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及股权比例变动的核算经济论文

时间:2023-02-27 04:00:26 作者:冰粉爱好者小杨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冰粉爱好者小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及股权比例变动的核算经济论文,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及股权比例变动的核算经济论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及股权比例变动的核算经济论文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及股权比例变动的核算经济论文

一、成本法核算需明确的重点:

(一)成本法核算下如何确认收益①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应按投资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②所确认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数,若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二)原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冲减的投资成本恢复①获得的属于投资前被投资单位累积利润或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大于投资后累积实现利润的,投资单位均需按投资比例相应冲减投资成本作投资成本收回。

②若以后被投资单位每年实现的利润大于被投资单位当年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均需按投资比例相应恢复原冲减的投资成本,但恢复的投资成本不能高于原冲减的投资成本,即将原冲减的投资成本恢复到原始投资成本数,同时将恢复的投资成本确认为收益。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利润大于(或等于)累积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应将原冲减的投资成本恢复到原始投资成本数。

(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可以在每年度结束时,也可在某一年度的中间。为方便理解,以下例题假定分派利润为年度结束时。

(四)举例A企业于95年1月1日投资于甲企业,投资成本6000万元,占股份10%,甲企业95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000万元,A企业采取成本法进行核算。

①年初A企业投资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6000万

贷:银行存款 6000万

②95年甲企业实现利润500万,当年末分派股利400万元因甲企业本年分配股利小于本年实现利润,故不需冲减投资成本,A企业分得的股利可全部作为当年收益。

A:企业分录:

借:银行存款 40万

贷:投资收益 40万

③甲企业实现利润600万,当年末分派股利800万元。

甲企业本年分派利润大于本年实现利润,应冲减投资成本。A企业投资后甲企业累积分派利润1200万元,累积实现利润1100万元。

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利润1200万,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利润1100万(假定在每年末分派股利。若为下年度中间分派利润,则为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利润)。

应冲减投资成本=(1200万-1100万)×10%-0=10万应确认收益=800万×10%-10万=70万

A企业分录:

借:银行存款 80万

贷:投资收益 70万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0万

④甲企业实现利润300万,当年末分派股利500万甲企业本年分派股利大于本年实现的利润,应冲减投资成本。

根据上述公式,A企业投资后甲企业累积分派1700万,累积实现利润1400万。

应冲减投资成本=(1700万-1400万)×10%-10万=30万-10万=20万应确认收益=50-20万=30万

A企业分录:

借:银行存款 50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万

投资收佃 30万

⑤甲企业实现利润500万,当年末分派股利300万甲企业本年分派股利小于本年实现利润,应恢复投资成本。

A企业投资后甲企业累积分派股利为2000万元,累积实现利润为1900万元应冲减投资成本=(2000万—1900万)×10%-30万=10万-30万= -20万96年冲减投资成本10万,97年冲减投资成本20万,98年恢复投资成本20万同时应将恢复的投资成本确认为收益,累积冲减投资成本余额为10万元。应确认的收益=30万-(-20万)=50万

A企业分录:

借:银行存款 30万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万

贷:投资收益 50万

⑥甲企业实现利润300万,当年末分派现金股利400万。

甲企业本年分派股利大于本年实现利润应冲减投资成本。

A企业投资后甲企业累积分派股利2400万,累积实现净利2200万。

应冲减投资成本=(2400万-2200万)×10%-10万=10万应确认的收益=40万-10万=30万

A企业分录

借:银行存款 40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0万

投资收益 30万

⑦甲企业实现利润600万,当年末分派股利100万甲企业本年分派股利小于本年实现利润,应恢复投资成本。

A企业投资后甲企业累积分派股利2500万,累积实现利润2800万,累积实现利润大于累积分派的股利需对原冲减的投资成本全部恢复,截止79年末累积冲减投资成本余额为20万。

根据公式计算应冲减投资成本=(2500万-2800万)×10%-20万=-50万根据计算应恢复的投资成本为50万元,而已冲减尚未恢复投资成本时最多只能按20万元,使投资成本恢复到原投资成本,并确认相关收益。

应确认收益=10万-(-20万)=30万

A企业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万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万

