔砚,跪在他身边。他那颤抖的手拿起笔刚刚写了“示儿”两个字,便喘成一团。但他不肯作罢,用尽最后的力气,哆哆嗦嗦地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就是千古传诵的《示儿》诗,是一位伟大爱国诗人留下的最后心声。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传统美德故事
篇7:传统美德故事
传统美德故事4: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的欺诈。“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诚实守信的品质.
孔子也是一个例子:在2000多年前,孔子对自己的学生说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孔子一直遵守着他的这句话,所以他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曾子是孔子的一名弟子,大概是受孔子的教育.他从小也十分诚实守信。一次,曾子的妻子去集市上买东西,孩子哭着喊着要和她去。曾子的妻子就骗他说:“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就不闹了,等妻子从集市回来时,发现曾子在杀猪,就连忙阻止他,曾子却说:“你现在如果不杀猪,孩子长大了会对别人也不守信的”。然后就把猪给杀了,孩子长大后,果然十分诚实守信。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小事在感动着我。一次,我在朋友罗缓丹家里玩,不小心把语文书落在她家忘了拿回来。我就在电话说请她帮我拿来,可不,一会天空下起了大雨,我以为她不会来了,可我万万想不到,她和她妈妈冒着狂风暴雨把书送到我家里来了,书完好无损,可她们全身都被雨水淋湿了。她诚实守信的精神让我感动。还有一次,我口袋里放了3第一百元的钞票打算交学费的,一路上蹦跳,一点也不知道钱掉了。这时身后传来一阵声音:“小妹妹,停一下,你的钱
掉了”。我一摸口袋一看真的不见了就接过来连声说谢谢,这时我才发现她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姐姐,她笑了一下说:“不用谢”。她笑得是多么灿烂,是啊!她这种拾金不昧的品质,不占为己有的诚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诚信,千年来就是人所具有的美德。诚信,源源不断的财富。它还是立身、修德、处事之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待人以诚,人也会投你实。不仅如此,诚信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常言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千言万语就汇成一句话:“中华之诚信,为人之美德”。
篇8:传统美德简短故事
中国人是非常推崇“孝”这一传统美德的,并且还选拔出24位著名孝子,称为“二十四孝”。东汉人王祥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是“卧冰求鲤”,这个故事颇多吊诡之处,似乎是古典版的荒诞派小说。
王祥的母亲早亡,父亲王融迅速娶了一位姓朱的续弦夫人。和所有传说中的后妈一样,朱女士发自内心地嫌弃与厌恶王祥,并且寻找一切机会对王祥进行语言攻击与人身暴力。朱氏的行为令人鄙夷,但却是符合人性与常理的。
王祥的反应就有些不可思议了,他对后母百依百顺。如果某一天朱女士顺手往他左脸颊招呼了一个耳光,他会龇着牙,努力地挤出真诚的笑容,贴心地将右脸颊递上。
后母生病时,王祥不是疯狂庆祝,也没有事不关己,而是衣不解带地亲奉汤药,连朱女士的亲儿子王览也只能在一边干瞪眼。
王家有一棵大李树,树上果实累累,煞是喜人。朱氏给家里人分配了任务:王祥负责看护李子,其他人负责吃。感受到信任的王祥心中洋溢着一股暖流,他乐不可支地坐在树下,忽然间,风雨交加,李子掉落一地,王祥抱着树哇哇大哭:我辜负了后妈对我的信任,我不孝啊!
高潮的到来是一个冬天,朱女士卧病在床(朱女士似乎不是很健康,这大概是王祥未能英年早逝的直接原因),嘴里嚷嚷着要吃新鲜鲤鱼。王祥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捕鱼之旅。
严冬的沂蒙山区(王祥,琅琊人)朔风凛冽,沂水上结着厚厚的冰,在暖阳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王祥踩在坚硬如铁的冰面上,不由眉头紧蹙。在尝试了各种工具无果后,王祥急得两眼珠泪莹莹。
情急之下,王祥三下五除二扒掉衣服一头倒卧在冰面上。他是想不开要自杀吗?事情好像不是这样的。
据汉朝的官方表彰记录说,王祥用他瘦小的身躯以及高达40度的体温,竟然融化了厚实的坚冰。从融化的冰洞中,还窜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看来,王祥不仅拥有火娃一般的超能力,还能和水族进行心灵对话。
这个漏洞百出的故事,不但成为脍炙人口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被无数缺乏逻辑能力的小学生传颂,甚至还成为了“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9:传统美德简短故事
不管怎么样,朱女士还是如愿以偿地品尝到了美味的鱼汤,她十分感动,于是决定弄死王祥。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王家的院子里悄无声息地掠过一道黑影,大病初愈的朱氏脚底生风,欺身闪入王祥房内,只见点点寒光迸出,朱女士出手如电,刹那间便在王祥床上砍了七八十刀。
不巧的是,当晚王祥并未在房中(真的是凑巧吗),所以朱氏一击不曾得手,立即疾风般遁走。
朱氏回到房中,气呼呼地啜了口茶,只见王祥一言不发地走进来(怎么这么快),扑通跪下,咚咚咚磕头如捣蒜,大声喊道:母亲,你要杀我,我竟敢不在,真是太不孝了,现在我来了,请你动手吧!
按照官方口径,朱氏被王祥感动了,双方抱头痛哭,从此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那时候的主流价值观比较抗拒依法治国,崇尚的是道德教化,也就是用道德光环让坏人感动,然后主动改邪归正。王祥用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痴心,成功让继母撕下恶毒的面纱,露出贤妻良母的本来面目,这个正能量的故事不胫而走,感动了整个大汉朝。
父亲去世后,王祥也长大了。他继续呕心沥血地伺候朱氏,整整三十年。王祥可能患上了现代人所谓的斯德哥尔摩症,对伤害自己的人有一种莫名的依赖。
但真相可能并不简单。汉朝是一个盛产孝子的朝代,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人素质特别高,而是汉朝当孝子不仅是一项道德品质,也是一种职业技能。
汉朝还没发明出科举制,想进入体制内,就得“察孝廉”,也就是推荐制。推荐的几条标准里,什么“经中博士”、“明习法令”,都是要天道酬勤的,唯有一条“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也就是品德高尚,很有遐想的空间,而所有的道德里,最易于操作的,大约就是做一个孝子了。
王祥名声在外,自然也引起了官方的注意,于是他毫不意外地步入仕途。作为曹魏的一员,他既没上阵和吴蜀两国大战几十回合,也没能当个谋士,像荀彧、贾诩一样提点建设性意见(所以他在《三国演义》中的存在感极低),但他的官却做得很大,位列三公——可能高位比较适合他,毕竟不用干活嘛。
篇10: 传统美德故事
谦虚礼貌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礼貌举止,也就是此刻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七岁之师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就应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能够做我的老师啊!”
★ 古代经典故事
★ 古代书法家故事
★ 古代教子故事
★ 古代历史故事精选
★ 古代皇帝故事精选
★ 古代养生故事
★ 古代孝心小故事
★ 诚信古代小故事
古代传统美德故事精选(锦集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