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南瓜没有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秋季美国大学的入学时间,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秋季美国大学的入学时间,欢迎阅读与借鉴。
- 目录
篇1:秋季美国大学的入学时间
秋季入学是申请人数最多的开课季,以参考下面的时间表来准备:
1月-6月
准备语言考试:准备并参加TOEFL、GRE/GMAT考试。建议8月份第一次的托福考试,10月第一次的SAT考试。根据复习进度和考出来的结果调整第二次考试时间;
制定初步留学计划书;
做出合适的暑期安排如:实习、参加学校的项目和相关社会实践等。
7月-8月
了解美国本科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和专业分析等信息,制定初步选校方案并制定详细申请策略。 根据初步选校方案,深入比对,并根据专业的申请经验拟定文书方向。
申请文书制作,根据特点制定学术背景提升方案,从领导才能、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等素质上,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参加必要的托福考试,并根据考试成绩调整后期工作安排。
9月-10月
进入正式申请:主要为网申,邮寄等。建议不要在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再提交网申和寄送材料。 申请跟踪包括与学校确认材料收发情况,申请状态。并且通过对申请材料的UPDATE,保持与录取委员会沟通。
11月-12月
ED和EA(提前录取)申请结束,进入RD(常规录取)申请。备注:这两者都被称为早申请。主要区别在于两者对学生的限制条件不同。ED(Early Decision具有约束力的提前录取): 只能申请一所,而且一旦录取,必须去该校念书。EA(不具约束力的`提前录取Early Action): 也属于早申请,但学生可以申请其他的ED, EA 学校。即使录取了,也不一定去上。
12月RD申请结束
1月-2月
RD申请跟踪,包括与学校确认材料收发情况,申请状态。并且通过对申请材料的UPDATE,保持与录取委员会沟通,加深其对申请者的印象。
3月-4月
根据学校发出的录取意向,合理选择理想大学。
5月-6月
签证培训准备
7月-8月
行前学习规划
8月底、9月
登机赴美,开始美国留学生涯
研究生秋季入学
5月收集对申请有帮助的资源,制定初步可行性计划
6月进行GRE(或者GMAT考试。开始准备托福考试
7月继续准备新托福的考试,可以尝试考试,并可以持续到9月。
8月从过实习等活动进行专业背景的提升。
9月开始考虑创作文书思路,初步确定申请院校,开始联系老师写推荐信等。 10月敲定申请院校及文书方案。
11月最后修改文书并定稿,准备申请学校。
12秋季美国大学的入学时间月开始邮寄申请资料。
1月准备面试。
2月继续跟进申请。
3月陆续收offer。
4月决定自己的最终选择学校接受学校的录取。
5月准备签证。
6月顺利拿到签证,进行行前准备
7月继续行前准备。 8月赴美。
篇2:哪些美国大学仍接受秋季入学申请?
哪些美国大学仍接受2016秋季入学申请?
Bard College巴德学院
1月15日
Cooper Union库伯高等科学艺术联合大学
1月11日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福罗里达州立大学
1月13日
Beloit College比洛特学院
1月15日
Bennington College贝林顿学院
1月15日
Bryn Mawr College布林摩尔学院
1月15日
Centre College森特学院
1月15日
Chapman University查普曼大学
1月15日
Emerson College艾默生学院
1月15日
Franklin & Marshall College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
1月15日
Hampshire College汉普郡学院
1月15日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
1月15日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康奈迪克大学
1月15日
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圣十字学院
1月15日
George Mason University乔治梅森大学
1月15日
University of Richmond里士满大学
1月15日
Haverford College哈弗福德学院
1月15日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南加州大学
1月15日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凯斯西楚大学
1月15日
RPI伦斯勒理工
1月15日
Macalester College麦克莱斯特学院
1月15日
Loyola University Maryland洛约拉马里兰大学
1月15日
Knox College诺克斯学院
1月15日
Lawrence University劳伦斯大学
1月15日
Lewis & Clark College路易斯与克拉克学院
1月15日
Grinnell College格林内尔学院
1月15日
Mount Holyoke College曼荷莲学院
1月15日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北卡州立大学
1月15日
Oberlin College欧柏林学院
1月15日
Occidental College西方学院
1月15日
Providence College普维敦斯学院
1月15日
Reed College里德学院
1月15日
Rhodes College罗德学院
1月15日
Villanova University维拉诺瓦大学
1月15日
University of Delaware特拉华大学
1月15日
Kenyon College肯杨学院
1月15日
James Madison University詹姆斯梅迪森大学
1月15日
Colgate University科尔盖特大学
1月15日
Bucknell University巴克内尔大学
1月15日
University of Georgia佐治亚大学
1月15日
Lafayette College拉法叶学院
1月15日
American University美利坚大学
1月15日
Carleton College卡尔顿学院
1月15日
Colorado College科罗拉多学院
1月15日
Drexel University德雷赛尔大学
1月15日
Wilamette University威廉姆特大学
1月15日
Wellesley College威尔斯利学院
1月15日
UNC Chapel Hill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
1月15日
Gettysburg College葛底斯堡学院
1月15日
Sarah Lawrence College沙拉劳伦斯学院
1月15日
Skidmore College斯基摩尔学院
1月15日
Smith College史密斯学院
1月15日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南卫理公会大学
1月15日
SUNY Binghamton University纽约州立宾汉姆顿大学
1月15日
SUNY Stony Brook University纽约州立石溪分校
1月15日
Tulane University杜兰大学
1月15日
University of Denver丹佛大学
1月15日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麻省大学艾莫斯特分校
1月15日
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普吉特海湾大学
1月15日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旧金山大学
1月15日
University of Vermont福尔蒙特大学
1月15日
Whitman College惠特曼学院
1月15日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1月20月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华盛顿州立大学
1月31日
Bryant University布莱恩特大学
2月1日
Butler University巴特勒大学
2月1日
Christopher Newport University克里斯托弗桥港大学
2月1日
Marist College玛瑞斯特学院
2月1日
Massachusetts College Of Pharmacy & HealthSciences麻省医药与健康学院
2月1日
University of Michigan密歇根大学
2月1日
Goucher College戈切尔学院
2月1日
Gonzaga University贡萨加大学
2月1日
IU Bloomington印第安纳大学布莱明顿
2月1日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2月1日
Roger Williams University罗格威廉姆斯大学
2月1日
Dickinson College迪金森学院
2月1日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罗德岛设计学院
2月1日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罗切斯特理工
2月1日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史蒂文森理工
2月1日
Purdue University普渡大学
2月1日(rolling)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2月1日
Sewanee: The University of the South塞沃尼南方大学
2月1日
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Colleges胡伯特和威廉史密斯学院
2月1日
Whittier College惠提尔学院
2月1日
Ithaca College伊萨卡学院
2月1日
Miami University (Ohio)迈阿密大学(俄亥俄)
2月1日
University of Mary Washington玛丽华盛顿大学
2月1日
Simmons College西蒙斯大学
2月1日
Quinnipiac University昆尼皮亚克大学
2月1日 (rolling)
DePauw University德堡大学
2月1日
Ursinus College乌尔辛纳斯学院
2月1日
Suffolk University萨福克大学
2月1日
University of Buffalo布法罗大学
2月1日
St. Lawrence University圣劳伦斯大学
2月1日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伍斯特理工
2月1日
College of Wooster伍斯特学院
2月15日
Illinois Wesleyan University伊利诺伊威斯利安大学
2月15日
Kalamazoo College卡拉马祖学院
