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证明平面

时间:2023-03-26 03:53:58 作者:荔枝知否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荔枝知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实验证明平面,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实验证明平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实验证明平面

实验证明平面

实验证明平面

(1)如图,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A上,被A反射到平面镜B上,又被B反射,若被B反射出的光线N与光线M平行,且∠1=50°,则∠2=____°,∠3=______°;

(2)在(1)中,若∠1=55°,则∠3=_____;若∠1=40°,则∠3______

(3)由(1),(2)请你猜想:当两平面镜A,B的的夹角∠3=______°时,可以是任何射到平面镜A上的光线M,经过平面镜A,B的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M ,与反射光线平行,你能说明理由吗?

实验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锐角相等.

(1)如图,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上,被a反射到平面镜b上,又被b镜反射,若被b反射出的光线n与光线m平行,且∠1=50°,则∠2=100°,∠3=90°;

(2)在(1)中,若∠1=55°,则∠3=90°,若∠1=40°,则∠3=90°;

(3)由(1)、(2)请你猜想:当两平面镜a、b的夹角∠3=90°时,可以使任何射到平面镜a上的`光线m,经过平面镜a、b的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m与反射光线n平行,请说明理由.

解:(1)100°,90°.

∵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即∠1=∠4,∠5=∠6,

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可得∠7=180°-∠1-∠4=80°,

根据m‖n,所以∠2=180°-∠7=100°,

所以∠5=∠6=(180°-100°)÷2=40°,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以∠3=180°-∠4-∠5=90°;

(2)90°,90°.

由(1)可得∠3的度数都是90°;

(3)90°(2分)

理由:因为∠3=90°,

所以∠4+∠5=90°,

又由题意知∠1=∠4,∠5=∠6,

所以∠2+∠7=180°-(∠5+∠6)+180°-(∠1+∠4),

=360°-2∠4-2∠5,

=360°-2(∠4+∠5),

=180°.

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知:m‖n.

2

解:(1)100°,90°.

∵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即∠1=∠4,∠5=∠6,

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可得∠7=180°-∠1-∠4=80°,

根据m∥n,所以∠2=180°-∠7=100°,

所以∠5=∠6=(180°-100°)÷2=40°,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以∠3=180°-∠4-∠5=90°;

(2)90°,90°.

由(1)可得∠3的度数都是90°;

(3)90°

理由:因为∠3=90°,

所以∠4+∠5=90°,

又由题意知∠1=∠4,∠5=∠6,

所以∠2+∠7=180°-(∠5+∠6)+180°-(∠1+∠4),

=360°-2∠4-2∠5,

=360°-2(∠4+∠5),

=180°.

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知:m∥n.

篇2:证明两个平面平行

(1)根据定义。证明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由于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是否定形式,所以直接判定两个平面平行较困难,因此通常用反证法证明。

(2)根据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3)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证明两个平面都与同一条直线垂直。

2. 两个平行平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不仅都与直线和平面的平行有逻辑关系,而且也和直线与直线的平行有密切联系。就是说,一方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要用线面、线线的平行来判定;另一方面,平面

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又可看作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这样,在一定条件下,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就可以互相转化。

3. 两个平行平面有无数条公垂线,它们都是互相平行的直线。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公垂线段相等。

因此公垂线段的长度是唯一的,把这公垂线段的长度叫作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显然这个距离也等于其中一个平面上任意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垂线段的长度。

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平行于平面的`直线和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都归结为两点之间的距离。

1.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同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类似,可以从有无公共点来区分。因此,空间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

(1)平行―没有公共点;

(2) 相交―有无数个公共点,且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注意:在作图中,要表示两个平面平行时,应把表示这两个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画成对应边平行。

2.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表述为:

4. 两个平面平行具有如下性质:

(1) 两个平行平面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简述为:“若面面平行,则线面平行”。

