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民间故事

时间:2023-02-16 04:00:21 作者:珍珠女孩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珍珠女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洞头民间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洞头民间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篇1:洞头民间故事

相传东京是闽南一个热闹的都市。这一天,东京城来了一个游方和尚,便到处流传着一句讖语:石狮若吐血,沉东京,浮福建。和尚得到了东京城里一员外的礼遇和布施,感念员外的高洁品行,便对员外说:“日后此地有一劫难,施主须预备下大船一艘,日后一见石狮吐血,便是劫难临头。天机不可泄露,不可转告他人。阿弥陀佛!”佛号声消,人也不见了踪影。

自此员外依照和尚的点化,悄悄地备下一条大船,又让婢女天天往外察看动静。这天,一个屠户顺手在一只石雕狮子的嘴上抹了一下,员外家的婢女看到石狮子嘴上的猪血,大惊失色,匆忙赶回家中报知员外。员外信以为真,忙把一家大小及家中细软悉数搬上船,往东而行。

到了半夜,突然狂风大作,翻江倒海,刹那间东京便沉入汪洋大海之中,只留下一条连接陆地的东京大路。

据说洞头百岛就是东京下沉所形成的。

篇2:洞头民间故事

古龙溪,世代传诵着一个“沉东京,浮福建”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在六月十五“天门开”这一天,派天神下凡巡视。在福建境内,天神看到了一片民殷物富、歌舞升平的景象,但也看到了铺张浪费,甚至用糯米、蜂蜜拌灰沙,搅成三合土用来造墓、抹壁,任意糟蹋粮食的不良习俗。天神急忙上天启奏。玉皇大帝决定派赤须龙下凡转世,二十年后把福建沉为大海。

赤须龙投胎在闽南的一个农家,长成一个聪明伶俐的臭头孩子,十多岁时便成为彪形大汉,力大无穷。他每天凌晨就挑一担瓷器经石狮,取道塔山虎岫寺,再往东南入深林险境,过深沪,沿东京大路到东京城出售。

那时虎岫寺的住持是吴云真禅师。他知未来识过去,知天文识地理,人称吴半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得道和尚。他知道这臭头孩子将来是福建的剋星,便有意宠络他,时常留他在寺中吃午饭,且陪他下棋聊天。

有一天,吴云真老禅师邀臭头孩子下棋**,臭头孩子说:“我是穷苦人,没钱,输了还不起。”老禅师说:“不要紧,你赢了我给你现金,你输了我给你欠着。”于是老禅师和臭头孩子天天下棋**,但经常还是臭头孩子输了。年复一年,臭头孩子已输了一个很大的数目。老禅师便摧促臭头孩子结帐还钱,且说要是没钱,把福建卖给他抵帐也可以。

臭头孩子心想:福建又不是自己的,怎么能卖给他?但欠帐又不能不还,就勉强答应了。老和尚令人拿来了文房四宝,让臭头孩子立下了卖地契约:“全闽皆佛国,福地福人居,卖予吴云真和尚。”

事隔一年,这一天臭头孩子正挑着一担瓷器走在东京大路上,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臭头孩子肩挑的瓷器在风沙中撞破了很多。他见状大怒,放下担子躺在地上打滚,吼啸震天,即时天昏地暗,波涛翻涌,只见一条张牙舞爪的赤须龙从地面腾空而起,其势欲将福建沦为汪洋大海。吴云真禅师见到风云突变,知道上天二十年期限——福建的劫难已到,立即撩起僧衣,驾上云头,迎向赤须龙,展开赤须龙立下的字据,大声说:“孽生听着,你已将福建卖给了我,并且立下了契约,休想反悔。”赤须龙见到亲笔字据,只得低下头来。老禅师又大声喊道:“向东滚去!”东京刹时天崩地裂,被赤须龙滚陷于东海中。

篇3:洞头民间故事

明万历癸巳年元旦卯时,高山黄氏一个不十分富裕而老实本分的农家,一名男婴来到世间,啼声嘹亮,骨格清奇。此人就是黄年久,乳名慕松。

黄年久自小别具灵性与秉赋,与一般孩儿不同,且聪慧异常,常常能说些出人意料的话,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许多事情都能不学自会,好像与生俱来,人们认为他是有“神骨”的。

黄年久十三岁那年的夏天,到家住在峙口的娘舅苏氏家。娘舅家养了一头硕大的水牛,就让小年久看着放牧,聪明的小年久与脾气温和又通灵性的水牛很快就相熟了,也能听小年久的使唤。

峙口在楠溪江下游边上,江水如腰带绕村前而过,江与村之间有一片开阔的泥沙地,地上的树木与草都长得很丰盛。小年久只要把牛赶到这里,任它去吃草,自己就和峙口的小家伙在树荫下玩耍或钓鱼捉蟹,潮水落去后也能到江里游泳。黄昏时就跨在牛背上,吹起短笛,踏着夕阳慢悠悠地回家。舅舅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外甥爱护有加,特别关心,有好东西总是先让小年久吃。小年久也觉得这无忧无虑的生活让他开心快乐。

