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的阅读答案

时间:2023-02-24 03:42:07 作者:蹦蹦跳跳小熊猫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蹦蹦跳跳小熊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拾金不昧的阅读答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拾金不昧的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拾金不昧的阅读答案

拾金不昧的阅读答案

三国时期,魏(wèi)国有一个小伙子非常诚实,孝顺。这天他正急匆匆往集市上赶,准备为生病的母亲抓药。走着走着,他发现了一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白花花的银子!他拎着沉甸甸的银子来到集市上,犹豫再三,还是只花了怀里的几吊银子为母亲抓了药。

回到家中,他对母亲说起了这件事。母亲欣慰(wèi)地说:“你做得对,做人应该忠厚老实,正直善良。别人的钱财我们不能用分毫。何况那丢钱的人一定非常着急,你快去捡钱的地方,站在那儿等候失主,把银子还给人家。”

儿子按照母亲的'吩(fēn)咐(fù)守候在捡钱的地方,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了,终于等来了失主,小伙子把银子分文不差地还给了失主。那失主感动极了,急忙拿出银子要答谢小伙子,小伙子却笑着摆摆手,转身回家了。

1.用“——”画出母亲说的话。

2.你喜欢这个小伙子吗?说说原因。

3.全文共有个自然段。

4.按原文填空。

你做得对,做人应该()、()。别人的钱财我们不能用()。

参考答案:

1.你做得对,做人应该忠厚老实,正直善良。别人的钱财我们不能用分毫。何况那丢钱的人一定非常着急,你快去捡钱的地方,站在那儿等候失主,把银子还给人家。

2.喜欢。因为他忠厚老实,拾金不昧。(意思对即可)

3.3

4.忠厚老实分毫

篇2:何岳拾金不昧文言文阅读答案

何岳拾金不昧文言文阅读答案

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何岳尝夜行( ) (2)恐劝令留金也( )

(3)俟他日来取( ) (4)绝无音信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译: 。

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4.把下列句子中省略掉的成份补充完整。

( )去数年,绝无音信,( )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 )以( )寄去。

5.本文记叙了有关何岳的两件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段中的 这个字有点睛之效,因为 。

答案

1.(1)曾经 (2)让 (3)等待(4) 完全

2.但那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3.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4.官 何岳 人 箱子

5.拾金不昧 不贪图别人的财物

6.穷 拾金不昧与寄金不昧足以表现何岳的人品,尽管“穷”,在重金面前不动心。

作文写作技巧-学习抓景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地各有貌,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仔细观察景物,抓住特点写具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请看以下片断,想想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的。

1.出示“夏日的中午,万里碧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时在一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又飘浮着一朵朵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这个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白云的形状、大小进行描写的。

2.请同学们再读以下片断,看看这位作者又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的?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色彩绚丽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从而反映了火烧云的美。

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1抓住每一堂课

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课堂。学生上好语文课要做到四动:动耳、动脑、动口、动手。

动耳: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看戏时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上课也要能听出门道,要抓住要点和重点,要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走。

动手:上课要边听边记,画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和疑点,记下老师补充的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点,以便使听课过程系统化和复习。

动脑:上课要高度投入,充分调动思维,多思考、多分析、多设疑、多问为什么,达到专心致志的程度。

2看参考书

语文课后还可看一看参考书,看一下原著,拓展一下知识面,加深理解。

如学习《范进中举》后,可在课外读《儒林外史》;学习《背影》,不妨读一下《朱自清全集》。当然,原著参考书要精选,不宜多。参考书中的精彩部分,可取其精华,随手摘记。

3学会记笔记

看明白听清楚还不够,还要认真记笔记。上课以看、听为主,笔记为辅。要学会抓住重点记录,一般老师的自学指导,开场白、板书、是重点。有的学生课前准备不足,开头没注意听,再听后话,不知所云。有的认为自学指导、开场白是闲话,不注意听,当听到正题,才知闲话不闲,想记晚了。老师提的要求是重 点,如段要重点分析理解,内容了解即可。老师的课堂总结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应记录下来。