(2)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简述为:“若面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3)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中一个垂直于一条直线,那么另一个也与这条直线垂直。

(4) 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2

用反证法

A平面垂直与一条直线,

设平面和直线的交点为P

B平面垂直与一条直线,

设平面和直线的交点为Q

假设A和B不平行,那么一定有交点。

设有交点R,那么

做三角形 PQR

PR垂直PQ QR垂直PQ

没有这样的三角形。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所以 A一定平行于B

篇3:实验证明平面镜

实验证明平面镜

实验证明平面镜

§2.3平面镜成像

一、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的拓展,它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的规律。本课主要讲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及成虚象的特点。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采用了探究式教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虚像的概念以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让学生乐意去思考和讨论,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平面镜一面、完全相同(长短、粗细)的蜡烛两支、火柴一盒、薄玻璃板一块、方格纸一张、刻度尺一把、直角三角板一块、课件。

四、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演示: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幅动画,教师播放动画:猴子捞月,思考:为什么猴子误以为月亮掉进了水里?引导学生回答:水像平面镜,发生了镜面反射,形成平面镜成像。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面镜成像》

【新课教学】

§2-3平面镜成像

那么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成像情况怎么样呢?我们不妨从你每天都要照的镜子研究看看。你每天都要照镜子,你有没有什么疑问?拿起镜子来仔细看看。教师引导着学生找出想知道的问题:

1、像和物的大小是否相同? 2、像和物到镜面距离是否相等?

3、成像原理是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也很想知道,讨论之后找同学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原因。

(一)【实验探究】

实验验证一:验证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学生小组讨论选择器材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充分体现学生小组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邀请部分小组代表谈谈本组的设计方案。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并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前方,可以看到他的像,用另一只同样大小的蜡烛放在他的后面看是否与他重合

学生说明实验结论

结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实验验证二: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用刻度尺量出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再用刻度尺量出另一只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做两次.将实验结果填在下下面的表格.

实验次数物到镜面的距离(cm)像到镜面的距离(cm)

12525

21010

学生根据表格总结结论.

总结结论: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实验验证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

让学生把物体和像的位置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后,观察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有什么关系,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第三个特点: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

实验验证四:像与物左右相反

用一块大的平面镜,请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伸出右手,同学们观察他的像伸出的是那一只手?不断改变多做几次总结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第四个特点:像与物左右相反

实验验证五: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观察平面镜成像,在平面镜背后能否摸到自己的像,或者能否用白纸(光屏)接收到这个像,观察总结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第五个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上面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我们却能看到它,这是什么原因?原来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感觉光好象从竟中射出,其实这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下面我们通过画 光路图来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问:S点有多少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选取两条,画出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交于S’,这就是S在镜中所成的像。由于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称之为虚像(点出刚才学生做图的不足:虚像用虚线表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做图技能,进一步巩固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师)刚才在玻璃板的背面放上白纸作为光屏,你在光屏上找到蜡烛清晰的像了吗?

(生)没有,只能看到有亮光

(师)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总结得出平面镜成像原理:由于光的反射面形成虚象

(三)平面镜的应用

1.平面镜成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在其他方面应用甚广.

(师)同学们想一下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

(生甲)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

(生乙)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

(生丙)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2.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1)讲一段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公元前215~2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动员全乡的妇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丧失战斗力被-迫而退.阿基米德利用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退了敌人,拯救了他的家乡.

(2)教师画一个潜望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如图甲那样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

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

五、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

2.P46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3.预习第四节“光的折射”.

