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如流的意思和造句

时间:2023-03-21 03:52:26 作者:deline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delin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从善如流的意思和造句,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从善如流的意思和造句,希望大家喜欢。

篇1:从善如流的意思和造句

【成语】:从善如流

【拼音】:cóng shàn rú liú

【解释】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像流水一样,比喻迅速。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近义词】从谏如流、从善若流

【反义词】独断专行、刚愎自用

从善如流的典故

《左传》

晋栾书侵蔡,遂侵楚,获申骊。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诗》曰:‘恺悌君子,遐不作人。’求善也夫!作人,斯有功绩矣。”是行也,郑伯将会晋师,门于许东门,大获焉。声伯如莒,逆也。

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楚国即发兵进犯郑国。晋军有约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晋将赵同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他们催请栾书元帅下令行动,但“中军佐”知庄子不让栾书元帅发兵,说:“楚军已撤,郑国转危为安,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栾书元帅觉得有理,毅然命令大军撤回晋国。对此,《左传》称赞栾书的举动是“从善如流宜哉”!

从善如流的成语故事

从善如流的意思是指采纳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畅快而自然。比喻乐于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出自《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公元前585年,郑国不敌楚国的进攻,求救于晋国。晋将栾书奉命前去救援,使楚军退兵回国。后栾书又去攻打蔡国,蔡国急忙向楚国求救。楚国只好派公子申和公子成率军救蔡。晋大将赵同和赵括向栾书请战,准备率兵攻打援蔡的楚军。这时,栾书的部下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阻止说,此次与楚军交战,胜了也不光荣,败了则会令人羞耻,于是建议收兵回国。栾书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军中有人对此持异议,认为辅佐栾书的有十一个人,只有知庄子等三人主张收兵,而主战的人占多数,因此应按多数人的想法行事。栾书回答:“正确的意见才能代表多数。知庄子他们是贤人,他们的正确意见便能代表多数人的想法。”于是,他下令退兵回国。过了两年,栾书率兵攻下了蔡国后,又想去攻打楚国。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等人分析了具体情况后,又建议栾书暂时不要攻打楚国,而去攻沈国。栾书又一次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栾书能正确听取部下的意见,时人便称赞栾书以从善如流的意思说:“栾书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而又自然。”

篇2:从善如流的意思和造句

1) 在上位的人,一定要广开言路,从善如流,否则独断独行,必将丧失民心,遭致覆鼎之祸。

2) 肖哲从善如流,盘膝而坐,紧守灵台清明,就感觉浩如烟海的阵法禁制图瞬间塞入脑袋,眼前一黑,昏迷过去。

3) 大爱无边,温暖无限,洗心涤虑,从善如流,潇洒似神仙。

4) 作品借热烈的色彩与江河般的宇宙形态,寓意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从善如流的理念追求。

5) 菜贩张贴海报,有的是出于习惯,有的是因为所有都这样做,还有的是害怕如果不从善如流而招致的后果。

6) 一位‘黑帽’与会者希望安全研求人员在使用这套工具时,能从善如流。

7) 爱不是一厢情愿,而是两情相悦,爱不是丰取刻与,而是相濡以沫,爱不是言听计从,而是从善如流,爱不是疑神疑鬼,而是耦俱无猜。

8) 人才难得,并非所有的领导人物,都像刘备、孙权这样思贤若渴,从善如流的。

9) 读书可以将人引向一条从善之路。从善如流,恶也就少了。

10)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从善如流,真言如金。

11) 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从善如流。

12) 老张为人正派,从善如流,你们会相处得很好的。

13) 我们要学会从善如流。

14) 在位者如果不能从善如流,但知师心自用,便将成为独裁一个。

15) 从善如流,包括看坏的时代,不只是好的时候,给你一个真实的角度对约会。

16) 我们有必要融合美国年轻一代,从善如流,并且要求收复原先那份让我们国家强盛的价值体系。

17) 既然大家都想提早散会,我就从善如流吧!

18) 他能从善如流,就是他所以成功的原因。

19) 一向固执己见的总经理,这次竟然一改作风,从善如流了。

20) 我们经理一向都是从善如流,我相信,我们的意见一定会被接纳的。

21) 长辈给我们的意见,通常都是经验之谈,我们为什么不从善如流呢?