贷:投资收益 30万

二、股权比例变动所引起的核算方法的变化

(一)原持有比例低于20%按成本法核算,后增持比例达到权益法核算的要求的,在改按权益法核算前实现的净损益,已包括在股权投资成本中,故只需对改按权益法后实现的收益按持股比例及时间进行收益确认。

举例:①A企业于99年1月2日投资乙企业投资金额为110万元,持股比例为10%,乙企业99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00万元。

A企业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10万

贷:银行存款 110万

②A企业于99年7月1持乙企业股份10%,投资金额为116万元,乙企业99年1-6月实现净利润30万元。

A企业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16万元

贷:银行存款 116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20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万

股权投资差额=(1000万+30万)×20%-(110万+116万)=20万(假定股权投资差额按摊销)

③乙企业99年全年实现净利润80万元,A企业应确认收益=(80万-30万)×20%=10万

A企业分录

借:长期股权—损益调整 10万

贷:投资收益 10万

借:投资收益 1万

?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1万

(二)原持有比例大于或等于20%,后增持比

例仍按权益法核算要求的,在当年应按加权平均或投资时间分别确认收益。

举例:①A企业于99年1月1日投资1200万元占丙企业20%的股份,99年初丙企业所有者权益为5000万元

A企业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成本 1000万

股权投资差额 200万

贷:银行存款 1200万元

②A企业7月1日投资650万,增持丙企业10%的股份,1-6月份丙企业实现净利润400万元,则6月底所有者权益合计5400万元股权投资差额=5400万元10%—650万=110万元

A企业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成本 540万

股权投资差额 110万

贷:银行存款 650万

③丙企业99年全年实现收益900万元(股权投资差额扫10年摊销)

应确认的收益=900万×20%+500万×10%=230万=400万×20%+500万×30%=230万摊销股权投资差额=200万÷10+110÷10÷2=20万+5.5万=25.5万

A企业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30万

贷:投资收益230万借:投资收益 25.5万

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25.5万

篇2: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

(一)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适用范围:

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单纯从持股比例看,持股比例在50%以上与20%以下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不包括20%和50%)应设置的会计科目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应收股利、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二)具体的账务处理:

1.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除企业合并以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应该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也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中(2)以支付非现金资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应该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同时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中(3)无论是以现金资产还是非现金资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该作为应收项目处理,不构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取得后的核算:

(1)收到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篇3: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问题: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是什么意思?

成本法是企业在购入作为长期投资的股票时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长期投资的成本入账,在该股票持有期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以成本反映的投资金额始终保持不变。股票投资上取得的股利作为投资收益而不影响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被投资企业实现利润导致了企业期末净资产价值的增加,或发生了亏损导致了净资产价值的减少也丝毫不影响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所反映的成本金额,

HacK50.com-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www.HacK50.com-找入门资料就到

(1)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下表决权资本的,则认为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共同控制或无重大影响。

HacK50.com-是最好的入门资料网站

篇4: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的经济论文

[摘要]成本法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实例对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归纳整理,并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

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或被投资企业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时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本文主要讨论成本法下投资企业投资收益的会计核算。

一、企业会计制度关于成本法投资收益的处理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作为当期投资收益。但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若被投资企业分派的属于投资前累积未分配的利润又被投资后实现的利润弥补,则投资企业应在原累计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范围内恢复投资成本,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

二、常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在按照上述规定具体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分别投资年度和以后年度处理:

(1)投资年度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

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如来源于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则冲减初始投资成本,如来源于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则确认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如不能分清是来源于投资前还是投资后的净利润,则按以下公式计算确认投资收益或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当年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当年投资持有月份÷12)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被投资企业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

计算出的“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如为正数,则按此金额冲减初始投资成本;如为负数或零,不需冲减,分得利润或股利全部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例1:A企业于4月2日以500万购入B企业3%的股份,B企业04年净利润50万,04年12月31日宣告分配04年股利60万。则:

A企业04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500000×3%×(9÷12)=11250元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600000×3%-11250=6750元

会计分录:

借:应收股利 18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 6750

投资收益 11250

(2)投资年度以后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计算公式: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企业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计算出的“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如为正数,冲减初始投资成本;如为负数,恢复增加初始投资成本,但恢复数不能大于原累计已冲减数。

