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观潮节开幕

时间:2023-02-19 03:48:10 作者:明日晴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明日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9月29日观潮节开幕,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9月29日观潮节开幕,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9月29日观潮节开幕

观潮节9・29开幕 央视直播或用9・3阅兵直播设备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天气转凉,秋天就这样悄悄来到。每年这个时候,萧山都会迎接八方游客,在这里汇聚,共享观潮盛事。今年萧山旅游节暨观潮节从现在起到10月底将开展九大活动,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央视曾直播钱塘潮起潮落全程。今年观潮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将再次直播钱江潮,今年直播活动的最大特点是或将启用九三阅兵直播中,央视最新亮相的设备天鹰座。或将投入使用的二维索道摄像机天鹰座突破了传统索道摄像机只能水平移动的限制,能上能下,能来能往,可极大提升视觉震撼力。

玩转萧山旅游节跟着萧山发布君一起来:

(一)恋上钱江潮――2015中国国际(萧山)钱江观潮节

举办时间:9月29日―10月1日(农历八月十七至十九)

举办地点:沿江指定观潮点

(二)“惠”游萧山――萧山旅游节特惠活动

举办时间:2010月

举办地点:参与活动的各旅游企业

(三)运动嘉年华――首届萧山湘湖定向赛

举办时间:2015年10月

举办地点:湘湖景区

(四)休闲总动员――景区特色活动

举办时间:2015年9月―10月

举办地点:各旅游景区

(五)边玩边拍――萧山亲子地图创意赛

举办时间:2015年9月―10月

举办地点:萧山各景区(景点)

(六)相约会客厅――旅游行业英语口语培训

举办时间:2015年9月

举办地点:萧山区沃尔得国际英语培训机构

(七)为最美萧山点赞――中小学生创意导游词评选

举办时间:2015年10月―11月

举办地点:线上和线下

(八)品味三江美食畅游湘湖美景――第九届三江美食节

举办时间:2015年9月30日―10月5日

举办地点:湘湖旅游度假区

(九)乡村新体验――游萧山最美乡村

举办时间:2015年9月―10月

举办地点:萧山

篇2:观潮节

汉族民间节日。流行于浙江杭州和嘉兴地区。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浙江钱塘江有大潮,涨潮时,浪涛排山倒海,气势十分壮观。南宋时已有此节。杭州人十一日起就有观潮的,十六、十八倾城而出,从庙子头到六和塔,沿江楼房均被租赁当作看位观潮。清初以来,因河流改道,观潮已移到海宁。

钱江涌潮

钱江涌潮,堪称“天下第一潮”,杜甫说得好:“八月十八潮,天下壮观无。”它的最高潮位达9.58米,最快潮速

达每秒12米。世界上,巴西亚马孙河河口的涌潮亦较著名,但文献纪录的最高潮位是5米,远逊于钱江潮。钱江大潮的形成,主要是特殊的地形环境所致。钱塘江位于宁波的出海口,宽达98.5公里;上溯至余姚市的西三闸,宽仅19.4公里;到萧山围垦外八工段与海宁盐官之间,宽已不足3公里。当东海潮波进入这个喇叭口后,因两岸急剧缩狭,潮波不断增高,而临近萧山围垦时,河床又迅速变浅,快速推涌的.潮水便急遽涌高,从而形成了潮水前波“若素练横江”的奇特景象。历代文人墨客歌吟钱江潮者数不胜数。如大诗人李白的“浪打天门石壁开,海神来过恶风回;浙江八月何如此?

涛似连山喷雪来”,大书法家米芾的“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大文豪苏东坡的“若问潮头高几许?吴山浑在浪花中”,大画家郑板桥的“云雷风霆为前驱,潮头耸并青山立”等等。据说,南宋高宗皇帝赵构逃到杭州后,半夜闻得潮声,误以为金兵追至,吓得翻身欲逃。除了地理因素,涌潮也因时而异。每当农历朔、望之后一两天,月球所引起的太阴潮与太阳所引起的太阳潮相合,出现大潮;上弦和下弦之后的一两天,太阴潮与太阳潮相消,则为小潮。而每遇天体运行的秋分大潮,涌潮最高,尤其是农历八月十八日的潮水,高大整齐,蔚为壮观,所以自古以来这一天是观潮节。

