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美罩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做教师教书育人的同路人,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做教师教书育人的同路人,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做教师教书育人的同路人
做教师教书育人的同路人
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室建设大家谈:做教师教书育人的同路人
长期以来,教学与研究一直存在脱节的现象。许多教育研究者没有意识到日常教育实践的价值,而亲身创造教育实践的教师们,在生产理论的专家面前又显得底气不足。教研员,在教师——教育理论的消费者与学者——教育理论的生产者之间,究竟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我想,一个有着自主意识的教研员,不仅要善于向上看,更要善于向下看,要将自己的价值始终定位于一线实践——教育理论的实践车间(其实,学校也是教育理论的原料车间),发挥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作用,帮助、引导教师将理论具体化为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理论。基于此,一年前我萌发了到学校支教的念头。
我选取了一所乡镇中心小学,以支教学校为主要工作地点,兼而负责全市分管的学科教研工作,以点丰富面。在学校里,我充当着《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和教研员的双重角色。
在上课中自省
离开了课堂,教研员的价值就失去了根基。诠释教育理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自己也参与实践。长期以来习惯于听课的我,还能游刃有余地将理论用于实践吗?我有点担心。
我担任三年级三个班《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第一堂课上的是《我爱我的家》。我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学生反应比较冷淡,我想:莫非是我的教学出现了问题?对,我首先应该起个示范带头作用。在我的示范下,学生的热情明显提高了。
接着,我让学生分组活动,各自向组员讲述自己家里发生过的高兴的事、难过的事、委屈的事等,每组推选一人上台向全班同学汇报。各小组汇报完毕后,一个小组突然又有一个学生举手。为了鼓励他,我特意让他上台并热情地表扬了他,没想到其他组同学也纷纷举起了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对举手的同学给予了表扬,叫大家把手放下,开始了下一个教学任务。下课时,有学生找到了我,说我偏心,为什么一组多一个人发言?第一节课,学生就说我偏心,我心里有一丝不快。想了想,只怪自己,在学生的热情面前,随意破坏了每组只准一人上台发言的课堂规则。
课下,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家对爸爸妈妈说“我爱您”。我很欣赏外国孩子对长辈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爱自己的家就要从爱爸爸妈妈开始。没想到进行作业情况反馈时,全年级200余名学生,能够很好完成作业的不足100人。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不说呢?难道今天的孩子面对父母,吝啬得连一句话也不说吗?回到办公室,我认真地进行了总结反思:
首先,学生情感体验不到位。孩子们在家受长辈的宠爱,在他们眼中,长辈对自己的爱是应该的。上课时,学生们虽然讲述了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但这些道德认识还没有真正内化为他们的道德情感,因而不能产生积极主动的道德行为。
其次,我在认识上存在偏差。东西方文化不同,人的性格不同,导致他们处事的方式也不同。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孩子比较含蓄。中国的孩子中也有不同性格的孩子,有人外向,喜欢口头表达;有人含蓄,喜欢书面表达,或是为父母做一件事来表达爱意。我在引导学生积极表达时,对不同孩子应该持不同的评价标准。
在评课中换位思考
作为教研员,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评课。长期以来,教研员一直以理论丰富者的.姿态对教师执教的课“指指点点”,形成了“教研员是权威,教师认真落实”的“话语霸权”。
我所评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课,五(3)班的宁老师执教的《夕照》。《夕照》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向我们展示了如诗如画的日落美景,编者也有意将这篇文章安排在《日出》这一课之后。宁老师对这节课非常重视,不但搜集了许多资料,还准备了小黑板。上课伊始,她用简洁的导语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提示教学目标,并出示四个问题,让学生分组朗读学习。随后通过让学生画出不同时间的夕照图和体会文章的语言来深入学习课文。由于在这两个环节上用了过多的时间,其他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教学程序有点乱,课堂上也没有书声琅琅的感觉。下课时,宁老师意识到效果不佳,心情十分沉闷。
