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极光守护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江行纪事,江行纪事席豫,江行纪事的意思,江行纪事赏析,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江行纪事,江行纪事席豫,江行纪事的意思,江行纪事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江行纪事,江行纪事席豫,江行纪事的意思,江行纪事赏析
江行纪事二首,江行纪事二首席豫,江行纪事二首的意思,江行纪事二首赏析 -诗词大全
江行纪事二首作者:席豫 朝代:唐 体裁:五律 飘u任舟楫,回合傍江津。后浦情犹在,前山赏更新。
树深烟幂幂,滩浅石磷磷。川路南行远,淹留惜此辰。
江汛春风势,山楼曙月辉。猿攀紫岩饮,鸟拂清潭飞。
古树崩沙岸,新苔覆石矶。津途赏无限,征客暂忘归。
篇2:江行原文及赏析
江行原文及赏析
原文: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译文
我坐船在江上行驶,极目远眺,夜色笼罩在岸边的芦苇上,一片苍茫。
雪已残,雁声断,新月初升,潮水汹涌。
天空映照到水面,好像天已到尽头。船行驶在映着树梢的江面上,好像船跟着树梢在前行。
我离开家已经几个夜晚了。这时,船工在划桨时尽情地唱着渔歌,我却因离家多时听起来感到厌烦。
注释
⑴暝:黄昏。蒹(jiān)葭(jiā):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⑵雁断:大雁的鸣声中断。
⑶杪(miǎo):树枝的细梢。
⑷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赏析: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蒹葭苍茫,语出《诗经·秦风·蒹葭》篇中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中对水中伊人的思慕和追寻成了后世诗人心中一个永恒的情节。因为“道阻且长”,伊人可望不可即,所以才成为永恒。这伊人并不专指情人,也可以是家人、朋友,有时还指皇帝,而更多的时候指的则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只有理想才真正具备这种因可望不可即而成为人们永恒追求的特性。严羽对于江边丛生的蒹葭所造成的苍茫境界颇为敏感,蒹葭是他诗中的`常客,在他的《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中有这样的句子:“明发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鸟去迟”。都是“旅情”,一思家乡亲人,一思旅中好友。然而无论思念的对象如何变化,思念的媒介却是一如既往,这就是“蒹葭”。而傍晚的“暝色”更为丛丛蒹葭增添了苍茫之感,也更加突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和疑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作者并非不知道自己的乡关何处,只是因避乱才来到江楚,有家而不能归比无家可归更痛苦。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古人喜欢用残断的意象来传达心中的无奈和绝望,如“残月”“笛声残”“梦断”“肠断”等等。残雪本是天气转暖春将至的信息,应该是喜讯,可春节又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诗人却有家不能归,不仅不能归,就连传书的大雁都断绝了。诗人的希望和绝望尽在其中了。“新月带潮生”一句,化用张若虚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的痕迹很明显,但与“残雪和雁断”对仗得却极为工整,于此可见诗人的功力。明月与蒹葭一样,都是蕴含相思的意象,而用明月寄相思在古诗中更为常见和频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如果能够乘月而归,那份喜悦也早已把月亮给淹没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既然雁声已断,不能传书,所以只能许愿与月,托它打探故乡的消息了。