六、板书设计

一、平面镜成像

1.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④像与物左右相反

⑤所成像为虚像

2.原理

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二、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七、教学反思

平面镜知识既是对前面几节课的应用和引申,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做了铺垫。本节研究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成像特点解决平面镜成像作图,并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光污染现象和光污染的防治,体现了生活―物理―社会的教学理念。但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会遇到不少问题,如:

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透明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这是由于用透明玻璃板既能看到玻璃板中蜡烛所成的清晰的像,又能够准确的把蜡烛B放在蜡烛A像的位置。

2、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发现怎么也不能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分析原因,是因为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之间不垂直。

3、有的学生从透明玻璃板的前方还会看到蜡烛A的像的“重影”,这是由于玻璃板较厚,前后两个平面所成的像,可取较薄的透明玻璃板。

通过上述等问题的讨论、分析,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让学生对实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实验结论得到升华,又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篇4:证明鬼实验

证明鬼实验

证明鬼实验

其实道理很简单,第一,先对事情的开始做个简单而神秘的描述,其中包含的字眼――标题(验证鬼)、午夜12点、小房间、关灯等从你阅读这段文字开始就对你进行了心灵引导,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心理暗示!然后,对事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叙述,其中加入了――一一定要、一定不要等词汇,对事先的暗示做加深效果。然后这个时候,你已经绷紧神经在往下看了,这个时候,作者说出了所谓的游戏结果――多了一个人,并且又使用了一定不能,一定不要等修饰词,此时,你已经深信了这段文字。并且充满好奇但不敢尝试。好吧,心理暗示的效果达到了,这段文字的效果也体现出来了,他的作用在于――吓人!所以,这个事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们深信这个事情,并且不敢尝试,心理暗示效果已经深深的映在你的心里。真-相就是,有个人在恶搞。其实这个游戏最开始并不是验证鬼的,只是一个作弄人的小游戏而已!

2

首先,找三个人,连同你一起四个人,夜间十二点(一定要十二点以后,否则实验失败),找一个房间,胆大的可以用自己卧室来做。将灯关掉,房间紧闭,此刻房间漆黑,四人依次站在房间的四个拐角,一切就绪,实验可以开始了… 顺时针或逆时针由第一个人沿着墙走向第二个人的位置,用手拍一下第二个人,然后第二个人沿墙走向第三个人,用手拍他一下,第三个人走向第四个人… 关键时刻到了!第三个人拍下第四个人,第四个人可以走了,走向第一个人的位置,然后用手拍一下,注意了!你仍可以拍到一个“人”!这就是著名的证明鬼存在的实验!胆子大的可以实验一下,尤其最后一个人,拍到“人”后,千万不要叫,要当作什么也没发生立即离开,否则你就出不去了!千万记住做涡实验的.房间,当晚千万不能再使用了,否则就算你把等全打开,也会看到不该看的东西!

3寻鬼者们认为,正是世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为他们提供了幽灵存在的科学依据。

每天晚上,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总有那么一些业余的寻鬼爱好者跑到废弃的仓库、老建筑和墓地里去翻翻找找。他们经常携带着电子设备,并且认为这些设备能帮他们找到不寻常的能量体,比如鬼魂。

那些出没在电视上或者现实生活中的寻鬼者已经努力了很多年,遗憾的是,人们仍然没有很好的证据来证明有鬼。许多寻鬼者仍然锲而不舍地坚信着鬼魂的存在,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有现代物理学的大力支持――具体来说,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支持,世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为他们提供了“鬼魂”真实存在的科学依据。

去看看谷歌搜索吧,那里有将近800万条搜索结果把鬼魂和爱因斯坦的能量守恒说联系到了一起。这种联系被该领域的许多专家反复重申。

例如,鬼魂研究者约翰・柯楚巴在他的著作《猎灵人:论灵媒、卜杖人、通灵师的考验和其他美国超自然世界的调查案例》(出版)中写道:“爱因斯坦证明,宇宙中的所有能量都是恒定的,它既不能被凭空创造,也不能被凭空消灭……所以当我们死亡,我们体内的能量会发生什么呢?既然它不能消失,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它必定转化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能量。那么新形式的能量又是什么呢?……我们可否称之为鬼魂?”