2月15日
Allegheny College阿勒格尼学院
2月15日
Pace University佩斯大学
2月15日
Muhlenberg College穆伦堡学院
2月15日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德州基督大学
2月15日
High Point University海波特大学
3月1日
Ohio Wesleyan University俄亥俄威斯利安大学
3月1日
Rowan University罗文大学
3月1日
Agnes Scott College阿格尼丝斯哥特学院1月15日(EAII)
3月15日
Yale\\NUS College耶鲁新加坡国立学院
3月20日
University of Arizona亚利桑那大学
5月1日
Clemson University克莱门森大学
5月1日
以上是仍接受2016秋季留学申请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有意申请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有所帮助。如有更多美国留学问题,欢迎拨打热线电话400-088-6518咨询育路出国留学专家。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留学预科中心,获取更多的留学资讯。
篇3:美国大学入学申请书
怎样写美国大学入学申请书
在写美国大学入学申请文书的时候,常常有学生问他们到底应该写些什么。许多人都会问是不是应该罗列出自己之前取得的所有大大小小的成就,或者极尽所能地描画出性格上的风趣特质。其实申请材料写作这件事本来就没有一个完全固定的模式,也不应该有一个彻底固定的模式,因为这些写作所旨在反映的正是每一个人最能区别于他人的东西。不过即使如此,通过大量实例证明,一些类型风格的申请文章通常会受到招生官更多的青睐,而另外一部分写作材料的内容或方法则犯了公认的申请禁忌。
自我陈述信是在成绩单和简历之外向招生官和奖学金办公室介绍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自我陈述信的作用是让阅读的人结合特定的环境更深入地了解笔者的独一无二并且根据这些特质把申请者从其他众多硬件条件相当的申请人中挑选出来。自我陈述信应该提供清楚,丰富并且有意义的信息(不要浪费文笔在本来可以一目了然在简历上呈现的内容)。它的娓娓道来可以通过讲述一次对不寻常情况的经历或者对艰难任务的挑战等来体现个人品质,例如自主性、自觉性、决心、毅力、领导力、同情心和特殊潜力等。
不管是哪种出色的申请文章,它们的一大共同点都是结构明了,逻辑清晰。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从一个完全陌生的阅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到底想要读到一个什么样的文章去了解作者,可能有什么样的期待,会对我们的哪些方面感兴趣等等。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读者,作者需要肩负的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让读者清晰地得知以及理解作者所讲述的故事和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信任的老师,朋友,家人那里得到的建议通常也会帮助我们从更加丰富的视角去看待自己。
在众多的申请文章类型里,带有幽默感的文章通常更容易受到招生官的喜爱。但是幽默感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元素,用好了它能给我们的写作增色不少,用不好则会给阅读人留下奇怪的印象。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时候在中国被认为很好笑的事情放到西方的文化背景中不见得会收获期待的喜剧效果,而另外一些我们不好意思提起的事情放到西方人的眼前却会得到积极的关注。例如在东方文化里面我们总是会抓住各种机会尽力向别人展示一个完美的自我,生怕给别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跟我们一直以来有较多约束和顾虑的人际交往文化有关。相对的,西方人很长用自嘲的方式来展示出自己的幽默,通过自嘲说明自己只是一个不完美的人而已,从而博得亲切感。这一点对西方人幽默方式的认识可以被考虑到的文书的写作中,因为通过适当的自嘲我们可以展现从容,超脱,机智和幽默,而幽默恰恰被视为智慧的一种表现。不过不要刻意地去展示幽默,因为幽默需要游刃有余的拿捏而不是造作的策划或者苍白的陈词滥调。
在写申请文章的时候很多学生容易犯的一个大忌是言过其实——用很浮夸的语言和内容包装自己的文书。这个现象之所以常见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不够自信,所以想方设法地去夸大事实甚至是编造一些故事出来以博取眼球。事实上,这种做法的积极意义远不如它带来的消极影响。首先,招生官每年要审阅无数的申请文章,什么看起来是真实的表述,什么看上去显得虚假藻饰,他们心里其实是很有数的。撇开这个不说,就算我们通过虚夸的申请文书蒙混过关进了想去的学校,实际经验能力的欠缺和文书中完美形象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也会让招生办公室对他们的决定产生质疑,甚至对学生个人或者所在群体产生怀疑。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去考虑,我们都应该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这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因为无论是谁,无论再平常的人过着再平常的生活也一定有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经历。唯一的差别在于也许对于一些人而言这些独特的点很明显,而对于另外一部分人这些点要求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挖掘。所以只要肯思考愿意花时间,我们每个人都一定能找到自己最与众不同最独特的一面。而最真实的自我陈述往往会用意想不到的精彩程度和诚意打动同样有血有肉的招生官们。
在申请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申请作文的作用。尤其是成绩不比别人高,推荐信与别人不分高下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这个完全自己可以把握的机会,给自己的学习画上一个满意的句号。
关申请论文的几个问题
1) 申请论文的目的是什么
简单来讲,申请论文向读者,尤其是招生人员,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是一个生动形象的自画像。可以通过申请论文展示你思考问题、组织观点、驾驭文字的能力。
2) 申请论文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申请论文在结构上和你写过的其他论文没有太大差别,一般都分为三个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尾。
开头部分表明文章主题,告诉读者你的文章将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
中间部分(主体)是具体内容,通常包含几个段落,用以分别诠释论证论点。
结尾再回到文章的主旨,呼应主题,告诉读者文章传达了什么信息。
这种“三段式”写作方法是一种很不错的论文写作方法。开篇点题,单刀直入,会让每天参阅无数申请文章的招生人员倍感轻松。在明晰观点后,他会顺着作者呈现的顺序继续读下去,直到论述完成。最后,文章结尾处重复观点或者是总结,将有助于增强文章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并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当然,美国大学申请文章不同于应试文章,因此,此处所说的“三段式”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是基本的文章结构,绝不是说文章就应该写成“三段”或者“n段”。在具体格式的把握上切勿掉入应试文章的“八股文”陷阱。
篇4:美国大学入学申请书
Play School Early Learning Centre - Application for Eolment
Play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children to learn, as they discover, create, improvise and imagine
Checklist
You must return the following with your application:
1) Eolment for ApplicationForm completed and signed; 2) Copy of your child’s identification or passport;
3) Copy of mother and father’s your child’s identification or passport; 4) Copy of your child’s immunization certificate; and 5) Tuition
篇5:美国大学入学申请书
A Home Destroyed
I was seven years old when I saw the ocean for the first time. My grandmother had invited me to visit her near Okinawa, Japan. I will never forget that encounter—the intense sun, the endless horizon, the infinite shades of blue that dissolved any boundary between sky and waves. And most of all, the secret of the water. Swimming in those waters was like diving into a kaleidoscope, deceptively plain on the outside, but a show of colors on the inside, waiting to dazzle me, mesmerize me. Those colors! Coral reefs—pink, green, red, purple—covered the seafloor; streaks of sunlight illuminated them, the swaying water creating a dance of hues. And weaving in and out of the contours of coral swam brilliant fish that synchronized every movement with the water, creating one body, one living entity. I longed to join and flow with them to the music of the waves; that’s where I felt I belonged. And leaving was like parting home, not going home.
