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konw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平凡的世界》的不同领悟,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平凡的世界》的不同领悟,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平凡的世界》的不同领悟
《平凡的世界》的不同领悟
读者领悟一: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以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似有声。
读过不少的小说,也有一些情节特别引人入胜的,读之不愿放下的,却没有一本像路遥的绝笔之作——《平凡的世界》那么深入我心的。看其中一个个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们正生活在我的身边。
读《平凡的世界》后,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经的抱怨、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与主人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渺小,从小学一路走来,没有经历什么挫折,而我们称道的是考试失败,感情失落等等,与少安、少平相比较我们又算什么呢?相信自己能飞!这是读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后,我的第一个感觉。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著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现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飞!”
少平与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人生。《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作家倾注了毕生精力的作品。他把写作的`焦点放普通人的生活上,表达了强烈的平民意识与抗争意识。少平与少安都不是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能改变命运,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表现出当代农民的顽强与坚韧。小说广泛涉及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它表达了昂首向上的奋发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
没有一条小船不是经过风暴而顺利抵达港湾的,孙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实现“飞”的壮举与体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断的挫折和打击。如为了扩大社员自留地,他曾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典型来批判;曾为尝试着进行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而遭到县委的严厉批评;最为残酷的是在第一次扩大砖场时,因高薪聘来的烧砖师原来是骗子的缘故,他的砖全部?烧砸了。无力归还贷款,也付不出村中帮忙劳力的工资,那时,他就像一只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冷风中簌簌地颤抖着。
真、善、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书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善良,这该是作家心灵的折射:路遥定也是那么的一个人。然而,人物的结局总令人伤怀,几乎没有一个结局是完美的:孙少安干出了点名堂,他贤惠妻却劳累至喷血;田润叶终于明白了李向前对她的一往情深,毅然与之结合,可向前却已是残废。孙少平以他独有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地位悬殊的田晓霞的爱,可田晓霞却再也回不到他的身边;润生义无反顾地与郝红梅结合,可郝红梅毕竟还带了孩子;金波呢,还不知要追寻那梦中女子到何时。这一切的一切,总令读者有些惋惜。特别是少平与晓霞,地位相差那么多,却能够心心相印,都愿他们会有个完满的结局,可作家偏偏那么残忍!我有些明白了:
我们心理上总不愿去接受悲剧,所以,中国戏曲倒多以大团圆结局。然而,生活中是没有完美的。这应该就是作家昭示给大家的。他是那么地真诚,那么地善良,然而,他也必承受着太多太多的苦,他对生活的体验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动人的一种美。大家都明白维纳斯正因为断臂才显得更美,把这种美称为残缺的美。那么,路遥既从生活中,也从美学上理解了这一点。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结局的安排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统一,使读者唏嘘不已。
我们应该相信“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
读者领悟二:
《平凡的世界》,一本那样平凡而真实的书,只是在那个黄土高原上一个不起眼的双水村的小寨,没有惊天动地的撕杀,只是在默默的诉说里倾诉着融融的亲情,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只是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里娓娓诉说着平凡的世界里平凡人们平凡而又特殊的人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的海誓山盟,只是在把爱的种种用那陕北风情徐徐道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00字。《平凡的世界》里全是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情节,双水村、垭子口,黄源县,以及那些窖洞,一种温馨瞬间袭来,无形中己温暖了我们的心,所描绘的是浓浓的爱,对土地,对父老乡亲,对亲情、对友情、对爱情以及对人生的追求与希望。