篇3:《何岳拾金不昧》阅读题及答案

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何岳尝夜行( ) (2)恐劝令留金也( )

(3)俟他日来取( ) (4)绝无音信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译: 。

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4.把下列句子中省略掉的成份补充完整。

( )去数年,绝无音信,( )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 )以( )寄去。

5.本文记叙了有关何岳的两件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段中的 这个字有点睛之效,因为 。

篇4:“拾金不昧”

“拾金不昧”_小学作文

星期二的下午刚放学,我和与我同路的同学张婉欣和佟美霖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聊着天。张蜿昕是一个漂亮的女孩,有一张国字脸,不瘦也不胖,学习也很好,一双大眼睛,显得她很文雅。佟美玲很瘦,有一双小眼睛,带着一副眼镜,长得很一般。

我们走出校门,校外很吵,校门口对面有几座前进新村的居民楼,有一条竖着的石砖路,在它们之间。来来往往有许多学生家长,和回家的学生。在路的尽头直通一条横着的马路,来往有许多汽车。

靠马路的学校这边,靠着学校有两家靠在一起带几节水泥楼梯的小商店,楼梯是梯形的,斜着的那面有五六节楼梯。上上下下有许多买东西的学生。因为有了楼梯,商店就很高。两个商店前还有一条与石砖路错开的一条刷着绿色油漆的小路,这条小路越往前越高,在与那条石砖路错开的那段距离中种了几棵小树,这条小路从前面饶过商店,一直通向我们一小以前的大门。

我们走到那两个商店前,我又看到了经常在这两个商店旁卖红薯的那个女人,她个子不高,脸红红的,像是被冻得的一样,像是人农村来的。她有一头长头发,穿的挺破的,我每次见她总是穿一件灰色的棉外套,一条快退了色的.黑色长裤。这时我见她正用一个长长的东西在她那烤红薯的烤炉里来回去翻腾,是用什么我没怎么看清。可那个“烤炉”我可看清了,那是一个原本用来装汪的园形大铁圈,铁圈的外观已经被火烧得发黑了,变得模糊不清,铁圈被放在一个推推车上,像一般收垃圾的那种推推车。她站在那里摆弄着,但没看见一个人站在她旁边准备要买。

突然,一个声音把我的目光拉了回来。“这是谁的钱?”我一听是佟美林的声音,我们三个立刻停住了,看了看那刷着绿色油漆的地上,只见在我们跟前,也就是在即将绕过商店的那个拐角处,有几张一块和几张十块的“巨钞”,展现在我们眼前。这些钱被折得皱巴巴的,叠在一起,但还能从颜色上看出数目。我们三个互相抬头对视了一下,每个人眼中都充满了惊讶和喜悦,我向四周看了看,没人发现,我很吃惊,又很兴奋。这时我们的位置由三个人并排,变成了我与张蜿昕站在钱的这边,佟美林站在钱的那边,那些钱就在我们中间。我们似乎怕踩上去似的,“乖乖”地站在两旁。

佟美林笑着,站在对面对我们说:“捡吧!”,“捡上明天交给老师”,我也笑着说。“那我捡了啊!”站在旁边的张蜿昕转过头朝我们俩看了看,我见佟美林看着她点了点头,我也点了点头。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在张蜿昕刚准备蹲下的那一刹那,不知何时那个卖红薯的阿姨一下冒了出来,只见她从我的左手边一下子蹲下,钻到我们中间,手脚麻利的快速伸手将钱抓了起来,她边捡钱,边装着用疑惑的语气说:“这是谁的钱啊?”装得好像拾金不昧一样,钱被捡完了,她便像没看见我们一样站了起来,转身走回了她的摊子边。只见她低下头,把捡来的钱塞进了她的衣服口袋里。随后又抬起头工作了。我们三个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足足有三钞钟,随后,我第一个“哈”的捂着嘴笑了起来,她们也随之跟着我笑了起来。我很吃惊,又觉得很可笑。我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她的手速度也太快了吧!”只见佟美林笑着,双手快速地一伸一缩比划着,“真是神速啊!”张蜿昕捂着肚子笑着说,“没准,明天就溜了!”我也笑着说道。