Five years later, I returned. At first, all seemed to match my memory: the crystalline waters and that open horizon with the sun daring to come closer to Earth. But the second I dove in, I knew my home had vanished?white. That’s all I could see around me: bone-white death. I couldn’t accept it. I kept swimming farther out, hoping to catch even the smallest hint of color. But there was no sign of that brilliant garden I remembered, just fragments of bleached coral. It was like looking down onto the aftermath of a war: a bombed city, with only the crumbles of cement to testify for the great buildings that once stood. But who was the culprit behind this egregious attack?
Though at the age of twelve, I couldn’t even begin to guess, I now know the answer is us. Humans are an impressive species: we have traveled to every continent, adapted to countless environments, and innovated to create
comfortable means of living. But in the process, we have stolen the colors from nature all around the globe, just as we did that coral reef. Our trail of white has penetrated the forests, the oceans, the grasslands, and spread like a wild disease. I, too, have left a white footprint, so I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right
these wrongs, to repaint those colors, and to preserve the ones that remain. Some question why I should care. The answer is simple: this planet is my home, my birthplace. And that, in and of itself, is an inseparable bond and a timeless connection. Nature has allowed me my life, so I have no right to deny its life. As Jane Goodall once said, “If we kill off the wild, then we are killing a part of our souls.” This is my soul—our soul. I know that I alone cannot protect this soul, so I will not make a promise that I cannot fulfill. But this promise I will make: I will do what I can do.
篇6:美国秋季开学时间
在美国,不同大学所采取的校历制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是通常所采用的两种制度是学期制和学季制。所谓的学期制就是将一年的学习时间分为两个学期,第一个学期的起止时间一般是从八月中下旬或者九月上旬到十二月下旬,称为秋季学期,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Fall Semester。第二个学期的起止时间一般是从一月到五月中旬左右,成为春季学期,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Spring Semester。剩下的时间段就是暑期时间了,假期的时间比较长。在美国大学中,有大部分的学校都会采用这种制度。
而所谓的学季制是将学习时间分为三个学季(Quarter),第一个学季一般是从九月中旬到十二月上旬,称为秋季(Fall Quarter)。第二个学季一般是从一月到三月,称为冬季(Winter Quarter)。第三个学季一般是从四月上旬到六月中旬,称为春季(Spring Quarter)。剩下的暑季是假期。采用学季制的学校会比采用学期制的学校少。
了解了学期制和学季制的区别后,我们能够很容易的看出来,不管是采用哪种制度,都是有秋季入学和春季入学的。秋季入学的时间通常都是八月或者九月左右,而春季入学则因学期制和学季制的不同而不同。
美国高中一年分两季入学,春季是在每年的一月份前后,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下半学期,秋季就是9月份前后入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会在春秋两季招生,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是看是否有足够的床位,因为寄宿学校为保证每个学生享有各自的应有的教育资源,招生人数是有严格控制的。总体来说,所有寄宿中学都是在每年秋季大量招生,春季招生比例都很小。
那么一般什么样的高中会在春季招生呢,从经验上来说,有一些美国高中学校是会在春季招生的,他们会在秋季招生的时候留一些名额给春季,但是这也不是固定的,要依据学校每年的招生计划来定。一般来讲,美国非常顶尖的寄宿高中是没有春季招生计划的,中等或以下的学校才会有名额。所以对于那些想去美国读高中,尤其是名校的学生来说,还是要选择秋季入学,但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可以选择学术及教学环境相对不错的春季招生学校入读,一方面提高英语,另一方面争取时间准备大学的申请。
在申请去美国读高中方面,春季招生的学校和秋季招生的学校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春季招生的学校截止日期一般都在11月份前后,而秋季申请的截止日期在一月中旬及二月初。申请材料的要求也是一样的,需要按照学校网站上面的要求提供美国高中学校所需要的材料,申请表,申请费,成绩单,在读证明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材料。但在标准化考试成绩方面稍有不同。春季的学校中大部分只要SLEP考试成绩就可以了,有些学校会要SSAT或是托福,由于申请截止日期比较早,所以学生准备考试也要尽量提早,保证及时的送分。
在去美国读高中录取方面,学校的录取流程也是一样的,学校拿到材料,考试成绩之后会和学生预约电话或视频面试,美国高中面试过后,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在2周左右决定是否录取,拿到录取,学生就要及时准备签证了,春季申请从时间上来讲不是很充裕。
签证的准备时间也没有秋季什么那么多。所以建议准备春季入学的学生尽量及早准备签证的相关材料,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前准备一下签证的相关问题的回答。
以上就是申请美国高中时选择春节还是秋季入学的介绍,春季及秋季申请两季的主要不同,不能单纯的说哪个季申请好,那个季节申请季不好,还是要根据学生个人的年龄,成绩,留学规划,英语水平等方面进行考虑。
延伸阅读:
如何正确的挑选美国高中留学的春秋季入学时间
在美国留学选择时机当中,不能单纯的说哪个季申请好,那个季节申请季不好,还是要根据学生个人的年龄,成绩,留学规划,英语水平等方面进行考虑。
美国高中一年分两季入学,春季是在每年的一月份前后,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下半学期,秋季就是9月份前后入学。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会在春秋两季招生,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是看是否有足够的床位,因为寄宿学校为保证每个学生享有各自的应有的教育资源,招生人数是有严格控制的。
总体来说,所有寄宿中学都是在每年秋季大量招生,春季招生比例都很小。
【春季招生】
解剖申请美国高中留学春秋季入学区别,那么一般什么样的高中会在春季招生呢,从经验上来说,有一些美国高中学校是会在春季招生的,他们会在秋季招生的时候留一些名额给春季,但是这也不是固定的,要依据学校每年的招生计划来定。
一般来讲,美国非常顶尖的寄宿高中是没有春季招生计划的,中等或以下的学校才会有名额。
所以对于那些想去美国读高中,尤其是名校的学生来说,还是要选择秋季入学,但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可以选择学术及教学环境相对不错的春季招生学校入读,一方面提高英语,另一方面争取时间准备大学的申请。
在申请去美国读高中方面,春季招生的学校和秋季招生的学校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春季招生的学校截止日期一般都在11月份前后,而秋季申请的截止日期在一月中旬及二月初。
申请材料的要求也是一样的,需要按照学校网站上面的要求提供美国高中学校所需要的材料,申请表,申请费,成绩单,在读证明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材料。
但在标准化考试成绩方面稍有不同。春季的学校中大部分只要SLEP考试成绩就可以了,有些学校会要SSAT或是托福,由于申请截止日期比较早,所以学生准备考试也要尽量提早,保证及时的送分。
【秋季招生】
解剖申请美国高中留学春秋季入学区别,在去美国读高中录取方面,学校的录取流程也是一样的,学校拿到材料,考试成绩之后会和学生预约电话或视频面试。
美国高中面试过后,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在2周左右决定是否录取,拿到录取,学生就要及时准备签证了,春季申请从时间上来讲不是很充裕。