例2:1月2日A企业以60000000元投资于B公司,占B公司表决权的10%,采用成本法核算。B公司有关资料如下:(1)02年4月20日宣告度现金股利1500000元,02年实现净利润6000000元;(2)4月20日宣告的现金股利7500000元,03年实现净利润7000000元;(3)04年4月20日宣告的现金股利6000000元,04年实现净利润5500000元;(4)4月20日宣告的现金股利3000000元。A企业各年有关投资收益的会计分录如下:

(1)02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01年度的现金股利1500000元,因属投资以前年度的股利,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

借:应收股利 150000(1500000×1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150000

(2)03年4月20日宣告02年现金股利7500000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1500000+7500000)-6000000]×10%-150000=150000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7500000×10%-150000=600000元

借:应收股利 750000(7500000×1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150000

投资收益 600000

(3)04年4月20日宣告03年现金股利6000000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1500000+7500000+600000)-(6000000+7000000)]×10%-(150000+150000)=-100000元

计算结果为负数,应恢复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100000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000000×10%-(-100000)=700000元

借:应收股利 600000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100000

贷:投资收益 700000

(4)05年4月20日宣告04年现金股利3000000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1500000+7500000+600000+3000000)-(6000000+7000000+5500000)]×10%-(150000+150000-100000)=-250000元

计算结果为负数,应恢复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但恢复增加数不能大于原累计已冲减数200000元(150000+150000-100000)。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3000000×10%-(-200000)=500000元

借:应收股利 300000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200000

贷:投资收益 500000

三、一种简化的会计处理方法

从上述的例题中可以看出,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的核算还是比较复杂的,要分“投资年度”和“以后年度”两个阶段分别计算,而且在按上述公式计算“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时,因需要“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企业各年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及“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各年实现的净损益”等数据,导致投资年度越往后,计算所花的时间会越长。实际上,由于实务中企业一般都是在当年分配上一年的利润或股利,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种简化的核算方法,可以不必计算被投资企业累计的应得利润和应收股利,只需比较股利所属年度的被投资企业的应得利润和应收股利。不管是投资年度还是以后年度,都可采用以下这种简化的方法来计算成本法下的投资收益,计算公式:

投资企业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上年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上年投资持有月份÷12)

注:由于实务中企业一般都是在当年分配上一

年的利润或股利,因此公式中的“上年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损益”实际就是被投资企业股利所属年度的净损益。

投资企业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企业本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同样,计算出的“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如为正数,冲减初始投资成本;如为负数,恢复初始投资成本,但恢复增加数不能大于原累计已冲减数。

我们先以例2为例,看看计算结果是否相同:

(1)02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01年度的现金股利1500000元,因属投资以前年度的股利,可直接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也可按上述简化公式计算,由于A公司02年才取得投资,“上年投资持有月份”和“上年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损益”实际都为零,则: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0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1500000×10%-0=150000元

(2)03年4月20日宣告02年现金股利7500000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000000(02年B公司的净利润)×10%×(12÷12)=600000元(注:A公司于02年1月投资,因此“上年投资持有月份”应为12)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7500000(03年B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10%-600000=150000元

(3)04年4月20日宣告03年现金股利6000000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7000000(03年B公司的净利润)×10%×(12÷12)=700000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6000000(04年B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10%-700000=-100000元

计算结果为负数,应恢复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100000元。

(4)05年4月20日宣告04年现金股利3000000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5500000(04年B公司的净利润)×10%×(12÷12)=550000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3000000(05年B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10%-550000=-250000元

计算结果为负数,应恢复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但恢复增加数不能大于原累计已冲减数200000元(150000+150000-100000),因此,恢复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仍为200000元,应收股利是300000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应是500000元,会计分录同前一种方法。

再看看例1,由于A企业是04年4月投资于B企业,04年12月31日宣告分配的是04年的股利。则按简化公式计算04年投资收益时,“上年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损益”实际应是B公司04年实现的净利润,很显然,计算结果与第一种方法是一样的:

A企业04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500000×3%×(9÷12)=11250元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600000×3%-11250=6750元