它描绘的是一幅爱的篇章,对亲情的爱,少安与他的父亲:当他在参加全县升初中的考试中,名列第三被录取的时候“他的父亲在他面前抱头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到刚强的父亲在他面前流泪,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将要和学校的大门永远的告别了,他多么的不情愿呀,他理解父亲的痛苦--爸爸不愿断送他的前程….”或许,我们的印象里,父亲总是高大与坚强的象征,又有谁能够明白那笑容背后的艰辛与无奈?可是少安知道,为了那个家他牺牲了太多太多,没日没夜的忙碌着,从来没有自私过, 。他是一个多么有情有义的男子汉呵!还有妹妹兰香与少平、少安的兄妹情谊,一个平凡的环境,一个一包乱的家却只因那相扶相携的亲情而变的富有…
也正如史铁生所说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梦想使你迷醉,距离就成了欢乐;追求使你充实,失败和成功都是伴奏;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篇2:读《平凡的世界》有感:用心领悟平凡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用心领悟平凡
用心领悟平凡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文/黎章
记不清是第几次看《平凡的世界》了,从十多年前的第一次囫囵吞枣阅读,到现在的电视剧集追看,作者通过一个个画面,全景展现了土地改革制度转型期黄土高原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贫困农村到繁华都市,从乡下盲流到省部大员,从穷苦落后到乡村巨变等等。这是一部时代巨著,我无法领略作者对著作的全局规划,也无法对书中的社会做全面的评价,却也在阅读中收获了良多的感动与激励:为剧中的亲情、爱情、友情所感动;为人性的纯洁、善良、高尚而感动;更为主人公的坚强、勇敢、执着而感动、而激励。
书中的主人公叫孙少平,出生在陕北的一个贫困家庭,他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来到县城念高中,他衣衫褴褛,连最差的丙菜也吃不起,经常是在等其他同学都离开食堂后,再去食堂拿他的两个黑馍馍吃,为此他深深地自卑过。
在高中,因为相似的境遇,他与初恋郝红梅惺惺相惜,却也最终因此经历了“初恋”的失败。后来他遇到了出生县城、见多识广、敢爱敢恨的田晓霞,从此他的'视野逐步开阔。高考失败后,他先是在村里的小学授课,随后由于一些原因不能再教书,他不甘心在村里度过余生,感到自己应该继续追寻理想,便毅然说服父兄,独自去黄原揽工。
这个阶段,在田晓霞的帮助下,孙少平通过大量的阅读,在精神层面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他和田晓霞的关系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后来少平去桐城煤矿当了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工作虽然辛苦,但收入稳定,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他真正意义上从“农民”转成了“工人”,工作、感情生活不断地锻造着他。
然而命运却没有给予孙少平足够多的酬报和宠爱,在他事业上取得进步成为矿工组长的时候,在他和晓霞的爱情即将开花结果的时候,晓霞却意外因公殉职。晓霞的意外离去给了少平巨大的打击,而惠英嫂贴心的关怀让他在自己的感觉和外界的看法上左右为难,故事最后少平又因为矿难而毁容。然而这一系列的打击并没有击垮少平,他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颓废消沉,他强忍悲痛重新出发,步伐更加坚定走向未来。一路走来,少平“命途多舛”却始终“自强不息”,少平用他丰富的经历完成了平凡向伟大的蜕变。
或许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也经历了农村生活的巨变,我在孙少平身上找到了一点自己曾经的影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情感被一次次触动,我的心灵也一次次接受洗礼。回首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发现我这些年其实过的挺不尽人意的,也曾立志在京城奋斗一生,却殊不知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过客,在青春开始绽放的时候来到京城,又在韶华开始凋零的时候离去,我轻轻的到来,又轻轻的离开,京城依旧是那个京城,繁华依旧,而我却不再是原来的我,物是人非。回顾这些年的经历,开心过也迷茫过,努力过也颓废过,可不知为什么,回忆的时候却总是不自觉地把吃过的苦,受过的伤滤过,只剩下幸福、感恩以及内心深处的某些执着!
感谢路遥,让我有机会读到这么伟大的巨著;感谢平凡的世界,让我明白,我的世界并没有变得阴暗;感谢少平,让我知道,心灵的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作者简介
黎章,作为农行境外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一名普通员工,他有着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工作,平凡的人生,他默默无闻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与青春,正是千千万万像他这样平凡的软开科技人,他们因为挚爱,所以无悔,因为忠诚,所以担当,他们默默付出,无怨无悔,在平凡的世界里谱写着不平凡的科技赞歌。
篇3:平凡领悟的散文随笔
平凡领悟的散文随笔
时间纷沓,时光变迁。时代在改变,我在象牙塔上,面对大学生生活我应该何去何从?