签证的准备时间也没有秋季什么那么多。所以建议准备春季入学的学生尽量及早准备签证的相关材料,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前准备一下签证的相关问题的回答。
篇7:申请美国大学入学文书范本
申请美国大学入学文书范本
I guess it was inevitable that I’d be on hockey skates at some point in my life, but I did not expect that I’d become one of a rare group of female ice hockey officials before I even reached high school. Being born into a family of hockey players and figure skaters, it seemed that my destiny had already been decided.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my two older brothers and my father strapped me up and threw me onto the ice. I loved it and, in my mind, I was on my way to becoming a female Gretzky! But my mom had to think of something fast to drag her little girl away from this sport of ruffians. Enter my first hot pink figure skating dress! That was all it took to launch fifteen years of competitive figure skating. Even though figure skating soon became my passion, I always had an unsatisfied yearning for ice hockey. It took a great deal of convincing from my parents that competitive figure skating and ice hockey didn’t mix. My compromise became refereeing ice hockey; little did I know that I was beginning an activity that would influence my character and who I am today. When I began, I would only work with my dad and brothers. Everyone was friendly and accepting because I had just started. I soon realized though that to get better I needed to start refereeing with people I wasn’t related to, and that’s when my experience drastically changed. An apologetic smile and an “I’m sorry” wasn’t going to
get me through games now. As I began officiating higher-level games and dealing with more arrogant coaches, I suddenly entered a new male-dominated world, a world I had never experienced before. My confidence was shot, and all I wanted to do was get through each game and be able to leave. Sometimes I was even too scared to skate along the teams’ benches because I would get upset by what the coaches would yell to me. “Do you have a hot date tonight, ref?” was a ty///picment that coaches would spit at me during the course of a game. In their eyes, I did not belong on that ice, and they were going to do whatever they could do to make sure no women wanted to officiate their games. I was determined not to let them chase me off the ice.
I made the decision to stand up for myself. I never responded rudely to the coaches, but I did not let them walk all over me and destroy my confidence anymore. I started to act and feel more like the 4-year certified Atlantic District Official that I am. There were still a few situations that scared me. One time I called a penalty in a championship game during the third overtime and the team I penalized ended up losing because they got scored on. I knew I had made the right call, even though I was unnerved when I saw the losing teams’ parents waiting for me at my locker room; for the moment I wished I hadn’t called that penalty. Although it was scary at the time, I stood my ground and overcame my fears. That was an important
stepping-stone in my officiating career and in my life.
After four years of refereeing, I still can’t say it’s easy. Every game hands me something new and I never know what to expect. Now I have the confidence and preparation to deal with the unexpected, on and off the ice. I now also know to take everything with a grain of salt and not let it get to me. I have learned that life is just like being out on the ice; if I am prepared and act with confidence, I will be perceived as confident. These are the little lessons that I’m grateful to have learned as a woman referee.
Things to Notice About This Essay
1. The author tells an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her experiences as a referee.
2. A sense of her personality—determination, flexibility, good humor—comes through in the narration.
3. Details like “Do you have a hot date tonight, ref?” make the narration memorable (we’d love to hear more of these kinds of details).
4. The essay needs a faster start. The first paragraph (three sentences) says the same thing in both the first and third sentences—and gives away the essay’s surprise in the second! A good revision would all of paragraph one and start at paragraph two.
5. There’s too much frame here and not enough picture. The essay needs further development, especially about the difficulties of
becoming and being a ref, to keep it vivid.
6. The author should “dwell” in the meaning of the experience a little more at the end—“I wonder about…I also think…Sometimes I believe….” Significant experiences like this one, woven through many years of the author’s life, don’t mean just one thing—there are more insights and lessons to explore here.
yours Sincerely
xuexila.com/shenqing/
文书会踩到的坑
误区1.用很多深奥的句式词汇
出色的ps从未偏离过“我是谁?”和“我能提供些什么?”