当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B企业04年12月31日分配现金股利30万,则计算出的“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则为300000×3%-11250=-2250元,为负数,这时如果仍是恢复初始投资成本时就会出现错误,因此在运用简化公式时,如果是被投资方第一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次分配股利,且是在投资年度分配当年的利润时,如果计算出的“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为负数,则不需恢复初始投资成本,而是按应收股利全额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不过在实际业务中,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因为企业一般都是在当年分配上一年的利润。

综上所述,运用上述简化公式计算成本法下的投资收益时,计算结果与会计制度和准则中规定的方法一样,但要比原计算方法简单,计算量要小很多,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参考文献: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2001[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篇5:《初级会计实务》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初级会计实务》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多项选择题

◎对于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下列各项中,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有( )。

A.对于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股票股利,应按其享有的份额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B.对于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应按其享有的份额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C.对于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如果属于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应按其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D.对于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如果属于投资前实现的净利润,应按其享有的份额调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中国大学网

2月22日

篇6:洞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33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成本

295

――公允价值变动

25

――投资收益

10

借:其他综合收益

25

贷:投资收益

25

增资日,改按权益法核算:

投资成本为930万元(330+600),甲公司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1050万元(3500×30%),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营业外收入。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05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20

贷:营业外收入

120

记“其他综合收益”的两种情况

“其他综合收益”作为新准则新增科目,在长期股权资产核算会计处理时有着相应的变化。“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后来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情况,主要是根据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因为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即以后能够记入损益类的情况,但是还不符合结转损益类的情况,就应该记入其他综合收益,主要包括下面4种情况: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也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部分。

确认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记入所有者权益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及处置时的转出。

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二是,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后来符合一定条件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者资本溢价情况,在新准则前提下,还在资本公积――其他核算科目下,主要是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贷方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行权时,按照实际行权数量确定的金额,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借方转出,贷方记入股本科目,差额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溢价)科目。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被投资单位除了实现净利,其他综合收益增加以外导致其他资本公积增加的情况,投资方应该按照持股比例确认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当权益法转为按金融资产核算,投资方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应当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核算,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同时结转其他综合收益。

例2.甲公司对A公司投资的有关资料如下:

7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400万元购入A公司40%的股权,对A公司具有重大影响,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750万元(包含一项存货评估增值100万元;另一项固定资产评估增值2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A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上半年发生净亏损1000万元),投资时评估增值的存货A公司已经全部对外销售,A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500万元。

1月至6月期间,A公司公告并发放现金股利1000万元,实现净利润370万元,A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减少500万元。

207月1日,甲公司决定出售其持有的A公司25%的股权(即出售其持有A公司股权的62.5%),出售股权后甲公司持有A公司15%的股权,对原有A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改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出售取得价款为1600万元,剩余15%的股权公允价值为960万元。

此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构成为:投资成本1500万元、损益调整5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4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937.5(1500×25%/40%)

――损益调整

312.5(500×25%/40%)

――其他综合收益

250(400×25%/40%)

投资收益

100

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96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562.5(1500-937.5)

――损益调整

187.5(500-312.5)

――其他综合收益

150(400-250)

投资收益

60

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借:其他综合收益

400

贷:投资收益

400

篇7:成本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确认

成本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确认

本文认为,在按照有关公式计算确认投资收益及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时,会遇到两个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或处理方案.

作 者:郭永忠 GUO Yong-zhong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场总局第二建筑工程公司,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刊 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年,卷(期):2001 19(2) 分类号:F275.3 关键词:长期股权   投资收益   确认  

篇8: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

(一)权益法适用的范围:

(1)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单纯从持股比例看,持股比例在20%与50%之间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包括20%与5

0% )应设置的会计科目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应收股利、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长期

股权投资明细科目有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

1.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除企业合并以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1)以支付现金

取得的,应该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同时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直接相关

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中(2)以支付非现金资产取得长期

股权投资的,应该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同时为取得长期股

权投资而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中(3)无

论是以现金资产还是非现金资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

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该作为应收项目处理,不构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取得投资后的核算:

(1)初始投资成本与享有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的比较。

①初始投资成本大于享有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不做处理。

②初始投资成本小于享有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应该借方相应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贷方计入“营业外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享有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