第一次接触《平凡的世界》是在高一宿管老师的桌子上,经过我软磨硬泡,终于获得了一个月是使用权。我废寝忘食般的看,第一次感到强烈的震撼,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生活在农村,不然不会将人物动作刻画的这样详细:不会将平凡的农事掌握的这么清楚:不会将农村的本色重现在这一张张纸上。
那时的我高一,高考离我很远很远,也没有考虑过高考。当时只是佩服少安在一次次的受挫中并未放弃自己队长的职责――带领全村人走向富裕。羡慕少平和晓霞的纯洁的如山楂树般的恋爱。感叹兰香对于知识的渴望,即使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依旧默默前行在求知的道路上最终到达心中的象牙塔――北方大学。
心怀领悟,我默默前行在自己的.求知道路上,最终来到了我的象牙塔。
第二次接触《平凡的世界》是在大二下学期。配合当时的《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版的上映,我又重温了一下回忆,当时,仅仅抱着看看的态度,毕竟太多的经典的著作经过翻拍,都损失了老读者心中的美好。但当看过前几集的时候,心中的美好并未被破坏而是被重新唤醒了,心中怀着激动和感叹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就将50集电视剧全部看完了,演员将细节把握的太到位了。倘若没有观察过中国农村人的生活习惯是不可能发现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蹲着讲话,蹲着吃饭,蹲着想心思:倘若没有真正体会到农民生活的艰辛,是不可能抓住少安在一次次遇到重大挫折那一次次纠结的怒火中又有点无奈的眼神:倘若没有真正明白对于农民来说吃饭的意义,是不可能在家中的口粮从黑馍馍到只有奶奶才可以“享用”的白馍馍,将玉厚那激动的难以掩饰的泪花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收获的不仅仅的满满的回忆,而且还有深深的体会。
可是,当今的大学生缺少了少安的做事的激情。每当自己作为社团的负责人,带领大一在校内开展活动,总是需要自己不停的督促和鼓励,学弟学妹的做事激情太低太低,仿佛这些事情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当今的大学生缺少了少平的信仰。每当自己在星期天背着背包来场足旅的时候,总会看到有的同学依旧在梦乡抑或在床上玩着手机,总感觉他们生活在第二平行世界,好像手机就是自己的一切,离开了手机就离开了生命。当今的大学生缺少了兰香的求知欲望。身边太多的同学都认为,自己到大学了,没有必要再如高中一般奋斗了,只要拿了学士学位证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现在硕士生就业都困难。当今的大学生缺少了少平与晓霞的纯洁的爱情观。身边太多的人嘴边挂着海誓山盟心中抱着试一试的感情谈着“三俗”的恋爱。殊不知,这样不负责任的恋爱观只会白白浪费彼此之间的时间和精力。当今的大学生缺少了田福军办事的大度和负责。每当一场活动的责任分配明确的时候,但当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彼此之间不是相互包容和谅解而是相互指责抑或相互推脱责任。
与《平凡的世界》的两次相遇。第一次让我学会了“理论”,第二次让我学会了用“理论”看待和分辨当今的现状。此刻,我正在图书馆和《平凡的世界》进行第三次的邂逅,期待这次的领悟是:“理论”指导实践。
我依旧默默的行驶在人生的旅途中,《平凡的世界》仿佛是我行驶的指导手册,指引着前方前进的道路。
篇4:不同年龄段读者 心中的《平凡的世界》是不同的
不同年龄段读者 心中的《平凡的世界》是不同的
阅读,是成长的开始,无论是《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孙少平,还是作者路遥本身,在逆境的苦熬中,因为书籍的滋养而内心变得强大。当年很多读到《平凡的世界》的人,也从中汲取到巨大勇气甚至改变了生活。现在电视剧的热播,小说《平凡的世界》再次热起来,在感受影像作品带来的视觉感官体验之外,不如让我们再次打开书本,感受阅读的力量,生活因阅读而美。
随着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曾经影响几代人的经典名著《平凡的世界》重新成为热议的焦点。
日前,为了了解《平凡的世界》对不同年代读者产生的影响,华商报记者设置了数个问题,分别对50、60、70乃至90后读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于《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的了解途径、理解角度存在差异,但是小说所传递的精神力量却深刻影响着所有读过他的人。
50、60后:我在书里找到自己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人,很多并没有读过《平凡的世界》,而是通过广播听完了全书。
钢铁厂职工郭师傅表示,自己眼睛不好,而那个时候主要都是听广播,当时《平凡的世界》都是中午播出,好几次听到难过的情节,难过得吃不下饭了。“书里的环境很像我们小的时候,也是艰苦了很久,生活才慢慢好了起来。”郭师傅说,《平凡的世界》让他既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也真正有了一次人生反思。
一位姓崔的先生说,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看过书,现在正在看这部电视剧,“我很喜欢路遥这个作家,还看过他写的《人生》。”他认为,《平凡的世界》这部书反映了一个大时代的变迁,对人性深度进行了文学化的呈现。