从这两个主题介绍自身,描述你作为有竞争力候选者的潜能。因此,将个人生涯中涉及主题的主要成就,转折点和大事件必须相应地着重突出,将生涯中决定性事件单独拎出来。要尽量以简单容易常用的词汇来表达,写完后,自己先读一遍或者请别人看看,如果读完没什么感觉,继续改吧。 多检查英文的时态、性别及单多数等方面的错误。自己也可以用手机读一遍并录下来,回放听听是否有问题。
如果你感到自己写很吃力的话,你可以求助专业的文书机构或者学长学姐,记住要尽可能减少你的时间成本,求助他人真的不丢人,虽然我也鼓励DIY。
误区2.什么都想写,没有取舍
文书不是CV,不需要罗列经历面面俱到。一般选取3个经历比较好,多了就是蜻蜓点水了,少了太单薄;选取突出自己特点,与众不同的经历。选取能写出具体细节的经历。经历多样化,不要全部都是实习经历,全部都是社团经历,或全部都是上课经历,而是搭配。
比如教育学的话是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学科,因此文书里最好有1-2件教育实践的经历,不需要太高大 上,本科生写写家教等都是可以接受的。最重要的是自己通过这个实践对教育理念的感悟和反思。
申请书填写指南
1、先注册一个ID
相信类似APPLYNOW或APPLY ONLINE醒目字眼大家都能看到.点这些连接就是打开在线申请的。有的学校是在研究生院招生网页上,有的是学院招生网页上,比如College of Engineering;还有的是在各个系自己的网页上。
一般正式填表前要注册一个ID,填自己 的用户名和密码,确认成功后就可以用这个登陆了。注册了ID后可以使用其反复登陆填写系统需要的信息,只需要根据要求并在Deadline前提交即可。现 在的网申系统包括了个人基本信息,推荐,PS等内容。有的网申系统还包括了状态查询,可以查询到自己邮寄材料是否到达,是否被录取等信息。
2、如何填写网申表格-
填写网申表格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线填写申请表,二是下载PDF申请表打印出,最后再和申请材料一起邮寄回去。第一种方式十分快捷,集中体现网申优势;第二种方式不能称作纯粹网申,有容易掌握、填写方优势,整理、寄送起麻烦。推荐大家将两种方式结合起。
在线填写个人资料和申请信息时,最好常 用文本内容准备好,放一边,填表时直接拷贝,方且易出错。如果遇到理解或确定地方,先空,搞清楚后,再登陆上去填写。灵活修改网申最大亮点一。一般说,填写完全部内容后,应当全面检查一至两遍后,再最终提交。最终提交提交后,能再作修改。
3、网申中PS和简历如何提交-
很多学校网申系统要求申请者线提交PS和简历,才能完成在线申请。有些学校对PS和Resume写法有特殊要求。对于这样样学校,首先按学校要求先准备好PS和简历,再拷贝上去。千万不要在网申的编辑界面中直接撰写,一旦出现网络链接不通畅的情况,你的功夫就白费了。
4、推荐表和推荐信如何填写-
有些学校有自己专门推荐信格式和推荐表格。先要求考生填上自己基本信息,再让推荐人回答一些问题,例如和申请者关系,认识多久,从多个方面如何评分等待。必须下载推荐表格,并打印出,要保证推荐人正确地进行填写。
还有一些学校需要推荐人登陆学校的网申系统提交推荐材料。对于这样的要求,仅要让推荐人准备好推荐信电子版,需要同推荐人通力配合,帮助对网络操作熟悉推荐人做好表格填写。
篇8:美国留学申请时间表秋季入学
本表以秋季入学为例
【底―2010月】
参加各项美国留学标准化考试;
【2016年7―8月份】
根据自己的目标计划,选择一些学校,仔细查找学校对申请的要求,包括GPA、TOEFL、GRE最低分,为分数提高制定计划,另外还包括申请流程和申请截止日期。
留学文书这段时间要展开了,搜集一下学校对文书的要求,开始构思文书思路,写文书初稿了。这段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TOEFL和GRE的准备情况,再参加一次考试。
【2016年9月―1月】
制作申请文书、递交网络申请、邮寄材料;
注意:在准备文书的同时要关注申请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一般情况下,正常录取的学校申请截止日期设在12月―1月末之间;对于在12月初截止申请的学校,现在就要开始申请了,千万不要赶在截止日期前一两天提交,因为有的学校是在收到你所有材料后就开始审核了,申请太晚对录取很不利。
【202/3/4月】
这个阶段是申请高峰期,填网申、提交申请、送分、邮寄等都集中在这个阶段。截止日期较早,如12月1日的学校,在这段时间也会发送录取结果了。
【2017年3/4/5月】【定制留学专属规划,提高名校入读机率】
这个阶段是学校出结果最集中的时间,学校一般会先给最优秀的学生发录取信。如果被录取的学生在某个截止日期不接受录取,那么学校会给下一批符合要求的申请者发录取信,最后才会发拒信。
所以如果到了6月份还没收到学校的结果,一般来说都是被拒的几率大。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有些截止日期较晚的学校。
【2017年5/6/7月】
办理签证、体检、住宿、准备行李、订机票等后续工作。
拿到好几个录取的学生,现在就要确定目标院校,申请I-20,准备签证材料,然后去办签证了。确定学校较早的学生可以在5月份去办签证,过签几率更大。
另外,出国体检也要在这个阶段做了,MMR疫苗要打两针,中间间隔一个月,所以要根据开学日期尽快准备。机票也要抓紧买了,早买比较便宜。
篇9:美国小学秋季开学时间
学期制度
美国的学期时间与中国是一样的,大多每年9月开学,次年6月学年结束,分春、秋两个学期或者4个学段,为期36周,180天,每学年包含两个主要假期圣诞节和寒假,两个小假期感恩节、复活节,
学分制度
美国中学实行学分制度,学分修满后才允许毕业,学分通常是每门课一年1学分,半年0.5学分,毕业时需要达到20学分左右,每年需要修5-8门课程。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往往由考试、作业、小测试、老师评价四部分组成,有时也包括课堂练习和出勤等因素,各部分占总成绩的比重由任课老师决定。期末成绩,达到D以上才算及格,才能拿到此门课程的学分。
选课制度
美国中学实行选课制度,学校往往开设两三百门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学习水平,选择不同种类、不同难度的课程,这与中国全国施行统一教材、大纲教育制度不同,选课制度充分体现美国因材施教的政策。