一日,小年久把牛放在大江滩,和小伙伴在树荫下玩的正欢,突然一个小伙伴看着潮落时浅浅的江水叫了起来:“噫,你们快看,这江中浮起了一个石捣臼呢!”小伙伴都觉得奇怪,一般的石捣臼少说也有千儿八百来斤的,怎么会在水上浮呢?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猜着是怎么回事?有几个大点的、胆大些的小伙伴说要游过去看看。就扑棱扑棱跳入江水中,激动地奋力游去。他们游近石捣臼一看,不觉大惊,赶紧游了回来,说里面都是虫蛇、癞蛙蟆等可恶的东西。也有些小伙伴说,这里面肯定有好东西,你们是要留着给自己。这时,小年久说:“那我去看看。”小伙伴们知道小年久最老实,一听说他要去看看,就一阵欢呼。 当小年久接近石捣臼时一声惊呼:“这里面都是鲜桃子。”红红的桃子,清香扑鼻。那些花十分好看,都是没有见过的。小年久随手捡了个桃子尝了一口,那种香甜味儿,是他所吃过的树头果子所没有的。就索性爬到石捣臼里面要拣些香花与果子来与小伙伴分享,大家都看着小年久坐在石捣臼中,玩得高兴,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只见小年久端坐石臼中,随流而上到了溪头水口,这时一个浪过来,把石捣臼高高托起,又往下一伏,霎时沉了下去,大家一阵惊奇,呆呆地看着,他们以为就是石捣臼沉了也没事,小年久水性好着呢。 过了好一会儿,其中懂事点的小伙伴感到大事不妙,飞也似的跑去告诉他舅舅了。舅舅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三步并做两步跑到了江边,一看江上只有水流在动,什么也没有。就赶紧叫了几个水性好的乡亲,撑着小船到江上 ,还央人潜入刚才石捣臼出现的地方。人出来说,不只是人没有,根本没有什么石捣臼。

舅舅伤心地捶胸大哭。无奈只好把这噩耗报于高山的妹妹与妹夫,妹妹一听此事当场昏了过去。 痛定之后,埋怨舅兄没有照顾好小外甥,一张状子就把他告到县里。县太爷见是人命关天的事,就派人到峙口核实,一群小伙伴作为证人,都异口同声的讲述着石捣臼的事,而生不见人,死又不见尸。

县太爷说自己还从未见过如此奇异的官司,人没了是事实,大伙又说这石捣臼的事又是亲眼所见,舅舅对外甥又没有谋害的意图,所以开审了几次,都无法决断,只好断断续续的查核、审问,终难定论结案。而亲人们还没有从黄年久失踪的哀伤中缓过来。 三年后的八月十三日,舅舅家正在烧白酒,炉膛里的火正旺。突然炉里一股清气呼啸而出,同时钻出一个人来,大家都吓得魂飞魄散,好几个妇人瘫倒在地。只见钻出来的是一个少年,一身道服鲜亮完整,眉目清秀,光彩照人。惊魂未定的舅舅一看,惊叫了一声:“年久啊!”少年也高兴地应了声,叫道:“舅舅,是我啊!” 大家不禁一阵欢呼:“是年久回来了。”大家问年久那次坐在石捣臼里到哪儿去了?又怎么从火炉里出来的?这个问题简直了不得的。

年久说自己是去閭山学法了,如今三年已过,道法已经学成,祖师让他回来的,说着从炉火中拽出一担法笼,里面有法书、灵刀、龙角等法器,大家都啧啧称奇。

最高兴的当数舅舅了,外甥宝贝水里去火里来的,人也长大了,出落的更加清秀神气了。那场兄妹反目的旷日官司也不用再打了,兄妹就会和好如初的。就拉着年久的手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说出了自己这三年的伤痛与对外甥的思念。年久也向舅舅说了不少这三年思念父母舅舅与小伙伴的话。舅舅知道年久已学成高深的道法,一身的本事,又破涕为笑了,叫人把信报到高山妹妹家乡。

舅舅就杀鸡宰羊,款待外甥,叫来年久那些都已经长大不少的伙伴一起欢聚,大伙儿都兴奋异常,纷纷问他这三年学法的事。

从此黄年久学法成仙的故事传遍了溪山,而他父亲认为儿子还是儿子,没什么两样,只是长大了些。一年三伏天时,他父亲要他一起去铲番薯,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两人生烟冒油。父亲说这鬼天气如此闷热,没法做事,不如先回去,明天早些再来。黄年久说,不用回去,这太阳猛又有何难呢,就伸出手去向天空一招。眼看着一股微风伴着一片乌云随手而来停在头顶,把太阳遮了起来。他父亲顿觉清爽无比。他的许多显神通的事传扬出去,人们知道他能呼风唤雨,上天入地,就称他为黄法仙师。黄法师以自己的神通与道法为乡亲们解除痛苦,扶正驱邪。平时到处悠游,寻访道友仙朋,访得五雷山赤岩洞是个仙山道窟,就常去那里盘桓。