贷:营业外收入

(2)收到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3)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投资单位应该按照应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当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时,应该做相反的账务处理,但是应该以长期股权投资这个一级科目的账

面价值减至零为限,如不足冲减的应该在备查簿中备查登记,

备考资料

(4)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①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是被投资单位在投资单位对本单位投资之前实现的净利润,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②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是被投资单位在投资单位对本单位投资之后实现的净利润,应按照应享有的部分确认应收股利的同时冲减长期股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应收股利(宣告分派的股利×持股比例)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投资方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相反分录)

(6)当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时,应该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7)处置长期股权投资

应该按照实际收到的款项计入银行存款,结转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如果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该从贷方结转,实际收到的款项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应收股利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款项)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资本公积(或者在借方)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或记借方)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或者是相反的分录)

篇9:长期股权投资新旧会计准则核算

1、货币资金

新准则中“现金”科目变更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不变,核算内容与原制度核算内容基本相同,余额可以直接结转。

2、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原投资准则规范了包括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的确认、计量的核算。

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科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仅仅规范权益性投资,包括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投资,以及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而短期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则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来规范。因此关于投资的变化还是较大的,涉及了核算内容的中分类以及具体账务处理的变化。故要想完成科目余额的转换,首先要对原来的投资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其进行重分类调整。从总体上看,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具体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都归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中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中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中核算)。具体转换时,可根据以下办法完成科目的转换:

⑴短期投资企业应当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划分标准将其重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首次执行日的公允价值自“短期投资”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原帐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金额。

⑵长期股权投资

新企业会计准则虽仍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其核算内容和其次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了根本性变化。另外新企业会计准则还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调整时,企业应对“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

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的余额全额冲销,并响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科目余额一并转入“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科目。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的贷方余额全部冲销,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科目余额及“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借方余额一并转入“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科目。

篇10: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简化的账务处理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指南以及注册会计师考试等教材,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分为投资年度和以后年度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账务处理,并且每种情况下都要按公式计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和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计算过程复杂,公式理解难度大,给会计人员的实务操作带来诸多不便。下面介绍一种简化的账务处理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要点是:在取得投资时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投资企业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才可确认投资收益,且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根据上述要点,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作分录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银行存款等。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通常情况下,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于下年度分派),先计算应收股利,其金额=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持股比例;然后计算投资收益,其金额=被投资单位上年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上年投资持有月份/12。作分录借记:应收股利,贷记:投资收益(注:如投资收益计算的金额为负数,则此时应借记:投资收益),根据借贷方平衡的原理,其轧平分录的差额再作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即可。

[例1]甲公司1999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c公司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初始投资成本110000元,采用成本法核算。c公司于1999年5月2日宣告分派1998年度的现金股利100000元。假设c公司1999年1月1日股东权益合计为1200000元,其中股本为1000000元,未分配利润为200000元;1999年实现净利润400000元;2000年5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00000元。

按上述处理方法,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1)1999年1月1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110000

贷:银行存款                                           110000

(2)1999年5月2日宣告分派1998年现金股利时h

应收股利=100000╳10%=10000,投资收益=1998年c公司净损益╳10%╳0/12=0<?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借:应收股利                                    10000

贷:投资收益 ——股利收入             0(可省略)

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10000(轧平分录的差额)

(3)2000年5月1日宣告分派1999年现金股利时

应收股利=300000╳10%=30000,投资收益=400000╳10%╳12/12=40000

借:应收股利                                  30000

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10000(轧平分录的差额)

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              40000

(4)假设上述c公司于2000年5月1日分派现金股利450000元

应收股利=450000╳10%=45000,投资收益=400000╳10%╳12/12=40000

借:应收股利                                   45000

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              40000

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5000(轧平分录的差额)

上例为会计师考试教材中的例题,运用本文介绍的账务处理方法彻底摆脱了繁琐的公式计算,简便易行。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股权投资部工作总结

股权投资协议书范本(标准版)

股权转让范本

股权证明书格式

股权承诺书

股权书范本

股权证明书范本

股权转让保证书

股权捐赠协议书范本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及股权比例变动的核算经济论文(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及股权比例变动的核算经济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