我们好不容易停了下来,继续向前走去。

篇5:拾金不昧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

2、知道一些拾金不昧的格言或故事。

情感:

1、愿意做到拾金不昧,并以此为荣。

2、拾到钱物时,替失主着急。

行为:

拾到钱物及时交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诚实守信”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诚实表现在很多方面,本课着重对学生进行拾金不昧的教育。在学校生活中,常常有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但也有一些学生,拾到钱物后不还给失主或不交公,占为己有。有的拾到东西为了得到表扬,明知失主是谁,却不还给失主,而是交给学校;还有个别同学为了受到表扬,而弄虚作假。针对这些问题,应当认真地进行拾金不昧的教育,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拾金不昧,为什么要拾金不昧和怎样做到拾金不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的行动。

本课选取了林积还珠的故事,林积是一个拾金不昧的人,而且非常聪明,巧妙地找到了真正的失主,关于这一点,应着重让学生体会。

教法建议:

1、教学重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1、爱占小便宜,捡到东西占为己有的;2、为图表扬明知谁是失主,偏要交公。3、为得表扬,弄虚作假的。

2、拾金不昧是一种好品质,对学生来说有的能做到,有的还做不到,老师应给学生树立榜样,用榜样引导学生。教学中不要批评做得不好的学生。

3、有些学生的家长做得不好,老师不要当众点是哪位同学的家长。让学生分清是非即可。

4、在导行时,应采取演一演的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白,拾到东西要先交给失主,找不到失主再交公。

5、针对有些人冒领失物的情况,教师还应提醒学生,也可在课上分角色演一演,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篇6:拾金不昧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

2、知道一些拾金不昧的格言或故事。

情感:

1、愿意做到拾金不昧,并以此为荣。

2、拾到钱物时,替失主着急。

行为:

拾到钱物及时交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教学重点:知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拾到钱物要急人所急,替失主着想;拾到钱物要及时送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教育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同学们,你们谁曾经丢过东西?你当时是什么心情?

小结:同学们丢了东西,特别是自己所喜欢的、急需的或经常要用到的东西丢失了,心里很着急,真希望马上有人捡到它并交还给自己。

2、你们捡到过别人丢失的东西吗?你当时是怎么做的?

小结:同学们捡到别人丢失的钱或物品,自己没有要,有的交给了老师,有的交还给了失主(也就是丢失东西的人),这样做就是拾金不昧的表现。

篇7:拾金不昧

3、解题。

(1) “拾”就是“捡到”,“金”是指“钱或物品”,“昧”就是“隐藏”,“不昧”就是“不隐藏”,也就是自己不要。

板书:捡到钱物,自己不要

(2) 小结:拾金不昧就是捡到钱或物品,自己不要。

过渡:在我们国家,从古代到今天,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有很多很多。古代有一个叫林积的人,他在这方面做得就特别好。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请大家看大屏幕。

学文明理。

1 看林积还珠的故事(开头……我一定要想办法把珍珠还给失主)。提问:

(1)林积是怎样发现这袋珍珠的?当时有人看见吗?

小结:林积住在客店里。夜深了,四周静悄悄的,他躺在床上,总觉得裤子下面有什么东西硌着,他揭开褥垫,发现了这袋珍珠。你们知道吗?在古时候,珍珠都是从深海中打捞上来的,只有深海中的贝壳里才有,是很难找到的。因此一颗珍珠就值很多很多钱。林积捡到一袋珍珠,非常贵重,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如果他自己不说,隐藏起来自己要,不会有任何人知道。

(2)在这种情况下,林积想到的是什么呀?

小结:面对这袋珍珠,林积想到的是失主丢失了这么多的珍珠该有多着急呀,我一定要想办法把珍珠还给失主。

(3)林积捡到的珍珠那么贵重,当时又没有人看见,他为什么自己不要,却要交还给失主呢?