河屿山上有个茗山殿,乃是神袛茗山爷所驻。黄法师也常去与他论道比试神通下棋。茗山爷常常不是他的对手,因而怀恨在心,数年后的一个冬天,舅舅思念外甥黄年久,就做了一桶年久小时候最爱吃的糯米馍糍到高山去,舅舅出了村庄,一路向东南而去,经过长潭村后,走累了想在路边的亭里少驻,路亭里已有一个似面熟又不认识的老人坐在亭中,此老人红衣红面,一头银白的头发,两侧霜雪一样的长髯,目光炯炯,高鼻阔口,看上去也有几分仙风道骨。见黄法师的舅舅进亭就迎了出来,问道:“你到哪儿去?” “去高山看外甥儿啊!” “你这桶里是什么啊?” “是馍糍。” “我饿了,能给我吃几个么?” “那不行的,我是送给外甥儿吃的,他最爱吃馍糍。” “唉!你这人真猫。” 只见老人已在舅舅身边,一手迅速地开起饭桶盖子,一手就往里摸,舅舅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坏相道。”一把推开老人,盖上盖子,出了路亭继续赶路。 谁知道老人还真不是一般的人物,原是附近一庙里的茗山爷所化。

他知道黄法师名声好,法力高,不是他的对手。而自己是有些邪行,名声一般,深怕黄法师以后会对他不利。算到今天黄法师的舅舅会送东西给他外甥儿吃,就化成老者,在此等候,就故意说肚饿讨吃,又趁机制造抢吃的假象,打开桶盖已经把毒药放了进去。舅舅是一个老实人,又如何知道里面的玄机呢。 舅舅见到了外甥,高兴的很,赶紧递上馍糍要黄法师吃。 其实黄法师也早已算准了这家伙要来害他,知道这馍糍有毒,吃不得,又不好意思不领舅舅的情。正在为难之际,茗山爷说:“吃了,吃了,舅舅送来这么好的馍糍如何吃不得啊?难道你舅舅想毒死你么?”黄法师已知道是怎么回事,心想不吃这毒物,岂不被他笑话,以后如何立足仙班呢。就接过馍糍,大口大口的全吃了下去,舅舅看着他吃的有味,就高兴了,连夸外甥好。

黄法师送走舅舅后,就吩咐家人,自己要入关修炼,关在房中七七四十九天后,听到金钟响,玉鼓鸣,才可打开房门,否则千万莫开门。家人应诺而去。 黄法师在房间里拿出灵刀,剖开肚子,把肠子一一取出在法水里清洗去毒,洗净后就一一挂在竹杆上,把一盆红色的血水遁出窗外,叫兄弟一定要喝下去,会长生不老的。

家人一见这血水,就不怎么想喝。这时茗山爷又说,这么脏的水如何喝得,赶紧倒掉。还化出几只红头绿苍蝇扑到水里去。家人见此情景,就悻悻的把这殷红的水倒溪里去了。其实这水里有了黄法师的灵气与法力,喝了大大有益,凡人也会有灵通法力的,也算是他的家人没有这殊胜法缘。这水倒入小溪后,顺流而下。一个绍山的道士经过溪边刚好口渴,就喝了一口溪水,结果道法大增,道脉一直延续,至今不衰。

那茗山爷对黄法师的法力大为吃惊,心想这要是等黄法师四十九天痊愈了出来,自己麻烦就大了。于是一条毒计又上心来。刚过了十来天,这家伙就化成一只白老鼠钻进房间,见安坐着的黄法师动身不得,老鼠就跳到金钟上,落到玉鼓上,发出了很大的声音,家人一听到“当——嘭”一声,以为黄法师要提前出关了,就赶紧打开房门进去了。这一进去眼前的景象就让他们吃惊的非同小可,只见黄法师端坐着,面色如常,双目微闭,一息仍存。肚子像门一样开着,肠子如丝线般挂满了一竹杆。

黄法师知道这玄机已被撞破,没法活了。就说了句此劫难逃啊!起身把肠子收入腹内,用衣带一捆。对家人说:“这洗肠解毒之法,已被冲破,我是活不成了。”于是就有了民谚“闾山法怕冲”的说法。家人一听,只是顿足叫皇天,哭作一团。黄法师说:“不用哭了,没事的。”只叫家人料理后事,要家人在大敛时要在他嘴里放烧红的木炭,脚上套两个烧红的犁头。说罢只见一绺青烟袅袅上升,顶部渐渐膨大成一团五彩祥云,状如蘑菇。只见黄法师端坐在云上,上天向五雷飞去。