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真不知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离家的日子,诗人是每天都在心头盘算的。天天盘算着,日子一长也就茫然了,“今几宿”的疑问,一则说明诗人离家之久,二则表明诗人心中盘算着回家的次数之频。桨声一如游子心中的离家悲歌,一声声、一阵阵,把心都敲碎了,更敲倦了。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严羽《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虽然棹歌已听厌,但回家的路却“迢迢”;纵然厌听,但还是得遥遥无期地听下去。
篇3:《江行》阅读答案
江行[宋]严羽
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 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⑴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⑵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3)颔联写景高妙,请从中选一个字进行赏析。(3分)
答案:
17(1)答: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答案的核心是思乡与厌倦了漂泊)
(2)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诗中描写了暮色苍茫之时的“残雪” “断雁” “新月”“潮生”这些景致(假如考生能把颔联的景致描述成一幅画面也可以),营造了一种凄迷忧伤的意境(或渲染了一种凄迷忧伤的氛围),景中寓情,作者把羁旅之情、思乡之感寄寓于“舟行所见”之景中,情与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表达了漂泊在外的乡愁与孤单(只答乡愁也可以)。(答题要点:描述景1分,点出什么情1分,点明融情于景的手法1分,简单的分析内在的联系1分)
(3)可以选择的字:残、断、新、生。答案示例一:“残”在此有“残留”“残落”之意,残雪本是天气转暖春将至的信息,应该是喜讯,而诗人却有家不能归,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在外漂泊不能归家的无比痛楚。(如果考生答残字给人心理残缺不完美的感受也可以,练字的答题要点在于对字的解释,结合诗句的描述及从中传达的情感,一点一分;假如不解释字,只结合诗句描述,描述时能抓住该字的核心词意并点出其中体现的情感也可以。)
示例二:“断”在此有“阻断”“断绝”之意,诗人不仅不能归家,就连传递家书的大雁都断绝了,作者以此来传达心中的无奈和绝望。
示例三:“新”在此有“新生”之意,本给人愉悦之感,但此处用以修饰“月”,明月一个是蕴含相思的意象,而用明月寄相思在古诗中更为常见和频繁,作者目睹刚刚升起的月亮,心中的愁思不禁油然而生,借此传达对家乡的思念。
示例四:“生”有“生长”之意,令人想到“海上明月共潮生”,而且“潮生”比“潮起”更有表现力,随着潮水的涨起(考生答随着月亮的升起也可以),心中的愁思似乎在逐渐加浓加重,像在生长一般,非常形象地传达了诗人思乡的愁苦。
篇4:《江行》阅读答案
风帆一片傍山行,
滚滚长江泻不平。
传语蛟龙莫作怪,
老夫惯听怒涛声。
21.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张贴对联时,上联贴于(左右)边。(请在答题纸上,写“左”或“右”,1分)
①岩壑在中庭,对烟复云环,何殊神岛 ②壶畅宜小驻,觉水流花放,别有人间
这幅对联哪是上联(请在答题纸上写序号,1分),请简述判断方法。(2分)
阅读答案:
20.①调动多种感官(2分),②整散结合(2分)③符合诗意(2分)
附:一只小船沿着山边扬帆行驶,长江上波涛翻滚在喧泻着不平。请转告蛟龙不要掀风作浪了,老夫我听惯了狂风骇浪的声音。
21.(1)右(2)①
(3)对联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
篇5:《江行》阅读答案
过蛮洞① 宋之问
越岭千重合,蛮溪十里斜。
竹迷樵子径,萍匝钓人家。
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
谁怜在荒外,孤赏足云霞。
江行②
司空图
地阔分吴塞,枫高映楚天。
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
行纪添新梦,羈愁甚往年。
何时京洛路,马上见人烟。
