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农家乐圆农村女大学生创业梦

时间:2023-02-18 03:55:22 作者:全麦兔司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全麦兔司”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家庭农场、农家乐圆农村女大学生创业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家庭农场、农家乐圆农村女大学生创业梦,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家庭农场、农家乐圆农村女大学生创业梦

“一个女大学生,不去城里找份轻松的工作挣钱,读了那么多书还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刨泥巴,脑壳是不是进水了。”这段时间,在四川省长宁县开佛镇顺河村,大学生马平辞职回乡发展家庭农场,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热门的话题。

究竟是啥原因日前,笔者在开佛镇顺河村的一片苗圃地里,见到了大家谈论的主角、回乡开办家庭农场的大学生马平。她戴着眼镜,正躬着身蹲在地里打理自己的树苗,显得很斯文。见笔者的到来,她站起身和笔者打招呼。

马平告诉笔者,她从小有一个属于农村的梦。她不想让土地荒芜,不愿让农村那满眼的绿色凋零,“我要用知识、技术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带动越来越多的乡亲走上致富路。”马平大学毕业后,为了更多积累知识经验,她带着学习实践的目的,应聘到一家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担任公司园林基地技术员。

5月,马平回到了长宁县开佛乡顺河村老家,种下自己的梦——开办家庭农场。

马平从规划到筹备,再到具体实施,深刻领会到了 “万事开头难”。 马平说,从承包土地、整理土地、购买繁育种苗所需的物资,再到下种,后期的种苗管理,事情纷繁复杂。而为了掌握关键技术,整个过程马平都亲力亲为不敢有半点马虎,常常是半夜了还在计划着明天的工作,天刚亮就又得赶紧下地干活,忙的时候甚至巴不得能多长出一双手来。“身体上的劳累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来自家里人的不谅解和左邻右舍的议论与异样的眼光。”马平说,走到地里,看到那一颗颗嫩嫩的苗,向着阳光努力的伸展自己身姿,她的心就变的好软,自己所有的辛苦也就都不算什么了。

马平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她承包这片土地一定会刨出“金娃娃”的。

20年底,新一届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提出了伟大中国梦,中央又连续多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都相当重视“三农”工作,今年还专门强调要发展适度规模的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这无疑为“三农”工作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当马平读完中央一号文件之后,看到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更加坚定了她实现梦想的信心,“我不仅要创业,而且要创好业”。于是在8月初,马平注册成立了长宁县佛来曦园家庭农场,采用家庭经营为主的形式,实现绿色、生态、高效的农业致富路,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共同努力实现各自的梦。

据悉,马平现在的家庭农场面积有近55亩,其中家庭承包土地4.07亩,流转农户土地50.7亩。其家庭农场建设了珍稀濒危特有物种引种驯化、扩繁区;红枫、海棠等彩叶景观观赏区;樱花园观赏区;名贵观赏花卉观赏区;园艺盆景园观赏区;科研及生产活动区等六类功能区,针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物种特性开展商品化育苗。

马平告诉笔者,目前她已投入20万进行规划布局,场地整理并且引进红枫、樱花、北美海棠、银杏、桂花等名贵花木品种5000株,采用标准化栽培作为母树和景观骨架,栽培面积达到40亩。启动了珙桐人工繁育研究,商品化育苗圃面积达到10亩,繁育红枫、樱花、北美海棠、桢楠、银杏、桂花、紫薇等品种,根据梯度式出苗原则,平均年出苗10万株,预计年收益可达60万元。

创业之初,马平遇到了诸多挫折,遭受了诸多非议,困难重重。“理想和信念一直支撑着我,梦想需要去追,纵使路上有荆棘,有泥泞,会摔倒,然而穿过荆棘,跨过泥泞,爬起来重新振作向前迈步,梦想终会实现。”马平自信地对笔者说。

日前,马平被评为长宁县首届“青年创业之星”。她表示,下一步将再扩大面积,在家庭农场旁边再开办一个集生态、休闲、养生、餐饮为一体的农家乐,带动更多的人共同致富。

篇2:农村女大学生创业故事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农村创业成为了很多创业者施展才华的新天地。一起来看这位80后创业者林恩辉的创业故事。

在福建省宁德市的福安县,一位“85后”的大学毕业的小姑娘,如今已是福安高海拔地区科技种植葡萄的带头人。

,林恩辉毕业于集美大学外贸英语专业的她决定回乡发展。一次偶然机会,她发现到离福安市区53公里的晓阳镇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合发展生态农业,因此她决定晓阳租地建生态农业观光园。