大敛时家人取来火炭,端来烧的绯红的犁头,正准备操作:茗山爷又出现在旁边说:“你们这些人怎么可以这样呢?这不烧焦他了,怎么能让一个已死的受这苦呢,你们这些人也太没礼仪了。这放冷的就是了,他一个死人怎么知道啊?”家人一听也觉得有理,本来就不忍心这样做的,只将一粒未着火的炭放在他口中,拿两个冷的犁头放在他脚上,安葬了他的遗体。据说还有一个泥铃传下来,那把灵刀,还有一本天书至今还放在他的坟头。

三年过后,那茗山爷的庙突然起火了,烧的片瓦不留,庙基又像被耕过了一样。黄法师埋怨家人说,是那茗山爷毒死了他。本来可以马上报仇的,但被你们误了。要是火炭、红犁头的话,当下就可以烧了那座庙。你们却不听我的话,听了那家伙的话,用了冷的,只好苦苦吹了三年才生起烈火,烧了那神庙,用犁头把庙基犁了一番。总算出了这口恶气。据说那地方还留有犁痕。

这茗山爷是管火的,他的庙被火烧了,这不是笑话了么?火神爷觉得太没趣了,在这里不能呆了,就溜得无影无踪,不知到哪儿去了?

其实黄法师的法力已能出离阴阳生死,不在五行之中了。通过这次尸解,才真正羽化成了神仙。此后他在五雷山赤岩洞中为老百姓解除疾苦,除暴扶弱,真是威灵显赫,有求必应。威名远扬,香火日盛,黄法仙师的庙宇已遍及洞头、乐清、鹿城、瓯海、龙湾等浙南大地,而有关他显圣拯民于水火的奇迹到处流传。 据说,洞头一贫苦善良的渔民,一日父子俩一起出海,发现海里漂着一面上书“赤岩洞主黄法师仙”的旗子,就捡起来插在船上,此后,次次出海都顺风顺水,满载而归。几个与他相亲的渔民也制作同样的旗子插在船上出海,都大获丰收。洞头人后来寻到五雷山赤岩洞,酬谢神恩,还取得香灰回去,在洞头立庙,黄法仙师就成了洞头渔民的保护神。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鬼子到处散播鼠疫,上塘浦口也有了这瘟疫,人死了不少,俗称大殛年。浦口黄氏族人,就去五雷山奉请黄法师来拯民于水火,这时一个道士装束,手执麈尾尘拂的青年人来了,施药给大家,并告诫说,有染瘟疫的人,名中改用“天”字,就确保无虞。大家正在将信将疑时,只见年轻道士腾空而起,凭空行止于浦口山边,不见了。人们吃了他的药果然病愈。浦口人知道这是黄法仙师显圣,就在今气象站下侧立庙,岁岁奉祀,香火不断,浦口黄氏人中也有了不少有“天”字的人。

现在人们对黄法仙师的信仰已经非常广泛了,可谓五里香台十里庙。五雷山赤岩洞作为祭祀黄法仙师的祖庭,早已成为信众朝拜的圣地。

陡门人笃信黄法仙师,认定黄法仙师在冥冥中真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与福祉,会让他们生活的更好,而成为精神的一部分,虔诚的奉他为保护神。不用讳言,黄法师当年从水里去学法,从火里回来的峙口,就有了最早的黄法师殿,一座规格崇高、结构独特、石柱砥立的古建筑,似乎在诉说着黄法仙师流传不息的传奇。

篇4:洞头民间故事

老早,有个老人,四个儿,已娶了三房媳妇。这三个媳妇人老实,不会当家,不会当家。

这一日,三个媳妇回娘家,老人吩咐了:“走归嘛,大媳妇你住三、七日,二媳妇你住二、八日,三媳妇呢,你住四、六日;三个人同日走,同日回。回屋呢,大媳妇要带纸包水,二媳妇带纸包风,三媳妇呢,带纸包火。”

三个媳妇一路走,一道讲:“嘎会死,三个人住的日数不一样,又要同日走归,还要带什么纸包水、纸包风、纸包火,这些名堂到那里取?”到了一条河边,三个人歇歇脚,洗洗手,又念起这件事。

河边,有一个媛主儿洗衣裳,就问:“阿嫂,你们讲什么?”三个媳妇把地家爷的吩咐说了一遍。

媛主儿讲:“唔,这便当。二八、三七、四六,意思是叫你三个都住十日。纸包水是伞,纸包风是蒲扇,纸包火呢,是灯笼。”