“对我而言,书中描写的很多情景是似曾相识的。”家住纺织城的张先生则称,自己很喜欢这部书,记不清看过多少遍了。“书里的人都是平凡的人,但每个人的经历又是不平凡的,他们共同组成了这个平凡的世界。”张先生指出,书中各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他的人生观、金钱观都有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
70后:《平凡的世界》带来很多人生感悟
“我是上大学时在宿舍看的书,读了四五遍。”已经“奔四”的陈先生回忆,当年在学校,《平凡的世界》是大学生们几乎必读的读物,“当时宿舍只有一本,看这本书基本靠抢,有人放下马上就有人拿走,轮换着看。”到毕业时,书已经翻得不像样子。
对书中的很多人物,陈先生都非常喜欢,尤其是孙少平。“他也因为贫穷而自卑,因为买不起好菜躲着同学最后打饭,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从没放弃学习、放弃自己的理想,应该算是年轻人的楷模了!”他认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书中体现的向上向善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80、90后:不理解书中人物对生活的选择
“我身边的同龄人很少看过这本书”,1986年出生的凌女士说,她在上高中时看过一遍,“可能是觉得距离现在的生活比较远吧。”对书中描写的很多场景,生长于现代化大城市的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对书中人物对生活道路的选择也并不理解。“比如孙少平吧,为什么非得去挖煤?还有他哥哥,明明喜欢润叶,怎么突然从山西娶了个老婆?”尽管有诸多不理解,但孙氏兄弟对生活的不懈奋斗、孙少平对爱情的积极追求,她还是觉得适合她这个年龄段的人读一读。
而1991年出生的赵女士则说,她看过《平凡的世界》,但主要关注书中的.情感经历。在她看来,田润叶要是能多一些抗争,李向前能多一些主动,孙少安能多一些气魄和胆略,或许都不会让小说总弥漫在忍受苦难、不断抗争的氛围中。
从《平凡的世界》中学会奋斗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再次将人们带回了由小说勾勒出的那个年代。
人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实际上,一部好书,人物都是立体的,无论读者从哪个面看过去,都会引发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同样,对于百万字巨著《平凡的世界》来说,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人”,更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在平凡的世界里进行着不平凡奋斗的普通人的故事。
耐得了折磨就是奋斗
目前在一所中学供职的叶先生曾经对阅读《平凡的世界》有深刻的感受。当年,他就是在教室里花了一周多的时间,看完了这部上百万字的小说,如今,很多故事情节已经记不清楚,但书中传递给他的精神力量,却一直存在。“世界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但每一个人的存在,就是要在平凡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价值。”叶先生说,《平凡的世界》让你懂得,面对命运的不公,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篇5:平凡世界读书笔记
读完《平凡的世界》,心中涌起一股热辣辣的感觉,有时竟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没有资格对它评述,只有被它感动。
纵观全书,我觉得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而贯穿其中的是亲情、友情、爱情。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农民的生命同伟人的生命具有同样的价值,普通人的劳动同伟人的业绩一样伟大,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篇6:平凡世界读书笔记
暑假里,我偶然发现书架顶层有一套我没看过的书,厚厚的三卷本,书脊上写着:平凡的世界,路遥著。
我抱着翻翻看的想法打开第一卷,没想到立刻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后二十天的时间里,我一鼓作气读完了这部被称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最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新课标必读书”的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了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社会面貌,各个阶层的普通人的生活及精神状态,读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触动,在当是的社会背景下,生活是非常艰难的,如果你还有理想,那就会饱受挫折。
书中的孙少平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为了理想和爱情,他积极的努力奋斗着,在生活中遭受了诸多挫折,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和绝望,而是更加勇敢的挑战自我,战胜困难,最终通过自己不屈的精神和意志力成长起来,也让自己收获了丰富美满的人生,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我发现自己被带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贫穷的村落,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农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还有穷得上不起学的孩子……