注:①本诗作于宋之问贬任泷州(今广东省罗定市)参军时。②司空图左迁为光禄寺主薄,分司东都洛阳,本诗作于其由宣州赴洛阳任职途中。
9、两首诗首联所绘之景都具有怎样的特点?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6分)
10、《过蛮洞》一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参考答案9.(6分)壮阔奇丽(2分)。前诗描写山岭重叠缭绕、溪水绵延横斜的壮丽景色,为下文进一步写过蛮洞所见的瑰丽景象做铺垫(2分);后诗描写吴楚间辽阔的地域、高远的天空与火红的枫树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反衬下文冒雨江舟夜行所流露出来的凄惶无助之情(2分)。
10、(5分)被贬无人怜的怨苦悲叹;偏处荒外的孤寂失落;独赏异景的自我慰藉。(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篇6:《江行》的古诗赏析
《江行》的古诗赏析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出自严羽《江行》,此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 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江行
[宋]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译文
我坐船在江上行驶,极目远眺,夜色笼罩在岸边的芦苇上,一片苍茫。雪已残,雁声断了,新月初升,潮水汹涌,蓝天照到水面,好象天已到尽头。船行驶在映着树梢的江面上,好像船跟着树梢在前行。我离开家已经几个夜晚了。这时,船工在划桨时尽情地唱着渔歌,我却因离家多时听起来感到厌烦。
赏析:
《江行》是宋代诗论家严羽的诗作。此诗通过“厌听棹歌声”尤其是“厌”来表现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全诗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雁、月、潮、天、水、舟、树等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蒹葭苍茫,语出《诗经·秦风·蒹葭》篇中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中对水中伊人的思慕和追寻成了后世诗人心中一个永恒的情节。因为“道阻且长”,伊人可望不可即,所以才成为永恒。这伊人并不专指情人,也可以是家人、朋友,有时还指皇帝,而更多的时候指的则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只有理想才真正具备这种因可望不可即而成为人们永恒追求的特性。严羽对于江边丛生的`蒹葭所造成的苍茫境界颇为敏感,蒹葭是他诗中的常客,在他的《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中有这样的句子:“明发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鸟去迟”。都是“旅情”,一思家乡亲人,一思旅中好友。然而无论思念的对象如何变化,思念的媒介却是一如既往,这就是“蒹葭”。而傍晚的“暝色”更为丛丛蒹葭增添了苍茫之感,也更加突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和疑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作者并非不知道自己的乡关何处,只是因避乱才来到江楚,有家而不能归比无家可归更痛苦。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古人喜欢用残断的意象来传达心中的无奈和绝望,如“残月”“笛声残”“梦断”“肠断”等等。残雪本是天气转暖春将至的信息,应该是喜讯,可春节又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诗人却有家不能归,不仅不能归,就连传书的大雁都断绝了。诗人的希望和绝望尽在其中了。“新月带潮生”一句,化用张若虚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的痕迹很明显,但与“残雪和雁断”对仗得却极为工整,于此可见诗人的功力。