最初,林恩辉到农村创业的想法,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希望独生女儿能有一个稳定体面的好工作。当地农民对这个刚迈出校门的女大学生,选择艰苦的农业创业最初也抱怀疑态度。生态观光立体农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资金投入巨大,而创业资金严重短缺,这些都得靠她的双肩扛着。

,林恩辉利用父亲投资的200多万元创建的农博园终于在晓阳落户,园区占地200多亩,引进国内外优质果种11大类80余种(其中68种属福建省首次引进)。林恩辉的创业梦想,是要北果南移,建山区里的生态农博园。

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晴天顶着烈日,雨天脚踩泥泞,清晨四点多就起床,在田里观察植物习性,遇到问题就请教种植大户和农学专家。

克服了技术上的困难,葡萄长梢时节又碰到了用工难题,晓阳外出务工青壮年多,工人十分难请,而一旦错过物修期,将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她憋着一口气,凌晨四、五点起床,一天连续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四五天就修剪了20多亩大棚葡萄。这一年,她的大棚葡萄亩产值从6000元提高到了15000元,每斤价格从5元提高到8元,50亩葡萄赚了30万元。乡亲们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个大学生不简单。

在晓阳镇,林恩辉不仅仅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两年多的磨炼也使她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优秀实用人才。,5户农民志愿加入林恩辉成立的合作社,采用标准化钢架大棚无公害种植法,统一进行科学管理。通过园区的引导效应,原本在西安经商的10多户农民返乡开垦荒山800多亩种植高山晚熟葡萄。葡萄钢架大棚种植辐射到了寿宁凤阳一些乡镇,当地农民纷纷前来学习农业技术,发展大棚种植。目前晓阳镇的3500多亩葡萄中有2000多亩采用了钢架大棚种植技术,新技术栽培面积翻了一番。

林恩辉将生态理念贯穿于种植的全过程,她用猪皮制作氨基酸营养液,果树种植有严格的肥料计划;晚熟葡萄种植采用“一年不除草,冬天养鹅除草有机施肥、秋季套种芥菜”;她种的油桃、美国李采用先进的主干型修建法,一般果园一亩种50棵,她的生态园里可以达到200棵。如今,她引进的国内外优质果种类中有20多种试种成功,葡萄园里引进金手指、巨玫瑰等五个新品种,为高山葡萄种植做有益的尝试。

园区展示新技术带来的高效益,也让农户认识到学习新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农户来到她的生态园里向她请教种植技术。

20的端午节将至,恩辉一大早就起床为葡萄去副梢、摘芯,仅这项工作一天就要忙活八、九个小时,创业的艰辛同时也给林恩辉带来充实的成就感,林恩辉说,她不仅要将园区打造成循环、低碳、立体的现代化种养基地,还要做农民创业致富的“领头雁”。

1.女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2.杭州90后女大学生创业故事

3.价值百万的女大学生创业故事

4.美女大学生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5.几个兰州女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6.女大学生服装店励志创业故事

7.女大学生四年赚百万的创业故事

8.女大学生青年旅社的创业故事

9.90后女大学生创业故事

10.女大学生种草莓的创业故事

篇3:80后农村女创业故事3个

不甘平庸 农家女苦寻发财路

与一般的农村家庭一样,丈夫在外打工,郑晓玲在家照看孩子和种地。不同的是,她没事时倒腾点小生意,但都因不了解市场,结果赔了钱。于是,她订了一些科技报刊,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学习一下别人的经营之道。

夏天,郑晓玲的丈夫一边驱赶壁虎,一边开玩笑地说:“看看咱家,都可以养壁虎了!“郑晓玲眼前突然一亮:壁虎是药材,还没有听说谁养过,要是真的可以养,说不定还真就是一条财路呢!

第二天早上,郑晓玲来到县图书馆,查阅了关于壁虎的资料。她发现,壁虎的干制品又名天龙,有补肺肾、益精血、止咳定喘、镇痉袪风等功效,临床可用于治疗食道癌、肠癌、肝癌、肺癌等,是我国一味常用的名贵中药材。由于野生资源逐步枯竭,近年来,壁虎价格猛涨,已达每千克180元,壁虎养殖的前景广阔。

几经挫折 痴心不改养殖决心

郑晓玲下定了养殖壁虎的决心,为了学习人工养殖技术,她多次到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科院等部门求教。专家告诉她,我国尚没有相关的研究试验,只能自己摸索。她想,壁虎在自然环境下都能存活,人工养殖也应该没有问题。她相信,别人都不敢做的事情,可能更有商机。