类似的观点出现在几乎所有以鬼魂为主题的网站上。一个叫做“三县超自然”的研究组织称:“爱因斯坦说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变化为另一种,所以我们活着时体内的电能……协助心脏跳动、呼吸顺畅的电能跑去哪了?这可没有简单的答案能解释。”

篇5:若用实验证明

若用实验证明

若用实验证明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是全部电离的;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在未电离的弱电解质和已电离出的离子之间存在着电离平衡。

下面以盐酸和醋酸为例,介绍几种鉴别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方法。

1、通过测定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来鉴别

等体积、浓度均为0.5mol・L -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表明,盐酸的导电能力比CH3COOH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得多。因为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是由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的大小决定的。

此实验说明同浓度的盐酸比CH3COOH溶液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大。这就表明CH3COOH在水溶液里是部分电离的弱酸。

规律1: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溶液,酸越弱,其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弱。

2、通过测定同浓度溶液的pH大小来鉴别

在常温下,用pH试纸的测定0.1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的pH,盐酸的pH为1,CH3COOH溶液的pH约为3。这就表明盐酸是完全电离的强酸,CH3COOH是部分电离的弱酸。

规律2: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溶液,酸性越弱,溶液的pH越大。若两种酸溶液的pH相同,酸越弱,溶液的浓度越大。

3、通过比较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与同一种物质反应的'速率快慢来鉴别

分别用3.25g锌与体积都为200mL、浓度都为1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反应,观察到锌与盐酸反应剧烈,产生H2的速率快,锌很快反应完;锌与CH3COOH溶液反应慢,产生H2的速率缓慢,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才消耗完。这表明盐酸是强酸,CH3COOH是弱酸。

规律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酸越弱,其c (H+)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4、通过测定同浓度的酸所对应的钠盐溶液的pH大小来鉴别

在常温下,用pH试纸测定0.1 mol・L-1的NaCl和CH3COONa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NaCl溶液的pH等于7,而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这就表明盐酸是强酸,CH3COOH是弱酸。

规律4:等物质的量浓度下,一元酸的钠盐溶液,其“对应的酸”越弱,溶液的pH越大。

5、通过比较体积相同、pH相同的酸溶液同倍数稀释后,溶液的pH变化大小来鉴别

将等体积、pH都为2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如100倍)。然后分别用pH试纸测定稀释后溶液的pH,其结果是盐酸稀释后pH变化幅度大(pH=4),CH3COOH溶液稀释后,pH变化幅度小(pH≈3.30)。这表明CH3COOH溶液在稀释过程中,除H+浓度减小外,还存在CH3COOH H++ CH3COO-,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出更多的H+,由此说明盐酸是完全电离的强酸,CH3COOH是部分电离的弱酸。

规律5:在pH相同时,同体积的酸,酸越弱,抗稀释能力越强,即稀释相同倍数下,pH变化幅度越校

6、通过比较同体积、同pH的溶液分别与同种物质发生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来鉴别

体积都为10mL、pH都为2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同0.01mol・L-1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结果CH3COOH溶液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比盐酸大得多。这表明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随H+浓度的减少,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向右移动,直至所有的CH3COOH分子被耗荆这说明CH3COOH是部分电离的弱酸。

规律6:在PH相同的条件下,同体积的酸,酸越弱,其中和能力越强。

7.通过向酸溶液中加入与之相应的钠盐,引起溶液PH变化的大小来鉴别

在100mL0.01mol・L-1的盐酸里加入少许NaCl固体,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变化,结果无明显变化。这表明盐酸里不存在电离平衡。另在100mL0.01mol・L-1CH3COOH溶液里加入少许CH3COOH4固体,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变化,结果PH明显变大。这表明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由于CH3COO-浓度的增大,使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H+浓度减小,PH增大。

规律7: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盐固体(电离出相同的酸根离子),引起PH变化越大,其相酸性越弱。