明月与蒹葭一样,都是蕴含相思的意象,而用明月寄相思在古诗中更为常见和频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如果能够乘月而归,那份喜悦也早已把月亮给淹没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既然雁声已断,不能传书,所以只能许愿与月,托它打探故乡的消息了。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真不知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离家的日子,诗人是每天都在心头盘算的。天天盘算着,日子一长也就茫然了,“今几宿”的疑问,一则说明诗人离家之久,二则表明诗人心中盘算着回家的次数之频。桨声一如游子心中的离家悲歌,一声声、一阵阵,把心都敲碎了,更敲倦了。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严羽《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虽然棹歌已听厌,但回家的路却“迢迢”;纵然厌听,但还是得遥遥无期地听下去。
篇7:月夜江行翻译及赏析
月夜江行翻译及赏析
月夜江行 权德舆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
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
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作者简介: 权德舆
(759-818)唐代诗人。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以文章进身,由谏官累升至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参预朝政。有《权文公集》。《全唐诗》存其诗十卷。
诗歌赏析:
《月夜江行》既写出了寒江寂寥的“深”的实景,也传达出了旅人寂寥的“深”的实情。它既有写景之妙,又有传情之神。显示出诗人炼字的匠心。结尾以景作结,韵味无穷。那位孤独无偶的行旅者伫立寒江船头的身影久久地存留在读者的视野中。
这是一首写羁旅之思的五言古诗。
开头二句:“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这里,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悲伤满面、夜不能寐的行旅者。他忧思重重,满腹愁肠。却又不知如何排遣内心的苦闷,只是机械地用手敲着船舷。夜深了,繁露打湿了他的衣襟,他感到了深深的凉意,但却依然痛苦地伫立在船头。上一句,“扣舷”二字,不仅点出题中的“江行”,而且是以外在的动作显露内心的痛苦。下一句,“ 浩露”, 即繁露。它暗示出时间已至深夜,而旅人待在船头的时间也已很久,因此衣襟都清凉起来。诗人以饱尝旅途风霜雨露的境况,映衬出心境的凄凉,这是以内在的感受来写内心痛苦的。第三、四句,是点明其痛苦的原因:“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前一句是对开头二句的总括。并且进一步说,在这孤舟远行的夜晚,处处都在触发着惹人伤感的情怀。这就形象地写出了自己那种无法诉说的苦情。为何如此难耐呢?后一句接着说:因为自己的一颗心正与万里之外的那颗心相系着。这句诗妙在不是从单方面入手来写相思之情的。而是说,自己与亲人虽相隔万里,但却心心相印。因此,“远结万里心”比起单说“远思万里人”来,诗的意蕴就丰富得多,诗的韵味也更加深醇了。
第五、六句:“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诗人抒写了相思离别的情怀。上一句,“惜瑶草”江淹《别赋》有云:“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是说丈夫出外为官,闺中少妇自怜青春独处。“瑶草”,即香草,为少妇自喻。此处借用其意,以不无解嘲的语气说,我的深趣就在于怜惜妻子的青春独处。下一句,“鸣琴”,即琴。意思是说,今夜我要以琴声来寄托自己平日的怀抱,这或许能够排遣我内心的苦闷吧!这两句诗不仅注意对仗的工整,而且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惜瑶草”,是对前面诗意的承接;“寄鸣琴”,又开启了后面的诗意。