三个媳妇一听,高兴死了。哈,正好,大媳妇娘家开伞店,二媳妇娘家卖蒲扇,三媳妇阿爸会做灯笼。

十日功夫一过,三个人带着雨伞、蒲扇、灯笼回屋子。地家爷觉得奇怪,咦,这三媳妇平时日老实,这回怎么恁灵?就问。她们也晓得瞒不过地家爷,就一五一十说了。

老人有心,有一日访到河边洗衣的媛主儿屋里。对媛主儿阿妈说:“阿婆,日昼我这升米放你镬里煮,麻烦你给我煮三样饭。”

媛主儿阿妈为难了。一升米煮三样饭,怎么煮法?老人一走,媛主儿从房间走出,对阿妈说:“阿妈,一升米煮三样饭好煮。先煮滚再用勺子一推,推成三档,就煮作饭、软饭、半饭半粥三样饭。”

日昼一到,老人走来吃饭,怀里装着什么物事。到了灶头,锅盖开了一看,嗬,真有三样饭。晓得这媛主儿真灵。走出灶间,脚一勾,好,怀里的果子七滚八落在地上。

媛主儿想,生果子落地,是想娶我做他媳妇,赶紧进自己房间。

老人问媛主儿阿妈:“阿婆,你这囡儿给人了没有?”“还末。”“哪做我媳妇,好勿?”“好,好。”

老人送出八字,过几日就定亲。下半年就娶。

三年过了,老人原先只当四媳妇人灵,会当家,那晓得娶来三年了不开口。就叫轿夫送她回娘家。

走到半路,四媳妇听见山鸡叫,在轿中自言自语:“山鸡、山鸡,山鸡多嘴被打死,奴奴多嘴转回乡。”轿夫看看,嗬,会讲话嘛,又转轿抬回屋。

地家爷问:“四媳妇,你为什么三年不讲话?”“阿爸,屋里有大伯娘、二伯娘,还有三伯娘,怎么会轮到我讲话?”“媳妇,从明朝起,这个家给你当!”

第二日,吃过天光,四媳妇当家,就讲:“大伯、二伯、三伯,你们去把屋前的稻割了,屋后的大竹砍了。”

稻割来,四媳妇洒些黄泥水晒干,藏起。大竹呢,当中的节通了,储了水。

地家爷一看,叫皇天!想:“我还只当她是个女才子,那晓得原来是败妖娘!稻正扬花就割了,屋后一大片竹林全砍完。怎么办啊!好,看看你怎么收场。”

第二年大早,村里不太平,生病人多。有的人肚不好,买扬花稻做药;有的人挑不动水,用他们竹中的水。这样,卖来银子堆成山。地家爷高兴,嘿,有恁灵的媳妇,什么也不愁了。就打了匾挂在门口,匾上题三个字:“不愁事”。

一日,县官坐轿路过,抬头看到“不愁事”三个字。想,我一个百姓父母官,田粮征不上,心中也要愁;你一个乡间百姓,哪有不愁事的!就把地家爷叫出。

县官对地家爷说:“有三起事,请你去做,雄鸡会生卵,布帐挂天下,水井打门口,限你一日时间。办得到,赦你无罪,办不到,嘿嘿,拆屋子烧匾!”

县官起轿走了。地家爷倒在床上叹气:“唉,不要说一日,就是八年、十年,也办不到这三起刁难事,嘎会死啦!”

四媳妇晓得这事,到地家爷房里叫吃饭:“阿爸不用急,心宽点去吃饭,明朝县官到,你就这……”

过了一日,县官来了。四媳妇走出接。县官问:“你公爹呢?”

“啊,不凑巧,我地家爷生女每儿,躺在房间里。”

县官不信:“懵讲,公爹那会生女每?”

“老爷啊,你说雄鸡会生卵,我公爹怎么不会生女每?”

县官被问倒牢,又说:“那好,第二起事,布帐挂天下,办到了没有?”

四媳妇应答:“老爷,这事好办,你去量一量天有多大,我马上给你拿布帐。”

县官又难住了,只得说:“好,好,那第三起呢,水井打门口,办得如何?”

“老爷,打水井何必用一日时间?”我家水井在屋后,你去把水井端起,我一下就拿到门口,多便当!”

县官没有办法了,赶紧起轿回府。

讲述者:郑福榜

篇5:洞头民间故事

从前,有个讨海人,叫海旺,出世不多久,阿爸就死了,全靠他老母一嘴干一嘴稀把他养大。海旺知道老母度日艰难,很教敬,重的活自己做,好的吃食给老母,两人苦度光阴。

海旺老母四十岁时,生了病。这病发在心头,平时象火在烧心肝,饿了,钻心肝痛;吃下,又呃酸水。郎中叫这病“心口痛”说是饭袋坏了。海旺心里难受,四处求医找药,没医好。郎中讲:“男人只怕吐血,女人只怕呃酸水,这病难治。”拖了半年多,海旺阿娘躺在床起不来了。

一日,海旺出海抓鱼,紧手紧脚转了半日,才捕到半小筐杂小鱼。这一点鱼卖了,换番茹丝,不够三顿;换药吃,不够二帖。他看看船舱叹叹气,想老母养了自己十几年,吃了多少苦!自己这么大了,连她的病都医不好,心内难过,就趴在船边哭。一哭哭了大半日,哭到天要暗了,海旺正要转回厝,一下听到“哗啦啦”响,海底浮上一个黑乎乎的物事,细细一看,是一只比小舢舨还大的乌贼娘娘。

乌贼娘娘向海旺:“嗨,听你哭得凄凄惨惨,到底什么事呀?”