美国中学开设的几百门课程,分为必修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项在“毕业学分要求”中所占比例多为2:1,必修课程往往包含外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世界语言五大类几十门课程,课程根据难易程度又分为“普通”、“荣誉快班强化”、“高级AP”三个等级。荣誉班要求学生普通成绩在B以上,由任课老师评估,家长签字同意,学生自己申请才能上。AP即Advance Placement,比荣誉课程难,相当于大学一年级的基础课,进大学后可免修同类课。如果以上课程还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美国各大学有专门为高中生开设的大学课程,有的大学也提供高中生到大学研究所做助理、见习生的机会,若成绩合格,上大学可免修此课程。
班级地点
因为每个学生选择的课程都不一样,每个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和同学,老师在固定的教室等待选择这门课程的学生来上课,学生课间五分钟要从一个教室换到另一个教室。
每天学习时间安排
美国中学一周上课5天,每天排列4门课,每门课时间90分钟(也有一天6节课,每节55分钟),有的课表分A、B两日不同课程,交替往复,有的周一到周五每天课程一样,上课时间为早上8点到下午3点,放学后要参加2.5小时左右的课外活动,大部分学校在周三有半天俱乐部、社区活动时间。
如果是寄宿学生,每天早上还有一个早会时间,讲当天的安排和学校通知,晚上有2个小时的自习时间,晚上10:30为熄灯时间;
课间时间为5分钟,学生要从一个教室换到另一个教室;
美国中学午饭时间,集中在第三节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等几个时段,选择同一课程的学生在同一时段吃饭,比如所有数学班在一个时间吃饭,所有科学班在另一个时间吃饭;
作业安排:
美国中学每天的作业,没有在国内题海战术,更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练习册,除了多选、简述、计算、论述这些常规作业,大部分都是类似于阅读的作业,阅读的作业很重要,因为很可能在第二天,会有一个关于读书作业的小测验,而平时的成绩基本能占到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所以不能掉以轻心。还有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或者复杂的讨论研究,主要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想象力。
关于作业多少就看自己的选择了。“美国高中的一个特点就是如果一个学生想用功,他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如果一个学生想轻松地上学,他也可以过得去。在四年高中期间,你可以选择最容易的课程,获得良好的或一般的成绩,你的成绩目标可以是平均得B。你可以高中毕业,你也可以进入大学。你如果做这样的选择,没有人给你压力,没有人责备你,尤其是美国家庭的父母更是如此,这样的学生每天不到一小时就能完成所有作业。
延伸阅读:
你所不知道的美国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美国的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恐怕我们真的有太多误解,每每想到的总是8点上课3点放学的各种轻松欢乐,却往往忽视了美国中学生在这背后的种种付出,当留学日益普遍的今天,主页君觉得,小伙伴们很有必要了解下美国学生为了上名校过着多么拼的生活,才能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8月17日,16岁华裔女孩田田将在上海音乐厅开钢琴独奏音乐会。先后师从钢琴家韦福根、秦川,以及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卡普林斯基(Vedakaplinsky),小小年纪的她,已是第三次在上海开独奏音乐会。
如今琴童很多,能开独奏音乐会的并不多。本以为田田将在音乐的道路上就此发展下去,她却说,“我要去考综合性大学,主修应用数学和音乐双专业。”
钢琴,仅是这个女孩众多特长之一。除此之外,田田是纽约威郡青年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校数学队队长,获得全美英语教师作文大奖、伦斯勒大学数学和科技奖、大纽约地区英文拼字比赛第一名……
与田田和她的母亲聊足整整4个小时后,记者发现,田田的故事不只说给琴童听。当留学日益低龄化,当许多人把低龄留学称为“逃离”,田田在美国的求学和成长经历,真实展现了美国中学教育和中学生活的另一面:学生疯狂学习,每天甚至只睡4个小时;他们课外活动丰富,特长“傍身”;家长们关注教育,90%的家庭不惜重金聘请家教……为了考名牌大学,为了培养孩子,美国家庭拼了。
分层教学,从进校那一刻开始
不只中国高中生读书辛苦,美国的高中生也很辛苦。他们一年要背超过112磅(约104斤重)的课本;要熬夜,泡图书馆写论文;努力学习,在分班考试中表现突出,进入“提高班”。
纽约近郊的斯卡斯代尔小镇风景如画,这里除了有小野洋子与约翰・列侬的故居、一年一度的斯卡斯代尔汽车公益秀,还有一座知名的公立中学斯卡斯代尔中学(Scarsdale School)。每年,哈佛、耶鲁等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官们会如期而至,到校招生。
,12岁的田田考入音乐名校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预科部,这是为优秀琴童设立的周末学校,不少孩子自此远离了全日制学校,一心为考音乐学院而努力。不过,田田的父母却决定在周一到周五,把她送入斯卡斯代尔中学。这个决定让她得以在数年后目睹美国中学生活的疯狂、压力和快乐,也让她锤炼成既全面发展又有突出专长的人才。
竞争,始于开学第一天。
,田田进入斯卡斯代尔中学高中部。进校第一天,分班考试!原来,学校将对数学、科学、第二外语等科目实行分层教学,光数学就有五个等级的班,自幼成绩突出的田田每个科目都考上了最高等级。尽管如此,这种分班考试是她始料未及的,倒是她的母亲左贞觉得似曾相识。
“我们总认为美国教育很轻松。老实说,美国的小学教育几乎是让孩子在玩乐中度过的,但到了中学,压力一下子变大。从分班举措看,谁能否认,竞争其实早在孩子上高中前就开始了。”
和许多美国高中类似,斯卡斯代尔中学要求学生必修数学、英语、科学(包括生物、化学、物理)、历史等。尽管下午3点就放学,但学生要花大量时间完成作业。有一次,田田花了整整3天完成一份17页纸的小论文。起因是历史老师在课上播放了关于“奴隶制”的三部电影,并据此布置论文:“这三部电影是如何反映美国奴隶制这段历史的?”
中学生写论文要达到什么水准?曾有学生洋洋洒洒地就某一事件写了很多认识,结果被老师痛批。“没有自己的观点,仅仅是材料的堆砌!”