我最喜欢的是主人公孙少安和孙少平。由于家庭贫困,成绩突出的兄弟俩都没能完成学业,而是早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哥哥孙少安办起了砖场,历尽千辛万苦使自己的家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弟弟孙少平回到农村后也历尽波折,从农民到乡村教师,又到朝不保夕的揽工汉,再到煤矿成了一名矿工,由于表现突出当上了班长。他们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在困难面前从不认输。他们一点一点、坚韧不拔地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
看完这部书,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妈妈带着我坐上火车又转乘汽车,去看了爸爸小时候生活过的农村。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站在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的土坯房前,我的脑海中都浮现出小说里的那些人们。在这之前,我了解的只有自己的生活、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从没有想到过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大部分地方是农村,更没有想象在贫穷落后的地方人们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那里的孩子怎样成长。
这部书使我知道了什么是平凡的生活,什么是脚踏实地的努力。我想,自己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会想起这部书,想起书里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
篇7:平凡世界读书笔记
今年暑假,我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它反映了中国农村生活的巨大变迁。
本书描写了一群黄土高原上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民的喜怒哀乐,主人公孙少平与孙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高原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人生。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有的人在平凡中变的平庸;有的则在平凡的世界里为了梦想坚持奋斗。孙少平和孙少安就是后者的代表,他们奋发向上,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拒绝平庸,终于在最后收获了成功。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孙少平,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刻记忆,对人生有独特理解,意志坚强的人。他的一生艰难曲折,从上学时候的“非洲人”到去城里揽工的揽工汉,再到煤矿的正式工人。面对现实,他并不屈服,不甘于一生只留在黄土高原耕种土地。他有他的梦想,所以他去闯。独身一人来到城市揽工,身体受到了劳累之苦,但心灵上却得到了满足,这一点我很敬佩他。“他慢慢懂得,人活着,就得随时准备经受磨难。不论是普通人还是了不起的人,都要在自己的一生中经受许多的磨难。”这一段话在孙少平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一次又一次地经受苦难的磨练使他变的强大,饱经岁月的洗礼,使他愈加成熟。除了超强的意志,我还敬佩他的思想,因为先进的思想,他不满足于农村的生活;因为先进的思想,他打消了哥哥与他合作的念头。他在与妹妹的信中也多次告诉妹妹,要出人头地不能平庸,过内心充实的生活。我被孙少平坚强的意志、出众的人格所折服。
有一些人,他们顾不得高谈阔论或愤世嫉俗地忧患人类的命运。他们首先得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也不放弃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们既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孙少平就是这样一群人的代表,他平凡但拒绝平庸,对生活有自己的认识,有着自己的野心。生活给了他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他却一次又一次地挺了过来,变的更加成熟。
《平凡的世界》对我影响很大,它像一盏指路明灯,引领平凡的人前行。“你可不能沉醉于一种现在还说不出来的幻想之中,你必须凝视着你双脚踩踏的大地”可以说这是这部书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是的,人生需要美丽的幻想,但更多的应该是脚踏实地的付出努力。
人生可以平凡的走过,但是不能平庸。面对困难,我们要笑着面对;真正的强者向来都是默默无闻的。让我们在沉默中努力,在平凡的世界中活出人生的精彩,寻得自己的成功。