小结:林积捡到的珍珠是别人丢失的,不是自己的,自己就不能要,这是诚实、不贪便宜的表现;再说失主丢失了这么多珍珠一定会非常着急。林积一心替失主着想,急人所急,他要尽快地把珍珠交还给失主。

板书:不是自己的    诚实    不贪便宜    急人所急

过渡:由于这袋珍珠太贵重了,因此林积在寻找失主时特别慎重。为了能把珍珠交换给真正的失主,他动了一番脑筋,想了一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请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

2 继续看林积还珠的故事。(第二天……在房间的墙上写了一行字:“龙溪林积曾在此住宿。)

提问:林积在寻找失主时采用了什么方法?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小结:林积非常机智,他想到失主一定会回来寻找珍珠。于是他先向店主打听失主的情况,说自己是商人的朋友,让店主转告商人到太学找自己,然后又在房间的墙壁上写了一行字“龙溪林积曾在此住宿”,暗示失主是龙溪的林积捡到了珍珠,引着失主到太学去找。

过渡:林积采用这种办法,找到失主没有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继续看课文听故事。

3、看课文,听故事(再说……“愿意!愿意!”商人连声说到)。

(1)讲述:商人找到了林积,林积为了证实眼前这位商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失主,他让商人到官府去报失。等官员问明情况,林积便把珍珠全部还给了商人,也就是交还给了失主。

板书:交还失主

(2)提问:官员觉得林积拾金不昧,品德高尚,要奖励他一半珍珠。你觉得林积该不该受到奖励?林积会不会要这一半珍珠呢?为什么?(讨论。)

(3)林积是不是这样做的.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林积坚决不肯接受……商人深受感动,连声向他致谢)。

(4)小结:奖励林积一半珍珠,这是官府的决定,商人愿意,我们大家也觉得应该。林积如果收下珍珠,没有什么不对。可林积呢,不是自己的东西,即使是奖励,自己也不要。他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过渡:林积拾金不昧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4)提问:我们应该向林积学习什么呢?

小结:我们应该学习林积捡到钱物不是自己的不要,一心为失主着想,急他人所急。这种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是诚实、不贪便宜的表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联系实际。

过渡:从古至今,像林积这样拾金不昧的人和事有很多。

1、谁能讲讲拾金不昧的事例?

小结:社会上拾金不昧的事例还真多。

2、在我们班有没有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呀?夸夸我们班上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请被表扬的同学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板书:交还失主(结合学生发言板书)

小结: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同学,有的捡到东西及时交还给失主,有的找不到失主就主动交公。

3、听了他们的事迹后,你们有什么想法?你打算怎样奖励他们呢?

小结:这些同学拾金不昧,品德高尚,应该受到表扬。让我们一起办一期板报,标题为“拾金不昧的小标兵”,并把他们的事迹写成表扬稿投到学校的广播站,通过广播号召全校同学都来向他们学习。

四、辨析导行。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发现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中,有些人捡到东西以后,却出现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

1、请你帮助他们。

(1)看录像。(小超在教室里拾到一支漂亮的钢笔,他非常喜欢,心想,反正又不是偷的,也没人看见,不要白不要。)小超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小结:捡到钢笔自己留下用,这样做就是贪便宜,发展下去会犯大错误。因此捡到东西,不管自己是否喜欢,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要,不能贪便宜。

(2)看录像。(小宇拾到一个铅笔盒,他明明知道是小丽的,却不直接还给她,而是交给了老师。)如果是你捡到这个铅笔盒,你会不会像小宇这样做?为什么?

小结:小宇明知道铅笔盒是小丽丢的,就应该马上把铅笔盒交还给失主,不应该为了自己受表扬,让失主着急。

(3)看投影幻灯。(小辉看见老师表扬班里拾金不昧的同学,也想受到表扬,但又捡不到东西,于是就把自己的尺子交给老师,说谎是捡的。)小辉这样做是拾金不昧吗?为什么?