篇6:证明有鬼的实验

证明有鬼的实验

证明有鬼的实验

1.当你睡觉睡到一半时,突然身子猛的震了一下,一般在我们做梦时都会有这种现象,做到一半,突然好象给什么东西推了一下,然后意识模糊中醒了过来,一下子就又睡了过去.我经常有这种现象.这说明,在你后面有样东西推了你,它传达了一种能让我们做梦的神经,我们相当于做了它的梦,最后做完了,它就会推推你让你梦醒,这时,你的 智商 跟婴儿的一样,什么都不想多想,只想继续睡觉,所以,当时有什么东西出现你也没看见,这是好现象,如果当时你睁眼超过5秒的话,那就会看见不该看见的.

2.当你在家里看电视时,旁边的宠物狗突然对准某个地方乱叫,那你就要注意了,因为狗只有在见到陌生的人下才会叫,所以它肯定是看到了什么,你当然看不到,因为狗比人敏感,旁边有什么东西存在会很清楚的传达到它的神经.这时你千万不能朝它看的那个地方望去,狠狠的对那条狗说:你喊什么,是不是看到狗血了!”因为鬼很怕狗血

3.晚上2点你还要睡觉,突然听到隔壁(或楼上,周围)有婴儿大声哭泣, 那肯定是有什么东西要出现,但是只有你听见,(因为2点别人都睡了)那你得当心,婴儿要比我们大人灵性更强.这时,你应该听点音乐,越劲爆越好(不过不要吵到别人,让自己听不到那个声音就可以了)

4.晚上你独自走在一个孤僻的小巷里,突然看见一个人在疯疯癫癫的乱跑乱叫,乱跑叫间还慌张的看了你一眼.这个时候,你也要注意了,这个人摆明就是要引起你的注意,当他看你时,你也狠狠的瞟他一眼,然后再踢踢脚下的东西(灰尘),昂头挺胸继续望前走.

5.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突然四周刮起了微风,那你就要小心,不要乱跑,也不要乱叫救命,更不要唱助威歌.平平常常的,当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保持状态就行了

证实鬼存在的实验:

首先找3个人,连你自己4人。夜里12点后(一定要在12点后做,否则实验会失败),找一个房间,胆大的'可以用你自己的卧室来做,将灯关掉房间密闭,此刻房间漆黑,三个人依次站在房间内的4个拐角的三个位置,一切就续,然后实验就可以开始了…

四人分别站在四个拐角,现在可以开始了: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由第一个人开始沿着墙走向第二人的位置,用手拍下第二个人,然后第二个人沿墙走向第三个人位置,拍下第三个人,第三个人走向第四个人位置,关键时刻到了!

第三个人拍下第四个人,第四个人可以走了,走向第一个人站的位置,然后用手拍下,注意了,你仍然会拍到一个人!这就是一个著名的证明鬼的实验。胆子大的可以试验一下,尤其最后一个人,记住!最后一个人拍到东西千万别喊救命!当什么事情没发生立即离开!

否则你就走不出那卧室了,并且千万记住了!做过实验的卧室,当晚千万不能使用,即使你把所有灯都开着你也会看到你不该看到的东西!

篇7: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

从a口出来的气体有水、HCl气体,二氧化碳。要收集纯净的二氧化碳首先除HCl气体,若用碱性试剂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只能用硝酸银溶液;

接下来除水,用酸性溶液弄硫酸;

然后收集纯净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所有导管都是长进短出。

技巧就是试验中有验证产物种类,就先检验水;要收集纯净产物,就最后除水。

验证二氧化碳的是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碳最好的还是氢氧化钠。

基本就这些了。希望能帮得到你。

初三吧,该中考了,加油哦~~

2同学想用实验证明氯化铁溶液的黄色不是Cl―引起的,设计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氯化钠溶液没有颜色

B、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银钡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C、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D、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观察生成物颜色

某为什么?

B项是有必要的,氯化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Cl沉淀,相当于排除了Cl-的干扰!