史书记载

南宋周密的《观潮》是这样描写钱江潮的:“浙江之潮,天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观看钱江

钱江涌潮

潮,南北两岸均可。南岸的观潮地带都在沙地范围之内,尤以青龙山、赭山一带称佳。每年八月中秋至十九日这几天,几十里之外的红男绿女,要携带酒肴,赶到江边欣赏这大自然的杰作。十八日午后潮水来临之时,数十公里长堤之上,更是人山人海。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期在这节日盛会中,还有一种经过专门训练的水师,为看客作“弄潮”表演,宋代诗人潘阆称:“弄潮儿向当潮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周密在《观潮》中对此作了更为具体生动的描述:“善游者数百,皆披发纹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泝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而豪民贵宦争赏银物。”现在看来,这种弄潮技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可能他们的弄潮地点都选在杭州附近,以便南宋小朝廷的达官贵人们欣赏,而那里已是潮水的尾巴了。要是大潮地段,潮水每平方米有七吨多的冲击力,几千公斤重的护坡巨石常被卷走,可谓“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以身试潮是不堪一击的。

篇3:8月29日--9月4日工作计划及总结

一:检测车辆(0)辆,收费(0)辆,推广(0)辆。

二:客户来店(1)人,客户来电(0)人,检测车辆客户(0)人。

三:设备运行情况:正常

四:推广活动项目:网络推广;

五:其他:

8月30日工作计划

1、检测中心日常工作;

2、检测服务推广;

3、周例会;

4、分公司注册事宜。

一:检测车辆(0)辆,收费(0)辆,推广(0)辆。

二:客户来店(1)人,客户来电(1)人,检测车辆客户(0)人。

三:设备运行情况:正常

四:推广活动项目:三折页发放;网络推广

五:其他:周例会;分公司注册事宜

8月31日工作计划:上午山东交广参加节目;下午检测中心工作一:检测车辆(0)辆,收费(0)辆,推广(0)辆。

二:客户来店(0)人,客户来电(0)人,检测车辆客户(0)人。

三:设备运行情况:正常

四:推广活动项目:网络推广;

五:其他:上午山东交广参加节目;下午和市场领导协商房租事宜

9月1日休班

篇4:8月29日--9月4日工作计划及总结

1、检测中心日常工作;

2、检测服务推广;

3、顾客接待

一:检测车辆(2)辆,收费(0)辆,推广(2)辆。

二:客户来店(0)人,客户来电(0)人,检测车辆客户(0)人。

三:设备运行情况:正常

四:推广活动项目:网络推广;

五:其他:晚间山东交广参加节目

篇5:《论语》教案 第一课时 9月29日

《论语》教案 第一课时 2010年9月29日

《论语》教案 2010年9月29日 南平三中佘冬妹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 2.理解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3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的思想:“仁”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二)关于《论语》:   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三)检查预习:注音 论(lún)语 不亦说(yuè) 乎  愠(yùn )  三省(xǐng) 传(chuán )不习乎 曾(zēng )子 罔(wǎng)  殆( dài ) 诲(huì)女( rǔ )知之乎  是知(zhì)也自省(xǐng )  弘(hóng)毅( yì )  凋(diāo) 己(jǐ)所不欲,勿(wù)施于人 死而后已(yǐ )  焉(yān)  哉( zāi )   (四)疏通文意:文白互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时常,经常。 说:通“悦”高兴,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为:替。忠:尽心竭力做好分内的事。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故:旧的知识。知:领悟,获得。为:做,当。译文: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了。 ”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肯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诲:教导,指教。女:通“汝”  你。  是:这。知:通“智”智慧。聪明。译文: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思:想着。齐:一致。省:反省。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行:走。其:他们。善:优点,长处。从:跟随,学习。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士:有抱负的人。弘毅:刚强,勇敢。任:责任,使命。以为:把……当作。已:停止。 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岁:每年。寒:寒冷。凋:凋谢。 译文: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一言:一句话。行:奉行。其:大概,也许。恕: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喜欢,想要。施:施加 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试着完成课训作业。    

广州灯光节几点开幕?晚上6点半

诗歌节开幕致词国旗下讲话稿

观潮教案

观潮说课稿

观潮课件

《观潮》学案

9月思想汇报

9月文案

9月工作计划

读书节开幕主持词

9月29日观潮节开幕(锦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9月29日观潮节开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