海旺叹了一声,答:“我老母生病了,越拖越重,医不好,我怎不苦?”“你对长辈这样孝顺,难得,难得。不知你阿娘得的是什么病?”“是心口痛,心头发烧,呃酸水。”

乌贼娘娘听了,触手甩了甩,说:“唔,是这病,我有法子治。”海旺真欢喜:“真的?”“真的?”“真的!实话对你讲,我是龙王府奶母,替龙王养大三个龙子四个公主,也犯了你老母一样的病。龙王给我一颗定水珠,嵌在我背脊,病就好了。我看你孝顺,这颗珠就送你。”拔一钗,叫海旺挖。

海旺轻轻挖,只削下一堆粉,不见什么宝珠。乌贼娘娘大声叫:“用力!用力”海旺舍不得挖痛乌贼娘娘,听这一叫,心一惊,“叭”一声,金钗断了。

乌贼娘娘看了一堆粉,想想:“嗳呀,一定是玉珠嵌入的日子长久,化作粉了。你先用粉给你老母吃,看灵不灵。不灵,再来找我。”海旺磕三个头,送它归海底。回到厝内,海旺把珠粉分几次,冲水给老母喝。哈嘁!真的,病慢慢好了。海旺欢喜,逢人就讲乌贼娘娘救了自己老母的命。这一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乌贼骨是宝,可治呃酸水、心口痛。这味药这样传下来了。

现在,讨海人冬讯捕到乌贼,骨板是凹的,中间有一道痕,象是谁削过的;后端有一支刺,象是抓断的金钗。据讲它们是乌贼娘娘的后代。

篇6:洞头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撑船人,有一日天光,他把船撑到蝴蝶岩下,将锚抛好,走归去。走到田边,看见田当中有一个田螺,爬出壳产仔,产好了,爬来爬去,寻不到田螺壳,撑船人见田螺恁可怜,就把壳拿到田螺嘴边,田螺见是自己的壳,一下钻了进去。

第二日,撑船人撑船走归,又走这田边过,看见稻田里的田螺爬出这样几句话:

蝴蝶岩下勿歇舟, 菜油倒发休洗头。

头谷只捣三升米, 一升苍蝇捧笔头。

撑船人看不出是什么意思,就记在心底他半夜回到屋子,门锁了,老安叫不醒就爬窗门进去。一跳下,“扑”一声,一瓶物事倒在头上。撑船人用手一摸,一闻,嗬,原来是菜油。本想洗洗头再困,后来一想,嗳,田螺的字眼,第二句是“菜油倒发休洗头”,算了,不洗了。老安叫不醒倒在另一头困。

再讲有一个卖肉人,和撑船人的老安不三不四,早就想杀了撑船人,把他的老安夺来。这一日半夜,他带着杀猪刀,轻手轻脚跳进窗门,慢慢拔开蚊帐。房间里暗,认不出那一头困的是撑船人。这头闻一闻,那头闻闻,唔,这头菜同气重,想想这个菜油自的一定是女的,就把另一头的一刀砍下,逃走了。那晓得杀死了女的!

第二日,隔壁晓得这女的死了,都讲一定是撑船人杀的,把他抓去见官。

土话讲:“官有千条理”。不管撑船人怎么叫冤,县官还是判他死罪。提起朱笔要点下,咦,有两只大苍蝇飞来捧住笔头。县官点,点不下;点,点不下。只好停下。笔一停,苍蝇飞到一边了。县官看苍蝇飞走,又拿起笔,正要点,嗨,苍蝇又来了。这样来了去,去了来,总共三次。县官无法点朱笔,他想:苍蝇会捧笔头,看来,这案情定有冤枉。就先把撑船人送进牢,派捕手出外查,专门查被杀互的女人平时和哪些人有来往。

捕手去村里查,听村里人说,这女的跟糠七蛮好。这糠七,是七月初七生的,也有人叫他巧七,是个卖肉的。他卖肉不用秤,一刀落,三两就是三两,一斤就是一斤,很准。

捕手回府的路上,正好碰到一个卖肉人。捕手特地要买肉,一个说买半斤,一个说买一斤。那个卖肉人一起一落“嚓”、“嚓”两刀,秤也不秤,把肉递了来。两个捕手断定:好,他就是糠七,一下把他抓来。