小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捡不到东西就把自己的尺子交给老师,这是弄虚作假,是不诚实的表现。我们要做诚实的孩子,就要真正做到拾金不昧。

2、看投影幻灯(课后“议一议”),议一议:下面三种做法哪种做法对,哪种做法不对?你觉得有哪些好方法?(讨论。)

小结:我们捡到东西,应及时交还给失主。如果找不到失主,就要主动交公。在学校交给老师,在马路上交给警察叔叔,如果是在街道捡到的,还可以交给居委会。交公也是为了请有关人员帮助找到失主。如果实在找不到失主,东西就归公。

3、有一个同学曾经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一天,她和小华一起上学,在路上,小华捡到一角钱。她让小华交给老师,而小华却说:“就这么一点钱,不交算了。”你们说小华的说法对吗?你们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小结:捡到的钱不在乎多少,只要能做到拾金不昧,就是最宝贵的。

五、齐唱歌曲,总结。

1、你们会唱《我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这首歌吗?(齐唱歌曲。)

2、提问:这首歌歌颂了什么好品质?

小结:它歌颂了拾金不昧的好品质。

3、总结:这首歌,你们的爷爷奶奶唱过,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唱过。它告诉我们,捡到的东西不在乎多少,只要能做到拾金不昧,就是最宝贵的,因为这是诚实的表现。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把这首歌世世代代地传唱下去吧!

板书设计

篇8:拾金不昧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是诚实的表现。

2、知道一些的格言或故事。

情感:

1、愿意做到,并以此为荣。

2、拾到钱物时,替失主着急。

行为:

拾到钱物及时交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诚实守信”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诚实表现在很多方面,本课着重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在学校生活中,常常有的好人好事,但也有一些学生,拾到钱物后不还给失主或不交公,占为己有。有的拾到东西为了得到表扬,明知失主是谁,却不还给失主,而是交给学校;还有个别同学为了受到表扬,而弄虚作假。针对这些问题,应当认真地进行的教育,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为什么要和怎样做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的行动。

本课选取了林积还珠的故事,林积是一个的人,而且非常聪明,巧妙地找到了真正的失主,关于这一点,应着重让学生体会。

教法建议:

1、教学重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1、爱占小便宜,捡到东西占为己有的;2、为图表扬明知谁是失主,偏要交公。3、为得表扬,弄虚作假的。

2、是一种好品质,对学生来说有的能做到,有的还做不到,老师应给学生树立榜样,用榜样引导学生。教学中不要批评做得不好的学生。

3、有些学生的家长做得不好,老师不要当众点是哪位同学的家长。让学生分清是非即可。

4、在导行时,应采取演一演的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白,拾到东西要先交给失主,找不到失主再交公。

5、针对有些人冒领失物的情况,教师还应提醒学生,也可在课上分角色演一演,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课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是诚实的表现。

2、知道一些的格言或故事。

情感:

1、愿意做到,并以此为荣。

2、拾到钱物时,替失主着急。

行为:

拾到钱物及时交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教学重点:知道是诚实的表现;拾到钱物要急人所急,替失主着想;拾到钱物要及时送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教育过程:

一、导入  ,解题。

1、同学们,你们谁曾经丢过东西?你当时是什么心情?

小结:同学们丢了东西,特别是自己所喜欢的、急需的或经常要用到的东西丢失了,心里很着急,真希望马上有人捡到它并交还给自己。

2、你们捡到过别人丢失的东西吗?你当时是怎么做的?

小结:同学们捡到别人丢失的钱或物品,自己没有要,有的交给了老师,有的交还给了失主(也就是丢失东西的人),这样做就是的表现。

板书:

3、解题。

(1) “拾”就是“捡到”,“金”是指“钱或物品”,“昧”就是“隐藏”,“不昧”就是“不隐藏”,也就是自己不要。

板书:捡到钱物,自己不要

(2) 小结:就是捡到钱或物品,自己不要。

过渡:在我们国家,从古代到今天,的好人好事有很多很多。古代有一个叫林积的人,他在这方面做得就特别好。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请大家看大屏幕。

学文明理。

1 看林积还珠的故事(开头……我一定要想办法把珍珠还给失主)。提问:

(1)林积是怎样发现这袋珍珠的?当时有人看见吗?