篇3:从善如流造句

1、老帅表现出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善如流,用一句更简单的话说就是,老洪比老李更懂得要拢住人心。

2、长辈给我们的意见,通常都是经验之谈,我们为什么不从善如流呢?

3、在上位的人,一定要广开言路,从善如流,否则独断独行,必将丧失民心,遭致覆鼎之祸。

4、他能从善如流,就是他所以成功的原因。

5、我们有必要融合美国年轻一代,从善如流,(并且要求收复原先那份让我们国家强盛的价值体系。

6、既然大家都想提早散会,我就从善如流吧!

7、作品借热烈的色彩与江河般的宇宙形态,寓意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从善如流的理念追求。

8、我们经理一向都是从善如流,我相信,我们的意见一定会被接纳的。

9、要做到总揽而不独揽、领唱而不独唱、果断而不武断,有从善如流的气度和闻过则喜的胸襟,善于听取意见尤其是反面意见,做到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人。

10、在位者如果不能从善如流,但知师心自用,便将成为独裁一个。

11、从善如流,包括看坏的时代,不只是好的时候,给你一个真实的角度对约会。

12、菜贩张贴海报,有的是出于习惯,有的.是因为所有都这样做,还有的是害怕如果不从善如流而招致的后果。

13、辽阳当地同志介绍说,在辽阳,在辽宁,无论领导还是群众,举贤荐能,珍爱人才,崇尚美德,从善如流,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风气,是长期形成的一个传统。

14、一向固执己见的总经理,这次竟然一改作风,从善如流了。

15、请不要让一个小时的“从善如流”讲座。

16、权位越高的人,越要从善如流,这样才能建立伟大的事功。

篇4:从善如流造句

[释义]  从:听从;善:指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如流:像水从高处流下那么快。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

[语出]:《左传・成公八年》:“从善如流;宜哉!”

[辨形]:流;不能写作“留”。

[近义]:从谏如流 从善若流。

[反义]:独断专行 刚愎自用。

[用法]:用来指乐于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可用上对下;下对上;也可用于平辈之间。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主谓式。

[例句]:老张为人正派;~;你们会相处得很好的。

[英译]:readily to accept good advice

[成语故事]

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楚国即发兵进犯郑国。晋军有约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晋将赵同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他们催请栾书元帅下令行动,但“中军佐”知庄子不让栾书元帅发兵,说:“楚军已撤,郑国转危为安,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栾书元帅觉得有理,毅然命令大军撤回晋国。

对此,《左传》称赞栾书的举动是“从善如流宜哉”!

篇5:从善如流是什么意思

【拼音】:cóng róng bù pò

【解释】: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出自】:《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示例】:巴金《家》十五:“这些人~地叩了头,花费了半点钟以上的时间。”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举止不慌

【褒贬】:褒义词

【英语】:calm and unflustered;by easy stages;calm and unhurried;pull down one's vest;go easy ;

从容不迫的近义词

从容大度 镇定自若 处之泰然 措置裕如 慢条斯理 不慌不忙 心平气和 不迟不疾

类似的成语还有:《形容遇事沉着冷静的成语》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

七上八下 惊慌失措 手足无措 张皇失措 如坐针毡 心乱如麻 心急火燎 不知所措

类似的成语还有:《形容处境很尴尬的成语》

从容不迫造句

看他从容不迫,信心十足的样子,我们终于把悬着的心放下了。

老王遇事总是能沉着冷静,从容不迫,应付自如。

只要平时努力学习,复习功课,到了考场就能从容不迫了。

篇6:用从善如流造句

1、从善如流,减肥计划取消

2、从善如流才是我们内心的追寻吧!

3、仗义执言的同时更要从善如流。

4、今天的你絕不選擇从善如流;尘嚣之上已不会再出现过往的你

5、政府最应该做的是放手、是对舆论的不作为,是从善如流

从善如流历史典故

arm是什么意思及如何造句

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和造句

当然的意思和造句

凛冽造句_凛冽是什么意思

抛砖引玉的意思和造句

关于超越的意思和精选造句

言行相顾的意思及造句

关于当代文学的意思和造句

精忠报国的意思和造句

从善如流的意思和造句(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从善如流的意思和造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