D项无意义,因为生成物是固态的,与相应溶液颜色没有直接联系!

3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

离子的颜色,而不是K+离子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

A.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

B.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无色

C.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无反应

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

离子为紫红色

解析:

首先高锰酸钾溶液中存在两种离子:K+和MnO

,选项B、C表明K+无色且不与锌反应,再由选项D进一步说明MnO

能与锌反应,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

为紫红色。

4

同学想用实验证明氯化铁溶液的黄色不是Cl―引起的,设计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氯化钠溶液没有颜色

B、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银钡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C、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D、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观察生成物颜色

篇8:实验证明:在家办公效率高

实验证明:在家办公效率高

作者:尼可拉斯・布鲁姆约翰・罗伯斯

翻译:白痴小王子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06期

雅虎CEO玛丽莎・梅耶尔在禁止了员工在家办公,引起了媒体对“在家办公”的热议。正反两方的声音都非常坚定:在家办公究竟是鼓励员工“逃班”,还是现代职场人不可或缺的工作方式?

携程决定进行一项长达9个月的实验,对象是在上海总部呼叫中心的票务和酒店部门员工。所有在公司工作6个月以上的员工都可以获得每周在家工作4天的机会。在508位员工中,有255人希望尝试在家办公。经过一个简单的抽签,那些生日为偶数的人被选为在家办公的实验组,而生日为奇数的人作为对照组留在公司工作。

两组员工在很多方面都保持一致:同样的排班、同样的工作组、同样的领导、登陆同样的管理系统、使用同样的设备,以及同样的工作流程。唯一的区别就是工作地点。携程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包括实际工作时间、销售额和客户反馈,我们基于这些信息比较不同组别员工的工作表现。

结果究竟如何?

首先,在家办公的员工在绩效方面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提升、9个月提升了13%!这种提升主要取决于每个班次的实际工作时间增加,因为休息和请病假的次数都降低了。另一方面,在家办公的单位时间产出也增加了,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员工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在家的工作环境更加安静。

其次,对照组的工作绩效表现没有改变。当然,在公司办公也没有负面影响。

最后,在家办公的员工离职率大幅下降,比在公司办公的员工低了50%左右。在随后的一项心理状态调查中,在家办公的员工也表现出了更高的工作满意度,以及更低的工作倦怠感。

实验结束后,管理层被在家办公政策的成功深深地震撼了,他们决定将其推广到全公司。他们也给两个实验组以重新选择是否在家办公的机会。

令人惊奇的是,有一半在家办公的员工改变了主意,要求回公司上班。至于对照组的员工,他们最初都希望在家办公,只是因为实验需要而被安排留在公司办公。实验过后,有3/4的人选择了继续留在公司办公,而放弃了最初的想法。产生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家办公过于孤单。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正说明了在这项政策实施之前,它的后果是员工和管理者都没有预见到的。同时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这类政策的实施都比较缓慢。

研究结果彰显出一种“自我选择效应”:当公司给所有人在家办公的机会时,高绩效员工一般选择在家办公,而低绩效员工往往选择留在公司。我们猜测,更有自我驱动力的人知道在家可以不用受办公室的影响,因此更倾向在家办公;而容易分心的人则很担心自己在电视和冰箱附近工作,这些都会极大地降低他们在家办公的效率。

对于其他想尝试在家办公的公司而言,这个实验能够给带来他们什么启示呢?很显然,携程的呼叫中心有如下特点:操作和结果都极易被跟踪;奖金占了薪水的一半左右;工作可以由个人完成,几乎不需要创新和协作。对于非常依赖创新的公司,就不应该鼓励在家办公,因为创新需要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但是也有很多职位和携程热线的情况比较类似,例如程序员、技术支持、电话销售和初级会计等。另外,在家办公的两项优势也可以推广到其他职位:安静的环境可以使产出更高,更高的员工满意度使离职率更低。