县官升堂审,糠七死也不认。县官令打手上刑。指板挟一上,糠七受不了皮肉苦,就一五一十全招了。

县官令手下的人放出撑船人,把糠七问斩。

撑船人从牢中一放出,正碰到天下大雨。撑船人想,自己坐牢恁长久,船歇在蝴蝶岩下,晓不得怎么样了,赶去看看。

撑船人走到蝴蝶岩下,咦,又想起田螺的字眼:“蝴蝶岩下休歇舟。”想想恁大的雨,蝴蝶岩悬空,还是驶远的好,赶紧把船驶外边。撑船同行觉得奇怪,这老实人,恁下雨打雷天还驶外面,一定是坐牢坐呆了。正想叫他呢,好,一阵雷声过,“轰隆隆”山震地裂,蝴蝶岩塌了。除了他一船,歇在蝴蝶岩下的船统统压沉了。

撑船人在船上细细一想,嗳呀,田螺写的字眼真灵,今日应了“蝴蝶岩下休歇舟”这一句了。那日菜油倒头救了我;还有两句呢,斗谷只捣三升米,剩下不是七升糠,糠七吗?县官判罪,应了两只苍蝇捧笔头。我救田螺一次,田螺放了我三次呢!

讲述者:郑福修

记录整理者:陈源

篇7:洞头民间故事

海边一个岙,有一户人家,只兄弟两人,在海涂养蛏。每年春二月,蛏苗种到涂上,两兄弟在海湾边搭个草寮,轮着困,照管蛏田。大家叫他们“蛏哥”、“蛏弟”。

过了几年,蛏哥成亲了。蛏弟体贴阿哥,独自一人困草寮。阿嫂也是讨海人家出身,看小叔这样体贴自己的翁,对他也象亲小弟一样。一家人亲亲热热过日子。

过了五年,蛏弟成大人了,哥嫂托人说媒。说了几家,都嫌他厝穷,只得搁下来。

这一年春二月,兄弟两个跟常年一样,把蛏苗撒上海涂,蛏弟一个人在草寮照管。开头一段日子平静无事,后来,怪事来啦!有一日早起,蛏嫂给小弟送饭,到了棚前,听到棚内有查某的笑声。咦,奇怪!她叫一声“小弟”,快步进棚。一看,嗯?只蛏弟一个人坐着。暗暗把草寮溜了一眼,上、下、前、后全看遍了,找不到别人!蛏嫂疑心自己听错了,也不好意思再问。哪知一连三日,日日是这样。蛏嫂实在憋不住,把这怪事告诉了蛏哥。

蛏哥怕小弟出什么三长两短,和蛏嫂商定了一个法子。两翁某起了绝早,悄悄摸到草寮边。天微亮,棚内的灯笼点着了,不一会,一团黑乎乎的物事爬起来。近一看,啊,是个海龟,畚箕样大。海龟脖颈伸三伸,缩三缩,一下变成了一个俊美的查某囝走入草寮,留下一个大龟壳在外面。

“唉哟,小弟碰上精怪啊!”蛏哥急了,蛏嫂也急了!蛏哥拿过龟壳,一步闯入草寮。

蛏弟和那查某正说话,看见阿哥阿嫂进来,难为情,赶紧站起来,头低着。那查某囝转身想走,找不到龟壳,复不了原形,走不了啦!

蛏哥气呵,大声问:“你这个妖怪,为什么来迷我的小弟?”

蛏弟看哥嫂发急,就轻声对查某囝说:“不要紧,就是我的阿哥阿嫂,心肠好,你照实说。”

查某囝也顾不得羞了,细声细气说:“我本是东海的海龟仙子,在这岩下修炼九百姓年了!看你们一家亲亲热热,蛏弟又勤力,心又好,愿和他过日!”

蛏弟在一边也说:“阿哥,她真心真意的,我愿跟她成家。”

蛏哥两翁某听听,不作声,回厝收拾收拾,给蛏弟成亲。那个大龟壳,仍由海龟仙子自己藏着。

一年过,蛏弟添了个后。这一来,一家人真欢喜。后生两岁了,瘦吱吱,全身软塌塌,站也站不稳。嗨,生了软骨病!一家人真烦愁呵。

海龟仙了也急呢!她想了又想,狠狠心,对蛏弟说:“后生的病能医,我有现成好药。“

蛏弟问:“什么好药?”

海龟仙子把龟壳拿出来,说:“你把它碾碎,分五次煞成汗。后生吃了,一定药到病除!”