田田的书包总是很重,因为除了六七门学科的教科书,还有其他必读书和选读书。比如,英文老师会让大家精读小说,如果你选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惨了,600多页。有人曾测算,美国高中生一年要背112磅的课本,约104斤重。
有时老师甚至不上课,让学生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写论文。“答案没有正确或错误,只是你得有insights(见地),并且自成逻辑!”田田重复着老师的口头禅,美国教育从小强调批判思维,学生压力巨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死记硬背”。“尽管老师说记时间段就可以,但到了考试时,七八十道选择题,答案都很接近……”见识了SAT2历史科目中大量的选择题,美国学生明白,必须乖乖“背历史”。
除了必修课,美国的中学生还须应对大量的选修课。相较国内课堂,美国的中学给学生提供选课自由度更大。比如二外,就会开设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多个语种,供学生选择。
有人就在3年里学了三种不同的语言,目的是为了每学期都得到好成绩语言入门时总是简单的。
虽然不是所有人愿意吃苦,但这不妨碍少部分人会连续三年选择艰深的拉丁语。事实上,当大学招生官拿到成绩单时,不仅看“分数”,也看“科目”,看学生是否选择了所在学校最难的课程,是否愿意挑战自己,并获得好成绩。
拼教育,美国家庭不输给中国家庭
到了大学申请季,竞争变得隐蔽,但更为骇人。老师会提醒学生,不要互相交流申请学校的信息;有的家长在超市遇见会装作不认识,谁都不想告诉对方,我的孩子报了什么学校,以免引来“同伴竞争”。
今年,田田级,进入学校的“荣誉协会”,这是美国中学里的一个特殊组织,只有入学两年各科平均成绩达到全A的学生才能参加。协会有项明文义务,即会员自动成为“学生导师”,为同学义务指导作业。在美国教育中,“服务他人”的意识一再被看得很重。
当然,协会不只有义务,也有“权利”。在许多学校,荣誉协会成员即是“名校候选人”。每当名校招生官到校时,会让校方打印一张平均成绩排名在学校前20%-30%的学生名单,而这往往就是荣誉协会名单。据此,在美国家长圈里,“荣誉协会”是绝对值得一提的谈资。
数据显示,由于申请人数增加,常春藤盟校的录取率已经连续多年走低。今年,哈佛收到34302份申请,录取2032名,录取率为5.9%;普林斯顿收到26664份申请,录取率7.9%,皆是两校历年最低水平。
“许多人说,在美国考大学很容易,的确,全美有3000多所大学,几乎可以做到‘全民上大学’。但,如果不是名校毕业,就业依然困难。”左贞有三个女儿,田田是老二,大女儿前年被常春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老三还在读初中。这位新移民敏感地察觉到:为了孩子的前途,美国家庭拼教育的劲头丝毫不输给中国家庭。
在田田的高中,几乎90%的家长都给孩子请了家教。周末,孩子们流连在各大家教培训班。而家教价格不菲,一节课,一小时,得好几百美金。
与中国的学生需要应付期中、期末考试不同,美国的考试次数更频繁,并且每次考试成绩,都与“前途”相关。
比如,AP课程会在高中高年级时陆续开出,由于课程难度相当于大学一年级课程,通常是“有条件入读”:大部分高中要求学生前两年的平均成绩达到A,甚至A+,才有资格选择AP课程。而这意味着,在前两年的学习中,一次考试失误,就可能让平均成绩从A滑到C,从而与AP课程无缘……
在这种环环相扣的评估体系下,孩子们对每项作业、每次考试都格外看重。“许多美国家长从小就带着孩子去运动,让他们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多年后我才知道,他们是通过运动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吃苦精神。”左贞说。
也有人承受不住压力,去看心理医生。在美国学生中,这很流行,一旦医生认为孩子有注意力障碍,他们的考试时间可以翻倍……学校关于公平原则的考量,也让不少学生通过“表演生病”骗取更多的考试时间,为了更好的学业表现……
求“亮点”,疯狂投入课外活动
美国的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乍看起来学生学业挺轻松,但现实是,很多学生每天凌晨一二点睡下,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除了完成作业,他们把大量时间投入课外活动,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
美国的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乍看起来学生学业挺轻松,但现实是,很多学生每天凌晨一二点睡下,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除了完成作业,他们把大量时间投入课外活动,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
田田的生活很忙碌,除了周末要去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每天练琴外,她的课余时间被各种活动填满:办校报,采访、写稿;参加网球训练,每周1小时;和同学创建社团,去社区为植树筹款;此外,还有她最喜欢的校数学队训练,在男生居多的.数学尖子中,她是难得的女队长。
每周放学后,田田都有一两次集中训练,做各种怪题难题,还要外出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田田带领的团队曾夺得当地100多所中学参与的数学比赛第一名。
此类校园俱乐部在美国中学里非常流行,主流的俱乐部有辩论队、奥林匹克科学社团,校报,数学队等。它们往往采取积点制,俱乐部成员要通过比赛次数和比赛表现积攒“积分”。通常,校际间比赛比较频繁,但只有攒到相当积分的会员,才有资格代表团队参加州际甚至更高级别的比赛;如果积分一直不足,意味着淘汰。
有时候,参加俱乐部或社团的压力甚至超过学业。田田的好朋友参加辩论队,几乎每周都要比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准备材料、反复修改辩词。有的同学参加奥林匹克科学社团,比如开展“基因”研究,这比课堂学业还要艰深百倍。
这些课外活动都在下课后,时间至少两小时,进入决赛后花费的时间更多。学生们回家最早是吃晚饭时间,有时是七八点,然后再投入作业。“晚上12点睡觉算早的,凌晨一二点睡觉是常态。”
田田的周围,几乎所有人都过着这样的忙碌生活,而这种氛围,又促使着每个人追求各自的兴趣这是美国中学的文化,当然,也夹杂着美式“高考(微博)指挥棒”效应。
数据显示,今年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中,SAT阅读、数学和写作成绩超过700分的申请人分别为14000人、17000人和15000人,另有3800人从所在高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当同学们在成绩上难分胜负时,课外活动成为竞争的又一个战场。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在美国大学申请表上一直有“特长”栏,学生不仅需要列出特长,表格下有“得奖地区:州、全国、世界”的等级提示。如果不是成绩斐然,不算特长,特长必须“与众不同”。特长栏空白的学生,基本不可能被名校录取。
“很多美国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活动,其实是为了发现自己的擅长点,这样一来,他们兴趣爱好很多。但必须承认,要找到自己真正的专长,并不容易。”左贞说。
田田的数学老师在听完她弹奏时,曾感慨,“看着你的两只手快速地键盘上飞舞,就好像看你在解数学不等式,左右开攻!”数学、音乐是田田的兴趣所在,也是她的“擅长点”,她无疑是少数的“成功学生”。可在这种教育生态下,也有人坚持不了,几近崩溃,“有的同学会跑到老师办公室大哭,但其实他们的成绩也不算很差……”
有人说,正是美国教育的这种特点,让学生发展了许多兴趣,并且在选择专业时会考虑“融会贯通”。也有人看到,美国学生对此感觉压力巨大, 、骗心理医生的伎俩愈演愈烈。
阳光之下必有阴影,对一心送孩子出国的中国家长而言,有必要了解的是,真实的美国留学,不只是在中介交30万元保证金那么简单。就算能进哈佛、耶鲁,赴美留学根本不是“逃离学习苦海”的出路。
在美国学习,没有捷径,无法突击“优秀”,这是个常识。
作者手记
美国教育很“美”?那是误读!