最后两句:“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诗人通过展现一幅孤寂凄清的寒江月夜图,进一步表达羁旅苦情。“三奏月初上”,既点出题中的“月夜”,又写出反复弹奏鸣琴的情景。诗人原想借弹琴排遣苦闷的`,无奈苦闷尚未消除,又见到了冉冉升起的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对孤身远客来说,又添了一层行役情思。也使原已悲苦的旅人,其苦情又向前推进了一层。然而,还不仅如此。诗人此时面对的是月色溶溶下的寂静空旷的令人生寒的大江。而诗人的心境,又何尝不似这条凄凉寂寞的“寒江”呢!这儿的“深”字用得十分精当。既写出了寒江寂寥得“深”的实景,也传达出了旅人寂寥得“深”的实情。它既有写景之妙,又有传情之神。显示出诗人炼字的匠心。结尾以景作结,韵味无穷。那位孤独无偶的行旅者伫立寒江船头的身影久久地存留在读者的视野中。
篇8:江行,江行江为,江行的意思,江行赏析
江行,江行江为,江行的意思,江行赏析 -诗词大全
江行作者:江为 朝代:唐 体裁:五律 越信隔年稀,孤舟几梦归。月寒花露重,江晚水烟微。
峰直帆相望,沙空鸟自飞。何时洞庭上,春雨满蓑衣。
篇9:江行,江行谭嗣同,江行的意思,江行赏析
江行,江行谭嗣同,江行的意思,江行赏析 -诗词大全
江行作者:谭嗣同 朝代:清 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
岸荒群动寂,月缺暝烟昏。
渔火随星出,云帆夹浪奔。
橹声惊断梦,摇曳起江根。
篇10:江行,江行韩,江行的意思,江行赏析
江行
作者:韩 朝代:唐 体裁:七排 浪蹙青山江北岸,云含黑雨日西边。舟人偶语忧风色,
行客无聊罢昼眠。争似槐花九衢里,马蹄安稳慢垂鞭。
篇11:江行,江行陆龟蒙,江行的意思,江行赏析
江行,江行陆龟蒙,江行的意思,江行赏析 -诗词大全
江行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 体裁:五绝 酒旗菰叶外,楼影浪花中。醉帆张数幅,唯待鲤鱼风。
篇12:江行无题诗词鉴赏
江行无题一百首诗词鉴赏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这两句写游子在外飘泊,思乡心切——故乡水边的.稻谷成熟了,整夜都在做梦,梦见回到故园,闻到了稻谷之香。因思成梦,意境别致,语言纯朴,饶有兴味。
出自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之九十八
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
浦烟含夜色,冷日转秋旻。自有沈碑在,清光不照人。
楚岸云空合,楚城人不来。只今谁善舞,莫恨废章台。
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风流无屈宋,空咏古荆州。
晚来渔父喜,网重欲收迟。恐有长江使,金钱愿赎龟。
去指龙沙路,徒悬象阙心。夜凉无远梦,不为偶闻砧。
雾云疏有叶,雨浪细无花。稳放扁舟去,江天自有涯。
好日当秋半,层波动旅肠。已行千里外,谁与共秋光。
润色非东里,官曹更建章。宦游难自定,来唤棹船郎。
夜江清未晓,徒惜月光沉。不是因行乐,堪伤老大心。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
箭漏日初短,汀烟草未衰。雨馀虽更绿,不是采苹时。
山雨夜来涨,喜鱼跳满江。岸沙平欲尽,垂蓼入船窗。
渚边新雁下,舟上独凄凉。俱是南来客,怜君缀一行。
云密连江暗,风斜著物鸣。一杯真战将,笑尔作愁兵。
柳拂斜开路,篱边数户村。可能还有意,不掩向江门。
不识相如渴,徒吟子美诗。江清惟独看,心外更谁知。
牵路沿江狭,沙崩岸不平。尽知行处险,谁肯载时轻。
憔悴异灵均,非谗作逐臣。如逢渔父问,未是独醒人。
水含秋夜静,云带夕阳高。诗癖非吾病,何妨吮短豪。
带舟维古岸,还似阻西陵。箕伯无多怒,回头讵不能。
秋云久无雨,江燕社犹飞。却笑舟中客,今年未得归。
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
月下江流静,村荒人语稀。鹭鸳虽有伴,仍共影双飞。
斗转月未落,舟行夜已深。有村知不远,风便数声砧。
一惊沙鸟迅,飞溅夕阳波。不顾鱼多处,应防一目罗。
行到楚江岸,苍茫人正迷。只如秦塞远,格磔鹧鸪啼。
渐觉江天远,难逢故国书。可能无往事,空食鼎中鱼。
岸草连荒色,村声乐稔年。晚晴贪获稻,闲却彩菱船。
滩浅多游鹭,江清易见鱼。怪来吟未足,秋物欠红蕖。
蛩响依沙草,萤飞透水烟。夜凉谁咏史,空泊运租船。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人居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自念平生意,曾期一郡符。可知因谪宦,斑鬓入江湖。
水天凉夜月,不是少清光。好景随人物,秦淮忆建康。
古来多思客,摇落恨江潭。今日秋风至,萧疏过沔南。