为了寻找壁虎种源,全家人都帮她寻找野生壁虎。费尽力气,才逮到200多只,郑晓玲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小东西放到一个大塑料桶里,精心地照顾它们。过了几天,壁虎接二连三地死去。郑晓玲发现,原因是塑料桶盖得太紧,缺氧、养殖密度太大。

郑晓玲专门腾出一间住房,模拟野生环境,给壁虎建造栖息地。她再次抓到200多条壁虎。

为了掌握壁虎的生活习性,郑晓玲在养殖房一呆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汗水把记录纸都打湿了。为了让壁虎吃到可口的食物,她先后养起了黄粉虫、土元等昆虫。在她的精心养殖下,壁虎开始产卵了,看着墙壁上白花花的壁虎卵,她的劲头更足了。20多天后的一个晚上,郑晓玲发现小壁虎破壳而出,看着这些幼嫩的小生命,她欣喜万分。当年9月,郑晓玲收获300多千克壁虎干,卖了3万多元。

5月,一场大风把壁虎室窗户上的塑料布刮破了,2万多条种壁虎逃走大半,损失了20多万元,还影响了她的扩种计划。由于没有货源了,她必须承担违约责任,赔付一家医药公司8万元的违约金。默默地整理好壁虎场房后,她把没有逃跑的壁虎集中起来,继续育种。

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郑晓玲探索出了一套壁虎人工养殖新技术。壁虎8个月就可以出售,壁虎卵成活率比野生的高1倍多。

苦尽甘来 小壁虎做成大产业

20,为了能更好地把壁虎产业做好,郑晓玲举家南迁商丘,专门养殖加工壁虎。目前,她正在积极筹建全国最大的壁虎人工养殖基地,并成立了宏鑫公司,开通了壁虎养殖网,她成了全国有名的壁虎大王。

对于全国各地来学习的养殖者,郑晓玲总是有求必应。宁陵县女大学生吴萍找到郑晓玲,要学习养殖技术,郑晓玲不但免费给她传授壁虎养殖知识,还送给她400只种壁虎,让她发展养殖。如今,吴萍已经成为大学生创业典型。

篇4:80后农村女创业故事3个

想做生意发财,相信是很多人都曾有过的梦想,蒋开平一个80后农村女孩,为了理想她努力奋斗着,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成就,这是一个80后女孩创业故事,一个成长的励志故事。

她是一名80后农村女孩,从白手起家到身家500万,只用了两年;金融风暴袭来,一夜之间,企业破产,两手空空。“失败不算啥,擦干眼泪,从头再来。”如今,回永川老家办养猪场的28岁女孩蒋开平,信心满满。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开办养猪场

28岁的蒋开平,身材娇小,未施粉黛。她正身着蓝色工作服,在猪舍忙碌,冲洗猪粪、替猪崽消毒、投放饲料……25公斤一袋的猪饲料,她一手拧一袋;臭烘烘的猪粪,她铲起来毫不皱眉;活蹦乱跳的猪崽,她一抓一个准儿……麻利的动作、泰然的神态,与娇柔的外表形成对比。

“上天入地的落差,最初的确不适应,一进臭烘烘的猪舍就作呕,工作一天下来,仿佛臭味渗进了皮肤。呆久了就习惯了,现在一天不听见猪叫,心里就空荡荡的,原来觉得又脏又臭的猪,现在看起来憨态可掬,就像自己养的宠物。”蒋开平笑着说。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 曾经的创业失败

曾经是个“富女”蒋开平出生在永川一个农民家庭。,职高毕业后,父亲拿出下苦力攒的3万元钱,让她在永川城区开了一家小服装店,但生意不好。,一位同学跟她聊天,说她有个亲戚是广州长青服装厂的高级管理人员,该厂生产的服装有一部分工序需拿到外厂加工,如绣花、缝制装饰品等。蒋开平敏锐地嗅到商机——当地农村有大量中老年妇女,都能做针线活,要是自己把技术学会,再回来教会她们,她们不是就可以替自己打工了吗。

随即,蒋开平只身到广州一家服装厂学艺。半年后,她学成归来,与三人合伙,在永川区来苏镇办起一个服装珠绣工厂。她负责技术出任厂长,专门承接广州长青厂业务。由于她对技术要求高,获得大量业务,厂子很快由几名工人发展到50多名。次年,蒋开平到厦门参加一个服装发布会。出人意料,她加工的产品吸引了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厂商青睐,并与之建立直接业务往来。不久,她成为工厂最大股东,并将厂子迁至四川泸州市城区,更名为俊逸服装厂,拥有工人500多名,专做外贸生意。当年,她的服装厂年产值就突破500万元。这个只有26岁的姑娘,由白手起家到坐拥数百万,只用了两年时间。企业无奈破产然而,正当蒋开平雄心勃勃地编织财富梦时,金融风暴来了。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 新商机新希望

