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只考试嘤嘤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宁波异地就医结算“一卡通”定点医院增至18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宁波异地就医结算“一卡通”定点医院增至18家,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 目录
篇1:宁波异地就医结算“一卡通”定点医院增至18家
昨天上午,来自舟山的刘女士持舟山的社保卡,到宁波市第六医院检查腰椎,很快就完成了医保异地结算业务,不再需要自掏腰包垫付,返回舟山就可报销。退休后搬到宁波女儿家居住的刘女士,是今年以来在我市享受省内异地就医结算便利的近21万病人中的一员。
昨日,记者从市医保中心获悉,市妇儿医院、市第六医院、鄞州区第二医院和113医院顺利通过了浙江省医保异地就医结算“一卡通”定点测试验收。这意味着,像刘女士这样,居住在我市的省内其他地区医保参保人员,可以持卡在这4家医院实现即时结算,不必再为报销医药费往返奔波。
这4家医院进入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名录后,我市已有18家医疗机构成为浙江省医保异地就医结算“一卡通”定点医院,其余14家医院分别是:李惠利医院、市第一医院、市第二医院、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宁波中医院、宁波眼科医院、鄞州人民医院、北仑人民医院、镇海龙赛医院、慈溪人民医院、余姚人民医院、奉化中医医院、宁海第一人民医院、象山第一人民医院。
据了解,为解决参保人员外出就医时“费用垫付、报销跑腿”的难题,我市从底开始推行医保异地就医结算“一卡通”。仅今年1至11月,我市参保人员到省内其他地区就医的有15.6万人次,发生医疗费1.4亿元,省内其他地区参保人员也有20.9万人次在我市进行了就医结算,发生医疗费6565.6万元。
而在宁波市域范围内,社保一卡通为290.2万人次提供方便,实现市域范围内跨区域的异地就医结算,共发生医疗费7.01亿元。我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中,也有3661.4万人次持社保卡在全市近1500家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就医购药,共发生医疗费46.58亿元。
需要提醒的是,要享受这一便利,居住在异地的我市医保参保人员,需要办理异地居住定点就医手续,而因治疗需要转往省内异地就医结算“一卡通”定点医院就医的,也需办理转外地就医手续,随后,便可凭本人社保卡完成直接刷卡结算。目前浙江省内,已有170家“一卡通”定点医院,详细名单可查询宁波日报官方微信。
篇2:广东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
广东近日启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广东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
人社部近日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通知》,对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医保整合、健全医保支付机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提出具体要求。记者昨日了解到,广州市已成为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城市,力争今年底启动试点并发放待遇。
长期护理费用支付水平控制在70%左右
人社部的《通知》对10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都有具体要求,这10大领域包括: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医保整合、健全医保支付机制、健全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确保完成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扎实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等。
其中针对探索长期护理保险,要求探索长期护理险的保障范围、参保缴费、待遇支付等政策体系,护理需求认定和等级评定等标准体系和管理办法,长期护理保险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等。各试点地区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力争10月底前将试点方案报省厅批准,并报部里备案,确保年内启动实施。
广州市是国家15个试点城市之一。根据早前人社部发布的《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在试点阶段原则上主要覆盖职工医保参保人群,试点地区可合理确定范围并逐步扩大范围。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按比例支付护理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为参保人提供的符合规定的护理服务所发生的费用。根据护理等级、服务提供方式等制定差别化的待遇保障政策,对符合规定的长期护理费用,基金支付水平总体上控制在70%左右。试点阶段可通过优化职工医保统账结构、划转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余、调剂职工医保费率等途径筹集资金。
广州市医保部门有关负责人昨日对记者表示,目前正在制定长期护理险有关政策,确保年底启动试点并顺利发放待遇。
广州在全省联网的定点医院达104家
《通知》要求实现国家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系统与省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系统对接,确保明年开始基本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年底,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目前广东省也正在推进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已经联网。按计划,今年年底全省联网结算的医疗机构逐步扩大到200家左右,届时所有地市的主要医院将实现联网结算,逐步实现全省所有县区的主要医疗机构都纳入联网结算。预计年底约200家医疗机构上线后,每年通过平台结算的人数将达60万人次左右。广东省还与新疆、广西、重庆等省区市签订协议,开展跨省异地就医对接工作。
据广州市医保局统计,目前广州在全省联网的定点医院已达104家,可基本满足省内异地就医参保人的需要。其中,广州市已有47家定点医院成为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院。1年时间约有22.38万人次省内异地就医参保人办理了异地就医直接报销,其中19.04万人次是在广州市就医结算的。
广州年底前完成100个病种的付费标准测算
人社部的《通知》还要求,努力实现年底前所有省(区、市)出台整合方案,20开始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要普遍建立适应不同人群、不同疾病或服务特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按人头、按病种、按床日付费,鼓励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今年综合医改试点省和所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都要实施按病种付费改革,覆盖病种不少于100个。
针对医疗机构与医保基金结算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广东省也在今年7月发文,要求全面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门诊统筹实行按人头付费,住院和门诊特定病种保障推行按病种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式付费方式。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按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付费。
记者了解到,所谓DRGs付费就是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症与并发症及转归等多个因素,把病人分成多个诊断相关组,在分级上进行科学测算,给予定额预付款。
广州市医保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推进按病种、按床位付费等复合式付费方式,目前正在对按病种付费的标准进行测算,力争年底前完成100个病种的付费标准。
1.什么是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2.河北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规程
3.云南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怎么办理?
4.2017年基本实现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
5.2016大连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最新消息
6.医保“漫游”最新消息: 异地就医将直接结算
7.广东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怎么办理?
8.异地医保直接结算方案的通知
9.2015异地医保直接结算最新消息
10.20将基本实现异地直接结算
篇3:福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
根据相关工作要求,2017年上半年,实现所有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2017年年底前,实现所有统筹区全面对接,支持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和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住院费用持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
02、福建上线
篇4:福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
从省医保中心了解到,目前,我省正在进行系统测试,年底实现大部分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开始上线试运行。
03、针对情况
篇5:福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
此前异地就诊,医疗费用由个人先行垫付,等到治疗结束后,由本人或其代理人拿着一堆票据到医保中心进行报销。
实现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后,市民不需要自己垫付医疗费(自费除外),也不需要抱着一大堆发票报销。
1.广东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
2.河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
3.什么是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4.2016大连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最新消息
5.河北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规程
6.云南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怎么办理?
7.基本实现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
8.医保“漫游”最新消息: 异地就医将直接结算
9.将基本实现异地直接结算
10.2015异地医保直接结算最新消息
篇6:福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
省医保中心相关人士介绍,依据相关通知,现在所说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理论上主要针对4类人员,分别为:(一)异地安置退休人员:指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二)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指在异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三)常驻异地工作人员:指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四)异地转诊人员:指符合参保地转诊规定的人员。
04、新旧对比
★ 宁波家装合同
★ 社保卡就医怎么用
★ 就医体验心得体会
★ 结算协议书范本
★ 宁波银行资本规划
★ 宁波中考作文
★ 宁波租房协议
宁波异地就医结算“一卡通”定点医院增至18家(共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