评课会上,有学校领导、听课教师参加。他们谈了自己的看法,都表达了同样一个主题:都是自家人,有什么缺点尽量提出来。宁老师听着大家的评课,眼里掠过一丝自责。我意识到,评课不应仅仅是“批判”,而是学术之间的探讨,探讨也需要建立在尊重与信任基础上。宁老师的基本功还是比较扎实的,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在于对教材把握不到位,导致这节本应洋溢着激情和恬美的课没有展现出应有的色彩。
因为我是教研员,大家把最后总结发言的机会给了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以我的意见为主。我想:如果我再延续刚才的气氛,会给授课教师造成极大的压力。我应该站在授课教师合作者的角度谈自己的看法。
我首先肯定了宁老师的一些好做法。然后,我结合自己的思考,讲述了本课的教学流程。我说:“假如我上这节课,大家看看可不可以这样上?”先理清层次,从整体入手,到局部,再回到整体;把握重点,紧抓“读”、“说”、“悟”、“想”,体会语言文字美,感悟文章意境;培育激情点,开发课程资源,结合《日出》,搜集有关夕照诗句,通过教师激情领读,学生有层次朗读,享受文章及教学散发出来的美。之后,我再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的文章适不适合研究性学习?学生上台绘画的目的是什么?语文的本质是什么?最后,我总结说:“这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大家还可以展开讨论。”
在我有意创设的自由交流空间里,宁老师慢慢变得平静了,也参与了讨论。走出会议室,她显得十分从容。我突然想到,在以前的推门听课中,我常常以教研员的评判角色自居,会令教师感到不安;而在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彼此之间消除了距离,评课也就是在为他人着想,从换位思考中达成彼此的交流,更多地体现了平等与尊重。
在对话中彰显民主与自由
在支教学校,我由衷地感受到了民主与自由带来的快乐。
学校将我安排在教导处办公,我与分管教学的校长和具体负责教务工作的主任同在教务处办公。我们时常就教研工作各抒己见。
我十分庆幸,学校领导、老师们都把我当成了学校的一员。特别是老师们,在大家眼中,我是他们信任的伙伴。我知道,这不是来自教研员的“官”角色,而是业务上的一种信任。在办公室,在课下,甚至吃饭时候,老师们都在与我探讨一些教育教学问题。当得知我想观察几位教师的教学时,高年级语文组的组长宋老师说:“到我的课堂上去吧,我不怕丑!”望着比我年长的宋老师,我被他们的求知若渴感动。为满足不同学科教师的需求,我也不断地提升自我,广泛涉猎,努力做一个全面的教研员。支教给我的教研带来了无穷的动力和高涨的热情,让我认识到什么是教研员:“教”,既教教师,也教学生,最终是为了学生。“研”,既研究教育,也研究教学;既研究教材,也研究人。“员”,界定了教研员非官即员,是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的普通一员,是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普通一员。我期盼着更多的教研人员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一线的教学实践中来,让教与研真正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让教研员真正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同路者!(■湖北省武穴市教研室 夏祖瑞)
篇2: 教师教书育人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尊师重教,教书育人。
知识为人类开辟了认识世界、通往宇宙之路,而教师则带领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荒芜的沙漠。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人生榜样。老师是我们事业前进路上追寻的一串深深的脚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教师把整颗心都掏给了学生们,他们默默的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光辉的事业――教书育人。如同那滴着蜡泪的红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为我们传授知识,教我们学会做人、做事。我们应该尊敬他们,并以良好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们。
所有同学都应该明白并理解我这番话,但有些同学明知故犯,总是触碰不到那些印在心里的话语。那些同学也向老师承诺过,但事后他们的行为却背叛了自己:譬如,同学遇见老师不主动问好;上课明明迟到,却大摇大摆的晃入教室;课堂上捣乱纪律,随便插话;课后不完成作业等等。这些都是不尊敬老师的行为,更有甚者,居然当众顶撞老师……
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一下:学业上遇到困难,是谁对我们耐心辅导和讲解;与同学发生矛盾,是谁对我们耐心教育和引导?遇到困惑,感到迷茫,是谁帮我们指点迷津?是我们的老师。我相信,凡是有责任感的老师,他都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或是目睹自己的学生一步步迈向深渊而无动于衷。
大家听说过《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吗?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来人们用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这几年我们学校中、高考成绩的显著提升,与老师们的辛勤耕耘有着必然关系。没有老师们的辛苦劳动,怎会有我们今天的所知所学,我们怎会有辉煌的明天?