“猪场建设初期,我真是心力交瘁。”蒋开平说,为节约成本,她白天去跑工商、税务部门,联系饲料供应商,晚上回家还要搬砖挑瓦,半夜还得记录账务,平均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她一个月下来,不但白皙的皮肤晒得黝黑,体重更降到不足40公斤。最终,在父母支持下,她的养猪场于去年6月建成。为节约成本,她既当老板又当员工,喂猪、消毒、做清洁……今年春节前,养猪场共出栏生猪700多头,一次性收回成本70多万元。

“从西装笔挺的服装厂董事长,到沾满粪水的猪场清洁工……蒋开平经历的落差可想而知,但她没退缩、颓废,反而跌倒后迅速爬起来。”蒋开平曾经的合伙人刘建平以及邻居,谈起她直竖大拇指。“金融风暴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死。毕竟我还年轻,擦干眼泪,从头再来。”蒋开平信心满怀,她的养猪场现有猪崽200多头,母猪100头,且母猪全都怀孕,预计下月产下猪崽。今年,她的养猪场生猪出栏量预计1300多头,收回成本并赢利,指日可待。

这个80后女孩创业故事很坎坷,但她的魅力和不放弃的精神铸就了她的成功。创业成功的案例有很多,他们的故事使我们积累到更多的经验,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做借鉴。

篇5:80后农村女创业故事3个

纸艺,即用纸张制作工艺品的技艺。与传统的剪纸相比,纸艺可以做出更精美的产品,如栩栩如生的纸花、公仔等。来自河南省三门峡市大营镇的80后姑娘骆翠羽,在广州开了间“diy纸艺世界”,既出售纸艺产品,又搞培训班,年仅26岁的她如今月入过万元。她的创业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无心插柳到有意栽花

有一句格言:机遇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骆翠羽的创业成功,与她长期的准备密不可分。当然,“准备”不一定从一开始就带有明确的功利目的,骆翠羽的“准备”最初只是爱好。她从小就喜欢做些手工艺活,像做衣服、打毛衣、绣花等,往往是很快就能学会,且做得像模像样。1999年,16岁的骆翠羽初中毕业后没有再上学。这个时候,她学会了传统的剪纸,用一把剪刀、一张纸,她就可以快速地剪出人物、花草、牛羊等图案。她很喜欢这门神奇的手艺,但没有想到用它来赚钱。

2001年,18岁的骆翠羽到武汉市打工,在这里,她参加了“现代纸艺培训班”。一方面是由于她对剪纸类手工艺的喜欢,另一方面是培训班的广告宣传很诱人,说可以凭此开店、创业、赚大钱。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她的“准备”从无心插柳转向了有意栽花。

刚参加初级培训就让她眼界大开。现代纸艺不同于传统的剪纸,利用带磁性的纸等新材料和剪、折、插等新技术,可以做出立体的图形和浮雕,像栩栩如生的纸花、纸浮雕、洋娃娃等,而传统剪纸,只能剪出平面图形。看到纸艺里确实藏着大乾坤,她从初级班出来又参加了中级培训班,其后又进入了高级班。

掌握了纸艺技术,骆翠羽还不敢确定凭这能赚大钱,开店她不知道有没有顾客,办培训班她实力又不够。但她确信一点,艺多不压身,有了这门手艺,就增加了几分创业的把握。她在等待机会。

2005年6月,骆翠羽转到广州打工,在上下九路一家服装店做营业员。机会就在这时开始垂青她。

骆翠羽的朋友李晓是一所民办幼儿园的老师,当她知道骆翠羽有纸艺技术后,便跟园长商量,请骆翠羽到幼儿园为大班的孩子上一次纸艺演示课。在上课的一个多小时里,骆翠羽用纸做出了一只精美的天鹅,两个公仔、三束十分逼真的纸花,让老师和孩子们都惊叹不已。这些作品被幼儿园作为数具收藏,骆翠羽则得到了100元讲课费和100元作品购买费。

有了这次经历,骆翠羽切实体会到纸艺技术的价值,进而有了开家纸坊的想法。但在广州开店成本高,房租、装修费、开店前两个月的备用金,至少也要五六万元,她一时凑不起这笔钱,而开店后该如何经营,她也未想好。她决定先利用业余时间凭手艺赚点小钱。她主动与幼儿园、小学联系,宣传展示自己的纸艺技术,争取讲课机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给30所小学和幼儿园做过纸艺表演与讲课,得到了约4000元报酬。这点钱不算什么,但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骆翠羽有纸艺技术,为她后来凭这种手艺创业打下了基础。