因此,我们的建议是公司至少应该偶尔给员工在家办公的机会,以使他们能够专注于个人的工作和任务。我们鼓励公司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尝试一到两周在家办公,比如天气恶劣、交通不便,或者所在城市举办奥运会或者世界杯这种大型活动的时候。

篇9:证明鬼存在的实验

证明鬼存在的实验

首先,找3个人连同你4个人,夜间12点(一定要12点以后,否则实验失败),找一个房间,胆大的可以用自己的卧室来做,将灯关掉房间密闭,此刻房间漆黑,四个人依次现在房间四个拐角,一切就绪,实验就可以开始了。四个人分别现在四个拐角实验可以开始了: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由第一个人沿着墙走向第二个人的位置,用手拍下第二个人,然后第二个人沿着墙走向第三个人,用手拍他一下,第三个人走向第四个人,关键时刻到了,第三个人拍下第四个人,第四个人可以走了,走向第一个人站的位置,然后用手拍 下,注意了,你仍然会拍到一个人,这就是著名的证明鬼存在的实验!胆子大的可以实验一下,尤其最后一个人,拍到东西千万不要喊救命,当什么也没发生立即离开,否则你就走不出这房间了!千万记住做过实验的房间,当晚千万不能在使用了,否则就算你把灯全部打开也会看到不该看的东西!!!!最后注意了…看贴不回者,今晚必闯鬼!!

1.当你睡觉睡到一半时,突然身子猛的震了一下,一般在我们做梦时都会有这种现象,做到一半,突然好象给什么东西推了一下,然后意识模糊中醒了过来,一下子就又睡了过去.我经常有这种现象.这说明,在你后面有样东西推了你,它传达了一种能让我们做梦的神经,我们相当于做了它的梦,最后做完了,它就会推推你让你梦醒,这时,你的 智商 跟婴儿的一样,什么都不想多想,只想继续睡觉,所以,当时有什么东西出现你也没看见,这是好现象,如果当时你睁眼超过5秒的话,那就会看见不该看见的.

2.当你在家里看电视时,旁边的宠物狗突然对准某个地方乱叫,那你就要注意了,因为狗只有在见到陌生的人下才会叫,所以它肯定是看到了什么,你当然看不到,因为狗比人敏感,旁边有什么东西存在会很清楚的传达到它的神经.这时你千万不能朝它看的'那个地方望去,狠狠的对那条狗说:你喊什么,是不是看到狗血了!”因为鬼很怕狗血

3.晚上2点你还要睡觉,突然听到隔壁(或楼上,周围)有婴儿大声哭泣, 那肯定是有什么东西要出现,但是只有你听见,(因为2点别人都睡了)那你得当心,婴儿要比我们大人灵性更强.这时,你应该听点音乐,越劲爆越好(不过不要吵到别人,让自己听不到那个声音就可以了)

4.晚上你独自走在一个孤僻的小巷里,突然看见一个人在疯疯癫癫的乱跑乱叫,乱跑叫间还慌张的看了你一眼.这个时候,你也要注意了,这个人摆明就是要引起你的注意,当他看你时,你也狠狠的瞟他一眼,然后再踢踢脚下的东西(灰尘),昂头挺胸继续望前走.

5.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突然四周刮起了微风,那你就要小心,不要乱跑,也不要乱叫救命,更不要唱助威歌.平平常常的,当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保持状态就行了

篇10:证明鬼存在的实验

首先找3个人,连你自己4人。夜里12点后(一定要在12点后做,否则实验会失败),找一个房间,胆大的可以用你自己的卧室来做,将灯关掉房间密闭,此刻房间漆黑,三个人依次站在房间内的4个拐角的三个位置,一切就续,然后实验就可以开始了…

四人分别站在四个拐角,现在可以开始了: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由第一个人开始沿着墙走向第二人的位置,用手拍下第二个人,然后第二个人沿墙走向第三个人位置,拍下第三个人,第三个人走向第四个人位置,关键时刻到了!