小结:林积住在客店里。夜深了,四周静悄悄的,他躺在床上,总觉得裤子下面有什么东西硌着,他揭开褥垫,发现了这袋珍珠。你们知道吗?在古时候,珍珠都是从深海中打捞上来的,只有深海中的贝壳里才有,是很难找到的。因此一颗珍珠就值很多很多钱。林积捡到一袋珍珠,非常贵重,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如果他自己不说,隐藏起来自己要,不会有任何人知道。

(2)在这种情况下,林积想到的是什么呀?

小结:面对这袋珍珠,林积想到的是失主丢失了这么多的珍珠该有多着急呀,我一定要想办法把珍珠还给失主。

(3)林积捡到的珍珠那么贵重,当时又没有人看见,他为什么自己不要,却要交还给失主呢?

小结:林积捡到的珍珠是别人丢失的,不是自己的,自己就不能要,这是诚实、不贪便宜的表现;再说失主丢失了这么多珍珠一定会非常着急。林积一心替失主着想,急人所急,他要尽快地把珍珠交还给失主。

板书:不是自己的    诚实    不贪便宜    急人所急

过渡:由于这袋珍珠太贵重了,因此林积在寻找失主时特别慎重。为了能把珍珠交换给真正的失主,他动了一番脑筋,想了一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请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

2 继续看林积还珠的故事。(第二天……在房间的墙上写了一行字:“龙溪林积曾在此住宿。)

提问:林积在寻找失主时采用了什么方法?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小结:林积非常机智,他想到失主一定会回来寻找珍珠。于是他先向店主打听失主的情况,说自己是商人的朋友,让店主转告商人到太学找自己,然后又在房间的墙壁上写了一行字“龙溪林积曾在此住宿”,暗示失主是龙溪的林积捡到了珍珠,引着失主到太学去找。

过渡:林积采用这种办法,找到失主没有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继续看课文听故事。

3、看课文,听故事(再说……“愿意!愿意!”商人连声说到)。

(1)讲述:商人找到了林积,林积为了证实眼前这位商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失主,他让商人到官府去报失。等官员问明情况,林积便把珍珠全部还给了商人,也就是交还给了失主。

板书:交还失主

(2)提问:官员觉得林积,品德高尚,要奖励他一半珍珠。你觉得林积该不该受到奖励?林积会不会要这一半珍珠呢?为什么?(讨论。)

(3)林积是不是这样做的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林积坚决不肯接受……商人深受感动,连声向他致谢)。

(4)小结:奖励林积一半珍珠,这是官府的决定,商人愿意,我们大家也觉得应该。林积如果收下珍珠,没有什么不对。可林积呢,不是自己的东西,即使是奖励,自己也不要。他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过渡:林积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4)提问:我们应该向林积学习什么呢?

小结:我们应该学习林积捡到钱物不是自己的不要,一心为失主着想,急他人所急。这种的高尚品质是诚实、不贪便宜的表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联系实际。

过渡:从古至今,像林积这样的人和事有很多。

1、谁能讲讲的事例?

小结:社会上的事例还真多。

2、在我们班有没有的好人好事呀?夸夸我们班上的好人好事。(请被表扬的同学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板书:交还失主(结合学生发言板书)

小结: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同学,有的捡到东西及时交还给失主,有的找不到失主就主动交公。

3、听了他们的事迹后,你们有什么想法?你打算怎样奖励他们呢?