美国的中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许我们真的有太多误解。
最近,一批早期的中国移民家庭开始在网上抨击那些三流写手、短期到访者和交换生构建的“美好中学”图景,并斥之为“不负责任,哗众取宠。”
当留学日益低龄化,我们或许真有必要认识一个真实的美国中学生活。
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获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从秋季开始,他花了一学年时间,在加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蹲点”。他在这所学校听课,和学生聊天,采访学生和老师们,还在这个学校教一门论文写作课,甚至也亲自参加考试。
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书名叫《梦想的学校》,此书在出版,全书近400页,只有3大章,他在长达188页的第一章用了这样的长标题:“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4.0”。
这本书描述了惠特尼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
有人说,惠特尼高中并不代表美国所有高中,惠特尼的高中生也不代表全美高中生。但是,田田母亲左贞女士一直对我强调:“直到现在,许多人依然在误读美国的中学生活、美国的中学生。事实上,美国有一大批学生刻苦努力,成绩优秀,追求卓越。
篇10:秋季大学新生入学演讲稿
2018年秋季大学新生入学演讲稿
从未想过在别人眼里的自己在经历了岁月地洗礼后的变化,不明白自己究竟经历了什么,不知道发生过什么把自己改变,只是知道自己真的是变了,可能这就是他们所说的成长。
可是不管怎么样,我始终希望自己是年轻的。叛逆的精神始终渗在我的骨子里,曾经对现实的不满始终让我不能平静的面对一切。经常会因为一个简单的动机而去义无返顾的做着很多人不理解的事情。现在和童年相比,只是感到身上有了很多责任感。
从小到大我都把自由这个词放在脑子里,可现在又觉得自由与责任是完全对立的。记得小时候,每次与妈妈发生争执的时候,我在结尾时总会甩给她一句话——我是自由的!其实,对自由的向往一直给我一种压力,这个目标让我时不时的压抑。“我以为我离开了学校就会自由了,可是我错了;后来,我以为我离开了父母就自由了,我又错了;再后来,我以为我离开我上一任女朋友就会自由,结果我还是错了。”这是某次摇滚节上某个乐队的主唱说的,听完这段话我好象明白了什么,我意识到,原来我每天都在用这个词束缚住自己,我每天向往着自由,可最终却被它束缚住了,有些可笑。其实自由的概念本来就很模糊,所有有关自由的概念总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范围。直到现在,我都不明白,我要怎样的生活才是自由的。现在只是想生活的简单,平静。其实生活本来就是简简单单,每天起床,穿的暖和了,给女朋友发几条短信,然后去吃饭,打水,上课,下课回来后弹弹吉他,打打鼓,与伙伴来一场非正式的足球赛,到了晚上再与女朋友熬个电话粥……
与从前相比,我学会了妥协,学会了接受,我也不再喜欢与人攀比。可能这就是生活,我们不得不接受生活,不得不象生活妥协。小的时候,我会狠狠咬住刚刚踢完足球换下来的袜子,然后用鼻子哼着对妈妈说:“如果你不给我买擎天柱我就把它吞进去”。妈妈只好无奈的拿出她工资的三分之一来满足我。还清楚的记得爸爸妈妈第一次发现我抽烟时看到我那坦然的笑容时的惊讶。在学校里,我总是最出众的,我总是在各个方面都要求自己是最抢眼的,我的学习总是让那些整天抱着练习册的书呆子们嫉妒。在学校里面打架,没有几个人可以打赢我,喝酒也没有几个人可以喝过我。我那布满铁链和窟窿的衣服,还有我千奇百怪的头发也能夺来最多的目光,当然他们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说:“他真个性,好酷啊。”还有人说:“他是个十足的楞子。”这些我都不在乎,因为我知道这里面有不少人嫉妒我,至少会嫉妒我的勇气,他们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勇气把自己心底最真实的想法与愿望表达出来。我也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不敢站出来!因此我也是政教处的常客,我也是少数敢在政教处里向学校不合理规章制度公然提出置疑的人之一,竟管那样会换来耳光。那时我们总是深夜里端着啤酒,大谈自己的梦想,其实当时也明白,有些是永远不会实现的,比如说,我以前梦想着当摇滚。现在想起来,那些事情的意义并不大,只是很单纯的有了想法就去说,就去做。可是现在,更多的只是安静,曾经的一切都不再是那么激烈了。在对现实不满时,也只是一笑而过。所有的理想也变的更遥不可及了。放假时与老友相聚,他们都说我不爱说话了,不爱笑了,衣服穿的象大叔,说我不在年轻,结果有一次,我和一个老伙伴喝到吐血,和以前一样,大半夜的,我们连路都不会走了,眼前一片黑,和以前不同的是,这次我们没有去砸老师家玻璃,没有给女孩打骚扰电话,也没有谈理想,可能是因为我们都觉得那没什么意义。而是坐在路边抱在一起,笑完了哭,哭完了笑……后来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其实人喝醉了并不是没有理智,只是思想和愿望被扩大了而已……
不管我们是否还有年轻的精神,我们是否会永远热泪盈眶,不管未来是否美好,我们是否永远向往,并且相信自由,我们都要生活下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那样生活才可以继续下去……”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金色九月,阳光明媚,秋风送爽。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迎来了新学年的开学典礼。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全体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我也向全体新生、老生表达我最美好的'祝愿: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自从新学期一开始,我们的校园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不久的将来同学们会在设备齐全,充满现代气息的教学楼里上课,那感觉别提多好了。近年来,我们学校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试问谁又能不为此自豪和欢呼呢? 一直以来,领导和老师们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努力为同学们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一天天在发展,环境一天天在改善。但是,同学们想过吗?学校要发展,形象要高大,光靠老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一言,我一行,塑造出学校美丽的形象,每一位少先队员的举止言行关系着学校的荣辱,展现的就是学校的品味。 同学们,当你早上背着书包迎着朝
阳开始第一天的学习时,你要抬头,你要挺胸,精神振作,信心百倍,你的心里要装上一个伟大的决心;当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要摸摸自己的书包,问问自己今天你又学到了什么?有没有白白浪费一天的光阴?距离你那神奇的梦、伟大的理想、美好的愿望是不是又近了一步? 同学们,让我们跟着秋天,拿起小画笔,把生活描绘得更美丽。让我们放飞心灵,展开歌喉,共唱一首春天的歌。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的起点,新的航程中扬起前进的风帆,取得更辉煌的成绩!谢谢大家!
在9月1日,我们全体新生迈着矫健的步伐,踏进了****这个生机勃勃的校园,开始了我们人生中新一轮的挑战。有人曾讲:“中学的时光好比万两黄金”。在中学的生活中,我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抱负是成长的萌芽。高尔基曾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个真理。”曾记得,小学时,我戴上了红领巾,加入了少先队。我立志要好好学习,做一名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的好少年。如今,我已成长为中学生,应当胸怀大志,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今年,我校初三的哥哥姐姐们在中考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我树立了榜样。刻苦学习将是我初中生活的主旋律。初中的功课内容增多了,难度加大了,就好似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碉堡,等待着我去攻克。我要将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推开理想之门。知识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我清楚地知道:学习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青少年时期努力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才能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是取得成功的源泉。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到生活中去汲取养料。奋斗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不断奋斗,努力进取,才能使学习和实践的成果得以充分展示。 新学期已经到来,我会带着美好的愿望,以最饱满的精神去迎接新的挑战——用勤奋去攀登智慧的高峰,用知识的钥匙开启成功的大门!今天,我以进入****为荣。明日,让学校因为有我而感到骄傲!
★ 大学入学简介范文
★ 大学入学信
★ 美国爱达荷大学
★ 大学入学心得感想
秋季美国大学的入学时间(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