蛏弟听说龟壳有这么灵,就照着办了。嘿,说来也真灵!后生才吃头一贴,身子骨就硬了,五贴吃了,能站起来走路了,一家人欢欢喜喜。

后生的病好了,奇怪,海龟仙子反一日比一日瘦下去。后来支撑不住,病在床上,连喘气也难啦!蛏弟要去请郎中,海龟仙子说:“不必费心了。实话对你说,我修炼九百姓年,精气全在壳里。壳没有了,我也活不成了。只是治好了后生的病,我也放心啦!你带着孩子,和阿哥阿嫂好好过吧!”话讲完就断气了。

蛏弟这才知道,海龟仙子为了救后生,不给全家烦愁,把自己的命根献出来了!他抱着海龟仙子大哭!蛏哥蛏嫂也在一边流眼泪。

郎中知道了这件事,想:海龟仙子的悫能治软骨病,别的龟壳有没有同样的药效呢?就试了试,哟,差不多!这一来,这味药就传开了。后来,为了便于随用随取,把龟壳熬成膏,制成胶块,这就是后的龟板胶。

篇8:洞头一日游作文

暑假的一天,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炙热地烤着大地。爸爸说:“明天我们一家人开车去洞头海边玩。”我和弟弟俩人开心极了。

一大早,我和弟弟就迫不及待地坐上爸爸的车。开始出发了,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在车上,我一直观望着窗外秀丽的风景,还有那一条条长长的隧道。说起隧道,让我最记忆犹新的是大门隧道。它全长有1963。5米,是目前洞头区最长的隧道。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开心极了。爸爸的车驶上了跨海大桥,从车里往外看,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爸爸告诉我,这座桥叫灵昆跨海大桥,全长约2530米。我听后惊叹不已,赶紧用手机拍下了车窗外的美景。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洞头。我们一家先去吃饭,吃好饭我们就来到了仙叠岩。爸爸说:“仙叠岩传说是神仙叠成的岩石。景区里巨石摩天,危岩层叠,险峻多姿,美不甚收,是听涛、观海、赏石的绝佳去处。”

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大沙岱海滨浴场。只见沙滩上人山人海,是我们这些小孩玩沙玩水的好地方呀。我和弟弟像两匹小野马飞快地扑向大海,海水凉凉的、咸咸的,一个海浪扑来把我们的衣服全部都打湿了。我和弟弟一会儿去沙滩上堆城堡,一会儿到海里冲浪,玩得可开心了。爸爸和我们在海水里玩起了躲猫猫,妈妈则跟在我们屁股后面给我们拍美美的海水照。浪花一个接着一个打过来,我和弟弟喝了一口又一口的海水。即便如此,我们俩还是无所畏惧地往海水里冲。

我们玩累了,又来到了沙滩上。走在沙滩上,软绵绵的,像踩在棉花上一般。夕阳西下,金黄色的沙滩上绽放出迷人的光彩。不远处一个又一个五颜六色的贝壳,美丽极了。我和弟弟赶紧跑过去捡了起来,不一会儿,我们就捡了满满的一袋。看着袋子里形态各异的贝壳,我们开心极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快5点了,我们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回家之路。在车上,我静静地想着海浪、奇石、贝壳,给我的暑假之旅增添了无穷的快乐!

篇9:洞头游记作文

快起来!快!在妈妈再三催促下,我睁开了还有些睡意的眼睛,打了个懒懒的哈欠,伸伸懒腰,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温暖的被窝!

“没小学生作文大全

我们脱下鞋子,赤脚走在沙滩上,都迫不及待地奔向大海,去拥抱它!

海的尽头是天,天的尽头是海,天与海连在一起,又是一片更大的更美的蓝,分不清哪是天,哪儿是海。

挽起袖口,卷起裤腿,在金黄色的沙滩上拾贝壳。咦?这海螺会动!我拾起一看,一个暗红色的大闸挥来挥去的。“大家来看哪!寄生虫!”我兴奋地叫着。大家闻声赶来,也纷纷地议论着……

大海,神秘无比,哪一天才能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呢?

半屏山

买来票,我们乘船来到半屏山“脚”下。看那边连绵起伏的山峦的变化。

“是观音脚”!导游指给我们看。“哇!观音的脚掌好大哟!”也不知是谁在评论着。我顺着导游指的地方看去,不由自主地说:“我有同感!”导游听了,笑了笑,说:“你们的想像力真丰富!”“是神龟!那是神龟的头!”顺着导游指的地方看去:一只乌龟仰着头望天,四只脚踩在平地上――逼真极了!“大家请看这边,骆驼蜂。”我朝那儿一看:一只骆驼高傲地抬着头,像在天空中寻找什么――真像啊!……船绕半屏山一圈,靠岸了,我们却还犹意未尽,但也只能依依不舍地下船了!

[1] [2] 下一页

300字民间故事

八仙过海民间故事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

五大经典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300字精选

民间故事英文版

民间故事 故事会

长沙民间故事

清远民间故事

春节民间故事

洞头民间故事(推荐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洞头民间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