师恩难忘,难忘师恩。我们的努力学习,认真听好老师的每堂课,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用最好的成绩回报我们的老师,用最佳的表现献给老师,就是老师们最大的欣慰。
第30届教师节刚刚过去,我们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一直珍藏心中。在这里我谨代表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的学子,向辛勤劳动的教育工作者们,致以最真诚的敬意和祝福。老师,您辛苦了!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3: 教师教书育人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同时,一个教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
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我在改学生作业时,对每份作业对认真批改,即使是两百多人的大班。这样虽然辛苦些,但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改进。学生见老师如此认真,自然也会认真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企业的口号是“向8小时要效益”,而我们的一节课才45分钟,对学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所以我授课的原则是“向45分钟要效果”,尽力使课堂学习效果最大化。当然,这就需要在课前认真备课,特别是对于专业课程,还要在课外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我在对专升本学生授课时,学生来自不同的专科学校,对同一门专业课程,有的学生在读专科时学过,有的没学过,还有的学过一点,掌握程度相差很大。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事先向学生进行了解,然后对没有学过的和掌握差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补课,使他们能尽快赶上本科层次的学习,绝不能不分情况地一味灌输。正如一位老老师所说“功夫到了,教学效果自然就有了”。
教师就是要传道、解惑,对学生和同事在学术上不能有丝毫地保留。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案、收集的资料等,都会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和同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同时别人的进步也是促进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所说“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树立良好的师风需要每个老师的努力,都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师德。希望能借评估的东风,“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己的德能更上一层,使我们的学校办得更好。
篇4: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
教师是社会道德传统的继承者和传递者,教师不仅把前人长期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且把前人确定的道德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教师还是社会道德新风尚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俗话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它们就象一对孪生兄弟,密不可分。
让学生能从我们的课中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是我们的责任;让学生喜欢上我们的课是我们的欣慰;让学生从我们的教学和工作中终身受益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
篇5: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教书育人是一名人民教师的基本职责。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需要有爱心,在教育中,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亲人和孩子,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我是2011年7月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报到的,今生有缘认识了11级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的新生,他们富有个性、天真可爱。在高温的武汉,我们一起度过了军训难忘的日子。有时候,这群孩子们有不想接受军训考验的念想,我多次深入宿舍,了解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和高考经历,和他们谈军训的意义,一时间我们成为了最要好的朋友,让这些远离亲人的学生们尽早适应大学生活。在与他们的谈心过程中,刚走出校园门口的我,好像又回到了大学校园,感觉自己又年轻了很多。
其次,教书育人需要耐心。有时候开个主题班会,班委通知后,又在群里通知,以为每个同学都会记在心里,但是仍然有很多同学打电话一一问我时间和地点,学生的频繁来电致使手机都没电了。有的学生年龄小,习惯了在家养尊处优习的安逸日子,在课堂上按耐不住,总想回宿舍休息,我就在教室门口看管着他,利用晚上查寝时间,多次深入宿舍与他们交流,谈心,教育他们养成好习惯。随着时间的积累,这群孩子们慢慢地成长,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也能够按时上课,认真听讲。面对这些不懂事的学生,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充满耐心,屏住自己的性子,不能随便发火,时刻提醒自己:他们还是孩子。
第三,多关注“三困”学生。
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之前,有一种错觉,总觉得美丽的三本院校学生家庭条件一定不错,在2011年9月办理新生入学手续的过程中,有的家长咨询绿色通道新生助学贷款的事宜,在办理完学生陈鹏辉的入学手续之后,有个浙江金华的家长在新生接待点与我聊天,怕我记不住她的孩子姓名,特地把她的孩子介绍给我,介绍一些他的高中情况,以便于我开展工作。由于我所带的班级的“三困”学生比较多,我一一找他们聊天,想方设法走进他们心底的最深处,想给他们最好的关怀。有一次我去查寝,有个学生趴在桌子上面在哭,平时总是笑呵呵的他看起来非常难受,我去安慰他,他告诉我说没事,也许在宿舍不方便的缘故吧。事后,我发短信给他,才知道今天他爸爸生病了,无人照顾,他是单亲家庭,自小和爸爸相依为命。高中的时候,他爸爸为他付出了很多,因为他还不懂事,经历过两次高考的他才考到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那一刻我才知道学生是那么信任我,把我当做了他的亲人,我深深感觉到辅导员身上的重担,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牵动学生的心。
最后,端正态度,心态平和
辅导员每一天要处理学生的日常生活琐事,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90后的学生缺乏独立性,团队意识不强,缺乏毅力,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跟风赶潮流。80后的我与他们有代沟,很难走进他们的心。有的学生性子很急,一生气就发火,连最基本的礼仪都抛在了九霄云外,让人费解。遇到这种情况,我首先对自己说:淡定。辅导员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我们的一举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把情绪带给他们,已经成年的他们会有抵触心理,反而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有个11信管班平时表现很好,争取到了“五四红旗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在此期间,出了一点小差错,“五四红旗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被系党总支取消了。我对全班人发了火,同学们对我很有意见。那一刻我曾心灰意冷,曾经的付出就这样被否定了。后来我多次反思才明白是自己的问题。辅导员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与困难,应该端正态度,心态平和地解决问题与困难。
人生最难得的是经历,一年来的工作经历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积累了宝贵的教书育人经验,这将指引我不断向前进,走向更加完善的人生。多学习,多实践,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下一页更多精彩“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大全”
★ 做阳光教师心得
★ 做幸福教师体会
★ 轻松做教师读后感
做教师教书育人的同路人(整理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