小结:这些同学,品德高尚,应该受到表扬。让我们一起办一期板报,标题为“的小标兵”,并把他们的事迹写成表扬稿投到学校的广播站,通过广播号召全校同学都来向他们学习。

四、辨析导行。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发现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中,有些人捡到东西以后,却出现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

1、请你帮助他们。

(1)看录像。(小超在教室里拾到一支漂亮的钢笔,他非常喜欢,心想,反正又不是偷的,也没人看见,不要白不要。)小超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小结:捡到钢笔自己留下用,这样做就是贪便宜,发展下去会犯大错误。因此捡到东西,不管自己是否喜欢,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要,不能贪便宜。

(2)看录像。(小宇拾到一个铅笔盒,他明明知道是小丽的,却不直接还给她,而是交给了老师。)如果是你捡到这个铅笔盒,你会不会像小宇这样做?为什么?

小结:小宇明知道铅笔盒是小丽丢的,就应该马上把铅笔盒交还给失主,不应该为了自己受表扬,让失主着急。

(3)看投影幻灯。(小辉看见老师表扬班里的同学,也想受到表扬,但又捡不到东西,于是就把自己的尺子交给老师,说谎是捡的。)小辉这样做是吗?为什么?

小结:是诚实的表现。捡不到东西就把自己的尺子交给老师,这是弄虚作假,是不诚实的表现。我们要做诚实的孩子,就要真正做到。

2、看投影幻灯(课后“议一议”),议一议:下面三种做法哪种做法对,哪种做法不对?你觉得有哪些好方法?(讨论。)

小结:我们捡到东西,应及时交还给失主。如果找不到失主,就要主动交公。在学校交给老师,在马路上交给警察叔叔,如果是在街道捡到的,还可以交给居委会。交公也是为了请有关人员帮助找到失主。如果实在找不到失主,东西就归公。

3、有一个同学曾经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一天,她和小华一起上学,在路上,小华捡到一角钱。她让小华交给老师,而小华却说:“就这么一点钱,不交算了。”你们说小华的说法对吗?你们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小结:捡到的钱不在乎多少,只要能做到,就是最宝贵的。

五、齐唱歌曲,总结。

1、你们会唱《我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这首歌吗?(齐唱歌曲。)

2、提问:这首歌歌颂了什么好品质?

小结:它歌颂了的好品质。

3、总结:这首歌,你们的爷爷奶奶唱过,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唱过。它告诉我们,捡到的东西不在乎多少,只要能做到,就是最宝贵的,因为这是诚实的表现。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把这首歌世世代代地传唱下去吧!

板书设计

篇9:拾金不昧

拾金不昧850字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湛蓝的天空柔柔地飘着几朵轻纱般的白云,还不时拂来一阵阵凉爽的轻风,又是一个难得的星期天,大家都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出来玩,人们嬉笑着追赶着,周围的世界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时,我们班同学邓思婕也正在一家银行门前独自玩玩耍,忽然她看到前方有一个黄灿灿的东西,赶忙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条金项链,她赶忙拾起来,感觉手上沉甸甸的,这时候她想:这么贵重的东西谁丢了不着急呀,再说一个人也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少先队员拾到财物一定要及时归还失主。于是,她就在银行门口等失主前来领取。

等啊等,盼啊盼,过了好长时间,才见到有一个人低着头急匆匆地走来,一脸慌张一脸愁伥左顾右看象在寻找什么,这时候邓思婕忙跑了过去问:“叔叔,您在找什么呀?”叔叔一脸紧张没好气地回答说:“走走走,小孩子,烦什么烦?和你说了也没有用,我丢了个项链,你看见了??”“叔叔,请问您丢的是什么样的项链?”叔叔见眼前的小姑娘一脸真诚好象感觉到了什么,忙把丢失的项链形容了一下,邓思婕见这位叔叔说的和自己拾到的差不多,忙拿出来给他看了一下,那位叔叔两眼放光看了看,流下了眼泪,长舒一口气摸摸她的头激动地说:“就是这个,就是这个!找到了,哎,终于找到了!谢谢你小朋友,谢谢你小朋友!!要不是你,我还真不知被谁捡去了呢?!”邓思婕赶紧说:“不用谢,应该的。”说完连忙跑开了,这个时候路边人群中传来了阵阵掌声,更多的.是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过后这位叔叔打听了好长时间,才知道那天拾金不的小女孩原来是我们班的邓思婕,给她发来了表扬信,由衷感谢昭阳实验小学培养了如此好的学生,看了表扬信,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暖洋洋的。邓思婕!你有如此的公德心,你为我们学校赢得了荣誉,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四(一)班全体同学都为你自豪!!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的社会更需要人们有拾金不昧的精神,拾金不昧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要人人都有一份公德心,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篇10: 拾金不昧