篇8:平凡世界读书笔记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有着唯一的经历,唯一的人生,没有人可以模仿,更没有人可以取代,在平凡的世界里过着平凡的生活,可是我们却应该有属于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作者笔下一连串的生动的人物形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都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的人,具有典型的时代人物代表性,可是,我们却从他们身上看到那么多隐形的光芒,是从心灵最深处轻唤出来的感动和共鸣,无需太多的修饰和表白,在细细的品读和慢慢的体会中,一种强劲的力量在心中慢慢积蓄起来,你我都是平凡的人,可是若能闯出自己心不平凡的定义,那就是不平凡,换言之,那就是一种伟大。
少平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在他身上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苦难和奋斗,平凡与伟大,他的路是他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没有得到上天的特别眷顾,没有得到机遇的特别青睐,而这也正是生活本身的特点。一步登天的机遇在现实生活中是少之又少的,大多数人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总是归于平淡,更或者是幸福的,可是个中的酸甜苦辣却仅为冷暖自知。
幸福总在山的那一边,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要面对的艰辛与挑战又何尝不是自己去面对?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心中的那份坚持,只要心中有所想,行动就不会迟缓,积极的去努力去拼搏,没有目的的生活是可怕的,没有理想的目的的生活更是索然无味的,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就在于一种坚持,在于一种不苟同宿命的安排,是对生活的一种抗争。
少平选择的道路我们也许不会真正的走过,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有多少条与之类似的路啊,面对着它们,我们惶恐,我们束手无策,甚至觉得迈不开第一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没有甘于平凡的勇气和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决心与信心!而少平却做到了,在面临命运的抉择时,他并没有好高骛远,他憧憬着自己的美好未来,但却是实实在在,一步步用双手编织着自己美好的梦。
少平的未来是否真如我们所预想的那样美好,作者没有讲,我们也无从知晓,可是有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少平的奋斗与努力自会将他带到一个高度,让我们仰望着他,崇拜着他。而我们也应该循着少平选择的那条路,坚定不移的走好我们自己脚下的路,不要怕平凡,不要怕卑微,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更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篇9:平凡世界读书笔记
拎着拉链不太好的破提包,背着开了黑洞的破羊毛毡,揣着15元钱,我们的少平勇敢地来到了大城市——黄原。与其说勇敢,说忐忑更贴切些。没有目标高远,没有豪情万丈,甚至没有一技之长。已经习惯于追求精神世界的前民办教师,此刻被胁裹着蹲在东大桥头的劳务市场,不熟练地卷起旱烟,眯缝着眼睛,望着大街上阳光下幸福而忙碌的城里人,心中知道:饥饿、寒冷、受辱、受苦,才是自己的正常生活,甚至也是自己才想要的生活。
现实总是比想象的更残酷些,每当一次商机出现,少平都是跟着一群急于找活干的人们一拥而上,每次又都是沮丧地缩回到墙根底下。骄傲的包工头们只要有技术的泥瓦匠人,还得是体格好的。天渐渐地黑下来了,我们的少平依旧没有找到活儿干。
此刻的少平一定想到了身上的15元钱。是的,15元钱可以买一张第二天一早回家的汽车票了,半天时间就可以回到家里,回到贫苦但又熟悉的日常生活中。
tobeornottobe,不知道此时的少平是否知道这句话,但他确实在想类似的问题。
是的,放弃总是更容易些。人生苦短,何苦执着呢?相信很多人在面临压力、面对困苦的时候,总会选择性地给自己各种理论支撑,让自己更释然更振振有词地放弃。人的本性总是懒惰的,更愿意趋向于轻松容易简单习惯的生活状态,所以通常情况下,不管嘴上怎么喊,我们的内心总是不想改变、不敢突破、不想费力气。
少安也是一个让人打心眼里佩服的人。相比少平,作为哥哥的他,生活的担子更重。他就是这个贫困家庭的主心骨,他也自觉担当起这个角色。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他自己富裕起来之后想到的不仅是自己的家庭,还有那样一个小山村。
少平和少安都是那个时代的典型,在偌大的世俗大潮中迎难而上,勇于突破,勇于和困难作斗争。他们都是新中国新农村的冲锋者,是像他们这样的一类人推动者农村的改变。
现在难得静下心来看看这样的书了,简直是一种生活的享受。也希望真正的好书能有更多的人认可,能从里面学到点东西,我们太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了。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 平凡的世界语录
★ 平凡的世界演讲稿
★ 平凡的世界摘抄
《平凡的世界》的不同领悟(合集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