第三个人拍下第四个人,第四个人可以走了,走向第一个人站的位置,然后用手拍下,注意了,你仍然会拍到一个人!这就是一个著名的证明鬼的实验。胆子大的可以试验一下,尤其最后一个人,记住!最后一个人拍到东西千万别喊救命!当什么事情没发生立即离开!

否则你就走不出那卧室了,并且千万记住了!做过实验的卧室,当晚千万不能使用,即使你把所有灯都开着你也会看到你不该看到的东西!

篇11:若用实验证明cuso4

若用实验证明cuso4

若用实验证明cuso4

这个就是要把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分开单独看是否有颜色

A 观察Na2SO4溶液,溶液没有颜色 没有铜离子,只是观察硫酸根离子 正确

B 对比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的颜色差异,浓度小的溶液颜色较浅 两种离子没有分开,只是同步稀释,不正确

C 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未消失 去除硫酸根离子,正确

D 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消失 去除铜离子,正确

A 观察Na2SO4溶液,溶液没有颜色

B 对比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的颜色差异,浓度小的溶液颜色较浅

C 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未消失

D 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消失

这个就是要把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分开单独看是否有颜色

A 观察Na2SO4溶液,溶液没有颜色 没有铜离子,只是观察硫酸根离子 正确

B 对比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的颜色差异,浓度小的溶液颜色较浅 两种离子没有分开,只是同步稀释,不正确

C 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未消失 去除硫酸根离子,正确

D 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消失 去除铜离子,正确

2

若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SO42-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K2SO4 溶液的颜色

B.向CuSO4 溶液滴加适量的NaOH 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颜色消失

C.向CuSO4 溶液滴加适量的Ba(OH)2 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颜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CuSO4 溶液颜色变浅解析:在硫酸铜溶液中存在硫酸根和铜离子,若要观察使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的离子,应分别观察含有铜离子的'溶液和含有硫酸根的溶液颜色,还应该观察使铜离子沉淀后溶液的颜色,这样能够证明究竟是什么离子使溶液显色。无需要观察溶液稀释后的颜色。

学校研究型小组选择研究CuSO4溶液显蓝色与什么离子有关。以下不需要做的实验是: A观察硫酸钠、硫酸钾溶液颜色

B观察氯化铜、硝酸铜溶液颜色

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D加水稀释后观察溶液颜色

答案是C,请说明原因,谢谢。

解析:在硫酸铜溶液中存在硫酸根和铜离子,若要观察使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的离子,应分别观察含有铜离子的溶液和含有硫酸根的溶液颜色,还应该观察使铜离子沉淀后溶液的颜色,这样能够证明究竟是什么离子使溶液显色。无需要观察溶液稀释后的颜色。

篇12:平面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很荣幸您能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求职信,谢谢!

我是艺术设计专业专科生,参加工作已一年多。大学三年,奠定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工作一年时间里,让我有务实的工作作风。

专业上:在校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理论,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及阅读了大量设计专业书籍。同时对于文学音乐等方面的非专业知识我也有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年平面设计工作经验,有良好的设计理念,熟练的电脑绘图能力,熟习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flash、firework、dreamweaver的操作,熟悉印刷输出程序。

思想上:品质优秀,思想进步,笃守诚、信、礼、智的做人原则。

工作上:工作认真细致,踏实肯干,有团体合作精神,谦虚、勤奋、随和。

祝贵公司业绩蒸蒸日上,期待着能为成为贵公司的一员!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日期:xx年x月x日

平面求职信

平面广告设计技巧

平面设计师职业规划

平面设计师月度工作总结

平面广告设计求职信

简历平面设计师

初级平面设计师简历

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

平面设计师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

平面设计师专员岗位职责

实验证明平面(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实验证明平面,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