拾金不昧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的人能做到拾金不昧,在这些人把金钱或物品归还给失主的同时,他们也会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而感到兴奋。今天,我就感受到了拾金不昧的快乐。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妈妈兴致勃勃的来到了教堂。我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听讲,突然,我的随身带的糖掉到了地上,我正要去捡,一张纸币进入了我的眼帘。我想:应该怎么办呢?如果不拿钱去交公的话,就太没公德心了,如果去交公,就白白失去了一个买玩具的机会,我的心里仿佛出现了两了小人,一个说:“天上掉馅饼都不去捡,真是笨得无药可救。”另外一个说:“见钱眼开的人不是不够格当少先队员的!”我决定来,决定去,最终,我还是认为交公比较好。于是,我把纸币交给了值班员阿姨。阿姨连连夸我懂事,我回答道:“拾金不昧是一种良好的作风,如果换成你,也会这样做的。”虽然没有买到惹人喜爱的玩具,但是,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把自己捡到的东西主动归还给失主,那还会有人会为自己遗失了物品或金钱而忧愁吗?

篇11: 拾金不昧

那天星期二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叔叔,阿姨一起去玩。

我们到滨江路那二的人民广场去玩,玩了一会儿,就想上厕所了。我想:算了,反正现在还憋得住。又过了一会儿,我实在憋不住了,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厕所。”妈妈答应后就带我去了。在厕所里,我看到了一个红色钱包,上面有一朵白色的小花。我把钱包拾起来交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钱包拿去给了爸爸。爸爸打开钱包一看,只见里面有一个红色的小灵通和10元05角钱。

爸爸大声说:“我们应该把这个钱包还给失主。”大家一致赞成。然后爸爸用捡来的手机给失主打了个电话。当得知失主就在离我们很近的地方时,爸爸说:“我们应该给他送过去。”后来,我们给送过去的时候,那个失主的老公说:“谢谢你们啦,谢谢了。”爸爸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爸爸这种拾金不昧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篇12: 拾金不昧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而我的性格也与众不同。我的特点就是拾金不昧,拾到再多的钱,我也不会占为己有。

有一次,我忘带了钢笔。情急之下,我到小店里买了一支新的水笔。付钱时,老板莫名其妙的多找给我10元钱。到了教室,我不知如何是好,就去问同学,有些同学不怀好意的说:“你就去买一些东西,然后……。”我猜出了他们的意思,斩钉截铁的否认了他们的观点。有些同学说:“你的运气真好,这下可以卖许多东西啦!我的运气可没你好,上次还亏了10元钱呢!”我又否认了她们的观点。上了一天的课,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躺在沙发上,想:这钱到底还不还?还的话,这笔意外之财就泡汤了。但反过来一想,那些做生意的也不容易啊?我怎能拿他们的钱?两种思想在我脑袋里激烈地斗争着,一个诚实,一个邪念,最后,邪念占了上风,第二天一早,我到小店准备消费时,一声声拾金不昧的话语在我耳边响起,电视里许许多多拾金不昧的事迹震撼着我,我毫不犹豫地走到阿姨跟前,把昨天多找给我10元钱还给了他们。当物归原主时,我心中的大石头一下子掉了下来,心里舒服多了。

我就是这样一个拾金不昧的孩子。

拾金不昧是不是褒义词

司机拾金不昧感谢信

公司员工拾金不昧表扬稿

拾金不昧感谢信300字

拾金不昧的感谢信

学校拾金不昧表扬信

拾金不昧表扬信写作参考

拾金不昧的句子

拾金不昧表彰发言稿

对拾金不昧的感谢信

拾金不昧的阅读答案(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拾金不昧的阅读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