第二步:抓住时机办培训

2007年6月,逆境和机会同时降临骆翠羽——她工作的服装店要转让,她失业了;而这时刚好临近暑假,上学的孩子们即将“自由”,是办纸艺培训班的好时机。她当机立断,马上动手。她在一个住宅小区租下一套两室一厅、厅比较大的房子,安置了20套小座椅,然后印制了纸艺培训班的广告,在小区的宣传栏上张贴并广为散发。她计划按6~8岁、9~11岁、12~14岁三个年龄段招收小、中、大班的学员。三个班分别安排在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上课,每人学习15天,学费100元。

这个行动,是骆翠羽创业的第二步。

骆翠羽满以为,学费这么低,又能让孩子学到一门手艺,还相当于帮父母带孩子、教育孩子,报名的人肯定会很多。可直到开班在即,在三个班总共才招到20个孩子,平均每个班六七人,而收到的钱,抵掉一个月房租和水电费后就所剩无几了。尽管如此,骆翠羽还是按时开班,她认为,信誉比什么都重要。

骆翠羽有过在幼儿园、小学做纸艺表演、讲课的经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她的讲课生动有趣,令孩子们很开心,再加上她纸艺技术确实高超,培训班开课几天后,她就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肯定。这些家长开始大多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孩子报名,如今看到孩子在培训班里不仅得到快乐,还学到一门手艺,很自然地,他们都交口称赞起来。

相传的威力是巨大的,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她这里来……

第一期培训班的第6天,就有家长要求把孩子插班进来学习。骆翠羽不允许插班,因为这样会打乱整个培训安排。要学的,就报一下期。结果,第二期有50多人报名,远远超过了第一期。

第三步:开店培训一把抓

2007年的这个暑假,骆翠羽总共办了三期培训班,有130名孩子参加了学习,培训收入1.3万元。除去房租、水电费、材料费后,剩下7000多元。两个月的时间有这样的收入,比她打工强多了。于是,骆翠羽干脆不去找工作了,决定就这样办培训班,然后寻找合适的时机创业。

暑假过后,孩子们都开学了,骆翠羽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搞培训,白天则继续联系小学和幼儿园去讲课、做纸艺培训。这样坚持了一年,平均每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

2008年6月,骆翠羽又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暑假纸艺培训班做准备。她坚信有了前面的成功经验,她这次会办得更好。果然,这个暑假她办了四期培训班,总计收培训费1.8万元,净赚1.2万元。

此时,骆翠羽的积蓄超过了4万元。可以走自己计划中的第三步,当个真正的小老板了。

这年的10月,骆翠羽开了家15平方米的小店,名为“diy纸艺世界”。她这样设想生意模式:继续办纸艺培训班和去小学、幼儿园讲课,而把小店作为实景广告和业务联系点来经营,以此提高人们对纸艺业的认识和对她的信任度,带来更多的生意。她将自己以前的作品全都摆到了店中,以吸引更多的人进来,还聘了一名店员,专门帮她接待顾客。

此前,骆翠羽把注意力主要放到孩子身上,想的是做孩子的生意。开店后,没想到竟有许多女白领对纸艺感兴趣。女白领们在逛街时发现了骆翠羽的“diy纸艺世界”,进来一看,立即被那些争奇斗艳的纸花和其它纸艺作品吸引住了,她们更对骆翠羽两年前制作的“红楼十二金钗”人物赞叹不已。有的女白领掏钱买了骆翠羽的纸艺作品后还要求跟她学纸艺,不为创业赚钱,就为了好玩。有一个女白领甚至说:“学这手艺提升气质,还多了吸引男朋友的资本。”

骆翠羽顺势而为,增加了针对女白领们的培训项目。女白领们都是上班一族,在她们不上班的时候骆翠羽又要为孩子们上培训课,骆翠羽于是采取灵活办法,利用女白领的业余时间见缝插针地教她们纸艺。收费当然要比孩子们高多了,按小时算,每人每小时20元。

抓住了这个客户群体,骆翠羽的生意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更忙了。她一边要教孩子们,一边要教白领们,还要做出更多的纸艺作品卖给顾客们。当然,收益也水涨船高,2009年9月,骆翠羽当月的净收入已超过1万元。

生态农场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梦的论文

四川各级团组织筹集1.3亿资金助大学生圆创业梦

梦圆飞天读书笔记

初一梦圆作文

梦圆初一作文

创业梦演讲稿

农家乐设计方案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梦圆飞天阅读答案答案

家庭农场、农家乐圆农村女大学生创业梦(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家庭农场、农家乐圆农村女大学生创业梦,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