映竹疑村好,穿芦觉渚幽。渐安无旷土,姜芋当农收。
烟渚复烟渚,画屏休画屏。引愁天末去,数点暮山青。
秋风动客心,寂寂不成吟。飞上危樯立,莺啼报好音。
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
九日自佳节,扁舟无一杯。曹园旧樽酒,戏马忆高台。
兵火有馀烬,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渚禽菱芡足,不向稻粱争。静宿凉湾月,应无失侣声。
轻云未扑霜,树杪橘初黄。行是知名物,过风过水香。
土旷深耕少,江平远钓多。平生皆弃本,金革竟如何。
海月非常物,等闲不可寻。披沙应有地,浅处定无金。
风晚冷飕飕,芦花已白头。旧来红叶寺,堪忆玉京秋。
渺渺望天涯,清涟浸赤霞。难逢星汉使,乌鹊日乘槎。
风好来无阵,云开去有踪。钓歌无远近,应喜罢艨艟。
吴疆连楚甸,楚俗异吴乡。谩把樽中物,无人啄蟹黄。
岸绿野烟远,江红斜照微。撑开小渔艇,应到月明归。
雨馀江始涨,漾漾见流薪。曾叹河中木,斯言忆古人。
垂露晚犹浓,清风不易逢。涉江虽已晚,高树搴芙蓉。
乘舟维夏口,烟野独行时。不见头陀寺,空怀幼妇碑。
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
舟航依浦定,星斗满江寒。若比阴霾日,何妨夜未阑。
近戍离金落,孤岑望火门。惟将知命意,潇洒向乾坤。
丛菊生堤上,此花长后时。有人还采掇,何必在春期。
景夕残霞落,秋寒细雨晴。短缨何用濯,舟在月中行。
堤坏漏江水,地坳成野塘。晚荷人不折,留取作秋香。
左宦终何路,摅怀亦自宽。襞笺嘲白鹭,无意喻枭鸾。
楼空人不归,云白去时衣。黄鹤无心下,长应笑令威。
白帝朝惊浪,阳台暮映云。等闲生险易,世路只如君。
橹慢生轻浪,帆虚带白云。客船虽狭小,容得瘦将军。
静看秋江水,风渐浪微平。人间驰竞处,尘土自波成。
风借帆方疾,风回棹却迟。较量人世事,不校一毫厘。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江草何多思,冬青尚满洲。谁能惊鵩鸟,作赋为沙鸥。
幸有烟波兴,宁辞笔砚劳。缘情无怨刺,却似反离骚。
沙上独行时,高吟到楚词。难将垂岸蓼,盈把当江蓠。
秋寒鹰隼健,逐雀下云空。知是江湖客,无心击塞鸿。
幽怀念烟水,长恨隔龙沙。今日滕王阁,分明见落霞。
江流何渺渺,怀古独依依。渔父非贤者,芦中但有矶。
风雨正甘寝,云霓忽晓晴。放歌虽自遣,一岁又峥嵘。
幽思正迟迟,沙边濯弄时。自怜非博物,犹未识凫葵。
曾有烟波客,能歌西塞山。落花惟待月,一钓紫菱湾。
千顷水纹细,一拳岚影孤。君山寒树绿,曾过洞庭湖。
光阔重湖水,低斜远雁行。未曾无兴咏,多谢沈东阳。
晚菊绕江垒,忽如开古屏。莫言时节过,白日有馀馨。
日落长亭晚,山门步障青。可怜无酒分,处处有旗亭。
远岸无行树,经霜有伴红。停船搜好句,题叶赠江枫。
身世比行舟,无风亦暂休。敢言终破浪,惟愿稳乘流。
数亩苍苔石,烟濛鹤卵洲。定因词客遇,名字始风流。
兴闲停桂楫,路好过松门。不负佳山水,还开酒一樽。
短楫休敲桂,孤根自驻萍。自怜非剑气,空向斗牛星。
高浪如银屋,江风一发时。笔端降太白,才大语终奇。
细竹渔家路,晴阳看结罾。喜来邀客坐,分与折腰菱。
平湖五百里,江水想通波。不奈扁舟去,其如决计何。
数逢云断处,去岸映高山。身到章江日,应犹未得闲。
一湾斜照水,三版顺风船。未敢相邀钓,劳生只自怜。
江雨正霏微,江村晚渡稀。何曾妨钓艇,更待得鱼归。
新野旧楼名,浔阳胜赏情。照人长一色,江月共凄清。
愿饮西江水,那吟北渚愁。莫教留滞迹,远比蔡昭侯。
湖口分江水,东流独有情。常时好风物,谁伴谢宣城。
浔阳江畔菊,应似古来秋。为问幽栖客,吟时得酒不。
高峰有佳号,千尺倚寒风。若使炉烟在,犹应为上公。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楚水苦萦回,征帆落又开。可缘非直路,却有好风来。
远谪岁时晏,暮江风雨寒。仍愁系舟处,惊梦近长滩。
作者
钱珝,唐代诗人。字瑞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钱起曾孙。
《江行无题一百首》是唐代诗人钱珝的组诗作品,是作者被贬为抚州司马赴任途中所作的一组写景诗,主要描写长江两岸的秀丽风光,同时作者也对中晚唐时期军阀混战给人民造成的损害表示深切的同情。
★ 昭君怨 江行,昭君怨 江行王寂,昭君怨 江行的意思,昭君怨 江行赏析
★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
★ 医院科室见习纪事
江行纪事,江行纪事席豫,江行纪事的意思,江行纪事赏析(锦集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